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22:1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第一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太村镇中心小学:宫海燕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4、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投影片:实验要求、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蜡烛、火柴、不锈钢勺子2个、100克食盐或100克白糖、装有100毫升温水的烧杯、一支筷子、一个镊子、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教师:同学们喜欢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个简单的魔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学习闸门] 2.教师出示两烧杯液体(清水和盐水),教师:瞧:我这里有两杯水,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引导学生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比较两杯液体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方法] 3.教师:既然大家没有发现不同之处,就是说这两杯水是相同的。

出示马铃薯,教师:这是什么? 让学生说说书面语和俗称? [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教师:猜猜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

把马铃薯轻轻放入1号杯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把马铃薯从清水1号杯里拿出,擦干。教师:你们希望马铃薯浮起来吗?那我得希望同学们配合一下,请同学说“土豆土豆浮起来”此时教师轻轻一吹,把土豆放入2号杯中,观察它的沉浮。(浮起来了)

教师:同一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沉浮也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为学生设下悬念)大学想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并用问号标识,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这一魔术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研究马铃薯在液体的沉浮设下悬念,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引导实验验证(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师:科学是讲证据的,我们怎样证实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生:可以尝尝。

师:是个好办法!不过……

师:是啊。对于不明物体我们是不能轻易尝的,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还有其他办法证明你的猜测吗?

生:滴一滴在玻璃片上,放到太阳下去晒。

师: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时间会长些,在课堂上有没有类似的好办法? 生:加热。师:好主意!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位同学提议的液滴加热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教师:那么进行加热到底用什么加热,怎样加热呢? [加强学生思念的训练,为学生充分创设探究的空间] 教师:在这个实验中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温馨提示: 加热记五步

一、持勺滴液(一人)

二、点蜡加热(一人)

三、水干即停

四、灭蜡观察

五、总结记录(一人)

请学生用清脆的声音读出,教师边做简单演示。

[进行加热实验需要注意安全的操作,所以通过温馨提示,既能使学生明了操作的步骤,也能使学生注意到安全] 桌面上有大小两个杯子,分别放的清水、盐水(是和教师用的完全一样)请学生先后用吸管在大杯和小杯中吸1、2滴放入两个勺子中加热。比较观察、记录、总结。

师:两种液体加热后一样吗?学生汇报小杯子中的液体加热后有白色颗粒。

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什么液体?说明了什么?那么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去掉了吧?

教师:可是那些白色颗粒我们刚在2号杯中并没有看到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学生说出溶化,溶解。板书:(溶解了物质?)仍然带着这个问号研究下一个话题。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比较、总结、记录的好习惯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以]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师: 请问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某种物质,马铃薯就能浮起来呢?接下来,我们要自己动手来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

师:那大家想调一杯什么样的液体呢?(盐水、糖水)师:那怎么调呢?请学生讨论步骤。

[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给学生研讨的空间,使学生张开研究的翅膀飞翔] 师:你认为怎样加盐或糖调制你需要的液体呢?能不能一下倒进去? 生:一勺一勺地加,溶解一勺后看看马铃薯是不是能浮起来。师:为什么这样做?

生:我们可以看到马铃薯是怎样浮起来的。师:想得真好!你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提示:每次只加一勺子食盐,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马铃薯,观察其沉浮状态,并做好记录;每次要取出马铃薯后再加食盐。实验完成后,组长负责及时整理器材,放在抽屉里。

老师出示实验记录表指导填写。

师: 在这个实验中你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虽然给学生开放的空间,但对于关键的内容教师必须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分组实验]

当每个小组的马铃薯都浮出水面后整理材料,材料员收进抽屉。师:留1分钟时间给大家,请各小组整理器材,根据你们的记录讨论一下,从实验发现中你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师:还有哪一组愿意汇报你们的实验情况?

师: 根据这个实验,我们现在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呢?(注意板书)生: 加了一定量食盐的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生: 一定浓度的食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生: 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师适里解释浓度,并为学生出示一道填空题:液体的()决定物体的()。

师总结:液体的浓度,决定物体的沉浮。师: 刚才我们往水里加了食盐,如果加其他物质呢?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

[此处也是本课的画龙点睛之笔,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结论,做成填空题的形式也是使学生加强理解]

四、知识拓展:

1、师:物体能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浮起来,那么人能吗? 根据学生以往的经验有的会说出“死海不死”。

2、水中放一定量的盐能使物体浮起来,如果放味精、放白糖呢?

