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关于平均主义理论的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鲜和狷,并与小偷在文本的意义。
2.理解孔子的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这条路久了不感觉!
这一章,孔子把温和视为道德,是最高的道德,对德国也是。可以看出,平均的教义也很容易和容易,何时获得愤怒。
三,深入理解适度内涵:
1,让学生参考文本详细注释,阅读17.13,13.24章,17.24章节:
老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理解这位好绅士是温和的。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你的心灵是什么样的形象是好的?请举个例子。
健康:我对这个绅士有好的印象,是我们平时说的调和者:不要冒犯人,双方请;因为他是好人,请别人,并可以赢得人们的同意。这些人生活和享受自己。如果班级干部是一个好绅士,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报纸,老师的问题和答案处理西装,假装对尽职调查的出现负责,既不犯罪学生,给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它是圆的 滑!
老师:嗯,你很清楚你知道什么。孔子把这些好人称为农村,深深嫉妒,作为道德驱逐者。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原来的乡,德国的贼也是(17.13)?
健康1:我认为一个好丈夫可以有一定的市场,因为周围的人通过他的混乱幻觉,看似良性,但实际上没有美德。
健康2:原来原来好的,不是好的原则,是顺利和好,有时根本不是道德的!如果这些人为道德模式,有可疑的混乱!......老师(小结):孟子还认为,农村原来是谁,非没有也,也刺没有刺。一个好的绅士最好能够掩盖自己的罪恶,使人们不能给予事实诽谤他,找不到嘲笑他的缺点。用粗俗,符合移民,像忠实的,喜欢线条干净,公众是岳,自以为是,不与瑶和顺路,所以德国小偷也。因此,梅美虚伪的一代没有美德伪装成善良,甚至混乱混乱的公众,确实是道德的驱逐舰。
我们认识好先生的好面子,然后有节制 德国绅士的表现是什么?在13.24中,自贡问孔子,人民是善(邪)的人,这样的人可以被判定为善(邪),孔子不能被否认,你怎么理解的请请表达你的意见。
1:一个人喜欢他的城市,如果村民是好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好人,毫无疑问;如果人是邪恶的,那么这个人必须是大恶者毫无疑问。同样的原因,一个乡人的人恨他,如果村民是好人,那么这个人就会是一个大恶人毫无疑问;如果村民是邪恶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好人,毫无疑问。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判断它是好,邪恶。2: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首先,人是好的(邪恶的),这个前提是不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善良善良,坏人邪恶;一个邪恶的,应该是善恶,可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足生活的逻辑。
老师:好吗?朱Xi说,乡乡人,如果有舆论,又有自己的阶级,那善与恶。一个乡镇的人应该有好的人坏的人,但它的大小的大小。一个农村人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这个人会的 与邪恶的邪恶相同,或苟荣邪恶的举动,他们会得到邪恶的恩惠。一个人的城镇对他厌恶,恶人恨他,这应该是敌人的敌人是一个朋友,作为好的。但好人也厌恶他,这个人会好天气太好,好人不好,看到它没有好的真实。可见,温和不是同样的人流,持有一个非原则的人。
学生阅读17.24章,一起欣赏一个无原则的绅士的邪恶。
老师:乡坚持原则的机械和解的生活的方法,而温和派不喜欢这样(邪恶的人,邪恶的人,邪恶的,谈论的,邪恶的和不合理的),两者一定的非原则,正如我们在第3课第4章中所学到的-只有仁慈可以是好的,可恶的。
黑板:好人,邪恶[对与错] 2,让学生参考文本详细说明,阅读11.16章节,4.10章节:
老师:子张高,意义广阔,敢于进取,敢于冒险,流入侵略者;亚夏本尼迪克特保持,不像和回流。孔子说:老师也有,业务不是。意义的孩子做太远,亚夏不够。你觉得你已经工作过了 不,这是更好,更接近成功?请表达您的意见。1:我想不到胜过一个芯片。如医生服药,如果患者用药过量,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并减少用药,但延迟恢复的时间,没有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样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该高过一个。例如,当下棋时,如果周到,想要移动七个笔画的八个笔画,肯定不像一个移动两笔画更好。不用说,聪明的人比愚蠢的人好多了。
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的智力是好还是坏,是由天生的因素决定的,奇宇是人类智力的程度,平均无关。因为儒家的教义是生命的原则,你不应该是嘴的头。
健康4:我认为节制的观点,有好还是不好,应该看具体情况可能不简单下一结论......对于这个学生开始激烈的辩论,探索过去和更少的人之间的关系更好。
老师:刚才,每个人的讨论都很激烈,许多学生也说话。接下来,我是 为了理解孔子的态度,当子子问他,然后老师和更多时,孔子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太多了。在孔子眼中,事情做得太多,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没有做。如射箭,你强力太多,箭头很远,远远比天鹅,或者你的力太小,箭头太近了,远远小于天鹅,这次射击和更少,其本质是一样的:不是在天鹅。
你在你的生活中怎么办?孔子认为,不,不再是温和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声朗读4.10章,进一步欣赏绅士的温文。
老师:联系文本笔记,请想想一个绅士在人生中,如何反映教义的意思?
