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高二必修5第四专题《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
归纳“则”“乃”“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及其文和道家思想;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落实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天崩地坼”(李泽厚语)血雨腥风的战国,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当时叫“蒙”的小国,一位思想家带着他的第一声啼哭诞生了,他,就是我国历史上与老子并称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周。
对于庄子我们并不陌生,高一时就拜读过庄老先生的《秋水》,我想请教的是出于《秋水》的成语及其意义是否还有同学记得?(望洋兴叹:看到别人的伟大方知自己的渺小;后多比喻要做一件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被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人笑话了;现表示被内行人笑话。)
既然并不陌生,我们是否能够遥想一下庄子的形象呢?(答案具有开放性,大致要点:曾垂钓于濮水,曾向监河侯贷粟,曾以卖草鞋为生,著《庄子》“十余万言”[《史记》语],是一位被褐怀王的隐士高人。)
可以让学生多介绍相关的故事。
明确知识:
1、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2、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3、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鲁迅: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再一次接触庄子,我们要通过《逍遥游》了解庄子的哲学世界,走进庄子内心的深处。
二、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坳堂(āo)草芥(jiâ)夭阏(â)
蜩蝉(tiáo)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泠然(líng)万仞(rân)蓬蒿(gǎo)
三、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相关存在的疑难问题(字词)。
四、选三个学生读,随时正音,纠正错误,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即学生谈本段讲了什么。
五、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话。(等于翻译课文)明确:
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如?
明确: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彭祖——众人;鹏鸟——斥鴳。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明确: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六、附录,以下内容最好在课文梳通中加以落实。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通“智”。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6、“而彭祖乃公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7、“汤问棘也是巳。”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 的“彼且奚适”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8、“此亦飞之至也”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
9、“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诸子散文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便是庄子。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世嫉俗,痛恨黑暗现实,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由于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各国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不可能实现,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一切。于是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是怎样的“自由”呢?希望我们能够在《逍遥游》中能够窥见其中的点滴。
二、理解文章内容。
1、听读全文前,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
读毕,学生总结出三个“笑”字,分别在第一、二、三节。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
斥鴳笑之
宋荣子犹然笑之。
2、弄清三个“之”,我们就能知道笑的对象了。下面,就请大家解读三个“之”。
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 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3、全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三“笑”构成的,现在我们一起解读这三大板块。
三、先看第一板块。请大家朗读第一节。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明确: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
明确: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消遥。
3、本段中其实有一句话可以证明以上的内容,而且这句话是作者写鹏如何大,如何飞至九万里的目的,是哪一句? 明确:“天之苍苍,„„亦若是而已矣。”就是说,人们仰而观天,苍苍而无所至极;殊不知九万里高空的鹏俯而下视,也如人们仰视苍天一样。在九万里高空的鹏把地面的人、物看得很渺小,但地面的人或其他小生物看远在至极的高空的大鹏不是一样的渺小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完全泯除了事物的大小。在他看,世间的万物都是一律平等的。鲲鹏之大,尘埃之小,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4、齐读第一节,感悟内容:鲲鹏凭借风力、蜩与学鸠笑鲲鹏和作者反驳蜩与学鸠。
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四、再看第二板块,请大家朗读第二节。
1、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明确:斥鴳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2、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你认为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即像大年之大年的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鴳看,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庄子是借斥鴳笑大鹏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
庄子为何用斥鴳喻自己呢?这是由于庄子的时代背景所限。他常常托别人或别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人物,禽兽鱼虫无一不成为他借用的对象。他之对己、对人、对物根本就没什么分别,只不过他有时在明处,有时在暗处,有时当场导演,有时幕后指挥,但是“每一个场合中,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张默生)
板书:蜩与学鸠、斥鴳 否定以突出
五、最后看第三板块,齐读朗读第三节。
1、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列子进一步否定他。
蜩鸠与大鹏都是有所待,蜩鸠却去讥笑大鹏,这不可取;同样,如果大鹏去讥笑蜩鸠的话,是否可取?
人类中,那些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良好的行为、高尚的道德、强大的能力就能够称效一官,投合一君,取信一国的人,虽然他们都以达到目的为满足,但因为是有所待,所以与消遥的境界说实在相差太远了,理所当然要被比他们略高一筹的宋荣子所笑。
但庄子对宋荣子的“笑”并不完全赞同。宋荣子尽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但却“未数数然也”。他仍是始终“未树”消遥境界。
再如比宋荣子更高一筹的列子,他能“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但和宋荣子一样也是“未数数然”的。他能御风而行,虽说免去步履之劳,可是没有风,不是也无能为力了吗?所以庄子说他“犹有所待也”。
齐读第三节,感悟内容。
板书:“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六、到此为止,我们了解到,作者对“笑”鲲鹏和别人的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一一作了否定。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1、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明确:也都作了否定。否定后者好理解,关键是否定前者不好理解,因为“鲲鹏展翅”早已作为积极的意象被人们广泛引用。但在本文中,作者在讲述这一寓言故事时,突出的不是鲲鹏本身,而是风力,“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风力作用的突出,实际上就是对鲲鹏的否定。作者写了“笑”的双方,对“笑”的一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是的,本文也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板书:“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惋惜以突出
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惋惜突出
2、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3、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惋惜突出
“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惋惜以突出 “至人、神人、圣人”
七、小结: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以三“无”(无己、无功、无名)作结,有力地论证“无所待”观点。
至于“无所待”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读读《逍遥游》的后半部分。
板书:
蜩与学鸠 大鹏
“至人、神人、圣人”
远胜世俗依然“有待”的绝大自由
世俗很感满足的极小自由
惋惜突出
否定以突出
天人合一的绝对自由
“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宋荣子、列子
八、学生讨论: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何看法?
1、明确: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庄子认为,世上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原因在于“有己”,“有己”则“有待”,只有做到“无己”才能进而达到“无功”“无名”。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我。在庄子看,人和万物都是得道而生,形体只是道的寓所,人如果拘于形体,必然会受到外物的束缚,达不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只求保身全生养亲以尽天年而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俯仰随我,置声名与舆论于不顾。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便是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合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现实的绝对自由。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在现实中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而超现实地在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对的,但这种“绝对自由”的超现实性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逃避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庄子的哲学其实就是人生哲学。在庄子看,“有待”和“无待”意味着人生的两个层面,物质形体的活动总是有待的,而无形的精神活动可以是无待的。人生世间,难免神为形累、心为物役,应该通过“无用”、“无己”的“道德”修养,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缚,从自我中提升一级,达到无待的自由。
2、专家的看法:
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的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起发出的;同时,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没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自高山空谷。
读庄子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底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吱吱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看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若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会觉得他简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类历史的时空中,孤鸿远影,“独与天地精神往”。从庄子哲学的恢宏气象看,也确是“前无古人,后无者”的。他的思想角度,从不拘限于枝枝节节,秋毫之末;但他并不抹杀精细的分析,否则就犯了《秋水》篇中所说的“自大视细者不明”的毛病。他往往从整体处观察事理,从各个角度作面面的透视。
九、课文小结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第二篇: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
情意目标:
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把握课文内容。
2.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大家写了一篇奇文,说鲲鹏之大,鲲鹏展翅之时,两翼蔽日,扶摇而上可达九万里;写事物之小,说连一根小草也能做成船。这些夸张令人惊奇,感觉新鲜,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位大家就是庄子,这篇奇文就是《逍遥游》。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教师范读,生听读解决自读时的问题。
3.师朗读指导
4.生再读、或齐读
5.反馈:用自己的话概述本文的内容或提出疑问。
三、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1.借助注释、借助小组的力量理解课文疑难词语,粗通文意。
(要点提示:通假字,重点实词“怒”“志”“抟”“息”“负”“覆”“培”“角”“枪”“控”“适”“念”“修”“绝”“已”“正”“海运”“野马”“扶摇”“坳堂”“夭阙”“莽苍”“果然”“泠然”“数数然”等等)
2.以练习一(第3问的后一问暂不考虑)为线,继续研读课文
(1)全班讨论明确
要求:逐题朗读,逐题作答,要求尽量用原文作答,并直译。
四、小结:(参见板书)
第一段文意上有三个要点。第一个从文章开始至“南冥者,天池也”,写鹏鸟遨游于九万里,有待“海运”。第二个从“《齐谐》者”至“而后乃今将图南”引齐谐的话,证明大鹏徙于南冥是凭借风力,再进而说明鹏和“野马”“尘埃”同样是“有所待”。第三个从“蜩与学鸠笑之曰”至第一段完说明蝉和斑鸠这两个小动物也是“有所待”。
第二段文章为了说明小与大的区别,小与大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在鲲鹏与蜩、学鸠的故事中,插入了一系列的比喻,如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的彭祖与众人之比等等,有的浅显,有的神奇,有的夸张,极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情趣。
第三段“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以及不求名的宋荣子算不得逍遥游,“列自御风而行”“犹有所待”;文末点明主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板书设计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练习一第3问和练习二。
思考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
3.帮助学生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诵读课文,投影上节课板书内容,复习旧课导入。
二、新课
讨论明确
1.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
第一段,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鲲鹏,小至尘埃、小草)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第二段,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这一段是对上文的归纳、补充、印证。
(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运用对比列举了大量例证。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有时“小年”。鲲鹏是“大知”,蜩、学鸠、斥鴳等见识短浅,只能算是“小知”。)
(教师可深问:作者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一方面强调了人在认识上的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庄子认识世间事物时并不能完全的“无己”。)
第三段,由对万物的泛论转入对社会中人的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名全文主题。
作者写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人: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第一种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鴳之类;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列子虽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仍然“犹有所待”。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之境。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才能“无所待”而“逍遥游”。什么人才可入此境呢?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这样,全文结论水到渠成。
2.课后练习三,《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咨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特点?
