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师:现实生活中需要测量像旗杆、高楼、塔等较高且顶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同学们有哪些测量方案?
生:(1)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测量;(2)利用标杆测量;(3)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 师:这些测量的方法都用到什么知识? 生: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比求其高度。
师:回答得很好,同学们刚学过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这方面的知识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高度呢?
二、适当引导,组织学生探究
师:如果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测量物体的高度,需要用到哪些数据?
生:旗杆的两个端点、测量点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必须知道一个锐角的度数和一条边的长度。
师:请你画出示意图并说出你的测量方案? 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如图)。
生:用三角板测角度,皮尺测距离,将三角板放在地面上,使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在同一直线上,量出BC的长,再根据∠C=30°,可以算出AB的长。
师:你这种想法和愿望很好,但是我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保证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在同一直线上呢,我们能做到吗?
生:从C点用眼睛看,使旗杆的顶端在AC的延长线上。师:那我们应站在哪个地方看? 生:?
另一生调侃:在操场上挖一个洞,站在洞里用眼睛看保证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能在同一直线上。众生笑。
生:可以在操场上放一张桌子,把三角板放在桌子上测。师:这种方案可行,但比较麻烦,要保证旗杆的顶端与三角板的斜边在同一直线上,我们要不断调整测量点的位置。长度可用皮尺测量,但用三角板测角度误差较大,也不方便,那么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工具来测量角度呢?下面我来教大家制作一个测量角度的工具。
教师拿出制作测角仪的材料按组分发给学生,教给学生制作测角仪。分组制作测角仪,小组内总结,讨论测角仪的使用步骤。
师:制作测角仪时应注意什么?
生: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刻度线要重合,否则测出的角度就不准确。度盘的顶线PB与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刻度线要互相垂直,并且度盘有一个旋转中心是铅垂线与PB的交点.当度盘转动时,铅垂线始终垂直向下。
师:用测角仪如何测仰角?
生:
1、把测角仪的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B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经对准较高目标,记下此时铅垂线指的度数.那么这个度数就是较高目标的仰角.师:你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生:如图,要测量测量点的仰角,我们将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B在水平位置,我们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此时铅垂线指向一个度数,即∠3的度数.由图我们不难发现:
∵∠1+∠2=90°,又∵BA⊥AC ∴∠3+∠1=90°∴∠2=∠3 ∠3的度数就是物体仰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很强,回答相当精彩下面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如何用测角仪测量一个低处物体的俯角呢?
生:和测量仰角的步骤是一样的,只不过测量俯角时,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低处的目标,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同样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铅垂线所指的度数就是低处的俯角.师: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利用测角仪测量物体的高度。(下略)
三、学以致用,鼓励每位学生体验成功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出测量学校操场旗杆和教学楼的高度的方案,能够测出这些物体的高度的前提是可以测量出这些物体的底部到测量点的距离,如果我们要测量我们学校南面小山的高度用这种方法可行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1:可先测量测量点到山脚的距离,再测量山顶的仰角,就可计算出来。
生2反驳: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因为不能测量出小山底部到测量点的距离,而测量出到山脚的距离没用。
师:有道理,那么用以前所有的太阳光的影子、镜子、标杆等工具可测量吗? 生:也不能。
师: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老师,我们组找到一个方法,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师:请把你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先在A点测量小山顶部M的仰角设为α,假设A点到小山底部的距离是AN,如果将测角仪往前移一段距离到B,再在B测量M点的仰角设为β,B点到小山底部的距离是BN,即使AN、BN的距离不能测量,但是AB的距离可以测量,我们利用α、β和AB的距离就可算出小山的高度。
师:真不简单,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 根据CD=AB=b,且CD=EC-ED=b.又EC=,ED= .所以-=b, ME=,MN= +a即为所求物体MN的高度.师:下面我们就去测量物体的高度。(分发测量报告给学生)
学生分组活动,先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再测量学校南面小山的高度,获得相关的数据,填写测量报告,并进行初步的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活动能力较差的小组。
师: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并遇到什么困难? 生1:我们掌握了底部不能到达的物体的高度的测量方案。
生2:老师,我们测量小山的高度,怎么两次测量的角度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多大的巨别,这是什么原因?
生3:为什么我们小组测量的小山的高度与别的小组相差较大?要差十几米。师:你们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请想一想,影响测量数据的因数有哪些?找找原因。生1:我们一组测量的距离太近。生2:可我们一组的距离不算太近,但两次测量的角度也不明显。
生3:可能是测角仪没有放平,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没有调好就去测量。生4:可能是风吹动测角仪,使得测量不准。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影响测量数据的原因?