五、总结谈收获

第二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重庆市北碚区

东阳小学

杨卫红

一、教材分析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在本单元前六课,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寻找到了一条物体沉浮的规律:当浮力大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本单元的第7课,这节课将把注意力转向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即从液体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规律。

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随着这三个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得出结论: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从而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我们教师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沉浮现象。

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所以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很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3.通过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认识到液体的浓度,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难点:培养反复实验获取数据,最后总结出规律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准备

老师:一个马铃薯,两个烧杯,镊子,帕子

学生:洒精灯、两个金属勺子、装有100ml水的桡杯、玻棒、一袋盐、一勺子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孩子们,今年的的春节联欢晚会看了吗?你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刘谦的魔术表演)

杨老师也最喜欢这个节目,所以今天杨老师也想来变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这个魔术的导具就是这个马铃薯。

先请同学们猜一猜,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

现在就让我们亲眼来看看(老师轻轻把马铃薯入清水中),结果马铃薯沉了下去。(点下沉图)

接下来就是现证奇迹的时候了,老师把马铃薯从清水中拿出,擦干,再轻轻轻入另一个杯子中,奇迹出现了,马铃薯浮了起来。(投影`:沉浮对比图)

奇怪吗?想见证这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杨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并点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分析原因,找出鉴别的方法

首先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我们科学讲究的是证据,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两种液体的不同呢?(液滴加热法)

教育学生:对于不知名的液体,是不能随便用尝的方法辨别。(屏显这句话)

关于液滴加热法还有一个小英雄的故事。(屏显:潘冬子送盐的故事)

孩子们有谁看过《闪闪红星》这部电影吗?杨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看这部电影了,那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孩子们在革命战争时期这样危险的条件的下,儿童团员潘冬子都能巧妙运用知道的科学知识与敌人作斗争,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拥有优越学习条件,更应该努力学习探索科学的奥秘,将来也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2、正确使用洒精灯

回过头来再来看液滴加热法,加热的工具是酒精灯,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点燃、加热、熄灭应注意什么?(屏显加热1号图)

3、液滴加热实验

请1号同学上来舀取第一杯水进行加热蒸发,加热干后放入实验盘中.再请4号同学上来舀取第二杯水进行加热蒸发,加热干后比较两种液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同。(加热图片2)

加热后出现的白色颗粒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第一杯水是清水(板书:清水——沉)

第二杯水里确实溶解了物质,老师可以告诉你们,里面的确溶解的是盐。(板书:盐水——浮)

4、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那么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例马铃薯浮起来呢?让我们调制一杯盐水或糖水试试吧(前六组调制一杯盐水,后六组调制一杯糖水)。

实验中作好记录:注意每次加的量基本均匀,平平的一勺大约是1克。(投影实验记录单)

食盐(糖)的量(勺)

水的量

沉浮情况

100ml

100ml

100ml

100ml

5,实验总结

原来改变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液体里溶解了足够多的其他物质。(板书:浓)

6、拓展视野——“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大家都听说过死海吧,其实死海不死。(投影)关于死海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三)、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经历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希望大家把科学课上学到的这种观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在日常的生活中。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清水——沉

浓盐水——浮

浓糖水——浮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重庆市

北碚区

东阳小学

杨卫红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五年级下册一堂科学课。本课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随着这三个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得出结论: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从而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

成功之处:

1、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得比较好,从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引入,然后再由老师表演马铃薯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本课的探究问题。

2、引入潘冬子送盐的故事很好地切入加热蒸发的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

3、学生进行实验的几个注意环节用演示图片课件展示,形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4、学生加热液滴实验与马铃薯沉浮实验所用材料分步呈现,使学生不易分散注意力。

改进之处:

1、加热液滴实验,可以让学生同时上台取样,1号取盐水,2号取清水,这样使实验环节更紧凑,对比更直观。

2、马铃薯的选择经过比较还是选小的新鲜的比较好,这样容易上浮,节约实验时间。

3、学生做实验时取盐的量要尽量做到一致。不要为了实验快,而一次加量增加。

第三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学习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二、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三、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食盐水、两个胶头滴管。

3.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50克食盐、5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五、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马铃薯图片,通过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

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 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或者糖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要求:取2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或者糖,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或者糖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或者糖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或者糖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实验记录

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3.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5.你能使上浮的马铃薯下沉吗?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六、教学反思

