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物理教学设计(5.9)
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物理教学设计(5.9)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发电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学生提高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化成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认识在创新中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难点】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发电机工作原理。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给学生播放两个电机用导线连接,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一起转动的视频,说明其中一个电机是电动机,提问电动机的原理是什么?实验中使电动机转动的电流哪里来的? 本节课一起探究电流的产生,学习今天的新课发电机。环节2:新课教学 1.发电机的组成
(1)展示手摇发电机,让学生观察发电机的组成,随机提问学生。学生回答:有磁铁、线圈、摇轮、导线、灯泡等
追问学生:发电机中的磁铁有什么特点?灯泡是如何与线圈连接在一起的? 学生回答:磁铁内部成圆形,刚好容纳线圈;线圈通过铜环引出导线连接灯泡。
教师总结:发电机主要由线圈、磁铁、铜环、电刷、导线、灯泡、摇轮与皮
带等组成。
2.发电原理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线圈、灯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随机提问学生。
学生回答:线圈在磁铁内转动,灯泡变亮,说导线中有电流。师生总结:发电机中的线圈在磁铁中转动,导线中就产生电流。(2)教师用变化的速度摇动转轮,学生观察灯泡的变化。提问学生:线圈转速变化时,灯泡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灯泡亮度不断的变化,线圈转的越快灯泡越亮。
教师总结: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与线圈的转动速度有关,线圈转速越快,产生的电流就越大。
3.探究发电机产生的电流特点
提出疑问: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会不断的变化,它就是我们以前认识的直流电吗? 手摇发电机中的小灯泡换成两个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并串联一个电流表,教师再次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和电流表有什么变化。
提问学生:两个发光二极管怎样发光的?电流表怎么显示电流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变亮,电流表的指针不断的摆动。教师总结: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方向都是变化的。环节3:巩固提高
让学生对比分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异同。环节4: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点。
2.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探究直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化学教案(5.9)
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化学教案(5.9)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进行判断。
2.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其区别;在运用中逐步理解两个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3.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物质变化的实例。
【学生回答】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
【教师总结】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环节二:新课教学 1.物理变化
【教师演示】教师进行有关物质变化的小实验。实验一:水沸腾的实验,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实验二:将蓝色块状胆矾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教师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教师总结】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能通过概念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的实例吗? 【学生回答】弹簧的伸缩,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碎了,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香等。
【教师总结】物理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比如弹簧的伸缩就是形状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状态的变化,至于能闻到酒香的原因,其实由于酒挥发,也就是从液态变为气态,这也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学生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教师总结】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学生实验】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教师总结】结合反应物碳酸钙以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以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教师提问】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教师总结】有新的物质生成的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能通过概念列举生
活中的化学变化的实例吗? 【学生回答】木材燃烧,铁锅生锈,食物腐烂等。
【教师总结】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环节三:拓展提高
【教师提问】如何准确的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学生回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查阅资料寻找古诗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节课交流总结。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9)
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9)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兵马俑》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知雕塑的分类及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写实风格,了解兵马俑的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描述、分析,熟知其艺术特色并学会欣赏雕塑的方法,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表述,表达个人感受,提高欣赏水平。
3.感受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及其写实的雕刻手法。
难点:感受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欣赏雕塑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9月3日大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伟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总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威严,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直观感知
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与“昭陵六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讲授: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而秦兵马俑属于圆雕,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兵马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圆雕陶俑。
(三)形式分析
1.引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并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2.教师继续追问: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气势磅礴,大家知道为什么会造成一种壮观和磅礴呢? 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重复的方式营造了排山倒海的气势。3.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
相同点: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
不同点:脸型、五官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目光炯炯,有的双唇紧闭,若有所思,而且发式也各不相同,可谓千人千面;服饰上有的穿战袍、有的披铠甲,有的着布衣千姿百态。
4.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教师讲授:秦始皇兵马俑大体可分为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兵俑等。(四)总结领悟
1.设置模仿活动:学生模仿秦兵马俑的动作及其神态。
2.教师总结并升华情感: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是世界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堪称国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只是它的局部,还有大量的埋藏在地下,并未被发掘,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的考古技术不先进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珍惜国宝、爱护国宝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五)比较欣赏
展示《击鼓说唱俑》引导学生欣赏并小组讨论其特点。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击鼓说唱俑》运用塑造了一个诙谐生动的形象,生动活泼,注重表情的描绘。
(六)小结作业
1.总结升华: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因此,我们应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并有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2.课后查阅秦始皇的资料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兵马俑。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体育教案(5.9)
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体育教案(5.9)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后滚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出,后滚翻动作的动作要点,85%的学生能正确的做出该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养成坚韧果敢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双手的推送,团身翻臀。【难点】
团身的时机,身体依次着垫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报数,检查出勤,检查服装,简要宣布本节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要求:快、静、齐。(二)准备部分 1.游戏推小车
技术要求:推的同学握住“小车”的脚腕,放在腰间固定好。“小车”需要收腹提臀,肩与臀这条线与地面垂直。“小车”不塌腰、“永不屈肘”。
教学组织:两人一组进行比赛。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不塌腰、不屈肘。
2.徒手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腰部运动(4)膝关节运动(5)手腕踝关节运动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活动充分、动作到位,避免受伤。(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知道小刺猬在受到攻击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么?学生:不知道。教师:小刺猬在受到攻击时,会将身体缩成一团,露出身上的刺,然后迅速的滚动自己的身体逃离危险地带。大家想不想像小刺猬那样保护自己?学生:想!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
2.示范:
教学组织:双列式队伍。
体委配合教师,教师进行侧面示范,展示后滚翻动作。
3.讲解:从蹲撑开始,两手推地后放在肩上(掌心向上,抬肘内收),团身向后滚动,当肩颈着垫时,团身翻臀,同时两手用半推直撑起成蹲撑,直立。要求滚动圆滑、方向正。
4.练习
(1)原地蹲撑推手练习:进行原地成蹲撑的推手发力练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前滚翻与后滚翻的区别在于前滚翻发力是从蹬地发力开始,后滚翻发力是从推手发力开始。
(2)原地后滚侧头练习: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进行原地向后滚翻侧头练习,体会向后滚翻过程时要团身紧,滚动圆滑。
(3)后滚翻完整练习: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完整练习,相互保护并指出练习时出现的错误。
纠正方法:要求学生练习时进行反复练习该动作,教师进行语言提示。(4)检验—优生展示
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推选两名代表进行展示。
评价: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优点进行表扬,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四)结束部分
1.学生集合进行放松,做到身体、心理、精神的全方位放松。
2.归纳总结: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总结,以鼓励为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3.布置课下练习,回收器材,师生道别,解散下课。
四、场地器材
体操垫15张、标志物15个、音乐播放器一台。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10-12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六、课后反思 略
第五篇: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数学教案(5.9)
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数学教案(5.9)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几分之一》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多元表征的操作活动,建立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数感,实现数概念的扩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分物品(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1)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2)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3)有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你还能拍手表示吗? 2.引发矛盾冲突,导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平均分1块月饼的结果。(2)教师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1.认识1/2(1)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平均分1块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
(2)教师指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3)指导学生读、写1/2。
(4)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2.认识几分之一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2)课件演示: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4,哪些不是?说出理由。(3)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你会在作业纸上涂出长方形纸的1/5吗?(4)小结:像1/
2、1/
3、1/
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5)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课堂练习
想一想: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涂色,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集中汇报,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各自的方法。(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1.课后找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试着涂出纸上的1/4;2.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以及课后“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