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1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第一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教学内容。“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的后续课。本课的主旨是要学生认识到改变水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放在两杯“水”中看看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做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发现马铃薯在一个杯中全浮,在另一个杯中全沉,从而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做实验来研究马铃薯的沉浮。实验一是取两个杯中的水放在火上烤,发现一杯水中可能有食盐。学生做一杯盐水,验证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实验三是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是通过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体现的。最后的实验是对本课的扩展:把软木塞放在油上、把葡萄放在糖浆上,把铜砝码放在水银上,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

教材内容的设计由四部分组成:(1)通过把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放在清水和盐水中出现不同现象,使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引发问题,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推测。(2)进行盐结晶实验来验证其中一个水槽里的水含盐。(3)通过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找到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原因。(4)利用软木塞、塑料块、葡萄分别浮在油、水、糖浆上和铜砝码浮在水银,进一步地让学生理解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由浅入深的活动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提出探究科学的假设,制定出探究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思维加工、概括总结,最后得出探究结论,教学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生水平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些物体在水中上浮,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有一些间接关系,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这些知识都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必要基础知识,学生都已具备。学生对前面的研究兴趣很浓,对于同一个物体,在看似一样的水中出现有时下沉有时上浮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兴趣。这些课题都通过实验来研究,三年级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特别是这些实验很容易做成功,因此学生的兴趣盎然,教学很容易展开。在学习过程中,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容易受实验器材的影响;本堂课的实验现象非常显眼,学生容易观察到,不会遗漏重要的实验现象;学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比如夏天游泳的经历、坐船的经历都会产生联想;学生还学过假设、实验、验证以及通过现象寻找原因等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太大。本节课的难点可能有两个:一是学生不易想到是水中溶解了盐或其他物质而导致马铃薯的沉浮;二是学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水。

三、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的沉浮与承载的液体有关。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1、知道物体的沉浮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

2、经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烧杯、酒精灯、汤匙、筷子、大小马铃薯、清水、浓度较高盐水适量、打火机、量筒、滴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1、准备两个水槽,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学生讨论、猜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老师把两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马铃薯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只马铃薯同时放在清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沉在水里;把马铃薯同时放在盐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浮起来。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马铃薯的沉浮与水槽里的液体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实验的现象与学生的预测结果出现了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梳理归纳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探究方向

1、教师出示大小个不同的马铃薯,把这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同一大小相同水的a、b水槽中结果大的沉下去小的马铃薯浮起来了。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谁来解释一下?怎么回事??

2、生:我觉得可能和它们的轻重有关系,大的重所以沉,小的轻,所以浮。是吗?(引发学生兴趣和对自己猜测的肯定)

3现在老师把它们拿起来,换一下,把小的放在a水槽里面,把大的放在b水槽里面。结果小的马铃薯沉下去大的马铃薯浮起来了。

教师提问:这又是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还可能跟水有关,水不一样的话,可能导致马铃薯沉下去或浮上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导入新课”,教材上是通过大一小一的两个马铃薯放入盐水和清水中而观察到的现象引入。两次不同的结果让学生对沉浮的探究更加的兴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三)、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1)探究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关系

1、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认为这两个水槽的液体不一样,那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来判断这两盆液体是不一样的?

(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可以用手触、眼看、鼻闻、嘴尝等办法来辨别两液体的不同,同时要及时提醒学生为了卫生与安全别轻易用嘴去品尝。再由学生提出放到阳光下晒使水分蒸发的方法而引出用火加热的方法。)

2、介绍用火加热的方法,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

(一)4、交流汇报实验情况

5、对了,老师事先确实在b号水槽中溶入许多食盐,刚才大家实验中发现b号铁片上留下的白色粉末就是盐。现在大家知道b号水槽里的马铃薯会浮起来和什么有关了吗?

(2)分组操作制作盐水使马铃薯上浮的实验

1、师:那你们会不会制作一杯盐水,让你们组内的马铃薯浮起来?(会)噢!那你们需要什么材料?

2、师:小组内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用好桌面上的材料制作盐水?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二)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心得

5、思考: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中溶入一定分量的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呢?

6、结合学生发言,板书:盐水 浮力大 清水 浮力小

[设计意图:此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两个水槽里的液体有哪些不同?怎样比较两种液体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尝、闻等方法来鉴别。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于陌生的物质,不能用尝和闻的方法来观察。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水里是不是溶解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呢?教师引导学生研讨,如果水中溶解有一些其他物质,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蒸发,然后看有没有一些物质出现。通过加热,学生发现了一些白色的颗粒,有的学生说是盐。到底是不是盐呢?学生说可以尝一下,能不能尝?答案是否定的。水中确实溶解有一些物质,至于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反过来,如果水中加盐,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科学讲求实证,但是仅凭加热后出现的白色颗粒就认定是溶解有盐,显然是不够的。]

(四)、盐水重还是清水重

1、为什么我们在清水里溶解进去足够数量的盐之后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盐水跟清水有什么区别呢?

