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教案(学生版)

时间:2019-05-12 22:0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意象教案(学生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意象教案(学生版)》。

第一篇:意象教案(学生版)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意象与意境

编写人:张新锋 审订人:高三语文组 2012年9月26日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基本含义,明确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过程和方法:通过积累与训练,掌握常见意象内涵和意境常用术语。情感态度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学习重点:明确意象在诗词中的内涵,准确理解诗歌意境。

学习难点:掌握景物意象与意境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 法:练习法、点拨法。教 时:一课时 知识链接:

1、意象

意象:又称为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事物和自然景象。也就是指诗歌中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意象=主观感情+客观物象。

诗歌中的意象主要分为三类:

(一)人物形象:抒情诗中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的形象;(二)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情感寄托的事物。(三)景物形象:写景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景物。

2、意境

意境:一般表现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或给人以强烈艺术感染的艺术氛围,是指诗歌中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景象描写的和谐统一。简而言之,意境=景+情。

一、课前自学

1、写出下列常见意象的含义。

杨柳 长亭 月亮 梅花 松柏 红豆 鸿雁 寒蝉 杜鹃 梧桐 荷花 菊花

2、写出常见的表示意境类的词语。(至少写出六个)

二、课中探究

(一)高考导航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2008年海南、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①

宋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梳理感悟

1、意象与意境类的提问方式有哪些?

2、意象与意境类的做题步骤是什么?

(三)反馈达标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I卷)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2009年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三、课后反思

学习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II)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第二篇:意象 教案

离别诗意象鉴赏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2.抓意象,品味氛围或意境。3.理解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领悟积累。

(一)高考题示例(见高三语文——诗歌鉴赏P138例1)

(二)古人送别的习俗

1.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之涣 归纳:折柳送别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归纳:饮酒饯别

3.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4.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归纳:唱歌送别

(三)离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柳永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王维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时间意象: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

2.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歌》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谢公亭》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 李白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白居易 空间(地点)意象: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南浦、阳关、古道、灞桥等。

3.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李白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送韦评事》 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 高适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送魏万之京》 李颀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卢溪主人》 王昌龄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李煜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 欧阳修 具体物象:落日、蓬草、孤雁、明月、哀猿、流水、春草、舟船、渡口等。

二、深入学习

1.见高三语文——诗歌鉴赏P141例

2鉴赏训练(1)2.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

答: 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

3.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情感题学生没有教师点拨)答: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主要抓住雨和花;颈联则分写现实和想象中的景色。以之寄托别情,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

三、迁移运用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指出首句所描写的意象的含义。

答: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答: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夕阳。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意象。描绘了广阔苍茫、凄清感伤的氛围,奠定了全诗哀而不伤,愁而不悲的感情基调。

3.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前两联写了哪些自然物象?描写了怎样的环境?

答:自然物象有衰草、寒云、暮雪。荒凉、寒冷、白雪茫茫。

四、教学反思

第三篇:意象教案

【课题】走进意象艺术 【课型】鉴赏课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美术形式之一,及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意象艺术的创作思路,画家作画动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学习,学生会对艺术有另一种认识,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分清具象艺术艺术和意象及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情感态度,通过所学知识学生自行创作一幅肖像画,如何在作品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分别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两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师生总结:两幅画均为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借此引出课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2.教师播放图片,继续追问:

——①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圣维克多山》《星月夜》《鹌鹑图》,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找出意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教师总结。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向学生展示并讲蒙克的《呐喊》。

学生观察图片并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教师同时向学生讲述蒙克的背景。1.教师提问:结合蒙克的经历组织学生回答为什么这副作品看起来如此怪异,让人感到惶恐。教师总述补充: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2.教师继续提问: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环节四:课堂作业

通过所学知识用意向的表现手法画一幅肖像画并在画中表现自己出个人情感,完成后进行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环节五:课堂小结,师生回顾重难点 六、板书设

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的特点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第四篇: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意境的内涵。

2、弄懂意象、意境的关系。

3、重点是掌握诗词鉴赏中的意象、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

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再想到:啼鸟:欢快的气氛 风雨:无情的风雨 落花:实让人惋惜

总结: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这就是意象。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1、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

2、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让人惋惜”的联想,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人物、事物、画面。)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意境就是茫茫夜空;