健康:绅士的公义和比例,为世界的正义,标准,既不接近(不),也不疏远(没有Mo),显示平均的教义。
黑板:不,没有了[中等原则] 没有健身,没有
四,操作布局:
1,试着背诵11.16,第13.23章,第13.24章,第17.13章。
2,掌握词的意义的重点,词的意义 用法(新鲜原盗贼适当的莫和等)。
第2课
首先,继续理解平均含义:
1,让学生参考文章详细说明,阅读13.21章节:
老师:孔子认为最好与中国银行(那个说出平均学说的教义的人交往),如果他必须等待,他必须与疯狂的人交往。
疯狂,教科书注释为野心和不切实际。孔子说疯狂的人前面,那么谁能举出疯狂的例子?
但是在振兴仁,在别人看来是废话,他追求梦想的结束,但它的持续疯狂,可以描述为不折叠不折叠。扣住疯子。
健康2:我认为世界着名的教会的塞万提斯Cody Kodder,上帝教会的主角也被认为是一个疯子。他作为一个可怜的乡绅,恢复骑士系统的死亡,跟随古老的骑士,单独旅行环游世界,骑士,想要使世界的不公正...通过他顽强和持久,也让我们欣赏一个名副其实的疯狂的人。
3:孔子在陈,发了我的党的 男孩疯了简感觉,似乎大多数人的门为疯子,他们跟着孔子周围的国家,知道它不能,但永远不改变方式时的野心......老师:每个人都很好。疯狂的人有一个显着的特点是采取积极行动,但都是头脑。
那么人是什么?谁能基于对笔记的理解,引用它的生命?
健康1:狷谁,气质紧急和孤独。我认为孔子时代的隐藏时代,无疑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不情愿和肮脏的社会流动,也不能改变社会现状,采取干净和自我的态度,避免独立,身体好。如丈夫的控罪,然后虞,常久,杰淹等等都是。
健康2:我觉得不吃星星小米和死亡的博易和舒淇也是狷谁。顾祖军的两个儿子周周商业,和ame菜周苏,在第一阳山收集野果吃,挨饿死亡变得充满活力,也可以被视为孤独的典范。
老师:好吗?博易和守戚已经停止了师的师王周武,骂他利用师的师父的孝道。部长摄政,不忠。然后逃到了第一个阳山,不吃星小米,并且开采魏生活,甚至不吃周周绝食罢!真的不折叠 不要扣伤狷谁!其实,同样的疯子,也有很多,比如不想成为一个官员洗他们的耳朵,徐也是一个,不重复他们。
那么为什么孔子说必须疯了!
