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静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校:玛纳斯县第一小学
执教人:李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和使用转化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直尺(三角尺)、剪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抽取方法、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谁能帮老师看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看谁能最快解决。出示图片:
学生思考、回答:
(1)数格子的方法:一样大。
(2)把第二个图上面凸出的小正方形剪下移到下面的空格处,拼成长方形,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所以面积一样大。动画演示割补的过程。
师:这个方法巧妙吗?通过割补,把两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从而可以快捷顺利地比较它们的面积——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割补——转化”法。“转化”是数学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是解决图形问题的一个法宝,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好多的数学问题呢,老师希望大家把这种方法用在我们这节课以及以后的学习当中,好吗?
出示长方形及平行四边形花坛,大家能比比他们的大小吗?先让学生猜测,然后验证,第一种方法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第二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会算,平行四边形的大家会算吗?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应用方法,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预设问题:
怎么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呢?(学生思考1分钟。)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每个小组的组长先清点一下够不够。有三个平行四边形纸片、直尺(三角尺)、剪刀。
2、探究公式:(1)出示问题:
师:先看老师给大家的几个提示(师读提示):
友情提示:充分运用我们准备的学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补一补的方法,试一试:
①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哪种图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③ 怎样通过转化后的图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
(2)现在利用我们的学具,小组合作,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研究出来。
(3)小组探究。(4)组间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小组演示、说明。演示过程中提示:你们是沿哪一条线剪的?)师:谁还有不同的剪法? 动画展示割补——转化的过程:
(其中第三种方法学生一般想不到,教师可以展示提出,简单说明,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4)师生交流提炼,形成板书:
师生总结:不管利用哪种割补方法,我们都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什么图形?(长方形),并且同学们都已经看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长方形
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底和高,缺一不可。)
3、教学例1:
师:我们利用这个成果来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出示例1: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6×4=24(cm2)
4、巩固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用割补的方法转化为长方形,并且我们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大家都学会了吗?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的最熟练。
三、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有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出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割补——转化法,就是把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为我们熟悉的规则图形来求面积,同学们都研究得非常认真,对这种方法运用的也很好,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常用到这种方法,希望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多动脑筋.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平面图形,再通过数方格,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剪、移、拼,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图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很多种,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我发现,有的学生剪下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剪下一个梯形,也有学生沿着对角线剪开。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学生在操作中能达到目的的方法就可行。沿着对角线剪开的同学怎么拼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不得不重新思考。而拼成长方形的同学都能发现,只要沿着高剪开,就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这节课下来自己觉得在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中,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呢?放开来让学生剪一剪,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又是一次深入思考发展思维的过程。这节课还应让学生明确数方格能得出图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也不精确。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始终的。本章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关系面积的计算式本单元第一节课,是学生在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将采用“自主实践,合作交流” 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与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求知的学习状态中展示个性。
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卡片、长方形卡片、格子纸、剪刀等。
三、说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设疑,激发情趣导入
在新课开始我将结合生活实际,用一个分地故事设疑导入,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教学氛围中开始探究活动。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出了本节课所以研究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进行思考。
(二)组织动手实践,尝试多维探究
我将以故事的问题为主线,进一步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帮农民伯伯想办法。
我首先先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两块地是一样的。为此,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两张学具卡片,“假设这两块地就是大家手中的学具卡片,你们江怎么办?可以小组讨论。”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确定办法的可信性。学生或许会想出许多的办法,如:数格子、重叠卡片对比法、剪割拼补法等等,不会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可贵的,因为这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的结果,是课堂中生成的收获。
最后在学生多种答案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分组实践各种方法,并要求说明实践过程,要合情合理。学生在认真、细致的操作中会认识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为下一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充分准备!
