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关系 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平角、周角及各种角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
2、了解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难点: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设计理念: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能识别这些角;通对角的分类,能准确地认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考虑到分类这一现象生活中到处可见,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和经验基础上,让数学带上生活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同时通过问题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语言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画有各种角的纸十五张。学生准备: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一起来猜一猜:分解不用牛刀(猜一数学名词)。谜底:角。
师:前面的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这些都是通过旋转而获得的角。
师:我们来看看,这么多的角,你能帮忙分一分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分一分。(教师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既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复习到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知识升华。
(一)角的分类。
1、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那张画像有各种类型的角的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些进行分类?按什么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分类情况。)
2、请一组的同学汇报,并说明分类的想法。问:你们是按什么来分的?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按角的度数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体验感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好多种分类方法,选择最合理的一种。体现了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识直角。
1、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在这几类角中,这一类角是什么角?这些角的度数是多少?(直角)板书:直角90°
2、说说身边哪些角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
1、对于这几个角,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或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锐角和钝角)预案1:问:你们也是用量的方法区分锐角和钝角的吗?如果用量角器来量是多少度?预案2:你们量到的度数是多少?除了用量角器量以外,还能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锐角和钝角都可以用直角进行比较,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各种角的概念、度数范围,并画出相应的图示。)
2、请个别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锐角、钝角。
(四)认识平角。
1、师:这个角呢?你又知道它是什么角吗?(平角)(1)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
(2)折一折。师:我们在学习锐角和钝角的时候,用直角来比较,这个角可以吗?学生用1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把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
(3)归纳:两个直角组成我们新认识的角,它叫平角,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它是多少度?学生在刚才的折纸上标出顶点、边。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板书:平角180°
2、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3、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角?
(五)认识周角。
1、师:这个图形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这个角真特别!一起来看看这个角是怎么形成的?这样的角我们称它为周角。(板书)
(1)问:顶点和边在哪里?学生操作:把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2)师问:它的度数用量角器能量出来吗?它的度数比量角器的最大度数180°还要大。有谁知道周角是多少度?(用活动角来帮助学生理解周角是360°)。板书:周角=360°
2、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板书):
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教师用活动角演示0度角和周角,并提问:这两个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五种角,可是它们却吵起来了,个个都说自己是最大的角。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请你把这五种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经过同学们的帮助,这场纷争总算结束了。把五种角的大小编成儿歌:角的分类真容易,可用直角比一比。九十度角是直角,锐角都比直角小,钝角既比直角大,又比两个直角小。一个平角两直角,四个直角一周角。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角的分类,既容易记,又富有乐趣,双倍作用。
三、应用新知,反馈。
师: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很认真,表现很棒,下面让老师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完成吗?(课件出示)
1、选一选,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括号里。20°
179°
38° 116°
89°
14°
90°
360°
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2、填一填。
2个直角就是1个(),2个平角就是1个(),1个周角就是()个直角,2个45度的锐角是()角,3个45度的角是()角。
3、拼一拼:用一副三角板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前面已经学习了五种角,你能用一副三角板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新知,这样的形式学生也乐于参与。
四、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帮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直角
锐角
钝角
周角
1直角=90° 锐角<90°
90°<钝角<180° 1平角=180° =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 2平角=4直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平角 周角
第二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画角 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画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按指定的度数正确地画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2、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画不是整十刻度的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能回忆起我们昨天学了哪些知识?
(1)角的分类。
(2)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这节你最想学习有关角的什么知识?揭示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画一个80度的角。
(1)今天我们要画一个80度的角,你认为量角与画角有联系吗?(画角与量角是相对应的)
(2)教师示范:画80度的角。(教师边画边对应讲步骤)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 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学生操作,指导画角。
(1)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个学生上来画。
(2)教师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①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点(一看);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3.能不能画一个与刚才所画的角的位置不同的角。
三、合理运用:
1、在生活区中其实我们能用各种方法确定许多角的度数:
A.用一副三角板。
先请说说这幅三角板中每一个角的度数。
怎样拼成75度角。135度、120度、75度、15度呢?
B.用折纸法:
能折出45度的角吗?135度呢?
2、哪种方法更方便、更常用?画什么度数的角使用三角尺方便?
3、练一练:
⑴画出60度的角三个,要求是三个方向都不相同。
⑵画两个锐角,使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2倍。
⑶小芳要画一个15度的角,但她只有两块三角板,怎样利用两快三角板画15度的角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你能想出几种画角的方法?
第三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连除 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连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进行连除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将分布计算改成连除算式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进行连除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通过奶牛一天能产多少奶引出素材中的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你知道1头牛一天能产多少奶吗?
学生可能会说到不同的结果。
二、新课学习
1.让学生读文字和情境图,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师:1头奶牛1天能产多少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好吗?
