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研活动方案

时间:2019-05-12 21:5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研活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研活动方案》。

第一篇: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研活动方案

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活动时间:2011年9月 活动地点:陈校长办公室 活动主题: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活动内容:语文教师交流语文课堂存在问题及对策

姓名:鄂亚杰

语文教学中遇到如下困惑:

一、分析问题容易脱离文本,思维不够深入 “呆望”着阴森的大苇塘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

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五班学生思考问题过于肤浅,就词论词;六班学生在分析“浸”字时虽然表现出种种大胆的想象,但并未结合“浸”分析,脱离了文本。解决策略:思维浅,教师可加强训练锻炼学生思维深度的分析思考题,多析多问,总结经验,逐步加深。

对于喜欢,想象容易脱离文本驾空分析的,首先确立分析问题的角度,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握分析策略,准确分析解决问题。

二、不善于积累,不善于观察,写作文空

1、记日记

指导学生如何记日记,由不爱写到能坚持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最后写好。

2、背诗词 设立奖励机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丰厚语言功底。

3、自评、互评作文,发现弱点,能自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姓名:赵艳辉

1、存在问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认为没有什么可学,有的认为无从下手,所以预民产的环节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还有一些同学平时态度非常认真,考试前复习也很充分,可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甚至还不如平时比自己程度差的同

学,于是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解决策略:

①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语文学科在社会生活中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必要性。

②教师督促检查预习严格。

③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志存高远,学习不单单是应付眼前的考试,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姓名:朱天羽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靠慢功夫,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效,因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但从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写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书写习惯不好表现为握笔的姿式,下笔的顺序写字的姿式等,全班将近半数的学生不能工整地书写。

二、阅读的习惯,部分同学不爱读书,不能主动读书,也有少部分同学虽能读书但从不做读书笔记,因而读书成了消遣,收获甚微,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了。因而在课堂上反映上脱离文本答题无限上纲。

三、表达的习惯,初二的学生课堂沉闷,不愿发言,因而思考不主动,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缺少独立的见解和主张,有些学生的课堂语言也很随意,没有良好的表达的习惯。

四、写作的习惯,写日记积累素材练笔的很好的方式,但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写日记的习惯。

针对以上情况,我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具有挑战性、操作性的问题和活动,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参与外还注意迁移与拓展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的书目,做好同步阅读指导写读书笔记,坚持布置日记,小字,并定期检查,力求从习惯养成入手把语文学习向生活纵深引导。

姓名:王冰 存在问题:

1、在学习态度上,对于小学升初中的新同学,怎样改变学生认为汉语是母语,而语文则不用像数学、英语一样刻苦努力的学习,并且还能与相对综合排名前茅的学生差距不大这个误区? 解决对策:

在字、词的音、形上我们很难判断出学生语文成绩的差距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通过字音的组合传播来进行人际间的情感沟通与表达,并且,在我们身边,例如:道路两侧的广告标语都能牢固其字形在大脑中的刻画,所以,我们只有从字义上来区分学生语文差距,从课堂实际角度讲,应该在开学后的加强现代文阅读赏析,从而在分析和解答试题中,从学生对文章和问题“义”的理解,得到学生语文成绩的真实差距,当然,我们也可将成绩的辨别方法落到笔上,加强学生写作,老师从文中观点的明确性,语言的用法是否恰到好处等多方面来得出语文学习根基的重要让学生从此对语文学习有个积极的态度。

2、在学习方法上,对于小学升初中的新同学、怎样改变由小学老师的全盘灌输方式的学习,转化为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由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式学习中。解决对策:

①文本对照,例如:一首小学课本的古诗,一首初中古诗,当然难度增加。

②由简入难的学习规律是正规的学习过程,但并不能再让老师全面灌输,因为,语文学习环环相扣,小学简单的学习才能为今日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发现学生之所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带动被“灌输式”麻痹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语文学习生活中。

③通过灵活的测试形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

姓名:于忠波

1、存在问题:不爱读书。

解决的办法:组织学生课前演讲,达到资源共享,激发拥有文章,书籍的热情。

2、存在问题:不观注生活。

解决的办法:每周写3篇日记,督促其留意社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思考人生。

3、存在的问题:不知选择怎样的书籍

解决的办法:教师要勤读书,定期向学生介绍时文,以及市场上畅销的积极向上的好图书,可简介书中的故事情节或精彩之处,诱导激趣。

4、存在的问题:学生重理轻文

解决的方法:用生动的课堂教学去吸引他们,充分备课,激发学生潜能,调动积极性,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获,或被教师的旁征博引折服,或沉入教师设定的氛围不能自拔,或被自己独特的想法所感动,总之,用艺术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5、存在问题:不爱写作文

