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学科说教材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学科说
教材教案
各位领评委:你们好!
我是永阳中学语文教师,我今天说的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材。接下来我 将从六个方面对本教材进行解说。
一、本教材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段地朗读课文。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初步领悟作品的内容,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理解词句含义,了解并梳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4.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吸取民族智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教材体例
九年级下册是人教版语文的最后一册,也是整个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仍以专题组织单元,同时兼顾文体。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设计了六个人文单元,它们分别是:土地情思、人物画廊、生命之歌、舞台人生、百家争鸣、古代生活。
从知识与能力这个纬度来说,全套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九年级文体分编、文白分编,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六个单元分别安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先秦诸子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古代诗歌。
从过程和方法来说,九年级下册侧重于文学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学会联系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三、教材知识的编排及重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主题
土地情思
人物画廊
生命之歌
舞台人生
百家争鸣
古代生活内容
爱国思乡
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不同社会风貌
描写自然、人类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和本质
各种矛盾引发冲突,导致各个结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丰富多彩的古代生活教学重点
欣赏诗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热爱祖国,建设家乡。
从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赞叹生命奇迹,讴歌生命力量,哀怜生命遭遇的不幸
了解戏剧知识,把握戏剧冲突,了解剧情,探讨思想内涵
了解各自观点及论证方式,理解内容,感受语言之美
声情并茂,熟读成诵吸取精华,创造性理解课文
教学
课时
约6课时
约8课时
约7课时
约7课时
约8课时
约8课时
口语
交际
脚踏一方土
走进小说天地
关注我们的社区
乘着音乐的翅膀
我所了解的孔孟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语法
知识
句子的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理
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
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
本册教材选了10首古代诗词,还推荐了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和泰戈尔的诗。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课内外沟通。附录中谈到两种文体特点,对应教学时指导阅读,增进学生对散文、戏剧的了解。
四。、本教材的三维体系
知识上:从人文出发,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引导学生总括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知识。
能力上: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逐渐运用语文知识于生活实际中。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价值上: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教材三维体系图
五、对教材的教学建议、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文学作品有着多义性、丰富性、含蓄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首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注意体验、感悟、生发,切忌灌输。应结合文学作品多用形象思维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文学作品讲究以情动人,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加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善美的教育。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细细品味其音韵美和意境美。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引导学生不仅课内读,还要课外读;不仅读单篇的,还要读整本的书;不仅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还要涉猎哲学、历史、经济、自然科学;不仅读中国的,还要的外国的。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善查工具书、做卡片、文摘、读序与跋、字斟句酌、三遍读书法、仔细观察生活、为自己写评语等。
(四)各单元教学建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以朗读教学为主,理解形象和主题,课堂可适量读些对应诗歌。单元后举办新诗朗诵会
以自主学习为主,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采用比较法阅读。开展讲故事活动
重视生命的感悟,重视语言的学习。仿句训练适当学些文体知识。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注意各自艺术特点,分析人物,把握冲突,解读作品内涵
先熟悉课文,扫清障碍,注重朗读把握内容,掌握实词的用法及一词多义等
形式多样引发朗读兴趣,启发想象和联想。积累诗文。总结三年成果
六、例谈教材知识的整合(一)第二单元内容
第二单元在九年级下册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围绕着“人物画廊”选择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虽然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写人的名篇,在人物刻画方面各具特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为此确定如下单元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上(1)、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2)、注意小说体裁的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把握小说的主题。(3)、揣摩小说的语言,得到启发,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过程和方法上(1)、认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2)、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3)、体会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4)、反复品读精彩语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1)、感受小说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2)、通过阅读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深入体会感悟,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单元重点和难点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二)、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先学后教的教法,具体步骤为:、情景设置法:
2、指导自学:
3、诵读法:
4.复述法:
5、讨论探究法:
6、拓展延伸:
说学法:、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单元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
以《变色龙》为例说说教学程序,本文整个教学过程由三步构成: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要求全班学生用语言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描述出来。