生:影响测量数据的原因很多,(1)刻度盘没有放平;(2)风吹抖动;(3)两次测量的距离太近,角度差别不明显;(4)两次的测量点到小山的顶端不在同一直线上。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在测量时粗心大意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1:在建造摩天大楼是如果测量和计算失误,大楼就会倾斜,甚至倒塌。生2:桥梁设计方面如果测量不准,就会造成焊接不稳固,会使大桥断裂。生3:在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上哪怕有小小的计算失误就会坠毁或丢失。„„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有细微的差别,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差别就比较大。(1)要尽可能减少客观因素带来的误差。(2)要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在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在精密仪具、工程建筑方面,如果你有小小的测量和计算失误,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知道了不可以到达底部的物体高度的测量方案,利用这种方案你们可以测量哪些物体的高度?
生1:我们可以站在一个大楼的顶端测量对面大楼的高度: 生2:我们还可以测量小山上通讯塔的高度。
教师:好大家进一步讨论这些高度的测量方案和计算方法,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又能应用于实践,学好数学能使你更聪明。
第二篇:《数学活动:测量物体的高度》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测量物体的高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物体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2.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数学活动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小结、归纳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课本在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既丰富了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又有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如:利用平行投影,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中心投影,测量路灯杆的高度;利用视点、视线、盲区的相关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利用光学原理测量物体的高度(习题10.7第7题)等.
第二层次:组织测量活动. 实地测量物体高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如:当天气晴好时,可利用平行投影,光学原理,视点、视线、盲区的相关知识等测量物体的高度;阴天时,可利用视点、视线、盲区的相关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夜晚,可利用中心投影,测量路灯杆的高度.又如:当被测物体的底部不能直接到达时,设计的测量方案有可能要相对复杂一些,等等.
第三层次:完成“数学活动评价表”. 在“测量物体高度”的数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被测物体的精确度.
第三篇: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篮球的起源》
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 赵冬云
探究式教学是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要求学生按照科学探究规律和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模式。在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我体会到:学生如果能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主动发现语言学习规律,那么学生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掌握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能切实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身学习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我校英语教研组注重在对学生进行 “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训练时,渗透相应的学习策略,对学生如何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认真的校本教研和探索。在一、二年级语言技能训练中,我们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听说评价表格、活动进行引导、渗透、反馈,让学生重视“听说”,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语言学习;
三、四年级在听说的基础上,开展朗读、阅读、背诵训练,进一步提高拼读、认读能力,提高领会阅读特点,继续加大语言学习方法渗透,为语言输出做准备;
五、六年级在增加指导写的同时, 引导学生在综合运用语言描述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方面做进一步探究。鉴于此,我在《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第11课《篮球的起源》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和尝试: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学习故事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
知识目标:通过看图,听录音,阅读故事,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能力目标:1 通过阅读,能理解故事大意;
通过扫除生词障碍,能大声朗读故事;
3能分角色表演故事,能正确地回答故事后面的问题。
策略目标:1 通listening----listening with pictures-----reading-----discussion 指导、渗透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感知、体会学习过程;
2学生通过查字典学习生词,学会利用资源和工具进行学习;
3学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多方收集、加工整理信息。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利用TPR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与篮球有关内容的积极性;
3通过多媒体及报刊杂志等手段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动机。
探究目标:1探究篮球运动的起源;
2探究一种故事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
我授课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四年英语,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对英语的感悟性较强, 具备了一定的自学、思考和探究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探究篮球运动起源及学生亲自参与listening----listening with pictures-----reading-----discussion几个环节上,使学生通过体会,发现、了解、掌握一种阅读英语故事的学习方法。
(三)、一次常规的资料收集成为激趣引题的源头
当学生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能全神贯注,兴高采烈地去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坦白地说,以前我对篮球一无所知。上本课之前,我为了解篮球运动查寻各种资料,并在班中发动学生帮助老师收集资料。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巨大潜能,许多男生对篮球的知识远远超越了教师。他们积极上网、找资料,献计献策,这股热情带动了班上其他同学对篮球的关注。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材料,我制作了有乔丹精彩扣篮、篮球运动场及篮球规则等内容片段的PPT。精彩的PPT在课堂上成为教学活动展开的切入点,也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