健康:我认为,随着疯子,可以使人们积极主动,与人民的联系,可以保持人们的自我清洗。毕竟,和原来协会看似相当优秀的人,数千次。
老师:世界上的疯狂可以描述为过去,世界上的狷可以描述为少一个绅士如果和尚进入德国,如果不是疯狂,不是狷,远离教义。
黑板:疯狂,狷[传播原理] 2,让学生参考文章详细说明,阅读1.12章节,13.32章节: 老师:在理解第13.32章之前,让我们区分绅士和小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健康(一致):绅士星期而不是,小人比星期。(见第八课,而不是2.14)
老师:绅士和坏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健康:因为绅士余玉一,小李玉利(同上),原来的尚益,可以团结不勾结;后者还是不错,所以串通不统一。
老师:在13.32,孔子说,绅士和谐 而不平等,恶棍混杂不和谐。那么,和和有什么区别?
健康:我认为绅士是善意的,绅士在利益冲突之间,在淡水的交流中,可以和谐;和小人相处,只是短时间的混合,一旦有利益冲突,就会反目的,不能和谐。
老师:和与之不同,其实可以比较五色调,味道和相位,五声阶段。与单调,但相同的颜色盲目地在声音之间,不是与他的颜色他尝试他的口气调和,所以,作为无聊,无味,听乐谱。而且是和谐,就是五色五味和五声和谐,独特的好味道味道好,所以,作为有趣,食品味,听音乐。
平均的教义,说:情绪不是在头发上,而是在那些谁也是大的世界的一部分,也是道路的世界也是由中性,绅士和不同的作为生活的原则,填补了教义的平均。
我们回头看看1.12,不难理解的儿子和为你作为国王的道路,斯里兰卡为美国,小的大,由足够显示孔子适度高大。
师: 有一个说法:知道和不是,不礼貌,也不可行。你是怎么理解的?
健康:一个不能简单地追求和和的人,也必须是仪式控制。如竹节,虽然是相互关联的,但它从上到下是不同的。像君主和孙子,父亲和儿子,这对夫妇是亲密的,那么双方必须不同,有些积蓄,所以只能阶段和进。
老师:从这里看来,言语和话语将是安心的,当他们是安全的,他们既不能忍受也不硬化。
黑板:不同[中性原则] 二,讨论:孔子的“论语”找到一些例子,在他的话和行为中谈论孔子是如何实现平均的教义。
教师:平均原则在原则上不符合原则,但在某些原则下寻求双方之间的和谐与和谐。结合文本的相关内容,已经学会了谈论对孔子学说的理解的意思。
1:我认为孔子对文本关系的观点(第6.8章)符合平均原则。孔子认可的质量和文本都不能忽视,文本仍然是质量,仍然是文本。质量赢得文字是野生的,历史的历史质量,过度和过去都是错误的,只有温柔 和谐,为了实现一个绅士。
健康2:也回去,所以进入;也由人民,所以回到(第11.22章),也体现了教义的平均。孔子认为他会退休(不到),所以他会推他,使他靠近中国银行;他就能够按他,中国银行。可见,孔子在学生的教育,根据平均和切。
(第4章:4.26),如何与君主和朋友相处,孔子也使用平均的教义来指导。如果你过于靠近君主,屈辱的日子不远;如果与朋友的联系太近,那么疏远的日子不远。孔子认为,沟通不能太多,反映了他的思想缓和。
健康4:孔子的适度,但也反映在直接投诉(第14.34章)。绅士与报复复仇,不是因为责怪加刻,不是因为怨恨和一些加厚;不要依靠个人的怨恨,不要抱怨抱怨,也不要抱着德国人的虚伪,不是不要太过温和工作。
健康5:我认为孔子 宽恕的方式(第五课5.12章节,6.30),而且也反映了平均的教义。忠诚,一直站在立法机关,谁达到和达到人民;原谅,我不想添加我,我也想添加没有人。忠诚的道路,其实,(到达)和。......老师(小结):我们了解孔子的温和,可以说是在未来研究的开始,我们需要继续体验,使用。在孔子的整个生命中,是黄金时代生活的学说的实践,他的评价的学生是李文伟,不是凶猛的,克里斯汀。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温和的圣人。
三,黑板设计:
适度
中度①不偏向②中,往往线
好人,恶人[对与错] 不,不[中等原则] 没有健身,没有 Mad,狷[传播原则] 和不同的[中性原则] 第四,作业的安排:结合日常生活,谈论教义的作用。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五,教学后记:
教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应该是一个正确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相关链接,教师也可以 做出必要的解释。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从对材料的具体形象的分析开始:允许孔子的“论语”的学生找到平均原则的例子,分析,以便解释教义的意义意思。
第二篇:《中庸之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师:说得好,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17.13章)? 生1:我认为,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生2: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 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
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生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师:说得好。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17.24章,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在第八课4.3章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1.16章,4.10章:
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生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生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生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为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探讨“过”与“不及”的关系究竟谁更胜一筹。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4.10章,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
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四、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2、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鲜”“原”“贼”“过”“适”“莫”“之”“而”等)。第二课时
一、继续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3.21章: 师:孔子认为最好与“中行”(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进行交往,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必须与“狂狷”之士进行交往。
狂,课本注解为“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孔子又说“狂者进取”,那么有谁能举出“狂者”的例子?
