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学校:嵩明县小街镇二中
教师:崔玉萍
2015年11月17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3.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难点: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向抗战老兵致敬》,视频中展示旧中国从饱受侵略到走向富强,离不开老兵的牺牲和奉献。
走向富强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二、过程
(一)学生阅读课文P88页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师生互动,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3、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教师简要介绍联合国情况)
(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师通过四个部分来展现中国的作用。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发言,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任选其一,然后教师做引导、展示、总结。
(1)阅兵看中国。播放9〃3大阅兵精彩瞬间。设问:看完视频你的内心感受如何? 教师让学生畅谈感受,并给予肯定。
结论:9〃3阅兵展示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是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增强的有力证明。,是中国军队再一次为和平“亮剑”。
(2)腾飞的中国经济。
材料一:从数据得出中国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巨大经济成就。材料二:中国积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有大国情怀。结论: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3)架起和平的桥梁。
第一部分:通过裁军、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派遣维和部队等突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大国。
— 2 — 第二部分:中国在外交方面的表现。结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4)文化中国。
展示一:播放视频《文化中国—汉字》。展示二:汉语热和孔子学院。
结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焕发勃勃生机。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五)学生在歌曲《歌唱祖国》的音乐中整理笔记。
第二篇: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第二十课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理。
能力目标:懂得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勇于承担历史和民族所赋予的责任;树立全球观念及和平意识,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的成才计划。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体现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各类数据和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
1.课前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资料。
2.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于课前搜集当代中国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的资料,以便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活动】 环节一:谈古论今
多媒体播放一组反映中国历史和发展的照片,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南京大屠杀,新中国开国大典,“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
教师: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完的辛酸坎坷,道不尽的潇洒风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直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享有盛世与繁华。直到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的开端,我们的祖**亲开始衰退、落后,追赶不上西方列强前进的脚步。国人被冠上“东亚病夫”的名号,受尽侮辱与磨难。但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东方一只沉睡的雄狮,一旦他醒来,世界将为之撼动。终于,在开国大典毛主席庄严的宣告声中,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巨变中,在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中,中国这只睡狮苏醒了,向世界展示着他的雄姿。学生讨论、展示下面内容。
1.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我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现在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3.“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
教师小结:事实证明,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板书:第二十课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的声音 环节二:交流平台
1.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选择下面三个主题中的一个展开探究(各组不同)。三个主题为:在国际军事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中国。
2.学生各组推选出代表,利用多媒体在全班展示本组探究的成果。第一组:在国际军事政治舞台上的中国。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作用的重视和支持。胡主席在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讲话充分体现了正在和平发展的中国对世界的责任感,以及与各国一道共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决心和意愿。
教师:胡锦涛主席在会议中代表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关系理念,说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确实把和平发展当作长期的战略方针,在国际社会中履行着一个大国的责任。我国向国际社会树立了一个既坚持原则又务实灵活,既坚定维护自己利益又为他人仗义执言的“道义中国”形象。学生展示:中国派出维和官兵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维护了世界和平;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制定裁军和军控政策,在国际社会中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与大多数国家建立和平外交关系,为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冲突,打击恐怖主义做出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等。第二组: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产品物美价廉,让全世界民众受益。
2.中国产品有助于减少全世界的通货膨胀率。近年来,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一直在下跌,平均下降幅度为2%至4%。最近五到八年来,中国产品的价格因素将美国的通胀率降低了一个百分点左右。
3.中国的高储蓄率(家庭储蓄率为17%左右,居世界首位)有助于降低世界资本市场利率。4.中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市场机会。中国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量越来越大,进口结构也从原来以初级原料为主转向以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为主,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财富。此外,中国游客已成为许多国家旅游业的重要主顾。
学生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更加推动了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学生2:另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国际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其他国家分享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三组: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中国。
2003年10月6日,“中法文化年”活动在巴黎正式揭幕。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法关系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这一活动具有决策层次高,时间跨度长,参与范围广,覆盖面积大,合作程度深,项目质量佳等特点,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建筑、旅游等各个方面。“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是法国“中国文化年”的三大主题。“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展”“走近中国:中国当代生活艺术展”“四川广汉三星堆文物展”“康熙时期艺术展”“孔子文化展”“中国旅游展”“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电影回顾展”“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展”“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等都是展览项目中的精品。
学生总结:我们要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总结: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感。板书:2.我们的责任 环节二:辩论台
正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反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分为两组展开简短的课堂辩论。
学生总结: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尤其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今天,关注国际形势,形成开放、合作的国际意识,就成为每一位现代公民的必修课。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将要面对的世界更是前所未有的广阔,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更需要我们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树立“勇立潮头敢为先”的精神。需要我们适应世界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奉献社会,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责任。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心愿,青少年要负起责任就应首先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关注世界和平。环节三:知识卡片
多媒体展示:
“二战”造成的伤亡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这场战争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千米,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9·11”事件使本已十分疲软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美国财产损失近1000亿美元,并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共经历了大小14550多次战争,和平时期仅为3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做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个小时在打仗,共造成36.4亿人死亡。环节四:畅所欲言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54页“交流”中的资料,学生思考并主要从战争对人类及对环境资源的危害等角度展开讨论。问题:战争给人类带来什么?
