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解三角形教案典例分析

时间:2019-05-12 22: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解三角形教案典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解三角形教案典例分析》。

第一篇:高三解三角形教案典例分析

解三角形典例

复习要求:

1.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能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3.能解决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精讲: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定理变式:

三角形面积公式: 解题注意点: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判断三角形中角是是锐角,直角,钝角,尽量用余弦定理(0--间余弦值和角一一对应)。

“知三求三“,已知三角求三边除外。(1)三边:余弦定理(2)两边一夹角:余弦定理(3)两边一对角:正弦或余弦

(4)两角一边:先求第三角,再正弦定理求。题型精讲:

例一:已知在ABC中,sinA:sinB:sinC=2:6:(31),求ABC的最小内角。

解: a:b:c= sinA:sinB:sinC=2:6:(31)设a=2k, b=6k, c=(31)k a边最小,c为最小内角 cosA=6k231k24k226k231k=2A45

例二:已知在ABC中,A45,AB=6,BC=2,解此三角形。法一:(正弦定理)623sinC= sinCsin452AB>BCC45

当C60,B75,AC=31 当C120,B15,AC=31 法二:(余弦定理)

设AC=b,由余弦定理有4=b2(6)226bcos45

即b223b20,解得b=31, 由余弦定理得cosC=

C=60或120,B75或15。

12例三:在ABC中,若a2tanBb2tanA,试判断ABC的形状。分析:边化角,角化边 解:(法一)a2tanBb2tanA

4R2sin2AtanB=sinBcosB Sin2A =sin2B Sin2A=sin2b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Sin2A=sin2B0

2A,2B(0,)

2A=2B或2A+2B=

即A=B或A+B=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aa2c2b2a2sinAcosBa22R2ac2(法二):由题设,有=2,得出222cosAsinBbbcabb2bc2R2化简得b2(a2c2b2)a2(b2c2a2)

a2c2a4b2c2b4

(a2b2)(a2b2c2)0

a2b2或a2b2c2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第二篇:老师教案12 解三角形

教案12:解三角形(2)

一、课前检测

1.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解的是()A.b10,A45,C70

B.a60,c48,B60

C.a7,b5,A80

D.a14,b16,A4

52.在△ABC中,已知B30,b503,c15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_________三角形。答案: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3.在ABC中,已知|AB||AC2且,ABAC1,则这个三角形的BC边的长为 .答案:6

二、知识梳理

1.角与角关系:A+B+C = π,由A=π-(B+C)可得:

1)sinA=sin(B+C),cosA=-cos(B+C). 2)A22BC2.有:sinA2cosBC2,cosA2sinBC2.

解读:

2.正弦定理

①a:b:csinA:sinB:sinC;

②a2RsinA,b2RsinB,c2RsinC; ③asinAbsinBcsinCabcsinAsinBsinC;

④a:b:csinA:sinB:sinC。

解读:

3.射影定理:

a=b·cosC+c·cosB,b=a·cosC+c·cosA,c=a·cosB+c·cosA.

解读: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1.在△ABC中,若acosBbcosA,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 三角形 答案:等腰三角形

变式训练

在△ABC中,若答案:等边三角形

小结与拓展:

例2.a:b:c1:3:2,求A,B,C

acosAbcosBccosC,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 三角形

答案:A=30°,B=60°,C=90°

变式训练: a:b:c2:6:(31),求A,B,C

答案:A=45°,B=60°,C=75°

小结与拓展:

例3.△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求角A,C,边a及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A=30°,C=30°,SABC322,b6,B120。

a8,b6,变式训练: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SABC123,求c

答案:c=8或c=237

小结与拓展:

四、归纳与总结(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完成)

1.知识:

2.思想与方法:

3.易错点:

4.教学反思(不足并查漏):

第三篇: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推荐)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巧妙的设疑,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后的几节课做良好铺垫。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索猜想——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铺开例题,设计变式,同时通过多媒体、图形观察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能够类比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例2这样的开放性题目要鼓励学生讨论,开放多种思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点和矫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1、[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

2、[设置情境]

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Ⅱ.讲授新课

(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

[例题讲解]

(2)例

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51,ACB=75。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启发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

