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意象_品意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0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意象_品意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意象_品意境》教学设计》。

第一篇:《解意象_品意境》教学设计

“解意象,品意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意象之于领会诗歌意境的重要性;

2、积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3、学习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诗歌无不记录着我们民族的情感和思想,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中国文人在山川风物、花鸟鱼虫前挥洒情思,留下了千千万万的诗篇,为我们建构了一条灿烂的艺术银河。

如果你想了解我们这个民族,那就去读诗。可是,要读懂诗歌,你就得领会诗歌的意境。要领会诗歌的意境,你必须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

(板书:解意象,品意境)

二、意境和意象

1、意境

(1)由《采薇》了解意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板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哀婉凄切的别离画面。征夫出征能不能回,又何时可回,实在是前途难卜。出征时正值春天,道旁杨柳随风飘舞,还有亲人送行,在这样的时候离开家乡,可以想见征夫的心情是何等哀婉凄切。

寥寥几字,却有如此丰厚的意蕴,这就是诗歌的意境的魅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2)什么是意境?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简洁点说,就是“图景 + 情意”。

(板书

意境:图景 + 情意)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板书: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表达了诗人渴望解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心情。

2、意象

要领会诗歌的意境,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1)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找意象 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找意象? ——杨柳。(2)意象是什么? 给意象下定义?

——包含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可简洁表述为:物象 + 情意。

(板书

意象:物象 + 情意)

通过《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找意象:鸟、林、鱼、渊。(3)意象与意境

意象和意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意境由意象构成。

区别:意象是有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艺术形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我们可以这样形象的表述: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意象为虚,而意境为实。

三、如何理解意象

方法一:关注意象的色彩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有何特点?能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解说:“冷冷清清/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给人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受。

再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枝红杏出墙来”“花褪残红青杏小”“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解说:其中的意象都极富色彩,我们可以从色彩的浓淡明暗亮丽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心绪。所以,理解意象可以根据意象的色彩来考虑。

方法二:注意意象的寓意

梅花、兰花、牡丹、竹子、红豆、浮云等传统意象分别象征什么?

解说: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

所以,理解意象可以从寓意的角度思考。

方法三:弄清意象之间的关系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解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所以,我们要注意考察意象之间的关系。

方法四:抓住意象组合的特点

意象的组合方式:

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虚实组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点面组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对比结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悲乐组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名词组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方法五:抓住意象入情的方式

情与景的关系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弄清意象入情的方式也就击中了鉴赏的要害。一般说来,意象入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拟情入景。主要采用拟人手法——“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二是比喻通感入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红杏枝头春意闹”。三是夸张入情。主要是夸张和想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四是以典入情。“沦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五是象征入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六是对比入情。“淮水东面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七是抑扬入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八是比兴带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九是偏激入情。《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人。”闺中少妇故意说偏激的话,从侧面曲折地表露出她那焦急等待的思念之情。

十是渲染入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好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

四、归纳意象

要欣赏中国古典诗词,首先要积累一些古诗常用意象,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有着强烈的概括性,一种意象的形成,无论在任何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诗歌意象具有文化传承性的特点。

例如:“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往往就整首作品而言,而意象则是营造一首作品意境的具体构件。比如: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古典诗词的意境是繁富多样的。但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在意境的创设上,大概有下列这些词语可以用到:

1、雄浑壮丽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清新自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萧瑟凄清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晚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雄浑辽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苍茫旷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宁静闲适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绚丽烂漫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孤寂清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意境优美/意境深远/意境雄浑苍凉/意境清幽

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根据提供的诗句,请同学们把其中的意象归纳一下:

1、柳——离情的象征

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2、菊花——坚强、清高的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3、梅花——高洁的象征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徐再思)

5、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

6、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五、抓意象,品意境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思考题: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

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篇:《解意象,品诗歌》教学设计

《解意象,品诗歌》教学设计

广西钦州二中语文组 周华

教学目标:

1、了解意象对于鉴赏诗歌的重要性

2、把握借助意象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借助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手段:“启发点拨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3张不同颜色的树叶:绿色、黄色、褐色

提问一:(展示绿叶)这张叶子有什么特点?大家看到这张叶子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提示: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特点——颜色葱绿,水分充足,有活力、生机„„

想到——想到绿树,想到浓阴;想到春天、夏天;想到青少年、想到人的成长„„

提问二:(展示枯叶)这张叶子有什么特点?大家看到这张叶子的时候,你们又想到什么?