要点:构思宏伟,思路开阔。(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些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献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借用寓言说理;想象奇特丰富;句法多变,节奏明快。(详见《教师用书》)
三、小结
本文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法,运用对比与想象由物及人,最后推出结论,其是阔大而思路严谨,夸张虚幻的描述中隐藏着炽烈的感情。
四、齐读课文,再体会。讨论明确:你对庄子提出的境界有什么看法?(追求小要是庄子思想的一个基本方面,他认为:在到了这样的境界,就能与天地浑然一体,遨游在绝对自由之中。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这当然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幻想,但也间接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使得一些人渴望逃离社会。)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段。
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庄子“无为”思想的看法。
有兴趣者可查找关于庄子的资料,利用早读时间与大家交流。
第三篇:高二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
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 必修五 第一单元 教案展示
教学设计案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学内容方面,小说的三要素已经体现非常完备了,如果再去按人物、时间、地点去讲情节的发展,等于是把文本已有的内容简单复现一遍。这样处理层面太低,而且是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平台上的反复,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基于《水浒》古典小说线索安排上千里伏线的特点和“官逼民反”这个主题来说,利用“火”与“刀”这两个元素,教会学生解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情节设置上是如何保持读者的阅读期待,人物塑造上是如何体现林冲忍耐的性格与血性刚烈的反抗性格,同时,随着情节的发展过程,两种互相矛盾的性格此消彼长。情节和性格两方面的内容,不失为值得挖掘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地位:
《水浒》成书的源头来自民间智慧,也就是说它们讲的并非“圣贤中国”,而是“民间中国”,圣贤难免古板,民间殊多奇观。解读古典小说,很大程度上是解读中国民间的气质、信仰和叙事策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好是《水浒》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切片。它的文化叙事的系统,是似真传神主义的叙事谋略,以局部限知实现整体全知的流动视角。这种叙事谋略在“刀”这个教学环节体现的尤为充分,从林冲买刀,到中间对刀只字不提,到最后杀陆虞候的时候,刀猛然拔出,阅读者经历了遗忘到吃惊的过程,但吃惊之余,回头想想,这个刀的猛然出现又合情合理,在前面交代过了,已有铺垫了。
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掌握解读这篇课文运用的一些方法,对明清小说叙事策略、人物性格塑造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其他同类型的文本上。从这个角度来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地位是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一个解读的样板和标本。
教育功能:
通过反复阅读《水浒传》,学生能够从一些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勾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的蛛丝马迹,认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当时人们的反抗精神。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知起点:
对于学生来说,林冲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角色。在《水浒传》的所谓一百单八好汉中,林冲出场较多。林妻烧香被高衙内调戏开始,到后来林冲遭受陷害发配沧州,是《水浒传》的一部分非常显眼的主线笔墨。不少学生也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哪些相关的章节:围绕林冲本人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像“误入白虎堂”(第七回)、“刺配沧州道”(第八回)、“火烧草料场”(第十回)等都是小说的主线安排。学生通常愿意用这个人物的遭遇,理解宋徽宗时期“奸人当道”、“冤狱丛生”的社会政治状况。
学习兴趣:
《水浒传》更精妙的地方,往往在于“林冲对草料场的草屋“四下里崩坏了””这样一些小事件的处理,教师应通过这种处理,把这些大事件(突现社会政治与社会结构)的内在原因解析出来。林冲在一个极大的限度内,是会让步的,这个限度不是个人尊严,而是可以忍辱偷生那个最低限度。林冲并不是一个按照我们现在理解的标准,可以为个人尊严、自由和社会正义去奋斗、牺牲的英雄,他仅仅是一个甘愿并且能够忍辱偷生的受压制者。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下深入挖掘的兴奋点。
学习障碍:
追问一下,中国历史上专制政治社会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能够如此长期地流传下来?《水浒传》这部小说提供了重要的有启发性的答案。中国古代社会的百姓们也好,官僚们也好,并不是以维持自尊(个人尊严)为生存最后防线,而是像林冲那样,是可以被压制到最底线的——只要能活命就行。
正是有这种性格弱点的林冲,也就是大多数的中国人,塑造了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结构---专制式结构。专制社会的本质特点不在于压制一方具有足够的压制能力,而在于受压制的一方在心理或者性格上具有足够的忍耐能力。林冲、宋江等等都具备了这种受压制的忍耐能力。而宋朝的社会政治就是建立在林冲等等宋朝时国人能够受压制的软弱性格之上,中国人的性格是塑造中国社会的关键原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突破的学习障碍。
学习难度:
统治术是人对于人的统治 术,要通过构建人际关系来实现,受制于所处人群或族群个体彼此的人性空间。所以,离开了对成为人际关系基础的人性的观察,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当时社会政治的真实结构和形式。水浒故事之所以发生并那样发展,宋朝压制政治之所以可能,道理都在这里。林冲从来没有进行真正的抵抗,而只是进行了挣扎,进行了性命挣扎,这就好比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不过这里沉溺的不是自然之水,而是专制政治社会的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人性的刻画,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挑战这个难度。中国历史上统治者早就明白,对付有些所谓新生精英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些甜头(八十万禁军教头之类),这样他们就永远不会为尊严生存或社会正义进行抵抗了。在中国古代政治话语下,政治家(高太尉)不需要讨论民主与自由问题,而是只需要讨论压制的限度---“ 有限压制论 ”(保障林冲活命的最低界限)才是主导的政治学说。自由者必定支撑起自由的天空,但苟全者也必然奠基苟全式的政治社会。
三.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教学现场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通过道具“火”与“刀”的解读,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以及古典小说的情节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林冲在一个极大的限度内,是会让步的,这个限度不是个人尊严,而是可以忍辱偷生那个最低限度。为什么林冲并不是一个按照我们现在理解的标准,可以为个人尊严、自由和社会正义去奋斗、牺牲的英雄,而仅仅是一个甘愿并且能够忍辱偷生的受压制者。让学生掌握通过细节解读中国古典小说的技能。通过教师分析“火”对情节与人物性格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这一手法,并运用与“刀”这个环节的解读,从而掌握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些解读方法。让学生憎恨当时的黑暗社制度,同情作为“官逼民反”的林冲,并激起学生对人格独立、人格尊严的追求要摆脱外在依附(官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古典小说的解读手法。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古典小说中线索“千里伏线”的理解。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王后绣的菊花,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引出道具在小说中的作用。其实,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道具在塑造人物性格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第一个教学环节:分析(火):
