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广西柳州市第三十九中学何华坤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人都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然而,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在小学开始开设,但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仍很欠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重压之下,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足,学生上机实践时间有限,传统的教学授课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半知不解。微课作为时代产物应运而生并且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本作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做以下介绍。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进行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教师在开发微课教学视频时还应该注意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内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所论述的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小问题的微课程。[1]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势
1、微课教学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视实践操作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演示只能让学生有短暂的记忆,有的操作技能,例如EXCEL的运用公式计算、Photoshop图片处理等操作,需要学生自己多动手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但由于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时有限,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对信息技术各种操作技能似懂非懂,久而久之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的应用,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把某一个知识点或操作过程制作成几分钟以内的微课,发布给学生学习。学生在上机操作忘记时,可再次浏览观看,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满足感,进而加大了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老师要求掌握的操作技能后,都能主动的去观看其他教学视频。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老师要求的操作后,一般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
2、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引用微课教学应用,跟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过程有本质区别。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然后学生上机练习,这时候学生如果遇到问题,一般是举手问问题,老师解答,但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老师答疑环节总是照顾不了所有学生,造成部分学生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学生遇到问题不再等待老师的解答,而是反复观看学习教学微课,反复上机练习,最后掌握操作技能。
3、微课教学能让学生自主进行检测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情况缺乏有效的测试手段,学生也无法了解自己理论知识掌握得如何,对知识点都是半知不解,似懂非懂。微课教学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检测。学生自主检测既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掌握理论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使用QuizMaker制作有交互性的互动测试,发布给学生进行自主测试。
三、微课制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良好的微课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个微课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微课制作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确定微课知识点
要使微课的内容更有价值,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将知识重难点梳理出来,制作成微课。微课的制作要围绕教学有效性而进行,不能为了使用更多教学方法而滥用微课,这样不仅浪费教师备课时间,于教学效果而言毫无用处。例如“信息及其特征”一节,一些微课制作者将PPT的讲课稿录制成教学微课,跟传统的教学无任何区别,只是PPT变成微课,但效果却不尽如意。而FLASH的“补间动画”,由于操作性比较强,将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观看,效果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练显著。笔者曾在初中两个平行班里做过实验,“一个球沿着一条线运动”的动画教学,通过微课授课的班级上交作业率100%,而且完成时间大概是五分钟。而通过传统方式授课的班级上交作业率是30%,剩下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处于提问状态下才能完成。
2、微课制作之前做好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微课有效性的前提,围绕某个知识点,充分备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是确定知识重点难点,还需要围绕知识点选择有效的展示方式。制作微课前也必须确定好知识点的展示方式,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有的适合使用摄像机摄录,有的适合使用录屏软件录屏。技术的使用要坚持适用和有效原则。
3、微课制作必须控制时间长度,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家长和学生心中都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是以消遣放松的心态来上课,如果微课制作时间过长,学生没有耐心观看,效果自然减弱。因此,微课制作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10分钟法则,把微课长度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利用短短的几分钟把知识点讲解清楚。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教学信息资源为基础,具有主题鲜明,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为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创造了可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受学生家长重视,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将微课教学应用其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改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增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 施云春.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44-46
第二篇:论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论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信息技术 动画制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0004-02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应用所学技能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掌握应用技能。然而,在以技能应用为主的操作课堂中,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快完成任务,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可以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微课属于小片段、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一般在5到10分钟内展示完主要知识点。微课教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在较大程度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间存在着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同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也不同,有的学生从小就玩电脑,从系统安装和使用到网络技术都有所涉及,对软件操作的领悟力较强;有些学生平时则很少接触电脑,鼠标、键盘都不太会使用,对于新技能的学习存在害怕心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又掌握不了的现象,这就使得课堂上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完成任务后无所事事,操作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节奏,而教师则疲于指导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不断重复讲解基本的操作方法。
(二)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条件有限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协助学生完成遇到的难题,及时跟进,给予适当的指导。事实上,在现有师生比例为1∶30的条件下,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是有难度的。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能兼顾到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不得不采取“讲、演、练”的模式,最终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无法落到实处。
(三)学生对知识遗忘快
