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实验目的: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2.通过探究活动明确外界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3.学会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的习惯。重点难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实验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实验中的变量为光,所以除了光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才会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材料:托盘(四周用不透明的纸板遮住)1个,湿润的土壤盖住托盘2cm为宜,鼠妇(每组10只,分为两组,个体差异不大为宜),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二分之一托盘,托盘放入10只鼠妇,一半接受灯光照射,另一半托盘处于黑暗中。
4.实验分组:全班分为16个小组,其中8个做阴暗环境的实验,另外8组做明亮环境的实验。相近的两组做不同的实验,但是相近两组的土壤必须选择同一个地方的,使其湿润度接近,以减少实验误差。
5.实验结束后,全班范围内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并分析原因。探究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一个有光的组够不够?
2、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生活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其他因素呢? 3.、设计多少只鼠妇合理呢,1只行吗?
4、实验一次够不够?
5、观察多久?多久观察一次呢?
第二篇: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实验教学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此在课堂上我会利用一些自制的教具来辅助教学。这个实验箱就是其一,今天我要用它来说一说探究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实验。
一、使用教材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实验
辽宁省营口市第一中学
关舒
本实验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中的内容,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
二、实验器材
光学实验箱(见图 1)、影像一体仪(见图 2)、模拟日食器材(见图 3)、学生自制小孔成像的简易装置。
图 1 图 2
图
3三、实验创新点
(一)自制的光学实验箱
1.可以应用于整个初中光学内容的教学,其中包括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定律、三棱镜对光的作用,光透过玻璃砖的错位现象以及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
2.本节教学中,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光在固体(蜡)、空气中直线传播的演示实验。
3.自行补充设计了光从空气射入水再射入蜡中的实验、光在不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用以突破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条件“同种、均匀介质”理解不透彻的难点。
(二)小孔成像实验改进(影、像一体仪):1.光源改进:教材中使用的是烛焰,其亮度 低,成像不清晰,现将其更换成红、蓝两个颜
色的强光二极管,使得成像清晰且容易分辨像是倒立的。2.光屏改进:教材中器材只能进行分组实验,在教师演示讲解时光屏太小,不能实现全班学生一起观察,现加装了摄像头,可将现象同步在大屏幕上。
3.功能改进:可以探究成像形状与小孔形状的关系;可以探究成像大小与物到孔距离和光屏到孔距离的关系;可以演示对比小孔成像、大孔成影的现象。
四、实验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五、实验教学目标
(一)学生根据实验能自主分析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并应用其解释现象。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更热爱物理科学。
六、实验教学内容
(一)探究光在固体(蜡)、液体(水)、空气中的直线传播
(二)探究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再射入固体蜡)
(三)探究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在不均匀糖水中传播)
(四)学生分组实验:模拟日食现象
(五)用影、像一体仪探究小孔成像
(六)光学实验箱应用的拓展实验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用“坐井观天“的故事引入新课:我们能看见天空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但为什么小鸟和小青蛙眼中的天空大小不一样呢?光是怎么样传播的呢?用儿时的经典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到课堂上来,并激起了求知欲。
(二)实验探究物理规律
根据教材中图片不难说出光沿直线传播,但有些学生会质疑:大多数情况都看不见光束,怎么知道是直线传播?而且教材中只设计了光在水中传播的实验,对此我加以改进:为了显示光路,“实验箱”底部注入了淡蓝色的蜡,水中加入牛奶,空气中放入烟雾,请看(见图 4):现象清晰、全面。学生可得出光沿直线传播。
图 4 图 5 图 6
对于直线传播的条件,教材中采取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其实学生对“同种、均匀介质”这一条件还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缺乏感性认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以下实验,请看(见图 5):光在空气、水、透明固体中的路径都是直线,但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了偏折,由此直观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偏折现象呢也为后面光的折射学习埋下了伏笔。
对于“均匀“这一条件我采用“对比法”教学。我自制了不均匀的糖水,请看(见图 6):光在不均匀的液体中光路弯曲了,搅动均匀后会怎么样呢?变成了直线。通过前后现象的对比、思维的碰撞,学生对“均匀”这一条件有了透彻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应用于生活。为了活跃气氛,我让学生选派代表做各种各样的手影,通过这一活动也向祖国的年青一代宣扬“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了对影子成因的认识,学生可用准备好的装置来模拟日食现象(见图 7)。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学生体验了动手实验的乐趣,同时也发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你我身边。小孔成像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做该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该装置虽然简单,易于操作,但烛焰亮度低成像很不清晰,对此我加以改进:将火焰更换成红、蓝两个颜色的强光二极管,演示时由于光屏小,不能让全班学生一起观察,所以我加装了摄像头,把现象同步在大屏幕上,请看(见图 8):咱们把像和发光体对比一下,倒立的像显而易见。再配合光路图(见图 9)加以分析,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孔成倒像了。
图 7 图 8 图 9
(四)因材施教、拓展延伸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后思考:
1、为什么叫“小孔”成像呢?大孔会怎么样?