教师引导同学找出中几处出现了“火”这一道具。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从几处火的道具的描写能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得出结论:小心谨慎。依据是两次确认火盆灭了没有。教师深挖一层:小心谨慎的背后体现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引用《水浒》里前文的材料作为分析的佐证。林冲出身于一个枪棒教师家庭,自己又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在官军中算是颇有点头脸的人物。又有着一个和睦的小康之家,再加上林冲惯于委曲求全的性格,可以说他一直生活在可能聚众上梁山的群人的圈子之外。然而就因为他的妻子年轻貌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顶头上司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中,于是残酷的迫害接踵而来,一连串的阴谋把唯唯诺诺只求苟安的林冲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在高衙内的帮闲富安和心腹陆谦的策划下,给林冲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旨在“处决”,结果在开封府孙孔目庇佑下刺配到了沧州。林冲虽然经历了两次险些死于非命的遭遇,但并没有觉醒的意识和反抗的心理。学生得出结论:忍辱负重,苟且偷安。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材料对结论进行佐证:
林冲来到草料场,开始了新的生活,他的心情是平静的,他准备长期住下去,等待着有朝一日“天可怜见”,“挣扎着回去”,没有丝毫的非份之念。他看见草厅,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他想到:“这屋如何过得冬 ?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打算长期住在这里,没有丝毫的非分之想。他在打酒的途中,进古庙、顶礼膜拜,希求“神明庇祐”,直到这时他仍然不放弃挣扎回来的一丝渺茫希望。我们说这种心理是多么的安分守己。在打酒回去,看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非常惊惧,接着仔细检查起来,“恐怕火盆里有火炭延烧起来”误了职守,他到古庙栖身,饮酒御寒„„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谨慎、本分。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活现了一个“非逼得走投无路,下不来决心”的林冲形象。
第二层次(火在情节中的作用)
波澜起伏的阅读体验:随着几处火的描写的出现,读者经历了疑惑(草料场这么容易着火的地方怎么频频出现火),到担忧(林冲会不会无意中引发火灾),到放心(林冲两次确认火盆灭了),到更大的疑惑(火盆明明灭了,草料场的火从哪儿来的呢)。这种以情节的悬疑保持读者的阅读期待。
(三)第二个教学环节:分析(刀)、教师要求学生运用从火中学习到的方法,来分析刀这一道具在林冲怎样的性格和小说情节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买刀体现出林冲刚烈血性的性格、教师引导:从林冲买刀,到中间对刀只字不提,到最后杀陆虞候的时候,刀猛然拔出,阅读者经历了遗忘到吃惊的过程,但吃惊之余,回头想想,这个刀的猛然出现又合情合理,在前面交代过了,已有铺垫了。
得出结论:对刀的处理体现出古典小说在情节上千里伏线的手法。
(四)第三个教学环节:我们从火和刀中分析出林冲截然不同的性格,是否矛盾呢? 不矛盾,两种性格是林冲性格不同侧面的体现。而他性格中这两面此消彼长的过程,一方面是由于林冲的阶级出身,传统教养和沦为囚徒前的社会地位,养成了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的性格,这种性格在消退;而另一方面,又在屡遭迫害、走投无路的生死关头,终于采取了暴力手段,走上了斗争的道路。“逼”得越紧,“反”得越烈,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林冲性格的矛盾,对他的思想变化作了入情入理的令人信服的揭示,富于感染力量和逻辑力量,(五)小结:
性格变化是《水浒》官逼民反这一主题中“逼”字的集中体现。而在众多的英雄中,林冲在作者笔下占有重要的位置,林冲走向“造反”的独特道路,最有说服力地证实了“逼上梁山”的主题。
(福建师大附中 陈琳)
《装在套子里的人》
[定位]
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别里科夫的精神缺失和人格异化,赏析小说漫画式的讽刺手法。
[切入]
设疑:禁锢别里科夫灵魂的“套子”究竟是什么?
启示:读契诃夫的小说要有一个广阔的社会视野、一个沉郁的生活思索、一个深邃的人性审视。
由批判现实主义去思考,别里科夫的生存状态是沙皇专制体制这一社会病候的荒诞衍生;由心灵现实主义去思考,我们看到的则是十九世纪末俄罗斯民众真实的精神状态——畏惧专制权威、远离理性思索、庸俗无聊、苟活求安。禁锢别里科夫灵魂的“套子”其实是一种源自俄罗斯封建社会历史的可悲的奴性。
揭示俄罗斯人的灵魂染疾,关注社会群体的精神缺失和人格异化,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意识所在。
[探究]
一、人生的思考
设疑 1 :别里科夫所在的小城里,人们究竟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感知:
中学学生被明令禁止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阅览室须经过当局批准才能开办。——政府对民众的防范、监控与管制严厉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市民们去教堂参加祈祷式惟恐去迟。——循规蹈矩、默无声息的百姓,单调、沉闷、刻板而多禁忌的生活。
教师们在学校里唯唯诺诺,隐忍退让,甘受压制。——苟且求安,对真理和自由思想敬而远之的知识分子们。
人们怕这怕那,甚至不敢交朋友,不敢写信看书,不敢周济穷人。——大家都害怕发生意外的生活变故而牵连到自己,他们生活在莫名的惶惑与恐惧之中。
启示:一个外省的小城,俨然就像一个密闭得让人透不过气的黑屋子,小城里的人们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庸俗无聊、沉闷虚伪的生活圈子里,大家活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
设疑 2 :这种令人窒息的压抑而沉闷的生活,是别里科夫辖制的结果吗?
启示:小城的百姓总是感觉别里科夫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他们看来,别里科夫那阴郁的目光、疑惧的神情无疑就是一种冷冷的暗示:“安分一点吧,别闹出什么乱子来„„”,于是人们也不由自主地疑神疑鬼,忧心忡忡起来。
辖制全城的并不是别里科夫,他毕竟不是帝俄警察局的编外警探或是以诬陷中伤为晋升阶梯的告密分子,他只是把自己的内心恐惧传染给了别人罢了(别里科夫死后,小城里的生活依然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辖制全城的是沙皇暴虐黑暗的专制统治,同时也是小城顺民百姓们噤若寒蝉般的自我精神禁锢。
专制权威的存在和苟活求安的奴性正是这病态人生的痼疾所在啊。
二、人性的思考
设疑 1 :别里科夫的生活里都有哪些套子?躲藏在“套子”最里层的是一个怎样的灵魂?
感知:
杞人忧天的套子——晴天穿雨鞋带雨伞。
养生保命的套子——暖和的棉大衣、黑眼镜、堵耳朵眼的棉花。
谨小慎微的套子——雨伞装在套子里,怀表、削铅笔的小刀也都装在小套子里。
性情孤僻的套子——害怕去人多的地方,与同事并排走路也觉得是件苦事。
自我封闭的套子——坐上马车要支起车篷,床上挂着帐子,一上床便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睡觉。
否定性的思维套子——拥护政府的禁令,疑惧当局的批准或默许。
循规蹈矩的观念套子——脱离常规的事,总会惹得他闷闷不乐。
迫害妄想的潜意识套子——躲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疑神疑鬼地害怕出事,通宵做噩梦。
顽固守旧、害怕变革的套子——他有一句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压制民主、扼杀自由的套子——连那些受过民主思想熏陶的,有正义感的教师都屈从于他。
窥探告发、维护专制统治的套子——他有时竟会像一个幽灵一样不请自到地造访同事们的住所,一句话不说地坐上一两个钟头,好像在暗暗窥察着什么事情,然后又像幽灵一样地消失。
启示:别里科夫畏惧专制统治的权威,屈从于暴虐黑暗的社会势力,他惧怕社会前进中的变革与动荡,惧怕一切新生的事物。
别里科夫对已成的社会秩序和生活轨道盲目遵从,刻意维护,他用一种因循守旧,迂腐不堪的惰性思维来看待一切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苟且偷生的奴性生存意识主宰了他的整个人生。
为苟且偷生,别里科夫完全泯灭了一个自由人的思想意识,他丢弃人格,丢弃做人的尊严,丢弃做人的起码原则,他将良知和理性丢弃迨尽,只为保全自己。他裹藏在套子最深处的是一个猥琐、可鄙、堕落的灵魂。
设疑 2 :像别里科夫的这样的人为什么也会幻想“恋爱结婚”?他那猥琐的精神世界最终发生了改变吗?