本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自主构建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自主开展探究过程,自主完成探究结论,亲历探究活动完成总结和应用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发现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我在设计调配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这一活动中,没有像教材中那样,让学生调配一杯盐水,而是采用了两种材料:盐、糖,调配出多种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溶液,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材料,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中的“一定浓度”,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包实验材料,每包10克,要求学生将实验材料一包一包的加入清水中,每加入一包后,都要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从最后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认识到,在水中加入一包、二包材料,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只有加入更多的材料,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这是因为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本次教学也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课堂中当我演示完两个马铃薯放进两个水槽中沉浮不一样,学生都在质疑第一个水槽中的水里有盐时,我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有什么方法证明第一个水槽里装的是盐水呢?同学们如我所料,想到了用火烤,但同时也有我没想到的方法,一个学生说把第一个水槽里的水全倒掉,再放入清水,看看马铃薯能不能浮起来,如果马铃薯沉下去,说明原来水槽中的水里有盐:接着另一个孩子说要向另一个水槽中加盐,如果马铃薯能浮起来,就说明第一个水槽的水里有盐。这时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学生们已经懂得了如果去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是多少难得的一件事啊!

这堂课,让我明白,作为科学教师,最大的挑战不是设计多少巧妙的实验过程,而是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探究、思考、表达、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空间。教师只有将这种空间和权力真正交给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有机会,有能力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形成一种自主构建的学习文化。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我期盼着,有一天,我能说:“我没有教他们,但他们学得很出色。”

第四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

文安良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教材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活动。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联系本单元的第1课,继续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体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知道了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知道了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具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太大。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关注,只落到物体的本身,如大小、形状、轻重等,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本课将引导学生展开对另一变量——液体密度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和方法:

1、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准备:

马铃薯14个,烧杯16个,食盐若干,酒精灯14盏,火柴14盒,筷子14双,铁匙14个,小匙14个,滴管两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马铃薯

2、提问:马铃薯是我们平时吃的蔬菜,今天我们把马铃薯拿到课堂上,老师这还有一杯液体,想一想,我们可以研究什么问题?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马铃薯的沉浮

1、预测:假如把马铃薯放在这个装液体的杯中,你们猜它是沉还是浮呢?说说你猜测的理由。

2、演示:谁愿意上前面来试一试,请大家认真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板书:观察,发现)

师:怎样放马铃薯?扔进去吗?(轻轻放)

(生操作 :马铃薯放在1号杯中沉,在2号杯中浮)

3、猜测:同一个马铃薯,在1号杯中沉,在2号杯中浮,马铃薯在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生:(在教师引导下推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可能与杯中装的液体有关。师:我们不知道这个杯中装的是什么液体,但根据刚才看到的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出什么?(两个杯中的液体不一样)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这两种液体不同呢?怎样验证呢?

生讨论、汇报检验方法。

师:你们要想用加热的方法检验,需要些什么材料呢?(板书:验证)(生讨论汇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并加以说明。)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4、小组分工,取液滴,1号勺取1号杯中的液体,2号勺取2号杯中的液体。

5、分组实验。

6、汇报研究结果:

师: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生:加热一号杯中的液体,铁勺中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加热二号杯中的液体,铁勺中留下了白色的痕迹。(白色的颗粒状物体。)

师:这两杯液体一样吗?我们的推测对不对?这说明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生:里面溶解了一些物质。(板书:溶解物质)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能让马铃薯上浮的液体中溶解了一种白色物质,那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盐、糖、碱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你能用其中一种材料做实验去验证你的猜测吗?你打算怎样调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呢?需要什么材料?每种材料用来做什么?

1、师生讨论:调制盐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杯中盐是一次性加入,还是分批加入?

生:一勺一勺地加。

师:一勺盐是多少呢?

生:一平勺。师:加入后还要做些什么?

生:加入后要用筷子搅拌,使盐充分溶解,再放入马铃薯看它是不是浮起来了?

2、投影:温馨提示

调制盐(或糖、碱)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1)每次加一平勺。

(2)每加一勺,都要搅拌至完全溶解,停下来观察,看看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在表格上做好记录。

(3)夹出马铃薯,继续加盐搅拌至完全溶解,再放入马铃薯,再继续观察记录。

3、小组合作: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

4、汇报:

师:说一说你们调制的过程和发现。

(生汇报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调制的方法和过程。)

师: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生:不是的。

5、教师小结:水中溶解了足够多的食盐等物质时,马铃薯能够浮起来。足够多就是液体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板书:一定浓度)

也就是说,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种。

四、阅读资料:课件演示相关图片

1、死海

2、中国运城盐湖

五、课外延伸

1、你能使刚才浮起来的马铃薯沉下去吗?

