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

时间:2019-05-12 22:0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

《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海洲中学:梁巩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久远的年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认识模糊而肤浅,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表面化,对农村经济改革不熟悉,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陌生,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设计理念】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动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疑问。没有疑问的教学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疑问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学习只能局限在表面的感知认识上。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让疑问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感悟历史;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掌握新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主动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政方针。感受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益处,从而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了解改革开放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感受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感受身边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设置疑问提问引导和学生质疑;讲述讲解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的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第8课内容:

1、我国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承上启下 教师讲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那么我国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这节课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去感受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吧。学习新课:

播放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录像:

师:改革前夕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存在什么弊端?

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吃大锅饭,农民失去了对土地支配权,没有生产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师: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生:首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接着是党中央的积极指导。

播放“农村改革”录像,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目的学习。

师: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中国最高层政治家翻开的新一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底层农民们翻开的历史新一页是什么? 生: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契约,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农村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生阅读42页小字体内容,了解安徽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

义和具体形式。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师:结合教材42页凤阳县农业生产数字进行小结。

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结果是加快了农业生产发展进度,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这一做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对内改革逐步在农村实行。师:为什么改革后农村经济能够迅速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经营权,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为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知识衔接与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师:大家想一想,建国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 生:回顾前面学习内容归纳: 生1: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生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生产力。生3: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生4: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释疑解难,让学生敢于质疑:

生:老师你前面提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是什么意思?

师:一个人的鞋与脚的关系就等同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脚的大小决定了鞋的大小,只有鞋去适应脚的大小需要,不可能是脚适应鞋的大小需要。因此,也就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由此揭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这一客观规律。

教师小结过渡:

看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一定要改革。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农村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随着对内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了。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第二目“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的学习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师;“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师: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学生结合《对外开放格局形势图》研读课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的宽领域全方位外开放的新格局的过程;正确看待开放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教师小结:

对外开放,使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我国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知识拓展延伸:分析比较

师:深圳与浦东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师: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引导学生分别从:背景不同;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两者的区别。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和现在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从中得出结论。

师:近代开放是中国丧失主权的情况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独立自主前提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主动开放的。教师小结过渡: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城市改革在1985年也全面展开了。那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由此引入第三目“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学习。展示材料:改革前某一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混乱局面画面。师:为什么会有如此混乱的局面?

生1: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生2: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钣,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生3:企业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展示图片:《美国的“海尔大道”》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昔日亏空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的第一品牌,并在全球获得越来越高的肯定。

师:海尔集团的变化是怎样带来的?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小字体内容,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如改革的必要性和成效,从管理体制到分配形式的变化进行探讨、明白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归纳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从而明白海尔集团的变化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改革的结果,感受改革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方面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问题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课堂小结:

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小结】回顾本课内容,整理思路,形成知识网络,强化基础

三中全会是转折,小平开始抓改革,农村联产搞承包,乡镇企业大发展,国有企业换新颜,三中全会召开后,对外开放也起步,经济特区有五个,广东深圳、珠海与汕 头,福建有厦门,后又增设了海南省,窗口深圳发展快,一夜崛起震中外,沿海内地齐发展。布置作业:

1、反馈自测,巩固知识

2、感受改革开放我们在衣食住行用的变化,为改革开放献言献计。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敢于质疑、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注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学生畅所欲言,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与表达能力亟待加强,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传授抽象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对国情、国策等内容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测试题

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夯实基础典型题

1.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B.蒋介石军队的人数多 C.红军人数少,寡不敌众 D.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3、“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的“远征”()A.胜利的标志是召开遵义会议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5.下列哪项是遵义会议的最大成果()A.红军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B.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路线

D.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6.遵义会议后,红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最初表现在()A.强渡乌江天险,解放贵州省大部分地区 B.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缴计划 C.强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D.强渡大渡河,摆脱了敌人的追堵

7、红军的三大主力于1936年lO月在甘肃胜利会师,这三支部队是()①红一方面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四方面军 ④红二、六军团⑤红十二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8.如果我们要寻访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地点中我们可以选择的是()①遵义 ②瑞金 ③会宁 ④南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遵义会议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④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 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10、读图,回答问题。

图3-17-1

(l)上图是中共在什么途中何时召开的会议?(2)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3)该会议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有何意义?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1.对比红军反“围剿”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必须把革命力量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B.必须面对强敌不怕牺牲,勇敢作战 C.制定作战方针必须符合中国革命实际 D.领导集体必须团结一致,患难与共

