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第一篇: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课文,其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第二部分: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根据科学课程标,我将《导体与绝缘体》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悉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

教材以检测一块橡皮作为研究的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块橡皮是简单的,这里的编写意图显然不在于对一块橡皮的检测结果,而是在于展开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教材列举了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这份研究计划的实施一一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让我们先来看看教材要求学生学会的一块橡皮检测的过程:

1、从右边盒子里拿出橡皮,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亮,把预测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2、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亮。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

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6、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边的盘子里。

我们仔细分析这份计划中5个探究活动的科学内涵,不难看出活动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有序性;体现了科学工作的常用做法;体现了工具的重要性;体现了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让三年级孩子通过自己的讨论制订出这一计划是十分困难的,曾做过多次这样的实验,每次都是浪费了大量时间,而结果都事倍功半,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研究活动只能草草收场。本课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制定一种检测计划,还是让学生学会并理解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计划呢?我在这两方面的价值意义上做了一番抉择,其实作为学生开始学习制订科学规范检测计划的第一课,学会并理解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计划才是更重要的,这是切合学生现有科学探究水平的,也是今后课堂教学由“扶”走向“放”的基础,我们引导学生学习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学生在今后的自行探究活动中才能派生出更多的、富有生命力的方法。将一块橡皮的检测计划以直接呈现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这是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上的一大突破,这种做法为学生“动手做”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而学生按照这一过程去做了,去体验了,去检测更多物体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以上每个步骤都是富有意义的,只有这样的一种过程才是科学规范的,今后如果再让他们去讨论拟制这样的计划,他们就会有更全面的考虑,同时学会一种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质的飞跃。

在科学知识方面,尽管学生原来都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导体和绝缘体”的信息,但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模糊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检测25种物体甚至更多的物体,让学生获取足够多的感性经验建立起来的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才是一种具体形象、充满生命力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

科学探究方面:课程标准要求孩子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书面计划。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制作一份完美的计划,或许在整个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都很难出现,要求四年级孩子做这么一份科学规范的检测计划,是不近现实的。这节课是学生开始制定科学规范计划的第一课,如何悉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情感态度方面:四年级的学生还往往容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是想象来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有些孩子在课堂中甚至会只凭经验不加实验地将导体和绝缘体分类,因此要在课堂中非常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活动中每个物体要检测两次以上,渗透了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三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本课教学要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

年龄特征方面: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形式还是以形式运算思维为主,在课堂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汇报的时候,孩子往往无法脱离实物。如何强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的过渡呢?本课教学学生汇报时要求脱离实物,根据科学文件夹进行科学报告会活动,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及实验盒、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插头等25种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师:在我们身边,有的物体能让电流通过,有的物体不能让电流通过。来看这根电线: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呢?(师演示: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

2、师: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

生:我发现了铜丝能传电。

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不可以让电流通过。

3、师:(课件出示概念:我们把像铜丝一样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一样不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导体 绝缘体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引出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开门见山。

二、学习检测一块橡皮方法

1、师:我们知道了像铜丝一样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一样不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出示橡皮,问:)那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绝缘体。师:到底是什么呢?说说就能算数吗? 生:我们要通过实验进行检测。

师:对,我们要通过实验进行检测。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检测它们是否能让电流通过呢?

生:电路检测器。

2、师:好,那我们就请一个同学上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下。生:(上来演示。)

3、师问:这样算完成了吗?检测完橡皮就这样放吗?大家对这位同学的检测方法有什么建议吗?

(如有不同意见请几个同学发言)生:他没有把检测器的两头先接触一下。

师:你们觉得这一步不做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如果万一电池没电呢,那它就检测不出来了。

师:也就是说如果检测器本身自己就有问题,它就不能去检测别人了。所以这步很重要。(课件突出显示)

生:他没有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面,这样做了容易忘记。

师:等会儿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每个小组也都有科学文件夹,别忘了做记录哦。

生:他检测了一次,又重复测一次,这一步做得不错。

师:你能不能说说这里为什么要检测两次呢?