如果意象是天河,意境就是荡漾着天河波光和水声的无限苍穹。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

氛围

三、什么是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就是说,是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的意境应该是包括了落叶的意象及其四周弥漫的秋意的“实与虚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五、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六、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七、总结方法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六、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七、趁热打铁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

人家、庭院等景物。

第五篇:意象艺术教案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延川中学---白忠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系列之《美术鉴赏》模块的第4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意象艺术。教材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1)开头引用了马蒂斯和一位妇女的对话,为意象艺术的阐述做铺垫(2)通过对塞尚的《圣维多克山》、凡高《星月夜》等作品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3)列举了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包围的肖像》与《教皇英若森十世》的对比,以及对中国画《鹌鹑图》的讲解,阐述了“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这也是课本最为关键的部分。正是通过这主要的三个部分的有机串连与阐述,让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了这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意象艺术。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以简明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2、方法与过程: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法来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感悟艺术家选择意象艺术表达自己情感、观点、思想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内容最直观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在教学中注重发掘艺术家选择意象艺术进行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特别对一些重要作品中画家通过意象艺术中自己的情感表达来表现出重要的思想,体味这些极具个性形象和大胆的创作,给我们的启迪和感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就容易使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是如何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生活经验等进行整合与联系的。(重点与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励卡片

教法:讲解式、互动探究式、综合探索式、发现式、体验式

学法:小组讨论、综合探究、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启发与导入。

在学生对“意象艺术”的了解还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通过屏幕投影快速展示两幅同样以“呐喊”为主题的美术作品:(1)蒙克《呐喊》(油画·1893)(2)具象摄影作品一张,大致10——15秒后,立即关闭屏幕,请学生就刚才所看到的这两幅美术作品,展开讨论与思考,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这两幅同样表现呐喊的作品哪幅能带给你更深刻的印象,你认为哪一副作品更优秀?”

1、《现代摄影作品》

图2、《呐喊》

(正如课前所预料的那样,通过对同一题材的两幅作品的简单对比,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具像摄影作品给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是因为摄影作品是“写实性”的,他们已经养成了这种视觉习惯,写实的、容易辨认的作品也更符合他们的“审美品位”,而蒙克的这副《呐喊》却显得凌乱,不“真实”,不直观。由此通过对学生这种几乎整齐划一的看法的简单讲解,从而引出课堂主题:走进意象艺术。)

2、比较与回顾。

比较欣赏两幅代表性作品(1)《蒙娜丽莎》(达·芬奇、油画·1503-1505年、意大利);(2)《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油画·1905、法国)。这是两件题材相同,但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人物肖像画名作。

让学生以前后桌4人为一个单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本书第2课所学 2 过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角度(画面的点、线、面、色彩、明暗、构图、意象、具象、抽象等)较为详细地寻找出《蒙娜丽莎》与《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名作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讨论完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蒙娜丽莎》这副画达芬奇利用他所擅长的“薄雾法”,使得画面色调从明到暗渐渐过渡,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整体上与人物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了我们眼前所见到的符合我们视觉真实的形象。而《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马蒂斯野兽主义画风的特点。画面色彩极其浓重和强烈,这里的色彩完全是主观感受的产物,而绝非客观的如实模仿。

3、《蒙娜丽莎》

4、《马蒂斯夫人像》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对过去所学的有关“艺术语言”的知识做简单回顾。结合这些知识学生能较好地进行自主的描述和分析,加上教师的适度引导和讲解,学生自然能对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有个宏观上的初步概念,为后面引出理论性较强地意象及意象性艺术的定义做铺垫,从而不会显得过于抽象、难懂。)

3、理解与探究。

其实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比较与回顾”环节中,他们的讨论与分析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自己解释了意象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夸张、变形、主观„„,因此,在这个阶段就可在老师的适度引导下,请学生结合“比较与回顾”环节中的发言以及老师的讲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总结一下他们所认为的意象及意象艺术的特征,挖掘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发言及老师的阐述、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大致可包括:(1)表现主体情节——从本人出发,从画家主体出发,对象表现的是画家本人的观念意识、丰富的情感、潜意识的反映等等(2)创造个性语言——拥有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而这些语言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3)偏执独特风格——意思就是说,艺术家往往把创造独特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风格作为首要的任务。(4)热衷多样探索——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表现形式,喜欢挖掘丰富的艺术语言(1、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在讨论、探索中得到理论概括能力的提升