导思:别里科夫的确曾经动过钻出套子来的心思。华连卡快乐开朗,活泼可爱,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她那出自于乌克兰晴朗田野间的美好个性曾经打动了别里科夫。我们试想:那样一个抑郁自闭、猥琐胆怯的“套中人”竟然也想去尝试一些改变,走出旧日单身生活的套子,由此可见美好人性的力量!
只可惜别里科夫猥琐灵魂的人性闪光太短暂太微弱了,他始终都没能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反而变得更加虚弱、疑虑和恐惧起来:一个促狭鬼的一张漫画使得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看到华连卡姐弟俩在林间小路上骑自行车,他的脸色由发青变到发白,以至于一整天都心神不安地措手,打哆嗦;在与柯瓦连科的谈话中,他虚伪无力地替自己辩白,搬出那些荒谬绝伦的套子论调来“忠告”别人,甚至闪烁其辞地去威胁人家;被推滚下楼梯的意外结局和华连卡的哈哈大笑让别里科夫又羞又怕,他第一次看到了别人反击的力量和公开的嘲笑,他内心的虚弱最终击倒了自己,别里科夫终究还是一个可怜的套中人。
设疑 3 :别里科夫距离我们有多远?
导思:有学者认为任何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过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让这种性格和命运凸现出来而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何尝没有别里科夫的“套子”,又何尝没有别里科夫那样装在套子里的人?
三、漫画式讽刺手法的赏析
1.漫画式的夸张手法以夸张的笔墨为小说主人公画出一张惟纱惟肖的漫画,凸现出别里科夫猥琐可笑的形象。
2.漫画式的对比手法小城里正常的生活现象与别里科夫脑子里荒谬的生活逻辑(他竟然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构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他的迂腐和荒唐。
别里科夫虚伪堕落的思想与他严肃正统、煞有介事的话语(告密前的表白)构成鲜明的对比,显现出他的愚蠢和自欺欺人。
[拓展]
阅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截选),体察作家对人的精神苦痛和灵魂染疾的关注。姚纳回头看看乘客,活动嘴唇。„„他分明想说一句什么话,可是喉咙里没吐出一个字来,只是哼了一声。
“什么?”军人问。
姚纳撇着嘴笑一笑,嗓子里用一下劲,声调沙哑地说: “我,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嗯!„„他怎么会死了呢?” 姚纳转过整个身子来对着乘客,说:
“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也是上帝的旨意。”
“拐弯啊,魔鬼!”黑夜里响起了喊叫声。“你瞎了眼还是怎么的,老狗?用眼睛瞧着嘛!”
“赶车吧,赶车吧,„„”乘客说。“照这样子我们明天也到不了。快走吧!” 马车夫又伸出脖子,微微挺起身子,笨重而优雅地挥动马鞭。后来他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乘客,可是那一个闭上眼睛,显然不想再听了。姚纳在维堡区把乘客送下雪橇,在一家饭铺旁边停下来,在赶车座位上弯下腰,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那匹劣马刷白了。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实践要点]
1.对作家内心忧思的体察蜷缩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的人们,在遭逢人生不幸时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他们心中莫大的苦痛与辛酸竟然无人倾听、无处倾诉!偌大的城市里,庸俗自私的人们来来往往,却没有一丝的同情,所见到的只是冷漠和躲避。悲凉的世态人情,凄冷的社会人生。
2.对“文学即人学”的认识文学的主体意识是对人类灵魂和精神世界的关注,我们是在触摸他人灵魂时才懂得自己灵魂的,我们是以品读文学人生来思考现实人生的。
本文转自 [ 教育频道-新都网 ] 原文链接: http://edu.newdu.com/Teacher/Prelection/200908/110602_2.html
《装在套子里的人》同课异构教案
教学重点: 1、认识沙皇政府忠实卫道士们的反动腐朽的本质。2、理解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3、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研究性学习、联系实际扩展作品丰富的内涵
学法指导: 1、先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词语,同时提供一些背景材料。2、由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注意“笑—思—悟”的过程。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先给学生出示一首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陈显荣):“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他们害怕变革,苟且偷安。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即别里科夫。
二、解题
188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的钳制日益加紧,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享受不到起码的民主权利。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特殊性格的人。别里科夫是被警察制度吓破了胆的满心恐怖的可怜虫形象,整天提心吊胆,怕出乱子,怕人告密,连一张漫画都把他吓得六神无主,唯恐“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这个畸形典型从侧面暴露和讽刺了沙皇专制制度剥夺人民自由的罪恶。
三、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故事情节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 - 4):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二(5 -倒数第三段):写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及最后失败。
三(最后两段):写别里科夫之死。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别里科夫”。
四、研习小说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别里科夫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生活方面的“套子”(有形的): ①衣着打扮;②生活习惯。
思想方面的“套子”(无形的): 喜欢歌颂过去;用所教的古代语言逃避生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结合背景知识明确:别里科夫既震慑于专制极权政府的白色恐怖,又依附于沙皇专制统治,自觉维护反动统治,仇恨和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而他所依附并自觉极力维护的反动统治又外强中干,本质虚弱,他所反对的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又触目即是,呈现旺盛的生命力,让他胆战心惊。所有这一切,使他只好把自己深藏于套子中。别里科夫应该说既是沙皇专制制度顺乎情理的产物,反过来又维护着这种专制制度;他既是这种专制制度的受害者,同时,他又加害周围的人。
五、研习小说的第二部分 1、分角色朗读、讨论划分出这一部分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 结识华连卡 发展: 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 与卡瓦连科争吵 结局: 恋爱最后失败 3、思考问题
①作借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 , 似与前文连接不紧 , 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明确: 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前面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对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
小说的第一部分着重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等方面对别里科夫作一般的概括性描述。第二部分把别里科夫推到“爱情”的课题上,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深处,工笔细描般地刻画人物性格,让读者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本部分要突出主人公不仅“套己”而且“套人”的腐朽灵魂,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②如何看待华连卡姐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
明确: 华连卡姐弟在小说中是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力的人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是新生活的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气。他们的出现,给人们新希望,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的力量。
六、研习小说的第三部分
①为什么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 , 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呢? 明确: 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必然灭亡,使人们看到了摆脱沉闷气氛后即将到来的曙光,因此人们觉得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死了一个别里科夫,还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着,因为这是一个僵死、腐朽的社会。恐惧的情绪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因此,“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②如何理解“可是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一句话。
明确: 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这类“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约束别人,“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①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 ②别里科夫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③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
④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八、分析文章语言特色
明确:契诃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3、将套中人和新派人物联系起来,构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九、总结拓展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有变革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中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恨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这是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讽刺使用嘲讽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落后的事物的一种艺术手法。讽刺要突出描写对象所具有的逆情悖理、荒谬可笑的特征,使之无可隐蔽,以达到批评、谴责的效果。《装在套子中的人》是讽刺文学的典范。
十课堂阅读小说《免费》(《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 P42)
十一、课后作业(任选一题)、写一份《别里科夫死亡调查报告》,说明他是“自杀”,还是“他杀”。2、作为一名高中生,你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很多“套子”,请以“我与套子”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边城》
[ 教学目标 ] 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土人情,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发现人性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延伸阅读。[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导语激趣,诱发阅读期待
用多媒体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渲染气氛。
在中国居住60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说: “ 在中国有两个美丽小城,第一是湖南的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最美丽的小城 —— 湖南古镇凤凰,去欣赏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民有着怎样美丽的生活画卷,一起体验湘西人民曾经有过怎样美丽的爱的故事。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好奇心是学生的精神需求,探索的对象就是兴趣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可以唤起阅读主体的阅读兴趣,诱导学生去探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期待的情境。)
二、引导探究,体味人性美
活动一:整体感知 —— 了解情节结构,明确人物关系 速读课文讨论:、本文的情节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小说描写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的情节结构的营构特点是采用插叙,主体部分
(四)、(五)是作为插叙的内容增添进去的。
作用: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整体布局上的跌宕美。在内容上使 “ 翠翠的心事 ” 有了依托,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交代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也充实了人性美善的内容。
主要人物及其关系:翠翠与爷爷的祖孙情、翠翠与二老的爱情、驻军官兵与百姓的军民情、爷爷与顺顺的邻里情、爷爷与他朋友的朋友情、爷爷与顾客的摆渡情、翠翠与大黄狗的人物情等。课文以翠翠与爷爷为主要形象,通过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的风俗民情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 “ 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 的美好生活画卷,表现了一种 “ 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活动二:合作品赏作品中的人性美 作者在小说中从祖孙情、爱情、军民情、邻里情、朋友情、摆渡情、人物情等多方面构筑了一个人性美的理想王国。