由于学生容易遗忘,因而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复习。以“word”小报制作为例,中年段时学生已初步学习了“word”的基础知识,然而,到高年段时要求学生应用所学“word”的基础知识完成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却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遗忘快,为此课堂上总要花上很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如果能将容易遗忘的知识点和内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随时随地复习,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教学更紧凑有序。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学习必然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微课是为在线学习而生的,是一种在线学习资源,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才能保证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微课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难度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有必要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微课可以针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设计,或选择教学中的难点,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
(二)微课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学习方式,要想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选题就要实用准确,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要短小精练。教学主题的导入方式力求新颖、有趣,能够吸引学习者。
(三)微课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由于微课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呈现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交互性差,无法进行交流反馈,因而微课建设的步骤之一是设计思考讨论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学习者思考,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或规律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以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微课能体现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学生是有个性的个体,微课应该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建立个人导向的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制作符合学生特点的微课,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巩固知识。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知识点组成一个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在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微课主题学习,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弥补他们之间出现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水平差异的缺陷。
(一)借助微视频制作分层微课
学生间存在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信息技术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技能,更应鼓励学生应用和创新技能。因此,在设计分层微课时,要将知识点按操作和应用难度分段,即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则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还可根据自己学习效果的变化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基础性的学习或者高难度的学习,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微课。
以浙摄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人物动画》为例,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GIF动画制作软件以及文字动画制作的基础上,制作较高难度的人物动画。在本课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好的学生“吃不饱”,慢的学生赶不上,课堂兼顾性差。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水平不同导致的课堂效率大打折扣问题,我们可以制作两档不同的微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础档:根据现有的人物图片素材制作动画,要求学生通过导入连续的相似外部图片制作动画,掌握导入到库中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图片放入到指定帧。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外部图片导入到软件中,并能调整人物动画的帧顺序。微课采取“屏幕录制+摄像机录制”的方式,后期软件使用Premier制作。微课导入环节开门见山,直接呈现给学生动画的最终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讲解部分采用课件与录制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课件呈现原理知识、视频录制操作的方法,重点讲解操作的难点部分。问题设置环节,设计两个问题:在现有的动画基础上你能举一反三吗?怎么在不同关键帧设置人物表情或者肢体动作的变化?由此,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微课内容供所有学生学习,主要是为学习能力薄弱学生巩固、复习使用。当学生掌握了这一基础知识后可以选择提高档微课。学习速度快的学生也可以向教师申请进入提高档的学习,不需要再等待所有同学都完成后再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提高档:提高档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契机,要求学生自己绘制人物,设计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肢体变化。重点是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绘制人物以及造型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制作流畅过渡的人物动画,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手的乐趣。
不同档的微课像多个教师同时指导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了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利用微课帮助学习者建立个性化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微课可以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能展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微课设计,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脱离机械的操作与模仿,主动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例如,浙摄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制作电子小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即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复习巩固的知识也不少。如何开展教学?我们可以将有一定难度、学生较容易遗忘的内容设计制作成微课。对此,笔者针对该知识点制作了三个层面的微课:一是电子小报制作的基本过程讲述;二是小报排版技巧和排版规则,主要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展开,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规划排版;三是整体美化技巧。当学生在具体应用时遇到问题都可以求助微课。这三个层面的微课能够有效地辅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而教师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组织。
(三)利用微课高效再现操作细节
操作技能类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一个步骤出错就会导致后面的操作全部失败。如选修课开设的《Flash动画制作》,在Flash动画制作教学过程中,一个引导线动画涉及的操作就有十几步,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关于技能操作讲授环节很是费时费力。即使是教师亲自操作演示动画制作的过程,学生能够记住的操作步骤也是非常有限。学生在练习时可能因为一个小步骤不对而无法成功地完成制作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将有一定学习难度的技能制作过程、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观摩学习。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观看微课,随时暂停或快进,及时利用微课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这样做,轻松地再现了教师的操作细节,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快速地掌握制作技能。
(四)借助现有网络技术,让微课在线上、课外辅助学生学习
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微课的未来在网上。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来促进多姿多彩课堂教学形式的形成。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微课内容的碎片化、传播途径的移动化,能够很好地辅助学生的课外学习,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同时,由于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将想要拓展的知识内容制作成有针对性的微课,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平台条件为学生开辟课外学习新天地。
在信息化急速发展的时代,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随着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逐渐重视、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合理有效地应用微课必然会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
