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4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作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准备:

学生:尺子、一张大约3厘米长的小纸条; 教师: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反馈定标

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两个长度单位?在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看看1米和1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二、交流探究

1、认识1毫米

师:同学们做过梦吗? 甜甜小朋友昨天晚上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出示情景图。)

师:大家看,他梦见谁了?甜甜和齐天大圣比本领呢!你看,甜甜飞到了1000米的高度,齐天大圣把它的金箍棒变到了1千米长,甜甜飞到了2千米的高度,齐天大圣的金箍棒不仅能变大还能变小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都是一些善于观察的孩子,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甜甜小朋友也给大家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1毫米有多长? 同学们猜猜看,1毫米有多长呢?

出示: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了的尺子,我们一起数一数看一看1厘米里面到底有几个小格子?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那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你的直尺上找出1毫米。画一画吧!生自己画出1毫米。师:说说你的感觉。你能用手势表示吗? 师:找找看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到底是不是,咱来量量看。生动手量一量得出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我们知道了1毫米有多长,那5毫米有多长呢?比划一下 师: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三、认识分米

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孙悟空的金箍棒不但能变1毫米,也能变成一分米?(出示1分米的金箍棒)一分米有多长呢?

谈话:找找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师:从几到几是1分米?我们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有多长?学生用手势表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2、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生活

画一分米的长度。每位同学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集体反馈你是怎么画的?(课件演示画一分米的动画)

3、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再说出或者展示验证的办法。(老师可以展示米尺,让学生一起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三、有效训练

1、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一张床长大约2()、一根黄瓜长大约2()、一颗牙齿长大约4()、一块黑板长大约40()、一枝铅笔长大约1()5()。

2、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

辨一辨:我们来读一读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系好了一条长大约6厘米的红领巾,和老师同学们坐了一辆长大约6毫米的公共汽车去春游。我在一棵大约8米高的树边吃了一大约2分米长的面包。然后捉了一只大约6分米长的蚂蚁。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你能将它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一下吗?(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同桌之间用手势比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页-54页例1例

2、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学准备】课件,5角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20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 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出示1米线段。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出示1厘米线段。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出示一条线段,指出:这条线段的长就是1分米。问:这条线段的长多少?

2、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线段。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3、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练习本的短边)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问: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2开始呢?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出示:1米里面有()个1分米。回答后演示:10。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板书:毫米。

3、认识。放大1厘米。

师: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毫米。

4、进率。

一格一格数,数到5毫米时停下,问:这根刻度线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出:从刻度线0到这根刻度线就是5毫米。演示5毫米。继续往下数。填空: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你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了吗?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你感觉1毫米比较怎样?怎样数比较方便?(用笔尖数)学生数一数。

5、举例。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 师示范量1元硬币的方法,学生同桌合作。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题。

(1)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想想怎样看更方便。

(2)第2题,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学生独立测量。汇报交流。

(3)第3题。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

(1)学生测量,记录数据。(2)汇报交流。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铁钉长2()。(2)床长2()。(3)大米宽2()。(4)黄瓜长2()。让小朋友独立选择,在交流时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选择的长度单位,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为何选这样的长度单位。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读一读。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

1.10厘米=1分米 10cm=1dm 2.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mm)3.长度单位排序: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 估算能力。【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我跳了9分米”,小猫:“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师: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说Z)

小结: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师: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2、试一试 师:一张电脑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学生活动)

师:小朋友量得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

3、师: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50毫米=()厘米 20分米=()米(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

谈话:我们来看开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读题,提问比较长度的两根绳长度单位不同,有什么办法比较?(引导学生知道尅换算成相同的单位)2米可以换算成多少分米?怎样想的? 20分米可以换算成多少米?怎么样想的? 两根绳的长度怎样? 追问:当数量单位不同时,可以怎样比较? 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

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填写在书上。

指出:先看清要把厘米换算成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所以几厘米就是几十毫米。

3、“想想做做”

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提问:把厘米换成毫米怎样想?厘米换算成分米呢? 指出:厘米换算成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进行换算;厘米换算成分米想10厘米是1分米进行换算。

4、“想想做做”4。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5、“想想做做”5 哪条线段长?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学生独立估计、测量。汇报交流。

提问:3厘米和30毫米为什么一样长?

6、“想想做做”6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四、全课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

2、课外实践活动: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全班交流。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简单的换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练习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

2.通过对比建立长度的表象,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选择合适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巩固各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测量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难点:学会估测,提高估算能力。【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毫米、分米)那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完成练习五。(板书:练习五)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2题。

学生自己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五”第3题。提问: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大家还记得吗?说给同桌听听,独立完成第3题。注意100厘米=1米,大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五”第4题。学生在圆圈里填上“<”或“>”,指名学生口答为什么这样填。4.完成“练习五”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集体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引导学生比较2分米、18厘米、2分米1厘米。5.完成“练习五”第6题。

小组估计5枚硬币摞起来的厚度,大家再用直尺量一下,看看你估计是否准确。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7题。

提问:你们认为多长合适呢? 2.完成“练习五”第8题。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指名学生到前面板演。3.完成“练习五”第9题。出示题目。

提问:他们1小时走的米数都接近几千?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想想10张纸厚1毫米,100张纸大约多厚?1000张、10000张呢?