出示情境图和文字信息。
师:请大家自己读题,看看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2.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策略的机会,肯定学生的不同做法,并要板书出教材中的两种方法。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多数学生讲出课本上的丫丫和亮亮的算法,还可能有其他算法。如:
●4头牛一星期(7天)产的奶相当于1头牛28天产的奶。4×7=28(天)448÷28=16(千克)
学生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情况,教师要给予鼓励。3.尝试改写算式。
(1)提出“试着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的要求,鼓励学生尝试完成。
师:同学们用分步计算解决了奶牛每天的产奶问题,不错。现在老师提一个要求:你能把自己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算式吗?大家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改写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根据学生改写的情况决定教师指导的侧重点。
(2)交流学生改写的算式。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师: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生:448÷7÷4第一步算的是4头牛每天产的奶,第二步算的是一头牛每天产的奶。
生:448÷4÷7第一步算的是1头牛每星期产的奶,第二步算的是一头每天产的奶。
4.讨论计算顺序,师生完成脱式计算。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先说一说,像这样的连除式题该怎样计算? 生: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教师肯定,然后完成脱式计算。计算一步,说一说求出的是什么。尝试应用
出示教材“试一试”中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解答,教师提示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书中“试一试”,弄明白题意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交流时,对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鼓励。师:xx同学是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很好,你给大家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学生做法举例:
560÷7÷4,先算4头牛每天吃多少千克饲料,再算平均1头奶牛每天吃多少千克饲料?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同桌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师:同桌互相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题目是四则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算的正确与否。
2.练一练第2~5题,先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对列综合算式的同学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2题,弄明白题意后,再自己列算式解答。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求4辆汽车一次运多少袋。960÷3÷4 = 320÷4 = 80(袋)
生:先求1辆汽车需要运多少次。960÷(3×4)=960÷12 =80(克)
第3题~第5题同第2题的处理方式。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计算正确就可以。
3.练一练第6题,稍有难度。提醒学生先统一条件和问题中的质量单位。
五、作业布置 本节同步测练
六、板书设计
连除 448÷7÷4 448÷4÷7 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第四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因数 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因数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写算式以及找1~10各数所有因数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的过程。
2、了解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了解质(素)数、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
3、能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做法和发现的结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复习回顾:
1、看式子说一说。12÷3=4 12是3的倍数。
12÷4=3 12是4的倍数。
2、12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那么3和4是12是什么数?
教学重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
教学难点:准确辨别质数合数、因数倍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
1.在黑板上写出12,让学生交流由12提的问题,然后教师提出把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的要求。鼓励学生看谁写出的多。
2.交流学生写出的算式,并结合学生写出的三种形式,告诉学生:乘数也叫因数,1、2、3、4、6、12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因数和积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积是因数的倍数。
3.尝试写一个数的因数。
(1)提出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8和24所有因数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完成。
(2)学生交流写的结果,重点关注找因数的不同方法。(3)评价、讨论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才不会遗漏、不会重复。还要提醒学生,在写某个数的因数时,不要忘了1和它本身。
二、质数、合数
1.提出“找1~10各数的所有因数”的要求,学生找完后进行汇报交流。
2.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出的因数,提出“观察写出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后,再交流。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
3.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把1-10各数分类,然后给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并告诉学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让学生再自己试着举出几个质数的例子,举出几个合数的例子。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它因数的个数。
第五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 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2
4、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39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一份;剪刀练习卡(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量角器复印图)每人一份;量角器、三角板每人一套。
一、教学课题
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2页)
三、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面:
1、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
2、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能正确的度量角。教学难点:
1.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角的两边不够长时,角的量法。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线”,学到了哪几种线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个内容——角(板书)。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角的意义。
(1)角的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找出下面各图中的角?(课件出示)
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时间。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用课件显示找出的角。师:那谁来看着这些角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呢?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课件演示画一个角,同时教师介绍角的部分名称。(2)角的符号和读写法。
教师介绍角的表示方法、书写角的符号“∠”(注意与小于符号的区别)以及怎样读角。
2.教学角的度量。(1)角的大小比较。
师:请同学们拿出复印纸上的两个角(角
1、角2),读一读,并估计哪个角大。
师: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你的估计结果。
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要求大家动手做一做,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展示不同的比较方法。(剪下来比一比、用三角板的角比等等)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了解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认识量角器。
师:刚才同学们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工具去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角器)师:请大家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说一说量角器上有什么?(学生回答)
(课件演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量角器的中心点、0度刻度线、刻度线、内圈刻度读数、外圈刻度读数)
师: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量角器,和同桌边指、边说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拿出量角器,全班共同说一说。
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内、外圈度数分别是怎样排列的?(让学生边说边用手比划)内圈读数是从0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增加到180,外圈读数是从0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加到180。
师:认识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计量角的单位“度”,用符号“。”表示。那么“1度”是怎样规定的呢?
(课件演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角,计作:1°。
师:同学们在量角器上指一指“一度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说明:当一个角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1°,这个角就是几度角。(课件出示)让学生读出下面角的度数。(说一说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
师:我们可以读出量角器上角的读数,那你们能不能在量角器上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呢?一起试试吧!
请大家在纸量角器上面分别画90度、60度、35度、140度的角。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用量角器量角。
试量角1,小组内交流一下∠1是多少度,我们应该怎么量角。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课件出示3道量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
2、练习量角:“课堂活动”2题。(老师巡视指导,注意每个角的量法,强调量角器的放法,突破难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量角的大小
角 量角器
顶点
———— 中心点
一条边 ————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