生1:天龙八部中有个梦求复国的慕容复,尽管振兴燕国,在他人看来尽是痴人说梦,他的追求终为黄粱一梦,但其执着狂热,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狂者”。生2:我认为世界名著塞万提斯的《堂诘柯德》,其主人公堂诘柯德也算得上是一位“狂者”。他作为一个穷乡绅,以恢复灭亡了的骑士制度为已任,效法古代骑士,单枪匹马周游天下,行侠仗义,想打尽天下之不平„„透过他的顽强与执着,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狂者”。
生3:孔子曾在陈,发出过“吾党之小子狂简”感慨,由此看来孔门之士大多为狂士,他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始终不改出道时的志向„„
师:各位都举得很好。狂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事积极进取,但都过了头。那么,狷者是怎样的人呢?有谁能根据对注释的理解,举出生活中的“狷者”呢?
生1: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我认为,孔子时代的隐者,当属狷者无疑。他们因不愿和污浊的社会同流,又无力改变社会现状,采取了洁身自好的态度,避世独立,以善其身。如荷蓧丈人、接舆、长沮、桀溺者等是也。
生2:我认为不食周黍而死的伯夷与叔齐也是狷者。孤竹君的这两个儿子认为周占商地,而耻食周粟,在首阳山靠采集野果充饥,不惜饿死以成全气节,也可算是狷者中孤介自守的典范。
师:说得好。伯夷与叔齐曾拦住周武王伐纣之师,骂他趁父丧出师,为不孝;臣弑君,为不忠。随之逃往首阳山,不食周黍,而以“采薇”为生,甚至不食“周薇”绝食而死!确实是不折不扣的狷者!其实,狷者与狂者一样,也有很多,如不愿为官以水洗耳的许由也是其一,不再赘述。
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必也狂狷乎!”该作何理解?
生:我认为,与狂者交往,可使人积极进取,与狷者交往,可使人守节自洁。终归比与看似颇有德行的乡原先生交往,强上千百倍。师:狂者在处世上可谓“过”,而狷者在处世上可谓“不及”,君子若在修道进德时,若能不狂、不狷,这样离中庸不远了。板书:狂、狷[交往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12章,13.32章:
师:在理解13.32章之前,我们先来区分一下君子与小人,两者有何之别呢? 生(异口同声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见第八课《周而不比》2.14章)师:君子与小人为何有这样的区别? 生: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前者尚义,故能团结而不勾结;后者尚利,故为勾结却不团结。
师:在13.32章,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等同,小人混同而不和谐”。那么,“和”与“同”有何区别呢?
