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眼中的香蕉之观察作文教案
《我眼中的香蕉》之观察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观察的技巧,分清层次性和主次性,学会多角度观察和思考;
(二)观察实物(香蕉),开展课堂写作练习;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认识到观察是写作灵感的来源,引导学生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善观察,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的视角和角度,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创新角度,从不同侧面对香蕉的形状、色泽、味道、气味等进行描摹,提高状物描写的精准度和形象化。
教学重点:通过课堂观察习作,培养学生观察意识和能力,善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观之察之体验之,并创作出佳作。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写作指导
1、新课导入,谜语开题:(教师引导)同学们,我想请大家才一个谜语,谜面是“我像小船绿又黄,人人都爱把我尝。肉儿白白软又甜,外皮进了垃圾箱”,请大家猜一猜是一种什么水果?
生:香蕉。
师:非常正确,这个谜底就是香蕉,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我们大家对香蕉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一旦当我们拿起笔想要描述香蕉时,却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这堂课,我就带领大家认识这位“最熟悉的老朋友”,让这位老朋友在我们的笔下生动呈现。
2、学会观察,定点定景。(教师引导)“勤观察、笔生花”,观察是写作的基本方法,是获取大量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去观察,可能大家还不不太了解。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方法也自然不同,这节课我们观察的主角是香蕉(展现实物),对静物的观察,我们采取定点定景的方法。
(板书设计)观察的方法:定点定景。
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这就叫定点,观察的位置不会改变;香蕉摆放在讲台上,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香蕉的外形、色泽、外皮等。因此,相对于对方而言,同学们和香蕉都是处在相对静止、点位定点的,因此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定点定景。
(板书设计)观察的方法:定点换景
定点换景是指学生依然处在静止状态,但是观察的对象却换成了被观察物周边的景物,比如香蕉四周有课本、黑板、教师,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课本的摆放、黑板上的板书以及教师的动作、语言等,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换景。
(板书设计)观察的方法:动点定景
被观察物保持不变,但是作为观察者的同学们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香蕉的外形、色泽等,这叫动点定景。
(板书设计)观察的方法:动点换景
观察者不断变化观察位置,观察被观察物香蕉以及周边的景物。
3、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将班内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在规定的10分钟内,要求其开展合作学习交流,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分析不同观察方法中对香蕉的直观印象,并进行课堂分享交流。
预设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沟通交流,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够获得发言和分享的机会,并且在彼此的沟通中,掌握更多观察的技巧,获得更多的体验,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
4、随堂练习,即时习作。在前期观察和小组学习基础之上,要求每一名学生选择一种观察方法,对被观察物香蕉进行描摹。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分享写作心得和所选择的的观察方法,并进行点评。预设意图:通过当堂联系,运用刚刚学习和掌握的观察方法,指导写作,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观察法的特点。
5、佳作展示,取长补短。在本课堂授课结束之后,评选佳作并在全班范围内展示,促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
五、课堂总结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尤其对于三年级写作而言,往往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观察获得素材显得更加重要。本课堂通过介绍四种常见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基本的写作练习,有效启发了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写作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
(一)观察的重要性:
1、“勤观察、笔生花”;
2、获取写作素材;
3、激发联想
(二)观察的方法:
1、定点定景;
2、定点换景;
3、动点定景;
4、动点换景。
(三)课堂习作
(四)佳作欣赏
第二篇:作文 《我爱吃香蕉》 教案
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第十二讲 《水果乐园》
设计理念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必须“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用实物演示,让学生动用感官,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会记录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水果的特点,用一段话把它的形状、颜色、味道介绍清楚;描写时,内容要具体,语句要连贯。
3、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辨别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以及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等多项能力。【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五员大将)摹形、绘色、体味。学会抓住水果的特点。
教学难点:清楚而有顺序地介绍和描写出水果的特点,恰当用修辞,力求语言生动精彩。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上课一开始播放图片,猜谜语
(1)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桔子
(2)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石榴
(3)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4)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的一床疙瘩被。核桃
(5)身上有节不是竹,粗的能有锄把粗,小孩抓住啃不够,老人没牙干叫苦。甘蔗
(6)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沟,肚里好味道。桃子 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2.谈话引题。
师:刚才我们猜的全都是关于水果的谜语。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 生:喜欢。生:不喜欢。
师:水果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之一,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朋友们。水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他们中间还藏着不少乐趣呢,所以呢不管喜不喜欢吃水果,都要多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快速的长身体!今天呢,就由老师带领大家到水果园里走一走,瞧一瞧!做好准备,科学坐姿,闭上眼睛,我们准备出发了!