各组选择一种大家所喜欢的情,结合具体语境,深入讨论。讨论后推荐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并可以选择喜欢的段落分角色朗读。祖孙情 : 爷爷关爱翠翠,翠翠爱戴爷爷。文中很多方面都能形象表现出这种浓浓的祖孙情。比如: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 即刻 ”,反映了老船夫动作的灵敏、迅速。“ 一面 „„ 一面 „„” 的连词运用以及 “ 翠翠,翠翠 ” 的连声呼唤,都说明了爷爷的焦急。“ 哑 ” 字,表现出爷爷的苍老以及急促地神态。这些都表明了老船夫对孙女真诚的爱护。“ 轻轻 ” 地说,是翠翠故意不让爷爷听见,“ 不是 „„ 不是 „„”“ 早被 ” 这些心理描写,鲜明地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的嗔怪,但这种嗔怪又不大声张扬,只说给自己听,不惹爷爷生气。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爱戴。
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要提醒翠翠,又怕触动了少女敏感害羞的心,说话很小心。先说顺顺好,再说大老好,最后又似乎多余地说 “ 这一家人都好 ”。可见爷爷对翠翠的爱是多么细致入微。“ 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 言外之意是你就是没有说二老,你认识二老吗?你光心动,你有行动吗?为什么不去提亲?可见翠翠说话也很委婉,也是用暗示性的话,一则表现出少女的害羞与修养,二从对爷爷进一步采取准确行动的提示中,表现出对爷爷的信任与依赖。
(祖父)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懂得孙女的害羞与懂事,不主动袒露心迹。“ 不加检点笑着说 ” 表现出爷爷心情的迫切,但为了考虑孙女的心理承受力,他故意带着玩笑的口吻来明确试探,可见爷爷用心良苦。“ 你疯了!” 一则表现出翠翠对婚事的重视与掩饰心态,还表现出对爷爷乱点鸳鸯谱的嗔怪。这些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祖孙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军民情:官民同乐,军民一家。
“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船只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你爷爷一定到军营里喝里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好勇取乐的军士„„”
其中 “ 注重 ” 写出了以民为本的慎重态度,“ 得法 ” 表明了治安方法的得当,“ 既 „„ 也 „„” 表现出治安成果的巨大,“ 莫不 ” 是从范围上、“ 极 ” 从程度上写出了官民同乐的普遍现象,“ 好事 ” 写出了军士的主动性,“ 必 ”、“ 照例 ” 写出了端午军民同乐的常规性、有序性,“ 抬 ” 写出了军民一家亲的真诚之爱。这些都鲜明地表现出官民同乐、军民一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构筑了其乐融融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
邻里情:有仁有义,爱心奉献。
“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 肥鸭 ” 说明鸭子的肥大健硕,是代表荣誉的战利品。将它不假思索地送于祖孙俩,说明顺顺的慷慨大方、尊老爱幼。“ 且知道 ”、“ 又送了许多 ” 说明顺顺并不是为富不仁之徒,而是心里装有贫困人家,一有机会就真心相助,慷慨解囊。也照应了前文的 “ 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
任 ”。
“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的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
称赞翠翠长得很美,表明了顺顺对翠翠的喜爱,“ 问 ” 了 “ 又问 ”,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那份关爱之情。这些都表现出顺顺的仁义慈善美德。
“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
“ 赶即 ”,表明翠翠不假思索,行动迅速,主动为他人着想。“ 望着 ”、“ 上山了 ” 写出了翠翠同祖父视邻里如家人,目送时间之长,情意之真。
朋友情:人生知己,同怀视之
“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来得及”,“看得好就不必再回来”
“ 也 ”、“ 换换 ”、“ 不必 ” 表现出老船夫的推己及人的美好品质。对朋友十分关心、体贴,真够朋友!“老船夫听说十分高兴,于是把酒葫芦取出,推给城中来的那个人„„一面 „„一面„„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老船夫非但不埋怨老朋友不理解自己急赶回来的好意,反而 “ 十分高兴 ”,表现出老船夫的乐朋友所乐!“ 推给 ” 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两位老朋友间的互相谦让,更表现出老船夫的豪爽与热情。“ 一面 „„ 一面 „„”,所谓 “ 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 ”,我们似乎可以看见老哥俩促膝交谈的无间场面,可听到觥酬交错、开怀畅饮的笑语喧哗。“ 醉倒了 ”,正所谓 “ 酒逢知己千杯少 ”,须 “ 一醉方休 ”!老人正是被老船夫的真情、盛情、关爱之情所深深陶醉了。
“你那天只是很不得让城里的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
这里通过翠翠的口,侧面表现出老船夫对朋友的无比真诚,对友情的万分珍重以及倾其所有的慷慨盛情。
爱情:甜而美
“但男子听去却是另一番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
境由心生,“ 好意 ” 表明二老的善良质朴,不朝坏里想,对翠翠是一片好意。“ 放肆的笑 ” 表现出二老对翠翠误解人意的宽容以及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人说是二老告诉他的,他是二老家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 说明了二老 “ 不见了 ” 的去向。是特地派人专程护送翠翠回家,表现出二老对翠翠的爱护。
“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 沉默 ” 的是表象,激荡的是内心,说明爱情已经在翠翠心头萌生,对二老人品的爱慕,使她展转反侧,寤寐思服,彻夜不眠。
“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历的事情甜而美。”
“ 但 ” 表示语意转折,说明语意的重点在后面。“ 总不如 ”,是用比较来烘托爱情的份量最重,那个端午最珍贵,爱情的滋味因真而甜,爱情的价值因善而美,爱情的长度因甜美而难以忘怀。
人物情:和而谐
狗随人行,尽保卫之职责。翠翠到哪里,狗也随到哪里。“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于是便回家看船去了。”
狗通人意,尽探视之能事。“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性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可是一会儿那远处的声音被她发现了。” 表现出狗的敏锐的感觉。人安狗闲,平等相处。“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簧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止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这是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宁静而神圣。
活动三:发现主旨 —— 探究人性美的本质
作者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有怎样的思想背景?她想寻求怎样的理想社会模式?请同学们查阅各自手头的资料,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归纳:沈从文对边地小人物的赞美,常常是从对大城市的的上层人物的憎恶出发的。沈从文20岁之前生活在湘西,20岁之后是生活在对湘西的回忆之中。他抱着对新的人生追求与向往离开湘西的。但30年代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来到北京后,看到的是都市上流社会 “ 庸俗小气自私市侩 ” 的众生相,于是他开始眺望他早年生活过的故乡,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 “ 无可言说的温爱 ” 之情,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人情唱出了一曲心灵的赞歌。
一位美国学者在写给沈从文的诗的结尾处写到 “我知道许多管渡船的老人 / 在迷人的渡口守望着河流 / 但是,我只知道一个翠翠 / 我也知道她永远等待我 / 从那丛山中奔流而下的小溪边上 / 在一个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 / 她永远等待 / 我过渡,就在边城那边。” 这就是翠翠的魅力,这就是边城的魅力!一个充满着人性真善美的,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可以诗意栖居的地方。
(以上活动安排了 “ 梳理人物关系 —— 发现人性 —— 发现主旨 ” 等教学环节,由浅入深,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特别是对 “ 发现人性美的背后是什么 ” 这一问题的探究,不仅确保了学生阅读的主题性,也使该课教学走向了深入,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而对祖孙情、军民情、人物情等的探讨活动,不仅贴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而且切入口小,包容性强,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对长篇文章进行了战
略性的重组,教学目标与内容生成的依据都植根于学生的个性需求。用多媒体渲染,用问题激发,用朗读唤醒,用合作来促进,很好地落实了学生主体性。)
必修五 第二单元 教案展示
必修五 第二单元 教案展示 《陈情表》教案1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时数: 3 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恳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投影《出师表 — 李密 》,学生会以为老师错了,教师解释)《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屏幕隐去“出师”二字,仅留“表”字)“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
终鲜(xi ǎ n)兄弟 期功强(j ī)近常在床蓐(r ù)
猥(w â i)以微贱 岂敢盘桓(hu á n)庶刘侥(ji ǎ o)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3.结合 “ 表 ” 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 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224 - 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
(一)1 .齐读第一段。.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3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文章一开始,作者说: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5 .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委婉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
(二)1 .学生齐读第二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教师分条投影).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4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 “ 忠孝不能两全 ”,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 “ 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 “ 一臣不事二主 ”,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 → 至微至陋 → 过蒙拔擢 → 岂敢盘桓(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4)“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中 “ 是 ” 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 “ 但以刘日薄西山 „„ 更相为命 ”)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教师范读第四段。.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经过李密的一番委婉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五、背诵全文。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陈辞委婉,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词类活用:夙遭闵 凶 :
名,忧患,不幸的事
察臣 孝廉 : 动,作孝廉,为孝廉
臣之 进退 : 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举臣 秀才
: 动,作秀才,为秀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 : 动,远离
猥以 微贱 : 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 故老 : 名,年老之人 谨拜表以 闻 : 使动,使皇上闻
沐浴 清化 : 清明的政治教化 则刘病 日 笃: 状,一天天地 .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 .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 判断句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6.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修辞方式:比喻,对偶,婉曲(“舅夺母志”讳母亲改嫁)8.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五,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板书设计
晋对李
陈情
李对晋 察臣
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举臣
拜臣
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除臣
责臣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进退两难 催臣
必修五 第二单元 教案展示 《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教学过程 :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读背诵、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 1 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 2 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3 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臣之辛苦
○ 4 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州司临门,急于星火。2、简要疏通以上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熟读第二段。6、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熟读第四段。、解题: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是什么呢?