解决的办法:如果作文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就会东拼西凑,拖拖拉拉不能高质量完成,课堂限时,逼其写作,逼其成功。

6、存在问题:读书不积累,走马观花

解决的办法:假期所作的课外阅读作业,上面必须有圈点勾画,并将其整理到积累本上,开学检查。老师平时读书也要积累,定期向学生展示积累成果,起示范带头作用。

7、存在问题:作业应付

解决的办法:如果是阅读作业,决不自己泛泛去讲,而要让学生先说后讲说,即逼其课下认真。深思熟虑去完成,避免作业只有痕迹而无内容。

姓名:刘文喜

造成初中生语文厌学的原因:

“厌学语文”即在语文教育上出现的学生“厌烦学习”、“不愿学习”的现象。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通存在这一现象。严重了就形成了语文厌学症。

厌学语文主要表现为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不能专心,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阅读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学习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

厌学语文现象是学生的厌学行为和厌学心理在语文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应找出根源寻找有效的途径加以解决。比如:高度戒备,防患于未然,系统治疗,行为干预,调出负担。

一、单编写意图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 生命》从动物、植物、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姓名:陈

1、问题:学生没有阅读习惯,语言贫乏,视野窄。

对策:(1)平时在班级开图书角,鼓励学生带书,如读者、译林、青年文摘等优秀读物。并在自己所带图书首页附加一页,向同学推荐本书中你认为最优秀的作品的题目几页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2)假期布置名著阅读,开学统一测试。四大名著及《爱的教育》《童年》《老人与海》《简爱》等。

(3)写读书笔记。加强积累。

(4)课前安排名篇、名著推荐活动。

2、问题:表达上思维受语言限制,有感受,表达不好,导致课堂不发言,不发言导致不会表达,恶性循环。

对策:创设表达的情境,树立自信,敢于表达。从课前预习做起,预习提问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间互问,问题难度低,考察读没读,让学生敢说。在此基础上,课上安排自由解读、赏析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会说。

3、问题: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对策:将基础知识教学融入每节课中,做到节节清。

4、问题:阅读时,轻视文本的研读,想当然或断章取义。

对策:引导学生剖析文本。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赋予学生以“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走进文本,就能获得成就感。

5、问题: 多数学生把写作当负担,缺少个性体验,个性表达,缺少文采。材料落入俗套。

对策

(1)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读丰富写,锤炼语言表达,以日记形式进行练笔,课前安排佳句佳段展示,鼓励优秀,引领方向。

(2)明确各年段写作要求,循序渐进。

结: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鲜明,参研教师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能够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入研究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期望各位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篇: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活动时间: 9月27日 活动地点:陈校长办公室 活动主题: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活动内容:语文教师交流语文课堂存在问题及对策

姓名:鄂亚杰

语文教学中遇到如下困惑:

一、分析问题容易脱离文本,思维不够深入 “呆望”着阴森的大苇塘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

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时,五班学生思考问题过于肤浅,就词论词;六班学生在分析“浸”字时虽然表现出种种大胆的想象,但并未结合“浸”分析,脱离了文本。解决策略:思维浅,教师可加强训练锻炼学生思维深度的分析思考题,多析多问,总结经验,逐步加深。

对于喜欢,想象容易脱离文本驾空分析的,首先确立分析问题的角度,然后再引导学生把握分析策略,准确分析解决问题。

二、不善于积累,不善于观察,写作文空

1、记日记

指导学生如何记日记,由不爱写到能坚持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最后写好。

2、背诗词 设立奖励机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丰厚语言功底。

3、自评、互评作文,发现弱点,能自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姓名:赵艳辉

1、存在问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认为没有什么可学,有的认为无从下手,所以预民产的环节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还有一些同学平时态度非常认真,考试前复习也很充分,可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甚至还不如平时比自己程度差的同

学,于是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解决策略:

①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语文学科在社会生活中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必要性。

②教师督促检查预习严格。

③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志存高远,学习不单单是应付眼前的考试,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姓名:朱天羽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靠慢功夫,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效,因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但从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写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书写习惯不好表现为握笔的姿式,下笔的顺序写字的姿式等,全班将近半数的学生不能工整地书写。