2互动学课文,把握小说的主题。学习过程分角色朗读、表演故事。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走进故事,然后让学生在揣摩人物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并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个故事,结合学生讲、演情况师生同评,找出读、演中的不足和优点,对小说的写作特色作一简要分析(侧重于让学生说学习收获),弄清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挖出隐藏的主题,并找到人物描写的侧重点。
3发挥联想加想象,续写小说。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空间。
《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以讨论的方式,理解孔乙己的矛盾性格。同时与《范进中举》进行对比阅读教学。
《蒲柳人家》这篇小说的教学重点放在小说语言上。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层面的诵读,感受、触摸和积累语言。从文中找事例支撑人物性格,用研讨探究法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作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从文中找支撑人物性格的事例,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然后简短的口述一段身边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热爱生命》篇幅较长,拟采用批注式阅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归类整理;课上对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展示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等,深入理解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促进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
(四)、说课外延伸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就是对小说体裁学习的巩固。为此一是推荐他们阅读《契诃夫小说选》、鲁迅的《呐喊》、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以加深学生对选文主题的理解。同时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对上述作品的阅读体会各自写出来,进行交流,把对小说的学习延伸下去。
二是布置拓展延伸的题目,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如重新设计人物的命运:假如孔乙己中了举人,他的命运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周围的人又有这样的表现呢?
(五)、说板书设计:
功名不就------------自命清高
(1)孔乙己
身材高大------------好吃懒做
万般皆下品
贫困潦倒------------死爱面子
唯有读书高
受尽摧残------------麻木不仁
(2)“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何大学问”
: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3)奥楚蔑洛夫
处理
狗咬赫留金事件(五变)(见风使舵、专制蛮横、欺上媚下)
(4)“这个人”“:饥饿觅食(狼嚎、恐惧、矛盾)→产生幻觉(遇大船,“激动”、麻木)→遭遇病狼(冷静、沉着)→与狼决斗(超越极限)→战胜病狼
教学有法,我们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但教学又无定法,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只有教师角色恰当定位,加上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语文课堂必将焕发出强的的生命力!
我的说教材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自 小学,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在重新研读教科书的过程中,我的确进一步把握了课程标准和学到了一些很好的教学方法,为本期教学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下面我将对整册教材从整体概述、与课标的关系、基本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单元教学解读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第二单元为例逐课说教材解读。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地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地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地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地情感,养成语文学习地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地语文学习方法。
(二)知识和能力目标:
1.在发展语言能力地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地速度。
3.具有独立阅读地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地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地表达方式写作。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地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学会使用常用地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地能力。
三、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四年级下册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地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地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地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地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地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地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地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地形象和优美地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地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地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地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地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地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地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地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地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地、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地内容。
3.愿意将自己地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地快乐。4.能用简短地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地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地词句。6.根据表达地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地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地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地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地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地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地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地指导下组织有趣味地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整体概述
四年级下册在小学语文十二册的教材中,处于特殊和重要的地位,相对于一到三年级,它是学习的形成阶段,相对于五、六年级,它又是学习的转折阶段,为高年级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概括地说:本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一个位置,是很关键的一个学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要体现出由扶到放的教学思路。
五、本册教学内容与课标之间的关系
