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的乘法应用题的整理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熟练地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口头为乘法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补充口诀卡片、例3的挂图、投影仪、复合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乘法口诀.
2.把口诀补充完整,说出口诀表示的意思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二()十八
()九五十四
三()二十七
()九三十六
九()八十一
()九六十三
3.填空.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
(2)红花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那么黄花的朵数就是___________ 个3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1):小林买了4支铅笔,每支9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出示实物挂图,指名同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分析后板书:
每支铅笔9分钱,意思是说1支铅笔9分钱,而且哪支铅笔都是9分钱.相同加数就是9,4支铅笔是4个9分,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在书上做.
(3)学生独立解答,主要纠正两点(列式4×9;得数为36分;)要从算式的含义和日常生活用钱习惯上分别予以说明,教师再巡视,使之及时纠正.
(4)出示例3(2):小林买了4支铅笔,买彩笔的支数是铅笔的3倍.买了多少支彩笔?
(5)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发现有典型错误的,让其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请学生说是怎么想的,可出示挂图,具体分析说出解题思路.
(6)纠正时,要紧紧扣住彩笔的支数是铅笔的3倍这个条件,明确这个条件所含的意义,即4的3倍就是3个4的和,所以用乘法计算.
2.观察、比较两题的异同点,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条件虽然不同,问题也不相同,但从数量关系上分析,最后都是求几个几(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所以两题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有乘法计算.
3.反馈练习.
(1)94页做一做第1题.
食堂每天吃3袋米,每天吃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_____?(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读题后,指名请学生说题里告诉了什么,还缺少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应补充什么,为什么补充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①告诉了食堂每天吃3袋米,吃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缺问题.②已知米的袋数,又给了面粉与米的关系,应求面粉多少袋.③分析出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就是说面粉的袋数是4个3袋.④根据乘法算式的含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归纳解答不完整应用题的方法:
①读题,找出缺少什么.
②分析题中告诉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应补充的条件或问题.
③列式解答.
(2)利用归纳的解答不完整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组讨论缺什么,应怎样补充完整,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①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分析结果.
②引导学生口头补充一个条件:(可以天数不同,在2-9之间)
③无论吃几天,吃一天1个3袋,吃2天2个3袋,吃3天3个3袋,吃6天运来6个3袋„„,因此无论填吃了几天,求运来多少袋都是求几个几,都用乘法计算.列式分别为3×2=,3×2=,3×4=„„3×9=
(3)最后引导学生对两题进行比较,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是多少,所以都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发展.
1.停车场上停着2排小汽车,每排3辆,一共停着多少辆小汽车?摩托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2倍,停着多少辆摩托车?
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遇有困难可向老师提出.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第1题有几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重点强调第二个问题,想求出停多少辆摩托车,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个条件题中告诉了,(摩托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2倍)另一个条件到哪里去找?主要解决隐藏的一个条件,问题就可解答了.
2.动物园里有4只金丝猴,长臂猴的只数是金丝猴的2倍.有多少只长臂猴?长臂猴比金丝猴多几只?
重点指导学生想求第二个问题“长臂猴比金丝猴多几只”(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到哪去找?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观看板书,总结出本节课学了哪些新知识.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小结.主要强调三点:
(1)求几个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理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给不完整的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前提条件是要从题中告诉的数量中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补充什么,补充的必须符合题意.
(3)解答有两个问题的应用题,第二问同解答第一问的应用题分析方法一样,都是看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缺少的条件到题中告诉的条件或第一问题解答出的问题去找,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全面的完整地理解题意.
五、布置作业.