学生讨论:资源耗费、环境破坏、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发展受阻、生命财产损失、经济落后等。因此,人类要发展,就必须理解沟通,和平共处。学生展示一组反映人类反战情绪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2006年3月18日,十万美国民众聚集在华盛顿举行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要求布什政府立即从伊拉克撤军。
2005年9月3日上午9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万余人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哪些感悟?
学生讨论发表感想:爱与关心是为人之本,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我们青少年一定要从小学会对他人的爱与关心,如,对父母、对身边的残疾人、对世界上那些处于战乱和饥饿中的同龄人等。
第三篇: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2011春教科版九年级6单元20课
我们的责任
【教材解读】 本节是教科版思想政治九年级第六单元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第二部分:“我们的责任”课题。它主要引导青少年树立国际意识,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重任。由﹙《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开始,又由﹙《和平颂》﹚结束,以和平贯穿始终,强化了当今青少年的全球观念和世界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作为青年一代,明白自己在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方面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能力目标: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观察世界,思考现实,探究未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懂得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现实的义务。【教学内容】 我们的责任 :(1)世界本是一家(2)我们的义务和责任(3)学会爱与关心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
青少年要树立国际意识,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重任。学会爱与关心。【教学课时】 1课时 【学习方式】 探究式活动学习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据韩联社2011年2月15日报道,日本将在今年3-4月修改部分中学教科书,日本的这一举动引起韩国强烈的关注。(通过多媒体,用新闻导入课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明辨是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环节一:世界本是一家
活动一:感悟和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世界儿童和平条约》,感悟“和平”的真谛。)活动二:我思我悟(通过多媒体呈现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发表看法。)
材料: 2009年11月22日,24位8至16岁的苏州少年参与了在苏州博物馆进行的“国际儿童格尔尼卡和平壁画”创作活动。这一活动由2000年成立的国际儿童格尔尼卡委员会发起,向全球儿童征集和平壁画。目前已在四十多个国家开展过此活动,征集到了250多幅格尔尼卡壁画作品。今年在苏州博物馆开展的这一创作活动是继几年前在上海举办了两次后的 1 第三次。(1)“国际儿童格尔尼卡和平壁画”创作活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2)它倡导了什么主旨和精神?(3)如果有机会,你会参加吗?为什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世界是一个大家,维护和平需要人人参与。以强化学生的全球观念和世界意识。)教学环节二: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并结合文字资料,让学生发表看法。)
材料:20世纪是人类历史空前辉煌的世纪。然而,这个世纪又是人类流血最多与怨恨最多的世纪。人类历史上两次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个世纪!然而,这种大屠杀至今尚未终结,人类不仅自相残杀,而且对待自然也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森林在减少,沙漠在扩大,大批物种灭绝„„(1)看完这些图片和材料,你有什么感受?(2)你认为作为一个地球公民,应负有怎样的责任?(3)说说你在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方面的一些具体行动。(第二环节,通过直观传递的手法,让学生深刻认识:世界人民的生存状况,明白所肩负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教学环节三:学会爱与关心
活动一:用心读世界(多媒体 呈现一组照片和文字材料。学生观看照片并重点解读凯文·卡特摄影作品,回答列出的相关问题。)
⒈ 重点解读: ⑴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的著名摄影作品 《 饥饿的小女孩 》。该作品赢得了1994年普利策(普利策奖也叫普利策新闻奖,是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20世纪7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反映的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
⑵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职业意识,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在他获得这一生最高荣誉的两个月之后,良心上的谴责使卡特自杀身亡。
2.师生互动:(多媒体呈现下列问题,师生互动,最后教师点评。)(1)在我们周围,有无数这样的图片正在生成。你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离去?