(三)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两张卡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但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我抓住这个重点,组织学生深入推导。我是这样做的,利用实践割补法小组的汇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呢?学生顺势就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的顺势推导都源于上一环节的实践操作,这样就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重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到此,我并没有停住,仍然借助农民伯伯分地的情境,给出两个图形的个体数据,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从而得出面积相等的确切答案,为农民伯伯彻底解决问题,农民伯伯开心地笑了。在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分层运用新知识,逐步理解内化
对新知识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联系生活”的原则,安排了四组形式的练习。(基础练习、趣味练习、实践练习、提升练习)
四、说板书
我以条理清楚为原则,既体现了学习目标,又突出了学习的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更明了地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特设计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的面积 = 底
× 高
S = ah
第二篇:《活化石》教学设计(李静)
《活化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博、珍、孙、悉、绝、肉、史、核、缺、乏、稀”,会写“化、代”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教学过程 :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怎么样?(播放课件)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蜻蜓和鱼化石,三叶虫化石”)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它们死后,遗体或遗迹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变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科学家们称他为“活化石”。书写课题:33 《活化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知生字: 1.教师范读 听读要求:听准字音,看清字形。2.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树叶”里的生字,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读完后讨论课文中介绍了那几种活化石?
课文介绍了()种活化石,分别是()、()和()。(简单介绍“和”字的用法)4.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再去掉拼音读(自由读、同桌互读、请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珍、肉、史”等字是翘舌音,提醒学生读准字音(2)说识字方法
预设:加一加、换一换、编顺口溜
三、书写指导“化、代”
1.观察结构:仔细观察一下字形结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2.复习“三看”: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左右结构的字,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他们的观察方法吧!PPT出示,全班齐读:一看高矮,二看宽窄,三看穿插。
3.字源区别“化”“代”,教师范写。
“化”注意左窄右宽。先写单人旁,右边注意笔顺是先写撇,要写得长一点,再写竖弯钩。“代”左低右高。右边第一笔横要稍微往上斜一点;斜钩的起笔,压竖中线,略高于单人旁;收笔略低一点儿,最后,千万别忘了这一点。
4.学生练写
你们来写一写,每个字各写一遍。要注意这“三看”,才能把它写正确、写端正哟。(写字姿势)5.评议:围绕“三看”总体评价。纠正个别特别不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根据我们的三看来评一评。
6.修改:对照范字,用上“三看”的方法,把写得不好的字再写一遍。
7.再评讲:再用该生的评讲,表扬有进步。
8.小结:只要我们对照“三看”,仔细观察,就会把字写得像范字一样漂亮。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五、进银杏树,了解它的特点,指导朗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几亿年”是个离我们较远的概念,单纯用文字描述可能孩子们还不能理解,我通过将其与“一百年”化为具象的形状,让孩子们看到两者极大的对比,从而有了对“几亿年”的初步理解,有助于读好句子。
2.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和实物)“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 填空:
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句式练习:一片片白云像()一棵棵大树像()一()像()(2)出示句子,认识“公孙树”: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句式练习:因为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银杏树又叫公孙树,是因为
。3.复述第二自然段
①银杏树,又叫,它是。② 样子,像。③ 慢极了,如果,一直,才能。④所以。
六、巩固生字《拍手歌》
小朋友们真棒,送你们一首拍手歌。小手拍起来!