2、小孔的形状改变,成像形状会变吗?
3、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吗?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为了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我的一体仪有以下改进: 图 10
1、当小孔变大 孔时,请看,不再成像了,而是形成影子,当学生看到这个暗影时(见图 10),立刻豁然开朗,能解释引课中小青蛙眼中的天空为什么这么小了。
2、小孔形状可变,这是小三角孔成的像,现在我将其更换成小圆孔,请看,成像形状没有改变,可以探究成像形状与小孔形状的关系。
3、当物到小孔的距离变近时,像变大了,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变远时像也变大了,可以探究成像大小与物到孔距离和光屏到孔距离的关系。这是兴趣小组课后实验探究的情景,学生反馈说,有了该装置,对于小孔成像相关知识的理解变得形象、直观了。
图 11 图 12 图 13
(五)实验箱拓展应用
说到这里,我的说课已接近尾声,评委老师可能已经发现,本节课只应用了实验箱的这一部分,那它还有哪些应用呢?请看,可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见图 11),还可演示透镜的对光的会聚(见图 12)、发散作用(见图 13)、可演示三棱镜对光的作用、光透过玻璃砖的错位现象,我将平行光入射到小平面镜上,请看,镜面反射现象(见图 14)直观呈现,当平行光入射到褶皱的锡箔纸上时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这是漫反射(见图 15),还可用于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见图 16),可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以及三线是否共面的问题。这个箱子可应用于整个光学内容的教学,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学生非常受益于这种实验教学的模式,所以,日后我将继续改进、完善教具来为教学服务。
图 14 图 15 图 16
八、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自制的几组教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说,去探究,去发现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这个过程使学生们从中掌握了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本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第三篇:中学化学趣味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趣味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的体会和领悟。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
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引入]化学实验从传统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发展到探究性实验为主,教师通过启发性讲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板书]
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板书]
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这类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以及探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实验方案相应也会教多,只要无明显失误或不妥,均可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再将方案修正完善。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分析]: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红色不可能重现。
[实验设计]: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例2.对于CO32−和HCO3−结合H+能力,甲认为HCO3−结合H+能力强,理由是在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固体中产生气体速率快;乙认为CO32−结合H+能力强,理由是在同一温度下同浓度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分析]:CO32−与H+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CO32− +H+ = HCO3− HCO3− + H+ = H2O+CO2,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里滴加盐酸,若CO32-结合H+能力强,则不会马上产生气泡,HCO3-结合H+能力强,马上有气泡产生。
[实验设计]: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碳酸钠的碳酸氢钠溶液放入同一试管中,再滴加盐酸,如果马上有气泡产生,则是HCO3−先结合H+;如果是滴入一定量盐酸后才产生气泡,则是CO32−先结合H+。
例3.在室温下,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对此,甲认为这是铜在浓硫酸里发生钝化现象;乙认为室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看不到明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铜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反应速率很慢。
[分析]:如果铜发生钝化,则表面会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一般情形下难于反应。
[实验设计]:在烧杯中放入一块铜片,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使铜片浸没在酸中,稍待片刻,用镊子取出,用水洗净铜片表面的酸液。将用浓酸处理过的铜片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如果表面有白色的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变蓝,说明铜在浓硫酸里没有产生钝化现象,乙的说法正确。如果表面没有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也无明显变化,则甲的说法正确。