特点——水分少,干枯,没有活力„„

想到——光秃秃的树,想到深秋、凋零、想到生命的终结。甚至想到一张老去的布满褶皱的干瘪的脸,想到老奶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总结:看来这张叶子真有魔法,能让人浮想联翩。这张叶子在诗歌术语中有个共同的名字——意象。

2、什么叫意象?

(1)意象:意——诗人的主观情意,象——客观事物

意象指融汇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的物。

(板书)

(2)展示学生写的一首诗并要求学生评价:

啊,椅子,四条腿,啊,骏马,四条腿。

评价:一般认为,此诗只是简单状物,没有借物寄托思想感情,是一首没有灵魂的所谓诗歌。原因:“椅子、骏马”——是“象’,非“意象”。

3、意象之于诗歌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

提问:意象对于诗歌,是不是可有可无?

a)美国诗人庞德说:“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

b)中国诗人郑敏曾有过精当的比喻: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制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那一块块预制板。

结论:意象是中国诗歌的基本元素,(反过来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

(板书)

4、意象的魅力

既然诗人那么喜欢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到底意象有什么魅力呢?对比阅读两首诗歌,你更喜欢哪首?

(一)(二)

《勤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天才与勤奋作伴(节选一首绝句中的两句)不要期待幸运

成功与刻苦相连 也不要坐等明天

听天由命,是懒惰者的信条 把握人生,是勤奋者的箴言。

评价:第一首诗《勤奋》没有使用意象,道理直白,缺乏回味的诗。高尔基说得好:“真正的诗,即使略带哲学性,总是以专讲道理的东西为羞耻。”所以,这首诗象“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一类的小格言一样,作为格言尚可,作为诗缺乏韵味

后两句诗使用意象,引人联想,让人想起春天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农民们怎么满怀希望播下种子,想到禾苗的成长,想到秋天的收获„„意味悠长。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曾说“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此时无声胜有声”。

总结:意象的魅力

A、通过“最典型最精约的形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言不尽之意,在于言外”,使诗歌意味悠远, 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

B、引发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调动其阅读经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在读者与诗人之间引起共鸣式的情感的燃烧。

(板书)

5、如何借助意象鉴赏诗歌

(1)在一首诗中,诗人是不是只用一个意象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不是,是一组!

(2)借助意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就是先把诗歌的意象捕捉出来。

第二步:充分运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些意象还原成诗人创作时的情境、画面。第三步:进而领略诗人的情思,获得美的体验。

(3)如何进行想象和联想?

这是三步中的难点,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展开:

把握意象特点→勾勒画面→涂上颜色使画→面动起来加上→特写镜头使画面更细致

(板书)(4)举例: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通过意象鉴赏诗歌(背景音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A.捕捉意象:幻灯展示

B.想象、联想举例:瘦马,瘦骨嶙峋的马、毛发凌乱暗淡褐色的马,步履疲惫迟缓 C.还原画面:在一个深秋的傍晚,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于瑟瑟秋风中踽踽独行在古道上。望不尽的是路旁的枯藤、老树、昏鸦的暗淡;听不完的是单调的风声以及偶尔昏乌鸦的伴唱。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但在天际尽头仍是那孤独的影子。D.领略情思

问:隐藏在这画面背后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思?

