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礼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
齐读。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教师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思考问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
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
练读,交流读,评点
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
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
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
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
板书:贴切
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练习设计
完成练习册。
熟读课文。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
说说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
板书:事例动作说理神态语言贴切
三、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怎样才能把事例说好?
(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3、练习说话。(准备、交流、评点)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4
板书设计:
24、谈礼貌
神态
故事
动作
语言
说理
贴切
课后笔记: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第二篇:谈礼貌教学设计
《谈礼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文章,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相待,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本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文章例举了正反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说明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教学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谈礼貌》这篇文章,现在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效果怎样。
出示:彬彬有礼 纠纷
宽容 出言不逊 师傅
和谐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指名读,齐读。)
2、说说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3、师: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管是态度上还是言语上都应该礼貌待人。因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学生答: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板书: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4、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谈礼貌”。板书课题:谈礼貌
(二)学习三个事例
1、默读2—4自然段
(1)思考:这三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能简单说说故事的情景吗?
(2)同桌相互交流,反馈。
(3)根据回答,学习不同的故事。
2、学习第一个故事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牛皋不懂礼貌、岳飞很懂礼貌?
(2)课件出示句子:(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品词“吼,呔,老头儿,爷”,突出牛皋的态度粗暴,出言不逊,用无礼的语气感情朗读句子。
(3)引出句子(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品词“下马,施礼,请问”,突出岳飞的彬彬有礼,用和气的语气感情朗读句子。(渗透通过品词析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4)老人家对待不同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用不同的语气朗读两个带着不同情感的句子。(总体指导一些朗读技巧:随着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朗读语气,读出你的理解与感悟)
(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什么道理?结合回答,出示句子(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指导学生理解俗语的含义,进行礼貌教育(当自己有求于人时讲礼貌容易获得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懂礼貌的孩子)。
(6)写法指导:在这个故事中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神态、动作、语言)
(7)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二个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2)指名说,出示句子(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从这你觉得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看出?品词“对不起,您”。读出她的彬彬有礼。
(3)出示(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微笑着”,“没关系”证明女青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里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读出她的宽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教育?引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进行思想教育。
(5)从今往后,如果你在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你会怎么做?同桌交流。
(6)齐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三个故事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
(2)指名回答,提问:你从哪里看出?
(3)出示句子(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自己读一读,你从哪个词看出周总理很懂礼貌?(三个“您”)
(4)比较句子: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两句中的您都表示对他人的尊称,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有区别吗?)
(5)读出周总理的尊重长者,平易近人。
(6)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理解“文雅,和气”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加以理解与教育。板书刮脸(伟人)宽容
提高修养
(7)结合学生的回答问:以后当别人无意中伤害你时,你会怎么做?
5、表演课本剧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个懂礼貌的人物,知道了礼貌待人有很多好处,你们觉得这三个故事有趣吗?想演一演课本剧吗?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表演前说清规则,提醒: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看哪一组同学演得最好?
(2)小组练习后,学生表演三组,评出冠军组,给予适当奖励。
(三)写法指导
1、同学们演得真棒!再默读一遍2—4自然段,想想:这三个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指名回答,教师点拨,启发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写自己的文章。
(2)如果调换一下故事与说理的位置(举例),你们说好不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否则,将会语无伦次,表达不清。
2、孩子们,既然礼貌待人的好处那么多,那么重要,从今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同桌交流,回答。板书(结论: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
(2)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3)本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介绍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式,指导他们在写说理性文章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及“总—分—总”的写法。
(四)拓展教学
拓展延伸:世界上礼貌待人的例子太多了,除了书上的这三个事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向同学说一说吗?