二、阅读的习惯,部分同学不爱读书,不能主动读书,也有少部分同学虽能读书但从不做读书笔记,因而读书成了消遣,收获甚微,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了。因而在课堂上反映上脱离文本答题无限上纲。

三、表达的习惯,初二的学生课堂沉闷,不愿发言,因而思考不主动,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缺少独立的见解和主张,有些学生的课堂语言也很随意,没有良好的表达的习惯。

四、写作的习惯,写日记积累素材练笔的很好的方式,但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写日记的习惯。

针对以上情况,我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具有挑战性、操作性的问题和活动,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参与外还注意迁移与拓展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的书目,做好同步阅读指导写读书笔记,坚持布置日记,小字,并定期检查,力求从习惯养成入手把语文学习向生活纵深引导。

姓名:王晓非 存在问题:

1、在学习态度上,对于小学升初中的新同学,怎样改变学生认为汉语是母语,而语文则不用像数学、英语一样刻苦努力的学习,并且还能与相对综合排名前茅的学生差距不大这个误区? 解决对策:

在字、词的音、形上我们很难判断出学生语文成绩的差距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通过字音的组合传播来进行人际间的情感沟通与表达,并且,在我们身边,例如:道路两侧的广告标语都能牢固其字形在大脑中的刻画,所以,我们只有从字义上来区分学生语文差距,从课堂实际角度讲,应该在开学后的加强现代文阅读赏析,从而在分析和解答试题中,从学生对文章和问题“义”的理解,得到学生语文成绩的真实差距,当然,我们也可将成绩的辨别方法落到笔上,加强学生写作,老师从文中观点的明确性,语言的用法是否恰到好处等多方面来得出语文学习根基的重要让学生从此对语文学习有个积极的态度。

2、在学习方法上,对于小学升初中的新同学、怎样改变由小学老师的全盘灌输方式的学习,转化为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由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式学习中。解决对策:

①文本对照,例如:一首小学课本的古诗,一首初中古诗,当然难度增加。

②由简入难的学习规律是正规的学习过程,但并不能再让老师全面灌输,因为,语文学习环环相扣,小学简单的学习才能为今日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发现学生之所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带动被“灌输式”麻痹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语文学习生活中。

③通过灵活的测试形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

姓名:于忠波

1、存在问题:不爱读书。

解决的办法:组织学生课前演讲,达到资源共享,激发拥有文章,书籍的热情。

2、存在问题:不观注生活。

解决的办法:每周写3篇日记,督促其留意社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思考人生。

3、存在的问题:不知选择怎样的书籍

解决的办法:教师要勤读书,定期向学生介绍时文,以及市场上畅销的积极向上的好图书,可简介书中的故事情节或精彩之处,诱导激趣。

4、存在的问题:学生重理轻文

解决的方法:用生动的课堂教学去吸引他们,充分备课,激发学生潜能,调动积极性,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获,或被教师的旁征博引折服,或沉入教师设定的氛围不能自拔,或被自己独特的想法所感动,总之,用艺术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5、存在问题:不爱写作文

解决的办法:如果作文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就会东拼西凑,拖拖拉拉不能高质量完成,课堂限时,逼其写作,逼其成功。

6、存在问题:读书不积累,走马观花

解决的办法:假期所作的课外阅读作业,上面必须有圈点勾画,并将其整理到积累本上,开学检查。老师平时读书也要积累,定期向学生展示积累成果,起示范带头作用。

7、存在问题:作业应付

解决的办法:如果是阅读作业,决不自己泛泛去讲,而要让学生先说后讲说,即逼其课下认真。深思熟虑去完成,避免作业只有痕迹而无内容。

姓名:刘文喜

造成初中生语文厌学的原因:

“厌学语文”即在语文教育上出现的学生“厌烦学习”、“不愿学习”的现象。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普通存在这一现象。严重了就形成了语文厌学症。

厌学语文主要表现为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不能专心,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阅读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学习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

厌学语文现象是学生的厌学行为和厌学心理在语文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应找出根源寻找有效的途径加以解决。比如:高度戒备,防患于未然,系统治疗,行为干预,调出负担。

一、单编写意图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 生命》从动物、植物、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姓名:陈

