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课时《1~5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1~5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主题图中准确地数出用1~5各数表示的物体,并会认、读这5个数。2.借助小棒、点子图等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1~5各数基数的含义,知道1~5的数序。
3.在各种活动中感知1~5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学习重点 1~5各数基数的含义。
(三)学习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准备课时,大家已经学过了1~10各数,你还记得吗?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用1、2、3、4、5这5个数各说一句话。
(2)预习教材第14页~16页,并思考: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哪个数表示呢?。
(3)下图中的珠子,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这个数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的数量?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昨天你自己到农家小院逛了逛,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P14~P15的主题图。)
教:把你昨天在院子里看到的物体及它们的个数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吧。2.问题探究
(1)有序观察、数数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
师:大家找的可真认真!可你们一会儿说5个南瓜,一会儿说1只小狗„„还记得我们数数时怎样数更好吗?
师:对,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那我们先说数量少的,再说数量多的。谁能按从少到多的顺序说出图中事物的数量?(教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出学生找到的图片)
(2)认识1~5各数基数的含义
师:1只小狗、1个老奶奶„„它们的数量都是几?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像1只小狗、1个老奶奶,它们的数量都是1,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教师在老奶奶、小狗图下贴数字卡片)
师:看看我们的周边的事物,还有谁的数量也可用1表示? 师:找过数量是1的物体后,我们该找数量是几的事物了?
师:你能找到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2来表示吗?(学生说,教师在鹅、盘子图下贴数字卡片)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像刚才这样接着往下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适时地把数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图下面)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5个数,你能拿出数量是1的小棒吗?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对各种图案予以肯定,引导学生摆三角形、正方形)
(投影展示、交流)教师:你用几根小棒摆了一个什么图形?
师:大家能用小棒摆出1~5各数,真棒!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5各数吗?
(2)感知1~5各数的顺序
师:数学上经常用横式计数器来表示数。瞧,计数器上的一颗珠子可以表示“1”。(课件演示计数器)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2和1是什么关系?
师:你知道2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也就是说,2添上1是3。(依次教学3添上1是4,4添上1是5)同桌互相拨一拨,说一说。
师:除了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数,还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数,点子图上的一个圆点也可以表示“1”。从学具中拿出点子图表示1~5各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一排。
师:我们来抢答:1~5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1后面一个数是几?3前面一个数是几?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1~5各数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各数,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师:看着“1”像什么呀?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写,在练习格里描、写。3.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1~5这几个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朋友,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而且还了解了1~5的数序,还能美观地书写1~5,收获真多啊!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2,(),4,()【答案】(1),2,(3),4,(5)
【解析】这是基础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1~5的数的顺序,与目标2一致。2.数一数,写一写
【答案】1,5,4,3,2(注意书写)【解析】考查目标
1、目标2和目标3。3.填一填(1)(),(),3,(),()
(2)3前面的一个数是(),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答案】(1)(1),(2),3,(4),(5)
或(5),(4),3,(2),(1)
(2)2,3和5 【解析】考查目标2。
4.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藏有1~5,想办法表示出来并和你的家人交流。【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3,知识要学会用,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并想办法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用符号表示,可以画一画,可以说一说,可以摆一摆等等。接下来要学会用数交流。
第二篇:第1课时 认识小数「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呈现思路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相似,仍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为场景,通过人民币、米制系统、面积、刻度尺或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让学生在熟悉的、有交流内容的、能说出具体事例的情境支持下,充分感知小数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是对小数进行初步认识,教科书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或两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两个教学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它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学生学习小数和学习分数一样,对小数概念的理解要比对小数计算的掌握困难得多。因此教科书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了解小数的含义。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不要急于归纳体会含义;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应当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3.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在教学例2~例4时,在问题提出后,均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同学分享交流策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提高学生选择策略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优化的意识。
◎教学笔记
第1课时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1~92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94~95“练习二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小数。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通过观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经历小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呈现教科书P91情境图。
【教学提示】
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小数,让学生倍感熟悉。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中出现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发现:这四幅图中出现的数和原来学的整数不一样,这些数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3.45、0.85、2.60、36.6、1.2、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字,从而引出小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究小数的读法
1.尝试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该怎么读呢?每个同学自己先读一读。
读完后,教师指名学生起来读第一个小数。
【学情预设】学生读3.45【教学提示】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避免错误发生。
这个数的时候,出现了好几种读法,有的读作三点四五,有的读作三点四十五,有的读作三百点四五,还有的读作三百点四十五。
◎教学笔记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读法呢?