例4.加热稀氨水,溶液中的C(OH−)有什么变化?甲认为溶液中的C(OH−)增大,理由是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NH3+H2O ≒ NH3•H2O ≒ NH4++OH−,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当升高温度后,平衡就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氨水中的C(OH−)增大。乙认为一般加热有利于电离,但氨水受热时反而不利于NH3•H2O 的电离,这是因为受热时氨易逸出,下列平衡:NH3+H2O ≒ NH3•H2O ≒ NH4++OH−向左移动,使C(OH−)减小。
[分析]:C(OH−)改变可以由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酚酞试液遇碱显红色,如氨水中的C(OH−)增大,则颜色变深;若氨水中的C(OH−)减小,则颜色变浅。
[实验设计]:在试管中注入滴有酚酞的氨水,并在试管口套上小气球(防止氨污染空气),加热,如颜色变浅,则加热使氨水中的C(OH−)减小,乙正确;如颜色变深,则加热使氨水中的C(OH−)增大,则甲正确。
[板书]2.验证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注意说服力要强。
例5.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实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供选试剂:NaOH溶液、AlCl3溶液、CuSO4溶液、pH试纸、NaHCO3溶液、FeCl3溶液(仪器自选)。
⑴应选试剂;⑵操作要点;(3)能证明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32−的反应的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如果AlO2−和HCO3−相遇时,生成 Al(OH)3白色沉淀,即可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32−
[解答]:⑴应选试剂:NaOH溶液、AlCl3溶液、NaHCO3溶液
(2)操作要点:①取少量的AlCl3溶液于试管中;②向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产生白色沉淀恰好全部消失;③向其中再滴入NaHCO3溶液至足量。
(3)离子方程式:AlO2−+HCO3−+H2O = Al(OH)3↓+CO32−
[板书]3.综合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例6.已知镁能跟盐酸、醋酸反应,产生氢气。即:
Mg+2HCl = MgCl2+H2↑ Mg+2CH3COOH = Mg(CH3COO)2+H2↑
⑴请用镁粉、盐酸和醋酸为原料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相同。
⑵若收集到的氢气体积不同,则请推测氢气体积不同的原因。
[分析]:⑴因为该实验是比较性实验,故在设计时要控制好两实验的条件(镁粉质量、盐酸、醋酸浓度体积要完全相同,产生氢气的实验装置要完全相同,实验时的外界温度压强要相同)。具体如下:
A、组装装置
B、气密性检查
C、取下反应发生装置,分别加入镁粉和盐酸或醋酸,再重新连接好装置
D、打开分液漏斗向烧杯加入100mL、0.1mol•L−1盐酸或100mL、0.1mol•L−1醋酸
E、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比较两次实验结果。
⑵影响生成氢气的体积大小因素有:一是产生氢气的量,所取的两种酸的浓度,量取两种酸的体积大小;实际参加反应的两种酸的量(因反应放热,两酸挥发而减小的程度不同)。二是收集氢气时的温度压强不同,由于两者酸性强弱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瞬间放出的热量不等,导致容器中的温度压强不同。
板书设计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
一、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
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
2.对照性的原则
3.等量性的原则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
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2.验证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3.综合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能力训练]
1.将双氧水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甲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酸:H2O2 = H++HO2−消耗了OH−,而使红色消失;乙认为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使红色消失。
2.在少量Mg(OH)2悬浊液中,滴加适量饱和NH4Cl溶液,固体溶解。对于固体的溶解,甲同学的解释是: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g(OH)2 ≒ Mg2++2OH−
NH4Cl发生水解:NH4++H2O NH3•H2O+H+水解产生的H+与Mg(OH)2电离出的OH−发生中和反应,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而使Mg(OH)2溶解。乙同学的解释是NH4Cl电离出的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由于C(OH−)降低,而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Mg(OH)2溶解。
3.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2,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浓、稀硝酸哪种氧化性强?甲认为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原因是浓硝酸和铜反应产生NO2,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1,而稀硝酸和铜反应时产生NO,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3,氮元素得电子数后者大于前者;乙同学认为浓硝酸的氧化性强,原因是从反应条件看,浓硝酸与铜反应时速率快,稀硝酸与铜反应的速率慢,加热时才有明显反应。
4.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的气体后,品红褪色。甲认为通入的是氯气,乙认为通入的是二氧化硫。
[设计参考]
1.向红色消失后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再现红色,则为H2O2的酸性所致,甲的见解正确;若不再为红色,则是因酚酞被双氧水氧化而褪色,乙的见解正确。
2.向Mg(OH)2沉淀中加入醋酸铵溶液,若加入醋酸铵溶液后Mg(OH)2不溶解,说明甲同学的解释正确;若加入醋酸铵溶液后,Mg(OH)2溶解则说明乙同学的解释正确。
3.用排水法收集两试管NO气体,用胶塞塞好,然后用注射器向一支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浓硝酸,另一支试管里注入一定量的稀硝酸,看哪种酸能将NO氧化成红棕色的NO2。能将NO氧化成红棕色NO2的酸氧化性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NO3+NO =3NO2+H2O
