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一下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下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在美。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研讨,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生动景象,在反复吟诵、回味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品味到古诗所蕴含的内在意境。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2.完成预习单。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寻隐者不遇》,谁已经把这首诗背会了,请展示给大家听。(指名背诵)
古诗的魅力就在于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今天,我用上节课所学的读诗句、想画面等方法再来学习一首表现儿童的古诗。(板书课题:所见)
3.“所见”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根据自己的所见写下的诗篇。大家课前已查阅了一些有关袁枚的资料,谁来汇报。(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关于袁枚的介绍资料作补充,学生自由阅读)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情况。
(1)出示学生预习单,让学生认读,纠正字音。(重点是两个翘舌音生字)(2)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三个生字“骑”“振”“蝉”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要引导学生掌握这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3)练写自己写得不正确或不满意的生字。2.检查古诗朗读情况。(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再读古诗,做到读正确、流畅。
(三)整体感知
1.读完这首古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2.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问题?
(四)精读感悟,品味古诗描绘的景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出示图片(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一幅怎样的情景? 牧童不仅骑着黄牛,还高兴地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你从哪里知道的?指导理解“振林樾”。(随机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串起来说说一二句诗意。
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3)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他一起走进树林,边读边想象,他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4)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把前两行诗句再美美地读一读。(5)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悦耳的歌,正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突然他不唱了,为什么呢? 哪两句诗告诉了我们?(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指导理解“意欲”“捕”“鸣蝉”和这两句诗的意思。(7)用简练的言串起来说说全诗意思。
(8)谁能用朗读把这有趣的场景表现出来?(指导学生想象古诗意境,读出节奏和韵味,后二句可小声些。)
2.表演展现诗的意境。
你能结合诗的意境表演一下吗?(先学生同桌表演,再指名表演,师生评议)
3.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朗读了古诗,欣赏了表演,你觉得小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体会写法。诗人袁枚刻画人物形象最打动人心的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谁来说说在这首诗中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通过“骑”与“立”、“振林樾”与“闭口”的对比,感受诗中的人物形象,感受诗中展现的动静结合的美好画面。)
(五)巩固、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拓展练习:展开想象,试着把这首古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课件出示)
六、板书设计
骑黄牛
所见 清
袁枚
振林樾
喜爱:田园风光 对比:动静结合
闭口立
—— ——
第二篇:人教一下《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小文章有三个自然段组成。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故事情节性比较强,并且浅显易懂易于学生理解。本文讲述的是1933年4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让当地的村民吃上了甘甜的井水。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主席一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到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材安排了认字11个:主、席、革、命、时、候、带、挖、井、刻、忘。写字7个:时、那、村、井、口、挖、吃。
课后还安排了一个思考题: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旁立石碑?意在引导学生理解革命老区人民对毛主席的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主席、时候、革命”等11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时、那、村、井、口挖、吃”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心他人、富有爱心的好品质。激发学生对主席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得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毛主席关心他人疾苦及人民爱戴毛主席的思想品德。
教学建议: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虽然短小意懂,只有三个自然段,但是所讲述的故事距离孩子的生活实际却比较遥远。孩子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学习课文时体会就不够深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孩子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直1
观的感受没有水吃的那种艰难困苦。还可以在课前让孩子搜集有关毛主席的一些
资料,让孩子对于毛主席先有初步理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在让孩子去理解感
悟就容易多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鼓励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初学生字、解
决生字,尽快地扫除阅读障碍。学习课文时,可以结合课后问题“乡亲们为什么
要在井边立石碑”?启发学生思考乡亲们为什么思念毛主席?毛主席为乡亲们做
了什么?毛主席和乡亲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等等一些问题。
在识字方面,如“井”是象形字,可用展示右字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席、革、命、挖、刻”等字相对难一些,可以用本意组词方法去记
忆。
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拓展习题:
一、照样子,连一连。
井台很小时刻读书
井口很甜立刻想念
井水很高刻苦出发
二、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再写下来。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
——————有个————————————。
——————有——————————————。
相关资料:
精品教案: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及小故事。
3、放大的课文插图。
4、录音机、《我爱北京天安门》的磁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设情境
1、(3名男生、3名女生台前准备,教师主持)主持人:小朋友们,今天他们六位同学想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希望你们能喜欢。
(6名同学表演《我爱北京天安门》)师:你们喜欢吗?那么你们看完了听过了之后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问:你认识这是谁吗?你搜集了那些他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好吗?