(责编 黎雪娟)
第三篇:浅谈“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新
浅谈“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阜新市第十八中学
彭勇
浅谈“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新生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微课”的出现,给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微课”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直观而具体;“微课”顺应学生的思维,获取意外的收获;“微课”让信息技术与学生亲密接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工具。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操作性和应用性的新生学科,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应用的能力,适应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操作内容。它与传统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等特点。目前“微课”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逐步进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并以它精简、高效的特性影响着课堂。“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它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时间在10分钟以内,问题聚焦,主题突出,资源组成“情景化”,短小精悍,有声有色,给学生新鲜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迸发学习热情,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
一、利用“微课”在促进教师成长,开展教学研究
“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将“微课”推广。“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了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程也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解释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独特的教学方式。“微课”促进教师的成长,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微课”可以记录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既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教师或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2、“微课”形式新颖,制作简单,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既可实现培训中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优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通过“微课”固化,便于传播,便于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对年青教师来说,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青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本专业的技术,而且把实际教学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我的业务成长。这也实现了教师由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的转变。
二、“微课”并非乱用,也非滥用。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实施有其前提与依据。信息技术课堂有多种课型:理论知识课,实践性知识课,作品制作评析课。不同课型对“微课”的不同需求。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要用到“微课”。如理论性课和作品的评析课,这部分课型更需要的是教师面对面的讲解和师生的互动交流,乱用“微课”反而会越俎代庖,形成重复讲授,影响上课的效率与质量。通用需要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主要是实践性知识课型和作品制作课这些偏重实践的课型。下面我浅谈一下几种信息技术课型对应用“微课”的不同要求:
1、实践性知识课型。
这类课型如七年级“计算机基本操作”、“畅游互联网”九年级“数据中山—电子表格的使用”等,这种相关类型课型都需要学生主动的探究,动手去实践,可以说是实践性非常强,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处理日常计算机的技巧。教师应该积极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探究,假如对每一个操作都使用“微课”可能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动力,以及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也容易陷入对“微课”教学的依赖。这种类型课题,“微课”应该有目的发放,比如对于课后或者拓展部分,就可以设置的“微课”可以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不同层次学习自主选择去学,去探索。
2、作品制作课。
作品制作课在教材上如八年级“Photoshop海报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等,都是一个学生构建知识、巩固知识和提高知识的课型,同时能在作品制作中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收获信心,得到赞许及肯定。这时候主角应该是学生自己,而非教师本人。教师更应该转变“讲师”的角色,演变成“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研。而“微课”的运用,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增加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时间,更能够发挥学生的创作、创新精神。但是“微课”使用也要慎重,应该按需发放,内容也不能过于全面,而应该主要针对难点,或是一些有创意的确实能开拓学生眼界的,有一定引导意义的。“微课”的内容设计上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显得更为重要。
三、信息技术课进行“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里任务驱动法有时体现得并不明显,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在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微课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渗透任务驱动法,同时它还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细节,突破重难点。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课则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重难点比较容易突破掌握。“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形态,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表现能力强、灵活性好、短小精悍等特点。从开发制作到使用环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借助“微课”可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1、减轻教师重复教学。通常信息技术课经常要求教师进行演示,而演示又是教学中重复频率非常高的,在传统课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如何去自我减压或者提高课堂效率又成了我们平时所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制作教学视频,也即“微课”的萌芽,就成了信息技术课的一手效的手段。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通常会看教师演示或者讲解,也可以通过教材来获取知识,但是这种效率通过比较低,如受课室远近、教师语音大小、周边影响等因素,也比较难发挥学习的自主学习或者自主探讨的习惯。学生使用“微课”学习后,理解能力,领悟水平也比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在制作教学视频的同时,设置相对应的问题或者探讨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探讨,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所以“微课”提高了学习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3、分层教学,促进后进生。信息技术课,所面对的学生是多层次的。学生从小接触的信息技术工具时间都不同,成绩优秀的学生水平不一定高。所以就造就了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层次更具有多样性与片面性。而自主学习,“微课”的引入,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适用的。因为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有了“微课”,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观看不同层次或难度的教学视频,也可以重复观看,直到把知识掌握。而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选择高层次的,复杂的任务去完成,这样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正确地学习,所以整个课堂的效率得到很在的提长。
4、信息技术教师在制作“微课”上有很大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师在“微课”的开发制作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无论是采用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外部设备拍摄后的剪辑,还是采用录屏软件对PPT、word等形式呈现教学过程的制作方式,又或是混合式微课的制作,信息技术教师都没有什么技术障碍,几乎不用培训就可以直接上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更具优势,相比其他教师,更应该用好这种手段。但在录制的时候要注意,由于以录制实时操作作为主而非知识点,而操作中涉及的文字、表格对视频分辨率要求较高,所以录制时分辨率需要高一些,不能低于720×576的标清分辨率,码率也不能过低,最好达到1Mbps甚至以上,码率过低,文字会被压缩的很模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同学的视力健康。
四、结束