四、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复习设计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复习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千米毫米分米的认识》复习课。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难点: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米尺,学生尺。纸条,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故事导入

同学们,孙悟空神通广大,不但能降妖除魔,还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些新知识。回忆一下,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引出课题并知识整理:长度单位。

二.操作活动。1.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让学生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尝试用实际事例说明1千米大约有多长。

3、估一估,量一量。我们知道了一个长度单位有多长,拿出纸条,这根纸条的长度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好?估一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在测量验证。依次测量教室中黑板的长,窗户的长,宽,课桌的长、宽等

三、利用故事,引入练习

1、找朋友(连一连)

8千米

26厘米

50毫米

3分米

7米 70分米

8000米

30厘米

2分米6厘米

2、填一填

1千米=()米

6000米=()千米

1米=()分米

0

38米+56米=()米=()分米 1米-6分米=()分米

70毫米=()厘米 8分米=()厘米

3千米=()米 3.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

5毫米()1厘米-2毫米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小明身高138()。

2、我们学校从南到北的长度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3、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5、我们的教室长大约()米。板书设计

整理知识:长度单位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1米70厘米=170厘米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甜 甜 的 梦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31-33页“甜甜的梦”。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和积极地参与测量的愿望,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1分钱硬币、1元硬币、金箍棒等。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俗话说:“日有所思,梦有所想”。甜甜小朋友特别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甜甜的梦里,甜甜还跟着孙悟空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有一件特别厉害的兵器,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金箍棒变化视频)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去探索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金箍棒逐渐变短。

学生在桌子上找到这么长的一根金箍棒,先估计金箍棒的长度,再测量得出:1米。1米还可以用100厘米表示。引出:1米=100厘米。

2.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短了。

学生猜测金箍棒现在是桌子上的哪一根?学生找到后,测量它的长度为30厘米。

3.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短变小了,最后钻进孙悟空的耳朵里了。

学生猜测这时的金箍棒有多长,在学具袋中找到这根小金箍棒,测量它的长度。测量发现它不足1厘米,特别短。

师:要想准确地测量它的长度,需要认识一位新朋友——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

4.活动

一、认识毫米。(1)认识1毫米。

1毫米有多长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比划给大家看。师在屏幕上出示放大的尺子,告诉学生,尺子上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毫米,并标出1毫米。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毫米,在展台上指给大家看,互相交流不同的指法。

(2)感受1毫米。

拿出一枚一分硬币,竖着放在尺子上,看看它有多厚?然后借助这一分钱硬币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大约有多长。看着用手势表示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举例。

(3)发现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mm的线段,再接着画一条10 mm的线段,一边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学生发现:10mm就是1cm。

(4)用毫米量。

先量出那根小金箍棒的准确长度(1毫米),再量出另一根较长金箍棒的长度(2厘米3毫米或23毫米)。

5.活动

二、认识分米。(1)认识1分米。

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长了。

学生在学具中找到和它一样长的金箍棒,师指出,这样的长度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1分米有多长?学生动手测量,发现是10厘米,由此引入:1分米=10厘米。

(2)感受1分米。学生借助尺子或者小金箍棒,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并举例说明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总结并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6.让学生把分米、毫米、厘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思考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的时候,该怎样选择这些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组内合作测量教师给准备的学具或其他物体的长度,先估后测,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展示交流。

2.填空:3分米=()厘米

1米=()分米

70毫米=()厘米

9厘米=()毫米

3.修改八戒的日记。

12月8日

星期二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走了200厘米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分米长的铅笔和5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

学生改错后,对八戒说点什么?

四、总结反思,知识延伸。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变得很短很短。还可以变得很长很长(课件出示:金箍棒渐渐变长,最后高耸入云)。这时候我们该用什么单位测量?这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五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毫米、分米的认识P35-39页。【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展开对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学习营造氛围,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毫米、分米长度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杯、金箍棒、光盘、米尺。学具:一分硬币、一张卡、10厘米长金箍棒、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观察情境图,找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甜甜小朋友也很喜欢孙悟空,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他的梦里,(出示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1毫米有多长? 生2:1分米有多长? 3.揭示课题。

师:这些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板书课题)【教学评析:通过创设富有童趣的情景,使学生有条理的观察事物,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感受到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认识毫米。

(1)初步感知1毫米。

师: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米

师:观察直尺,你能在直尺上找出哪是1厘米? 生:从0到1是1厘米。师:还能找出其他的1厘米吗? 生1:从1到2也是1厘米。生2:从3到4、4到5都是1厘米。

师:继续观察直尺,除了1厘米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1:每1厘米的中间还有很多小格。生2:每1厘米中间的刻度线短。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像1厘米中间这样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那这一小格也是? 生:这一小格也是1毫米。

(课件展示,多指几处1毫米,让学生感知1小格就是1毫米,1毫米就是这样的1小格。)

师: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指一指、画一画1毫米,同桌间相互说一说。

【教学评析: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直尺,初步感知1毫米就是1小格,从不同的起点找起1毫米,通过找一找、指一指、画一画使学生在初步感知1毫米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联系生活实际,寻找1毫米。

师:1毫米很短,观察一下你手中或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大约是1毫米呢? 生动手测量,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你能上来展示一下你的发现吗? 生边操作边说

生1:我通过测量发现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正好是直尺上的一个小格,所以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你的小手真灵巧。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2:我发现光盘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师:为什么?