二、畅谈水果
师:老师从你们的喊声里能感觉到你们特别喜欢水果。好了,把眼睛睁开,看PPT图片(好词句超市)大家一起读一读,看看会读不?
读完后,继续展示水果图片(香蕉,草莓,西瓜,苹果,梨子,橘子等),你们看一看都吃过吗?
开火车的形式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师:谁能用好词句超市里的词给你喜欢的水果打扮一下? 生:紫莹莹的葡萄,粉扑扑的桃子,又酸又甜的橘子.......(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表扬,鼓励和肯定。)师:刚才我们在观察水果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了? 生:眼睛,嘴巴...师:今天我们去水果乐园,老师还要送给你们五员大将来帮你们,刚才我们在说葡萄是就已经用到了他们。(板书:眼,耳,口,鼻,手)。
三、阅读世界
师:好了,我们带上我们的这五员大将出发吧!我们的第二站是:阅读世界。看一看这几位水果是怎么介绍自己的,老师需要五个小演员,谁愿意来呢? 生举手
分角色朗读这篇文章:PPT(水果娃娃)(设计意图: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师:第一个水果上场了,西瓜弟弟穿着绿加黑条的衬衣滚来了。生:大家好,我叫八戒西瓜,你们别小看我„„ 师:你们来说一说,这个西瓜都介绍了它的什么? 生:品种。
师:这个西瓜弟弟是怎么来得呢? 生:滚来的。
师:那这个西瓜形状呢? 生:圆的。
师:“西瓜弟弟穿着绿加黑条的衬衣滚来了。”从这句话中知道这个西瓜什么颜色呢? 生:绿加黑的。
师:那这个西瓜真的能穿衣服吗?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拟人。
师:你们真棒!谁能用拟人的手法说一个试一试呢? 生说老师相机式指导。
师:这个西瓜说了:“我不但甘甜爽口,而且营养丰富,消渴解暑。我还可以制成甜甜的西瓜汁呢!”谁能用“不但„„而且„„还„„”说一句话呢? 这里要让学生多说,把这个句型说熟练了!
(设计意图: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扶着走,一点点的引导,一遍一遍的说,增加记忆!)
四、实物观察 1.导入
师:看着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真想好好地品尝一番。你们想吗? 生:想
师:请一个纪律最好的同学到讲台前来,看一下,这是什么呢?(老师故意用报纸或纸板等物遮挡学生视线,从桌子下面拿出准备好的香蕉)请这个同学语 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言描述,大家猜一猜,老师拿的是什么水果。(设计意图:增加神秘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师:你们想吃吗? 生:想!
师:但是咱们不能光满足嘴巴的愿望,还要让咱们的五员大将都来表现一番!2.观察
师:那就动用你们的五员大将来说一说!生边说老师边板书,老师相机式指导。师:这个香蕉穿着什么衣服呢? 生:穿着一件黄色的外衣。师:像什么呢?
生:像小船,月亮,小桥,微笑的嘴巴,彩虹......师:它们是像苹果一样一个一个从树上结的呢,还是一串一串长的? 生:一串一串长的
师:它们紧紧的连在一起,像什么呢? 生:像兄弟手拉手,像一家人开会......师:你知道香蕉的家乡是哪里吗?香蕉的原产地是东南亚。中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古老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种植香蕉的技术大多由中国传去。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海南等地都盛产香蕉。师:我们用手来摸一摸,告诉老师你的感觉。生:它的皮光光的,凉凉的。师:闻一闻什么味儿? 生:清香扑鼻,快流口水了
师:他口水都流了三尺了,可以用什么词语呢? 生:垂涎三尺。
师:真棒,奖卡一张!同学们想不想尝一尝呢? 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生齐声:想!
师:那好,老师看谁做得最端正,香蕉就让谁吃!