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要考虑怎样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四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并且注意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力求准确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教材特点鲜明,选入了大量的新课文,可谓有血有肉,比成人化、教条式的文章有更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1.根据课程标准,内容呈现多样性
从四年级下册教科书选文的范围来看,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内容;就文章的题材来看,包括了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选文的内容体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反映呼吁世界和平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有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有反映人性本身的《中彩那天》《渔夫的故事》等;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32篇课文,围绕不同的主题组成,教材内容多角度辐射。另外选入8篇自读课文,作为阅读材料的有益补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文科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滋养人的心灵。心灵是伴随一个人成长发展进步的,心灵的丰富与完善决定了人生的精彩与幸福。阅读材料的多样性与广泛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内容的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吸收的多方面的营养。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自己生活经验的介入,可以获得精神的力量。
2.根据课程标准,体裁呈现多样性 从本册的选文来看,共选入了6首古诗词,2篇中国古代寓言,1首现代诗„„包括了古诗词、现代诗、说明文、记叙文等多种体裁。语文学习的任务不只是理解和感悟,还需要通过阅读、习作等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学生自身的语言建构,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理解、感悟、积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本册的选文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无论从内容还是体裁,都为学生提供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宽带网、展示台及综合性学习等方面也促使学生课外去广泛阅读,促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语言材料。
六、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七、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总结了几条自己的看法:
(1)自主识字。从低年级的“手把手”教学到现在的“自主识字”,自己发现识字规律,总结识字方法,获得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2)注重检查。通过家长检查、同桌检查、教师检查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因为在考场上,没有任何人能帮助他们检查,必须学会自我检查,才能保证基础知识不会失分。先自我检查再别人检查,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失落感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阅读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和走出课本”,重视课内阅读和引导课外阅读。学会精读、略读、默读等。我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简单的做法:
(1)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不仅要阅读本册32篇课文和8篇选读课文。并且要读一本“新教育书目”,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再读一本《作文书》,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为作文教学做好铺垫。除了背诵本册古诗词,还要熟读本期晨诵诗20首。我想通过这样一个阅读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2)鼓励学生针对阅读材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常常鼓励孩子“能够提问”,而到了四年级下册要有所转变,要求孩子“学会提问”,并且提有价值的问题,这一点在近两年考试卷的阅读短文题中经常出现。从孩子所提的是否有价值的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孩子对文本重难点的把握情况。
3、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够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口语交际中,我认为重点要求学生一会倾听二会表达三会应对。除了课内八次口语交际任务,教师们也可以针对课文中某些观点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口语交际在纸卷中常常以“我会说”这样的3分或5分题出现,我想通过平时循序渐进的训练,在考试的时候,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们一定能够比较轻松的解决。
4、习作教学目标: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下面我来谈几点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做法:(1)多实践、多观察、多练习。
(2)了解好作文的标准,四年级下册要求作文达到两个标准,一通顺二优美。在此基础上注重修改:要求学生学会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有时候自己看是看不出问题的,通过大声朗读从而发现文中不当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或不明确的主题等内容进行修改;也可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修改。
(3)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好酒是酿出来的,不是水龙头一开就出来的”,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作文题目一布置,一节课学生就必须写出来,写不出来就是没有完成任务,没有达到目标,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整整十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5、综合性学习目标: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我认为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及时布置、注重落实”,并且要注重过程,经常问候活动开展情况。最后要注重成果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八、教学重难点
(1)我首先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教学目标来谈一谈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了解刻画人物方法,获得为人做事的启示。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
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了解比喻句的特点,树立热爱与维护和平的信念。第五单元:(热爱生命)学习抓住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懂得珍爱生命。第六单元:(田园生活)学习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农村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第七单元:(执著追求)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懂得执著追求就能成功的道理。
第八单元:(故事长廊)积累成语和歇后语,体会为人做事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
(2)其次,我来谈一谈具体课文中需要突破的重难点问题:
第五课《中彩那天》:1父亲面对的道德难题是什么?2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候?3为什么父亲得到汽车后闷闷不乐,但把汽车送出去后却开心呢?第六课《万年牢》: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第七课《尊严》: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结尾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什么?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请结合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题目为什么要叫永生的眼睛?
