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语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018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语文《丝绸
之路》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浩浩荡荡、崇山峻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感受文中盛大场面的描写,领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激起了解西部的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描写两国使者见面时的盛大场景。【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篇文章,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带领下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我们国家疆域辽阔,不仅有大草原,再往西北部,还有神秘的大沙漠。提起沙漠,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什么景象呢?(PPT出示沙漠图片)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漠,走进丝绸之路。(板书标题)(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2.再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忆起驼铃1——盛迎汉使2-8——互赠礼品9-12——揭示意义13-14)(三)深入研读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两国使臣会面的情景的段落,完成下列表格,用
一两句话概括。
(公元前115年,在伊朗高原北部,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2.再次朗读2-12自然段,并思考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②朗读相应段落。
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彼此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四)巩固提高
分角色扮演两国使臣,用不同的口吻读出热闹、盛大的场景,体会丝绸之路对于中外双方的重大意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双方使臣会面的盛大场景。作业:搜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小故事,下节课进行交流。
四、板书设计 略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围绕与安息古国交往主要事件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以及多媒体辅助,了解了课文,但有一个环节没有体现出来,就是为了让学生对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有更好地了解,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借此使学生增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激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2018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文言字词,如通假字“属”,状语后置句式如“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每个部分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诵读法、以读促悟法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自主理解与交流合作相结合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本文中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文中逝者如斯的哲学理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运用的妙处,感受作者文笔背后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阅读、点拨法、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自行预习
1.利用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看被贬谪黄州这段经历,了解赤壁的历史常识,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外,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难点,配合文章注释归纳新知识点。(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生的组成的苦乐参半的,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豁然开朗,其实所谓的挫折痛苦,只是一个人角度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在面对“乌台诗案”的低谷,贬谪黄州的不幸时,夜游赤壁,与友人畅谈人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是怎样面对人生不幸的呢?(三)初读课文,以读促悟
1.听录音朗诵,并齐读课文,练习朗诵。
(1)主要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并梳理生字词。如:兴:兴起的意思;属:通“嘱”,意思是劝,请;(2)了解句式,如状语后置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本文主要描写了月夜美好,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客人吹起萧声的苍凉之感,引起了主客之间对于人生感受的对话,全文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人生哲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交流: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画面,展示了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
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心情欢乐;客人吹箫,倍感悲凉,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客人感悟人生短促,情绪悲观。第四段:作者畅谈人生感悟,豁然开朗。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谈,兴尽入睡。(四)研读问题,深入讨论
1.以变化和不变化作为探讨,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找出表明变化和不变化的词语。
明确:水的变化是逝者如斯,不变是未尝往也;月的变化是盈虚如彼,不变是卒莫消长;人的变化是生老病死,不变的是代代相乘;由物及人,情景交融,2.文中人物的情感又是如何随着变化? 第一段感受美好的画面,主客二人以喜悦为主,接着客人吹箫,喜悦的感情慢慢被冲淡,感叹到人生短暂,怀古伤今,情绪悲观,接着作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乐观旷达,让客人豁然开朗,最后转悲为喜,兴尽而睡。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1)形象优美,善用修辞。
文章之美在于语言运用之美,文章语言隽永,形象优美。
老师提问:本文语言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一些语句,如在描写客人吹箫的时候中对萧声的描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继续提问他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让你觉得文段优美,使人动容。
学生回答出连用六个比喻,充分的渲染了箫声悲凉,抽象的笛声变得若隐若现,如在眼前,在江上与寒夜中显得更加凄凉动容。
(2)“情、景、理”融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合理运用让文章读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有情但却理,词有景却多情,在赋当中,由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文章显得不会太过强说愁;而景色的描绘,又让整篇课文氛围优美,整体和谐,在文中最后,又加入了说理的成分,可以发现说理的成分并不是强加上的,而是有逻辑,有层次的将说理部分层层托出。
不管是抒情,还是述理,全文都离不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3)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对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人生、失败、感受”几字,让同学们用黑板上几个关键词进行造句,其中需要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问学生,你认为的失败是什么?失败以后你会怎么做?在今天学完了《赤壁赋》之后,你认为苏轼是一个失败后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人呢?并随机请同学起来作答,让他们对苏轼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和苏轼在面对失败后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本文的艺术手法,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整理归纳课文中归纳的实词,把握文章整体的脉络,任选一画面进行拓展描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促悟、和朗诵法,知识点涵盖多,内容丰富,应当注意后期的教学反馈,督促学生理解掌握。上课时应多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等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8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11)
2018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11)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映山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映山红》,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2.采用聆听法、教唱法、小组合作等方法,体会歌曲情感表达的变化。3.了解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并能演唱歌曲的主旋律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歌曲《映山红》,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难点】