(四)、以读书笔记为媒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方式。
这是一节小学高年级的故事教学课。谈到故事教学,我马上想到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局六要素内容。在本册教材的前一单元,学生们刚刚学完first,second,then,finally几个连词和过程顺序的表达方式。因此,我决定利用读书笔记这一载体,给学生提供一种故事学习的方法,并在读书笔记的每个环节中设疑,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随着故事的深入,读书笔记层层递进,问题一环一环引出,为学生进一步合作探究提出了任务、创设了氛围和环境。
(五)、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有效的合作探究需要一定的组织程序和方法,为此我按照设疑—确定话题—搜集资料—借助工具---分析讨论—总结学法这个程序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1.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熟悉读书笔记内容。
2.读书笔记从“Time—Place—Characters—Reasons—Process—Result”六方面给学生设疑提示,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结构进行了解,让学生思路清晰地进行阅读,有目标地获取信息,带着问题去听、思索和学习课文内容。
3.学生熟悉读书笔记内容后,进入just listening这个有一定难度的环节。教师想法有二:一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习得语言有先后,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有语言学习过程的体验,帮助学生搭建探究故事学习方法的平台或“脚手架”。
4.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想故事。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借助读书笔记,通过观察图片,从周围环境、人物的穿着、动作、神态等方面,开展组与组之间互问互答活动。教师请学生看图猜想、预测整个故事,在学生想象、探究、讨论下展示出故事大概情节。故事发展到底如何,最后答案还需学生做进一步的阅读探究活动。
5.学生打开书自己阅读故事,找出生词难句,通过查字典,把词义、例句记录在单词收集卡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部分单词的发音、词意;然后,把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词汇拿到前面,发动全班共同解决。学生在解决生词这一环节中,再次感悟了故事的内容,为后面在讨论环节中各抒己见做好铺垫。
6.学生根据读书笔记的提示,先在组内讨论故事发生、发展的环节。然后教师指导全班对篮球的起源,过程及与当今篮球运动的不同之处展开讨论。教师板书篮球运动的发生、发展,学生大声读故事,表演故事情节和篮球运动动作;讨论最早的篮球比赛与今天篮球比赛规则的不同之处„在个人,小组,集体多种解难释疑活动中,学生体验了学习过程,感受到探究过程和与他人共享信息的乐趣。
7.合作学习,完善读书笔记。通过个人,小组,集体多种解难释疑等探究活动,学生对篮球起源有了深刻了解,并激发出学生对篮球运动更深层次探究的欲望,在此将课堂向外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收集有关篮球及其它球类的资料;再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善读书笔记内容。
(六)、遵循个体差异设计评价。
探究性学习评价应体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设计本课评价时,我利用篮球比赛最高得分为3分球,其次为2分球,1分球的特点,设计三种颜色的篮球贴纸,在读书笔记的下方设计了三个篮框,每个篮框最多进三枚球,学生分别在listening---listening with pictures-----reading-----discussion环节后,为自己对篮球起源探究的成果,做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利用篮球贴纸记录成绩。即:After just listening之后,学生可根据听出1-2个问题、一些问题还是大部分问题,自取1-3枚3分篮球贴纸,贴在第一篮框中;在listening with pictures之后,学生根据第二次获得篮球起源信息的多少,取1-3枚2分贴纸贴在第二篮框内;在reading & discussion之后,学生第三次根据自己的探究成果,取1-3每1分贴纸进行自我评价。开展这样一系列的评价,一方面为了便于学生对自己真实的语言水平进行适时的评价,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探究出一种英语故事学习的方法:just listening--listening with pictures-----reading-----discussion;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可把这次评价纳入到孩子形成性评价当中,指导学生把这份资料珍藏到个人英语档案夹中。这种与学习内容有联系的评价形式,能极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竞争、挑战的心理需求,有效发挥评价的反馈、诊断和激励作用。
(七)、遵循小学生特点,开展课堂活动。
虽然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但他们依然具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展示自己等特点。为此,教师在本课:校长与老师对白,教师与工人对白,当今篮球技巧等精彩片段处,设计了让学生化妆进行角色表演和开展TPR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八)、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将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归纳本课所得,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总结出本课学法just listening----listening with pictures-----reading-----discussion,同时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把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为此我留了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basketball.You can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asketball and perfect your reading notes!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other ballgames, you can find out the history of them.We can make a book about the source of ballgames.(布置学生收集更多球类起源信息或其它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如中国传统的风筝、空竹等起源的故事资料收集,形式可以组为单位、自愿结合或个人独立完成均可)的作业。倡导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资料观看录像资料和上网等形式,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将探究活动向课堂外延伸,培养学生学会借助工具、资源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高中物理新教材增设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一次学习的革命,这也是一次教学的革命。
目前,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知识探究型模式,在课外则表现为课题研究型模式。前者主要是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弄清某一知识点的形成、发展以及应用。本文以“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为案例,浅谈这种模式是怎样通过师生互动来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的。
1、教学流程实录
1.1创设问题情景
师:(演示)把一个网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剪刀剪断细线,可观察到网球迅速下落。(意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师:(问)物体的下落现象司空见惯,随处可见。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落向地面吗?(意在引起知识回忆,启动课堂气氛)
生: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
师:那么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都相同吗?