12.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依据是(A.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C.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 D.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13.下列对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纠正了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创新题

14、(2006年,辽宁沈阳)“„„是考验中国红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挺进大别山 C.长征 D.渡江战役

15、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遵义 B.上海 C.南昌 D.南京 16.毛泽东在四渡赤水中的指挥战术是()

A.声东击西 B.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C.调虎离山 D.迂回战术

17、下面是小明写的一篇介绍长征经过的短文:“1934年10月,红军从南昌出发,长征开始。在渡过湘江时,人员伤亡过半,后改道贵州,攻下重镇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取消了陈独秀等人的军事领导权。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河,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走过雪山。草地,进人甘肃。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小明的这段介绍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秘密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在蒋介石的首席军事顾问、德国人赛克特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铁桶计划”的战略方案。计划的要点是,确定以红都瑞金为最终目标,各部队每天向前推进5公里,每进5公里,后续部队便拉上一道铁丝网,构筑一道以碉堡为主的工事火力网,计划在1个月内,前锋部队逼近瑞金城下。届时,将在瑞金的四周竖起了30重铁丝网,30层火力封锁线。为防止红军突围,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作战部队拦截。

材料二 庐山军事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一公斤重的“铁桶计划”的全部文件,就落到了当时任赣北保安司令部参谋的共产党员项与年等人的手上。他们很快拿定了主意:迅速设法将这些文件送往苏区瑞金,交给临时中央,以便作出及时应对。当晚,项与年用特种药水将“铁桶计划”连夜密写到4本新买的学生字典

上。第二天,项与年即从南昌出发抵吉安,再经泰和、兴国,横插手都,直赴瑞金。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0月7日下午到达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机关驻地,见到了周恩来、博古、刘伯承、聂荣臻等人,并把4本密写字典交到周恩来手上。请回答:

(1)材料一中蒋介石制订的“铁桶计划”发生在他发动的哪一次重大事件中?(2)材料二中蒋介石“铁桶计划”的泄露引起了中共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

19、阅读下面歌词,回答问题: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低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请回答:

(1)这首歌谣描述了什么时期的事情?在这首歌谣中涉及了哪些重要事件?(2)这些事件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0、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21.下列各项,由周恩来直接领导或参加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八七会议 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⑤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材料二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材料三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材料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材料五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请回答:

(1)上述五则材料分别叙述了长征途中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请你按顺序将他们列举出来。(2)红军长征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3)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的几次重要战役中得到充分体现。你能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个例子吗?并说说毛泽东采用了怎样的策略?(4)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 23.阅读下列材料:

(关于长征)我们说,红军在一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失败了。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193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请回答:

(1)毛泽东发表上述报告时,长征的情况如何?

(2)毛泽东所说的敌我双方的胜利与失败各体现在哪些方面?(3)你怎么理解长征的“宣言书、播种机”作用?(4)长征胜利的意义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4、小天和小刚要参加“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为了活动能够圆满,爸爸为他们列出了了解长征的准备条目,其中有红军经过了哪些省份?红军渡过了哪几条大江、大河?翻越了什么山?红军沿途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你能帮助小天和小刚作好这些准备工作吗? 探究题

25、(规律探索题)红军长征途经的大部分地区是目前西部开发的地区,请同学们找一找当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资料,与今天的西部开发区做一对比,来谈谈你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并想一想,长征精神对西部开发有什么价值? 聚焦中考典型题

26、(2006年,通州)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D、毛泽东

27、(2006年,随州)随州白云学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沪定桥 C.翻越大雪山 D、会师井冈山

28、(2006年,陕西)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感人场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的()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29、(2006年,河北)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0、(2006年,河南)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活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

(1)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2)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的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

31、(2006年,四川宜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跨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观察长征示意图:

材料三 今年(2006)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四川人民对长征怀有特殊的感情。历时两年的长征,有一年零八个月在四川境内活动,途经全四川60%的县,里程达一万五千里。在四川,红军进行了数百次战役和战斗,其中 等,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在四川,全川各族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十多万四川儿女参加红军,数万英烈血洒征途、骨埋青山。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图3-17-2(2)材料二中的B处是(地名);D处是。(地名)

(3)根据材料二,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填写反映出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红军的什么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开放研究典型题

32、(结论开放题)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指挥错误,红军损伤严重。假如你是红军的高级将领,结合敌强我弱的态势,你在反围剿的战术上会提出什么合理建议?

