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七单元《少年王冕》2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
少年王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情感目标:通过品读自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小结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伟大的人物其少年时代往往也有他的特别之处。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感受到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走进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体会课文语言文字向我们传递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二、深入读文,交流感受。1.提出学习目标(师生交流)。
指导学生读“孝敬母亲、勤奋好学”,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学生深入地默读课文,重点句子做上记号,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写体会。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学生学习交流)
2.交流阅读感受(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学习王冕孝敬母亲的重点词句。
①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通过问:你为什么读得这样轻松,不慌不忙?或者,你为什么读得这样响亮,充满感情?等这样的问题,学生感悟到王冕安慰、体谅、理解母亲的一片孝心,孝心之中还有好学之心。(板书:弃学放牛、不忘读书)
②、交流学习这一句:“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抓重点词“总舍不得”,谈体会,指导感情朗读。(板书:留鱼肉孝母)
▲品读王冕勤奋好学的词句。①学习这一句。“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生读这一句,谈感受。(板书:省钱买书读)
师引导:每天早上饿着肚子也要省钱买书读,这就是勤奋好学的王冕!学生情感朗读这一句。师总结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这两个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来,让我们齐声赞美王冕的孝顺、勤学。男、女生分读重点句子。
过渡:十岁的王冕渐渐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年,他读了不少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你又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王冕勤奋好学呢?
②学习王冕细心观察到的自然美景的相关句子。(课件展示美荷图和相关句子。)“一阵大雨过后„„荷叶上的水珠晶莹透露亮。”
学生自由读书感觉雨后景色的美,指名读这段话。
师评价引导:真的,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如此美丽的景色?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孩子。谁再来读大自然这本书,美美地读一读王冕细心观察到的美景?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假如你也看到这幅美景,你会怎么做呢? 的确,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齐读自信而又好学的王冕的话:“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③下定了决心,王冕开始学画。学习重点句子,“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这句话。抓住“三个月”,“精神、形态、颜色”等来谈体会。(板书:立志画荷有成)指导感情朗读。
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理解“高手”,提升:就是这样的高手,他画的荷花,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再读这句话(生齐读)。高手就是这样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成长起来的。
三、感悟写话。
这里,有一个填空,试试看,谁是描写的高手? 王冕是画荷花的高手,他画的荷花简直就是真的。
你们出神入化的想像,你们精彩的描绘,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冕画荷花的勤奋,感受到了他画的荷花神奇的风姿。来,我们一起读:“起初„„”
王冕卖画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板书:得钱买物敬母。)
四、谈话总结。少年的王冕就这样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他这样地孝敬母亲,又是这样地勤奋好学,作为同是少年的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少年的王冕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古人古事呢?老师推荐你们课后阅读《儒林外史》,相信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少年王冕》教案
《少年王冕》教案
刘维国
教材内容: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孝敬母亲,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通过学习课文,启发我们学习王冕刻苦好学的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教学思路:
首先由古诗《墨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感知,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特别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角色表演,深切去感受和体悟浓浓的母子深情,再次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搜集和展示有关母子亲情的感人故事和文章,最后让学生写写对这些感人故事的感想和收获,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真正的净化和升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理清课文层次。【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母子亲情的故事和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师:同学们还记得《墨梅》这首诗吗?谁愿意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背一背呢? 生: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师:这首诗中的诗人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深受后人的喜爱而千古流传。
你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吗? 生:元代 王冕(师板书:王冕)
师:课前让你们查阅资料,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王冕?
