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潼关三中
潼关三中“自主—合作”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试点)【学习背景】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全国闻名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原驰名的河南灵宝一中“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我县知名的城关一中“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对新课改的促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特色学校的创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模式目的意义:①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努力向课堂教学40分钟要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教师成长目标:一年强业务、两年促质量、三年铸名师。③教学质量目标:通过新课程改革(途径方法)→实现高效课堂(首要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终极目标)→打造品牌一中。
二、教学模式名称:“自主—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SHAPE * MERGEFORMAT 巧设问题自主预习生 生 互 动师 生 互 动 情境导学 合作释疑 展示提升 巩固测评 运用创新 共同发展 师 生
电 教 运 用
四、课堂时间模式:20(学生活动)+20(教师活动)模式。
五、教学模式解读:课前准备:自主预习。主科在课前,副科、术科在课堂上根据老师制定的预习目标和预习提纲进行自主预习,完成预习练习题或预习笔记。第一步:情境导学。(5分)。在每节课开始时都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采用多媒体,可以互动对话、可以是老师富有激情的语言,也可以是学生讲故事、表演相关内容等。总之,利用多种手法,创设情境,引思导学。第二步:合作释疑(5分)。小组内、小组间交流展示预习笔记或预习练习题,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第三步:展示提升(20分)。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预习时最精彩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展示,可以板书,也可以讲、读、演、唱等。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归纳,通过展示、点拨、归纳、提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四步:巩固测评(5分)。根据学科特点、本节课内容设置习题,进行反馈性测验。第五步:运用创新(5分)。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指导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此进行深入探讨,或者通过一些拔高性、实践性、综合性习题的训练,开拓思维,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课 后:再造悬念。课堂小结后,有意再设悬念,像章回体小说、或电视剧每章、每集末尾的悬念或问题一样,引发、激起学生学习下节课的渴望和需求。说 明:以上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根据需要穿插使用电教手段,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课堂实际灵活、创造性的运用。潼关三中新“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试行)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常规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特作如下补充规定,望试点年级各科教师积极遵照执行。
一、教学设计要求1.实行集体教学设计制。同级、同科教师为一个教学设计组,必须进行集体教学设计,以保障教学设计有效指导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最佳效果。⑴教学设计程序:采取“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复备”的方式,在教学设计整个过程中,坚持“精心整理,反复修订,不断完善”的原则。⑵教学设计内容:①学习目标②重难点分析③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④预习问题设计⑤教学步骤或过程⑥反馈练习及作业及其批改设计⑦教后心得。教学设计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特别要求实效性。2.实行预习设计制。是否进行预习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精心进行预习设计,巧设问题,自主预习。预习设计内容:①预习目标②重点难点③预习问题设计④预习学法指导⑤预习目标检测3.实行超前教学设计制、预习设计制。同级、同科教师教学设计组,在组长的组织引领、严格把关下,最少提前三天作好课前准备,提前一天上交教导处领导审阅,不合格不上课,不满意不上课。
二、说课要求1.示范、观摩课必须进行说课。教学设计组长组织先进行组内说课,全组教师进行研讨,修改、补充完善。承担示范、观摩课的教师必须提前三天打印好说课稿和教学设计稿,上交教导处领导审阅,不合格不说课。2.说课内容:①说学习目标②说重难点分析③说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④说预习问题设计⑤说教学步骤或过程⑥说反馈练习及作业及其批改设计。
三、课堂教学要求
(一)整体要求:
1、时间模式。即教师上课活动时间不能多于20分钟,学生活动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确实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课堂上惜时增效,轻负高效。
2、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建立6人合作学习小组,将优中差生(1-6名;7-12名等等顺延)搭配平衡,实现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
3、教学模式。利用:情境导学、合作释疑、展示提升、巩固测评、运用创新这五大环节,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目标。
4、课堂评价标准。主要从课堂气氛、课堂形式、学生的参与量三方面进行评价。树立“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观念,把“知识当堂学会,技能当堂掌握,问题当堂解决,训练当堂完成”作为最佳课堂教学目标。
5、实行课堂查课制。教导处人员及教研组长听课时要重点查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每周听一次课,每月在教研活动时公布一次。
6、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实现学科教学与电教媒体的整合。潼关三中“自主—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各学科课堂教学要求 语 文
一、预习环节:提前列好预习提纲,利用晚自习或早读指导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写好预习笔记。预习提纲一般包括: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结构分析、佳句赏析、写作特点、感悟收获、疑难问题、读后感受等。
二、展示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学习目标;
3、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预习笔记;
4、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通过展示、点拨、总结、提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畅谈收获,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可以是知识上的,也可以是思想上的,使知识得以创新。
三、反馈环节:
1、完成与课文有关的小练笔;
2、课堂或课后完成本课的相关练习。英 语
一、预习环节: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单词、句型的背诵、默写)