【学情预设】因为这个数中有个小数点,我们不知道这个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该怎么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读出第一个小数。通过各种错误读法的呈现,引起学生对整数读法和小数读法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对小数点的注意。
2.归纳小数的读法。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应该怎样读小数。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小数点左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读法和读电话号码一样,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课件展示并板书)
【教学提示】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避免错误发生。
3.练习反馈。
师: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这些小数:3.45、0.85、2.60、36.6、1.2、1.5。
【学情预设】通过老师小结的方法,大部分同学能读出这些小数,分别是:三点四五,零点八五,二点六零,三十六点六,一点二,一点五。其中2.60后面的零要读,36.6的小数点左边有两位数,要读成三十六,不能读成三六。
三、探究小数的意义
1.了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科书P92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大部分同学能知道,测量出王东的身高为1米3分米,要求的是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王东的身高。
师:同学们,你们会只用米作单位表示王东的身高吗?1米是1米,3分米是多少米呢?请同学们借助米尺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汇报结果。
【学情预设】因为1米有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则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此处的知识点比较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追问和提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1分米是米,还知道1分米是0.1米,那么0.1和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回答。
【学情预设】米和0.1米是相等的,因为它们表示的长度都是1分米。1分米=米=0.1米,3分米=米=0.3米。可以看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十分之几的数可以写成零点几。(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师: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会用米作单位表示王东的身高吗?
【学情预设】用小数表示1米3分米,写小数时1米是整米数,可直接作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比1米更小的量,即3分米=0.3米,3写在小数点的后面,所以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3米。
教师小结:(1)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米尺图,先对1分米是1米的直观地理解,并且沟通其与小数的联系,再利用迁移的规律得出3分米是1米的,即0.3米,使学生感悟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2.类比迁移,拓展认识小数含义。
师:请大家看看4.3元中的3,它能表示哪些含义?
【学情预设】可以表示3角、元、0.3元,因为1元=10角,3角=元,也就是0.3元。
【设计意图】在借助米尺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之后,再类比迁移到人民币的知识,再次强化一位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
【教学提示】
练习2、3题,能进一步巩固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学生独立解答。
师:同学们解答出来了吗?怎么样填?
【学情预设】因为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是元,还可以写成0.1元,所以5角是510元,还可以写成0.5元,8元5角写成小数是8.5元。
【设计意图】本题选取学生熟悉的元与角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并巩固小数的写法。
2.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读出图中的小数。
【学情预设】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可。
3.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第2题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写小数,学生一般都会写。第3题是将小数与分数联系◎教学笔记
起来,由分数改写成小数,学生也不会觉得有难度。
【设计意图】第2题借助米尺和人民币的关系,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第3题借助面积模型,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4.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看数轴填数,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在0~1之间的小数,就是零点几;在1~2之间的小数就是一点几;在2~3之间的小数就是二点几。据此填空即可,数轴上从左往右分别填0.2,0.5,0.8,1.1,1.4,1.7,1.9,2.3,2.6。
【设计意图】本题是用小数表示出数轴上对应的点,为认识数的顺序提供直观支撑。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只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含义时,有一些困难。教学时,我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辨析,通过语言表达理顺数学思维,帮助学生体会小数的含义,效果不错。在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时,学生感到有难度,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再来思考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总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数,教学时应以引导为主。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第三篇: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教案)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好吗?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摸出这个形状物体必须要说出它的特征。
师:(一个学生摸出几个圆柱体。)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没摸出其他的物体吗?
