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物理10.5《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教案1北(精)
第二节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准备: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并按下面的实验报告加以纠正。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 变形公式R=U/I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实验记录表格
待测电阻R的平均值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提示学生 ①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③电源电压选用4V。
④电压表选用3V量程,电流表选用0。6A
⑤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时强调:
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
3.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2)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3)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操作。(4)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4.实验总结
(1)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
(2)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作业布置: P.79 1,2 教学反思:
第二篇: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二节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共)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到体的电阻。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步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1、学习应用欧姆定律,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教学难点
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了解灯丝(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定值电阻(5Ω、10Ω各1个)、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
2、教师提出问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你能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吗?说明测量原理,并画出测量电路图。
二、新课学习
1、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如何改进测量电路图?
2、学生思考、设计实验电路: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将如何人改变?
3、学生猜想、假设实验结果: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
值。
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你想不想知道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有多大呢?
4、学生设计实验电路:
5、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学生发现问题:在不同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不同。
6、学生知识类比迁移,思考、交流讨论:为什么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灯泡的电阻会改变?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测量导体的电阻: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测量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R=U/I。
待测量的物理量:测电阻的电流,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是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之比。
3、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是其不工作时电阻的十倍。
第三篇:九年级物理《电阻测量》教学设计(共)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阻测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案例背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都是按给定的器材,老师讲解规定的操作方法,然后学生实施操作得出一些验证性结论。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千篇一律。这样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基于上述现状,我设想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探索一种以实验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法,即在教师给定一个实验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主动发现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实现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教学案例主题
我对这种探究教学法作了初步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把这种教学法以《电阻的测量》为例,向大家展示这种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案例事件
在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基础上,我提出实验问题:现有如下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阻箱、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请你在上述主要实验器材(还可自选其他器材)基础上,设计一个物理实验,测出一被测电阻的阻值,并画出你的实验电路,下节到实验室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的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课下拿给我看的方案有十几种,对于较好,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集中,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案例问题解决
一、情景,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然后复习《伏安法测电阻》,自然引入这节课的实验目的。
二 延展情景,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这节课由同学们自己当一回老师,把你课下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拿到前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台,给大家进行讲解。”
[反思:通常实验,老师讲解,学生验证。而这节课,我把课堂还给了他们,让他们当上了主角,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既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设计的电路,又想看看别人的方法,所以都争着到前面展示台上讲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比较典型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1、学生一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等效法的思想,方法比较简单,未知电阻可由电阻箱直接读出。老师的肯定鼓励了学生,学生积极性很高。
2、学生二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半偏法,我指出它的局限性,我们实验桌上最大输出电压只有16伏,而这种方法要求R2>>Rx,所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即使实验条件允许,测量结果也是Rx与电流表串联的电阻,Rx较小,所以误差较大。不宜采用。但思路不错。
3、学生三设计电路
该生讲解他的电路之前,先指出了第一种方法的缺点:在实验室条件下,不能测大电阻,适合测小电阻。而他的电路适合测大电阻。教师肯定,给予表扬。
4、学生四设计电路
5、学生五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列方程求解的方法,也可以。适时引导,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个问题,话未落,学生抢答:“它的方程里忽略了电源内阻,如果考虑内阻就不能解出
未知电阻,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不论是否考虑电源内阻都不影响结果”。
6、学生六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是否考虑内阻都不影响测得电阻,这个方案是老师没想到的,方法简单直观,很好。(学生反应热烈,鼓掌)
7、学生七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类似第二种方法,但它的优点是选择了一块电压表,克服了用电流表示数太小的问题,并且也不用计算,方法简单。
图1、图3、图4、图5、图6、图7的设计者把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反思:新课标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在情感体验、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课本上实验基本上是由老师讲解,学生操作,得出一些验证性结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的发散性,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节课主要由学生的讲解,老师简单评价,适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亲自发现知识。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拓展了思维,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分析物理问题和现象.]
三、学生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每一小组都发给一个已知电阻和两个未知电阻,(一个大电阻一个小电阻)以便做对比分析误差。老师巡回指导,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使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四、实验完成后,分组进行实验误差分析、总结。(略)
五、教师总结(略)
【九年级物理《电阻测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九年级物理电能教学设计模板
2.九年级物理复习教学设计
3.九年级物理《超导体》的教学设计
4.高中电阻测量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5.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6.九年级物理下册《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
7.九年级物理热机课件
8.九年级物理电功试题
9.九年级物理电学课件
第四篇: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考当中实验题所占的比分较大,而且拉分题常出现在实验题中,因此上好实验课,提高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
通过这次磨课,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比较有效的。分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在平时实际运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找出对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负面的影响。
例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出现差距,而且会越来越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人云亦云。
另外,由于分组教学广泛流行,被很多教师当作每一节课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需要不需要,都要讨论,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这样有些不自律的学生借机玩耍,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学会了课堂起哄,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时间一长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难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如果这样就失去了分组学习的初衷,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断反思,虚心学习积累经验,让自己的课堂放光彩,让自己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第五篇: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教案
二、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实际运用能力,强化学以致用的思想。重、难点: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新课题。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根据上一节的学习,总结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I- 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短路:R=0,I很大 断路:R很大,I=0
3、例题 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 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 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解:R=880kΩ=8.8×105Ω 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 例题 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练习:完成21页的4个计算题(认真检查)(1课时)
4、综合练习
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在下电路中,已知R1=6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V1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0V,R1= 5Ω,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8A,R=5Ω,流过L2的电流为0.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
查阅有关欧姆的材料,了解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