启发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题目条件告诉了边AB的对角,AC为已知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根据两个已知角算出AC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算出AB边。解:根据正弦定理,得

ABsinACB =

ACsinABC

AB = ACsinACB

sinABC = 55sinACB

sinABC =

55sin75 sin(1805175)= 55sin75

sin54 ≈ 65.7(m)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

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60,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建立数学模型。解略:2a km 例

2、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分析:这是例1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首先需要构造三角形,所以需要确定C、D两点。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既可求出另两边的方法,分别求出AC和BC,再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AB的距离。

解: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 ACD=,CDB=,BDA =,在ADC和BDC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AC = BC =

asin()= asin()

sin[180()]sin()asin = asin sin[180()]sin()计算出AC和BC后,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 AB =

AC2BC22ACBCcos

分组讨论:还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师生一起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变式训练: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ACD=30,CDB=45,BDA =60

略解:将题中各已知量代入例2推出的公式,得AB=20

评注:可见,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学生阅读课本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Ⅲ.课堂练习

课本第13页练习第1、2题 Ⅳ.课时小结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Ⅴ.课后作业

课本第19页第1、2、3题

第四篇:第一章 解三角形

第一章 解三角形

章节总体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1.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示范、引导。本章的两个主要数学结论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它们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结论。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知识,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设置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2.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加强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复习和应用已学内容,并为后续章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能使整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本章内容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这样,从联系的观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于过去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把“解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数学五的第一部分内容,位置相对靠后,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的方程等与本章知识联系密切的内容,这使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有了比较多的工具,某些内容可以处理得更加简洁。比如对于余弦定理的证明,常用的方法是借助于三角的方法,需要对于三角形进行讨论,方法不够简洁,教科书则用了向量的方法,发挥了向量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威力。

在证明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以后,教科书从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比较中,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指出,“从余弦定理以及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如果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从上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3.重视加强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

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而如今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虽然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但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章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约3课时)

1.2应用举例(约4课时)

1.3实习作业(约1课时)

(四)评价建议

1.要在本章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对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证明的探究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来启发学生得到自己对于定理的证明。如对于正弦定理,可以启发得到有应用向量方法的证明,对于余弦定理则可以启发得到三角方法和解析的方法。在应用两个定理解决有关的解三角形和测量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也常常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对于不同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较。对于一些常见的测量问题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应用的程序,得到在实际中可以直接应用的算法。

2.适当安排一些实习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教师要注意对于学生实习作业的指导,包括对于实际测量问题的选择,及时纠正实际操作中的错误,解决测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五篇:解三角形公式

1、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R为C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② sinA=sinB=sinC=

③ a:b:c=

④ a

下载高三解三角形教案典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解三角形教案典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三角形(大全5篇)

    第七章解三角形一、基础知识在本章中约定用A,B,C分别表示△ABC的三个内角,a, b, c分别表示它们所对的各边长,pabc2为半周长。absinB12csinC1.正弦定理:sinA=2R(R为△ABC外接圆半径)......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教案篇一:高中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知识总结及练习解三角形一、知识点: 1、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R为......

    解斜三角形简单练习

    一、自主梳理1.正弦定理:abc===2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sinAsinBsinC222222b2c2a22.余弦定理:a=b+c-2bccosA,b=a+c-2accosB,cosA=.2bc111absinC=bcsinA=acsinB,S△=S(Sa)(......

    解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三角形教学反思1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并能灵活运用;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利用已知的边和角,求未知的边和角;能结合仰角、俯角、坡度等知识,综合运......

    典例新闻稿

    讲座、培训类 湖北经济学院陈媛媛老师开展校团委新闻干事培训讲座 中青网校通社武汉11月10日电(通讯员 王一贝)11月8日下午15点30分,一场由校团委主办、团委新闻中心承办的讲座......

    逆境典例范文大全

    逆境使人成长我们都知道人在凭借顺境的好风,展开成长的双翼,在人生的天际会飞得更高,更远的。可我却认为逆境更利于人的成长。因为逆境能激发我们潜在的能力,能磨练我们的意志、......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例[精选多篇]

    为有效指导高三政治高考复习,自然也少不了合理的计划。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典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一)一、目标:行动......

    解三角形专项题型及高考题

    题型1: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两种途径:(1)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利用正、余弦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