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月桃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第九小学 古剑锋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感受景色的美丽,聆听悦耳的水声,从而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1.教师以多媒体播放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
师:三月,春姑娘来了!看,桃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向我们打招呼呢;河流也醒来了,映照着绿树红花的身影,欢快地向前流淌!人们把在桃花盛开时,河面解冻的潺潺流水称之为——
生:桃花水。
2.请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出春天的气息。
二、初读课文,感知春貌
(一)初读课文
1.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刘湛秋,他在文章一开头就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点名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2.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找出与这两个问题有关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寻找相关段落。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重点指导“弦(xian)、应和(he)”,请学生交流“应和”的“和”字还有其他什么读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师:请大家回到刚才的问题,文章第几自然段与第一个问句相呼应?第几自然段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第三、四自然段与第一个问句相呼应;第五、六自然段与第二个问句相呼应。
2.教师引读相关句子,并相机板书“竖琴、明镜”。
三、借助“竖琴”,倾听春之声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桃花水的哪些声音?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朗读课文,勾画描写水声的词句。
(一)感受水声之异
1.请同学交流,并以课件出示下列段落,相关语句标红。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2.请学生齐读5个描写水声的词语。
3.师:桃花水有那么多种声音,所以作者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
生:竖琴。师:大家看一下,作者前面提到了竖琴,后面就围绕着竖琴写了不同的声音,更形象、更具体了。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声音。
4.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些声音。
请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总结。
(二)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水声”之美
师:看,老师把描写水声的部分变成了一首小诗!
以课件出示相关文句:
浪花 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水波声 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低语 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叮咚声 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水浪声 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1.请男女生轮流读。
2.请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之妙。
师:你们喜欢哪一种水声的描写,为什么?选择一种喜欢的说法,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全班一起归纳总结。(1)“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师:想象一下,浪花怎么会敲鼓点呢?这是什么样的水声?
师:这个描写注意到了水声的什么特点?(2)“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
师:请两位同学模仿一下这两种声音?看看他们是怎样应合的。
师:这个描写注意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3)“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师:这样的谈心,用一个成语怎么说?(成语为“窃窃私语”。)
师:这个声音又有什么特点呢?它不光是注意到了声音低的水声,还想象了一个场景,引入了一个角色。
师:桃花水会和麦苗谈什么呢?大家想象一下。假如我是麦苗,你是桃花水,谁来跟我谈心?
(4)“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师:谁说说叮咚声是什么场合里的水声?
师:作者写这个水声,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5)“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师:“催促”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用“催促”而不用“告诉”呢?
师:作者写这个水声,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三)归纳总结,深化理解
1.师:课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词语写了五种水声。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对水声有什么样的印象?
2.师:同样是写水声,却有这么多的表达方法。请大家交流一下这样写的好处。3.师:现在,让我们应和着音乐,一边欣赏图片,一边接读课文。四,借助“明镜”,领略春景
师: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
生:竖琴。
师:三月桃花水,还是春天的一 生:明镜。
师:请大家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同时思考,作者从表达上,又有了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作者把桃花水当成了人来写,这样桃花水好像充满了灵气。
师:透过文字看到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是更高层次的读书能力!你真了不起!这样的写法让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
生:春意浓浓、一派春色、春意盎然„„
师:那么是桃花水真的像人一样可以看得见这些景色吗?那为什么作者说“看见”呢?
生:水看不见,但是水面非常平静、光滑,就像一面镜子,所有的景物都映照在水里了。就好像水看见了。这个说法更有情趣了。
师:真是水中有景、景中有水,阳春三月,处处都洋溢着春的气息。其实呢,桃花水看到的景物,每一个也都很有情趣,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同学们交流一下。
师:大家借助桃花水的眼睛,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春天,内心也一定是清新的、欢快的。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渎课文,并试着背诵。
请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五、从文本拓展开来,丰富对春天的理解
师:同学们,“桃花水”看到的仅仅是文中的这些景物吗?还有其他的吗?
生:还有其他的,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别的景物。
师:想象一下,它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呢?用自己的话,模仿着课文的说法说一说。
生:它看见,一朵红色的杏花爬上了枝头,与到访的蜜蜂互致春的问候„„
生:它看见,一头黄牛,悠闲地漫步在绿色的田野上,任清风轻轻地拂过面颊„„
师:其实啊,这篇文章的作者在他的其他作品中,还写过“桃花水”看到的其他景物,我们来欣赏一下: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歌声——早!