(1)学习小组交流,建议采用2—4自然段的写法简单说说。
(2)反馈交流结果,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3)把你刚才所举的例子按先举事例后说理的写作方法写下来。(课后完成)
(五)交流收获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2)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减少()矛盾。
(3)学会礼貌待人,()使用(),就能使(),()更加美好。
(4)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而且反映出()
(5)从上面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谈礼貌》这一课,希望大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希望那些曾经不懂礼貌的同学知错就改,以后做个彬彬有礼,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希望每个同学在生活中多用礼貌用语,时时刻刻做到以礼待人。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快乐起来!你们能做到老师提出的三个希望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三题,写下刚才你说的礼貌待人的事例。
3、完成《同步练习与测评》。
板书设计:
谈礼貌
话题: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
(1)问路(古人)
和气
得到帮助
例证:(2)踩裙(今人)
道歉
减少矛盾
(3)刮脸(伟人)
宽容
提高修养
结论:学会礼貌待人,恰当使用礼貌语言
第三篇:谈礼貌教学设计
谈礼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一类字,会读一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同学们我们经常会说要讲礼貌,你知道什么是礼貌吗?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语言文字训练点】
1.“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先讲事例再说道理。
【拓展读写】
《说岳全传》 【资料补充】
礼貌待人方面的谚语、格言。【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思考:本课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画出相关语句。4.查阅并整理与课文有关的名人和身边讲礼貌的资料。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安排两组同学表演踩脚,(一组有礼貌,彬彬有礼;一组出言不逊,引发矛盾)。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作法。3.小结:这叫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4.板书课题,解题。
(1)礼貌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2)“谈”是说理性文章的一个标志。【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篇文章的体裁。】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同位互查,开火车读)【出示课件2】 岳飞 讨人嫌 纠纷 师傅 和谐 校场 彬彬有礼 牛皋
【预设:①易出错的音:校(jiào)彬(bīn)需学生反复识记
②易出错的字:嫌,注意右边的写法,右边第五笔要出头。傅,右边上面的甫应为横折,没有钩。通过学生交流、教师范写强调,并在书上描红,本子上写两遍。】
4.指名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可能概括不准,引导学生用段意串联法概括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
(一)这是一篇说理的文章,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用“——”线画出。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条什么古训?用“~~~”画出。
1.指名回答
(预设: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二)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你从书中哪些地方知道的?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1.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展开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预设重点交流一:
第一自然段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第二自然段“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采用古训,发人深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谚语和名人名言,更具有说服力。】
【预设重点交流二: 2自然段:作者列举“问路”“踩裙子”“刮胡须”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预设重点交流段落一:】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 „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1.小组分角色朗读。(揣摩他们的语气、动作、神态)2.小组展示。
3他们两人的问路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预设:牛皋: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傲慢无礼„ „岳飞:彬彬有礼、以诚待人„ „】
4.你想对他们分别说什么?
5.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名再读课文。6.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小结: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出示投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预设重点段落二: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 „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1.文中小学生和女青年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2.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体会。3.组长带领组员讨论。4.全班交流。
5.假如小学生没有道歉,女青年又不让,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或看到这样的小事?你或他们是怎样处理的? 7.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8.小结:(投影出示)
【预设重点段落三: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又一次刮脸时„ „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1.默读课文,你从中读到一个什么样的周总理?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朱师傅的内心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3.指名读。4.全班交流。5.说明什么道理?
三、延伸拓展 有关礼貌的名句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三字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孟子)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 守时是最大的礼貌。——路易十四
四、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 1.写会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阅读《说岳全传》。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1.先看一看,再听写。
岳飞 讨人嫌 纠纷 师傅 和谐 校场 彬彬有礼 牛皋
2.同桌互相批阅后把错字改2遍。
3.教师针对出错多的字随机指导,通过学生交流、教师范写强调,学生修改。
(预设:“嫌”,注意右边的写法,右边第五笔要出头。“傅”,右边上面的甫应为横折,没有钩。)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小组内赛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道理讲得很清楚,选择事例时有古有今,有平凡人、有伟人典型有代表性,在举例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先讲事例再说道理,容易理解。
四、交流搜集有关名人和身边讲礼貌的资料
五、小练笔
出示“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
1.仿照写一段话。(预设:妈妈劝你吃不愿意吃的菜、同位帮你指正错误„ „)
2.学生进行练笔。3.同桌交流。
5.班上点评好的习作,自己再次修改。
七、布置作业
1.继续阅读《说岳全传》。2.预习第21课《七律 长征》。
第四篇:谈礼貌教学设计.doc
《谈礼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古训、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感知说理文基本表达方式。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2、初步感知说理文基本表达方式。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2、理解文中的古训、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教学准备:自制PPT。教学过程:
板块一:古训、俗语巧铺垫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四年级学过的一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课件:说勤奋)生:说勤奋。
师:对,它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啊? 生:说理文。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文章第一自然段是:提出观点(板书:提出观点);中间这两段举了两个事例,通过两个事例说明了勤奋的重要。(板书:举例论证);最后这一段总结了勤奋的重要性。(板书:总结观点)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一篇议论文(说理文),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谈礼貌》。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呀?
(黑板贴: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作者第一自然段还引用了一则古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呈现: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学生指名读,齐读。)
师:这句话出自《礼记》,古人遗传下来的做人做事的准则。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生: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课件呈现第一自然段,其中“意思是说”呈红色。)师:“不失色于人”就是这个自然段中哪个词的意思? 生:彬彬有礼、态度不粗暴。师:对。“色”是什么意思?是颜色? 生:相貌的意思。
师:这个“色”就是脸上的表情、神态,甚至你的眼神。师:“不失口于人”是什么意思? 生:引导学生说出,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师:对呀,就是要说文明、礼貌的话。再读读这则古训,要争取记住。(生齐读)师: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就用“意思是说”来解释一下。师:再来读一条古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生齐读)
师:它出自《荀子》。这句古训的意思是说——(课件呈现: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意思是说。)有点难了,谁能来翻译一下?