——孤独凄凉,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人生的失落感。(5)齐读,有感情朗读一遍

(5)练习:通过意象鉴赏《山居秋暝》(播放背景音乐)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綄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捕捉意象:

(新雨后)空山——幽静、郁郁葱葱,秋天傍晚——清爽、恬静,秋高气爽 明月——皎洁(月光如流水一样)松——葱绿,笔挺,让人想起正直,清泉——清澈、透亮、让人想到品行高洁 竹——青绿、一节节,让人联想到清高、节气 綄女——健康、快乐、朴实 莲——美 渔舟—— 还原:

初秋的傍晚,山雨刚过,万物为之一新,空气中和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浩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宗宗流淌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白白的素练,多么幽清明净的所在呀。竹林里不时传来一阵欢声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女孩洗衣服回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

破了荷塘的宁静。

问:同学们,诗人隐藏在这纯洁美好生活图景背后的情思是什么呢? ——向往这种纯洁、朴素、宁静的生活。

(6)课外练习(06年浙江高考卷 元曲)

(一)[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答:(1)流水 白云(解析:此小题是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前四句共有五个意象,分别是“小径”“舟” “流水”“青山”“白云”。结合平时的知识,“小径”清静幽雅,“小舟”自由自在,“流水”清澈柔美,“青山”幽深宁静,“白云”悠然飘渺。再从五个意象中找出两个具有“温润柔美”“飘逸渺远”特征的是比较容易。)

(二)09年全国高考卷1宋诗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附板书:

1、意象的定义:意——诗人的主观情意,象——客观事物

意象指融汇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的物。

2、意象与诗歌的关系:意象是中国诗歌的基本元素,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

3、意象的魅力:

A、“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言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B、引发读者的想象与联想,在读者与诗人之间引起共鸣。

4、借助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总结:捕捉意象——运用想象和联想——还原情景、画面——领略情思,获得体验

把握意象特点→ 勾勒画面→ 涂上颜色→ 使画面动起来→ 加上特写镜头使画面更细致

第三篇: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意境的内涵。

2、弄懂意象、意境的关系。

3、重点是掌握诗词鉴赏中的意象、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

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再想到:啼鸟:欢快的气氛 风雨:无情的风雨 落花:实让人惋惜

总结: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这就是意象。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1、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

2、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让人惋惜”的联想,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人物、事物、画面。)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意境就是茫茫夜空;

如果意象是天河,意境就是荡漾着天河波光和水声的无限苍穹。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

氛围

三、什么是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就是说,是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的意境应该是包括了落叶的意象及其四周弥漫的秋意的“实与虚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五、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六、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七、总结方法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六、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七、趁热打铁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

人家、庭院等景物。

第四篇:意境意象型习题

诗歌鉴赏专题学习

意象意境篇 【学习要点】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 及其区别。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

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知识铺垫】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 《送李端》

(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范例剖析】 赏析意象与意境: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

氛围 :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 :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例2】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问:创造出怎样的意境?

答:诗人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创造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但是诗人的心态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小练习1】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

意境:

【小练习2】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

意境:

【小练习3】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象:

意境:

情感:

【考查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的效果?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清选择角度,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

3.把握意象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规范格式: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答题示例】 【示例1】 绝句二首(其 一)杜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小练习4】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意象意境篇】答案

【小练习1】李白《子夜吴歌》:

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小练习2】《秋思》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

意境: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诗中的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道是“古”道、风是“西”风、马是“瘦”马,一系列感情色彩强烈的形容词,营造出的是萧索的风景、疲顿的旅途这样色调暗淡冷寂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孤独、悲凉的气氛,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对表现作者天涯孤旅的情思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小练习3】《 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创造出开阔悠远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小练习4】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答案:(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鉴赏材料】

长期的创作实践,各种景、物有了固定的含义特征和感情寄托,这就形成了意象。常见的意象的分类如下: 1.自然景象类:“月”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西风、烟、霜”哀怨惆怅,凄苦苍凉,“冰雪”坚贞的心志高尚的品格,“浮云”漂泊的游子。2.植物类:“杨柳”怨别怀远,“落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高洁、坚强之志,"竹"高雅虚心自持气节,“莲”同“怜”,爱情,“梧桐”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丁香” 愁思情结,“红豆”相思。