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1.A 2.A 3.B 4.B 5.D 6.B 7.A 8.A 9.D

10、(1)长征途中;1935年1月召开此会。(2)由于受“左”倾错误影响,党中央没采纳毛泽东的军事路线,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损失过半,在前有堵截,后有追

兵的危急关头召开了此会议。(3)纠正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点拨:此题以图的方式引出问题,考查本节重点知识,须掌握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把相关史实进行归纳、综合和概括。11.C 12.B点拨:遵义会议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从而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13.B

14、C点拨:此题仍然是对历史事件名称进行辨析确认的能力考查。结合选项进行分析:A项井冈山会师时人民军队的名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这与题中“中国红军”的名称不符;B项挺进大别山和D项渡江战役都是战略进攻阶段中的重要事件,与“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不符。唯一符合“中国红军”、“人类伟大史诗”,“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等信息的是C项长征。15.A 16.A点拨:四渡赤水用的上声东击西的战术。

17、错误:红军从南昌出发;改正:红军从瑞金出发。错误:取消了陈独秀等人的军事领导权;改正: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军事领导权。错误:四渡赤水河,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改正: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错误: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改正:宣告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8、(1)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可根据时间和目标判断)。(2)红军长征。因为“铁桶计划”的泄露,使中共中央得知蒋介石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计划,如果不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势必等于束手待毙。

19、(1)长征;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等(2)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根据毛泽东用兵真如神判断)20.D 21.B点拨:周恩来未参加秋收起义,八七会议时周恩来已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广州。

22、(1)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急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2)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一望无际的草地、终年积雪的雪山、缺少粮食给养等。(3)如四渡赤水,声东击西;急渡金沙江,调虎离山等。(4)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3.(1)红一方面军已经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会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在途中。(2)红军的失败体现在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胜利体现在长征计划取得了胜利;敌人的胜利体现在占领了红军原来的根据地,失败体现在没有实现“围剿”“追剿”的目标。(3)“宣言书”指长征使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的战斗力;“播种机”指红军长征途经11个省,长征的过程也是向沿途播撒革命火种的过程。(4)长征胜利的意义:①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③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24、(1)红军主要途经省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个省。(2)红军渡过的大江、大河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3)红军翻的大山有大雪山即夹金山。(4)红军沿途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①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②生活困难:缺少粮食给养等等。

25、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地重庆等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荒、远、边、穷,我党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现在的西部开发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交通运输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西部大开发是党针对西部和政府经济的发展所制定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扬长征精神中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顽强的斗争精神。相信西部大开发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

26、D点拨:遵义会议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毛泽东是其成员之一,会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事实上也就确立了他在新的党中央的领导核心。

27、D点拨:本题是一道融入情境的否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有关长征的过程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会师井冈山不在长征路线中,而是在长征前。应排除D。

28、C点拨:本题旨在考查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红军长征有两次重要会师:第一次是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胜利会师,地点在吴起镇;第二次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间在1936年10月,地点为会宁。熟记历史知识可帮我们准确选择。

29、C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正确解答的基础是对事件内容的完全理解。回顾红军长征的历程可知③和④的表述是正确的,而①和②的表述显然是与这段历史内容不相符合的。

30、(l)例如:地点:遵义;确定主题: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他意思对即可);发生的事件:遵义会议;事件的影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等精神。

点拨:通过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审题的重要,这一题的解答则要注意题设的限定和答题的全面。第(l)小题的正确回答应包括:地点、主题、事件、影响四个方面;第(2)小题应切实围绕红军长征精神这一主题进行开放思考。

31、(1)毛泽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而写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是被迫进行的一场战略大转移。(2)遵义 吴起镇(3)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4)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等。

点拨:对大题的解答是考试得分的重要部分,也是考试失分的关键部分,因此审题一定要细、要准。另外,在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周年”类问题,因为这是历史考核命题选材的热点之一,此题便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32、用游击战、运动战的方法;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抓住时机,各个歼灭敌人。点拨:本题为结论开放题,注意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是敌强我弱,可借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自由发挥。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

A、四·一二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 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3、“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出自()

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4、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是在()

A、一·二八事变后 B、八一三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九一八事变后

5、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C、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D、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6、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是()

A、李大钊、蒋光鼐 B、张学良、杨虎城 C、冯玉祥、杨虎城 D、张学良、吉鸿昌

7、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A、国民党 B、兵谏部队 C、共产党 D、中华民族 8、1936年底发生的扭转时局的关键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发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十九路军抗战 D、七七事变