生:我认为君子是以义相处的,君子之间没利害关系的冲突,在“淡如水”的交往中,故能和谐;而小人以利相处,只是短时的混同,一旦有利益冲突,便会反目,故不可和谐。师:“和”与“同”的区别,其实可譬之以五色相调、五味相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色一味一声之间,不与他色他味他声相调和,如此,视之无趣、食之无味,听之无谱。“和”则谐调,就是五色五味五声相谐和,别具佳色佳味佳声,如此,视之有趣、食之有味、听之有谱。《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和而不同”作为处世为人原则,尽显中庸本色。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1.12章,也不难理解有子把“和为贵”视为“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足以显示出孔子中庸思想之高之大。师:有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有子认为,不能单纯地为追求“和”而“和”,“和”还必须受到“礼”的节制。如毛竹有节,虽是一气相通,却是上下有别。好比君臣、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必须有别,有所节限,如此方能相与成“和”。
师:由此看来“言和,必和顺于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
板书:和而不同[中和原则]
二、讨论:结合《论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师: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试结合已学课文的有关内容,来谈谈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认识。生1:我认为孔子对“文质的关系”(第六课12.8章)的看法,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孔子认“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生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11.22章),也是体现中庸思想的。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生3:“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第八课4.26章),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
生4:孔子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以直报怨”上(第八课14.34章)。君子用正直来报复仇怨,“不因怨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不挟个人恩怨,不“以怨报怨”,也不持虚伪之德,不“以德报怨”:“不过也不及”,以“适中”来处事。生5:我认为孔子“忠恕之道”(第五课5.12章、6.30章),也是体现中庸之道的。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忠恕之道,实为“致(达到)中和”。„„
师(总结):大家对孔子中庸的认识,可谓初“得其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需不断去体会、去运用。纵观孔子的一生,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孔子是一位据有中庸“至德”的圣人。
三、板书设计: 中庸之道
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好人、恶人 [是非原则] 无过、无不及 [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狂、狷 [交往原则] 和而不同 [中和原则]
五、教学后记:
中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要正确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相关链接”,教师也可以作必要的解释。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从分析具体形象的材料入手:可让学生从《论语》中找出体现中庸的例子,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中庸之道的内涵。
第三篇:中庸之道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花儿因为小草的衬托而格外鲜艳,鸟儿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因为星光闪烁而光彩夺目。(摘自学生作文)
2、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才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花的艳丽,蝶的活泼,才能在蝶和花相拥时迸放出一瞬间的精彩;月的明,酒的幽,方能在那“举杯邀明月”中才能将那洒脱尽情挥洒。这一切如此之美都是因为万物之间有
存在。(和谐)不仅是自然之间需要和谐,而且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人更是需要和谐。
二、释和谐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明确有关“和”的段落。学生找出:第五段和第六段
2、请一个学生读第五则及其译文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点拨要注意的字词:斯:这。
由:遵循。之:它,代词,指和谐的原则。节:节制。
3、思考:请同学们据此写下一段文字评论“和谐”。明确:
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举例:孔子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表面上社会的和谐而纵容这种现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比如,有个学生抄作业,其他学生为了一时的朋友情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那么肯定是害了这个人。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礼的。)
4、请学生读第六则以及译文
13•23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思考: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明确:
和:对立中的统一。同:无差别的同一。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们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效果;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举例:拉链原理)
三、“因中致和” 的理论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酶酸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乃是所以“和之”的关键。因为各种原料只有以一定的比例参加作用,才能做出可口的羹来,其中无论何种原料的过多或缺少都会导致羹味失和,故必须把每种原料都调节到最适中的比例上。这里尽管没有出现“中”字,而实际上在“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时,己经运用了“执两用中”的方法把“中”与“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中”指每种原料本身的适度,“和”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调;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因“中”而致“和”,就是“中”与“和”的辩证关系。《礼记•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的“中”就是儒家非常推崇的一种温和的处世哲学——中庸之道。
1、阅读课文的第2-4则,谈谈什么是中庸之道?它的表现如何?(穿插重点字词点拨)明确:
a、强调处事有“度”(通过分析第2则)
过犹不及的含义: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学生举例:乘车、吃饭)
例子: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守礼节,行着坐卧各方面无一漏失。有一天,他外出买东西,他按照往常一样谦恭地、慢慢地行走,没想到,天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落。
那个人本能地快步跑了起来,跑了约一里路左右,他忽然后悔起来说:“刚才我走路的姿态一定有些失态,还好被我及时发现,正所谓‘过则勿惮改’,我现在从头还来得及„„”
于是,他冒着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以一贯的缓步姿态在大雨滂沱中行走,路人对他的行径则投以异样的眼光„„
故事寓意:讲究礼仪是种美德,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拘泥反而效果不彰,也会令人费解。由此可知,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要过于墨守成规,被既定的经验障碍着,才不会让原本的一桩美事变调了!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中庸之道是有个“度”的,强调一个适度性。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都不好,管理中过分的民主或专制也不好。
凡事都有度,与人交往也应“亲密有度”,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思考: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新华词典》
若从价值实质而论,“中”决不是“过”与“不及”两者之间在数量上无原则的对半折中,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乎客观规律、适得事理之宜的最佳点;
b、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通过分析第3则)
与人交往要有度,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道义,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c、强调取两中用——温和的处事原则(通过分析第4则)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d、调了“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联系课后相关链接)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这种应变的灵活性就叫做“权”。
(《孟子•尽心上》)所谓“举一而废百”的“执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而只有“执中”并能行“权”的中庸之道才是合乎辩证观点的正确方法。故淳于类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与“男女授受不亲”的古礼发生矛盾时,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辩证关系,并着重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加以变通,才合乎中道。(秤杆秤砣原理)
2、现在,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联系第八则
乡原即好好先生,是孔子深恶痛绝的人。如果说小人是刺向仁德的“明枪”,那么乡原就是射向仁德的暗箭。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3、探究:在第八则中孔子批判了好好先生之流,但在第九则中孔子又批判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前后思想是否矛盾? 注意把握一个“度”。
4、孔子曾说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贤者过也”(聪明的人容易过头,愚蠢的人往往不足„„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结合这段话,与文章第一段,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可参考补充资料)
四、讨论
中庸之道在今天的作用。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中庸之道也有局限性吗?
(补充资料:
关于“中”,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宣、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普遍适用”之意。
“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
“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民鲜久矣 何为中庸?
于政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持一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不巴结权贵,不行巧言令色钻营取巧之术;亦不消极等待。全凭一身修养,一腹经纶,一腔热血,适时而为,进而不骄狂,退而无愧悔,安守现状时不颓废哀怨,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为中庸。
于美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岂可灭绝心性?见色而不起淫心,如周敦颐之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为中庸。于衣食住行,不娇奢,不淫逸,不浪费,因需要而治;亦不刻意求贫,不吝啬,持一颗平常心,是为中庸。
于为人处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攀附权贵豪富,不嫌弃贫病老弱;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是为中庸。......中庸之道,非为平庸,非为世故圆滑,尽在点滴言行,尽是人性本然。古今中外,能有几人?故叹曰:中庸之为德也,民鲜久矣!
第四篇:中庸之道教案
中庸之道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2、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3、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
钱玄同说过: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应该枪毙。人到四十岁就应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生:„„
师:为什么偏偏是四十呢? 生:„„
师:孔子曾为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 为政》)那什么叫“不惑” ?于丹曾解释说,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之道”(板书)去思考、行事”。如果这解释的通,那么钱玄同的话其实就是表达对“中庸”这个理念的极端仇恨,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即使对一个事物要产生仇恨的情绪也必须建立在了解那个事物的基础上,不然就是盲目的仇恨,大家认不认同我的观点? 生点头
师:那好。如果我们要了解中庸之道,不是经过后人篡改的书籍而是去进入饱含了原始儒教思想的经典《论语》,那是最合适不过的,现在让我们来进入中庸之道这篇课文。
2、投影一
第 1 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师:要求一个学生来读一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大体翻译)-----注意掌握“为、其、鲜”等字。师:这句话表达什么呢? 生:中庸是一种道德。(补充:而且是最高的道德)(问:你原来所认为的中庸是什么呢?--引出学生对中庸粗浅的理解如骑墙、和稀泥)
师:宋代程颢兄弟把中庸抬到了一种高度,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句话还是没能解释什么是中庸。那么到底何谓中庸呢?