(2)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何感想?
(3)你认为自己能为世界人民做点什么?
活动二:以爱的名义(教师引领学生阅读主题课文两段资料后,进行下列活动教学。)(多媒体呈现)
◆真情传递:世界人民包括中国人民对世界安全、生存环境的关心。
◆爱心接力:中国人民包括中国儿童对阿富汗儿童的爱。◆我思我悟:先让学生谈谈感悟,然后用多媒体呈现。
活动三:和平畅想曲(师生齐颂诗歌《和平颂》,愉快结束新课。)
(第三环节,用探究式活动教学法,生动、巧妙地揭示了“爱与关心” 的内涵,升华了主题。)【课堂总结】 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我们援助之手,给世界人们以力所能及的关怀!同时,我们也要为世界的和平,安宁与发展尽一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责任!
【作业设置】 情景简答题 ◇ 1、人类要和平、发展,就必须学会理解、沟通与共处。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2、学会关爱,慷慨伸出双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儿童,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这样做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信息反馈】 通过本课的教学与巩固练习,学生基本懂得了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应负担的责任,而且渴望能够担负这一神圣责任,那就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会爱与关心。达到了教学预期目标。
第四篇:第20课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知识点构成 导言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国际社会
3.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机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科 挑战 技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
(二)对应课标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三)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
知道我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了解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2.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
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学生分析
(一)针对的问题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了解国情,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帮助学生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中,认清我们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是进行基本国情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的需要
九年级学生对国内外时政消息比较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参与教学,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资料和信息的能力,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时安排 课 序课 题课 时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课时 第三框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课时
(二)设计理念
积极学习,即学生是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运用所学。
因为本课知识点在课程标准中是明确要求学生“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对于相关理论问题不宜过于展开、深究其原理,而应是着重从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来处理相关内容。
(三)简单操作建议
第一课时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了解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2.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
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简要操作过程】
1.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资料,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创设情境,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所搜集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资料,感受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直面中国国情:学生阅读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存在差距的资料,认清国情,立足现实,树立忧患意识。
4.知识整理,帮助学生落实学习内容。第二课时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
知道我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2.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简要操作过程】
“环球视点”介绍新世纪各国都试图在国际竞争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发展自己的情况。本课时教学以“环球视点”为背景,设计一系列问题贯穿本框内容,层层深入,旨在使学生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四、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材主要是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两个角度来介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但在搜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资料时,必然会涉及文化领域,应该如何处理?
(二)教材编写凌乱,知识点前后重复较多,一些材料指向不明。如“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在1.1中已经涉及,这里在3.2中再作为一个知识点呈现,之后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还要提到,是否可整和?否则教学不仅显得散乱,还给教师备课、处理教材带来很大难度。又如教材p74“环球视点”,题目与内容不符等等。
(三)教参质量太差,本课连课时内容安排都前后冲突,更不用说其他的。
五、具体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了解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2.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交往现象的能力;
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简要操作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资料,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并形成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一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感受中国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 *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
*中国加入《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中国出口强劲带动了亚洲经济; * “中国文化年”在法国成功举办; *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概况; „„ 设问1: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中国哪些外交活动? 在国际经济舞台上: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在国际文化舞台上:
学生分组整理、交流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并展示。
(薄弱学校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2情境体验和p78阅读与感悟。)设问2:试分析材料,你认为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活动(如缓解地区紧张局势、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结论:(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地位)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设问3: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如此巨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结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小结: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二
直面中国国情 展示资料:
1、截至2002 年,每10 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 人.而日本为4 909 人,美国为3676 人.俄罗斯为3557 人.韩国为2193 人.在技术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 % .而发达国家为40 %左右。
2、美国硅谷占地不过7500平方公里.2000 年的产值是5000 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而中国企业500 强的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 强前3 名之和的80 %。设问1:分析材料,说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哪些差距?除此外,你还能举出其他方面的差距吗? 学生活动。
设问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小结: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清国情,立足现实,树立忧患意识。
知识小结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地位
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在国际社会 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 中的地位和作用 力量
作用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帮助学生落实知识。第二课时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
知道我国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2.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简要操作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学生阅读“环球视点——新世纪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 设问:材料第一、二段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教师归纳并点题——是机遇也是挑战。点题,直观、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新课教学设问: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联系环球视点和当前国内外环境,说说我国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学生活动。
设问:联系材料第三段,你对当前国际竞争有什么认识?
