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时间:2019-05-12 22:1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第一篇: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研究

一、培训前端分析

在本次培训开始之前,对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法是调查问卷、访谈相结合。问卷是自行设计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调查问卷”。

(一)学习者分析

1.年龄特征分析: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年龄集中在26一41岁之间,其中有7人年龄在31到35之间,学员比较年轻,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同时,大多数教师具有10年以上教龄,有的甚至达到20年,因此,她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一点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一方面她们可以把本次培训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势、教学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要把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对她们而言又有一定的障碍。我们在具体的培训中,要尊重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

2.技术水平分析:在涉及“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情况”的问题时,大多数教师能简单使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但是对powerpoint、flash、网页制作等软件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仅停留在“只是了解”的层面上。使用计算机网络只限于查看新闻和资料,而对于网络的深层次应用,比如下载课件、搜索图片等与教学息息相关的技能则不很熟练。教师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学员的这些专业背景和教学经历的迥然差异,导致培训初始时的水平不一致,给培训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前所述,对学员的分析和学员间的种种差异成为设计和制定培训课程的重要依据。然而,仅有这些分析是无法保证培训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因为这些分析基本上还属于初步的、总体的和比较模糊的分析。随着培训的不断推进,如何不断深化对学员的了解并根据个人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就迫使指导教师必须进一步了解每一位学员的情况和需求。

因此,在整个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员的观察和分析,指导教师经常深入到学员中去,和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从而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学员的信任。

(二)学习需求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的总体学习需求相似,主要集中在提高理论素养、转变教学观念、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

二、培训内容的设计与调整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设计是指对培训进行系统的设计,并对培训的各个要素分别进行详细具体地安排。一个完整的培训项目,其要素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与评价及其他事宜的安排等。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的设计

培训设计应为参训教师设定较明确的日标,以激励教师的学习行为和积极性。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发展要求和学员的个人需要,我们对本次培训的目标进行了定位:(1)要求老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2)培养教师适应信息社会的技能和素质,掌握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在获取、运用、处理、传递、评价信息的培训中逐步书里信息意识。这一目标的培训主要以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

(3)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具备信息时代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并且具备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和效率的评价和反思能力。

(4)树立教师的“终生发展观“以及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根据调查分析,参训教师的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还是很低的。因此,本次培训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2.个体目标的设计

我们提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构建学习目标的方法来设定个体目标,教师所有的培训和学习活动都是为达到此目标而进行的。这种由参训教师个人创建的学习目标比较符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同时这种目标是在培训者的指导下创建的,所以也符合整个培训的总体要求。

另外,在实际培训中,我们要求教师制订一份自我发展计划,以使每一位参训教师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充分体现参训教师的主体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二)培训内容的设定与调整

在本次问卷调查,在问及“您最希望补充的知识”时,81.8%的老师选择的是“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其次是“教学设计的知识”,因为这两方面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如何用于教学,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图1:教师需要补充的知识图

为了保证培训结果达到目标的要求,培训应该有恰当的、合乎需求的内容。培训内容的设定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其次还应解决参训教师“如何学”。结合学校和老师的需求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把本次培训的内容设为四部分,主要包括: 1.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 心理学知识、学与教的心理学

 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应用 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

2.技术知识

 各种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训练  各种技术应用训练

3.虚拟学习

 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交流、学习 利用blog、社区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

4.科研能力

设计课题,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具体课程计划安排表见附录2.本次培训的内容体系是理论与实践双重目标导向,以任务驱动、师生共创多种媒体资源库为特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一超文本一自组织一个性化的高效课程体系。

(三)相关学习活动安排

1.教学观念:通过理论学习与新旧案例对比来促使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2.软件学习: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学员结合自己的教学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并把最终作品交给指导教师,以便作为评价的依据。

3.理论学习:组织学员集体听专家报告或讲座,安排学员与培训者共同学习理论,并要求每个学员建立自己的blog,在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利用教学理论的情况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想法,及时利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遇到问题或疑惑请教同事和指导教师,并对教学实践进一步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

4.整合实践:利用参与式学习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说课、角色模仿或现场听课、评课、写反思日记,结合学科教学,讨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5.教案设计:由培训者提供“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模版”(见附录3)并向学员介绍“模版”的使用方法,给学员布置教学设计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完成,并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见附录4),通过展示、讨论、评价、修改的方式掌握写作教学设计方案的步骤和方法,并在自然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培训应让学员对整个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经验交流和研讨。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们拓展了课程的概念,不仅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每一分钟,在课堂外也设计了适量的学习任务,使得学员能合理利用课外时间,高效发挥集中学习的优势。