歌曲中节奏的掌握。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视频片段,提问学生电影的名称。教师总结“刚才播放的是电影《闪闪的红星》视频片段,这部电影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讲述了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面有三首红歌广为流传,它们分别是《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以及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映山红》。”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的情绪是优美地、抒情地。2.再次聆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的速度是舒缓的。(三)探究学习
1.学生聆听音乐,对照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2.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反复句及作用;3.教师钢琴伴奏,带学生学唱歌曲部分;4.播放《映山红》在《闪闪的红星》电影里出现的视频片段,讲述该电影片段的故事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5.学生思考电影插曲在电影中的作用;6.学生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拓展延伸
欣赏《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对比歌曲《映山红》分小组讨论,两首歌曲有何异同,并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映山红》,通过歌曲感受到了电影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和爱国之情。那些不能忘记的历史,会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一直传承下去,我们应该牢记革命烈士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作的努力,向我们的英雄们致敬!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加深对今天所学歌曲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8)
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音乐教学设计(5.8)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聆听、演唱中,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2.运用聆听、示范、表演等方式,学生可以完整演唱歌曲。
3.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准确听前奏进入演唱,演唱中准确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速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表现出进行曲节奏的风格特点,表现出少先队员的朝气蓬勃以及爱人民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难点】
准确听前奏进入演唱,并准确表现音乐特点及速度。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为学生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设置问题:这首歌曲是什么名字?同学们现在的身份是什么? 学生回答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引出本节课主题《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二)初步聆听
1.教师播放音频,并设置问题:大家认为这首歌的速度是怎样的? 音频结束后,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速度是进行曲速度。
2.复听歌曲,并提问:听完音乐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让人感觉到朝气蓬勃。(三)探究学习1.再次聆听
教师在再次播放音频,和学生一起以原地踏步来表示节奏。2.旋律学习
(1)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曲谱,弹钢琴范唱歌曲第一段,请学生用手表示出旋律线。
(2)教师弹奏钢琴,师生共同哼唱第一段旋律,多次练习歌曲听前奏起唱,突破课程难点。
(3)教师弹钢琴范唱第二段,学生拍手表示节奏作为伴奏。
(4)教师弹奏钢琴,师生共同哼唱第二段旋律,纠正演唱过程中不准确的地方。
(5)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哼唱完整旋律。3.学唱歌词
(1)教师播放音乐,师生共同聆听歌词中描述的内容。
(2)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学生原地踏步跟伴奏朗诵歌词,体会歌词表达的积极向上、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4.完整演唱
师生跟随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中表现出进行曲节奏的风格特点,表现出少先队员的朝气蓬勃以及爱人民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拓展延伸
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动作并进行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学习重点,感受音乐所表达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形象,以及爱人民、爱人民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留下开放性作业,思考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应该怎么做,下节课进行
简单的分享。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9)
2018年四川省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9)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兵马俑》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知雕塑的分类及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写实风格,了解兵马俑的文化价值。
2.通过欣赏、描述、分析,熟知其艺术特色并学会欣赏雕塑的方法,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表述,表达个人感受,提高欣赏水平。
3.感受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及其写实的雕刻手法。
难点:感受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欣赏雕塑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9月3日大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伟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总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威严,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直观感知
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与“昭陵六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讲授: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而秦兵马俑属于圆雕,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兵马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圆雕陶俑。
(三)形式分析
1.引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并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2.教师继续追问: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气势磅礴,大家知道为什么会造成一种壮观和磅礴呢? 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重复的方式营造了排山倒海的气势。3.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
相同点: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
不同点:脸型、五官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目光炯炯,有的双唇紧闭,若有所思,而且发式也各不相同,可谓千人千面;服饰上有的穿战袍、有的披铠甲,有的着布衣千姿百态。
4.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教师讲授:秦始皇兵马俑大体可分为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兵俑等。(四)总结领悟
1.设置模仿活动:学生模仿秦兵马俑的动作及其神态。
2.教师总结并升华情感: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是世界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堪称国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只是它的局部,还有大量的埋藏在地下,并未被发掘,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的考古技术不先进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珍惜国宝、爱护国宝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五)比较欣赏
展示《击鼓说唱俑》引导学生欣赏并小组讨论其特点。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击鼓说唱俑》运用塑造了一个诙谐生动的形象,生动活泼,注重表情的描绘。
(六)小结作业
1.总结升华: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因此,我们应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并有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2.课后查阅秦始皇的资料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兵马俑。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