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5以内的加法》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10以内两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思考两个数相加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每人1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孙悟空)有那么多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花果山美吗?是啊,青山绿水,风景怡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活动)
预设学生的问题:
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朵白云?
一共有几朵小花?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来引入新课,捕捉儿童的兴趣点,从而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老师有个建议,小猴子是花果山的主人,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这个问题,好吗?
1.谈话:解决“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来帮忙,看谁的方法多。可以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
2.交流:哪个小组愿第一个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全班交流。预设:
生1:我们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有5只。
谈话:同意吗?对,数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生2:树上有3只猴子,石头上有2只,合起来就是5只。
谈话:同意吗?是啊,先数再算,真是一个聪明的方法。刚才这位同学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是哪个“字”?
谈话:对,这个“合”很形象。要求共有几只猴子,就是要把树上的3只猴子和石头上的2只合起来。
生3: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3和2合起来是5。
谈话:这个同学还会借助小棒来解决问题,真是个好办法。
3.小结: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观看大屏幕)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师手语)[板书加法]算式是: 2+3=5,读作:2加3等于5。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在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并适时借助学具和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意义,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谈话:剩下的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试试看谁解决的问题多,可以把算式写在本上。(生活动)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绿点标示的问题。理解“5+1、2+2”的算法,进行口算。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操作,指生演示。
2.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的同学感到高兴!【设计意图】学生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来继续解决问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认识。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此环节巩固了所学方法,并提高口算准确率和速度。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类化练习:多媒体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瞧!小猴子们发现了什么?原来是一群有趣的蚂蚁,他们在干什么呢?你想问什么?你会解答吗?
生看图列算式,借助学具操作,边摆边说,体验加法的意义。2.限时作业
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矫正。3.数学游戏
谈话: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好吗?来,谁先和老师做游戏?(师伸出手指说:我出3,生再出一个数:我出4。两个人把手指合在一起:3+4=7)师生做,再生生做。
【设计意图】 整个练习设计既有基础性练习,又有趣味性练习。用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并进一步巩固加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花果山,小朋友们在这里玩得高兴吗?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第二篇:《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林秀军
课前一分钟,复习5 的组成.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能猜到老师昨天去哪儿了吗?(告诉你们吧,我昨天去了鱼市场).2.再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什么了? 3.鱼缸里有几条红金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4.这里又是什么呢?几条黑金鱼?用几表示? 5.把两个鱼缸的鱼合起来,你们说一说是几条金鱼? 6.刚才同学们说是 条金鱼,我们看一看到底是不是 条呢?我们来验证一下.7.谁来说一说,老师都刚才做了什么?刚才老师做的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你们知道是怎么表示吗? 8.中间的加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的意思.9.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板书<5以内的加法>
二、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老师买完鱼准备回家了,来到停车场发现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停车场先开来了两辆小汽车2)看看又有什么变化?又开来了一辆小汽车.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并提出数学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辆小汽车?你们会算吗? 谁知道3.2.1.各表示什么意思?(2 表示先开来一辆车,1表示又开来一辆车,3表示合起来一共是3辆车.)其实同学们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数学问题.你们看夏天时天气很热,同学们正在为花浇水.仔细观察画面,谁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3+2=5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由组员先说,组长补充汇报你们小组的想法.学生汇报:我们是看图数出来的.我们是摆手指数出来的.
我们是从3开始,接着往下数2个就是5
我们是想3和2组成5,所以3加2就等于5
7.同学们用不同的想法算出了同样的结果,真了不起,如果我们不看图片,也不摆手指,会很快计算出结果吗?
8.学生思考:看到加法时就想数的组成,就不用一个一个数了. 9.你真聪明,以后我们做题时,可以慢慢试着用数的组成计算,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三、游戏
下面我们同桌两个同学一起做个游戏,请其中一人摆出3个圆形图片,另一人摆出1个圆形图片,开始
请你们一起观察摆好的图片,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相互商量一下,一起来说一说
学生:我摆了3个图片,我摆了1个图片,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俩一共摆了几张图片?(3+1=4)我摆了1个圆形图片,我摆了3个圆形图片,我们一共摆了几个图片?(1+3=4)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个算式都是1和3相加,只是加号前后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结果不变.
老师小结:交换加号前后两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根据鲸鱼这幅图片老师列出了两道算式,谁能把结
果算出来.
根据这两道算式谁能给下面这幅图列出两道数学算式.
秋天到了,小兔挎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去采蘑菇,哎呀!这么多蘑菇小兔要忙不过来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兔吗?小兔看见大家要帮它,非常高兴,于是为大家准备了好几个篮子,我们仔细看看篮子,再看看蘑菇,你如何帮助小兔呢?
(我发现篮子上写了2.3.4.5.这几个数字,蘑菇上有算式,是不是把得数是几的蘑菇就放到几号篮子里)每大组派两名同学上前面来帮助小兔.