二、展示环节:
1、自由谈话,营造英语语境;
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出不足,并合作释疑;
3、展示本课的重难点,通过点拨、总结、提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通过表演、对话、口头抢答等形式测评学习效果;并将前面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反馈环节:
1、总结本节课内容,重新编写对话,进行反馈测验,当堂完成任务;
2、布置作业进行测评。数学、物理、化学
一、预习环节:提前列好预习内容(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利用晚自习做好充分预习,自主探索;
二、展示环节:
1、检查预习、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质疑解疑;
3、巩固基础,突破难点;
4、归纳整理、巩固深化;
5、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三、反馈环节:坚持周周测试,及时反馈,补缺补差。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室内)、音乐、美术、微机这些学科要求当堂完成预习、展示、反馈各个环节,具体流程为:
1、预习交流:教师公布预习提纲,以小组为单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找出知识点、重难点、不懂的知识点,小组合作解决;
2、展示提升:预习结束后,在全班展示自己获得的知识或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此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展示,可以口头回答,也可以表演、朗读,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展示、点拨、总结、提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反馈测评:对本节知识进行达标测评,可以通过训练题、教师提问等形式完成,目的是检测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自习要求:
1、要求今后各学科自习(包括早读)时间主要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利用自习10分钟为宜;无自习辅导的学科必须在课堂上安排适当的时间用于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利用3-5分钟为宜。
2、检查措施教导处检查人员及教研组长要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切忌顾此失彼。
五、作业要求:
1、要求(1)提倡作业多样化。无论那种形式,但都须达到巩固落实、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要分层布置作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轻松完成。(3)批改认真、方式灵活。(4)详细登记作业批改记录,登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及典型问题,利用适当时间给学生讲解或辅导。
2、检查措施:每次常规教学检查,教导处及教研组长都要详细检查,认真登记、反馈。
六、考试要求:
1、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要自行组织月考,每章、每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由备课组统一组织知识过关考试,及时进行试卷分析总结、反馈交流。
2、学校教导处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分析教学效果。
七、评课要求:1.坚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共同提高”的原则。说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地方要予以充分肯定,以激励教师教学、教改、教研的信心;不足的地方必须指出,以便扬长避短,日后积极改进。坚决反对你好、我好、他好,得过且过,“稀泥抹光墙”对同志和学校不负责任的错误做法。2.评课要及时填写评课意见和评价表。评别人、思自己,努力达到“以‘说’为基础,以‘讲’为核心,以‘评’促提高”之目的。
潼关县第三初级中学 2011-11-6 潼关三中“自主—合作”互动课堂教学评价
一、重要理念:①教学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主要是思想观念的革命,成败在于思想观念是否改变,直接影响着行为结果。②砸掉讲台,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③知识的超市,生活的乐园。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得分课堂气氛(40分)1.热烈、和谐、民主。10分 2.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10分 3.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上讲台。10分 4.读、说、议、评、写。10分 课堂形式(30分)1.自主发言,声音洪亮,争问抢答,讨论热烈,辩论激烈,笑逐颜开。10分 2.讲、析、问、辩、演、唱、画、作课本剧编排,擂台赛。10分 3.动态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深化的课堂、精品的课堂。10分 学生的参与度(30分)1.人数多。10分 2.密度大。10分 3.人人参与。10分 评价等级和总分 100分
第二篇:《潼关》教案
《潼关》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 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教学难点:感知少年谭嗣同 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1、查找资料,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3、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背景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师生互动 分析诗歌
【作者关】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诗意关】
(翻译加粗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终古:久远 簇cù: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束:拘束
由诗入境
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平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
小组合作 探究诗歌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修辞关】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情感关】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拓展延伸 感知作者
人物典故 ——剑胆琴心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名人评价
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作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的思想学说得到后人重视,他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更是时下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种精神传承。
当堂测试
背诵默写潼关
第三篇: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2、写作背景: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本曲就写于赴任途中。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3、体裁:曲,是元代新兴题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有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一小曲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4、释题: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是标题。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地势非常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二、分析全曲。