3.动物类:“鸦、杜鹃、子规、猿“衰亡凄楚哀怨,“蝉”凄凉高洁,“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

相思相爱离愁孤寂。

4.社会意象:“舟、湖、长亭、桥、镜、灯”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愁苦伤感。“登高、凭栏”相思报国壮志难酬。“吹笛、吹箫、吹笙”别离相思孤寂。“饮酒”豪情悲愁苦闷郁闷。“折柳”惜别怀远思乡。“捣衣”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 【详解“月”的意象】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第五篇:分析意象意境教案

解意象 品诗歌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

2、积累专业术语并准确答题;

3、规范答题模式。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诗歌鉴赏。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析意象意境。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幻灯片)

二、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通过对考纲的解读,我们把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分为以下七类:(1)分析意象与意境

(2)分析表达技巧(3)分析语言炼字炼句(4)分析情感主旨(5)分析前人的评价

(6)比较评价题型(7)综合表述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种题型,分析意象意境型。

三、理解意象

什么是意象?简单来讲,意象是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用公式来体现就是物象+情意=意象。(板书)

诗词鉴赏的第一课就我们就说过,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譬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但当诗人把它写进诗词中,它就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成为诗词中的意象。李贺在《致酒行》中写道:“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诗句中的“柳”已赋予了对“主父”的深切思念之情,因而是一个意象。“竹”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它在诗词中也会带上作者的主观情感而成为意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的意象“竹”象征着不畏逆境、坚强刚劲的君子风范。

总之,意象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我们大致分为两类:具有特定含意的意象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板书)

四、理解意境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诗句呈现幻灯片)

五、分析意象意境常见提问方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六、经典例题:《梦回》(提前布置,写在导学案上,课上念出答案)梦回①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 ①梦回:梦醒。

(1)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常见病例诊断:

①营造了夜晚冷清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忧愁感伤之情。(笼统概括,缺少分析)②作者写了旅馆、明月、砧声、莲叶、鸥鸟等景物,营造了凄冷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伤心的感情。(形象罗列,表达不准确)

③梦醒以后,旅馆上空,有明月笼罩;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砧的声音,唤起了客人的愁绪。夜里无风,莲叶仍发出了响声,水很寒冷,沙鸥不能入睡。气氛凄冷,感情忧伤。(生硬翻译,缺少诗意)

④写了旅馆、明月、砧声、莲叶、鸥鸟等景物,烘托了凄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愁苦的心情。(营造了悲怆、寂寞、忧愁的氛围)(错用术语,表达偏颇)

2、答案示例:

作者通过描写惨淡的秋月、荒凉的驿馆、杂乱的砧声、晃动的莲叶、未眠的鸥鸟等意象,营造了秋夜幽寂、荒凉、凄清的氛围,抒发了异乡漂泊的孤独、忧伤和悲怆之情。

七、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八、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①

杜甫

迟日②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②迟日:春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九、规范表达格式示范:(记在导学案)(1)①诗歌描写了„„意象;组成一幅„„的画面,②营造„„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或揭示了„„的道理。)(2)①这首诗选取了„„等意象,② 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的氛围; ③ 抒发了„„的情感。

十、“分析意象意境”复习建议

1、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页子已发)

2、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记在导学案)记下来:

【意境(氛围)】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 闲适恬淡之情等。

十一、链接高考:《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下载《解意象_品意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意象_品意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意象与意境

    诗歌意象与意境 一、意象与意境 1.意象: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

    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教案2

    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教案2 综合性学习解意象 品诗歌 一、认识意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当......

    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教案1

    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教案1 教学目标: 一 认识意象,了解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 二 掌握评价意象的方法: 1、积累古诗常用意象(重点); 2、把握意象的组合方式(难点)。 教学过......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范文大全

    诗歌鉴赏之意象 一、什么叫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 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 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和命题二、知识归纳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

    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诗歌鉴赏意境意象训练题

    诗歌鉴赏意境意象训练题 一、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

    诗歌鉴赏:味意象、明意境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 第四讲 味意象、明意境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思是诗人的情意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