集邮册里有60分邮票6张,80分邮票42张.__________?(口头提出问题,要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乘法应用题的整理
例3(1)9×4=36(分)=3
第二篇:分数乘法应用题(二)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2.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分析关键句,找准单位1。2.掌握分析思路,弄清所求问题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口算,并口述第二组算式的意义。2.列式。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这里的b,a,x就是什么?(单位1)3.找出下列各句子中的单位1,再说明另一个数量与单位1的关系。提问:(3)题中怎样求甲?(4)题中怎样求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讲授新课1.出示例3。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提问:你认为应着重分析哪些已知条件?(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3)分组讨论这两个已知条件应怎样理解。(4)学生口述已知条件的意义,老师板演线段图,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18元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华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5份。师板演: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小新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所以小新储蓄的钱数是以谁为单位1?(以小华储蓄的钱数为单位1。)怎样用线段表示小新的钱数?生口述,师继续板演:(把小华储蓄的钱数平均分成3份,小新储蓄的钱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求什么?(小新的钱数)3.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1)根据刚才的分析,再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能不能一步求出小新储蓄的钱数?(不能)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再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因此这道题要分两步解答。根据哪两个条件能求出小华的钱数?元。)求出小华的钱数,又怎样求小新的钱数?(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列式解答。(3)口述列式,并说明理由。求什么?为什么这样列式?(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为小华储蓄的钱求什么?根据什么列式?(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因为小新储蓄的钱数(4)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答:小新储蓄了10元。
(三)巩固反馈1.出示做一做。小明有多少枚邮票?(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请你确定从哪些条件入手分析。(3)小组讨论:分析已知条件并画线段图。(4)反馈:请代表分析,并出示该小组的线段图。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新的邮票数量是这样的5份。均分成3份,小明的邮票是这样的4份。求小明有多少邮票。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6)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2.出示21页的9题。要求学生独立画图,分析解答。再互查。3.变换条件和问题进行对比练习。(1)找出已知条件中的相同处和不同处。(2)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4.选择正确列式。(小组讨论完成)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四)布置作业课本20页第6题,21页第10,12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这节课是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例3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第三篇: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68页例
4、例5,练习十七第1、2、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与它的几分之几的差(和)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4、渗透环保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1、寻求所求问题对应的几分之几。
2、弄清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学关键:
1、确定单位“1”。
2、找出所求问题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1、找单位“1”.(1)一本书,已经看了1/4,还剩几分之几?
(2)实际投资是计划投资的4/5.(3)男生25人,占全班人数的5/9.2、口答:
(1)一堆煤,运走了3/5,还剩几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占()的1/3.(3)白兔比黑兔少1/4,白兔是黑兔的几分之几?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你们喜欢鸟吗?鸟类种数减少了,就意味着许多美丽的鸟类从此就永远消失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由于人类的这些行为,有的鸟类灭绝了,还有一些鸟类,尽管还存在,但数量已经很少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也将很快灭绝掉.丹顶鹤就是这样的一种鸟类.丹顶鹤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特产鸟类,群居黑龙江省的扎龙,丹顶鹤生活特别有规律,它体姿优美文雅、风貌优秀、翩翩起舞可与孔雀开屏媲美,是长寿动物与龟并称,古人将它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所以特别受中国人的钟爱。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条有关丹顶鹤的信息。
出示信息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算出2001年我国约有多少只丹顶鹤吗?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2000×1/4=500(只),求2000只的1/4是多少?)
3.如果我们把我国约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去掉,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外国约有多少只?)
出示信息2(例4):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把信息2表达的意思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展示并口述画的线段图。
2.是把什么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1/4)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呢?怎样解答这道题呢?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先独立解答,师巡视,再交流)
3.两名学生板演两种解法。
4.你怎样想的?能说出解题思路吗?(学生口述思路,教师在线段图上展示)
方法一: 把全世界的丹顶鹤的只数看着单位“1”,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再用总只数减去我国的只数,剩下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
方法二:把全世界的丹顶鹤的只数看着单位“1”,先求出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
5.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1〉、相同点:单位“1”相同。
〈2〉、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用总只数减去我国的只数算出其它国家的.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只数乘这个几分之几,就算出其他国家有多少只。
四、再次探索
1、教师引言:正如前面所说:丹顶鹤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称它为仙鹤,因此我国在扎龙专门设立自然保护区又誉为“鹤的乐园”。在人们的得力保护下,近两年来,丹顶鹤的数量逐年增多,请看下面信息:
出示信息3:2001年我国约有500只丹顶鹤,2003年我国的丹顶鹤的只数比2001年的只数多2/5,2003年我国约有多少只?
2.请同学们默读信息3,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理解哪一句话对解题最有帮助? 怎样理解2003年我国丹鹤的只数比2001年的只数多呢?(把2001年500只丹顶鹤看作单位“1”,2003年比2001年多的只数是2001年只数的2/5)
3.(师生齐画线段图)这道题有几个不同的数量相比,画几条线段图更好表示?(用两条线段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2001年的线段,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余到此为下部分,一人板演.(巡视)
4.展示线段图并叙述.指线段图引导分析:我们把什么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把2003年的只数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一部分与2001年同样多,另一部分比2001年多2/5。)
5.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师巡视,指名板演两种代表性的解法)
6.你能说出解题思路吗?