(设计意图:尝一尝香蕉,亲身感知味道,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我们只观察水果的外皮还不够,果肉也同样值得一看,因为里面的世界更加精彩,不信请你们把它们打开看看。(老师给每人分一个香蕉)师:让老师看看谁流口水了呢?剥开皮吧:什么味道呢? 生:甜软可口。生:滑溜溜的。生:又软又滑。
师:香蕉有什么好处呢?有益大脑,预防神经疲劳,润肺止咳,防止便秘。生:妈妈还用香蕉做面膜,还能减肥呢。爷爷用香蕉皮磨脚,脚就变得很光滑。4.动脑写一写。
师:同学们,把我们刚才吃的水果写下来好吗?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可要注意按着一定的顺序去写。
五、总结思路
题目:可爱的水果、我爱吃水果、诱人的香蕉、好吃的香蕉 开头一:谜语式。开头二:自述式。开头三:百里挑一式。
中间: 1.外形。(形状、颜色、质感)2味道:剥开前,剥开后 3.作用。(营养价值)结尾一:自述总结。结尾二:问题式。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板书: 我喜欢的水果
开头: 有人...有人...还有人...但我...谜语
我叫...中间: 外形
颜色
产地
味道
作用(营养价值)
分享
结尾:你喜欢? 这就是...例文
1.西瓜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只小西瓜,在夏天,我供人们解渴。
我的样子非常普通。圆圆的,衣服绿中带黑。还有一些我的朋友衣服是黄色的呢!我的衣服内囊着红红的果肉,还有些籽!
我的味道甜甜的,有的味觉像一些沙粒,但非常爽口。我要提醒小朋友别把我的籽吞进肚子里。
我可以切开后用勺子挖着吃,也可以啃着吃,还可以用吸管吸着沙粒吃。要是你是爷爷或者奶奶,可以把西瓜榨着吃。我是夏天人们最爱吃的水果之一,我就是西瓜。
2.好吃的桔子
“看着圆,摸着麻,包着一肚小月牙。”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我最爱吃的桔子。
三期《综合作文》标准化教案二年级
黄灿灿的桔子,圆溜溜的,像一个橙色的小灯笼。桔子表面摸起来皱巴巴的,不是特别的光滑。凑近一闻,香甜的气味让人闻了,忍不住就想一口把它给吞掉。我迫不及待的剥开桔子金灿灿的外衣,桔瓣上密布的桔络就像是老爷爷的白胡须。那一瓣一瓣的月牙形的果肉,拥抱在一起,好像在诉说自己高兴的事情。取出一瓣月牙形的桔子,放在嘴里一咬,甜甜的味道直流心窝。桔子的桔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入药,爱吃桔子的小朋友,可千万不要把桔络给扔掉哦!
这就是我喜欢吃的桔子,你也快去买些尝尝吧!
第三篇:香蕉观察日记四年级
香蕉观察日记四年级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蕉观察日记四年级,欢迎大家分享。
10月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和妈妈去买水果,我们左看看右瞧瞧,终于找到了我最爱的香蕉,于是我们买了一串,然后向家走去。
洗完手,我迫不及待地把香蕉拿了出来。它摸起来稍微有点硬,两头还有点发青,但表面还是金黄金黄的,拔开香蕉金黄的外衣,一口咬下去,并没有往日那么甜,甚至还有一丝丝苦涩。妈妈说:“香蕉还没熟透,熟透才能像之前那么甜”。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
10月4日 星期一 睛
今天早上,我又迫不及待地去观察了香蕉,看看与前天有什么不同。
之前有点冒青的两边,今天与金黄的身体一样了,它的皮肤也变得柔软了。轻轻拨开它那金黄金黄的衣服,一口咬下去,又软又甜的,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此时正是香蕉最成熟的时候,在这时,看着它都能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观察时,我发现香蕉皮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它逐渐失去了往日金黄色的皮衣,换上了一身溅满泥水的脏衣服,而且外表也变得皱皱巴巴的`,真像一个老爷爷的脸。它的果肉也逐渐形成一块块的灰褐色,就像一个受到极大打击的人,他的内心暗淡无光,无比冰冷,这根香蕉现在的颜色与人的内心一样。
10月8日 星期五 雨
今天,我又来观察香蕉了,发现香蕉的外皮由一个一个的斑点,逐渐连成了一片一片的,外表也开始缩水了,里面也不再是代表幸福快乐的黄色,而是变成了代表放弃的灰褐色。妈妈说:“现在这根香蕉已经完全腐烂了,不能再食用了”。说着就把它扔进了垃圾桶。
因为香蕉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产生了细菌,所以腐烂不能吃了。看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需要我们留心观察,才可以找到答案。
第四篇: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书中教学情境图,导入新课。
有两只小猴子上山摘果子,他们摘了许多的香蕉,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请小朋友们帮小猴数一数,它们摘了多少根香蕉?(引导学生数香蕉,有12 根。)听!小猴子吵起来了:“我要吃更多,我更大。”“我要吃更多,我摘得更多!”这该怎么办呢?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12÷2)÷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1)我会读。
6÷2
10÷5
18÷4
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板书: 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三、巩固深化
书中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五篇: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学习准备:课件、20根小木棒
学习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
(一)温故铺垫,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
1、我会填(抢答题):
二六()()十二 六三()()十八
3×()=12()×5=15 6×()=30()×4=16 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
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生:每人分2个。)(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生:可以分给2个人。)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
师: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
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合作,学习新
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呢?请用你手中的小木棒代表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小组分小木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