生:(议论纷纷,观点不一)
师:(不作正面点评)要知道这个问题的谜底就让我们利用桌上的器材来做一番探索吧!
1.2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先介绍每个实验桌上有硬币、塑料板、薄纸片、大泡沫块、小纸团等。然后提议同桌两人商量一下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方案。在学生讨论中,老师巡视并随机抽问几组同学们的商量结果。大多数同学都会正确选择让两个物体等高同时下落,反复比较各次运动的差异。这正是“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等实验思想的体现。
1.3定性实验探索
学生开始自主探索,他们通过广泛动手操作和观察与提供的物理环境发生直接而又频繁的作用。常常是刚得到的结论,又立即被新的事实所否定,同学们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被更新和重建,探究气氛异常活跃。
1.4成果交流点评
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广泛发表观点,经过集体讨论后达成如下共识:(1)下落运动是一个加速运动;(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是决定其下落快慢的唯一因素;(3)所受阻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物体下落的快慢;(4)当阻力影响相对较小时不同物体的下落趋于同样的快慢。
为了进一步证实观点(4)的正确性,教师再做演示实验:当牛顿管中的空气被抽去后,可观察到羽毛片和金属片下落得一样快。学生对此实验结果很能接受并非常满意。教师顺势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水到渠成。
1.5问题引向深入
师:(问)物体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来猜想一下,它可能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直线运动呢? 生:(猜测)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有这种可能性。下面我们再利用另一套实验器材来做一番探索吧!
1.6定量实验研究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定量探索。让下端固定重物的纸带穿过固定在桌边的竖直面上的打点计时器,通电后静止释放重物,可获得一条打有计数点的纸带,分析记数点间的距离可确定:(1)它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2)如果是,那么下落的加速度为多少?
1.7成果交流总结
各组纷纷汇报成果,教师总结归纳:(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已经证实了它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为9.8m/ s2左右。(2)既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它也适用,只是它的加速度为一定值,可用“g”来表示,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
1.8课外延伸拓展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作一简单小结,并充分肯定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成果。在此基础上布置课外延伸的拓展性内容。(1)思考:我们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时,主要误差来源于哪里?其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测定g的值?(2)阅读:课本39页材料,了解历史上科学家又是怎样对物体的下落运动进行研究的;(3)动手做:课本38页的小实验看看谁的动作反应更敏捷。
2、教学行为反思
2.1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比较传统型教学与研究型教学的过程设计,可以看到它们在教学主线、师生互动、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型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如下:
传统型教学模式,学生也参与了一些活动,但总体上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和主体双重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即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解题训练,教学手段单
一、陈旧,学习氛围沉闷。教师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似乎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教学模式可以用“接受——理解——巩固——解题”来表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很难得到培养。研究型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如下:
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成了学生的助手和导师,学生则一直处于探索新知识的主体地位。他们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是物理问题的实验研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体现为“参与一一体验一一内化——外延”的新模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它能使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2.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要由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由论证知识的结构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问题教学已构成了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始终以问题的发展、研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发现物理现象和探索物理规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这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问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转变为关注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书面作业和考试,较侧重于对知识的考查,分数的高低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志。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以学生的原有水平作为参照物,要多侧面、多渠道地进行评价,要充分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评价理念上,要更重视过程、重视应用、重视体验和重视参与。
总之,研究性学习舍弃了传统接受性学习的缺陷。着眼于科学态度的培养、科研方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观众”,努力把课堂这一“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成功,走向成功。
第四篇: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一、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情境:同学们喜欢去广场吗?今天我们也要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哪呢?那里没有好吃的,好玩的,但是那里有趣的数学问题等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袋瓜儿去解决,想去吗?在去之前,我们先打扮一下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这有四件衣服(课件)你喜欢那套衣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选择。那到底能搭配多少套呢?拿出手中的学具摆摆看。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你喜欢那一套,我们就在心理穿上你喜欢的衣服去数学广角了。
问题:数学广角的大门是由1和2 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那些数?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问题:数学广角里有这么多好玩的,数字乐园、生活乐园、运动乐园,我们先到哪玩呢?
