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学》教案3

时间:2019-05-12 22: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和同学》教案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和同学》教案3》。

第一篇:《我和同学》教案3

《我和同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相互尊重和理解。

2、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3、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设计:

1、我们是好朋友。在过去的两年中,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面我们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看看你对他有多深的了解。讲一讲你跟同学或朋友之间的故事,从今天起同桌之间把你们的“三八线”都擦掉,同桌之间要和平共处。

2、相互理解。同学之间要学会相互理解,其实同学之间有的时候,只是一些小事,是我们把它严重化了。我们在学校的生活中,要学会友爱、尊重和宽容。同学之间相处,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打开书47页,同学们回答书上的问题,并进行讨论,看看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怎样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

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诚实守信、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同伴的良好品质 教学设计:

1、诚实守信。通过阅读书上的图片,我们能够猜出国王为什么将王位传给了没有种出鲜花的小男孩,并且能够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引出《狼来了》的故事,再次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使其明白犯了错误就应当承认,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因为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孩子。

2、准备诚实守信小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教学总结:

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

第二篇:《我和同学》教案1

《我和同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

(二)能力目标: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知道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同伴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相互尊重和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借铅笔”。)

老师:同学们,视频中表现得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学生:(略)

老师:在学习中,一起学习,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在过去的两年中,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成为朋友了吗?(过渡)

【讲授新课】

一、我们是好朋友(板书)

老师:同学们,先打开课本第四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咱们同学之间有没有互相帮助的事呢?都是怎么做的呢?大家来说一说。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伸出友爱之手”;图片“互相帮助”系列、“帮忙”系列、“慰问康复同学”、“一起看书”等。)

老师:下面我们看课本四十五页,同桌的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认真看一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你和同学们之间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来说一说。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好朋友”。)

老师: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相互理解,互相尊重。(过渡)

二、相互理解、互相尊重(板书)

老师:下面我们看课本第四十六中上面两幅图中的故事,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学生:(略)

老师: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同学们在一起非常快乐,但有时也会发生小误会,我们应该懂得友爱、宽容,要相互理解。大家说是不是?

学生:(略)

老师:你和同学之间发生过什么误会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分组交流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七页,我们看一看,图中同学的做法好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给别人起外号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给他人起外号。做游戏时,我们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不能为了自己的喜恶,而破坏游戏规则。同学之间相处,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烦恼,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一下!

学生:(略)

老师: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样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可举出具体事例:如一同学给另一同学起外号,引起争执,该怎么办?等等事例,也可让同学们进行情景模拟。)

学生:(略)老师:当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互相理解,懂得宽容,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解决冲突,而不能通过打架、骂人等极端方式解决。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略)

老师:同学、朋友之间,除了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理解,还要诚实守信!(过渡)

三、诚实守信(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八页,我们看上面的故事,然后猜猜国王为什么将王位传给了没有种出鲜花的小男孩了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让大家欣赏音频“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老师:你收集了哪些有关诚实的格言呢?把你喜欢的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略)

(老师可参考文本资源“诚实守信格言

(一)”、“诚实守信格言

(二)”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诚实的格言。)

老师:下面大家看课本四十九页和五十页的图片,看图中的同学都发生了什么故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几个故事都说明了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学生:(略)

老师: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做事都要讲诚信。你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呢?将给大家听吧!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诚实的列宁”、“诚实守信”;图片“诚实”、“守信”、“诚信伴随你和我”;还可给大家讲“诚实的小男孩和小偷”、“诚实的晏殊”、“华盛顿和樱桃树”等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诚实守信、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理解,培养了学生关心和爱护同伴的良好品质。

第三篇:3、我画什么(教案)

*3 我画什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朗读和理解基础上学会生字4个。

方法与过程:认识对话提示语不同位置标点的用法。练习感情朗读对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真实的心愿,并学习写一两句话,表达心中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感情朗读不同神态地说。2. 发挥想象说、写心愿。

三、执教日期: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我画什么》。板书:3 我画什么

读题。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他们想画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听清:小朋友们用神笔画什么?

