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课《伤仲永》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稳重的一些文言词汇以及文言词类活用情况。(3)理解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词汇以及文言词类活用情况。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中心思想,明白“天才出于勤奋”的真理。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 的真谛。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时间沦为一个庸才。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伤仲永》,感知主人公的人生。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走进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解题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4、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6)余闻之也/久。
5、积累生词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lì 扳pān 谒yè 邑yì 称chèn 泯mǐn 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重点词语,理解文意。3)词类活用
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宾客其父: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对 待„„,即把„当作宾客。
用心
爱心
专心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对„„(感到)有利可图。然:这样。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4)对文中“之”“于”进行归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④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问题探究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即变化)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有作诗才能,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又七年„„泯然众人矣”。(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从道理上说,原因作者(议论)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正常学习和教育.2、仲永成长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①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②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③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2)①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
②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主题。
3、拓展迁移
什么是天才?
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还
用心
爱心
专心
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4、课内活动
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
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2)有关学习的名言
•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 德
•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第5课 《伤仲永》教案(精选)
第5课 《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1. 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2. 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后记: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5.伤仲永
王安石[宋]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学生讲述)[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第三篇:5课伤仲永 导学案
《伤仲永》导学案
时间:
总第九、十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4、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三、知识链接
1、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日扳_____仲永环谒_____于邑人
不能称___前时之闻
泯____然众人矣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世隶耕_______
未尝识书具______
借旁近与之_____
稍稍宾客其父______
余闻之也久______
从先人在家_______
卒之为众人_______
今夫不受之天______
父异焉________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 ;_______
称前世之闻________
3、走近作者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王安石,字_____,号_____,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是指唐韩愈、_______,宋欧阳修、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曾巩。
二、小组合作
1、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2.根据注释及补充解释翻译课文(1)补充解释(第一段)
异:对„„感到惊异
书:写
与:给
为:题上
一:全
就:完成 或:有的人
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2)(第二段)
先人:对已去世的人的敬称。“先人”在这里指“先父”。
闻:听说
称:相当
闻:名声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3)(第三段)
卒:最终
至:达到
且:尚且
夫:那
固:本来
得:能够
已:停止 班级展示 质疑探究
五、知识建构
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你有什么收获?(从了解的文学常识、文言词语等方面谈)
六、反馈达标
1、填空《伤仲永》的作者
是
代政治家、文学家。本文选自《
》。
2、读准下列字音。
邑人()
日扳仲永()
不能称前时之闻()环谒于邑人()
泯然众人矣()
卒之为众人()3.解释加粗的字。
①世隶耕()
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
④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
⑥或以钱币乞之()4.朗读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逮捕、拘押)B或以钱币乞之(把他当乞丐)
C卒之为众人(卒,死亡;为,介词,为了)D借旁近与之(代词,他,指方仲永)
6、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方仲永才能变化的原因。
2、联系《为学》中阐述的盗理,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顾检测,翻译下列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自主学习
1.方仲永的才能发生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2、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
3、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
4、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愚昧无知的句子是:
5、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三个字:
6、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7、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小组合作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2)本文为什么在第一段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3)“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归纳本文主题:
四、班级展示
五、质疑探究
说出你心中的疑惑,大家共同解决 知识建构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反馈达标
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2、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3、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
4、仲永变成普通人的个人、直接原因的语句是:
5、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
第四篇:《伤仲永》精品教案
《伤仲永》教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
2、正确进行翻译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学生讲述)[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1、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同上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2、3 预习要求
思考文后练习一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抄写文下注释一遍 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第五篇: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教案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中学国芳
一、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中已接触过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本单元是以成长为主题的单元。本文主要记述了仲永五岁到二十岁这段时间里,由一个奇才变成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作者借事说理,强调了“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的观点,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段的学生”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二、学生分析
我校虽地处县城里,但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素质整体而言较差,并且大都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差,原因是:文言作品难学,无论从时间或内容上都与今天的学生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认为上文言文课非常枯燥、乏味。不过这篇文章叙事部分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大的困难,可引导学生参考注释自己读懂。议论部分稍难,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
三、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多媒体手段的辅助,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让学生主动地去学更为重要,我改编情节,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首先,课前预习,学生自读课文,质疑,正音,释字;其次,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再次,合作、探究、讨论,仲永才能变化的原因。最后,请同学们做仲永的老师,给他写评语,探讨人才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练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2、过程与方法: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复述故事。反复朗读,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准确地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六、教学策略
寓教于乐。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果的。本文的教学,我采用讲述导入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参照工具书,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懂课文。
2、翻译课文,复述故事。
3、思考,仲永由奇才变为平庸的深层原因
(二)导入
可由勤奋的名言导入,学生思考回答,也可老师提示。
韩文公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所熟知的,无疑是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不勤奋,不努力,那么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点,自持聪明,自以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向我们介绍的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作家作品简介:(大屏幕显示)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检查预习(大屏幕显示,生读、正音)
1、生字正音:隶(lì)扳(pān)谒(yè)邑(yì)矣(yǐ)泯(mǐ)称(chèn)卒(zú)焉(yān)耶(yé)
2、翻译课文(一生翻译)
a、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大屏幕显示,生回答)
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b.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设计目的——掌握字词,理解文意;为后面对主旨的挖掘和把握做铺垫
(四)反复朗读、复述课文(生自由读、齐读,然后请一生进行复述)
(五)整体感知,问题探究(大屏幕显示问题)
1、方仲永的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2、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4、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讨论交流明确:
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却能在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
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这里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作者认为
“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4、“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设计目的——通过讨论、理解这些问题,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深刻把握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
(六)阅读拓展
1、仲永的故事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请同学们做仲永的老师,根据他的表现,给他下一段评语。
提示:下评语要结合仲永的实际情况,观点要明确,内容要有意义,语言要准确,要简要。请同学们拿出笔,先把评语写在纸上,看谁写得最棒。
示例:仲永,你五岁“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很聪明,是个神童。可是,你不该年纪轻轻就把学习抛在脑后啊!你最终“泯然众人”,原因就是你放弃了学习。人非生而知之,不学习就没有真正的知识。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端重要的。大概你知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格言吧,请记住,人的聪明来自学习。
学生表现很积极。
2、根据学生对方仲永的评价,师进行小结,从仲永身上,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说说你的人才观。
学生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设计目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把握本文的主旨:后天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七)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抑后扬,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八)布臵作业:
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
右。
附:板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受于人者不至”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伤仲永》教学反思
王安石的《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言文。以方仲永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实例告诉我们: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文章言简意赅,说理严谨。
对于这样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精品文,如何将它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是需要我们教师课前做好准备的。而对于本课的讲授,我一直期待着。
班级中有许多很聪明,但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却惹事生非,与其他班不爱学习的学生走在一起,实在令人忧心。基于这样的班情和现在新课标的要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和合作探究,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聪明与勤奋之间的关系——业精于勤,荒于嬉。
课前,我要求学生对课文题目、作者作品文学常识、课下注释、课文进行了全方位的预习。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这些环节进行得很顺利。为理解文章的主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勤奋的名言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设计让同学们做仲永的老师,根据他的表现,给他下一段评语。班上的学生很积极,很快写出来,并且争着发言。根据学生对方仲永的评价,我进行小结,从仲永身上,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说说你的人才观。同学们经过讨论,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本节课,我采用讨论、互动、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受到了思想教育。另外,能将各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
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介绍名言,复述故事,谈感想等。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朗读方面也应该着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