生:引导学生说出人没有礼貌,就很难在社会上生活;做事情没有礼貌,就做不到完美。师:掌声鼓励一下,说得太好了。今后在写文章用到古训,如果别人不懂,就可以用“意思是说”解释一下。不要你懂人家不懂,这是不礼貌的。(众笑)
师:课文中还用了其他的语言。(课件呈现: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生齐读)
师:要不要用“意思是说”来解释?
生:要,不然人们听了,不知道什么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师追问:你听得懂吗? 生(点点头):有点读得懂。师:大伙儿读得懂吗?(许多学生回答:懂)
师:是的,一般人都懂,通俗易懂,这样的语言称为—— 生:(齐)俗语。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俗语,你会说吗? 生:引导学生说俗语。师:积累。
(课件呈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齐读)
师:(课件呈现:见人不施礼,多走二百里。)(生齐读)
师:这些俗语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古训则来自于经典国学。平时要多留心生活中的语言,也要多读书积累。
师:《谈礼貌》这篇课文中运用了古训、俗语。平时我们要善于积累,积累得多了,表达的时候语言就可以丰富、精准、有说服力。版块二:精读2-4小节,领悟礼貌待人的好处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文本浏览课文2-4小节,看看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谈礼貌的? 生:问路
乘车
理发(刮脸)
(相机板书)(写在举例论证边上)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故事。谁来读读描写牛皋问路的语句。生: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师:在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牛皋?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能再读读吗?(读的不好,师范读,生再读)读出牛皋的不礼貌。(生读完)哎呀!真是个不礼貌的人。
师: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会怎样想怎样做?谁来说说? 引读:大家的感受与老者一样,所以老人……
生:不但没有给他指路,反而生气的骂他是个“冒失鬼”。师: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是如何做的呢?指名读。他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离镫下马的“镫”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随机指导:镫(图片)这时老人家的态度? 引读:这真是礼到……
师:同学们,这么好的剧本我们再来演一演,我做老者,谁愿意做牛皋、岳飞?演出很成功,牛皋的做法让人感到怎么样?岳飞呢?他俩形成了一个什么?(鲜明对比)是啊,通过对比就可以让我么明白,礼到……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这段话都是在说故事吗? 生:不是,先讲故事,后说理。
师:是的,而且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非常生动、形象,所以老师说它也是部非常好的剧本。
师:快速浏览3、4小节,看看它们的写法是不是和第一个故事一样?(询问)
师:选择一个故事和同桌谈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文中人物讲礼貌的?故事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故事二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文中人物讲礼貌的?如果两位当事人都不讲礼貌或者其中一位不讲礼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说明的是什么道理?作者写第二个故事也是采用故事加说理的方式。能不能给大家有感情的读读这个故事? 故事三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文中人物讲礼貌的?到底是谁该向谁道歉?(可以看出周总理的宽容……)故事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师:是呀,和气的场面,文雅、宽容的周总理。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周总理的这种修养。
师:三个小故事在我们合作下谈论中学完了。他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板书:故事+道理)那么整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师:其实作者就是要我们做到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和谐,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师:整篇文章总说道理,然后三个故事,都是先是讲故事,后说道理,最后在强调讲礼貌的重要性,这就是总分总的写法。(板书:总、分、总)
过渡:尤其是中间这三个具体的事例,它还采用了独到的写法,就是写一个故事说一个道理。师: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课件呈现:三个故事的道理。)生:引导学生说出故事道理。板块三:写法渗透
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三件事?(说不出来的情况下引导:这三个故事都是同一个时代的吗?他们讲的都是普通人的吗?)生:引导学生发现不同。
师:①是啊,第一个故事是历史故事(板书:古人),第二个是身边小事(板书:今人),第三个是伟人故事(板书:伟人)。这些故事太有代表性了。②大家再看,这三个事例的内容也有不一样哦。你们看,第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什么?(板书:问路)是有求于人,要讲礼貌,要和气。(板书:和气)第二个故事是有过于人(板书:道歉),也要讲礼貌。第三个故事呢?周总理做错事了吗?(板书:宽容)当别人对你做错事的时候,你更要讲礼貌,这更是一种大修养、大境界。你们看,不仅古人要讲礼貌,我们现代人更要讲礼貌。不仅伟人要讲礼貌,我们普通人都要讲礼貌,人人都要讲礼貌。(分别板书提升)生:引导学生回答……
师:看来啊,这三个故事的层次,一个比一个要高。(手比划)所以我们选取的事例要:典型,这就是典型事例。(板书:典型)
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有礼貌或者没有礼貌的事情?——老师就遇到一个,请看!(课件呈现:一个年轻人从车里探出头,冲一个卖花的老人家嚷道:“喂,老头,这玩意儿怎么卖?”老人生气地说:“不卖!”一个小姑娘走上前,亲切地问:“老爷爷,您的花儿真漂亮,请问多少钱一朵?”老人递给小姑娘一朵花,笑眯眯地说:“小姑娘,不要钱!”)师:用这个故事来谈礼貌行不行?还缺点什么呢? 生:(齐)道理。
师:对了,只用事来说理,缺乏深刻性,没有说服力;只说理没有事,不生动,没有感染力。师:现在,请你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这件事能用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跟大家分享?(相机点评指导)
板书:
20、谈礼貌
(总)提出观点 问路 古人 和气(分)举例论证 乘车(故事+道理)今人 道歉 典型(总)总结观点 理发 伟人 宽容
(全文)(刮脸)
第五篇:谈礼貌教学设计
20.《谈礼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3.初步学习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4.懂得从小要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学难点:
1.理解“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学习选取合适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礼貌的故事和名言警句。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谈礼貌。“作者是怎样谈的呢?”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生齐读
师: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引用了一句古训: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指名读。
二、精读理解,感悟“礼貌”。
(一)师:这句中的 “失色”、“失口”分别指什么?这句古训又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二)生读交流 1.指名读,后交流 君子:有道德的人 失色:态度粗暴 失口:出言不逊
师小结:“不失色”是说态度有礼。“不失口”是说语言有礼。2.谁来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出示句子:
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是啊,古代的人们就明白了待人应该彬彬有礼的道理,可见—— 板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齐读)
过渡:传统,自古传来,还将传递下去,那么究竟怎样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又有哪些好处呢?课文列举了问路、踩裙、刮脸三个事例加以说明。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问路的故事,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牛皋和岳飞问路有什么不同。出示牛皋和岳飞的问话
交流:
1.牛皋是怎样问路的?
指名读牛皋的内容。(你找得真准确)回答问题也响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傲慢无礼 你从哪感受到的?
着重抓住 “吼”“呔,老头”“爷问你”等词语来理解。好,让我们一起来读牛皋的话,体会牛皋的傲慢无礼。齐读 堂堂的大将军竟如此无礼,你想劝劝他吗?
(虽然你在战场上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但你在生活中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敬你啊。)
(要想办成事,不讲礼貌可不行啊)2.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
指名读。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岳飞? 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
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岳飞的问话,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
3.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位老人,听了他们俩的问话心里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4.师小结:
同样是问路,岳飞和牛皋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正如俗语所说——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生齐读)5.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个事例,再次体会“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的内涵。(指名三人读)6.揭示写作方法
作者在写这一事例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问路的事例,再告诉我们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今后,我们在写说理文时,也可以用这种先讲事例,再说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第三段
1.告别古人,穿越时空,我们再来到熙熙攘攘的当今社会。(出示事例2)
这时两位主人公又是怎么做到不失色不失口的呢? 2.读小学生和女青年的对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
3.试想一下,如果小朋友不主动道歉,女青年又不让,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呢? 从两种不同的结果来看,你明白了什么?(相互理解,减少矛盾)这正是——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四)在礼貌待人方面,敬爱的周总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1)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下,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周总理怎么做的呢?
(2)听了总理的话,你读出的仅是“礼貌”吗?你还读出了什么? 体会:三个“您”,表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不怪您,都怪我”表现了周总理勇于承担责任,宽容大度,平易近人。
是呀,从总理的话中,我们不仅读出了“礼貌”两个字,更读出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极高的文化修养。由此看来,礼貌不是一件区区小事,它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出示第三层道理,齐读。
三、回归中心,学习表达。
1.三个故事学完了,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故事中讲到的人物有古,有今,有平凡人,有伟人,有正面人物,有反面人物。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这就叫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
这三个事例中的人物又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礼貌的呢? 点击出示。(有求于人时;无意伤害别人时;受到别人的伤害时。)2.说说生活中你有过礼貌待人来化解矛盾的小事了例吗? 3.能再讲一个你听过或看过的礼貌待人的故事吗? 大家的故事共同有力证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果我们人人都能讲礼貌,习礼仪,那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交流收集的名言或格言,加深对礼貌涵义的认识。请看:(1)(出示名言。)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
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英国画家)礼貌是博爱的花朵。
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3.由此可见,礼貌待人的确不是一件区区小事。从古到今,由平凡人到伟人,有中国人到外国人,都非常注重讲礼貌,讲礼仪。因为,能够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不仅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更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处处盛开文明之花,礼仪之花。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优良传统 关系和谐 生 活 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