“微课”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其将“微”的优势与教学课程的内容相结合,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变换,“微课”的使用和推广能更好的帮助信息技术教师以高效课堂谋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微课”是一种新的理念,“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使用也在不断地探索,其中不乏弊端,如何让“微课”成为优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王丽,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2014(9).2、郑良美,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2014(4).3、孙艳,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43—144
4、陈旭远,信息技术应用的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第四篇: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很多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微课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让我们再一次审视课堂,审视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微课就像老师手中的利刃在课改那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用的好大可大刀阔斧一路向前,但是运用不当则无人问津。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微课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访谈、微电影……”的流行,全世界都在进行着一场“微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与“微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的“微课”也在整个教育界了引起一阵轩然大波。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呢?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就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问题的小课程。从2012年开始,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研员的带领下学习了微课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并且组织培训如何制作一个有效的微课,从此“微课”开始走入了我的信息技术课堂。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发现要想更好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用好微课,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的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见解。
1.分析学情,不可盲从
首先我们微课的主体是学生,而微课的优点之一“以便学习者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这里的学习时间是个关键问题。学生们没有时间来学习,微课程便开展不起来。在升学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学生课外时间也被满满的练习占满,要求学生课后花时间来学习不考试的“副科”,似乎有点异想天开。而即便是有时间,但是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思维活跃但自觉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在课外缺少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学生很难持续性的学习与思考,而缺少监管学生很可能利用手上的工具做一些学习无关的事情,老师辛苦反而好心做了坏事。综上两点希望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学习微课变得不太现实。
2.回归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对学生来说,真正学习的核心是课堂上的45分钟,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这个课堂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些都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学生毕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只有学生能学习到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学生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更需解惑,对于重点难点的解惑,但是如果教师干涉的多了,很容易把课堂又带回到老思路中回去,很快教师又变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干涉的少了学生又对重难点理解不深刻透彻,无法达到课堂的预计效果。微课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我们更要充分挖掘出微课的特长为我所用。
(1)微课时长简短。
微课是一个短小的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根据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完全的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2)内容单
一、目标明确。
微课内容一般是针对某个环节或者是重点、难点的细致的示范合讲解,微课把我们的传统课堂中复杂的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精简。
(3)重复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重复的观看微信,进行巩固与重复学生,加深印象,这样就不会因为稍稍分神而错过重要步骤,而学生学习过程中被难点难住时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重复学习,加深理解。
(4)资源容量小使用方便。
微视频及老师的教学分析与反思等配套的辅助资源容量小,便于学生在线观看和研究,也有便于学生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进行移动学习。
(5)多样化资源构成学习的情境。
以微视频为主线并统领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相关内容的微课,能够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相结合,形成真实生动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情境。
微课这一事物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它给我们的课改变得更加简单,它是把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块重要的跳板;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各方而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是不同的,有的同学从小就玩电脑,对软件操作的领悟力超强;但有些学生,平时很少用电脑,鼠标键盘使用不熟练,对于任何一款新软件,都有惧怕心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上课时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始终处于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3.利用微课,但不可依靠微课
当然一堂课中,不可能只有微课,我们需要利用微课来完善我们的教学细节但切不可全部依赖微课,由于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思维活跃但自觉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如果老师只是将简单的把一个整合好的教学资源包(其中可能包括学案、任务、微课、反思等)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能很难达到效果,这也是有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决定的,他们没有成人的求知欲和自觉性,很可能会取得非常不理想的效果。因此老师上课的引导铺垫更显得重要是整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老师循循善诱,学生才能积极互动,主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等虽然现在教育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貌似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但实不然辅助的教师却更显教师的功底,整个课堂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干涉,不可过度也不可过少,就是乐团的指挥者,看似轻松无用实则最为重要。
微课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当然对于教师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通过微课制作,能够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微课的制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缺少好的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我们在把重难点做成一个个微课的时候,实际上是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再加工,让老师对各个教学要点、知识点有了更细致、更为深度的分析,对教师成长有很大的益处。
站在课改道路上的我们,学习之路依旧漫长,更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科自身的特点合理的最大化的利用微课,只有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只是的传授、技能的模仿、方法的重复,而是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只有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学生才能发现里面的精彩,才能欣喜若狂,才能自己去学去要,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热情。这何尝不是每位老师的梦想呢,追梦的路很远很漫长,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的光辉就会有照进现实的时候。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fJl.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兄―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开放教育研兄,2013,(1).[3]蒋翠.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年2期.