(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河表里——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
1、这是全曲的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写景)
2、采用拟人的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
3、“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潼关的险要。
4、“山河表里潼关路”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二)、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西都——指长安。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宫阙——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
1、这是全曲的第二层: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抒情)
2、一个“望”字,将视线从潼关内外的高山大河转向了古都长安。
3、“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为六朝古都,长安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令人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
(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
1、这是全曲的第三层:写作者的感慨。(议论)点明主旨。
2、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使人们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3、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和评价,揭示了社会的本质。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4、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表现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的同情,发出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大人民死活的谴责。
(四)小结:这首曲子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写了了人民的疾苦并不因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变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深深的同情,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
三、原句填空。1.写潼关形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和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特色:
1、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
2、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小令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形象鲜明,气势雄浑,立意深远。读罢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诗人遥望长安,凭古吊今,关心人民疾苦的形象。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看,在元代散曲中不是少见的。
3、虚实结合,把眼前的胜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的结合起来,以胜景的不变来衬托历史的多变,以潼关来做历史的见证来揭示封建统治者以为个人的利益的争战,给人们带来了苦难,抒发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第四篇: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导入
师:大家回忆一下,在以往我们学过的课程里,唐代和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
生:唐代是诗歌,宋代是词。
师:说的很对。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文学形式,就是元曲。它是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关于元曲,我们以前学习过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我们这里着重了解元散曲。散曲是金元时代在北方产生的新诗体,也称北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曲子;套数是联缀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而成的组曲。《山坡羊 · 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山坡羊是它的曲牌名。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山坡羊·潼关怀古》。
生:合读 板书:《山坡羊·潼关怀古》
从刚才同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全曲的真正题目是后面“潼关怀古”部分。因为它主要是写的是作者在潼关一路的所见,所感,而“山坡羊”实际上是曲牌名。曲牌,指的是音乐的名字。古代的曲都是用来唱的,要唱就要有歌曲,那么这个歌曲的名字,就叫曲牌。就像是流行歌曲一样,有时候一种流行歌曲会有粤语、国语两套歌词,那么这个歌词就等同于曲词。而音乐是一样,并且取个名字,这就叫曲牌。
其它的还有如:eg:《天净沙·秋思》
三、诗歌鉴赏。
(一)、反复朗读 体会感情
1、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意。
2、作者简介: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名家。写本诗时,诗人本已弃高官归养;但得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疾,客死任所。他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3、释题:
看标题 潼关怀古 怀古——游览古迹而触发的感慨。
看标题:潼关怀古:潼关(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潼关不仅险要,而且因为险要,而显得很重要,只要突破潼关,京城就在眼前了,似乎就可能得到天下了,于是便有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于是谁都想占领潼关,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历史上记载,从秦到清每个朝代都在潼关发生过战争,每次死伤人数多达十几万。提问:张养浩站在这样的地方,你觉得他心里回想到些什么呢?(这是一条历史兴亡的路 :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胜利者和失败者,又有多少朝代走向兴盛和衰亡!潼关路,这是一条浸透血泪的路,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人民苦难的脚印,倒卧过多少士兵的尸骨,又有多少历史的风云人物在这里化为尘土!)士兵都是来自百姓 齐读
(二)、抓关键词 品味语言
1、揣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作者是否把潼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也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2)诗人走在潼关路上的心绪如何?曲中那个词写出了诗人的复杂情绪? “踌躇” 意思
望了西都,张养浩心情怎么就不愉快呢?