生:……(师出示王冕的简介)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
师:王冕是一个杰出人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冕的少年时代,感受他的成长历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耽
秦
莹
媚
载 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四、品读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并画出母亲和王冕的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指导: 母亲:慈祥、善良、勤劳、爱孩子 王冕:懂事、体贴、好学、善解人意
3、角色扮演:自由搭配,朗读课文,角色扮演,充分准备。
4、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指导:在角色扮演时,一定要投入,深入体悟和把握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在熟练背诵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例如当母亲送别王冕时的不舍和牵挂,特别是因为家境贫寒而不能让王冕读书的内疚,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和双手不停地抚摸儿子稚嫩的小脸。王冕和母亲分别时,看到母亲因为过度劳累而早生的白发和沧桑的脸庞,伸出双手将母亲垂下的白发轻轻抚上发梢。
五、展示交流:同学们,课前让你们搜集有关母子亲情的感人的小故事和文章,下面请你把它们展示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生:涌泉跃鲤----姜诗 生:恣蚊饱血----吴猛
六、同学们,学习了《少年王冕》这篇课文,听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想一想我们的母亲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我想此时此刻你肯定会有很多感想,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母亲说,那么就拿起你手中的笔,敞开心扉,让你的对母亲的爱在字里行间默默的流淌吧。
【板书】
少年王冕
十岁时
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 励志学画
十七八岁 日益成才
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家贫出孝子 有志事竟成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少年王冕 2教案 苏教版
少年王冕
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2.技能: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教学对策: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品悟人物语言 理解母亲“无奈”
过渡: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这一年王冕十岁了,一天„„
1.相机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自由读
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4)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去放牛。’”
①指名口头填一填
②引读
2.提问: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母亲确实是无可奈何,非常不忍心的?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学生交流
[人物语言最能体现出人物性格和心理,紧扣语言文字从读到议到填再到读,这样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母亲无可奈何的心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紧扣重点事例 体会王冕“好学”
过渡:母亲无奈之下让小王冕去放牛,小王冕是怎么回答的?
1.相机出示“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心里倒快活些„„”
2.设问:不读书,小王冕真的感到快活吗?
3.自由读课文
思考:从哪几件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王冕并不是真的快活,其实他是很想读书的?
4.学生交流
●版块一
(1)相机出示“每天给的点心钱„„在柳树阴下看书。”
①自由读
说说读懂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小王冕想买一本书可真不容易啊!
(3)指导朗读
[抓住“舍不得”、“积攒”等重点词语,让学生认真细致地“咬文嚼字”,从语言文字中感悟王冕买书的不易,从而认识到王冕是个好学的少年。]
●版块二
(1)相机出示第五、六自然段
(2)自由读 找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非常想读书?
(3)学生交流
①相机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画几笔?”
a.比较句子: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我也来自己画几笔。
b.指导朗读
②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学生交流
a.从“攒钱”“托人”等词中体会王冕好学
b.引导学生从“起初„„三个月之后„„”中体会王冕坚持不懈的好学精神。
相机指导朗读
c.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冕画得好?
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
d.师小结
●版块三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王冕能学画也是一个偶然,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1)我们也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情景(听录音)
(2)学生自读,想象
(3)指导朗读
(4)指导背诵
(5)提问:是不是每个人见到这么美的景色都会把它画下来呢?
学生交流,师相机总结
[抓住重点段落,紧扣关键词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中,领悟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既是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的优良品质的熏 2
陶。]
三、抓住关键语句 感悟王冕“孝顺”
过渡:生活的贫困使王冕不得不放弃了上学堂读书,不读书他真的快活吗?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提问:当时他为什么还说快活?
3.学生交流
4.提问:王冕是个孝顺的孩子,课文哪些也写到了?
速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
(1)学生交流
(2)齐读句子
四、巧设关键问题 学生情感升华
1.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总结全文
[此时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学习,学生已沉淀的饱满的感情都迫不及待想于表达,那么,此时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鼓励学生说说对王冕这个人物的认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情感上达到一个顶峰。]
第四篇:苏教五语24《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少年王冕》是小学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但好学上进,孝亲敬长,勤练画技,终成大家的故事。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王冕与母亲的对话,想象他的神态,语调和心理。
2、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在情意上,不仅感受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并发自内心地受到震撼和鼓舞。引发对王冕进行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更好地自觉亲近名著。
教学重点:
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教学难点:
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知道《墨梅》这首诗吗?谁能背诵?
出示:《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因而深得后人的喜爱而千古流传。
2.这首诗就是著名的诗人王冕所作。板书“王冕”
指导书写“冕”字:左右不靠头。不是“日”字头,也不是“曰”字头。它的意思是古代诸侯、天子、卿、大夫等高级官员戴的帽子,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3.你了解王冕吗?