师: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正因为作者内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希望,所以才看见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在他的笔下才写出了如此隽美秀丽的文字。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在内心深处也感受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大家课后,再认真地读读这篇课文,重温作者表达手法的高妙,并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作者在文中寄予的美好的情感。下课。
第二篇:《三月桃花水》教案第一课时
2013.10.10上午
03号选手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三月桃花水》是刘湛秋的一篇散文,散文文字优美,富有意境美。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写作手法,将三月的春水描写得灵动、活泼。将此文作为教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以为读和写是关键,通过想象画面朗读,感受三月桃花水的迷人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作者的写作方法可以加以渗透,字词的教学必须扎实开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学会正确书写“琴、装、酒、醉”四个生字;
2.展开想象朗读课文,感受三月桃花水的迷人。
3.初步认识排比句。
能力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自主认识、理解生字新词;
2.初步学习语气助词在不同词语后面的不同读法。情感目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本课时教学重点:
1.通过逐层深入的朗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
2.识字、写字。本课时教学难点:
练习读正确文中“呵”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读音,初步了解语气助词的发音在朗读时需根据前一个词的尾音而产生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田字格 设计理念:
1.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培养语感,走近作者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文本必须基于学生读透文本的前提之后,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逐层深入的读书环节:一读,理解字词——二读,质疑问难——三读,整体感知。旨在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第一、二、三学段每节语文课都要安排十分钟给学生写字。”因此,本节课我从文本中提炼出四个适合三年级学生识写的四个生字,采用识写分离,随文识字,集中练写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播放“春天,冰雪消融,河水潺潺流淌”的视频短片(或图片),师配上一段解说。
提问:看了这样一段视频(或一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段赏心悦目的视频(或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2.师:这一池春水满载着蓬勃的生机,流淌进我们的眼里,也流淌进作者的心间,他亲切地称呼这一池春水为——(师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指导读好课题。
【设计理念: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朗读时学生个性理解、表达的方式,抓住课题,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可温婉,可勃发,可细语,亦可铿锵。】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师:让我们跟随作者刘湛秋的文字,去品味这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师配乐朗读课文。2.出示初读提示: 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在你不认识的字上面打个小“?”;(2)在不理解的词语下面画“——”;
(3)把难读的句子和你喜欢的句子多读两遍。
3.生初读课文,师巡视,并将学生标注出来的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用PPT出示。
交流:如果我们平时读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怎样解决呢?
【设计理念:1.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已经会的不需要教,学生教了也不会的,没必要教。因本次比赛的特殊性,课前不能与学生接触,我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本课预习情况,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字词指导。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上教学环节中的解决读书中遇到困难的问题设计旨在渗透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会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是中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学习方法。】
4.指名读词,相机理解词意,认识本课生字。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师:认识了这些词宝宝,现在把它们送进课文里,你一定可以比刚才读得好。赶紧试试吧!不过,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的眼力。边读边找一找,文中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作者用了好多次,这在平时的课文中可不常见。读完了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2.读书,交流:“呵”、“;”
3.出示所有带“呵”的句子,指导学生读正确“呵”的不同发音。4.师:作者为什么使用了这么多“;”,这个疑问留待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来讨论。
四、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字词解决了,语气词“呵”读准了,老师来看看同学们课文是不是读得更流利了。
2.分段出示课文: 第一段:(1-2);第二段:(3-4);第三段:(5-6);第四段:(7-9)3.指名学生读,着重指导朗读的停连、节奏。【设计理念:《朗读学》一书中讲到:停连、节奏、语气、韵律都体现着朗读的音韵美。这是一篇散文,指导学生读出散文不同于诗歌、小说、童话的语气和节奏感是培养学生语感,认识散文文体特点的必要手段。】
五、戛然而止,留下期待。师: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看到的三月桃花水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他的文字里还藏着哪些秘密有待我们去发掘?下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同去寻找文字里的宝藏。
六、掌握方法,练习写字。1.出示生字:琴、装
2.读一读,找出这两个生字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3.写字方法口诀:上分下合,但上面也不能分得太开。
4.师范写,提示:这两个字下半部的撇和捺都要写得舒展,才能撑起整个字。
5.生各练写一个生字。6.出示:酒、醉
7.读一读,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有一个“酉” 8.写字方法口诀:部件在左小偏上,部件在右大偏下。9.师范写,生各练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10.有时间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再练写。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刘湛秋
琴
装
酒
醉
第三篇:《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课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知识与能力:
1.生字:认识认字表中5个生字,会写写字表中11个生字。
2.词句:能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写作: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学习在习作中运用。5.口语交际: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过程与方法:
1.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出示课件)听:叮铃铃、叮铃铃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引读:三月桃花水)看: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引读:三月桃花水)
2.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潺潺的春水也唱着歌儿向我们跑来了,它滋润了大地,它催生了万物。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去感受着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吧!