9、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张杨两将军兵谏扣蒋 B、中共代表西安调停

C、蒋介石特赦张学良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西安事变之后 B、一·二八事变之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11、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表述不正确的()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12、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国民政府迁都到()

A、武汉 B、长沙 C、重庆 D、西安

1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4、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正面战场上最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上海战役 D、南京战役

15、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16、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邓小平理论

17、讨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是通过()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整风运动 D、中共七大

18、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泸会战

19、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之际,有一位同学想实地考察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大规模屠杀中国人民的史实,他最应该去的地方是()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广州 20、1945年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具体时间是()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21、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B、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 D、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两枚原子弹

22、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3、洗雪中国近代百年耻辱,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4、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日本投降后,也结束了在台湾长达50年之久的殖民地统治,那么请问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时是民国多少年?()

A、32年 B、33年 C、34年 D、35年

25、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不正确的()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C.中共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D.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2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卢沟桥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九一八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二、列举题

1、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的三次侵华事变。(名称、时间、地点。)

2、列举促使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至少3个)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有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变?

[2]张、杨发动这一事变的原因是什么?

[3]事件发生后,中共提出了什么解决方针?中共的出发点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2005年5月,胡锦涛主席应邀赴俄罗斯参加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

材料

二、2001年4月,日本文部省审定的历史教科书把“侵略”改为“进入”,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美国、殖民地等。

材料

三、日本右翼分子公开发表言论,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东条英机早已不是罪人,”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朗参拜靖国神社。请回答:

[1]2007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多少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日本右翼分子对侵略战争的态度?

[3]读了材料二、三,你有什么感想?

三、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2、200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说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两次典型战役。

[3]试用具体事实对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进行遗责。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第四篇:2015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5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拿 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WTO

2、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 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时期1894~1921 年1921~1935 年1949~1956 年1978~2001 年

主题词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开天辟地,渐趋成熟改 革开放,坚定不移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3、阅读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比 重表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 合营经济个体经济 32.2%53.4%7.3%7.1% 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④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xkb1.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4、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是: A.平等互利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共同繁荣

6、“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7、周恩来总理曾说:“我 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A.中印建交B.出席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

8、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 成长的足迹,下面这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9、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 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10、为了搞好期末复习某同学自制 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 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召开

11、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评价中国改革说:“(邓小平)改革改变了中国社会,最显著的成功是在农村,农民现在可以将他们的收成的一部分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这项“成功”是指()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 地崛起座座城”,这里的“圈”及“座座城”是指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地区

13、下列城市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广州 B.福州 C.厦门 D.南京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五篇: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2、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了史册,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日 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A.南京解放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A.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歌 B.新四军的战歌

C.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5、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计划完成后。()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成立

7、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指实现()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社 C、手工业合作化 D、工商业国有化

8、下列成就不属于“一五”期间取得的是()

A、鞍山无缝钢管厂开工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飞机 D、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0、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11、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12、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13、下列人物被称为“共和国的脊梁”的是()

① 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刘胡兰 ④王进喜 ⑤焦裕禄 ⑥邓稼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A、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

B、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抛弃了“左”的错误思想

D、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5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的是()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汕头 16.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说明了()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D.农民反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过路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过路 D.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0以下法律中,与在校初中学生关系密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义务教育法》 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环境保护法》

二、材料解析题:

21、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

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分)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2分)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2分)

(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先烈怎样的革命精神?(2分)

22、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材料

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

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3分)

(2)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阅读材料二,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有哪些弊端?(1分)

(4)材料三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2分)

(5)综合三则材料,你会发现同样在农村,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制度,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分)

23、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1)材料三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3分)(2)歌曲中提到“旗帜”是指什么?(1分)

(3)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3分)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3分)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2分)

2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展开了积极地外交活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战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积极回应。„„中美两国在建交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到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为了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非一些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原则或方针?其内容是什么?(3分)

(3)“70年代,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什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什么时间?你认为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首要问题是什么?(3分)

(4)除材料中已列的成果外,请你再列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一项成就。(1分)

下载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A.①②B......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 1.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制造了()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西安事变又叫()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六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1、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二大的召开......

    2014八年级下历史期中测试题5篇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10分)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 A解放战争期间B抗美援朝时期C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我国......

    八年级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测试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夯实基础典型题 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是 (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C.华中抗日根据地 D.陕北抗日根据地 2.中共七大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