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著有《竹斋集》。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他一生清贫,不追求功名利禄,潜心诗画,过着隐居的农家生活。后人称王冕为“儒林之楷模,学者之榜样”。
4、王冕气节崇高,是一个杰出人才。那么他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王冕少年时期的故事吧!
板书:
24、少年王冕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读词:
生字词语: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孝敬
明媚
牵挂
隔壁
特色词语:早出晚归
不知不觉
阴云密布
青翠欲滴
争先恐后
多音字:供他读书 供不起 供你两顿饭 闷得慌 闷热 载着
不禁 词义理解:
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
正音:年成 耽误(读轻声)
“耽”右边撇要出头,“耽误”是什么意思?(耽搁)轻声 2.检查读文(2、5自然段)。
3.通过课前预习,王冕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板书)4.预习中是否还存在什么困惑?
三、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1.王冕的少年时代是艰辛坎坷的,请你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王冕哪几个年龄段理发生的故事,找出有关年龄的词。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2.交流:
板书: 七岁
十岁
十三四岁
十七八岁
根据这四个年龄,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四段,用“//”再没断后做上标记。
3.哪个年龄段的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你感兴趣的段落再读一读,思考,这个段落写了什么?
生边读,师请个别同学读,评价。
板书: 家贫
放牛
学画
成才
4.你如能把这几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先在下面练说一下。(后指名说)
时间、事件串一串
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七岁时,________________;十岁时,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_______________; 到了十七八岁,________________。5.王冕的少年时代虽然很不幸,但他的品德却如他写的墨梅那样,清香四溢,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板书
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四、学习第一小节,初步了解王冕家境贫寒:
1、介绍人物,我们就应该寻根溯源。轻声读课文第一段,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板书:浙江诸暨)
理解浙江诸暨的方位,引出江南,为下文中的美景做铺垫。(齐背古诗《忆江南》)
2、你还知道了什么?(板书: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3、王冕是靠母亲做针线活供他读书。(板书:读书)理解“针线活”。
五、学习第二小节,从朗读中体会王冕对母亲的体谅之情。
1.引渡:三个年头过去了,这天,母亲把王冕叫到面前,对他说了一番话。出示:第二小节的内容。请你静静地读一读母亲的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母亲是迫于无奈才对孩子这么说,她自责、愧疚、伤心、难过„„ 2.句式比较: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读一读这两句话,有区别吗?(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读书就要这样,读到骨子里去。你看,母亲对儿子的“耽误”,心中盛满了无奈。一个逗号就显示了母亲欲言又止的神情。除此之外,母亲心中的那份无奈,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找到?请用“~~”画出来。
a.“年成不好”意味着什么?“这几年的年成不好”又意味着什么? 一年的“年成不好”,也许会饿肚子,但“几年”的“年成不好”,那又意味着什么呢?不是要流离失所,外出乞讨了吗?
b.“这点钱”和“这些钱”有什么区别?
母亲白天在田里辛勤劳动,晚上还要做针线活。可是能挣到的钱实在太少了!不要说供小王冕读书,甚至连饭也快吃不饱了!
c.去掉“实在”这个词行不行?
一个女人只能用她柔弱的肩膀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d.原著:母亲唤他到面前来,说道:“儿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误你,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年岁不好,柴米又贵,这几件旧衣服和些旧家伙,当的当了,卖的卖了;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针黹生活赚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 赏析:原著中母亲的话有三层意思:一是她是个寡妇,没有其他依靠,没有其他收入;二是家境越来越艰难;三是靠针线活度日本已困难,哪里还有可能供其读书。这样具体的对话,更能让人看出母亲的无奈和辛酸。
王冕母亲的话不长,但却字字含泪,句句辛酸。
3.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齐背《游子吟》 有一首歌这么唱道“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可是孟母在送孟郊的时候心中满载着的是希望,而王冕的母亲送儿子去放牛,心中盛满了什么?(学生交流)
4.你们读懂了母亲的心,王冕读懂了吗?