考虑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特色与学员的个性差异,我们摒弃了由专家或教师从头讲到尾、形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培训课程的形式安排也是多种多样,有传统模式的授课,有讲座形式的课程,有活动课的形式,也有有讨论课的形式。每门课程的教材也不再是单独的一本书,而是一系列参考书、辅导资料、网络资源和视、音频资料,教材的概念在培训中也得到了拓展。总而言之,培训的课程包含了为学员提供的各种教学、指导、资源等服务,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教学服务,一切为了学员服务”。由于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对学员特点和需求的分析,而这种分析是不断细化、不断清晰的,因此,课程的设置要随着分析的深化进行调整。此外,学员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学员在通过学习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修改了自己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就必须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再者,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教学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者的设想严格进行,这种调整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应把握好课程的动态变化与培训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牢牢把握住培训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不致使培训失去控制,陷入彻底的混乱中。

三、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关系到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教学应该是能不断激发学习者探求知识的欲望,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教师培训,更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不断激发学员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强化学员责任意识和师德教育。师德教育是教师培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主张把师德教育提升到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职业使命感的高度,贯穿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来进行。

2.树立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榜样和不断发掘、宣传学员中的优秀学习案例。培训伊始,就由专家向学员介绍信息时代教师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标准,同时邀请一些优秀教师为学员介绍经验,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推荐给学员一些优秀教师的blog和网页。通过这种“榜样的力量”,帮助学员树立发展和奋斗的目标,也帮助他们认识到,只要通过努力,自己也能到达和超越这些前人的成功。

(二)培训方式

1.讲座式

讲座式是指主讲教师用语言来表达和传授培训内容。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培训方式。新培训策略有所改革创新,并不是要摒弃一切旧的形式,但我们不主张从培训开始一直到结束都采用这种方式,而是由于一些知识性、理论性、观念性的课程的需要而采用这种方式。培训伊始,我们就请有关专家给教师作《信息时代的学与教》的精彩报告,从思想、理念等高度给学员提出了要求和标准,对本次培训起了提纲掣领的作用。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运用教学实例作为教材,培训者与学习者通过分析、研究、评价教学实例,掌握教学原理和规律。

本次培训的学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要尊重他们己有的这些经验,因此我们在此次培训中引入了大量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导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员去思考、争辩,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或感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员不仅分享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也在分析别人案例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自觉改进教学行为。通过分析教学案例,可以真切地使参训教师认识到这种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对策。

3.自主一协作学习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教师愿意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学习特点密切相关,培训应尽力满足这一需要。同时,网络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而且教师之间可以利用网络互相交流,并能够方便地得到专家学者或其他同行的指导和帮助。基于以上分析,本次培训创设“培训虚拟社区”,以促进学员更好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

我们采用了“深入研讨会”的形式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员对某一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员之间可以讨论、争辩,进行脑力激荡,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指导教师引导学员对主题的深入讨论,记录下学员讨论的过程,观察学员的特点,并提交给组织者,作为本次培训的反馈,以便培训者及时做好调整。

本次培训采用的是集中培训和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学员的时间紧、工作重,本次培训集中授课的时间为巧天,主要进行理论的学习和技术的入门,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求学员自主完成。因此远程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学员的学习,我们建立的一个QQ群,群号是28751518。在此群中,学员可以写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组织者或其他学员共同讨论,及时得到回复。除此之外,组织者定期回访学员,对学员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进行详细总结并在群里发布。通过这些方式,加强了组织者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得到了学员的肯定和信任。

(三)培训的评价与管理

1.培训管理

管理是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为了让学员顺利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把培训成果尽快地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因此我们制定了一套可行的管理体制。

严格考勤和考核制度,对学员进行管理和记录。同时,指导教师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紧密配合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保证培训质量。

使用自我管理策略,培养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策略的使用有利于教师自主地安排参与培训的计划,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活动等,并自觉地把培训成果应用在教学中。因此,我们要发挥学员的自主作用,让学员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能减轻培训组织者的管理工作压力,而且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2.培训评价

本次培训很多内容的评价无法通过传统的考试进行客观、真实、有效评价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本次培训的评价体系时,采用由教师指导、学员主动参与的个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总结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的、充分发挥反馈调节机制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员,我们对学员做了前期调查;而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技术课程比如课件的制作,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所教课程和下学期的工作做一个课件,并举行了课件大赛,制定评价标准(见附录5),实现“产学结合”;对于小组学习,在学习结束时我们要求小组把自己的成果发布到培训网站上,采用小组内成员互评和组间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另外,我们把教师的blog、学员在论坛或QQ的发言、也纳入过程性评价的范围,允许学员在blog上做出个人的评价。