生:因为万一第一次检测不小心没测出来,再测一次就更准确了。师:多测一次可以减少失误,这是做科学实验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万一出现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结果不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呀?

生:那就要再做第三次、第四次。

生:他从右边的盒子拿出橡皮做了,但是没有放到左边的盘子里。

师:你认为这一步重要吗?

生:重要,因为万一有很多的东西要检测,而我们如果没有把检测好的放起来,就容易搞错了。

„„

设计意图:先请学生按原有经验检测,从而与科学的检测方法相比较,体会科学操作方法的意义,领会科学的严谨性,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质的飞跃。

4、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种更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请大家先用一分钟时间仔细看看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大屏幕出示: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1)从右边盒子里拿出橡皮,预测并记录。(2)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4)连续重复检测一次。(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6)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边的盘子里。)

5、师:谁来说说这样检测的科学性:

生:把橡皮从右边拿出来,检测完后要放到左边去,这样在检测多种物品时才不会发生混淆。

生:在检测前要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这样可以保证电路检测器是好的。

生:连续重复检测一次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节省时间。

6、师: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按科学的方法来检测一次。

7、生:(演示)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检测橡皮的过程。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检测方法。因此不惜时间让大家讨论这样操作的科学性,为的是小组检测25个物体时能按照科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8、出示记录表。

师:这里还有张合作评价表,实验完毕之后小组评价。(师介绍评价表的有关内容)

三、检测25种物品

1、师:好,同学们都学会了正确的检测方法,现在老师手里有25种物体,到底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呢?我已经把这些物体的名称印在记录纸上了。请大家来看一看,你认为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认为是导体的在导体下打勾,是绝缘体的在它的下面打勾,有疑问的打个问号。(师示范)

设计意图:先对25个物体是否导电进行猜测,不让猜测流于形式。对同学们的猜测结果进行分类,一目了然,有争议的打上问号,从而引出谁的猜测正确。对有不同意见的问问他的依据是什么,了解他的生活经验和先前有的知识。

2、师:下面我们来检测25个物体。老师给大家15分钟时间完成实验。时间一到,组长立刻就把材料收起来上交,明白吗?看哪组实验最安静,速度快,完成的质量又高。

3、师:在大家动手做之前老师这里先提几点要求。

师:第一,要求大家学会分工与合作。课前大家都分工好了吗?

生:好了。

师:第二,我们在检测每个物体时一定要按照刚才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严格检测,先预测、检测、再检测,如果不一样,还要进行第三、第四次的检测,然后才能做出判断。

师:第三,老师没有给大家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如果同学们检测好了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以后,可以自己寻找材料做研究,比如说可以测测书包里的文具,书本等。

师:第四,小组内部如果需要交流,请控制好你们的声音,免得出现噪音。给我们的研究配上一段幽雅的音乐,因为我们这是一次集体的研究活动,音乐停下来的时候,每个小组也自觉停下来,好吗?

生:好!

师:请材料员取出材料,我们开始吧!(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四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

4、小组领材料,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较花费时间。因此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可以促其抓紧时间展开实验。

四、交流汇报,丰富概念:

1、师:(给出音乐停止信号)我们检测已经结束,现在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实验记录表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汇报,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拿好不同颜色的笔做好记录。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师对照黑板上同学们的预测做一定的更改,并对更改过的做上红色的记号)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的让学生实验)设计意图:把检测结果与预测情况对照可以看我们预测时出错了多少,并且直观地看出导体的共性。

师:哪类物体是导体?哪类物体是绝缘体? 生:金属。(师板书)。

师:除了金属还有什么也是导体呢? 生:铅笔芯。(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观察,归纳,丰富了学生导体概念的外延。

2、找找教室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3、出示插头。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这样设计?