4.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红色再现,则说明通入的是二氧化硫;若红色不再现,则说明通入的气体是氯气。
第四篇: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
共和镇维新学校:殷得录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每个探究都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考虑到两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具有类同性,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了两个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根据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教学目标]
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两分钟课前“热身”
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3)通过对我国于电池的产量、消费量、回收率的资料分析及专家测试结果──“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探究提示内容如下:
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 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
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
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
(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教师以多媒体提示课后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示的内容如下: 1.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到本组的“实验基地”。
2.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3.还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过程?
(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二、第二课时
(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
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的变化情况图片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进一步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
酸雨形成的动画效果加深了学生对酸雨成因的了解;三组(树林、池塘与鱼、竹林与熊猫)今昔对比图,使学生对酸雨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废电池被丢弃销蚀后,内部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的途径的动画及水俣病、骨痛病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对废电池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三)环境保护,从现在做起
提示学生慎重处理实验中用过的材料用具,环保从日常的身边小事做起。
(四)解读诗句,关注全球环境 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通过对著名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诗句的欣赏与解读,对国外有关酸雨情况报道的录像片段的观察与感悟,使学生领悟到酸雨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来已久,遍及全球。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教师:殷得录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每个探究都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考虑到两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具有类同性,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了两个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根据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教学目标]
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通过对著名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诗句的欣赏与解读,对国外有关酸雨情况报道的录像片段的观察与感悟,使学生领悟到酸雨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来已久,遍及全球。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
第五篇:光对色彩绘画的影响
光对色彩绘画的影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实验二小
陈焕庭
主要内容:
光在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绘画
光
色彩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正文 :
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不知人们在陶醉的同时,是否会想到,之所以有这样绚丽的色彩,它首先应该归功于光的作用。如果没有光那就无从谈起色彩,所以光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当我们手拿苹果从山洞口向黑暗深处走去时,你会发现苹果的颜色(即色彩)越来越暗淡。完全黑暗时,苹果的香味能闻到,形体能摸到,但色彩却看不到了。这说明:苹果乃至于宇宙万物的色彩都是光给予的,无光则无色。
光在绘画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如:一表面很光滑的蓝色瓷瓶,在红色灯光的照射下,瓷瓶就不一定是兰色的。如果换成其他颜色的灯光,那又有所变化。即使在同一灯光下,看瓷瓶的各个部分色彩也不同。直接受光部位和背光部位就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色彩绘画中光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
