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藏族踢踏舞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并掌握其舞蹈风格的主要分类。
2、能初步掌握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
3、能初步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以及上身的松弛、随动。
2、“颤”动律的贯穿。
3、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于是我设想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来学习舞蹈,从而始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学习的是藏族踢踏舞,所以在动作的学习中,我采取了老师示范,学生观察踏法、听辩节奏及强弱规律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踏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舞步和不同的节奏,也造成了强弱规律的不同。师生互动。采取载歌载舞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练习过程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动作特点,设计不同练习方式。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的设计是模拟藏族人民跳堆谐的场景,因为堆谐就是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采取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创编的方式,既让学生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组合的创编中来。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计、课堂导入:
1、观看三段藏族舞蹈片段,分别为藏族的弦子、锅庄、踢踏舞。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回答:藏族。
2、比较三种藏族舞蹈的异同,找出藏族踢踏舞基本体态的特征。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三段舞蹈分别属于藏族舞中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
师:这三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中的,弦子、锅庄和踢踏舞。那么,这三种藏族舞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弦子:柔美开朗。锅庄:豪迈粗犷,洒脱奔放。踢踏:欢快热烈。
师:那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回答:上身略前倾,很松弛,膝部有连绵不断的颤,舞袖。
二、学习与创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根据老师讲解和图片展示,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动律形成原因。
(1)导入: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藏族的踢踏舞。要学好一种舞蹈,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的把握它的舞蹈风格。风格是什么?风格就是这种舞蹈所特有的体态特点和动律特点。而体态特点,动律特点的形成,往往和这个民族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藏族人民的生活,一边探寻舞蹈特点形成的原因,一边来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师: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生活非常的艰苦。
第一张图: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图: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图: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图:虔诚跪拜的藏民。
第五、六张图片:藏族服装
那么大家现在是不是可以从刚才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内容里,找到藏族舞蹈形成这种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的原因了呢?
学生回答:是
提问
A、为什么“上身松驰、前倾”——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C、为什么“舞袖”——服装为长袖。舞袖烘托舞蹈气氛,表达喜悦心情。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长袖,来感受一下。
3、踢踏基本动作的学习。
(1)导入
师:在掌握了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藏族踢踏舞。既然是踢踏舞,就少不了用脚踏地,发出不同的声音,踏出各种节奏。现在老师跳一段踢踏舞,请大家观察,老师用了哪些方法踏地?
学生回答:踏法——脚掌打地、全脚踏地、向后点地。
(2)由学生回答导入基本踏法的学习。
脚掌打地——藏族踢踏舞中把这种踏法称为“冈达”。有单脚冈达,也有双脚冈达。
全脚踏地——可以轻踏,也可以重踏。还可以在不同的方位踏,比如往旁和往前。可以双脚交替踏。
向后点地。
(3)学习基本动作
这几种基本的踏法,可以组合出许多不同的舞步来。
①、第一基本步。
师:现在老师跳一个基本舞步给大家看一下,请大家说出,这个舞步是由哪几种踏法组成的?
老师跳第一基本步。
学生:用了冈达和全脚踏地。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这个动作就叫做第一基本步。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动作。学会脚步后,教上肢动作。
练习完整舞步。
②、第二基本步。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第一基本步。现在,老师把第一基本步,在踏法的组合上做一点点变化。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舞步——第二基本步。请大家注意看,老师在踏法的组合上做了什么变化。
生:用一个全脚踏地,代替了一个单脚冈达。
开始学习第二基本步。
师:同学们找出了脚步上的变化,那么有没有注意老师上肢动作的变化?
让学生模仿出来,引入上肢动作教学。
练习完整舞步。
③、摆步的学习
师:我们现在学会了第一基本步和第二基本步,大家发现没有,这两种舞步踏出的节奏都是“XX XX”。现在老师做另外一组动作,请大家听一下,踏出的节奏,是不是“XX XX”。
老师跳摆步。
学生回答:是一样的。
师:也只是在踏法的组合方式上做了变化对不对?
学习摆步,让学生说出,摆步是由一个单脚冈达和一个全脚踏地交替组合而成。
学会动作后老师提问:是不是只能在原地做?
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到前面示范,带领大家一起做。
④、摇步的学习。
把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形成新的舞步——摇步。
师:摇步可不可以拉手跳?
学生回答:可以。
师:藏族人民在跳舞的时候,经常会手拉手,边唱边跳,那么我们现在也一边***,一边手拉手来跳一下。
唱《美丽的家乡日喀则》,拉手跳摇步。
⑤、退踏步的学习。
师:前面老师说了,踢踏舞少不了用脚踏地,发出各种声音,踏出各种节奏,而前面我们所学四个舞步,都只有声音、强弱的变化,而没有节奏的变化。那现在老师就跳另外一个舞步给大家看,大家听一听,踏出的节奏是不是变了?
老师跳退踏步。
学生回答,由“XX XX”变为“XX X”。
师:那老师又是用哪些踏法踏出了这个节奏呢?