2、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9分钟)
师: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呢?(学生自由写出来,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12÷2=6(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试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师给予补充)
师:刚才,××同学教我们用这个算式表示了平均分,同学们,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学生试读)
教师领读:十二除以二等于六。(板书:读作“12除以2等于6”)师:你会读了吗?试着先写一写,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这是一道除法算式,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如乘数、乘号和积;在除法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生试说)
师:你们看看课本怎么给他们取名字的?
生:12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2称为除数,6称为商(板书)师:哪谁能说说算式中的12、÷、2、6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学生试着回答,教师小结补充)
小结:被除数12,表示有12根香蕉,÷表示平均分,除数2表示平均分成2份,商6表示每份分得6根。
师:现在你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体验感悟
师:这时,猴兄弟俩最好一个朋友来了。猴妈妈建议它俩拿香蕉出来三人平均分着吃,应该怎样分呢?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除法算式是12÷3=4(根)师:这里的12、÷、3、4又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生:表示有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4根。师:你能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生: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活动二: 师:大宝说小朋友这么聪明,也想考考大家:如果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几个盘子呢?下面请同学们再用你手中的小木棒来分一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知道吗,这道题也是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4=3(个)(板书)你会读吗?谁敢来试试?(生读)
师: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认识吗?
生:认识!12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4称为除数,3称为商。师:12、4、3又分别表示什么?(生回答,老师补充)生:表示有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师: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表示12根香蕉里包含有3份的4根香蕉。
师:说得非常好!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响亮的掌声送给他!
师: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还可以怎么分?请你在小组中商量一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得最好。(学生小组讨论,并试着列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3根,除法算式是12÷4=3(根)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2根,除法算式是12÷6=2(根)生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除法算式是12÷12=1(根)生4:有12根香蕉每2根装一盘,需要6个盘子。除法算式是12÷2=6(个)生5:有12根香蕉每1根装一盘,需要12个盘子。除法算式是12÷1=12(个)
(四)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我来考考你们吧!
1、师:(课件出示18根小木棒图)请看课本38页的“试一试”,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数学信息?请同学们独立列出算式。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2、我会填
(1)算式6÷3=2,读作(),表示()。(2)算式12÷2=6,读作(),表示()。
3、拓展练习
有一些苹果是十几个,如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剩下1个;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也剩下1个。想一想,有多少个苹果?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同桌的表现怎么样?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小猴子分香蕉的故事引入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一分、说一说、自学课本,来认识除法以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在操作中去解决除法问题,并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开始认识除法,并在自学看书的过程中认识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练习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说出每部分的意义。因此,学生基本上能明白了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但是未能很好地理解用除法来表示包含除。这也是由于我的引导仍不到位。这节课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在实物操作演示这一活动中,学生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示。如果能用上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分香蕉”的多种方法,那效果更加理想,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一定会更精彩。另外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还显得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