投影二
第 2 章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 “过犹不及。”(11.16)
师生研读本章,掌握“愈”等重点词语。老师忽然想到另一个成语—折中之道,然后提出问题:过犹不及=折中之道吗? 什么叫做过犹不及,解释。那什么叫做折中之道,学生解释(无条件的妥协使各方都能接受)。什么样的人是秉持折中之道的呢?能从本篇课文找出么?
投影三
第8章
子曰: “乡原,德之贼也。”(17.13)师:什么是乡愿? 生:好好先生。
师:你怎么看待好好先生?你是不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或者你有没有碰到过好好先生? 生:„„
明确:中庸并不是什么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乡原),也不是无原则的随意称赞与憎恶,其实,这也和下文“和而不同”的内涵相吻合。教师补充以前学过的章节,譬如: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等,意在说明:中庸非折中,中庸有原则。
那么中庸的原则是什么呢?大家研读剩下几章,哪几章体现了中庸的原则。
投影四:
第3章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第5章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也就是说中庸的原则在于两个字:义(孟子说合于某种道和理的谓之义)、礼(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所称者也)。
义”和“礼”是把握中庸的标尺。教师顺势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中庸的境界很难。即使君子也很难达到呢。
投影五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子曰: “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 “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
为什么君子也很难达到呢,因为君子也有所恶啊。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现实情况经常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研读到此,学生已基本明晓中庸的原则,但如何在现实中体验、达到中庸的境界呢?
结合文本第4、6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研讨如何做到中庸。投影六:
第4章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第6章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师:什么叫做和、同? 生:自作理解。
明确:譬如: “和”与“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 ;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叫做“同”。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和而不同”就是承认不同,尊重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求中致和,体现了经由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斗争或变革(首重良性竞争)而寻求统一或和谐的精神。其实,“和而不同”在人生修为上还要求常怀兼容精神。(五味五音—五音不全)
第五篇:中庸之道公开课
《中庸之道》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即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理解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哲理
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么样的?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9个字中,你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字是哪个字? 和
请在文中找出有“和”的句子。
二、感知课文
1、关于“和”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穿插字词解释)
解释: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现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教师讲解】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比如,让学生举例。
比如有个学生经常抄作业,其他的同学为了同学情深,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这样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让学生举实例解释。
【教师讲解】“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同周围的人的意见和谐一致,但这种和谐一致并非与别人的意见简单的机械的等同,更不是与别人苟同。这里面当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自主性。
至于“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虽在一些问题上与别人的看法、意见一致,但是却很难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是因为小人对事物没有独立见解,或是对自己的见解的真理性自我怀疑,或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模糊不清,因而极易迷信别人。而且小人喻于利,没有精神追求,或对精神追求不屑一顾。
所以小人往往利同则合,利不同则分,并且在同流合污中还时时勾心斗角。再次,小人在人格上仰赖别人,缺乏骨气,缺乏是非观念,怕得罪恶人,所以要掩饰自己的真实观点。这就是“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为什么是“和而不同”呢?从《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有关论述看,一是因为君子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愿望,追求社会和谐。二是由于君子“博学于文”,对各种事务有自己独到见解。君子虽然知礼,重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会消弭自己的思想信念,更不会随声附和。三是君子人格正直,不会说假话,不会曲意违心地奉迎别人。因此,“君子和而不同”。【70页最后一句】: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和”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了,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中”字呢?