拍手歌 博物馆里化石多, 活的化石更宝贵。历史久远银杏树, 奇珍异宝大熊猫, 稀有鱼种中华鲟, 缺乏保护会灭绝。小朋友们一起来, 我们悉心去珍爱, 去—珍—爱!(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银杏树。2.课后搜集相关的古生物资料。
板书:
活化石 银杏树 大熊猫 中华鲟
《活化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海区五小 李 静
第三篇:英语教学反思李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英语必修五最后一个单元的warming-up与阅读课,重在介绍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总共两个课时,上完课以后对这节课做出一些反思:
一、本课要求学生能从阅读材料当中获取有关信息,能够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所需要的急救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上我都能以此为中心,不断引导、深入、强化。
二、首先创设急救情景让学生参与,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接着很自然地要求学生对各种有可能的危机情况给出了自己的急救措施,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描述的同时,教授新词汇,整个教授过程衔接紧凑。
三、在教学中不断创情景,激励学生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大量情景视频,不断地创设情景,不断地摆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表达自己的愿望。在warming-up 环节,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对原有内容加以扩充,并采取合作小组的形式,由原先两人一组的对话变成四人,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促使学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发展。
四、在教学内容上加了一段视频,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在谈论急救时让学生模仿课文去加以描述,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表达“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急救知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这一段教学内容的处理使学生感悟和体验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也培养了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在谈到我们可能面对的紧急情况时,田波老师边展示了一组紧急情况的照片,边启发学生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去学习急救,这时的学生紧迫感油然而生,不少同学都表示急救关乎我们的生命,要学习急救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等等。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急救知识成为本节课内容的升华。
不足的地方:
1.课文听力只播放了一遍,学生听完做完题后报答案时,又过快,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听完,表情一片茫然,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举手同学也不多。
2.在warming-up的对话环节,我在话题导入后就让学生脱离课本表演对话,展示他们对各钟情况采取的急救,难度过大,以致于学生望而却步,不少学生不感举手,如果先让学生表演课文对话,然后由浅入深,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
3.平时可能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过少,学生在交流过程当中说汉语的情况过多。
今后我将在备课方面多下功夫,认真挖掘教材,研究教法,少走弯路,努力提高上课效率,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学习英语。
第四篇:教学设计、反思及说课稿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高福花 上坝小学
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类比较,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水彩笔、尺子、三角板、白纸、红色与绿色的小棒、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磁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想象感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同学们猜猜看,刚才老师画的是什么线?(直线)
师问:谁能告诉老师,直线有什么特征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直线的知识,出示课题:垂直与平行
二、画图感知,探究比较,掌握特征。
1、研究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师:瞧,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我们把这张纸看作一个平面,在这个平面中出现了一条直线,你能想象出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想象吧!
在一个无限大的平面内,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能想象出这两条直线的样子吗?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想象的两条直线用彩笔画在你的纸上。师:同学们,你们画的一样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所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巡视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贴在小黑板上,标好序号。
师:同学们一下子画出了这么多种情况,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
师:能根据自己的分类标准把它们分类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汇报分类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分类方法:
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质疑分类方法。
师:对于各小组的分类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师:图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为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想法?(学生说将这两条直线延长,至相交,然后叫学生到黑板上将直线延长)
师小结:通过探索研究,我们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 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另一种不相交。根据学生的分类移动作品,不相交、相交。
下面我们选取其中不相交的情况继续研究。
2、研究平行线的特征
师:图中的两条直线不相交,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相交吗?(有的学生会采用直尺量两条直线间的宽度,左边、右边各量一下,如果宽度一样,就说明它们永不相交)
师:像这样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的情况,在数学上叫什么?
出示课件: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教师可以借“不同一个平面作比较”,比如教室的四面墙,属于四个平面,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平面”的平面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它不是一张纸面或桌面、板面)
师:“互相平行”是什么意思?
3、研究垂线的特征。
师:在这组相交的直线中,哪幅图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你们采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学生说出用量角器量,用三角板的直角重合)然后要学生上黑板量,其余学生小组中测量,然后把结果告诉大家。
师出示概念: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三、巩固练习,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
1、找一找:让我们走进生活,去寻找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
生活中你见过到哪些平行与垂直的现象?(学生会就地取材,指出教室里的黑板、门窗、课桌面等有平行和垂直现象)
2、除了教室里有平行和垂直,下面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上寻找平行和垂直,课件出示主题图:说一说:你在操场上看到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3、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四、动手操作,拓展延伸。
1、摆一摆