(第一种解法:先求多的只数+2001年的只数=2003的只数,第二种解法:先求出2003年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2003年是2001年的(1+2/5)倍,再求2003年的只数;也就是求500只的(1+2/5)倍是多少)
五、回顾小结
1.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以上问题,现在我们一起研究信息2和信息3这两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信息2把总数2000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国的只数,另一部分是其它国家的只数。信息3是把2003年和2001年相比,把2003年的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2001年的只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比2001的只数多2/5。
2.相同点:
单位“1”的数量都是已知的。
3.没有直接告诉所求问题占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解题时需要用单位“1”的量减去或加上它的几分之几,或者先算出要求的数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量乘这个几分之几.)
4.指导学生看书例题5,完成课本内容并质疑问难。
六、巩固内化
1、少先队员采集标本152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的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2、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养的鸭多3/5.养鸡多少只?
3、小红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1)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2)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3)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4)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六、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内容?(分数应用题)你学会了什么?(用两种方法解答)解答这类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第一找准单位“1”,第二要找所求问题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你还知道了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2.课后作业:练习十七第1、2、3题。
第四篇:《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课题: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甘圩镇赖坡小学 刘李妹
一、教学内容概述
1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教学需要1课时。2《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3这节课的内容是应用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在以后的学习中用乘法解决更难的实际问题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因而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应用题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热爱学习数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并学习了5和1、2、3、4.的乘法口诀,他们知道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更简便,这
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初步体验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具备了收集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年级时又具备了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因此,我采用了“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第一、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出发。针对学生已经懂得了乘法的意义并掌握了5以内的乘法口诀,本节课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重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让学生感受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乘法在数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的乘法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实际问题,使之体会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三、及时反馈。通过课堂反馈,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尽可能的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发展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置疑、思考、应用,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喜欢)那就赶快开启我们思维的列车吧!a.复习提问:
谁愿意把1至5的乘法口诀背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口算题:谁能很快的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和意义呢?(学生抢答)
b.导言激趣:这些知识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你们想用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c.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图片:
同学们看图上有几只小鹿呀?(4只)他们自然的分成了几个组?(2组)每组几只呀?(2只)谁能到黑板上用算式表示吗?【渲染气氛,让学生直观的理解2个2只是4只,为学习例6做了铺垫】 d.导言引入:同学们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很好的进行运用。这节课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例6 多媒体出示例6主题图。
师提示: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是谁的脚步在忙个不停?小象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呢?
2.通过观察和思考谁愿意把图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呢?【通过看、听、说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从小象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爱帮助父母或别人的好习惯】
4.收集数据,提出问题。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据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有三只小象搬木头,每只小象搬2根。)(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4.讨论:解决“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并列式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相机板书: a.2+2+2=6(根)b.2×3=6(根)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更喜欢那一种做法?
c.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反馈练习:教材59页做一做
1.激趣:勤劳的小象运了很多木头,他们累了,要去休息了,但湖边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正急着和我们见面呢!多媒体出示教材插图
2.说一说:仔细观察,看看图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你喜欢他们吗?可千万不要伤害他们呀!【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 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一起列式解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例6。】
3.汇报:师问:有哪些问题你们觉得比较难,我们一起来解决。学生说,教师板书。A、小猴比小鹿少多少只? 解:5×2=10 4×2=8 10—8=2 B、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3×3=9 5×2=10 4×2=8 9+10+8=27
(四)、巩固练习60页1、2题(多媒体课件出示)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五)、思维拓展 课件出示:
1.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商场买文体用品,根据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课件出示)
2.联系自己买东西的实际,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学生讨论交流 4.汇报。
(六)、总结:
1.学生谈感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数学来自生活,我们要学好数学,让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板书设计: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例6.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2+2=6(根)
2×3=6(根)
总结反思
这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借助课件,想象情境中的故事,大胆质疑,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真正的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五篇: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资料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1)读题找出条件、问题。
(2)师生合作画出线段图,并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画图过程)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列式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小组讨论如何解答,并考虑可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列式)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要想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得先求出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鱼多少吨。
师再追问:怎样求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的吨数?
捕的吨数。
答:六月份捕鱼3000吨。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把五月份的吨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六月份捕的相当于五月份捕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出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师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解法都利用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区别:解题思路不同。)
(4)练习“做一做”(2)。
答。
(三)巩固练习
1.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复合投影片)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包?列式是
A.乙队修了多少米?
B.乙队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C.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D.乙队比甲队少修多少米?
(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已知一袋大米重40千克。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