2、将这种有点类似于“开心辞典”式的发言形式应用到课堂中,有利于将一贯显得较为严肃、带有检查式的发言活动游戏化,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因发言而带来的紧张情绪。实践证明,课堂效果确实也是非常好的,有趣的是许多学生一下子由过去的被动发言,变成主动发言了,这也许就是“游戏化”所带来的好处吧。)

4、质疑与互动。

通过上面三个环节的完成,应该说学生对意象艺术的表达语言、表达意图等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了,这时老师提供部分画家背景资料,让学生运用他们所掌握和了解到的知识,对(1)《星月夜》(油画·凡高)、(2)蒙克《呐喊》(油画·1893)两幅他们所熟悉的名作,做较为全面的解读,并带着具体的问题与老师做直接的互动讨论。从而回答课本中所提出的“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懂得从美术作品的表达语言上去解释作品了,如扭曲的线条、夸张的表情、浓烈的色彩等,而更多地已经能从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上去理解意象美术作品的深层含义了。如:《星月夜》的画面实际上是凡·高的一种幻象,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的景象;整个天空陷入到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恐怖。《呐喊》一直是蒙克引以为豪的作品,画面中这个骷髅般的人,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不知来回的公路上拼命呼喊,血红色的蛇卷般的天空强化了骚动不安的情绪。正如蒙克自己所描述的:“只有一个疯子才能画出这样的画,这血红的色彩就是呼喊。”

5、《星月夜》

图6、《呐喊》

(这个环节是学生一个提升与拔高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高了,不再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懂得结合老师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对具体作品进行较深层、全面的剖析,从而学会怎样真正去读懂一幅意象美术作品,这种带着明确目标的解读与讨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

5、巩固与想象 课堂的最后阶段分成4个部分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以及进一步考察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理解、活用情况。

(1)通过几道选择题的做答,巩固对意象艺术的理论层面上的认识。例如:以下描述中,和意象性美术作品特征不符的是: A凡.高的作品《星月夜》 B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 C.超越时空、形象、现实的限制

ED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占主导地位,根本只为本质的揭示世界的真实(2)展示15-20幅的各类有关具象、意象、抽象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筛选,挑选出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

(3)“如果你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试着把你们所看到的其中这些不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变成意象美术作品,你们会怎么改变他们的面貌呢?” 老师将这个带着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同样以四人一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到台前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己的想法。

(4)学生带着对这堂“意象美术”课的理解,课后完成一副自己所喜欢的意象美术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在学校艺术节期间展出。

(在“巩固与想象”的最后收尾环节,通过做题答题、比较筛选、想象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作的热情,并寻求集中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这对学生来说一定会是一个难忘的艺术体验。)

6本课小结(学生相互讨论对意象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总结)

下载意象教案(学生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意象教案(学生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意象教案

    高三语文集体备课教学案之教案 主备人: 杨慧芳 审核人:桂荣2012—12—26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二课时)【考试透视】①鉴赏古代诗歌的意......

    高考诗歌意象学生

    意象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

    月意象解读教案

    古代诗歌意象专题教学——月意象品读 一、 (幻灯1)导语:用月意象导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月在诗歌中......

    分析意象意境教案

    解意象 品诗歌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 2、 积累专业术语并准确答题; 3、 规范答题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诗歌鉴赏。今天我们要复习......

    诗歌意象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诗歌意象课堂实录 长沙实验中学李治文 目标:通过意象理解诗歌突破高考诗歌鉴赏难点 通过意象尝试写诗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 步骤: 一 导入 1、老师提问,你会读诗吗?(以迎客松......

    名句、意象、情感..-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重点:意象、情感 难点: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的方法 教学课时:1 教学步骤: 1、导入:2、抓意象,背名句 ——提示背40篇中写“月”的名句 先请大家在老师的提示下背《大纲......

    走进意象艺术教案5篇

    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大类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

    第四课意象艺术(教案)li

    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欣赏作品:《多拉·马尔与猫》毕加索 2006年,多拉马尔的肖像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的9520万美元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