学生活动,教师归纳: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如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科技竞争等等。教师点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便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展示材料
(一),并简介综合国力的概念。
(一)世界7大国家综合国力评估 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中国
综合国力值837***70391832032175 中国与它国比约1/4约1/2约1/2约1/2约1/2约2/3 设问:国际竞争力之比较,说说中国总体竞争力水平如何?为什么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联系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国情展开,如底子薄、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学生活动。出示材料
(二)(三),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中国 经济***0541324242511 科教***7627631241337 军事9503***3122231721068
(三)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作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
设问:在综合国力的诸项因素中,哪些起基础性作用?其中哪项又是决定性因素?这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展示要点: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科技力量又如何呢? 出示材料
(四),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落后他们几十年。如今,美国已宣布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而我还处于农业社会时代。
到97年底,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88.57万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66.56万人。而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97年我国为8.4人,而日本93年为79.6人,美国93年为74.3人,德国91年为61.5人,法国92年为54.8人,英国为48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问: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障碍在哪里?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献计献策。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展示要点:我国的科学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高素质人才少;如果我们能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抓住机遇,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多出人才;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作些什么准备?
学生活动。“环球视点”介绍新世纪各国都试图在国际竞争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发展自己的情况。本课时教学以此为背景,设计问题贯穿本框内容,层层深入,旨在使学生明确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知识整理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面临的挑战
(1)我国经济、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落实知识点。附录
1.朝核六方第二轮北京会谈取得重要成果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 第二轮北京六方会谈28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落下帷幕。会谈通过了《主席声明》,就成立工作组达成一致,各方同意下轮会谈于6月底前在北京召开。对于这些重要成果,此间专家纷纷作出积极评价。
发表《主席声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季志业:《主席声明》是六方会谈去年启动以来首次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会谈的成果。这既总结了首轮和本轮会谈结果,还为下一轮会谈奠定了起点,避免在某些问题上反复纠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查道炯:有了共识才能有以《主席声明》形式出现的共同文件,这说明各方都表明了积极的态度。同时,声明还提出了某些具体目标,这与第一轮六方会谈相比又是一大进步。
确定下轮会谈时间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这说明各方通过本轮会谈,增加了共识,对未来形势的可预见性提高了,继续和谈进程的信心增强了。这也相当于设定了一个大略的时间表,使各方加快推动和谈进程的工作。
国防大学军事专家:下轮会谈定在北京举行肯定了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的作用。关键是在此后几个月中,各方应通过工作组等渠道,共同努力,继续增加共识,加强互信,确保下一轮会谈如期举行。
成立工作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峰:工作组不仅能为下一轮会谈作出安排,还可以帮助各方充分利用两次会谈期间的时间进行沟通,增加和谈进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问题专家王鲁南:成立工作组不仅有助于使会谈机制化,还能有效地促进朝美双方,乃至朝日、朝韩等各方之间的沟通,形成危机解决机制,防止已经缓和的局势出现反复。它甚至可能推动六方会谈形成一个地区安全活动机制。
但是,正如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会谈闭幕式上所说,半岛核问题与诸多历史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目前分歧,甚至严重分歧依然存在,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会谈就能彻底解决。需要各方在承认分歧的基础上,以建设性的姿态逐步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共同走出一条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道路来。
专家们也指出,虽然会谈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关键还在于各方,尤其是朝美双方通过切实努力落实已经达成的共识,就实质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磋商,寻求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2.朝鲜核问题由来
朝鲜核问题由来已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由于朝鲜同韩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核安全协定并同意接受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有所缓和。
近两年来,朝美间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2002年10月初访问平壤期间,朝鲜指责美方违反了《框架协议》,使这一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同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由于美国当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再次退出该条约,并于11日正式生效。
3.中国递交加入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批准书
据千龙网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2003年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中国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批准书,这将有利于中国加强与有关国家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联合国近年来在刑事司法领域制订的重要国际法律文书,确立了通过促进国际合作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宗旨,规定缔约国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将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妨碍司法等行为确定为刑事犯罪,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法律制裁;还规定了缔约国对该公约所涵盖犯罪的管辖权以及缔约国相互间提供引渡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