4、总结: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导 体:像铜丝一样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

如:螺丝刀、回形针、铅笔芯等

绝缘体:像塑料一样不能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如:木条、橡皮筋、陶瓷片等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2、能认识我们身边的导体和绝缘体。

3、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重点为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并总结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难点为判断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否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路检测器、20种以上的材料、检测记录单。

本节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教会同学区分导体,还要掌握一定的平安用电方法。由于四年级同学年龄还小,对电的知识还很陌生和缺乏,对于电路的知识组织的资料等都没有很好的科学认识,但他们同时喜欢做小实验,爱探究,喜欢在做中学,做中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未连接好的电路检测器,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汇报。

3、让一名学生连接好电路检测器,使小灯泡发光。

4、教师介绍电路检测器,并把电线的两端包着塑料的地方连接起来,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学生回答。

5、教师出示一根铁棒,把它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这个实验让一名学生来做。但这个实验在另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检测器中来做,小灯泡肯定不会亮,这时让学生推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连接到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中。学生推测。

6、教师小结:研究中预先测试检测工具是否有问题,是实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新课呈现

1、教师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0种材料来检测它们是否导电,但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来制定一个“我们的研究计划”,(教师提醒同学们今天的研究计划不用手写,小组讨论后口述一下,研究计划就是我们怎样来检测,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

3、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并汇报。

4、教师提醒检测的方法:预测——检测——再检测——判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再次检测,指名学生回答。

5、小组开始检测20种材料否导电,并做好检测记录单。

6、如果学生做的比较快,鼓励他们检测身边的材料是否导电。

7、检测完后,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小组有质疑的随时提问。其他小组汇报时说他们和汇报了的小组不一样的地方。

8、教师提问:有的小组检测了手指,小灯泡不亮,有问题吗?学生讨论回答。

9、教师讲解人体和大地以及湿抹布都是导体,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10、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1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教室或身边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

(三)课堂练习选择题

1、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

A、橡皮 B、铁片 C、纸片 D、木棒

2、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铜丝 B、铁片 C、钥匙 D、塑料

3、钳子的外面包了一层厚塑料是为了()A、看起来漂亮 B、可以经久耐用 C、绝缘和防止触电 判断题

1、电路中开关制作的材料都是导电材料。()

2、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3、铁是一种常见的导体。()

4、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的材料。()

5、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第三篇:科学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过程与方法: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教学重点:预设目标1 教学难点:预设目标2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

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活动中,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3、概括: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板书设计: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实验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

合理分工,科学进行实验。

教具学具:

教师:电路检测器 导线 橡皮 插头

学生: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粉笔、纸片、铁片、铜片、铝片、螺丝钉、塑料片、回形针、木片、陶瓷、塑料尺、布条、毛线、钢锯条、铅笔芯、易拉罐、硬币、钥匙、小刀、海绵等多种物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学会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出现的故障。现在,请同学们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比比哪组的同学组装的又快又正确。

1、学生组装电路检测器,教师巡视指导。

2、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电流从电池的正极经过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

3、讨论:如果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4、教师演示:那我们现在把这根导线接起来,小灯泡是不是会重新亮起来?

①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②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③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

5、问: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

6、小结:在我们身边,有些物体容易导电,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7、学生自由阅读课本12页下面的内容。

8、交流汇报:

(1)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板书:导体与绝缘体)

(2)什么叫导体和绝缘体?(板书:容易让电流通过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二、新知探究

(一)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

1、(出示橡皮)问:那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怎样才能知道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用电路检测检测)

2、预习课本11页“检测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

3、(抽生演示)现在请一个同学上来用你学到的方法进行检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的检测过程,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4、问:橡皮能不能让电流通过,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二)分组实验: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1、问:同学们都学会了正确的检测方法。现在检测各小组的多种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2、学生分组实

(1)师:下面我们来检测多个物体。看哪组的实验速度快,完成的质量高。

(2)实验要求:

A、先预测每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B、要学会分工与合作,共同配合。

C、要按照刚才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严格检测。

(设计意图:先对多个物体是否导电进行预测,不让预测流于形式。四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

3、教师巡视指导。

4、完成实验记录表,整理分析检测结果,全班交流汇报。

(1)抽生说说实验结论。(记录表)

(2)说说这多种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三)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小组合作:说说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它们?