提示:情:○ 1 情况(事实); ○ 2 衷情(孝情、忠情); ○ 3 情理(忠孝之道)。(投影)9、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背诵第三段导入。
二、赏析构思艺术、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身世孤苦悲凉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先尽孝后尽忠 沐清化蒙国恩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见上图、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学生读书思考约 3-5 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 1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 2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 3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小结:
○ 1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 2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 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 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 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 1 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 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必修五 第二单元 教案展示 《归去来兮辞》教案示例1
一、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的文体特点; 2 .学习本文的寄托手法; 3 .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二、学习重点 .理清本文的情感思路; 2 .学习本文的寄托手法。
三、学法指津(-)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查字典,读注释,初步了解文意。2 .反复吟诵,思考本文的形象及情感思路。步骤二:课文分析。.把握全文主旨,和表现主旨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3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问题探究 .本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点?
本文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从作风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本文写于义熙元年(405),陶渊明 41 岁,因为家境贫困出任彭泽令,不久产生厌倦的情绪,80 余天后,终于桂冠而去。在决意归隐而尚未成行之际写下了这篇辞赋。文中内容夹叙夹议,想像之景,真挚之情,和谐交融,浑然为一。从我们今天来看,本文是一篇想像作文,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本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 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从开头——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似割舍不下;想积极入世,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最后决定归隐田园。
②“舟遥遥以轻飏——载欣载奔”,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因为已解决了思想矛盾。
③“僮仆欢迎——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或棹孤舟”,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⑤“既窈窕以寻壑”——结尾,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
这五个部分表现的正是作者情感发展过程,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描绘中,以形象托出。本文开头一句,实际是作者经历了这一番情感发展之后,喊出的一句富于内容的话。.从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本文有什么突出特点?
①发乎真情。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发自内心,又出于真情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那种回家途中愉悦畅快之情表现得多么真切!“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
上,“百里”之遥本应驾轻就熟,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②情托于物:好的散文总是写得自然真切的。而要写得自然真切,必须要有寄托物,以便将自己的思想、见解、感情诉诸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真切、生动、感人,韵味悠长。而这一点,本文堪称典范。(江西 周庆阳)
必修一 第四单元 教案展示 《归去来兮辞》教案示例2
【 教学目的 】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学时安排】 1 课时
【 教学内容和步骤 】 预习准备、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课堂教学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停顿的特点——三字句 2、1 顿;四字句 2、2 顿;五字句 2、3 顿;六字句 3、3 顿或 1、2、1、2 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 1 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二)、读悟第 2 段 齐读本段。
讨论: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三)、读悟第 3 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 4 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 4 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 通过 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华山中学 路风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编辑)
必修一 第四单元 教案展示 《滕王阁序》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 “ 故 ”、“ 尽 ”、“ 属 ”、“ 即 ” 等实词的义项,体会 “ 且 ”、“ 矣 ” 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 2~5 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 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作者:见课下注释 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 王杨卢骆 ”,亦称 “ 初唐四杰 ”。、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 ①。教师补充:《新唐书 · 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 “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 天才也 '。请遂成文,极欢罢。” 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2、看注释,粗通文意。、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 / 故郡,洪都 / 新府。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 / 词宗;访风景 / 崇阿。(2)、临 / 子之长洲;穷 / 屿之萦回。
(3)、钟鸣 / 鼎食 / 之家;谁悲 / 失路 / 之人?(4)、响穷 / 彭蠡之滨;气凌 / 彭泽之樽。(5)、抚 / 凌云 / 而自惜;幸 / 承恩 / 于伟饯。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 / 而带五湖;潦水尽 / 而寒潭清。(2)、龙光 / 射 / 牛斗之墟;宾主 / 尽 / 东南之美。(3)、台隍 / 枕夷夏 / 之交;秋水 / 共长天 / 一色。(4)、都督 / 阎公 / 之雅望。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 2~~5 段。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背诵课文
二、重点段落分析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个别学生,全体学生)
二、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 2~~5 段。1、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2、背 3 段分析景物之美。
(1)、第 2 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2)、第三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
(3)、赏析: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背 4、5 段,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1)、第四段写宴会盛况,兴尽悲来,感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2)、第五段言自己虽遭时命之穷,但正因之以自励,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3)、赏析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三、作业:练习三、四。附:板书设计
一、述宾主之美。
二、绘山川美景(近景,远景)。
三、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怀才不遇,不甘沉沦)。
四、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文特点。
二、积累实词义项及虚词用法。教学步骤: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二,概括一下骈文的特点。明确:、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意藻饰和用典。、结合课后练习二,找例句。
二、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骈俪藻饰,辞采华美。、运用典故,简练含蓄(找一下,文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加强论证,叙事抒情,而运用的手法却有所不同。有明用,有暗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积累实词,完成课后练习三。1、旧 1、全、都 2、所以 2、没、干 故 3、特地 尽 3、全部用出 4、原因 4、完,尽头 1、属于 1、依附 属 2、类 即 2、就 3、在 3、则
四、虚词义项及作用。1、将,副词 1、表陈述,了 2、将近,副词、暂且、姑且,副词 矣 2、感叹,了 4、将要,副词、尚且,还,连词 3、表疑问语气,了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骈文句式的特点。1、默写课文 2、找出本文的成语 3、找出通假字并加以归纳。
必修一 第四单元 教案展示
《滕王阁序》教案2
教学目标:
• 背诵全文。
• 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练习。
• 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
• 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方法:
• 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的文化常识。
• 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 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为这首诗所作的 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 关于本文的写作
《唐摭言 • 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 关于作者: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址令。公元 675 年王勃前往交址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址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随成为他的“绝唱”
• 研习课文
• 疏通文句,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①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②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③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④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 重点突破——学会“精加工”。①教师示范分析第一部分(第 1 节)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 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翼轸”句,“俊采星弛”呼应“物 华天宝”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翼轸”句,“宾 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天宝”句。多层次渲染,以壮文 气。图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 “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采星弛” “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宾主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的写主宾盛宴。②学生归纳其余各段,边理解边背诵。
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 之美。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四语写自己来到腾王“层 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 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 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穷睇眄于中
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乘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
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解说: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抓住这一环节。