1、问题:学生没有阅读习惯,语言贫乏,视野窄。

对策:(1)平时在班级开图书角,鼓励学生带书,如读者、译林、青年文摘等优秀读物。并在自己所带图书首页附加一页,向同学推荐本书中你认为最优秀的作品的题目几页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2)假期布置名著阅读,开学统一测试。四大名著及《爱的教育》《童年》《老人与海》《简爱》等。

(3)写读书笔记。加强积累。

(4)课前安排名篇、名著推荐活动。

2、问题:表达上思维受语言限制,有感受,表达不好,导致课堂不发言,不发言导致不会表达,恶性循环。

对策:创设表达的情境,树立自信,敢于表达。从课前预习做起,预习提问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间互问,问题难度低,考察读没读,让学生敢说。在此基础上,课上安排自由解读、赏析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会说。

3、问题: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对策:将基础知识教学融入每节课中,做到节节清。

4、问题:阅读时,轻视文本的研读,想当然或断章取义。

对策:引导学生剖析文本。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赋予学生以“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走进文本,就能获得成就感。

5、问题: 多数学生把写作当负担,缺少个性体验,个性表达,缺少文采。材料落入俗套。

对策

(1)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读丰富写,锤炼语言表达,以日记形式进行练笔,课前安排佳句佳段展示,鼓励优秀,引领方向。

(2)明确各年段写作要求,循序渐进。

结: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鲜明,参研教师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能够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入研究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期望各位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篇: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转)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过去的一年我们组里的每位老师,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然而,反思我们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时,我们却不得不深思。在现实的校本教研中,在我们最“基层”的教研组中,却存在着对教研的认识与理解的误区,导致行为出现偏差。怎样解决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研实体呢?这是我任职教研组长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调查与研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附上我们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与同行交流。

问题一:组内教研活动形式化——不注重内容。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内的老师对教研的理论价值认识不够,将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二是老师们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

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老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均能到达规定的地点,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把自己当作教研活动的主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

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理教研组活动效果不佳,教师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疲于应付”的特点,尚未形成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

对策:

1、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

2、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问题二:组内教研活动“研教分离”——不重视教与研的结合。

这一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教研与教学过程分离。主要原因是我们组内的老师缺乏问题意识,课题意识薄弱,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老师们并未作过全面思考,更不用说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了。所以,问题就在老师们的无奈声中、埋怨声中依然伴随着学生,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研教分离”另一方面表现在:老师们缺乏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持续研究意识。如,我们组内的一些老师,每月都在更换自己的小课题,他们觉得有很多问题正待解决,而又不知道怎样去研究,以为自己找出一两种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完事了,就可以研究下一个问题了。所以前期的很多研究都非常肤浅、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对策:

1、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

首先,树立老师们的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我们教研组择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

2、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

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在研究课题时,常常会滋生一些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我们以前未曾料到,但却真真实实存在的。这时,我们的教研组绝不能不去面对,而应关注这些新问题,能解决的马上想办法解决,没法解决的,及时纳入课题中,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要让组内的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就是“问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服务的,所以必须与课堂接轨,必须实实在在融入教学工作中。问题三:组内教研活动经验化——不重视科研方法。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组内的公开课不指向教学实践中具体的问题,目的不明确。也就是说,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每一次的教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以这样的教研就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教师们只关注个人经验,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他人的经验,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按原来自己的老路子进行教学,走了很多弯路。

三是个人反思不深刻,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的老师肤浅地认识:个人反思,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是教研组的几位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我们的课堂,作一些指导。当然,这种形式的教研对老师们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但它却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不可忽视。比如,这种教研形式封闭、重复的东西太多,各说各的,缺乏真正的交流,构不成群体合作学习等。对策:

1、明确每一次教研的主题,确定公开课指向的问题。

咱们的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公开课之后展开的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

2、关注课题研究,撰写阶段总结。

课题确立后,一定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

3、加强同伴互助,发挥群体智慧。

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的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解决问题,互相配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 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

4、落实专业引领,严防教研低水平重复。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们组内就常常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

(1)坚持人人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

(2)请求学校教科室的专业支持。学校教科室的成员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师,是我们的“校内名师”,他们是专业方面富有优势的一个群体,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教研队伍,就能经常得到他们的建议和引领,我相信,我们组内的教研工作就一定不会“顾此失彼”,走到岔路上去了。

问题四:组内教研活动随意化——不明确职责。

主要表现在:组长的作用不够明确,很多教研组长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活动的安排者、召集人,对教研活动不能做到有效调控;组员的主人翁意识淡薄,总觉得上教研课的人才是主角,自己只是去听课、评课,当当配角而已,所以不加以重视。大家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参加教研,难免教研的质量不大打折扣。对策:

1、明确组员职责。

身为教研组的一分子,就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每个人都有责任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教研实体,所以,人人都是主人,教研前都应作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备之战。

现今我们教研组的教研,老师们就要做很多的工作:(1)整理自己的课题研究资料,作好交流准备。(2)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3)集体备课,并形成新的更为完善的教学设计。(4)确定执教人,通过看课而透视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生成的新问题。(5)最关键的一点是,教研过程中要勇于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新的认识,决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2、加强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

“教研组长不只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还应是平等中的首席”,一位教研员如是说。的确,作为一个教研组长,我也深有感触,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领头羊,对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一个有责任心的、优秀的教研组长,除了安排、协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当好主持人以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在课题研究中,身先士卒,要求组内老师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2)对组内老师的参与教研情况有记录、有评价、有激励。(3)对教研组的课题进展情况,有全面的把握;对教研组新生成的问题有归纳,有后续研究安排。(4)对组员们的研究结论要有提升、有综合。(5)具备相当的学科教学知识和全面思考的能力,严防教研中“顾此失彼”。

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是适合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是教师自己的研究,“搞实实在在的教研”已成为老师们的共同心声。面对教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没有畏惧,而是不断地求索着、践行着。尽管问题仍然很多,但我们依然要风雨兼程;尽管解决问题的策略还不够完善,但我们仍然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因为我们深知:“教研就是要学习,学习是我们的责任,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多时候是由教师导引的,教师的课堂提问,直接指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以问题为抓手,深入研究课堂提问与导答,有效指导学生课堂学习,从而达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

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问题来组织教学,而问题是教师事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的提问容易造成问题牵着学生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很少得到教师真正关注和重视,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进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二)教师提问多,导答少

以问题来组织教学是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如有位教师上《生命生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课堂上大大小小一共提出了45个问题,而很多问题只是教师提出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回答,特别是一些重点问题,教师只是提出来,而如何回答教师引导很少,学生也很迷惑。

(三)教师提问随意性大,针对性少

一些教师没有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提问。课堂上,教师提问随意性大,看到什么就问什么,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有些问题偏离课文内容,有些问题层次不分,难度较大,学生无法回答。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一夜’指的是多长时间?”“‘工作’是什么意思?”“‘工作’一词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见过周总理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完课文,教师小结时再提问:“谁来说说《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40分钟,学生在回答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中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时间太少了。这无疑是受到教师随意提问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提问随便,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没有思考所提问题的价值,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教师逼问多,追问少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提问来达到。有时为了得到答案,教师不是采用引导的方式,而是采用逼问方式,逼学生说出答案。如有位教师教学《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他将“迎客、相见、接待、联欢”那四段表达的思想感情分别概括为“热情、深情、盛情、激情”。教“接待”那一段的时候,教师提问:“这段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本段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分组讨论后,老师拼命地引导学生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上靠拢。谁知学生并不领情,说了很多带“情”字的词语都不是老师想要的“盛情”这个词儿,老师面带怒色,冷冷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你们是怎么学习的?”于是老师说:“同学们想一想,比‘深情’还深的情是什么‘情’”?这一下,课堂里出现了“冷场”现象,学生再也回答不上来了。多嘴的学生只好在下面悄悄地说:“那就是‘爱情’了。”

(五)学生参与面不广

教师提问面对优生,很少提问差生;提问面向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学生参与面不广。

以上种种问题,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解决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一)讲究提问的艺术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鼓励性、广泛性和针对性外,还得讲究提问的策略。铁匠打铁诀窍有三:一是切准“火候”,趁热打铁;二是切准“打点”,锤锤到位;三是切准“力度”,大锤成型,小锤修饰。课堂提问也是如此。