1、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2)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俨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3)读通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填空:

五个小学生羡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2、检查反馈

(1)检查字词学习。出示词语,指名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轻声读课文3——15节,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读读,填填:

例:(卷 发)的小 曼

()的周 明

()的元元

——————

——————()的张小丽

()的王斌

——————

——————

2、交流朗读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书: 卷发的 小曼

戴眼睛的 周明

翘鼻子的 元元

男孩似的 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 王斌

师:作者通过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态特征来描写五位小主人公。小试身手:你能根据不同的特征,来描写人物吗?试试看:()的()()的()

——————— ——— ——————— ———

3、文中的几个小学生分别想用神笔画什么?找到句子多读两遍,读正确。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句子。(1)“慢条斯理”的语气怎么读?

(2)提问:“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丽为什么这样?读出语气。

(3)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是因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9——15节。

7、想象说话:如果你有神笔,你想画什么》

四、总结:

这些小朋友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啊,他们都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了需要帮助的人。

五、复习巩固,作业布置:

1、根据注释填写适当的词语:

()(2)“我„„”张小丽想要说又停住了。()

2、想一想,写一写

(1)假如有一支神笔,又只能画一次,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画什么?写几句

———————————————————————————(1)“我呀,”周明动作缓慢,不慌不忙地说:“要画一个凉棚,给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挡风遮雨。”

第四篇:我的教案_3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

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比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带来了他的照片,、想看看吗?(先出示图A。)

2、美术小组的四位同学每人分别为他画了一张画像(出示其余四张画像图片)仔细观察一下,画的怎么样?大家发现了什么?与同伴说一说?

3、和照片A比较一下,你觉得哪张更像一些?

4、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形?为什么会有的像有的不像呢?大家猜想一下这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5、刚才我们是通过观察直接判断出这些图形的像与不像,现在请大家数一数、算一算、议一议上面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照片放在方格纸上再做研究。

(1)在书中的表格上数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2)算一算长方形长与宽有什么关系(3)议一议 像与不像的秘密是什么

6、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到小组中议一议

7、集体汇报交流

生1:我发现长方形D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A的长和宽的2倍。

生2:我发现长方形A、B、D的长分别是其宽的1.5倍。

生3:我发现长方形A、B、D的宽分别是其长的2 /3。师:你是怎么算的?

6÷4=1.5(师板书)小结:通过这些除法算式我们知道了这些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明白了照片出现不同效果的秘密。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

二、体验不同类量的比

马拉松听说过吗?是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看书

1、出示教材第49页情境图2(“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

师:怎样求速度?

2、出示教材第49页情境图3(3个摊位上苹果的总价和数量以及填写各个摊位定价的表。)

(1)指名读题,能不能直接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怎样求单价?

(2)请大家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独立完成书中表格。(3)集体交流订正

生:将各个摊位上苹果的单价进行比较,便可知道谁的苹果最便宜。

师: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生:用总价除以数量。

三、理解比的意义

师:刚刚我们在找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求速度和单价的时候用的都是除法算式,其实这些相除的关系有一个新的名字,叫做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生活中的比”。(板书课题)

1、比的意义:

(1)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

(2)出示课件,学生读比的意义,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这两个数的比。师: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例如 6÷4=6:4 读作:六比四

(3)你能试着把我们刚才写的除法算式写成比的形式吗?(4)同桌交流

2、于比还有那些知识?自学教科书第50页“认一认”。

3、汇报交流

生1:我知道了“∶”叫做比号(课件出示史料: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现在比号。)

生2:我还知道比号前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3∶2读三比二。二比三写作2∶3。

生3:我还知道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适时板书)

4根据比的意义6÷4=6:4=6/4=1.5,那么比和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5、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

四、看书质疑

五、巩固提高

1、(1)同学们从同才的算式中说了很多比,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比,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比。