三、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二、品析鉴赏 1、对偶品析
这篇文章是骈体文。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句子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呼”“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试就第一段看其对偶关系:
南昌故郡 星分异轸 襟三江而带五湖
洪都新府 地接衡庐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雄州雾列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 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摇临
宾主尽东南之美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帏暂住
十旬朽暇,盛友如云 腾蛟起凤孟许士之词宗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 或词组也对偶,这叫做“当句对”,如第一段中的:
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三江”对“五湖”、“蛮荆”对“瓯越”)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也属于“当句对”)2、对偶句与仿句练习
①教师任意读出课文中的上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②教师根据课文的情境自出若干语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如: A.腾王阁中,高朋满座; 都督宴上,盛友如云 B.见秋水之浩淼; 望长天之云彻
C.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 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③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做法利用文中语句编制“对偶句”。
(解说:此举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意构思。应该在;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句式、句意,不必苛求平仄上的工整。)、“ 警句 ” 品味
《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了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如: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中的 “老当益壮” 和 “穷且益坚” 就是把 “老” 和 “壮”,“穷” 和 “坚” 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 “东隅已失,桑榆未晚” 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 和 “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的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 “失路之人” 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的对偶句很多,不一列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
布置作业:、反复背诵课文,直至烂熟于心。、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段有完整主旨的文字。板书设计:
课后回顾:
中学语文网中网辑 http://www.ykyz.net/yuwen/index.htm
必修一 第四单元 教案展示
逍遥游教案1 教学目的、大体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积累词语:志、图、名、置、穷; 教学设想、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把不懂的语句画下来,由教师组织讨论; 2、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 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题理清作者的思路;、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也不必过分地批判,通过课文,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
教学步骤
一、简介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年龄略小。
二、解题导入
什么是 “ 逍遥 ” ?从语义学意义上说,这是个联绵词,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此外,它还是个叠韵词,因为韵母相同,逍遥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反正试想一下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即 “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即 “ 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庄子》的 “ 无为 ” 主义,也可以叫作 “ 逍遥 ” 主义。
三、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 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知,通 “ 智 ”。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奚以知其然也? ” 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而彭祖乃公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汤问棘也是巳。” 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 “ 上下四方有极乎? ” 棘曰: “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 „„” 汤王有 “ 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 ” 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 的 “ 彼且奚适 ” 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 “ 小知不及大知 ” 的道理。、“ 此亦飞之至也 ” ––—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9、“ 此小大之辩也 ” ––—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四、引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逍遥游是从一个神奇而迷人的故事开始的,鹏鸟海运徙于南冥,需水击三千里,扶摇上天九万里,后乃培风图南。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先用 “ 野马 ”、“ 尘埃 ”、“ 生物 ” 以息相吹来说明 “ 风 ” 的作用,再用杯水芥舟来说明 “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最后讽刺蜩与学鸠讥笑鹏鸟,自鸣得意的浅薄情态,并用行远更需多备粮的道理来批判蜩与学鸠的浅识。由此引发出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的观点,进一步以 “ 不知晦朔的朝菌 ”、“ 不知春秋的蟪蛄 ” 及 “ 大寿的冥灵大椿 ”、“ 众人匹之的彭祖 ” 来喻证 “ 小年不如大年 ” 的观点。以斥 讥笑大鹏之志来喻证 “ 小知不及大知 ” 的观点。所以,那些才智可担任一官的职守,行为可顺一乡的俗情,德性可投合一国之君的心意而得一国的信任的人,属小知之人,宋荣子犹然笑之。那么,宋荣子、列子就是作者充分肯定的人物吗?不是。他们虽然一个是 “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一个是 “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 ”。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无所不可,逍遥自得的境界。在作者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呢?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必有所待(依靠和凭借)便能 “ 乘天地之下,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就是作者所说的 “ 忘我(物我不分)” 的至人和无意于求功的神人和无意于求名的圣人,才能达此境界。
五、讨论课后练习,理清思路。
六、依据思路诵读全。
七、布置作业、辩析多义词志、图、名、置、穷的意思。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逍遥至境的认识。
中学语文网中网辑
必修一 第四单元 教案展示
逍遥游教案2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 „„ 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 1 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背诵第 1 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教学难点 :
庄子之文,不拘一格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一种与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行文风格。作为表达庄子思想核心——绝对自由精神的《逍遥游》,笔法上具有“汪洋自恣以适己”的特点,给人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强烈印象。其神思,如龙翔云中,灵动飞异;其行文,如风行水上,飘逸洒脱。清代林云铭评《逍遥游》笔法云:“篇中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
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这种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笔法,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形式,与诸子散文大相径庭。因此,从传统创作思路、文章框架、结构手法这些角度剖析《逍遥游》,实难窥其妙处。授课中当以感悟庄子的思想情感为主。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教学时数 :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二、庄子和《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 369 年,死于公元前 286 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庄子》一书现存 33 篇。有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内篇 7 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三、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四、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1)正字注音释义(略)。(2)学生朗读课文。、参照注释,翻译课文。(分小组活动)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
第四篇:语文:2.7《逍遥游》教案(新人教必修5)
2.7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
归纳“则”“乃”“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读、启发、讨论、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及其文和道家思想;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落实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天崩地坼”(李泽厚语)血雨腥风的战国,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当时叫“蒙”的小国,一位思想家带着他的第一声啼哭诞生了,他,就是我国历史上与老子并称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周。
对于庄子我们并不陌生,高一时就拜读过庄老先生的《秋水》,我想请教的是出于《秋水》的成语及其意义是否还有同学记得?(望洋兴叹:看到别人的伟大方知自己的渺小;后多比喻要做一件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被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人笑话了;现表示被内行人笑话。)
既然并不陌生,我们是否能够遥想一下庄子的形象呢?(答案具有开放性,大致要点:曾垂钓于濮水,曾向监河侯贷粟,曾以卖草鞋为生,著《庄子》“十余万言”[《史记》语],是一位被褐怀王的隐士高人。)
可以让学生多介绍相关的故事。
明确知识:
1、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2、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3、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鲁迅: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再一次接触庄子,我们要通过《逍遥游》了解庄子的哲学世界,走进庄子内心的深处。
二、初步感知课文
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坳堂(āo)草芥(jiâ)夭阏(â)
蜩蝉(tiáo)舂粮(chōng)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泠然(líng)万仞(rân)蓬蒿(gǎo)
三、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相关存在的疑难问题(字词)。
四、选三个学生读,随时正音,纠正错误,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即学生谈本段讲了什么。
五、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话。(等于翻译课文)明确:
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如?
明确: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彭祖——众人;鹏鸟——斥鴳。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学生讲图,随时翻译文章,点明重要词语的意思。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明确: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六、附录,以下内容最好在课文梳通中加以落实。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不过这样的罢。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通“智”。年,寿命。本句意思是说:小智不能理解大智,小寿命不能理解大寿命。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
6、“而彭祖乃公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特,独。匹,比。彭祖,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到商,年八百岁,故以久寿见闻。全句大意:然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现在却独以长寿闻名。众人还都希望同他齐寿,不是太可悲了吗?