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乡亲们是怎样来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1、组织学生自由轻生的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自己没办法解决的找老师帮忙。
2、教师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师:今天谁来当当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挑出来,然后在老师手中的卡片里找到他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
3、师讲毛主席挖井的故事,相机出示“革命、时刻、想念”让学生认识。(用在故事情节中识字的方法降低识字难度。)
4、师指小黑板: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刚才认得这些字再课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
5、出示句条:老师这儿有几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如:“小花忘记带田格本了”;“妈妈正在挖地”等等)
(正确、流利就奖励一个“小笑脸”图片;不够正确的画个小蜜蜂,鼓励再努力,争取下次得“小笑脸”。)
6、出示卡片:(教师)谁来当今天的唐僧师傅,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考考小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7、把拼音去掉,指名认读。小组内互相检查。
8、指名读全文。(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种方法评价)
三、再读课文,感悟文章,交流情感。
1、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小结。
4、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生再次合作、探究、交流)
5、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先强调、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出示要写的字的其中三个“时、那、村、”,齐读(认准字音),再认清字形。
3、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4、示范写“那”字,注意偏旁的写法。
5、学生自由练习写字。
五、课外延伸
1、搜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小组内互相讲评。
2、把《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你们做小悟空,用你们的法力把生字词都认识了。今天生字词宝宝又来了,他们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快,你们敢比吗?
1、教师拿出生字词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指名读课文。(做到四个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重复字)
2、引导学生评价。
3、指导朗读。
4、出示文中插图,指导读好碑上的话。
5、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解释与交流(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
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受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什么想法?
3、全班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想象、扩展。
(1)出示题目:
毛主席初到沙洲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心里是怎么想的?乡亲们得到毛主席的关怀和帮助后,又会怎么想?
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2)表演要求:
可以分角色把题目表演出来。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分小组进行,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演员)
五、总结、作业。
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为人民做了无数的好事情。课下情你们多多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准备好,我们班会时将进行有关毛主席故事的比赛,让我们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到时候我们将评选初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第三篇:4月古诗《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
《古诗两首---所见》教案
学习目标:
正确、熟练识记“牧、所、捕、蝉、闭、立”6个生字,能准确组词。正确、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美好意境,体会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正确识记生字,有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中“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谁来给大家背一首你学过的古诗?
2、今天有位诗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叫袁枚,是古代清朝的一位大诗人。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请看大屏幕。(幻灯播放)
2、指名交流看到的。(鼓励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3、自读古诗,识记生字(自读:读准字音,语速稍慢,读准二、三声调值)
4、指名读古诗,及时评析,集体再读古诗。
5、逐句指名读,相机识记古诗中的生字。
6、读出节奏。(幻灯片播放)所
见
(清)袁 枚 牧 童 / 骑 黄 牛,歌 声 / 振 林 樾。意 欲 / 捕 鸣 蝉,忽 然 / 闭 口 立。
三、再读古诗,感悟情境。
1、前两句老师说诗意,请同学们来找找是古诗中的哪两句?
(1)交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理解:振林樾
(3)体会牧童的心情(高兴、舒服、愉快)想象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4)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评析、老师示范、集体朗读
2、(播放蝉叫)“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幻灯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3、你为什么这样想啊?他怎么知道树上有蝉?(从诗中哪个词你知道的?)交流牧童的表情?
4、指名交流:意欲:心里想要
捕:捉
鸣蝉:鸣叫的知了
5、交流牧童的表情并引导体会牧童的心里:兴奋高兴(喜欢蝉,想捉回家)
害怕(怕惊
动
蝉,蝉
吓
跑
了
怎
么
办)
6、师小结引导: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
7、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集体朗读古诗。
8、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吗?从哪知道的?
四、指导背诵古诗
1、一边做动作,一边想着古诗中的故事背诵。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2、同学们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谁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黑板上贴上蝉的图片)
3、同学们,捉到蝉了要好好爱护他呀!