比如说我们全班的人数是(68),那你们的人数和老师人数的比就是(68比1),大家想想,还能不能从你的生活,你的身边找到更多的比呢,把你发现的比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2)、集体交流

a、教室里有四个窗户、两扇门。窗户和门的数量的比是4:2 b、我们组有6位同学、他们组有5位同学。我们组人数和他们组人数的比是6:5 c我有三只钢笔,两只铅笔。我的钢笔数量和铅笔数量的比是3:2 d我们小组有男生2人,女生4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4。

2、大家说得很好,老师这边也有些生活的比,你能找出来吗?(1)、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的比是()比(),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比()。(2)、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比是()。(3)、修一条长2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3千米。已经修的长度和公路全长的

比()。

3、练一练第二题,独立完成,集体对照,说一说还能写出那些比?

4、练一练第四题,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比的应用。不但如此,就连我们的人体中也有许多有趣的比呢。学生阅读,并在自己身上验证。

六、反馈评价,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下面我就 “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谈谈我的教后反思。

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创设如下情境:“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体会同类量的比;再设计了“速度”“单价”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类量的比,从而感受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人体上有趣的比”,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这些情境都是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

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生活中的像片入手,巧设悬念:“为什么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演示,注意数形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情境,使学生对比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节课,我们并不是一下子就归纳出“比”的概念,而是充分创设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数、形的有效结合,感受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的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想问题。

第五篇:《我和昆虫》教案3

《我和昆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新授。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昆虫有成千上万中。它们是动物大军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以前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我身边已有许多昆虫灭绝或者濒临灭绝了。现在,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有益的昆虫,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大家上节课画的昆虫还没有自己生活的家,你们说我们要怎样做呢? 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对呀,我们要给它们画上美丽的生活环境,让它们生活的更快乐。

三、环境大观察。

教师:老师布置大家回家观察你所熟悉的昆虫的生活环境,相信大家一定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了吧!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自己观察所得。

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再来观察一下昆虫的生活环境。教师课件出示欣赏影视资料。学生欣赏。

四、环境大添加。

1、教师:同学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画的环境让昆虫喜欢呢?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总结:植物丰富多样、色彩丰富鲜艳。

2、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出了给昆虫画上环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彩纸拼贴、橡皮泥、贴画结合。

3、教师选择彩纸拼贴进行示范。

学生观察拼贴的方法:剪、卷、折、撕、揉。

4、学生练习: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评价。

教师: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昆虫们都有了自己的满意的生活环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最喜欢哪个同学们设计的环境。

学生小组间组员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小组推选出一张作品进行全班交流。集体评议推选出的作品,教师点评。

六、表演总结。

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表演。

下载《我和同学》教案3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和同学》教案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和小伙伴》教案3

    《我和小伙伴》教案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2、理解问题、回答问题。教育他们与小伙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情感表......

    3、“同学时代·我到北京上大学”

    第三篇 “同学时代·我到北京上大学”为人生做准备 一、暑期学习分析 孩子是家长眼中“娇儿”,心中的骄傲。为了孩子将来成长,可以付出一切。 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呢!? 一年一......

    《夸夸我的同学》教案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民勤县新民小学何 艳 【教材分析】: 《夸夸我的同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一个口语交际训练,是一道以介绍同学为内容的言语交......

    我的同学美术教案

    我的同学 一、活动目标: 1、学做变脸玩具、训练学生手指动作的协调性。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活动特色:老师亲自设计创编的儿童版的变脸的小......

    我为同学喝彩教案

    4、我为同学喝彩 教学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知道取人之长。 2、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不嫉妒。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 教学重难点:......

    夸夸我的同学教案

    《夸夸我的同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从欣赏、尊重别人和被别人欣赏、尊重中,感受到愉悦。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交流同学相处的小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与同学的......

    夸夸我的同学教案

    夸夸同学的闪光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夸夸同学,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2、作文能够语句通顺,用词恰当。 3、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具体。 4、运用适当......

    《夸夸我的同学》教案

    《夸夸我的同学》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从欣赏、尊重别人和被别人欣赏、尊重中,感受到愉悦。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交流同学相处的小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与同学的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