色彩不仅是绘画蒴造形象和表现空间距离以及光感、质感的手段,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绘画色彩主要是通过对比、调和与色彩的运用发挥色彩的功能和感染力。我们眼睛之所以能看到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是由于物体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而给了我们辩别丰富世界的机会。如果在漆黑的被里,则什么颜色也无从辨别清楚,所以认识色彩应该先从光开始。
光的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光,一种是人造光,象灯光等。一般讲,色彩学上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彩和光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部分中含有红、黄、橙、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光,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非常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在色彩学上我们把这种颜色定为标准色,而这七种色光,是反映一切物体的色彩的科学依据。这一发现促使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印象派画家。这一派画家们根据法国科学家乔夫勒尔关于光和色的原理,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观察宇宙、描绘宇宙的方法,开始追求光和色的变化。一改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概念化的中褐色调子,使欧洲油画面貌焕然一新。莫奈的《印象日出》和《花园里的妇女》这两件作品就显得尤为突出。该派对欧洲油画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光的照射,自然中的物体才呈现出各种颜色,其原因就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不同的物体,受光后的反射强弱各不相同。任何一个物体他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反射一部分色光,这种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彩。同时由于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最后呈现在人眼里的色相也有相应的变化。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的色相也是不同的。所以,影响物体色彩关系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这三个因素不是均等的在起作用,而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处于不同的主次地位。如在阴天固有色明显,在夕阳或条件光的作用下,光源色起主导作用。在光滑的物体上环境色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例如,红旗的颜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其它六个色光(橙、黄、绿、青、蓝、紫)基本都被红布所吸收,而把“赤 ”(也就是“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但红旗在飘动时当其反射红光时,由于物体表面高低起伏,光照上去自然就有强弱的差别,以及光源色的冷暖和环境色影响,也会反射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只不过是这些色光被红光所支配,不能十分明显地呈现罢了。可见飘动着的的红旗色彩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我们在绘画中表现红旗的时候就不能单一的用红颜色来表现。一般说来,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就吸收得多,反射的少。如木板、陶罐、棉布等。反之,质地光滑的物体对色光吸收的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如瓷器和金属。综上所说,物体的固有色是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呈现。不同质地的物体,受光后反射与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也是不同的。因此就构成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风光。
色彩一方面依赖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比如,我们画一幅静物画,你的色彩笔触、色彩关系没能表现出物体的形体结构,该转过去的没有转过去、该突出的没有突出、中间调子的颜色画在了亮部,主颜色到处冲突,这样的色彩再好也没有表现出物体本身的形状、色彩以及它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且也不可能好。色彩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形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样的光源照在不同的形体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素描关系,不同的素描关系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冷暖关系、不同的明暗关系。同时不同的光源也就有不同的色彩关系。色彩的明暗关系依附于素描的明暗层次。这两大关系就是我们整个绘画中的核心内容。前者是素描,后者是色彩。前者可以摆脱后者单独表现,而后者觉,不能摆脱前者单独行之。我们在绘画中观察物体的色彩时一是要具象的观察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将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排除不顾,确定形体的色彩基调。然后再抽象的将物体所处环境的光源色、环境色综合起来观察,再现物体的条件色来描绘它的形体。这样表现出来的物体它的色彩就相当丰富了。一幅色彩丰富的色彩画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就比物体本身有了更多的看点。正如人们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综上所说,在色彩绘画中光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要求在我们在绘画时认真观察物体的固有色,又要有意的去思考分析它的光源色和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将理论渗透到实际中去多画多练,逐渐总结经验,来表现物象生动丰富的色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