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妙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巧妙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讨论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同行共研。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 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我们合理的应用,如果滥用,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效率呈现最大化。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去接受新知识。
例如:我在讲“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教师边讲边播放课件。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天特别热。汗水顺着八戒的脸直往下流,孙悟空自告奋勇说:“我给大家找些解渴的东西。”不一会儿,悟空就气喘吁吁的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悟空提议,这个西瓜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八戒听了摇头说:“我个子大,又胖,出汗也多,我要吃五分之一,不,不,我要吃六分之一。”唐僧、悟空、沙僧听了都笑了起来,而八戒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为什么听了八戒的话后,大家都笑了呢?你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有意注意,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主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圆平均分成8、16、32、64份……即利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的色彩,平移的画面,再配以动听的声音,直观形象地把圆通过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同时,学生也观察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当于圆的半径,用r表示。所以用周长的一半乘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所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转化、迁移,强化了新知。将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牢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运用多媒体演示强化,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很多数学问题的“难”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难,而是在于知识推导过程的难。合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例如《圆柱的体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
1、根据自探提示,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并思考下列问题:①课本中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②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③由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你发现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电脑演示操作:①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又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积。②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归纳圆柱的体积公式。③验证公式。在以上进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清晰有序的展示学生的操作思维过程,为学生抽象概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创造了条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验、观察、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静和动结合的情境中,既激发了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四、运用多媒体课后巩固,增加练习训练密度
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自主性练习,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些大容量带有娱乐性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使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练习效率,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总之,恰当适时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多元的和谐课堂,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浅淡村小学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浅淡村小学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伍承芳文章来源:南圩小学点击数:201更新时间:2011-3-9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利用影视、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而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它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它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下面就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合作、探究,使学生参与课堂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1时: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教学效率提高了。将抽象的统计知识转化为可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索、理解和掌握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首先演示平均分割一个圆,分成8份、16份、再到32份„„每次分割后计算机会展示拼合的效果,从接近平行四边形到越来越接近长方形,通过对拼成的长方形的观察、比
第三篇: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
探索与实践
单位:黑豆窝中心小学 作者:李连生
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它以其集成性、控制性的优势将文本、图形、声音、图象、色彩、动画等综合信息生动、形象地传播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由于其交互性强,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围绕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关健词:
教学效率 教学效果 多媒体 难点 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认识11这个知识点,所需时间如果是15分钟,结果一位教师花15分钟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认识了11;另一位教师花20分钟,学生也认识了11。显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同,学生都认识了11这个知识点,但从教学效率这个角度看,前者好于后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但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主要原因是它以其集成性、控制性的优势将文本、图形、声音、图象、色彩、动画等综合信息生动、形象地传播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由于其交互性强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探索与实践
多媒体已经进入学校,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但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最优化,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才能合理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优点: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
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静止、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
3.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因此,课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我们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势,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听课所感,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
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认识多边形这节课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这样设计了一个环节,一只卡通猫带领大家过马路斑马线,参观新建成的校园,整个展示的环境都是由学生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然后问大家:“这个校园漂不漂亮,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了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这样一个课件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引人入胜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画面和图像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图像所含的教学内容,从而会削弱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点、难点时,可以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多媒体教学能够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育情境,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
1、呈现过程演示,便于学生理解。由于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象演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例如:在讲解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们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然后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每部分再分割成8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通过自己感觉,并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系?从而导出求圆的公式。使得这课的重点、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实物化的形式再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教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减法》时,通过直观演示:红花和黄花放在起一共50盆,被园丁叔叔把20盆黄花搬走了。使学生清楚明白“减法”的意义,在脑海中确定“减法”的表象,将实际情景问题转化为抽象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3、运用多媒体,容易突破难点。例如在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是教学难点,学生难于理解。而运用多媒体则能显示它特有的魅力,通过课件把正方体经过一面的延伸演变成了长方体,再反过来演示。这样通过直观的线段闪动、跳跃、移动等手段充分演示思维过程,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自觉地形成表象,并运用表象进行推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演示,发现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发展学生思维。
