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我园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人体和健康、植物和动物、生态与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与科技教育等。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们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例如,“感知平衡现象”的活动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设法让鸡蛋站立。通过探索,幼儿找到了两种方法:一是敲破鸡蛋的一头使其站立;二是利用橡皮泥、沙土、瓶盖等辅助材料使鸡蛋站立。第二层次:设法使铅笔站立。通过操作,幼儿借助橡皮泥等材料使铅笔站起来了,从而进一步感知了平衡现象。第三层次:学习其他几种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并利用平衡原理进行游戏。幼儿在“铅笔走钢丝”的游戏中发现铅笔两头加上“小腿”可以保持平衡,并列举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四轮自行车、跷跷板、大吊车的大压嘴等。2.体现时代特点,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
对幼儿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教育内容:第一,家庭中的现代化技术。它包括两个部分:①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探索蕴含其中的科学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寻找“手的帮手”——剪刀、夹子、钳子、锯子、锤子、取碗器等,知道各种工具的使用价值。②认识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话、空调、模糊电脑洗衣机等,了解它们的用途及安全使用的方法。第二,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化技术。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代化工具,如超音速飞机、移动电话等,了解它们的先进功能。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如灶具从柴灶、煤炉发展到液化气灶、电饭锅、微波炉;通讯从烽火、旗语发展到电话、电传、寻呼机、移动电话、可视电话;计算工具从记数算盘发展到计算器、电脑。
二、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1.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踩鸡蛋”的活动中,当教师慢慢跨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破碎,此时幼儿的兴趣激发起来了。接着,教师又拎起两桶水,当幼儿发现鸡蛋在如此的重压之下仍完好无损时,由衷地拍起手来,说:“哇!老师会气功。”这时,教师却神秘地说:“老师并不会气功,这里有秘密。”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2.利用“小问号室”、活动角开展多种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此,我园设置了一个“小问号室”, 在各班设立了活动角。在“小问号室”,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组织“小问号室”的活动时,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幼儿没有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只有安排难度适当的活动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二,材料有利于操作。如幼儿用磁铁“探宝”,寻找各种“矿藏”;用瓷瓶子、袋子、水、气球等材料寻找空气,做各种有趣的空气实验。第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操作、主动学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角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继续。在“神奇的印刷术”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角用模板、印章、铅字等盖印图案、文字。在“奇怪的光”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角用三棱镜分解光束,用光束打“靶”、照娃娃等。另外,幼儿园设立的“烹饪室”也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了操作条件。
3.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一次,幼儿对影子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带领幼儿做起了“太阳钟”。晨间锻炼时,木杆在地上留下了一个影子,幼儿描下影子并在旁边画上“娃娃拍球”的记号。集体教学活动时,影子变了位置,幼儿又描下影子画上记号„„经过一天的记录,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此后,幼儿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时间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
三、精心指导科学教育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心设计提问,指导幼儿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思考。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开放性,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另外,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
例如在“抛鸡蛋”活动中,教师提问:“如果把鸡蛋从上向下扔,它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它会碎的。”于是教师分别向两个脸盆扔鸡蛋,结果一个鸡蛋碎了,另一个鸡蛋没有碎。接着,教师又问,“为什么鸡蛋碎了,另一个不碎呢?”待幼儿议论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两个脸盆的不同,幼儿发现鸡蛋落在有毛巾的脸盆里不碎,因为毛巾软。鸡蛋直接落在坚硬的脸盆里就会碎。然后,教师出示海绵垫、沙堆、碎布、稻草、棉花、石块等,提问:“鸡蛋落在这些物品上会怎么样?为什么?”让幼儿积极地尝试并讲述实验过程。最后教师提问:“平时人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由于这一活动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式提问,因而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探索也更加主动、积极。
第二灵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最基本的、运用最多的方法。实验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这两种方法若能灵活运用,可以使幼儿既感知科学现象,又学习探索方法。例如在“不碎的鸡蛋”活动中,教师先请幼儿观察装鸡蛋的蛋托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作用。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蛋托的作用,教师请幼儿做实验,用海绵把鸡蛋包起来使劲扔,看鸡蛋会怎么样。于是有的幼儿把鸡蛋扔到地上,有的幼儿把鸡蛋从房子一边扔到另一边,还有的把鸡蛋从二楼向下扔。最后,幼儿得出结论:易碎的物品在细软且有厚度的材料的保护下,就不易碎了。
第三,重视教育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在评价时,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重视幼儿的探索过程。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要进行鼓励,对采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进行尝试的幼儿要表扬。教师可利用非言语信息对幼儿作出评价,如点头、微笑等,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一起评价。总之,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再参与的愿望,促进活动的开展。
第二篇: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科学教育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科学教育活动——жжж 阅读了文章《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的思考》后,我了解到当前幼儿园缺少精心设计和组织有效的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体育活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1、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和要求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中没有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
2、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幼儿的体质存在负指标的增长。我们幼儿园也存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现象,提高本园幼儿的体能锻炼与体育教学也是我们重中之行。我有幸参加了林永哲老师所举办的幼儿体能训练班,了解到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是衡量幼儿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注重身体运动的锻炼价值外,幼儿在运动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职责,我希望能在如下方面实施。
一、早锻
首先在早锻上我们应投放更丰富的器械来加强走、跑、跳、爬、钻投掷、平衡等体育动作的发展,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受场地的约束,让幼儿全身心的练习,要达到心肺机能的发展。其次早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幼儿园中应重视早操的编排与实施工作,这样才能是幼儿更
喜欢运动,更好地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因此,科学地编排早操,对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教师只有具备早操创编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发挥早操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指导
1.集体游戏活动 :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某种目标或练习某个动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游戏活动。
2.综合性主题游戏 :利用各种器械设置出不同障碍,发展幼儿多种动作的游戏。
3体育活动区 :设置若干个活动区域,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游戏,如投掷区、平衡区、钻爬区、平衡区等。