出示王冕的话: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指名读一读。师换位询问:
王冕,你是哭丧着脸说这话的吗?学生否认,是脸含笑意说的。请他再读。
王冕,你是用沉重的语气在对母亲说吗?生否认,是轻松地说的,甚至是快乐地说的。因为他不愿意让妈妈伤感。请他再读。
王冕,你真的不想读书了吗?因为他体谅母亲的难处,这样说是为了安慰母亲。请他再读。
5.小结:
为了不让母亲伤感,王冕压抑着自己想读书的愿望,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小小年纪,就知母亲甘苦,真是不简单的孩子。
6.分角色朗读母亲和王冕的话,指名演一演。从母亲和王冕的话中,我们读懂了什么?
读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行为来深入了解人物。习作时也可以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来反映人物特点。
五、总结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学到这儿,你觉得主人公王冕是个怎样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下节课再接着说。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对王冕,我们已经了解到:元代人,诗人、画家,诗画皆负盛名。我还想告诉大家,王冕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少年时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去认识:(齐读课题:少年王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少年王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他七岁„„(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说:丧父。)只靠母亲(生:做些针线 活供他读书),真是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在他10岁就不得不辍学放牛。
二、学“放牛”,感悟孝心,了解好学品质:
1.过渡:母亲送王冕去秦家放牛,是再三叮嘱:“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之后才含着眼泪离去!
(1)从母亲会对王冕叮嘱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2)面对母亲的叮嘱王冕一一答应,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懂事)此时母亲内心是无比酸楚的,别人家的孩子每天开开心心去学堂读书,而自己的孩子却要给人家放牛,想到这,泪水应该是夺眶而出才对呀,怎么是“含着眼泪呢”?
因为母亲知道,王冕是个懂事的孩子,当着他的面流泪会让孩子十分难受的,所以“含着眼泪”这一神态描写是非常恰当的。我们读文章有时候一个字抓住了去读去品就可以读出另一番境界。
2.那王冕又是怎么做的?请读读第4小节,想一想,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王冕?把你感触最深的词儿划一划,体会体会,待会儿大家交流。学生自主交流:
(1)抓住“白天、晚上、总、包„„”进一步步体会到王冕的孝心。肯定“百善孝为先”,王冕孝心之浓。
相机板书:孝心可鉴。(2)抓住:“积攒,旧书„„”等一些词,体会王冕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看书。体现他的好学。
相机板书:好学不倦 ※两个“舍不得”
第一个“舍不得”吃,可见他的孝心
第二个“舍不得”花,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每天早上宁可饿着肚子,也要想方设法,多读书。多么好学的王冕!
3.出示:书上配图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用一些好词
佳句来说说王冕读书的情景吗?
生会说一些词:如,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等
还会说些自己积累的句子,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连牛儿也笑咪咪地看着它,好像在说:“我的小主人真看读书呀。”
4、(齐读第4小节)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对王冕说吗? 生:一个多么有孝心的孩子,一个多么好学的孩子(向他学习)师:让我们忍不住向他竖起大拇指!来,竖起大拇指,读课题!
四、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王冕的“好学”。1.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吗? 美不胜收,心旷神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2.有人说,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下面我们就随王冕一道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这美景。
1)请你能把眼前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出示: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云边上镶着()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山上()一块,()一块;山下树木葱茏,()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2)一阵大雨过后,()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青一块,紫一块;()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3)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着白云。阳光()出来了,()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树枝像水()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欣赏了这幅美景,读了这段美文,你认为这幅奇妙的景色美在哪儿? 画面色彩丰富:黑、白、红、青、绿 景物错落有致:天空、山坡、湖里
动态描写:镶、透、照、洗、缭绕、掩映
这段景物描写,把雨后天空、湖水、青山、绿树、荷花等景物写得如诗似画,清新美丽,读来令人如在画中,陶醉不已。一是描写有序,从天空——湖面——山上——山下——湖中,由上到下,从远到近,一清二楚,很有条理;二是描写生动,以“色”动人。这段话里蕴涵着美丽而又协调的色彩美,云彩的颜色,湖水的通红,山的青和紫,树木的葱茏青翠,绿意盎然,荷花的鲜艳,种种极具美感的色彩组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读来令人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三是描写有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喜爱之情,此等美景,此种画面,在幼小王冕的心目中,是何等动人的景象,连阳光也那么可爱,把湖水映照得通红,山上山下,树木荷花,各种景物,无一不令人觉得非常“可爱”。写景,有序,有“色”,有情,为突出王冕创作欲望激发,从此走上自学成材之路做出了极好的铺垫。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如此美丽的景色?