生:加了盐后水可能会变重。

2、演示比较盐水和清水轻重的实验。

3、你发现了什么?马铃薯的沉与浮还与液体的轻重有关。

设计意图:《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实践出真知。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去获得要掌握的知识,从中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动手“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五)、介绍死海

1、的确,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就有这么一个淹不死人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也就是说它的水很重,虽然因为水太咸,湖边很少长草,水里也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得了个死海的名称。却是个淹不死人湖。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的躺在水面读书看报呢。

(六)、产生新的问题,使探究延伸到课外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2、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是不是只有盐水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盐水还能让别的物体从沉变为浮起来吗?)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外继续研究。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们再来告诉我,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好不好?

七、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个环节中我

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 “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这个环节中我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所作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第二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三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这次趁定海区常识(科学)研究会成立之机,我借四(1)班上了这堂课,比较成功。在上这堂课前,我上了一堂试教课,效果不好,经过课后反思,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把素质教学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开始教学设计理念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但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没有考虑,自然在教学中没有设计,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热闹,不去细心观察,不去深入思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我认真阅读了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知道了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深入思考,在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时,原来只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觉得这一步让每个学生参与设计证明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密性。结果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很多种能证明是否是盐水的方法,包括让这杯水放到太阳地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在做这一步时原来只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然后教师指名汇报,实际上学生讨论还是一言堂,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讨论效果并不是很大。这次我要求每组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教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并根据组内分工演示,下面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是否合理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又能让下面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如果汇报时只让学生说,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要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每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时不适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时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教材编排时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得出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由此,我让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学生看得很清楚。从上教学,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领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教师拿出天平秤让一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提出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才能比较,再让一生上来,使盐水与清水一样多,学生让两杯水并排等平,自然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教师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在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在猜测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的猜测正确,整个过程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学生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第三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我上的三年级上册的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因为我这一节课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当中,把课一节一节的上好上优的。并且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新理念。回顾前后教学,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点:

1、着眼细节,体验“新课标”,给科学探究“把把脉”

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于是我就把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从上教学”中,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令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因而,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我拿出天平秤让一学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学生们提出了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时才能科学地比较。这时我再让一学生上来,叫他取盐水与清水一样多,他利索地使两杯水并排等平,便走下台去。自然这种方法产生的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我在启发学生的时候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当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们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我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烧杯中,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这更引起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我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们的猜测正确。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发觉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又能使他们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将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我推想这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第四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执教者]:公安县斗湖堤小学 卢良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让学生了解“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3.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准备]:

l、师:塑料水槽A和B两只,分别盛清水和盐水;马铃薯若干;一个杯子、两个带提环的杯子、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混合液体、一杯盐、一杯糖、筷子、药勺;CAI课件。

2、生:塑料水槽A和B、大小两个马铃薯;蜡烛两根、试管夹两个、铁片两片、火柴一盒、滴管两只;有提环的塑料杯两只、一个杯子、平衡木一个;一杯水、一杯盐、药勺、筷子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观察马铃薯沉和浮的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出示课件显示课题: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两个马铃薯分别在两个不同水槽中的沉浮。

3.汇报实验现象:[出示课件展示现象] 4.谈话: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探究马铃薯沉和浮的原因。

(一)、研讨马铃薯的沉浮与盐水和水有关。

1、推测:为什么马铃薯在A水槽中全都上浮,在B水槽中全都下沉,你认为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

2、谈话:你能想什么办法知道这两个水槽中的液体是不一样的?

3、分组实验。

4、汇报现象。

5、讨论:从留下的痕迹看,两种水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可能是什么水?

6、小结: A 水槽中的水是老师溶入了大量的盐而制成的,所以这两种液体不了样。A水槽中装的是盐水,B水槽中装的是清水。[出示课件: A:盐水B:水]

7、分组实验:每个小组给你们一杯水、盐、药勺、筷子,往水中加一勺盐,马铃薯能浮起来吗?

8、谈话:你怎样让马铃薯浮起来?

9、比赛:看那个组的同学最先让马铃薯水中浮起来?

10、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11、小结:马铃薯在水中的沉和浮与水中的可溶物的多少有关。

(二)、研讨马铃薯的沉浮与盐水和水的重量有关。

1.谈话:现在,我将这杯盐水倒入带提环的杯中,让后从水槽中取同样多的水放入另一个杯子中,请你掂一掂、称一称,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根据这个现象你能告诉我为什么马铃薯在盐水中上浮,在清水中下沉吗?

5.小结: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是因为盐水比清水重。[出示课件:盐水重于水]盐水重它的浮力大,清水轻它的浮力小。

(三)、研讨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马铃薯,一杯水,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马铃薯浮起来? 2.演示实验:往水中加糖,让马铃薯浮起来。

3.谈话:是的,往水中加盐、加糖,这些物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使溶液变得比水重,这说明物体的沉浮与液体中的可溶物有关。

4.讨论:我这里有一杯油、一杯蜂蜜,将马铃薯放进去,马铃薯会浮起来吗?为什么?

5.验证实验。

6.[出示混合液体]讨论:将马铃薯放入混合液体中,马铃薯会怎样? 7.[出示课件]讨论:铜在水银中可以浮起来吗?

8.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9.[出示课件资料]阅读:《淹不死人的湖》。9.讨论:死海的秘密是什么?