附录:

附录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为了做好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实施效果,我们专门设计了本问卷.我们将认真考虑您在问卷中提出的对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安排等的有益意见.希望您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这将非常有助于我们调整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

问卷的填答方式是将您的选项写在题后的括号内,还有少部分问题需要您在横线上填答.您回答的每一道题目对我们的研究都非常有价值,所以请您不要漏答题目.本次研究的可靠性将有赖于您回答的真实度.调查数据仅供研究使用,对您的回答我们将按规范严格保密,诗您不要担心.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一、以下问题想涉及您的基本资料

1.性别______年龄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2.教龄_________职称________担任课程________。3.是否有个人电脑()A有B没有

二、以下问题想了解您对培训的态度 4.您对参加培训的态度是()A非常愿意参与B愿意参与C无所谓D排斥培训 5.您认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可多选)()A学习电脑技术B提高实际整合的教学能力C提高理论素养 D转变教学观念E学习教育科研方法F其他 6.您认为您急需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可多选)()A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B教学设计知识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理、应用D各种技术的特点E如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F各种研究方法G________ 7.您认为影响您参加培训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以下问题涉及您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8.您是否能够熟练应用文字处理软件?()A非常熟练B能够使用但不够熟练C只是了解但不会使用D一窍不通 9.您是否能够熟练应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A非常熟练B能够使用但不够熟练C只是了解但不会使用D一窍不通 10.您是否能够熟练应用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A非常熟练B能够使用但不够熟练C只是了解但不会使用D一窍不通 11.您是否能够熟练应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A非常熟练B能够使用但不够熟练C只是了解但不会使用D一窍不通 12.除了以上提到的软件,您认为还需要培训其他那些软件 A Acess数据库 B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立体动画制作软件3Dmax D其他(请写出软件的名称)13.您目前备课和做科研时采集资料的手段按主次依次是()(排序)A通过因特网,校园网,使用搜索引攀网、CNKI等资源 B到图书室找印刷资料C使用中国期刊 14.您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A未使用过B很少用C经常用 15.您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感觉()A教学效果很好B教学效果一般C教学效果有下降D不知道 16.您认为将信息技术整合进课程教学时您最主要的问题是()A担心自己的技术差,做不了B不知道在哪里用C不知道怎么用 D用了效果不太明显E效果好但太花费精力F其它 17.您了解本学科的优秀网站并时常浏览吗()A知道、常浏览B知道、很少浏览C不知道

四、以下问题想了解您对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价 18.您以前参加过这类培训吗()A是B否 19.如果参加过,你对培训的评价是()A效果明显B效果不是太大C效果差D说不清 20.如果你认为效果不错,那是因为(可多选)()A培训的课程内容符合您的期望B培训的教师能力好C培训的教学方法得当 D培训的活动设计合理E其他

21.如果您认为效果差,那是因为(可多选)()A培训的课程内容不符合您的期望B培训的教师能力不好 C培训的教学方法不得当D培训的活动设计不合理E其他 22.您对本次培训的期望值是()A期望很大B时间太短,可能学不到什么C会有一些收获D可能会让您失望 23.您认为采用那些培训方法会对您的学习更有效(可多选)()A集中授课B自主学习C网络交流D进行案例分析,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E小组分工与合作F其他(请写出您认为对您比较有效的方法)

五、以下问题想了解您对科研的看法 24.您是否愿意进行教育科研()A非常愿意B比较愿意C无所谓D不愿意

25.如果您不愿意进行教育科研,您认为使您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26.您在做教育科研时碰到的主要问题是()A想研究却找不准选题B有经验总结不出来C不懂得研究方法D研究条件差 27.您在平时做教育科研时,常用的研究方法是()A文献研究法B问卷调查法C实验研究D实地观察法E行动研究法F其它方法 28.您认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最大困难在哪里? 29.您认为新课标与课程整合的关系有哪些关系?