生:善于观察
师:是呀,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孩子。谁再来读大自然这本书,美美地读一读王冕细心观察到的美景?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3.这美景,让王冕入了迷,他不禁想:生接“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这儿有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生说,师打出)个别练读:读出话语中透出的那份自信。板书:自信
2)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有了自信,王冕有没有成功?靠什么成功的? 快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画出展现王冕学画过程的句子。3)交流:
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原著: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赏析:原文句子,更能让人体会到王冕所画荷花,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抓“三个月”抛砖引玉: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之间产生了一个争论:有的老师说“三个月时间短”,有的老师却说“三个月挺长”,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大家愿意不愿意加入到这个争论中来,帮助一下老师呢?
(1)同桌争论,教师下位倾听。(2)自由发表见解。
形成一个既似矛盾,又显统一的认识:
说三个月长,是因为王冕在三个月里,抓紧分分秒秒在练画,这不是一般人所过的三个月,是勤奋的三个月,是刻苦的三个月,是坚持不懈的三个月。
(板书:勤奋)请大家想像:没有老师的指点,他是怎么练画的?(自己仔细观察,认真练习)师引说:第一天,很有兴趣;第二天,„„;一星期,„„;十天,„„;
一个月,„„;三个月,„„这需要什么?(持之以恒)说三个月短,是肯定了王冕的天赋,归功于他平时的天赋、会观察。板书:天赋
他成功了!是什么促使他成功了!
巧妙概括、相机出示:自信+勤奋+天赋=成功
这就算是老师送给大家的一句并不成熟的“凡人名言”吧。(3)学到这儿,你又想对王冕说什么?(生说)(4)成功之后,得了钱,王冕做了什么?(生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孝心)
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君子之风
师:课文选自哪里?(生:吴敬梓《儒林外史》。)师:古代读书人叫做儒生,儒家追求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君子,在《儒林外史》中,王冕就是一个君子。那么什么是儒家的君子?请看这三段文字:
出示:君子,孝悌也者!——《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朗读深化
师:原来,荷花还有另一种意思啊,它是君子的化身,儒家精神的象征。让我们再读一读,这象征了儒家精神的荷花:
出示: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师:是的,古典小说中的风景往往不只是风景,它可能还是心情,情节,人格。
3、激情作结
师:大家想不想看看长大后的王冕?(生:想!)出示王冕著名的《墨梅图》及诗。
师:再读读这首你们已经背诵过的诗吧!(生:读)
师小结:梅花淡去,黑色的背景下,惟有灰白的诗句在闪烁着千年的光泽: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精气满乾坤。下课。
布置作业:
1.背熟第5小节。
2.摹仿第5小节写一处景物。
第五篇: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测验(模版)
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测验
基础知识:(18%)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6%)
拔()而()半()半()前()后()()()如镜 触景()()怪石()()
二、用“清”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2%)① 雨过天晴,外面的空气格外()。
②()的湖水倒映着两岸的亭台楼宇,让人心旷神怡。
三、按要求写句子:(3%)1.描写海的句子:
2.描写瀑布的句子:
四、默写古诗:(5%)
《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 : 诗人:
五、名言填写:(2%)
1、不管你跑到,你始终 , 永远在你身边。——()
2、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乐趣就在于
——()
六、阅读:42%
世界水日(18%)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这是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出的建议而确定的,旨.在使全世界都关心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问题。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约百分之七十被海洋(fù ɡài)[ ],淡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在所有淡水中,约百分之八十七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因此,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中有一些是已遭到(wū rǎn)[ ] 的“脏水”。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过度开采和严重浪费,工业污染等,使得淡水资源越来越缺。由于缺水,一些国家江河干涸,1 农作物(kū wěi)[ ],牲畜断水,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间爆发“水战”。