同学们先拿出一根红色的小棒,再拿出一根绿色的小棒,让它与红色的小棒平行,再拿出一根红色的小棒与绿色的小棒平行,学生摆好后,师问:这两根红色的小棒有什么关系?(互相平行)
同学们先拿出一根绿色的小棒,再拿出一根红色的小棒与绿色的小棒互相垂直,最后再拿出一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垂直,学生摆好后,师问:这两根红色的小棒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
2、折一折(折纸)
(1)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3)师:(拿出一张圆形纸)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
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出示长方体框架,在这个长方体框架中找出你所知道的互相垂直的线段和互相平行的线段。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这节课表现怎样?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两个概念学生相对比较陌生,这节课数学知识概念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本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反思本课教学,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垂直与平行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内容分割太细,条条框框太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整体感知。
2、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没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如在教学平行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检验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方法。
3、是学生画“两直线”及“分类”的活动时间过长,而且前面平行线部分讲得用时过多,以至练习的任务没能在课堂内如实完成。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例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在掌握直线特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进一步认知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两条直线,对于直线出现的几种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证出垂直与平行的位置关系,进而揭示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三、说教学程序
1、铺垫迁移,导入新课
首先利用已经学习的直线的特点这个旧知导入新课题,接着出示白纸作为一个平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面变大会什么样子,平面上出现两条直线位置会是怎样的?让学生随意画两条直线,在小组内,将所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2、研究问题,揭示概念
学生展示小组内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分类。有争议时大胆猜想讨论。可以通过延长直线的方法帮助验证两条直线的相交。最后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两条直线相交和两条直线不相交。引导学生对相交和不相交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讨论。由此得出平行和垂直的概念。
A.不相交,通过观察想象,体会“永不相交”可以将直线夸张性的延伸,验证“永不相交”。得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概念)概念中要注意“在同一平面”的含义,给学生举例说明在同一平面,和不在同一平面,并说明同一平面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出示判断连习,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
B.相交,测量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得出相交的两种情况:一般相交和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板书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垂线” 和“垂足”。得出“垂线”是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垂足”是一个点,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出示判断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及理解,使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其关键是看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相交和相交所成的角是否是直角。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平行和垂直现象。
(2)、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来看看运动场上都有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吗?
(3)、用一张纸分别折两条折痕,让这两条折痕平行、相交、垂直。通过折纸巩固对于平行、相交、垂直的理解。
(4)、拓展空间(摆小棒)
联系生活举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处处都有联系,无处不纯在着数学知识。
(5)、找出下面图形中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直线。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九课《镜子》第一课时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镜子》一课是“光”这一单元第三课。“光”这一单元以学生最常见、最离不开的光为研究对象,通过精心设计好的探究活动认识光的各种不同性质。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物体会发生不同现象”。本节课进一步研究“光在直线传播时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帮助学生懂得“镜子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从而认识“光的反射”这一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通过上册科学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和探究能力;从年龄结构看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另外他们对光有了一些理解,对镜子反射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
2、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3、能正确说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5、能与小组成员交流实验中的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设计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课始创设情景,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观察探究,在师生互动中掌握知 识,学会本领。
(二)学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合作交流、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具准备: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白纸、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
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就请你们来猜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脸上脏不脏?一看就知道。”(打一物)
学生说出谜底:镜子。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在你的实验桌上,把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伙伴找出来吧!并请你说一说它每天给了你哪些帮助?
学生找出小镜片,介绍小镜子的作用。
(教学评析:猜谜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还沉浸在课下活动中的学生一下了就吸引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请出了镜子伙伴,过一会儿我们还要请来另外一个伙伴----光。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光的知识。
师:光是沿()传播的。学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沿直线传播的光如果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光和镜子的游戏?