2、除了食盐能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其他可溶性物质也能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吗?

第五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模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液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体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液体加热的技能。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

会观察、善分析、能解释、乐实践。教学准备:

500ml烧杯2个、250ml烧杯8个、酒精灯8个、马铃薯9个、西红柿1个、纸杯16个、塑料杯8个、筷子16只、塑料勺子8个、不锈钢勺子8个、滴管16支、火柴8个、纸巾、盐、味精、糖。教学过程:

活动一:魔术导入,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出示马铃薯。

2、把马铃薯放入1号杯中是沉还是浮?

师把马铃薯轻轻放人1号杯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看看马铃薯在2号杯中沉浮情况。

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4、通过观察,说说你关于马铃薯沉浮现象的发现。

(二)推测原因

1、为什么相同的马铃薯,在1号杯子里沉,在2号杯子里浮呢?(课件)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 执教人:林伟海

2、揭示课题:大家也都认为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好,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我们推测这两杯的液体是不一样。在科学上应该这样这样说:两杯液体的性质不同。

活动二:比较两种液体不同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交流并甄别验证方法

1、师:这两杯液体的性质是否不同,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可以通过:看、扇闻、尝(对不知名的液体不能随便尝)、晒、加热。当一一排除前面几种方法后,大家都肯定加热的方法。我们就用加热液体的方法来看这两种液体到底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设计用什么材料,怎么加热的实验方案。

(二)加热液体

1、实验要求:(课件)

(1)取液体:用滴管从纸杯中取几滴液体,滴到勺子中。

(2)加热:点燃酒精灯,用外焰进行加热,待液体快蒸发完后停止,用酒精灯盖熄灭火焰。

(3)观察:观察勺子上留下的痕迹。

(4)注意:不要再用手去触摸勺子加热的部分,防止烫伤。请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请各操作员拿上1、2号空纸杯上来倒取两种液体。拿出盆里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和观察。

3、巡视并指导

4、收拾整理材料,汇报实验发现。(1)指名汇报加热结果。(2)指名汇报结论。

小结:(1)烧杯中的水因为溶解了某种物质使液体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马铃薯浮了起来。(2)原来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5、新的推测

师:还有其他的发现吗?这不知名液体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生:2号杯里是盐。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白色一定是盐吗?白色的能溶于水的颗粒还有可能是什么?从生活中找找„„

师:那这些物质调制成的溶液都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板书:马铃薯沉的图和马铃薯浮的图)

活动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一)推测及实验前的指导

1、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类似盐、糖、味精等物质,就一定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生:能,只要加进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生:我不同意,不是只要加了物质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还得把物质加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

哪种推测是正确的?

3、要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调制? 生:可以调制一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如盐水、糖水或者味精水。

4、视频示范调制液体和实验要求。

5、请各组的组长上来领取你们想要的实验材料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在需要处帮助,及时获取各组实验的信息。

(二)汇报

1、汇报实验结果。指名汇报

2、汇报结论。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加到一定量的物质时才能马铃薯浮起来。师:怎样的液体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

生:使液体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板书:一定浓度的液体)总结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思考: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发现: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有很多种,而且液体要达到一定浓度

3、总结:液体要达到一定浓度,马铃薯才会往上浮。这样的液体有多种。

四、拓展

1、马铃薯浮起来了,你有办法让马铃薯再沉下去吗? 师: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教师演示。

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来说说液体的浓度和物体沉浮之间的关系。

2、老师手中的物体(铜锁),如何在液体中浮起来?(出示课件)

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铜砝码解释浮起的原因。

3、盐水选种

教师:古代农民就利用盐水选种了,请你解释下其中的秘密?(课件:盐水选种的资料)

教师点评,过度到下节课内容,引起学生好知欲。

五、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学完了这节课,你能本节课的知识来生活中的沉浮现象吗?

板书: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马铃薯沉的图片 一定浓度的液体 马铃薯浮的图片

下载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2.过程与方法: ①......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 杨国强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浮》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5篇范文)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1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共有8课内容......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通过“引导、启发、实践、发现、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分析、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己......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学校:乌市第116中学 授课人: 对于本节课我我在课前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做了准备,但由于是第一次上录像课,并且也是首次接触到本节课,因而在上课时......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推荐五篇)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七课,也是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探究实验课。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相有关呢?前面的研究使学生只......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的说课稿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说课稿 宁乡金海实验小学:刘明 一、教材的分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七小节知识。本课共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