1.切准“问时”,问在当问处。滞后提问,学生兴致已过,燃起的求知欲望已经消失,再关键的提问也难以形成精彩。前置提问,时机不够成熟,学生对问题不够敏感,应对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容易导致课堂沉闷。前置或滞后提问都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或推进学生向深度对话、思考的动力。时效是实效的前提。如同样是为了教学《穷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屋外寒风呼啸,惊涛骇浪,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温暖而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一位教师在讲读伊始就将问题提出来,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地面干净、炉火未熄,食具发亮,孩子熟睡等内容上。另一位教师在讲读结束时将问题提出来,学生的回答不仅包括了地面干净,炉火未熄,食具发亮,孩子熟睡等内容上,而且还包括了家庭中夫妇心心相印,穷人间相互体贴关怀等更深一层的内容。两位教师的提问,问点一致,问法相同,可发问的时机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后者效果明显比前者好。这是因为这个问题覆盖全篇课文,学生在讲读初始,仅仅获得的课文开头部分的知识,当然不会完满回答这个问题。时机对于课堂提问很重要,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效果就不大。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进程来说,课始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到课堂教学上来;课中,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课尾,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倦怠心理时,也应该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学习。从教学的灵活性来说,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学生回答无奇不有,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反问或追问。

2.切准“问点”,问在关键处。高鲁布科夫说:“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明确决定把学生引到哪里去。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应该选择问点,优化问点,问在关键处。这里的关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考虑文本学习的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的地方。二是考虑学生学习状况的关键处。结合文本和学生的关键处提问,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问点,即在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点”上提问。这个“点”是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是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处。如教学《惊弓之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为了启发学生认识更羸正确的推断得力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得力于细致的观察,教师通过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只拉弓,不搭箭,更羸就能把天空的大雁射下来,你们信吗?”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对更羸的语言和行动产生怀疑,并在心理失衡的驱动下主动地去阅读课文,解除自己心理上的疑惑,进而引导学生,启发他们认识教材中更羸观察、判断和推理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文本整体入手,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思维,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从而提纲挈领、牵一发动全身。课堂提问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关键是问什么问题,是否问到点子上。

3.切准“问度”,问在适中处。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思想。他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学不仅应该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心理水平,而且要充分考虑经过努力,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一味顺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也不能超越学生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把问题设计得太难,学生反复思考,仍然不得其解,便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或灰心丧气,失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如果把问题设计得太简单,学生无须动脑便能轻松脱口回答,那又等于白费了时间,对课文的理解和学生认识的发展都无益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把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得恰到好处,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使学生产生一种适度的心理不平衡,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努力去实现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与新信息的重新组合,进而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如教学《一个苹果》(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阅读材料),同样是想让学生体会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一位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我们一次吃完一个大苹果不在话下吧?可整整七天没有喝过一口水的八个志愿军战士吃一个苹果,在转完一圈后,却还剩下大半个,这说明了什么?”另一个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什么叫深情厚谊?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得出战友间的深情厚谊?”两相对比,前者比后者更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容易引起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关于问题设计的难度,可以参照教育测量中的难度公式。H=P/W,这里的W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P表示回答问题通过的人数,难度H在0至1之间。若难度为1,全体学生都能回答,提这种问题就没有必要了;若难度接近0,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说明它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相差甚远。提问的难度一般控制在0.3至0.8之间,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答问题。所以,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要把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有的教师提出,复习旧知识时,应问在后进生易获成功处;传授新知识时,应问在知识迁移处;巩固练习时,应问在后进生易错处。还有的教师提出,课堂提问应注意广度,挖掘深度,设置坡度,力求精度。这些都不失为掌握提问分寸的好方法,值得借鉴。

4.注意对象,讲究问“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如要求回答“是什么”的判断型、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见解”的创新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等生,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四、五种主要用来提问优等生。

(二)讲究导答的艺术

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还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反应,包括分析学生能不能回答,回答是否扣题,思路是否清晰,答案是否正确,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为难表情等。如果学生面有难色甚至惊慌失措,说明他们准备不足,教师应该变换话题或者降低问题的难度;如果学生顺利回答,教师可以对问题作适当的延伸或拓展,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更多情况下,学生的回答不能一次到位,甚至偏离问题的方向,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启发诱导。教师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供已知,以旧引新。为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常常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上提问。学生回答这类问题受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旧引新,引导回答。有一篇写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文章《数星星的孩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时,教师提问:“小张衡听爷爷说,北斗星总是围绕北极星转,他为了证实爷爷说的话,一夜没睡好觉,几次起来看星星。如果他不去睡觉,一直观察不是更能表现他的刻苦精神吗?”这个问题截取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引起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有的说:“一直站着看,脖子会酸,膀子会难受,腿也会软,那样实在太累了。”有的则反驳说:“课文中说张衡刻苦钻研天文,他不会怕酸怕累的。”这两种回答都不准确,因为他们都只是孤立地思考,没有联系有关的知识背景。看准了这一点,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科学课上学过的有关知识:北斗星转动很慢,它围绕北极星转一周就是一昼夜。联系这一知识,学生恍然大悟:长时间不停地观察反而不容易看出北斗星的移动,所以张衡才一夜起来观察几次,可见张衡不仅刻苦而且聪明。