由“和”转到“中”,由“中”转到“中庸之道”。
2、中庸之道
阅读11.16,4.10则和13.21则,来议一议什么是“中庸之道”。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①?”子曰:“师也过②,商也不及③”。曰:“然则师愈与④?”子曰:“过犹不及⑤。” 【注释】
①师与商: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②过:过分,过度,过头。③不及:赶不上,达不到。④愈:好。⑤犹:如同。
请同学来说说,就你个人的所见所闻谈谈看有没有“过犹不及”的例子。《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第二则第10条: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某些学校会规定:严禁男女生交往过密
中庸之一:过犹不及——度(板书)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之与比(3)。”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比:亲近、相近、靠近。中庸之二:无适无莫——义(板书)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③狷④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⑤也。” 【注释】
①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②与:相与,交往。③狂:激进。
④ 狷(juàn):耿直,不求有所作为却绝不肯同流合污。⑤不为:指不干坏事。
中庸之三:狂者狷者——变(板书)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甚至有人觉得中庸就是折中主义,那么,中庸=折中主义吗? 【教师讲解】
非也。折中主义是没有原则的求同一,“中庸”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它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中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毛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这种观点是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吗? 子曰:“乡愿①,德之贼也②。”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 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
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乡愿”这种人表面上“谨厚老实”,看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处处讨好,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他心里缺乏真实,其言行都不是发自本人的真性情。这种人外博谨厚之名,实系与世俗同流合污、求媚于世的伪善者。《孟子·尽心下》对“乡愿”有一段解释:孟子的得意弟子万章问道:“全乡人都说他老好人,他也到处表现是一个老好人的样子,孔子竟把他看成是败坏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要指责他,却又举不出大错误来,要责骂他,却也无可责骂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乡愿”这种人似德非德,以假乱真,所以孔子对这种道德败坏者是表示极大的厌恶和痛恨。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 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 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 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 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
在刚才两则中,孔子批评了所谓的好好先生,但是在课文的最后一则,孔子又批评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两者是不是存在着矛盾?
不矛盾。做事有度。那么如何跟其他人交往呢?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教师讲解】不以众人的好恶为标准,而应该以善恶为标准。
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做到这样的地步难吗?太难了!不然的话,孔子怎么会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呢?--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①,其至矣乎②,民鲜久矣③。”
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我们只能凡事尽力做得合适一点而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呢?【联系实例】
1、请从中庸之道的角度分析: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
法制。严刑峻法。
————做事没有注意度
2、话说唐朝有个叫孙洪的官员,有一次他发现朝中有官员在考试中帮忙考生作弊,于是孙洪就向皇上检举了那位官员。谁知道,皇上根本连理都不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孙洪又向皇上进谏此事,皇上一生气,叫人把孙洪的嘴巴用封条封了起来,并说永远不能撕下。其他官员面面相觑,撕封条,那就是违抗君令;不撕封条,孙洪就要饿死。
他的一个学生上前啪啪打了两耳光,大声说:“君前多言,罪该万死。”封条就掉下来了。
————————学会变通
3、小王到新单位上班,一个月下来,他觉得他的直属上司老张总是事事刁难他,如果你是小王,你怎么办?(前提:小王不能辞职。)
其一:老张刁难小王,是小王自己“觉得”,是他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首先,小王应该反思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的地方,如果有,改正。——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克己”思想,“忠恕”思想穿插。
其二:小王反思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了,也改过来了,自己份内的事情都做好了,但是老张仍然在刁难他,这是小王不妨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找老张好好的谈一谈,找到症结所在,再对症下药。——处世思想,人际交往思想。
其三:谈过天后,小王仍然觉得老张在刁难自己,这样就要找上级领导,将实际情况汇报汇报,由上级领导从中调解。——中庸思想,以和为贵
其四:上级领导说了之后,老张仍然我行我素。这时候小王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更加严谨,争取让老张改变对小王的看法。——以和为贵
总结24个字: 做事不要太苦 享欲不要太乐 待人不要太苛 用物不要太奢
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A、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第八课2.14 B、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第八课12.23 C、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D、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第五课5.12 E、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第五课7.27
板书:
中和
中庸之道:
1、过犹不及——度
2、无适无莫——义
3、狂者狷者——变
中庸之道:在一定的原则下,在矛盾中寻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