第五篇:浅谈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滁州市施集中学 何培芳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会用信息技术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 教学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下面就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认识。
一、微课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以往的传统课堂,学生都是处于一种学习的被动状态,老师满堂灌输知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机会提出来,导致学生不会的问题不断累积,最后不懂的知识太多,以至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课堂中容易疲倦、开小差,对自己自暴自弃,所以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随着微课程的嵌入,整堂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被分成了一段段的,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直听 老师讲课,而是逐渐变成了听课学习、实际操作、再听课、再操作的形式,这样反复的学习、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逐渐把握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学习与动手练习中深入理解了课堂内容,并有了深刻的把握。微课的使用使学生不再一味地依赖于老师,对于自己遇到的难题就会借助于微课视频的帮助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会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始终保持大脑的快速运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完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时,学生对复制粘贴已感到厌烦。教师利用微课,用Word软件制作精美贺卡,写上对全班学生良好的祝愿,学生很好奇,跃跃欲试。教师因势利导:“现在是微时代,有微课,微淘,微商,老师用微课展示了自己做的微贺卡,你想做吗?可以送给你的朋友和亲人,写上我们平时想表达又不好意思说的话。”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在展示作品环节,有的学生的作品不仅有文字,还有温馨美丽的图片作装饰,风格有唯美的、炫酷的、清新的、华丽的,不胜枚举。
二、微课使教学和学习变得简单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的实践性很强,常常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演示把内容呈现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练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的。课堂实践都是有限的,由于时间的限制,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讲解的内容学生无法快速地全部记住,以至于对一些问题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实际 操作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微课的出现,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可以嵌入微课程。微课程,可以将一节完整的课片段化,重点、难点突出,促进了整堂课的上课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与演示下,学生能记住一部分内容,记不住的内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在解决不掉的时候,学生可以求助老师,当然也可以打开微课视频,仔细观察自己不会的那部分内容的操作步骤,在很难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学习,直到自己学会了为止,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及时解决了自己的难题,不仅节省了老师的时间,锻炼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微课的“点”状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微课的“点”可以是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这个“点”,主题鲜明,小而不简,精准独到。学习能力有高低,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传统的满堂灌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学不好。教师不能一节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微课的“点”状功能,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比如在进行打字练习环节,教师把打字的难度分成四个等级,做成过关游戏,制成微课,让学生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全神贯注,还有点儿小紧张,每过一关,都发出窃喜的笑声;而失败的更是不甘落后,积极追赶。这样的训练环节,学生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在玩 中学、学中玩,打字的熟练度也悄然形成。微课的恰切运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融入教师努力创设的情境,有简单的“获取”,有更多的“探索”,体会收获的幸福。
四 微课的“小”容量,实现了学习的自主和创新
“自主和创新”是素质教育最时尚的字眼,是每个教师追逐的梦想,也是每个望子成龙的家长最渴望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是屡见不鲜,但大多数学生只是寻找内容较少、目的性强的视频资源供课外学习。但传统的网络资源往往占用硬盘存储空间过大,教学资源中包含的重难点知识过多,学生很快产生浏览疲劳,收效甚微。微课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教师可以将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制成微课,学生下载到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把下节课的知识通过短短的微课让学生自主探究。对那些吃不饱的学生,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题目让他们自主发挥。
比如在学习Flash制作时,由于难度较大,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大多掌握得不扎实。教师就把这节课的知识制成微课,让学生有时间继续学习,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学习欲望,就有老师在身边,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同时,教师查找一个操作简单、快学易懂的Flash动画制作工具,制成五分钟微课演示,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制作一个微动画。每个学生都是一枚种子,教师的精心培育会让其开出最灿烂的花朵。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的自主创新。
五、微课不能代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只是发挥辅助作用 微课是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变革,是翻转课堂理念的核心,微课,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热爱学习,并逐渐成为他们一项必备的技。微课,以微以小,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辅助信息技术课堂,建构高效课堂的模式。但微课只是辅助课堂的手段,永远不能代替教师在传统课堂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来说,除了家长,是接触最多的人。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看似外表强大,内心却很很脆弱。教师应该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会用信息技术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9).[2]郑良美.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高中生学习,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