生:因为那些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这几个圆柱有一个曲面,能够滚动。师:你可真聪明。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课件出示圆柱体)
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想知道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圆柱弯曲的那个面究竟是什么形状的。
生:我想知道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从大家的问题当中,老师看出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我听说咱们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自学能力也很强,所以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你们能行吗? 二:【新课讲授】 1.初步感知圆柱。
(1)大家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师指名回答)
(2)教师展示课件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
(3)教师:这些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也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
(4)教师又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2.教学例1。
(1)探究圆柱体的特征。
① 现在请小组内同学,每人拿一个圆柱,仔细看看,用手摸一摸它的面。在互相之间说一说你的发现,交流自己的想法。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
② 小组汇报,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 教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 学生:3个面;形状相同,都是圆形,面积相等;曲面。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③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知道两个底面相等,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吗?
(a、画——剪——比
b、量直径计算;c画在纸上倒过来是否重合)
④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能滚动呢?(因为侧面不是平的,是弯曲的)请你再次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这个光滑的曲面。
师:提升认识: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圆柱有几个面,以及它每个面的特征?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板书
(2)认识圆柱的高。
①教师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体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想一想:圆柱的高矮与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课件出示并讲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长度相等。
②如何测量圆柱的高?小组讨论,找出测量方法。然后请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师问:他的测量方法好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强调:在测量中一定要注意圆柱要水平放置,刻度尺也要水平放置。
(3)对圆柱“高”的认识拓展
提问:请你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课件出示)
孩子们老师头脑中闪出出这么一个画面,在酒店、大型商场有转动的旋转门,它转动起来也是一个圆柱,其实它的原理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实验原理一样,让我们赶快去实验吧……
(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教师:请你将长方形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
(以长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旋转形成的图形是圆柱。为轴一边的长度等于圆柱的高,另一边的长度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8、19页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先独立做一做,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2、3题。
第1题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准确地说出图中哪些地方或物体的哪一部分是圆柱。
第2题指名说。
第3题学生判断后,要让学生说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把第2、3个图形围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
2.第1题:手电筒的筒身、柱子、哑铃的把手和两端都是圆柱。第2题: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第3题:第一个图 理由:将圆柱展开,长方形的长应等于底面圆的周长。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组织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1.教学圆柱的认识,应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2.探究圆柱的特征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出圆柱的特征。要注意两点:
(1)从整体上把握“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学生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周围的面叫侧面。
(2)深入对各部分的探究。如“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各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动手操作,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的一些发现可能只停留在直观判断的层面,应鼓励学生把圆剪下来放在另一个底面上,看是否重合。
3.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要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第四篇:优质教案2015 认识除法 第1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教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具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小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①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②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③学生操作摆桃子 1.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①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2份,一份2个,一份4个,也可以分成2份,每份3个„„
那么,你们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方法分成两类吗? ②小组或全班交流
③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④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是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⑤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2.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么分?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3.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①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②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③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④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节课的内容。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因此,上课前,我让学生带着一个问题----怎样才是平均分?去进行预习。提出问题方向后,学生能针对问题入手,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上了这节课后有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学生分完后,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分?让学生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篇:第1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授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新课教授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桌两人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展台展示)
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活动
1.用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运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原则,填空。3.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1)照样子剪出图形,再看看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
5.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可用展台进行展示)
四、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并能够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动手发现特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更为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反思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但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前面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本来可以很快进行猜想和验证,但是考虑到还是有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掌握,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讲完,以后尽量把自己的语言精简;另外还有一个说话重复的问题,慢慢改掉这个坏毛病。说道概念时要确定的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这样,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