运用计算机模拟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借助于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手段,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学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份,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再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64„„等份的方法分割,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能转换成一个等面积的长方形的。这样一来既导出的圆的面积公式,又渗透了无限分割和无限求和的思想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小学的年龄特点,他们集中精神的时间不长,一般学完新课后,开始感到疲倦,不利于教者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可随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老师。例如填空、选择、判断题型,学生回答对了,计算机可以马上亮出正确答案,并会表扬你,并来一声“棒极了!”、“你真棒!”、“真聪明!”,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提醒他们“再想一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即时的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促使学生自我激励,以不断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
例如我在设计二年级《100以内减法》练习题时,不是只设计正确的答案,而是同时设计了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鼓掌,有一个高兴的动画出现,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会出现一个动画回答错误“请你再试一试”的鼓励。这样就避免了把练习过程变成简单的演示过程,既避免了把练习过程变成简单的演示过程,也避免了单一的正确答案的呆板,从而激活了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积极、愉快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气氛。教师以多媒体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摆脱被动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电脑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它的优点是形象、直观、生动,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它的缺点是展示的物品是抽象的、间接的,不可触摸,而且是按固定的模式和流程运行,是一成不变的。而实物投影,除了形象、直观、生动外,展示的物品是具体的、直接的,可以触摸,可以变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我认为选择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效果来确定,不能因为电脑比实物投影更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就一定要用电脑课件。因为,在制作课件时,有时要用一天甚至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一个课件,而实际效果还不如在实物投影仪平台上,用实物直接展示给学生看,更直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还可以灵活操作,又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我们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要上好一堂课,应该把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以及各种教学媒体的性能,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以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尧都区县底联校侯村学校 杜志刚 ②《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来自于网络 秩名
③《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几种课堂策略》熊玉红 南昌市西湖区濠上街小学 ④《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修文县花榔小学
郭恩
第四篇: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传统典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只要求传承知识虽有一定好处,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灌输、被填鸭的从属地位。其主动性、内动力和自压力、积极性难以发挥,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多年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特别是近几年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我深深体会到:网络环境中的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发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只是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数学的教学就能解决以上的矛盾。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长方形,然后问:这个长方形快速旋转时会形成什么图形?学生众说纷纭,急欲求知,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自由交流讨论,让该演示在学生个人的电脑上演示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感悟圆柱体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求圆柱体特征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
二、把握时机,促进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突破、重点处理的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
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flash制成的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使导入适时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的教学结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如果上课伊始,教师就直接把长方体表面积展开之后是一个平面图形展示在屏幕上。那么,这就使计算机媒体过早地介入课堂,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触摸,甚至动手拆开长方体、猜想之后,再让媒体进行演示论证,这样才是适时导入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活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所以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只是出于引导、点拨的主导地位,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网络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 2
性、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之,基于网络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模式,它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计算机多媒体同时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廊坊市第二十一小学 冯东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伴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挣脱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地更新了人们思想观念,使教学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数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若挂图、照本宣科,则内容枯燥、索然无味,很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充分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讲新课之前,屏幕先出现设计新颖有趣的画面:如猴妈妈买回了一个又香又甜的大月饼。小猴子看见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就要分来吃,猴妈妈用刀一切(屏幕演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人半个(1/2),顽皮的小猴子说:“我要多一点”。猴妈妈灵机一动,就把小猴子这半个再一切(1/4),又平均分成2份,这时小猴子可高兴了,左手一快,右手一快,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时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维,激活学生思维,巧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被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所吸引,恰当的音乐和精彩的解说感染着学生,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二、加强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是智力构成的主要因素,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借助计算机,教师顿时变得神通广大。他能创设比传统教学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倾刻出现所要的图形,屏幕图文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使图形平移、旋转、翻折,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计算机也及时给出反馈的信息,无形中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也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挖掘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很肤浅的,不能达到以上效果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堂教学的直观应有个限度,它是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服务的,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片面追求直观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为了展示多媒体动画的功能而把课上或电视动画观赏课。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的思路是把圆平均分成十六等份,然后拼成类似长方形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越近似于长方形,这用传统的直观手段来演示则显得很复杂并且不容易做好,用多媒体课件事先编好程序,上课时演示则变得方便多了。通过动画的反复演示,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就能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这一结论,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声音和动画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了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使屏幕上先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平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理解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
四、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像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鼓励学生认真动脑。人机互动使学生兴趣黯然,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动力。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思维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