2.举例类比,启发思路。有些问题,答案内容较多,教师可以举一点为例,让学生进行“反三”。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时,教师提问:“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哪些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回答,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此时,教师可以例举第一件事:鲁迅和我谈《水浒传》,表现了鲁迅先生认真读书的态度,其余则由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学生照着教师的提示,顺利作答。

3.分解问题,降低难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容量过大,难度太高,超过学生思维的实际水平,学生苦苦思索也不能正确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把问题分解,降低思考的难度。在教学《少年闰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时,教师讲了闰土的外貌描写后,向学生提问:“这说明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可学生都没有举手,教师马上反应,将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1)“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2)“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浙江农村孩子习惯的穿着)(3)为什么“颈套银项圈”?(父母疼爱他)。这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4.回扣原文,启发回答。学生回答偏离了方向,甚至完全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扣原文,从切入问题的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在教学一篇写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实验的文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时教师问学生:“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这个问题概括性强,学生回答有点难度。不少学生认为:“伽利略是一个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十分固执的人。”这样回答显然偏离方向。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扣原文,让学生再次理解“胆大妄为”和“固执”的真正含义,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和执著追求真理的人。

5.补充追问,由表及里。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学生回答无奇不有。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追问。有些问题学生表面上回答完了,但并没有真正领会问题的实质,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追问,引导他们由表及里地理解问题。在教学《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时,教师提问:“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对清朝政府进行要挟?”学生回答:“因为帝国主义者想利用对方的弱点,来强迫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学生的回答尽管是正确的,但还不能深入教材内容,真正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对方’指的是谁?”(清朝政府)“帝国主义者抓住了清朝政府的什么弱点?”(既无自己的工程师,又缺乏技术力量)“帝国主义者强迫清政府答应什么要求?”(把京张铁路的修筑权交给他们)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对清朝政府进行要挟?”学生顺利地回答:因为帝国主义者想利用中国当时没有自己的工程师和缺乏技术力量的弱点,来强迫清政府答应他们拥有京张铁路的修筑权的要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问与导答,相信课堂提问与导答一定会很精彩。

第五篇: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研活动由于各种条件的原因,而导致教研工作相对的比较薄弱,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师教研活动的观念滞后

2、教研活动形式的临摹性

3、教研活动领导者的作用性不够

4、教研方面的考核与奖励制度不健全。因此,我认为开展好农村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对策

引言:“教研”是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简称,教研活动是指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以直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育研究。教研活动即是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实现两个“提高”,尤其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呢?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特点

1、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近年来在招聘幼教工作者的严格把关下,农村幼教者的总体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但是,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幼教者福利待遇差又加上对家庭的牵挂,而使她们无法安心在农村任教。据统计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4年间流失超过2/3导致幼儿园无法形成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和骨干梯队。

2、教师缺乏钻研业务的进取心

与小学教师相比农村的幼儿教师在钻研业务方面缺乏足够的进取心,部分老教师认为她们年纪高了而且又没有幼儿“考试”“升学”的压力她们无须这么辛苦去钻研自己的业务,还有部分的年轻教师一心只想脱离农村,根本无心去钻研。所以,在保教工作上她们只求得过且过,不求精益求精致使业务水平多年停滞不前。

二、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教研活动的观念滞后

农村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质量不高,教师参与活动的意识不是很强,积极性也不高。个别老师还认为孩子没升学的压力,只要顺应家长,满足家长的需要就行了。还有就是园内的教研氛围不浓厚,一旦园内有教研活动一些老教师就以各种借口来推掉,从而使部分年轻教师有样学样。

2、教研活动形式的临摹性。

前几年某村幼儿园为了提高自己教师的素质,别人怎么做,她们也怎么做,毫无考虑到教师自身的一种现有的情况与水平,而导致教师积极性、自信心都缺乏,最后弄的教师累甚至惧怕教研活动。《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3、教研活动领导者的作用性不够

俗话说的好只有亲身下河了才会知道河的深浅度,农村幼儿园普遍性缺少教师,有的往往是一个教师都身兼多职,几乎很少有时间把教师集中在一起,专心搞研究。某一幼儿园一位教师身兼教研组长又兼财物保管员,单一个保管员的事情就把全部的时间占去了,根本没有时间去弄教研了。