4、谁能看着图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5、拓展一首有关夏天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动画课件欣赏
六、小结
学完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
郭小寨小学 王 君 2014年4月
《古诗两首---所见》课后反思
一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也还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联想和兴趣在这个时期占主导地位。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我的设计意图都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
《所见》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诗,首先本课的生字很形象,我设计了一些有趣而且不同的识字方法,课堂上达到了非常好的识字效果:“所”字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中见到的来扩词,降低难度。“蝉”字让学生观蝉图,听蝉声,加深形象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引以骄傲的是“立”字,我让学生做“立”的动作,孩子们很感兴趣,而且记得很牢固。这样有趣的识字方法伴随着朗读古诗,更调动了学生读诗的积极性。
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就像这首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我先让学生看老师画的节奏然后再示范,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二是老师要有表情地示范读,引发兴趣。比如我读到“歌声振林樾”就做出高兴唱歌的样子,“意欲捕鸣蝉”就有模有样地学看到蝉时惊讶、高兴、想要捉的神态和动作。“忽然闭口立”,我就摆摆手怕惊吓蝉,用声调的高低来区分。孩子一听一看,就乐了。迫不及待地想读,而且是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
郭小寨小学 王 君 2014年4月
第四篇: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教
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 课
文:17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板
块: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夜书所见》也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全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儿童提着灯笼捉蟋蟀的情景,富有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客、借”等 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从《夜书所见》中感悟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之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感情诗意,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一)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二)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另外一首古诗。
(三)板书课题《夜书所见》。
(四)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古诗中的生字。
(二)试着拼读生字,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拼读,重点读好“借”“应”。
2.请读对的学生领读。
3.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4.全班交流。
(四)读词语。1.出示词语指名读。2.开火车读。
(五)指名读古诗。
(六)师范读古诗。
(七)学生齐读古诗。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这首诗写了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一定会明白的。
(二)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生反馈。
(四)你们说的这些,都能从这首诗中找到相对应的字或词,请大家找一找。
(五)小组内交流找到的内容。
(六)全班交流。
(让学生从形象直观的图入手,找文中相对应的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七)讨论诗意。词的意思我们理解了,现在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整首诗的意思相信大家也能理解。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诗意。
(八)交流:
重点提示,引导学生从图中看“江中的诗人在很冷的夜晚还不睡”,来想象他不睡的原因,从而体会出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第二行诗也可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看到小孩子在捉蟋蟀时想到了什么。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看图,联系上下文分析想象,使感受更深入。)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听朗读录音,学生练习读。
(二)谁给我们展示一下?
(三)学生读诗。
(四)学生自由背一背。
(五)师生背,师背前一句,生接后一句。
(六)齐背。
五、总结升华,课外拓展
(一)学生谈学习收获。
(二)师小结: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大家的收获不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让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理解。)
第五篇:《古诗二首-所见》教学设计1
《古诗两首-所见》教学设计
景孝婷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牧”、“捕”、“蝉”等生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在识字的基础上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意思。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出示苹果树图片)同学们,看到这课苹果树,你们想不想去摘苹果啊?下面大家举手来摘苹果认字吧!
出示生字,学生举手认读并组词。(所、牧、捕、蝉、闭、立、诗、林童、黄)
二、初读诗歌
1、播放诗歌录音,学生认真听诗歌中每个字的读音,并感受诗歌的韵味。
2、理解题目《所见》
见是什么意思?(看见)
“所见”就是指所看见的东西。
3、介绍作者。(袁枚是我国清代诗人)
4、教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个别字的发音。
5、要求学生朗读古诗,画 / 号表示停顿。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中看到的画面。
图中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这是我们看到的,想象一下,他还在干什么?(他在唱歌)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振:传遍的意思。
“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师:他的歌声怎么样?诗人是怎么描述的?
生:他的唱歌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过渡语: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歌声停了,为什么呢?
2、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欲:在诗中的意思是“心想”。捕:“捉”的意思。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提问:谁来说说为什么歌声停了?
(学生举手回答)
3、多可爱的孩子啊,多美的古诗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出示古诗、请个别学生来读一读)
四、背诵古诗。
采用多种方法背诵这首古诗,看看谁先背会。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背诵下来了,大家课后再去感受古诗中描写的美景吧!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 黄牛
林樾 鸣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