四、总结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第三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5 2+3=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计算、想象、拼摆,全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开放”二字。
1.教学时,思维方式的开放。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时空结构,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开放情境。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贾老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想法和自己的选择。2.教学评价趋于开放。师生互评计算方法,生生互评小组的使用评价形式的开放,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练习题的开放。由于绿叶即(条件)有多余,所以学生要给花蕊里5、4、3等红花配绿叶,就要经过观察,口算等思维过程,结合小组同学的审美观点,可以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同时,5以内加法的各种算术基本都口算一次。习题的开放,学生的开放,学生就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发展。
第四篇:《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教学设计: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5
2+3=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计算、想象、拼摆,全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4
第五篇: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
5以内加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2.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感受加法的含义,认识“+”和“=”,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3.使学生学会并比较熟练地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教学具: 5个圆片,算式卡片,信筒,信封等。教学过程:
一、快速抢答,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的分与合,老师这儿有几个题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说出()里应该填几?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 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2和()4和1合成()小朋友把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还要爱劳动。瞧,这群小朋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呢!(出示例一图前半部分)
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板书:3)师:瞧,又出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出示例图后半部分)(水快浇完了,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壶送水过来了)(板书:2)师:谁能将这件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根据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这两句话,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引出课题:
师提问:① 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你知道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方案一:学生回答是数的,师介绍: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也就是将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和起来,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叫“加法”来计算。(板书课题:加法)
方案二:学生回答是用加法来算的。师:你知道的真不少。是的,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也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
领读:加法。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符号:“+”,它叫加号(板书:3 + 2),跟老师一起读:加号。
师: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加号表示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个加号呢?(学生自由发言)② 3个小朋友加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师板书:= 5 你是怎样得到5个的呢?(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学生说不上的话,教师和学生一起算)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一共有5个。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个。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中合的方法算出结果吗?(3和2合成5)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生试读)
师板书: 读作: 3加2等于5。跟老师读一遍。
看了算式谁能说一说:
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3个小朋友在浇花)(谁再来说一说)
“2”表示什么?(2表示2个小朋友提水)(谁再来说一说)
“3+2”呢?(3+2表示将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
“5”呢?(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谁再来说一说)
“3+2=5”表示什么?(表示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谁再来说一说)3.掌握方法
1、出示例2的第一幅图。
①小朋友们不仅爱学习,爱劳动。还经常参加有益的课间活动。这里有几个小朋友,他们一起准备做什么?谁会说一说?生试说(有几个女小朋友,有几个男小朋友)(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谁再来说说?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小朋友?)谁能将事情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玩荡桥?(生答)② 师板书:1 + 2 你知道得数是多少吗?(3)
板书: 1 + 2 = 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直接在图上数,一共有3个小朋友;1添上2,也就是从1往后接着数两个数,是3;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EX1 师:计算1+2等于3,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好方法!动物朋友觉得你们学得这么好,所以纷纷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向大家学习。你们先看,谁来了(生答)原来是鸡妈妈带着3只鸡宝宝过来了。
你能根据算式3 + 1=提出一个问题吗?(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鸡?)谁能将图中的事情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草地上有3只小鸡,1只鸡妈妈,一共有多少只鸡?)
那3 + 1 等于多少?(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能说出3 + 1 = 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生答)
除了鸡妈妈一家,还有谁来了?(生答)
对了,小鸭一家也来了。戴帽子的是——鸭妈妈,这些是——小鸭。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答)这里1代表什么?那1后面的方框里该填几呢?(3),3表示什么?(3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鸡?(4)这里的4代表了什么?(一共有多少只鸭?)看看还有谁来了?(小青蛙来了)请小朋友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们会列算式吗?(反馈:2 + 2 = 4表示什么意思?)
2、EX2: ①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这么爱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他算的第一道算式是2+3=□。它是用摆圆片的方法来计算的。我们看看它是怎么摆的吗?(生答)小青蛙先摆了2个,再摆了3个圆片,合起来是几个圆片呢?(5个)所以 2 + 3 = 5 ②小青蛙算的另外两道加法算式就是第二题的后面的两小题4+1=和1+4=,需要用摆圆片来计算的小朋友就先摆一摆圆片再算出得数,不用圆片可以直接算出得数的,就直接算出得数。(学生反馈)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数图,摆圆片,或者想几和几合起来是多少来计算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5以内的加法”(补充板书)
3、EX3 老师这儿有一些卡片,小朋友能很快说出算式的结果吗?
出示 1 + 1 =(生答)你是怎么算出来的?(1和1合起来2,所以1+1=2)你说得真好,那小朋友再来看看这几题?
出示: 2 + 1 = 1 + 2 = 4 + 1 = 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小朋友算得可真快呀,所以小白兔想请小朋友来帮忙算算它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1、出示EX4三幅图
先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指名答)谁能根据这件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算式中2 + 1表示什么?一共是多少个?(3)那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因为2和1合成3,所以2+1=3)谁来说说 2+1=3表示什么意思?现在小白兔一共采到了(板书2+1=3)
再来看看小白兔又遇到了什么情况?谁来说一说?(指名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蘑菇?)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方框里该填写什么?(3)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呢?(4)你是怎么得到的?现在小白兔一共采到了(板书3+1=4)
瞧,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蘑菇?谁会算?(4+1=5)最后小白兔一共采到了(板书4+1=5)
小白兔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呀!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从这三个算式中你能发现些什么?(第二题中的第一个数3就是第一题算出的结果,而第三题中第一个数4就是第二题算出的结果。每一次都是加1)原来题中的小秘密就在这呀!
2、EX5 小小邮递员
看,这是什么?(出示信筒)你发现信筒有什么特点吗?(信筒上有数字)我们来做一回小小邮递员,好吗?看谁能够正确地将这些信封投入信筒内? 教师随机将准备的几个信封发给几个学生,让这些学生上台投信封。全班交流反馈。
小朋友真棒!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出色的邮递员。3.小结:今天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并且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接下来的想想做做第6题请小朋友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