(保护绝缘材料,不要用湿布擦拭,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2、全班交流汇报。对生进行安全教育。

3、问:插头、插座、导线等为什么要在外面包一层绝缘体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小结:生活中,人们利用导体把电流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地方。

三、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为()。

2、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为()。

(二)判断题

1、橡皮是导体。()

2、铅笔芯是导体。()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两端,这时小灯泡发亮,说明被检测的物体是导体。()

4、钳子把手的地方使用了绝缘体是为了安全。()

5、在生活中只有导体有用,绝缘体没有用。()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让电流通过 导 体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绝缘体

第五篇:《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执教者:郭刚

第三单元《电和磁》密切联系生活,生活中用到电与磁的知识很多,而本单元第二课《导体和绝缘体》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课简电路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教材进一步让学生检验盐水的导电性能,用验电球检验人体的导电性能,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和自然界的水都是导电的。最后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进行辨析,分析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不是导体,从而更好地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安全用电。总之本部分的知识应该以学生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的快乐的学到知识。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上升一个层次,已经具备实验操作及分析结果的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再加上通过前一课学生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学生会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即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它们的物体,而绝缘体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物体,导体和绝缘体是电路中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2、通过活动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3、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4、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5、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 学、用科学的兴趣。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解决措施:通过小组合作及实验验证的方式。

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解决措施:教师演示和实验验证的方式。教学准备:

铜片、木头、橡皮、钥匙、塑料尺、瓷砖、硬币、铁钉、盐水、组装电路的材料及相关工具。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接通一个简单的电路(一节电池、一颗灯泡及导线),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

生:小灯泡亮了。

师拉开导线,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灯泡仍然亮起来? 生:把导线再连起来,也有的说加入铁钉、铜片„„

师:那加入铁钉、铜片„„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导体与绝缘体(板书:导体与绝缘体)

(设计意图:使学生质疑,激发探究的欲望,为新课做好铺垫。)2、设计实验,验证结论

师:那我们用什么验证物体的导电性呢?

生:连接电路检测器。(小组合作设计电路检测器)师:同学们检验真理的时候到了,让我们开始实验。分组试验验证,要求学生:

①记录预测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敢于猜测、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②五人一组合作验证; ③填写完成纪录; ④汇报试验的结果。最后师强调不可以用电池以外的电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师小结:我们把像铁钉、钢片之类的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橡皮、木头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作绝缘体。

3、体验“导电”

师:那人体是不是导体呢?

展示“电笔”,演示不同的握法,灯亮了,这说明了什么?(教师 强调此演示学生不能操作)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人体是导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人体是导体。)4、水的导电性能

师:水能够导电吗? ①生进行分组实验。

②学生汇报:水是导体。5、应用创新,拓展问题

师出示插座、老虎钳、电笔、开关„„电工材料及用具,问学生 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学生得出部分是导体,部分是绝缘体。

师:想一想,一种工具,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去制造呢? 生:一方面让导电,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触电。师:导体与绝缘体是伴随而行的、同样重要的。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让学生意识到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同样重要。)

6、了解安全用电:

师:电力给我们带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我们不 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

出示课件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为什么? 出示当心触电的标志。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

如铜片、铁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如橡皮、木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导体与绝缘体的特征。)

交口县第三片区联片教研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坛 索 中 心 校

2012.11.23

下载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保定市实验小学 孙宁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白鱼湾中心学校曹庆福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能利用简单的电路检测器对物体进行科学的检测,并能判断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长春市双阳区五星小学:李海艳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陈利斌 执教教师:陈利斌 【教学目标】 1、学会并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身边常见物体的导电性。 2、建立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常见物......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 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课文,其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

    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武安市大同镇小屯村学校潘卫国 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5课。本单元将通......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范文

    《电》这一单元是四年级第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调查家中的电器入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谨的结构,从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到......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