以上六篇课文设计的问题就是本册教学需要重点掌握和解决的问题。
九、单元教学解读
第二单元
以诚待人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围绕这个专题,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它们都是写人记事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讲述了几则诚信故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课文密切相关,要求运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力图突出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读与说相结合。课文中的故事都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教育。
学习《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所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的矛盾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品质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借助想象进行练笔的内容,它既能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其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借助“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示,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此外,还要学习课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手法,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认识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宽容、理解,课文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不受课文和提示语所举事例的局限,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应该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学生讲述时要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能够使听者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本次作文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前几册教材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并注意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从而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坚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本期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上是我所说教材的内容,限于水平,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
《柳树醒了》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柳树醒了》的教学重点是识字,难点是背诵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在聊中学,在游戏中巩固。背诵课文的难点在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几个词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学习课文时帮助学生分析出,柳树醒了后首先要洗澡,然后梳头。洗澡需要春雨,梳头需要春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快中识字,在轻松中学文了。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景,读中识字。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柳树醒了——泛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会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春(天、雷、雨、燕、草、花……)
3.再看一看视频(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感受一下春天的情景。
4.出示课文插图,这儿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第1课。先跟着动画默读,再自己读一读,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播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诵读》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1)板书课题:1.柳树
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 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自由说)(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⑥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长高了
《春雨的色彩》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视频《春雨的色彩》、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春雨的色彩》
2、同学们,我们刚才感受了下春雨时的情景,现在,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课文吧?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自己在心里默读,并标记好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同时通过拼拼音的办法记住它们,读会它们。
3、播放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等)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视频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滴 雨滴、水滴……
欢 欢乐 欢笑……
题 题目 数学题……
线 纺线 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字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段视频。(播放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
二、自主学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困难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反馈:
⑴相机播放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请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扩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四、作业设计
1、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说说植树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古诗两首》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模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
邵店二中 尼淑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下午)好﹗
今天我说教材的题目是:把握课程体系第五阶段,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知识研说。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想要做好语文教学实属不易,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求教师要能全面的把握驾驭教材内容;绘制知识树便能很好的将语文知识进行梳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创作的知识树是我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接下来我按照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项目,从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的纵向整合、教学建议和理想课堂九个方面来概括地说这本教材。