生2:光盘的厚度大约占直尺上的1小格,也就是大约1毫米。生3:我发现卡片的厚度大约占直尺的1小格,也就是大约1毫米。生4:我发现我指甲的厚度大约占直尺的1小格,也就是大约1毫米。生5:我发现这根直尺的厚度大约占直尺的1小格,也就是大约1毫米。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多,真了不起。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卡片或一分钱硬币用手势表示1毫米有多长。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觉1毫米很短。生2:我的手指几乎碰到一起了。

师:在尺子上找找2毫米?你有什么感受? 生:还是很短。

师:在直尺上找出5毫米呢? 生:还是很短。

师:1mm真的很短,生活中当我们要测量一些比较短或薄的物体时,就可以运用毫米来做长度单位。

师:你能估一估咱的数学课本有多厚吗? 师:动手量一量,看看它到底有多厚?

【教学评析: 在生活中找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这样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应用毫米。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数一数、估一估、量一量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也可以用mm表示。1毫米就是直尺上的1小格,8毫米呢?

生:8毫米是8个小格。师:10毫米呢?

生:10毫米是10个小格。

师:观察直尺,此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毫米的长度正好是1厘米。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是不是每1厘米都是10毫米呢? 生数完发现每1厘米都是10毫米。

师:我们也可以说1厘米=10毫米,或者10毫米=1厘米。用英文字母怎么表示? 生:1cm=10mm 师:那2cm就是? 生:20mm。练习:

1、曲别针有多长?

生:2厘米5毫米。师:你是怎么读的?

生:我先读出1厘米,然后数出剩下8个小格是8毫米,合起来就是1厘米8毫米。师:你思考的非常快。同学们都同意你的看法。

【教学评析: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编排估测设计给了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同时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初步感知1分米。

师:量一量你手中的金箍棒有多长? 生:10厘米

师:其实10厘米还可以表示为1分米。也就是1分米=10厘米(板书)。分米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另一长度单位,可以用dm表示。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吗?同桌间指一指看。

师:你能从这根米尺上找出分米吗? 生1:从1到10厘米是1分米。生2:从20到30厘米是1分米。生3:从60到70厘米是1分米。…… 师:那数数看这根米尺上有多少个1分米呢? 生:有10个1分米。

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米=10分米。

【教学评析: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直尺,初步感知1分米就是10厘米,在米尺上从不同的起点找起1分米,通过找一找数一数,使学生在初步感知1分米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联系生活实际,寻找1分米。

师:我们认识了1分米,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大约是1分米呢? 生先观察再进行测量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生边展示边说)

生1:我发现这个一次性杯子的高度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生2:我发现这卷卫生纸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

生3:我发现光盘的这段长度(其实是光盘的直径)大约是1分米。生4:我发现这张卡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师:咱班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能借助金箍棒或直尺,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

生借助直尺进行比划。

【教学评析: 在生活中找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这样学生对1分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分米的表象,培养空间观念。】(3)应用分米

师:你觉得数学课本的宽度大约有多长? 生:我估计大约2分米。

师:动手量一量,看看它到底有多宽?

【教学评析:编排估测设计给了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同时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

象的能力。】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了呢?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 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0小格的长度是?10厘米是?10分米呢?

生: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0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师:你能用手势大约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吗?老师说口令,同学们做手势,看谁反应快。

师:同学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选用的长度单位也会不同,如测量粉笔有多粗应该选择谁做单位?橡皮的长呢?课桌的长呢?教室的长呢? 生:测量粉笔有多粗应选择毫米做单位,测量橡皮的长应选厘米做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可以选择分米做单位,测量教室的长选择米做单位。

【教学评析:学完毫米、分米的认识后,整合学过的长度单位,借助米尺、给长度单位排排队、说说每相邻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手势大约表示,生活中不同的物体该选择怎样的长度单位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脱离直尺打手势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巩固发展,应用概念 1.看看谁的反应快。

一座大楼高约30()这位同学的身高约135()课桌的高度约7()手机的厚度约9()说一说你选择单位的理由是什么? 2.八戒日记.八戒的日记•••3月2日星期五阴早晨,我从长2分米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走了200cm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5 m高的凳子上,拿出15分米长的铅笔和5 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找出错误,说明理由并改正。

作业布置: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这样的数学日记吗?课下请同学们写一写,互相交流一下好吗?

【教学评析: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谁能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引导学生从学会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方法,有什么感受三方面谈收获。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的不完整,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评价补充。

【教学评析: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mm dm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下载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