“世界水日”呼唤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我国已被列入贫水国家名单。尽管我们在水的兴利除弊方面取得.了(jǔ shì zhǔ mù)[ ]的成就,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仍不相称。开发利用保护水利资源和节约用水,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1、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拼音,在[ ]中写出正确的词语。(4%)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字的意思。(2%)①旨 ②贫
3、在“兴利除弊”中,()和()、()和()互为反义词,类似这种结构的成语还有、、。(写出两个满分多写一个 奖励1分)(4%)
4、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2%)
5、作为地球的儿女,你怎样才能做到珍惜每一滴水呢?想些切实可行的做法,选择两点写下来。(6%)
做法一: 做法二:
郑板桥爱子(8%)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六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墨代养。郑墨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说:“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对)郑板桥知道后,心里非常(),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呢?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严加管教。
为了使小宝健康成长,后来郑板桥又把小宝接到自己身边,以便言传身教。当时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中没有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了一个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省下来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走到门外。这时,小宝发现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站在门边,正用饥饿的眼光看着他。小宝立即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知道后,高兴地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喜欢你。”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 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他床前时,他已经断气了。小宝悲痛地大哭,突然发现床边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在二、四自然段中的()内选择最恰当的字,用“ √ ”表示。(1%)
2、认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言传身教—— 自立——
4、本文通过三件事记叙了郑板桥是怎样爱子的,请分别概括地写在横线上。(3%)
(三)发现在于观察(16%)
早在500多年前,有一位名叫科尔迪的阿拉伯牧羊人无意中发现有一只山羊异常兴奋,蹦来跳去尽情撒欢。他感到非常奇怪,决心弄清楚原因何在,于是便开始留意观察。
通过一连几天的仔细观察,他发现那只与众不同的山羊特别爱吃山坡一棵树上的红浆果,一吃就兴奋起来。他心怀探索的勇气,也吃了那棵树上的一些红浆果,不一会儿,便体验到那种神情振奋的感觉,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
打那以后,科尔迪每次到山坡放牧,都要品尝红浆果。有一次,他在吃红浆果时,凑巧被一位路过的欧洲传教士瞧见了。传教士问他是怎么回事,科尔迪如实道来,传教士听后当即采摘了一些红浆果。他回到住所之后,将红浆果清洗几遍,用水煮出咖啡色。他耐心地品尝,最初的感觉有点苦,随之而来的是神清气爽,浑身都焕发出一种活力。经过传教士的热心宣传,周围的群众也都如法炮制,一起分享着饮用后的振奋。
咖啡的妙用得到初步验证之后,传教士又向欧洲商人做了介绍,立刻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将咖啡树移植到本土,大面积地推广,并引导人们消费。
后来,传教士在自己的传教生涯中,多次提到偶然发现咖啡妙用的经过,并颇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能否有所发现的关键,并不在于自己眼睛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1、看清字形,组成词语:(2%)
换()赏()撤()挥()
2、写出近义词。(3%)
(1)留意()(2)兴奋()(3)探索()(4)体验()(5)热心()(6)偶尔()
3、写出用“如”字开头的词语。(2%)例:如法炮制
如 如
4、缩句。(3%)
(1)一只与众不同的山羊爱吃山坡一棵树上的红浆果。
缩成:(2)他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缩成:
5、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照要求回答问题。(6%)
他耐心地品尝,最初的感觉有点苦,随之而来的是神清气爽,浑身都焕发出一种活力。
(1)“耐心”的意思是 ;“神清气爽”的意思是。
(2)句中“他”是指;
“随之而来”是指。
(3)这句话的意思是:
七、作文:40%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于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都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愿望或远大的理想,请你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遨游太空”、“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我好想有个温馨的家”、“我好想快快长大”„„(2)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语句通顺,能表达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