4.自由分散活动 :是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结伙伴、自选内容、自由自在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差异性。
三、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体育课是教师按幼儿的动作与技能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的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活动上有更多的创新,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的体育技能与身心锻炼目的,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每一位儿童的健康成长目的。因此,科学化的进行幼儿体育活动,需要不断加强对保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第三篇: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科学教育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科学教育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幼儿的身心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作为幼儿园体育老师,我常常在想幼儿园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呢,怎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呢?最近我阅读了文章《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的思考》后,我了解到当前幼儿园缺少精心设计和组织有效的体育教学和体能训练体育活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1、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内容和要求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中没有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
2、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幼儿的体质存在负指标的增长。我们幼儿园也存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现象,提高本园幼儿的体能锻炼与体育教学也是我们重中之行。我多次网上查阅资料,阅读书籍,了解到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是衡量幼儿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注重身体运动的锻炼价值外,幼儿在运动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职责,我希望能在如下方面实施。
一、晨练
首先在晨练上我们应投放更丰富的器械来加强走、跑、跳、爬、钻投掷、平衡等体育动作的发展,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受场地的约束,让幼儿全身心的练习,要达到心肺机能的发展。其次早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幼儿园中应重视早操的编排与实施工作,这样才能是幼儿更喜欢运动,更好地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因此,科学地编排早操,对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教师只有具备早操创编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发挥早操的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指导
1.集体游戏活动 :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某种目标或练习某个动作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游戏活动。
2.综合性主题游戏 :利用各种器械设置出不同障碍,发展幼儿多种动作的游戏。
3体育活动区 :设置若干个活动区域,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游戏,如投掷区、平衡区、钻爬区、平衡区等。
4.自由分散活动 :是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结伙伴、自选内容、自由自在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差异性。
三、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体育课是教师按幼儿的动作与技能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的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活动上有更多的创新,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学习的体育技能与身心锻炼目的,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通过经常读书查找资料,我认识到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充分认识并挖掘身体运动对幼儿身体及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抗挫的精神,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诚实可信的品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幼儿既得到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又能使其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的来说,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身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健康领域的要求为导向,科学的设计、组织和反思户外体育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适用性,使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四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本站推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1.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
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2.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①目的性原则
②可接受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全面性原则。
3.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幼儿对科学的认识由直觉行动性发展到具体形象性。
③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概念多是具体的实物概念。
④幼儿由对个别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和现象关系的理解。4.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①要使幼儿的比较性观察建立在幼儿对个别物体的认识基础之上。
②在幼儿的比较观察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二1.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论述幼儿小实验的特点?
(1)幼儿实验的目的不是进行科学发现,而是重复前人的部分实验。
小实验的目的是使幼儿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智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实验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索,探索本身
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2)幼儿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简单,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结果。
2.以“收获的秋天”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总结性谈话?
①幼儿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经验
②教师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③准备有助于幼儿回忆的教具
④在谈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和启发性
⑤谈话结束时,要总结谈话内容
3.以“沉与浮”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①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②小实验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
③小实验活动要有游戏气氛,把科学教育寓于游戏之中
④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刺激幼儿动脑思考
第五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反思
反思自己执教的一次科学教育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吹泡泡》是中班的一节活动课,孩子们对于泡泡都非常的喜欢,日常也经常吹泡泡,这次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孩子们日常使用吹泡泡的工具比较单一,因此我设置的目标为:
1、学吹泡泡,能发现吹出来的泡泡有大有小。
2、知道有多种吹泡泡的工具,体验游戏的快乐。
在上这节活动课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配置了吹泡泡的溶液,和家长一起制作了多种吹泡泡的工具。在开展活动时,我首先让孩子们尝试用一根吸管吹泡泡,让吹出泡泡的孩子介绍自己吹泡泡的方法,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大。然后引导孩子们怎样吹出许多的泡泡,请孩子们尝试用捆在一起的吸管或铁丝网做的工具吹泡泡,会有什么发现?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吹出的泡泡像什么?是什么颜色?让孩子们尝试吹大泡泡放在瓶口,透过泡泡看到的小朋友、房子是什么样的?把泡泡放到瓶口孩子做起来有点儿困难,因此在这一块儿我让孩子们玩儿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儿。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于泡泡的理解和让孩子们更多的体验到泡泡游戏带来的快乐,我设置了抓泡泡游戏环节,我和几名小朋友用捆在一起的吸管和铁丝网做的工具吹泡泡,幼儿共同抓泡泡,请幼儿说一说泡泡抓到手里后有什么变化。孩子们玩儿的不亦乐乎。整节活动下来总体感觉孩子们对于吹泡泡比较喜欢,知道了利用工具怎样能吹出许多的泡泡,但是,我觉得是不是在投放工具时更开放一点儿,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一根吸管和多根吸管捆在一起吹出的泡泡数量是不一样的,这样做会不会更能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