一﹑说课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综合对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分析,确定要求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继续学好记叙文、说明文的基础上,重点学好议论文,并全面复习归纳各种知识,进一步培养、提高欣赏文学作品,浅易文言文等各种语文能力,拓宽语文眼界。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感受人文风采,培养科学精神和艺术情操,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说教材
首先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教材紧扣课标,体现时代特点,选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成长,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2)内容呈现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读、写、感、悟。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关注不同文体的编排,知识衔接紧密,注重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整合。
接着说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全册内容分为五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其次说教材的内容结构
下面我将结合编写体例,说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知识点,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要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重在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让学生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书信书面色彩。)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本单元所选课文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重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小说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这是全册唯一的一个议论文单元。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要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写议论文的能力。)
第五单元:“古典名著”。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求全责备。(全面把握古典四大名著,了解中国小说的特点,通过人物描写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第六单元:“古文诗词”。让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要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
最后说教材的纵向整合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具体编排是这样的:第一阶段七年级上下册以记叙文为主,第二阶段八年级上下册在写人叙事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说明文为,第三阶段九年级上下册拓展了议论文和戏剧,增加小说篇目,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文体语体特点,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能力。总之,从纵向看,教材的编排始终将学生阅读散文、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贯穿全书始终,三个阶段相互衔接,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就要求教师遵循教材编排特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中招动向,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最后说理想课堂
我的理想课堂是:和谐轻松的氛围,平等大胆的交流,积极热烈的讨论、欣赏愉悦的微笑,风格与个性的展示,放飞梦想的舞台。
课堂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知识需要充实,更需要完善。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上蔡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颀长(qí)踉跄(1àng)精神矍铄(juã)踌躇(zhù)...B.龟裂(guī)星宿(sù)丢三落四(1à)和面(huò)....C.嗤笑(chī)伛偻(1ǚ)锐不可当(dāng)恻隐(câ)....D.淑女(shū)痉挛(jīmg)步履蹒跚(pán)温馨(xī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滥竽充数 随波而逝 明察秋毫 宫阙 B.余音绕梁 俯首贴耳 秋风箫瑟 精采 C.抑扬顿挫 声色俱厉 关关雎鸠 嶙峋 D.腐草为萤 锲而不舍 静影沉璧 珠帘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无稽之谈(考查)潜滋暗长(生长)肆虐(任意地干)B.销声匿迹(消失)杳无音信(远得不见踪影)绛紫(深蓝色)C.不能自已(停止)姹紫嫣红(娇艳)淫雨(放纵)D.变卖典质(抵押)面面相觑(惊惧)汲取(从下往上打水)4.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2分)。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5.下列四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A.《关雎》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这个句子的问号用得不对,应该把它放到“钱”字后面。
C.“招商引资使开发区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春光。”这个句子中的“进发”一词应改为“焕发”。
D.“他的作文不但居全班之冠,而且常常在全校冒尖。”这个句子的“在全校冒尖”应与“居全班之冠”对调。
6.仿照例句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仿句:书是 书是
7.默写填空。(8分)
①,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②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③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④《曹刿论战》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⑤《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⑥《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陈涉号召士卒起义时,鼓动性极强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8—10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对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9.请在原诗中用横线“——”画出发表议论点明中心的两句诗句。(2分)10.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1.下列各句对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判断词)B.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病)..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通“避”)D.