4、园内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不健全。

教师奖惩制度是幼儿园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大部分农村幼儿园也都制定幼儿园教师奖惩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得制度只有空头白纸一张,没有实质性的去实施。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得不到积极的奖励与惩罚,而使她们参加教研活动缺少动力与责任。

三、提高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对策

针对上述的几点问题,结合我园教研工作的实际来谈一谈我园是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一)抓好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研工作质量。

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而导致我们的师资队伍薄弱及理论水平的不足,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们园定期组织公开观摩、培训等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此外,我园教研组还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使农村幼儿园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我们在“早期阅读”的课题研究中,将帮助新教师措手弄课题及如何去挖掘资源的传授做为重点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也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发挥农村的特色集中教研,互动互促

农村幼儿园虽然物质条件较差,但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环境资源是农村教研工作的主攻方向还有农村教研活动切忌盲目临摹,一定要认真分析本地区的人力、物力等情况,量力而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要把这种优势在集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利用,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要搞好教研就要发挥集体的指挥,针对同一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人人动脑筋,个个说真话,争先提建议的研讨氛围。例如:我园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由“我爱家乡”所延伸出来的各个子课题定为本学期的教研专题,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利用集体学习、集体收集材料、集体商讨主题等形式来丰富我们的课题,然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调整,最后大家确定了“思考——设计——商讨——实践——反思——完善”的研究思路,为专题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

(三)教师要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反思教学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活动前反思具有前瞻性,有助与提高教师的预测力;活动中反思具有监控性,有助于教师调整、应变能力的提高,活动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教师下次如何改进工作。教师们应通过这样的反思,调整与教育相关的因素,构想出更加完善、贴近幼儿的教育策略,然后实践、再反思,不断循环往复,使教师理解、内化《纲要》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所以,我园的教研学科领导人积极鼓励教师要做到“三反思”。

(四)充分发挥教研学科领导人的作用,随时教研

为了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做为园的学科领导人她经常把配班的教师集中在一起研究,除当场解决教师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还把平时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不同的观点收集起来,待幼儿离园时全体教师或以段为住再聚一起探讨、反思。这种方法很有效,让教研始终围着实际转,而且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也深受我们教师的喜欢。

(五)健全园内的考核与奖惩制度

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就应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与奖励。考核是对履行职责和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定,也可以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查。我们可以定期或是不定期地进行,并形成制度。奖惩是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的。近年来,我园结合实际情况,在奖惩制度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使考核和奖惩切实起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六)发挥城乡结对的作用,通过帮扶结对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研水平

为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我园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秩序的同时特地安排教师去我市的龙头幼儿园去听讲座、观摩、咨询等等,为使我们的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落到实处,市龙头幼儿园还特地派她们的骨干教师来我园和教师一对一的结对。例如:指导我们的日常带班、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定期为我园我教师进行专业业务的培训等等。在家长资源方面大家也实行资源共享受,请一些文化层次较高家对幼儿教育有一定了解的家长来和我们园的家长进行交流与结对。此类的活动在教师和家长中的反响都非常好。

总之,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既要走出一味“临摹”的圈子,还要防止一味的自制教学,复制大自然的巢穴,做为教师的我们要做个有心人,从我们的生活事件中筛选出教育的契机,从我们的农村文明中寻找精神肥料。所以,要搞好农村幼儿园的教研工作,除了要用教研理论来武装头脑,还要勇与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扎实稳健地推进教研工作向着更深层次的迈进,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农村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下载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研活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研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论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地分析,入......

    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栏杆集镇中心学校 李平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尚未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虽然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改......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 人员流失,我想任何一个社团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然而为什么会有干事突然间就不出现了,突然间就不来开例会了呢? 2. 部长团以及干事......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精神内涵。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有些企业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

    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信访条例》贯彻实施以来,我县信访工作按《信访条例》的规定健康有序的开展,但同时我们出应看到存在的问题:1、信访工作秩序和办理程序,尤其......

    公房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当前直管公房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直管公房一般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机关所属的房产经营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公房,近年,县房管部门将在我镇范围内的部分直管公房产权移......

    浅谈农村中小学联片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

    浅谈农村中小学联片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清志以怎样的形式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课题。当前,为了丰富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也为了校本教研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