7、“汤问棘也是巳。”汤,商朝的建立者,亦称成汤。棘,汤时的大夫。汤曾向棘询问有关宇宙的道理。原文是: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汤王有“物各有极,任之则条畅”的话,与《逍遥游》所持的思想一致。庄子肯定性重述其问,也是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鹏举万里而图南与斥 的“彼且奚适”之问对照,进一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8、“此亦飞之至也” ––—这样也就达到了飞翔中最得意的境界。
9、“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诸子散文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便是庄子。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世嫉俗,痛恨黑暗现实,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由于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各国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不可能实现,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一切。于是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是怎样的“自由”呢?希望我们能够在《逍遥游》中能够窥见其中的点滴。
二、理解文章内容。
1、听读全文前,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
读毕,学生总结出三个“笑”字,分别在第一、二、三节。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
斥鴳笑之
宋荣子犹然笑之。
2、弄清三个“之”,我们就能知道笑的对象了。下面,就请大家解读三个“之”。
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 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3、全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由三“笑”构成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解读这三大板块。
三、先看第一板块。请大家朗读第一节。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明确:因为大鹏“图南”,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
明确:大鹏、野马、尘埃,以及天地间的生物,都是靠大自然的气息“相吹”的。而蜩与学鸠同是属于“生物之以息相吹”之类。差别只在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罢了。事物的大小不一样,所适的远近不同,它们所凭借的条件(即所待)也是有区别的。所适越远,所要凭借的条件就越是充足,如将要“图南”的大鹏必须有“风斯在下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的条件;而“决起而飞,枪榆枋”的蜩与学鸠所凭借的风(或其他条件)比起大鹏就小多了。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消遥。
3、本段中其实有一句话可以证明以上的内容,而且这句话是作者写鹏如何大,如何飞至九万里的目的,是哪一句?
明确:“天之苍苍,„„亦若是而已矣。”就是说,人们仰而观天,苍苍而无所至极;殊不知九万里高空的鹏俯而下视,也如人们仰视苍天一样。在九万里高空的鹏把地面的人、物看得很渺小,但地面的人或其他小生物看远在至极的高空的大鹏不是一样的渺小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完全泯除了事物的大小。在他看来,世间的万物都是一律平等的。鲲鹏之大,尘埃之小,都是有所待,因而都不逍遥。
4、齐读第一节,感悟内容:鲲鹏凭借风力、蜩与学鸠笑鲲鹏和作者反驳蜩与学鸠。
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四、再看第二板块,请大家朗读第二节。
1、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明确:斥鴳认为,鲲鹏要飞高,才依赖于风力,而自己不追求那样的高度,所以能够摆脱对外力的凭借,自己能够自由地“腾跃”“翱翔”。
2、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你认为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明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这是世人的成见。因为他觉得“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即像大年之大年的彭祖,不知自己本性的“众人”却非要去“匹之”,这不是很可悲吗!这里,庄子仍进一步阐发要泯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鴳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人”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因而它自得其乐地笑了。
这里的“笑”就代表了庄子的笑。庄子是借斥鴳笑大鹏来喻自己笑那些持有“大小”成见和以小慕大的人。
庄子为何用斥鴳来喻自己呢?这是由于庄子的时代背景所限。他常常托别人或别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人物,禽兽鱼虫无一不成为他借用的对象。他之对己、对人、对物根本就没什么分别,只不过他有时在明处,有时在暗处,有时当场导演,有时幕后指挥,但是“每一个场合中,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张默生)
板书:蜩与学鸠、斥鴳 否定以突出
五、最后看第三板块,齐读朗读第三节。
1、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因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由“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可知,作者对他也是否定的。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否定比他自由得多的列子来进一步否定他。
蜩鸠与大鹏都是有所待,蜩鸠却去讥笑大鹏,这不可取;同样,如果大鹏去讥笑蜩鸠的话,是否可取? 人类中,那些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良好的行为、高尚的道德、强大的能力就能够称效一官,投合一君,取信一国的人,虽然他们都以达到目的为满足,但因为是有所待,所以与消遥的境界来说实在相差太远了,理所当然要被比他们略高一筹的宋荣子所笑。
但庄子对宋荣子的“笑”并不完全赞同。宋荣子尽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但却“未数数然也”。他仍是始终“未树”消遥境界。
再如比宋荣子更高一筹的列子,他能“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但和宋荣子一样也是“未数数然”的。他能御风而行,虽说免去步履之劳,可是没有风,不是也无能为力了吗?所以庄子说他“犹有所待也”。
齐读第三节,感悟内容。
板书:“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六、到此为止,我们了解到,作者对“笑”鲲鹏和别人的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一一作了否定。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1、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明确:也都作了否定。否定后者好理解,关键是否定前者不好理解,因为“鲲鹏展翅”早已作为积极的意象被人们广泛引用。但在本文中,作者在讲述这一寓言故事时,突出的不是鲲鹏本身,而是风力,“故九万里,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风力作用的突出,实际上就是对鲲鹏的否定。作者写了“笑”的双方,对“笑”的一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都作了否定,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顺便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果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是的,本文也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板书:“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惋惜以突出
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惋惜突出
2、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3、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只有任其自然,随变是适,无乎所待,以游无穷,这才是逍遥游的理论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了,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
板书:蜩与学鸠 否定以突出 大鹏 惋惜突出
“知效一官”等四种人 否定以突出 宋荣子、列子 惋惜以突出 “至人、神人、圣人”
七、小结: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以三“无”(无己、无功、无名)作结,有力地论证“无所待”观点。
至于“无所待”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读读《逍遥游》的后半部分。
板书:
八、学生讨论: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何看法?
1、明确: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世上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原因在于“有己”,“有己”则“有待”,只有做到“无己”才能进而达到“无功”“无名”。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我。在庄子看来,人和万物都是得道而生,形体只是道的寓所,人如果拘于形体,必然会受到外物的束缚,达不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只求保身全生养亲以尽天年而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俯仰随我,置声名与舆论于不顾。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便是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合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现实的绝对自由。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在现实中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而超现实地在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对的,但这种“绝对自由”的超现实性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庄子的哲学其实就是人生哲学。在庄子看来,“有待”和“无待”意味着人生的两个层面,物质形体的活动总是有待的,而无形的精神活动可以是无待的。人生世间,难免神为形累、心为物役,应该通过“无用”、“无己”的“道德”修养,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缚,从自我中提升一级,达到无待的自由。
第五篇:逍遥游(新人教版必修5)教案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 “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 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 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
什么是“逍遥”?从语义学意义上说,这是个联绵词,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此外,它还是个叠韵词,因为韵母相同,逍遥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反正试想一下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即“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的“无为”主义,也可以叫作“逍遥”主义。
三、朗读课文,粗通文意。
1、听录音,注意字音与节奏。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正句。
鲲(kūn)
抟(tuán)
坳(ào)
蜩(tiáo)
决(xuâ)起而飞
抢(qiāng)
小知(zhì)
斥鴳(yàn)
数数(shuî)然
泠(líng)然、3、疏通、积累
通假字:
冥——溟
反——返
知——智
已——矣
辩——辨
而——耐
有——又
重点实词(单音词):
怒而飞
志怪
抟扶摇
六月息
负大舟
覆杯
培风
决起
枪榆枋
控于地
适千里
小年
知其修
绝云气
斯已矣
天地之正
重点实词(双音词及短语)
海运
扶摇
野马
坳堂
夭阏
莽苍
果然
泠然
数数然
羊角
重点生字
抟
坳
蜩
舂
蟪蛄
斥鴳
四、整体感知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扩,读时要带不屑——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五、分析、理解第一段
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请选取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作介绍。
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
2、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
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六、布置作业
找出第一段中所描写的事物的“所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
二、学生自读自译第二、三自然段 说明
参照注解自译第二、三自然段,有疑难处,教师予以指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 解的? 明确
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资《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孤儿,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说明
并非简单重复,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说明
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明确
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
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明确
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五、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明确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六、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明确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1、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七、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明确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 明确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九、作业
就文章的某一艺术特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