先到数字乐园,你们可以把1、2、3、三个数变成不同的两位数吗? 同学们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在说自己组成的数时没有按排列组合的方法说,所以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经常有说重复的数。
二、适当引导,组织学生探究
这时,我请同学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数学卡片摆,另一人就在纸上把摆的数字记录下来,看看哪个组写的最多最全。一组汇报:12、31、23、13、我问有没有不同意见 另一组说还有21、32 我及时的进行评价观察的真仔细!要想排列的数不重复又不遗漏,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把1放在十位上可以组成12、13,再把2放在十位上组成21、31。师:谁按照他说的规律,接着写出两位数? 生:把3放在十位上组成31、32。
生:我摆出12,然后在颠倒就是21,再摆出23,颠倒后是32,再摆13,颠倒就是31。一共可以摆出六位数。
生:我把1放在个位上组成21、31,在把2放在个位上,组成12、32,把3放在个位上,组成13、23。我鼓励同学们真棒,摆出了这么多的两位数,更可贵的是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不重不漏的有序的好方法。
全班学生也为自己精彩的表现拍手叫好。
三、学以致用,鼓励每位学生体验成功 我们来到了一家商店,这件商品1元5角,你打算怎样付钱呢?把你准备的钱举起来。同学们说出了自己不同的付钱方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
四、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游玩了数学广角,你们玩的开心吗?除了开心之外,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知道了怎样排列数字才能不重复又不遗漏。学生2:我知道了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排列和组合。
教师: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又能应用于实践,学好数学能使你更聪明。
五、评价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注意设疑,引导学生合作,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评语: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使用情境性问题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节课以“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应用”为主线,情境来于实际生活,使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离不开。学好数学又能应用于实践,学好数学能使学生更聪明,这节课设计新颖,别开生面地呈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路子。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民主 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与和谐、团结与协作、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很活跃,学习劲头高涨,学习效果很好。
3、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
教师的角色已由过去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根据本节的内容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并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4、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第五篇: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春》
光华中学 刘佳丽
一、案例的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目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注重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以任务型教学为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甚至也出现了教师给答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根本未能得到提高。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知识点,很少会注意这一方面的渗透。
《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无一不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二、案例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有感情的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2.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4.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要学会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的修辞方法
2、难点: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传达内心感受。
(三)教学设想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采用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讨论总结、朗读品味的方法加以落实、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当树叶泛黄、秋风习习的时候,北飞的大雁又让人想起了绿意盎然的春天。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话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生答略,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自然引出下面的过渡语。)
〘设计说明〙唤取学生对春天美好的感受,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理清思路——感受春天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几幅图画?
〘设计说明〙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导语引导着学生回忆春天,现在则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象以往急着去介绍作者,检查生字词,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随着音乐,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设计说明〙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全文的结构思路,即“盼春——绘春——颂春”。
赞美、喜爱之情融于景物之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小草,花儿,柔风,细雨,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那么,这五幅春景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反复朗读,读出作者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设计说明〙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本文宜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以读导学,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寓教于读,寓学于读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展开联想,创造形象思维,与作者产生共鸣。
2.精心潜读:
同学们读的好源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美,你能找出他语言的精彩之处吗?(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提示〗语言赏析的切入点:①抓关键词
②抓主旨句
③抓修辞句
④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
方法:圈点勾画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3.配乐朗读:
朱自清先生不愧是一位“丹青”高手,他通过细致的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他们以鲜明的感****彩。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说明〙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
(四)质疑反思
1.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设计说明〙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2.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面对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一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学生领悟文章主旨,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审美训练
1.拓展延伸——畅谈春天: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有人说“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还有人说“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
〘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中学生应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这一环节就考察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运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丰富学生知识,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而且在展示作品过程中,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欢乐。
2.学以致用——歌咏四季:
刚才我们为那一片片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天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在我们惊叹这些作家精彩的文笔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一些跃跃欲试,想要小试牛刀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文采的平台。
仿写练笔:仿照文中的某一幅图画,以夏、秋、冬为话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设计说明〙这是学生学习迁移的过程,读写听说关键是要落在写上。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环节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六)结束语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
五、案例反思
《春》一文的教学实践,让我坚信可以建立语文学科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连网。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今后我不仅尝试用音乐语言、美术语言去阐释语文课文,还尝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仅就语言学习而言,可以从历史中学习语言的描述性,从数学中学习语言的逻辑性,从物理中学习语言的精确性,从法律中学习语言的严密性,从哲学中学习语言的深邃性。这些更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