三、思考:如何让鹌鹑蛋在水中自由浮起来又沉下去?

第五篇: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版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三课。

(二)教学思路 本课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课。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亲身经历到控制盐(味精、糖)的分量,可以影响马铃薯的浮沉,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认识沉和浮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对于那些明显的、影响不大的因素作了一些调整,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把“用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做实验”改为“用一个马铃薯进行实验”,这样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影响,可以使学生更集中精神去探究“水里有什么”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由于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探究“水里有什么”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因而,我舍去了“液滴加热”的观察实验,而是直接让学生猜测,直奔主题。

(三)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②让学生了解“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③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教具准备 ①教师准备:塑料水槽A和B,分别盛清水和盐水;若干个大小相近的马铃薯;天平、量杯(4个)、盐、糖、味精、筷子、勺子、滴管(4只),CAI课件。

②学生准备:塑料水槽A和B、马铃薯;勺子、筷子等。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①谈话: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出示课件)

②学生分组讨论浮沉的情况并汇报。

③学生分组实验:把马铃薯入进塑料水槽A中,观察马铃薯在水槽中的情况。④教师玩魔术:把塑料水槽A中的两个马铃薯夹起来放进塑料水槽B中,都浮起来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给学生提出假设的机会。

⑤谈话: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鼓励大胆创新,形成预测假设

(1)引导学生大胆推测 两个马铃薯在塑料水槽A中沉下去了,而在塑料水槽B中浮上来,说明了两个水槽里的水是不同的。塑料水槽B的水里可能有什么?

学生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种:①水里可能有盐;②水里可能有糖;③水里可能有味精。

(学生也可能提出水里可能有酱油的推测。如果没有提出,就等上面的三个推测研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假设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的一个环节。要培养学生有探究科学知识的精神,必须要使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再进行实验验证。

(2)选择研究的物体,开展实验研究

①小组讨论:我们打算在水里加哪样东西,看能否使两个马铃薯浮起来。

②各小组根据本组成员的共同意愿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

最积极讨论(开动脑筋):

最合作的组员: [设计意图]做实验不能做做而已,重要的是要观察实验中揭示的新现象,通过对新现象的思考,会在实验记录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3)各小组代表拿“实验记录”上台汇报实验结果

1)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在清水中加了十几勺盐(糖、味精)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②在清水中加了盐(糖、味精)后,清水变得混浊。当马铃薯浮起来的时候,水槽底还有一些没有溶的盐(糖、味精)。

2)小结:在清水中加盐(糖、味精),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3)欣赏《淹不死人的湖》,看后问: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 [设计意图]对马铃薯在盐水(糖水、味精水)中的沉与浮的研究,还要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死海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现象,教师讲死海的故事,让学生谈死海的事情,提死海的问题,讨论死海的成因和变化,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对环境变化的关注。

3.研讨物体的浮沉与液体有关 1)谈话:为什么加了盐(糖、味精)的水,能使原来在清水中沉的物体浮起来呢? [设计意图]为什么加了盐、糖或味精的水,能使原来在清水中沉的物体浮起来呢?这个问题是本堂课的难点,教师的指导放在引导学生比较盐水(糖水、味精水)和清水的不同之处。在比较中,除去一些非本质的东西,从盐水、糖水、味精水的形成过程入手,引起学生思考,实践证明,这样引导,学生容易想到盐水、糖水、味精水可能比清水重,从而突破了难点。

2)老师示范比较清水和盐水(糖水、味精水)的轻重。3)小结:同样多的盐水比清水重,同样多的糖水比清水重,同样多的味精水比清水重,所以盐水、糖水和味精水它们的浮力比清水的大,因而马铃薯在清水中沉下去,在盐水、糖水和味精水中浮起来。

[设计意图]比较两杯液体的轻重,要进行同体积的比较,首先要用量筒量取体积相同的盐水、糖水、味精水和清水,再用天平比较轻重,看似简单的一个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花的时间多,因此这部分内容由教师示范。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对“体积”这个术语还不认识,所以在讲解时,用“同样多”这个词来代替。

4)讨论:铜在水银中能浮起来吗? 5)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6)全课小结。

4.课外延伸

①自己进行改变鸡蛋沉浮的实验。②比水轻的油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 ③除了往水中加盐、加糖、味精等方法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还有别的方法吗? 板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水+盐马铃薯↑(浮)

水+糖马铃薯↑(浮)

水+味精马铃薯↑(浮)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下载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例及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例及反思 白鹭屿小学 郑士青 (一)、教学背景及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物体在水......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经历对物体的沉浮现象观察、描述和解释的过程;......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设计思路 在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进行一......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精选5篇)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起始课,是一节操作性极强......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例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例 一、课前设想: 在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观察木块、石头、铁盖在水中的沉浮,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这个活动看似简单,......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十三里小学贾秀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反思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反思 从化市鳌头镇 水西小学 黄荣生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既熟悉而又抽象的概念,当我们把物体放入水中时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这是学生所......

    说课稿:马铃薯在水中是沉是浮(已排版)

    说课稿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教科版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第三课。它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