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
(教学评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探究新问题,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二)合作探究“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平面镜、白纸、三角板。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器材的作用。
3、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做演示实验。
4、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操作、观察、记录、交流等,教师适当指导。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总结归纳: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引出“光的反射”这一性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光的反射”。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把孩子们熟悉的镜子摆在课堂上亲自研究,学生会
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学习热情高涨。清晰的光线实实在在出现在眼前,科学课真实而鲜活,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会乐于操作、观察、记录、交流、汇报,会知道“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改变”这一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拓展延伸
师:是不是只有镜子才能反射光呢? 生回答。
师:那课下就由同学们带着你的光源去寻找其他的可以反射光的物体,好不好? 生:好。
师:好,那咱们继续研究。下课。
板书设计:
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光的反射:当光照在镜子上时,有一部分光被镜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探究新问题,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3、把孩子们熟悉的镜子摆在课堂上亲自研究,学生会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使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分组实验,加强了小组合作能力。需改进处:
1、教师应在实验开始时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欠缺,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教师引导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应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过程,教师知道太多。
4、对学生一定要及时评价。
《观测天气》活动课教学反思
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既是对科学课知识应用的一次体验,也是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一次体验。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看,达到了预定的活动设想,也体现了新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生真实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这次活动就是学生在学习了科学课《多样的天气》,对观测天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后,为学生设计的能直接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制定观测方案,制作观测仪器,全程参与观测过程,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只“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在“ 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2.学生真诚参与了与人合作的探究过程,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快乐,分享了他人的智慧。《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这次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开设了气温观测、风向观测、风力观测、云观测、降雨量观测等五个活动小组,各组担任的观测天气的任务虽然不同,但通过各组的合作,最后成功地观测出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各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制定观测方案,制作观测仪器,共同观测,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也充分体验了“合作的愉快”。
3.学生真情感受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科学态度教育,知道了对待科学要尊重证据,一丝不苟。《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这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课中所学知识和观测天气的操作方法,认真、准确地观测了气温、风向、风力、云状和云量、降雨量等天气要素,获取了准确的天气变化数据,从而真实的观测出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在整过活动中,学生始终严格按照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观测,尊重科学、尊重证据、一丝不苟,真情感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物体传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为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一问题,而设计了“你听到了吗?”和“水能传声吗?”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先认识声音能在木头、水、空气中传播,再理解声音是通过什么媒介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发现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自己的猜想验证,培养合作探究能力。3.能结合身边事例解释物体传声现象,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传播的途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教学难点:物体传声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发生芯片、玻璃钟罩、抽气机、水槽、石块、纸杯、学生身边物品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种学生熟悉的声音(如鸟叫声、琴声、锣鼓声、上课铃声等)。
教师:这些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学生思考后,说出猜想。(学生可能会说声音是被风带过来的,也可能说声音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也可能说声音是自己传过来的。)
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传声。从而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观察实验,寻找答案,新课讲解(了解气体传声)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测真是五花八门,那么,谁猜得更准确呢?下面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我相信细心的同学一定会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的”。
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然后,开始实验。演示实验:将一个发生芯片(从贺卡中取来)放入玻璃钟罩中,随后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中的空气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听到芯片的声音由大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只看到芯片指示灯闪烁。)
教师:我做了什么使芯片声音听不到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味实验程序发表各自看法。(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来了;或者说因为玻璃罩中除了发生芯片没有其他物体了;或者说因为没有空气了,所以听不到声音了。)
师生总结:没有空气,声音就听不到了,说明气体能传播声音。教师:请同学列举一些生活中空气传声的例子。(这部分通过他们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就会很轻松地获得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
三、自主猜想,拓展思维(引出固体、液体传声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声音还能在那些物体中传播呢?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举例(可能会说铁管可以传声;可能说木头可以传声;也可能说水可以传声。)
对于学生的大胆猜想,教师及时给予印的话评价,营造一种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四、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教师:猜想是需要用实验来验证的,同学们可根据教室里的材料和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要想好用什么材料?干什么?怎么干?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织交流,并讨论出小组的人员分工,实验步骤,从
中选一个最佳方案。
教师加入学生中并给予指导和提示,增强可操作性,最后,学生跟全班同学交流方案,争求建议。教师总结概括:研究物体传声实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要有传生物体,如桌、椅、地面、黑板、铁管、水等②要让物体发声如:敲、摩擦、说话、振动等。③要用耳朵听声音,如用耳朵贴在物体上听,或用纸杯罩住耳朵听,在同一物体不同地方听等。
五、动手实验,验证设想 教师提要求:
(1)小组成员,轮换操作;(2)试验中不要喧哗以免影响效果;(3)挠桌面或发声音时用力要适中;(4)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对固体传声、液体传声的实验是同时进行的,这是前面讨论的结果。(在实验中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养成,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六、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各小组代表把本组的实验结论跟大家汇报,通过汇报总结出: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向四面八方传播。总结后,教师相应板书。
七、理解应用,拓展延伸
让学生用本课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如书上“科学在线”中所说的月球上宇航员问什么要用特殊装置才能交流,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是如何听到音乐进行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