贤者能勿丧耳(放弃).. 12.下句中加点词“而”所表示的前后词句的关系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气可以养而致 .B.文不可以学而能 .C.舍生而取义者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1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14.上文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论点,请用横线在原文中划出正面论证的句子。(1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 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 ”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 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 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 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 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的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载《视野》
15.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轮回: 16。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上文写“回家的路”由土路变柏油路,由柏油路变铁路,目的是要表明家乡的发展快,变化大。
B.上文表现的是作者这样的思想认识:作为子女要爱父母,但不一定一辈子厮守在父母身边,好儿女应志在四方。
C.文章开始极力写“我”读书时回家的迫切心情和幸福感,与后面写“我”工作后“放飞”异地,无法留家的无奈形成对比,突出我的爱家、恋家。
D.作者本来就不想回家,因为家乡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无法和大都市相比,当年父母不愿回湖南老家,亦是如此。
17.用横线在原文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4分)
18.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和理由。(4分)
(二)①寒冷也是一种资源和能源,可以开发利用,使之为人类创造财富。
②美国明尼苏达州国际瀑布城,气温常在-30℃以下,素有美国冰箱之称。这给这个小镇带来了经济上的大繁荣:州政府拨款200万美元建立了寒冷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中心;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在这里建有新型汽车厂和试验场,以制造适合高寒地区的汽车。
③实验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10%左右,能够产生巨大的膨胀力。关、加等国巧妙地利用这种张力开山采石。方法是在冬季打洞,再向洞里灌水,水很快结成冰,结冰的膨胀力能轻易将石头胀裂。与爆破法相比,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安全。
④寒冷在医学上应用极广。如生物制品的冷藏,软组织损伤的冷冻疗法,外科和妇科及皮肤科某些病灶的冷冻手术、冷冻病理切片等,都是人所熟知的。现在,医学家还运用寒冷进行器官移植,保证了器官的存活;解决了异地异时器官移植的难题。科学家正探索使人们在每晚入睡后体温下降5℃左右的新途径,预期可延长人的寿命30年。⑤在极冷的低温条件下,不少导体的电阻消失,出现“超导”现象,这样,就可以实现无损耗输送电能。
⑥利用雪水作冷源,利用地热作热源,这种温差电站已在许多国家成为现实。1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文说明的对象是寒冷。
B.寒冷的一般特征是电阻消失,出现“超导”现象。C.寒冷是资源和能源,可以利用它来创造财富。D.上文的说明顺序是先总后分,以“空间”为序。
20.请列举上文主要使用的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并谈谈其作用?(3分)
21.第③段中加点的“轻易”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22.既然寒冷也是一种资源和能源,利用它也能为人类创造财富。那么日常生活中废弃的蔗渣、木屑、废纸、树叶等同样也有利用价值。请你选择其中一种,也可另选一种,简明地说说你变废为宝的想法。(4分)
(三)①怪哉!同一文题,同一人作,同一人阅,第一次落第,第二次却金榜题名,为何?真金总会发光。
②要发光,得是真金。韩愈的文章最终被定为第一名,是因为它是“真金”,它能发光。如果他的文章是一块“石头”,就不会发光。就算给它添上金粉,金粉也会掉落,终究还是不能发光。真金就是真金,把它放入石头中它还是真金。太阳不因为处在黑暗的天宇中而失去光辉,长江不因为处于天地之中而失去一泻千里的气势。它们最终能为人所赞、为人所颂,因为是“真金”。
③是真金总会有被人发现之时,没有发现只不过是一时而已。韩愈的文章,第一次没有被选中,第二次终被选中。因为人们是在寻找“真金”,而不是在寻找“石头”。煤炭在地下深藏数百万年后终被人发现,成为“鸟金”;石油在地下沉睡数千万年后终被人们所用,成为工业的“血液”;铀分布于海水之中而最终为人们所提取,成为“能量之源”。人们在寻找“真金”,它最终一定会被发现。
④“真金”也要推荐自己,使自己早日发光。虽然终究是会发光的,但是能早日发光最好。自古以来不就是有许多推荐自己“发光”的“真金”吗?毛遂如果不自荐,他会更晚为人所发现,或者失去了发光的机会;韩愈如果不第二次抄自己那篇文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发光”。茅台酒不被溢出,为人所闻,也不会有后来的名闻世界。推荐自己总比等人发现强。
⑤文章如此,人亦如此,人亦要首先使自己成为真金,并不断推荐自己,坚信“真金总会发光”,方能最终发光。如果你不是真金,你决不会发光。韩愈的文章最终被发现,给我们一个启示:真金总会发光。23.本文段的中心论点是()(2分)A.真金总会发光。B.要发光,得是真金。
C.是真金总会有被人发现之时。
D.“真金”也要推荐自己,使自己早日发光。
24.第③段主要采用 和 的论证方法。(2分)25.本文段的结构形式是()(2分)A.总一分 B.分一总 C.分一总一分 D.总一分一总
26.“是真金总会有被人发现之时,没有发现只不过是一时而已”是本文段的一个分论点,除文中的论据外,请你给此分论点补充另外一个典型的事实论据。(4分)
四、作文(50分)2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努力了吗?”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的座右铭。他正是靠着母亲送给他的这句话,绝处逢生,走出人生低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辉煌。
试看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呢?请联系生活实际,以“努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1. C 2. B 3. A 4. D 5.B D 6.略
7.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便引诗情到碧霄 ③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一鼓作气 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二、(一)8.A
9.画线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 ①包含温情,富于哲理②语言凝炼③豁达乐观,给人以莫大安慰和鼓舞
(二)11.C 12. D 13. 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喜爱的还有过生命的东西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
14.画线句: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三、(一)15.这里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
17.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 18.略
(二)19.C 20.示例:列数字,让读者确切知道事物的数量、状态及发展变化等;作比较,说明利用水结成冰的张力来开山采石的方法比爆炸法更经济更安全。
21.不能删掉,因为删掉后不能突出水结冰后膨胀力之大,无法突出用这种方法开山采石简单容易、经济安全的特点。22.略
(三)23.A 24.举例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 25.D 26.示例:诸葛亮虽有奇才,但怀才不遇,只能躬耕于南阳。刘备独具慧眼,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他的才华才得以施展,成为一代杰出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