填写日期:年月日

附录2:课程安排计划表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总结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总结

乐居中心校郑晓光

随着现代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在教育教学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素质。通过参加这次《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使我在原有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次学习就是更新观念,认识信息超载,充分利用网络,从收集、整理、归纳,总结,让计算机成为教师手中的工具,让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直接学习的武器。使计算机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原则,采用模块化章节设计方法、以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3、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⑴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⑶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

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4、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⑴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⑵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⑶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⑷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1年8月25

第三篇: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

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传统教育必要和有力的辅助形式,网络教育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的。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

作为21世纪的合格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信息化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这种网络教育对自身素质有哪些新的要求。对于我国沿袭已久的传统教育而言,信息化教育无疑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从传统教育模式下走出来的教师们,对互联网这个新事物还普遍比较陌生。鉴于这样一种教育现状,学习对于教师就变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了。我们首先需要寻求一种解渴的网络教育资源,来提升我们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综合素质。

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内的一流中学,看看它们在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较早地进行了信息化教育的实践,该校不仅很早就建成了校园网,还通过与联想集团的合作,建立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通过互联网络将北大附中的优秀教育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共同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进步。作为一家专业的中学远程教育网站,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不仅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还为全国的中学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信息和服务。在经过精心的组织和筹备后,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学校版日前已经全面开通,全国的中学教师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北大附中提供的优秀教育资源和服务。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学校版充分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设计内容,提供教师真正关心的、迫切需要的教育教学信息和服务。在这里,教师们随时可以查阅到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教学改革动态,可以到资料库中查询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可以查阅北大附中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笔记,还可以在海量的试题库中为学生挑选试题。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学校版涵盖了北大附中几十年来的教学精华,还联合全国200多家知名中学,荟萃多方面的精华资源,为中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随时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揣摩特级教师的课堂设计思路和教学细节,开阔自身视野,提升教学效果。有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学校版,老师们备课、授课都倍感轻松了。

通过优秀的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提升我们的信息化教育的素质,只是为我们从事21世纪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基础。至于如何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那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2016年教师远程培训,虽然是网上培训,时间也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通过学习、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培训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教资源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合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方式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远教资源是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可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阵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

3、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

4、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教学的道路还很长”。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中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

培训心得体会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众所周知,做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好老师则很难。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才能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不能较好地组织教学,而是简单地教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或者稍微补充一点课外材料。这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和教学现象。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缺乏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识、缺乏组织课堂教学策略的表现。

三、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令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2.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四、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增加平移、旋转与对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方向和路线图、测量不规则图形等知识。

2.削弱单纯的求积计算、减少计算的量、控制计算的数,并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工具。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五、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与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收集、整理,增加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这样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别于《标准(实验稿)》,这次《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课程标准修订时新增加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我们的老师,一直抱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了。我们甚至把原因归结为教材中的习题量不足。似乎,题量大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提高了。其实我们分析其原因会发现:有些小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有的则是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也有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以“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相当多的老师只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知道。

七、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2011版)》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

八、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科学、恰当地处理好一些问题,才能教学有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要以生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就是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因此,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体现为“如何导”,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思维的启发引导、问题的点拨、质疑和解答、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怎样学”,即能否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等,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受者、被灌输者。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主体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而不研终觉浅”。然而,在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教不研或只研不教。也就是说,教与研脱节。这都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在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后,我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洗礼;同时,也应该点燃我思想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学以致用

中小学数学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

培训心得体会

第五篇:201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总结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就是把需要掌握利用的教育技术能力整合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中,展示出了高超现代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教学的设计、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整理、教案的编写、电子讲稿的制作、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及评价量规的制定等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每个环节在这里都进行了精心讲解。我心中似乎也出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这一堂堂讲课虽然听起来还略显生涩,但已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

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数据,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充份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加以综合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水平。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4、学习收获巨大。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的欠缺。本次的教育技术培训虽然完成了,但我相信我们还得不断探索、总结适合本校本门课程的教法手段,争取再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

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更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因为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下载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19日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推荐5篇)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师信息技术 培训方 案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广大教职工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使一线教师应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

    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课程教育技术培训测试答案

    因为题目的顺序以及答案的排序是随机改变的,所以不能出示ABCD给各位老师,这里记录下详细答案,请对照选择,但有时即使全做对了,系统也不给满分,一对答案,也和系统的一样,不知用这个答......

    网络环境下

    以网络的名义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摘要: 当今世界,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形中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挑战。德育管理一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中小......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育初探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育初探 谢 璞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21000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和教育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因为这两个因素已逐步......

    工商局网络技术培训方案

    工商局网络技术培训方案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局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建设和队伍建设,打造“电子工商”,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市系统开展......

    工商局网络技术培训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局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基层建设和队伍建设,打造“电子工商”,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市系统开展网络技术培训。现结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