4.(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二、学习可问: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孩子们的目光中老师知道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走进课文了,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1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在黑板上写出巡视中发现学生读不准、容易读错的字词,如:弦、应和、盛满、鞠一捧、袅袅炊烟等)3.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这些字词成了我们读通读懂课文的拦路虎,哪位能干的孩子愿意来教教大家?(小老师教读生字词语并随即理解词义)字词大家都读得非常准了,那我们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句子中去读一读,好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字词放回课文中,读个别较难的句子。)
4.刚才孩子们已经数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7个)
5.把这些字词放回到课文中,孩子们能读好吗?那现在我们这样来读,我们分组轮流读课文,边读边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分组轮流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谁愿意告诉大家,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段落,学习的顺序可以调整)
2.(我觉得三月桃花水很美。课文中写道“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这是一幅多美的景色啊!)(板书:美)
(1)你体会得真好,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体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能把这段话美美地读一读吗?(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全班同学学着他的样子一齐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3.多美的三月桃花水啊!它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能弹奏出各种动听的声音。)(板书:春天的竖琴)
(2)是啊,这潺潺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一把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快,侧耳倾听,都听到了些什么声音?赶快读一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板书:读、勾划词语)(生自由读课文第四段并进行勾划)(鼓点声、水波声、鸣响、低语声、丁冬声、铃声、水浪声)
(3)谁来说说,你的耳朵听到了些什么声音?(板书:想象)(生汇报读课文,师引导学生读出味道来:有节奏的鼓点声、忽大忽小的水波声、纤细的低语、清脆的丁冬声、急促的水浪声)
(4)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好听吗?快去把你喜欢的声音读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听听。(同桌练习读第四自然段)
(5)多么美妙的声音哪!高低不同、长短不
一、忽快忽慢,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是一支非常动听的音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朗读声中去聆听这些悦耳的音符。(板书:美美地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6)听了孩子们的朗读,我仿佛来到了小溪边,满眼是清澈的春水,耳畔是动听的水声在回荡,让人久久不愿离开。
3.三月桃花水是一首动听的歌,它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能映照出春天的美景。)(板书:春天的明镜)
(2)在这面镜子里,你都看到些什么?请孩子们用我们刚才学习三、四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五、六自然段。(课件演示)小组合作学习建议:①小声地自由读课文;②勾画出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小组交流;③展开想象,体会课文中所描写的画面,讲给小组的同学听;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参与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并发表意见的好习惯。)
(4)全班交流。
①小组为单位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②在春天的明镜里,我们看到了燕子、垂柳、姑娘、袅袅炊烟„„
③我们好像听到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快来呀!快来呀!春天多美啊!”我们仿佛看见河边的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④我们想把我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小组有感情朗读课文五、六自然段。(5)组间交流。
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的意见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意见。
(6)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谁愿意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大伙?(生纷纷举起小手)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赶快去读读课文吧!(生练读课文)
(7)水清如明镜,透过它,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飞燕垂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一幅多美的风景画啊!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金兰水中的美景吧!(齐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4.听孩子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到水边走走,去领略三月桃花水的无穷的魅力,请每一个孩子敞开你们的心灵,闭上你们的眼睛细细聆听,想象在这幅美景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市范读,生想象)
(1)(我好像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鱼儿在水中追逐嬉戏,河面上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快乐地游来游去„„)果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2)(我看到了天空中飘落的蒙蒙细雨,细细的,轻轻的,斜斜地直入水中。)真是春雨贵如油啊!
(3)(我仿佛看到了在树叶上滚动的小露珠。„„)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4)(我仿佛看到了在草坪上奔跑嬉戏的小朋友们,天空中是各式各样的翩翩起舞的风筝„„)
„„„„
(三)入境读文,体会写法
1.三月的桃花水唱着欢快动听的歌儿,就这样走过了山谷,走过了乡村和田野,一路匆匆向我们奔来。它所到之处,不仅有动听的曲调,还有一派浓浓的春景,它为春天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自己的朗读去感受它的美!不过这次的读有点难度了,愿意挑战吗?注意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用读书来回答。
2.师引读课文。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自然段)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回答,这就是课文的前后照应。孩子们快把这个好方法牢牢记住,在作文中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会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表达的内容更完整。(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三、总结全文
1.感谢这涓涓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它带给我们春的讯息,春的喜悦,就连作者也不住赞叹道——(出示句子,生有感情读)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
2.我想此时这珍贵无比的桃花水一定已经流进了每一个爱上它的孩子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掬一捧,品一口,带上对它的沉醉走进美丽的春天!
3.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2)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春天;(3)被送自己最喜欢的几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读
勾词 春天的竖琴
想象 美 美美地读 春天的明镜
教学设计说明: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从水的声音和样子两个方面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文章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新,而且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前后照应,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因此在设计时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设计中,我注重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指导手段丰富多彩,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2.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章篇幅适中,结构清晰,在教给学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也把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交给了学生。
3.注重积累,课后练笔。课文文字优美,好词好句,随处可见,学生积累非常重要,同时课后布置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模仿句段的基础上,体会怎样观察春天的景色,怎样用比较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春水。
第四篇: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
弦
纤
和(多音字)
袅
茵
掬
裹(衷)
淌(躺)
犁(梨)
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五篇:《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又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由于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因此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另外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也应力求优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 水声如音乐)
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精读悟情
教师小结: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四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在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的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读第四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四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
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点评:
1、以读为本贯穿课堂始终,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读的指导手段丰富多彩,重视了默读的训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这有利于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有利于培养语感,加强情感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师把握住了这一点,没有因泛泛的拓展、想象、联系实际谈感受而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2、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启发性(激发思考)和开放性(各种角度寻求答案;富有引起对话的魅力)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读书、思考空间,鼓励自由学生发言,自由交流,自由质疑,以各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会相互启迪。如:“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个牵动着全段的问题,几乎从整段课文中都能找到有关句子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但给学生创设了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也会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的共鸣等多方面谈自己感动的原因,让多个孩子交流感受,读议结合中,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舞台。教师还重视指导默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