(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西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
长安是当时的都城,他们离开了长安,其实就是远离当时的朝廷,所以他们难受。不仅李白如此,其他的几个诗人也是这样,他们都是为自己不能在朝廷为官而难受,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那“望西都,意踌躇”是什么让张养浩心情踌躇呢?
明确: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B、张养浩伤心的是宫阙成土。他作为一个明代人,秦汉的宫殿作土,他为何要踌躇、伤心呢?
明确 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C、在这首曲中,诗人真正伤感的仅仅是宫阙城池的衰颓和历代帝王的兴亡吗? 提示:这些宫殿是谁修建的?(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40、50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明确: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2)齐读这几句,试着把作者那种踌躇、伤心情绪读出来。(语调沉郁,语速稍缓)
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
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请用“百姓苦,是因为„„”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前面部分作者回顾了西都的历史,这里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虽然诗歌中未提到战争,但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是老百姓;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也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五篇:潼关怀古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3、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同时有效地积累诗词曲知识。
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同学们思考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文学样式?(学生列举)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元曲。
在慷慨悲愤的音乐声中,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引出叹世、怀古这一散曲流行的题材,进而导出新课————《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元曲简介
关于元曲,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我们这里着重了解元散曲。(多媒体展示,学生齐读。)散曲是金元时代在北方产生的新诗体,也称北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曲子;套数是联缀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而成的组曲。表达上,散曲较为自由,接近口语;表现风格上,较为明快泼辣,淋漓奔放,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可考的元代散曲作家有二百多人,成分十分复杂,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
《山坡羊 · 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山坡羊是它的曲牌名。
三、作者简介: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名家。
写本诗时,诗人本已弃高官归养;但得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疾,客死任所。他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四、解题
看标题:潼关怀古:怀古——游览古迹而触发的感慨。
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不仅险要,而且因为险要,而显得很重要,只要突破潼关,京城就在眼前了,似乎就可能得到天下了,于是便有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于是谁都想占领潼关,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历史上记载,从秦到清每个朝代都在潼关发生过战争,每次死伤人数多达十几万。而这些士兵都是来自百姓。
五、朗诵、六、解析
1、作者开篇写了潼关的哪些景象?
峰峦——华山
波涛——黄河
险要的地势
2、这些景象又怎样的特点?你觉得哪些字用得好? 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突出了潼关险要的地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聚”、“怒”“表里”等词用得好。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也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3、从写景到抒情,“望西都、意踌躇”,“踌躇”是什么意思?(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
4、西都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景象是在古籍中也曾经有记载的,可是眼前的景色是一片凄凉。,望了西都,张养浩心情怎么就不愉快呢? 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西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
5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要“意踌蹰”? 为什么在秦汉行经处,要“伤心”呢?
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长安是当时的都城,他们离开了长安,其实就是远离当时的朝廷,所以他们难受。不仅李白如此,其他的几个诗人也是这样,他们都是为自己不能在朝廷为官而难受,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这些宫殿是谁修建的? 教师可作相关补充(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40、50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所以作者在这里还伤心什么?
明确: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齐读这几句,试着把作者那种踌躇、伤心情绪读出来。(语调沉郁,语速稍缓)
7、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而踌蹰?
明确:不是,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设题目的:理解此诗与其他怀古诗的不同。诗人刚正不阿、关心民瘼,他远望古都长安时,历史的风云仿佛从他的眼前飘然而过,引发了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本真意义的追问与思考,揭示了封建统治的实质。)
8、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请用“百姓苦,是因为„„”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学生展开联想,内容有:大兴木土,徭役繁重;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战乱频繁,血流成河;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田园荒芜,无家可归„„)
9、这首诗作者从写景到抒情,最后慷慨议论,诗歌的朗读基调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七、拓展深化积累: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积累)
历朝诗人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同学齐声朗读,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附诗: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⑥运锄耕NC048侵星起,垅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张碧 ⑦万人曾战死,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廖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
——方千
⑧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