制订此条约的谈判工作开始于一九九九年。二000年十二月,该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高级别政治签署会议在意大利举行,当时正担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王光亚在公约开放签署的首日即代表中国政府在公约上签字。上个月二十七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该公约,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了批准书。中国批准该公约不仅有利于通过公约加强与有关国家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完善国内打击犯罪的相关措施。据悉,从今天开始直到二十六日被联合国定为“联合国条约周”,目的是促使各国采取行动在此期间内加入各项国际公约。中国选择在“条约周”首日递交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批准书显示了中国对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高度重视。4.《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2003年9月29日,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宣布,已有147个国家签署《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其中批准该公约的有51个国家。根据有关规定,公约于29日正式生效。生效的还有《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防止、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补充议定书”。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项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全球性公约。它确立了通过促进国际合作,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宗旨,为各国开展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它措施,将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妨碍司法等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公约要求所有愿意遵守该公约的国家在法律上采取协调措施,以打击有组织犯罪集团与腐败行为、打击洗钱等非法活动、简化引渡程序、扩大引渡范围。公约还要求有关国家采取措施,保护那些在法庭上提供对犯罪团伙不利的证据的证人,并向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财政等方面的援助。
2003年9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交存了中国加入该公约的批准书。
5.中国出口强劲带动亚洲经济 对华观念误区需改变
2003年8月,美国著名的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中国经济的成功不容置疑,但在中国出口贸易问题上,某些人的误区颇多。
误区一:中国经济增长以牺牲亚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的同时,韩国等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却在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亚洲国家已被淘汰出局。实际上,他们的出口总额一直随中国一起大幅增长。上周韩国宣布,今年上半年,韩国单对中国的出口就增长了近50%。在亚洲地区,中国的贸易作用日趋显著,并将成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首要的出口目的地。由于贸易格局的变化扭曲了贸易统计数字,在统计中国进出口方面存在着重复计算的现象。中国的崛起不仅不会危及亚洲国家,反而会对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1995至2001年间,亚洲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年增长率达到11.5%,而同期全球贸易的年增长率只有3.8%。
误区二:中国出口影响外国公司利益
不论是美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的政要、行业组织和工商企业,都声称中国利用低成本向他们的市场倾销廉价产品。但他们忽略了外国公司,不论是美国的还是亚洲其他国家的,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出口彩电最多的公司是韩国lg集团。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外国公司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
外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主导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对外国公司最大的诱惑。6.“中国文化年”:中法关系史上的文化盛事 新华网巴黎7月3日电综述(记者高津英)从推动中国和法国全面伙伴关系的战略角度考虑,两国领导人在几年前相互进行国事访问时曾共同商定,于2003年至2005年两国互办文化年。今年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于7月2日圆满结束,这是中法关系史上空前的文化盛事,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文化年”2003年10月从巴黎金门宫启程,几个月间足迹遍及法国各地,307余项活动让法国公众领略了多彩中国的神韵。此次“中国文化年”交流领域广。除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孔子文化展、“三星堆”文物展和康熙时期艺术展之外,还涉及教育、科技、广电、体育、宗教、建筑、旅游等领域。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中国科技成果展、中国电影回顾展、中国妇女文化周、武术、棋类交流、中国旅游展、“今夜星光灿烂”杂技晚会、中国时装设计展示会等项目让法国人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
“中国文化年”覆盖面积大。文化年从首都巴黎辐射全国,通过友城等渠道深入法国各地。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广州和武汉分别在其法国友城巴黎、马赛、图卢兹、普阿兰大区、里昂和波尔多举办文化周活动,巩固和加深了姊妹城市间的交往和友谊,为今后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一些法国城市和乡镇还自发组织与中国有关的活动,应和中国文化年。香水之城格拉丝举办以“芬芳中国”为主题的玫瑰节,表达市民对中国“玫瑰花一般的感情”;以私人收藏为主的中国日用珍品展从巴黎办到摩纳哥,渔船、水车、竹筏、筢子和花轿等物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专家学者谈中国”系列讲座荟萃了法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真知灼见;当年邓小平等人勤工俭学的蒙达尔纪也举办该城的“中国年”,再系蒙城人的中国情结„„
“中国文化年”项目质量精。文化年期间,许多从未走出国门的国宝来到法国参展:敦煌实物、故宫馆藏、景德镇陶瓷、山水画名作等令观者眼界大开。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春节彩装游行吸引了70万观众,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轰动四面八方。
“中国文化年”的效果良好。法国民众和各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情和兴趣,除巴黎外,许多中小城市、甚至海外省都积极参与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国掀起一股“中国热潮”,这股热潮会随着今秋10月法国文化年在中国的揭幕而持续下去。
文化年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中法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和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似立场。中国和法国一向倡导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张积极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两国互办文化年正是对文化多元化的有益尝试。
第五篇:《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案3
“第九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公开课教案
陈友福
【课程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和中美关系改善并建立外交关系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能说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解读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开展自主学习等途径,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认识其重要意义,了解“乒乓外交”及“小球”如何转动“大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归纳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难点是分析我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意义以及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为何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发挥引导、指导的辅助作用,主动权留给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已有的文字、图片材料,并适当补充其它材料、同时设置相应的情境或 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合作探究,最后学以致用,反思历史。
课程导入:
(一)、复习旧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新中国国防科技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二)、导入新课:随着我国综合势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新中国以更大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从而导入新课。[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 教师板书课题和课标要求,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一、上一个平台——重返联合国
1、多媒体出示乔冠华的狂笑图。设问:我笑我逍遥,此人疯狂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重返联合国)
2、展示联合国会徽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图案吗?说说这图案的含义。从而介绍联合国成立的时间、总部、宗旨和作用等相关知识。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新中国是“重返”联合国,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新中国成立后,理应由新中国政府在联合国行使一切权利,但由于台湾问题和美国的阻挠,新中国被拒之门外。
4、观看视频:了解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
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毛泽东主席说中国重返联合国是非洲黑人把我们抬进去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国重返联合国得到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更主要的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活动的结果。
6、组织学生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发言后,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并归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作用和影响。
过渡:世界需要中国,需要强大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也需要世界,因为只有走向世界才能让中国更强大。
二、打开一扇大门——“小球转动大球”
1、设问:什么是小球?(关于“乒乓外交”小故事的讲解)
中美之间的坚冰,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就将其融化,这个乒乓球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引导学生学习课后材料阅读,明白中美之间友好的需要和国家利益至上问题。
2、尼克松访华:时间、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展示:尼克松访华照片)周恩来当年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到“我们的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思考“我们的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两个时代分别指什么?“历史性的握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分别指“中美对抗”“中美关系开始改善”;“说明中美开始结束对抗,走向合作。”
(2)、为什么称尼克松访华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尼克松访华,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3)、尼克松访华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是什么?中美正式建交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中美双方反《中美建交公报》;说明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3、1972年签订《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才建交,为何这7年中国都没有与美国确定正式的外交关系?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中可以看出指出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是什么?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坚持的立场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引导学生阅读“每课一得”关于大使、公使、代办等名词。
5、“小球”指的是乒乓球,那么“大球”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乒乓外交”开始,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并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6、引导学生讨论: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什么影响。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迎来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赢得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过渡: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缓和,从缓和走向邦交正常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是我们国家外交成就丰收的大好年代,除了美国外,我们还和许多国家也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三、结交一帮朋友——“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展示图片加以说明。)
1、中日邦交正常化:
——对这个曾经给我们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伤痛的国家,我们采取了宽容的胸怀,毛主席会见田中角荣时坦诚的微笑„„
——我国与日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前提就是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
2、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朋友多了路好走
——与英国建交的前提是英国撤销驻台湾领事馆
3、中国与亚非拉一帮穷哥们儿之间的关系
——毛主席与亚非拉朋友在一起
4、无私援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朋友
——坦赞铁路的修建,20世纪70年代最大的援外项目
5、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时间和数量表格展示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良好的国际关系为我们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小结: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之后,中国同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建立和发展了与亚非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新中国走向了世界舞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也为以后的对外开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板书设计
1、重返联合国
①曾被拒之联合国门外
②中国重返联合国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2、“小球转动大球”
①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友好大门
②尼克松访华和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3、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
②与西方世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③建立和发展了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课堂练习: 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是在:()A.1966年10月 B.1968年10月 C.1970年6月 D.1971年10月 2.1972年2月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肯尼迪
B.威尔逊
C.尼克松
D.布什 3.中国与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在:()A.1972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1年 4.中国与日本关系正常化是在:()A.1972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1年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①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课本51页-52页材料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