学生回答:向后点地,全脚踏地。
模仿老师动作,学习退踏步。
⑥、抬踏步的学习。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踏出这种节奏呢?大家可以自己尝试用各种踏法组合一下。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其实藏族踢踏舞中,还有一个动作,踏出来的节奏,也是“XX X”。这个动作就叫做抬踏步。
学习抬踏步。
(4)熟练巩固
我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藏族踢踏舞的6个基本动作,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大家自由的用刚才所学的动作,来踏出声音,为音乐伴奏。
4、创编组合(1)导入:
师: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藏族人民踏脚舞袖,为的都是表达喜悦心情。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藏族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一组照片。大家发现没有,他们都是在什么队型上跳的?
学生回答:圆形。
师:对,藏族人民在欢庆日跳堆谐的时候,都是唱着歌围成一个或者两个圈,时而流动,时而静止,时而向圆心聚拢,时而散开,时而还会发出各种欢呼声,气氛非常的热烈。所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
师: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并且要求大家边唱边跳。(所***曲为《美丽的家乡日喀则》)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讨论如何完成要求A,另一组讨论如何完成要求B。然后,两组分别派代表,指挥全班同学按讨论出来的办法完成要求A、B。要求C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成。
回顾完成三个要求所用的方法。将三个要求连贯完整展示。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的好!好,那大家是不是能感受到藏族人民在跳堆谐时的那种开心喜悦了?
学生回答:是!
师:你们一般在很高兴的时候都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会蹦起来,会喊!
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喊出来!
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
(4)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大家刚才编的组合再一起展示一遍,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后面。所有的同学都边喊边向中间靠拢,围成两个大圈,作为我们这个组合的结束。
师:太好了,老师都忍不住被你们的喜悦感染,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跳得开不开心?学生回答:开心!
来,让我们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5、小结
刚才大家很出色的完成了老师交给的在圈上完成队型变化的任务。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把“堆谐”这种舞蹈搬到舞台上展示给大家看,能不能始终在一个圈上舞蹈呢?
学生回答:不能。
师:为什么?
答:因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让观众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就要
增加舞蹈的观赏性。所以我们需要用更丰富的队型及层次的变化。
师:非常好,那大家课后就试着把堆谐编排成一个小舞蹈。
三、拓展
1、观看录像,介绍爱尔兰踢踏舞。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其实在国际上,最富盛名,最具影响的踢踏舞是爱尔兰踢踏舞。
播放一段爱尔兰踢踏舞。
2、探讨区别。
师:爱尔兰踢踏舞和我们藏族的踢踏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体态,上肢动作……
师:同样是踢踏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学生回答:因为生活环境,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
四、总结
艺术源于生活,每一种舞蹈,其特点的形成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中、西方舞蹈的风格迥异,还是中国各个民族舞蹈的异彩纷呈,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生活环境,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舞蹈学习中,能够主动的从这些方面着手,从生活中探寻舞蹈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更好、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第二篇:藏族民间舞蹈教案
教案设计: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
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 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二)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1)冈打的学习
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踏出了哪几种节奏?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
生:“XX XX”、“XX X”
师: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 XX”这个节奏? 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2)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
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师问: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学习第二基本步。(3)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不是
师: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 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
A、摆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摆步 师问: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 生答:不是
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B、摇步的学习
师问: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学习摇步之后,师:可不可以拉手做?
师: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日喀则》?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4)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
师问:刚才我们所学的第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 XX”的节奏,“XX 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师: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边唱边跳。B、抬踏步的学习
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5)复习巩固
A、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三.创编组合
1.导入:
老师也看到大家舞蹈时非常的快乐。其实,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
师:现在请大家看一组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照片。(播放有照片的课件)师问:前面我们说堆谐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那么是不是始终在一个圆圈上跳?
生答:不是,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2.按要求创编
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所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时间两个八拍。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如何完成要求A和要求B,然后由学生代表指挥大家一起完成。第三个要求全班一起设计完成。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三段连贯展示。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师: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 学生:开心!
师: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 学生欢呼
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4.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完整表演一遍。
师: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学生回答: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拓展
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师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是
2、探讨舞蹈特点。师: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
师: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
弦子:柔美开朗、舒展连绵。锅庄: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五、总结
师: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第三篇:藏族民间舞蹈教案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4、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2、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2、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 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第一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 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
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第二课时
一.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1)冈打的学习
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踏出了哪几种节奏?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
生:“XX XX”、“XX X”
师: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 XX”这个节奏? 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2.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1)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
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师问: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请同学 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
学习第二基本步。(2)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不是
师: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 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
A、摆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摆步 师问: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 生答:不是
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B、摇步的学习
师问: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学习摇步之后,师:可不可以拉手做?
师: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日喀则》?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3)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
师问:刚才我们所学的第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 XX”的节奏,“XX 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师: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边唱边跳。B、抬踏步的学习
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4)复习巩固
A、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第三课时 一.创编组合 1.导入:
老师也看到大家舞蹈时非常的快乐。其实,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师:现在请大家看一组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照片。(播放有照片的课件)
师问:前面我们说堆谐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那么是不是始终在一个圆圈上跳?
生答:不是,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
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所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时间两个八拍。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如何完成要求A和要求B,然后由学生代表指挥大家一起完成。第三个要求全班一起设计完成。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三段连贯展示。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师: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 学生:开心!
师: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 学生欢呼
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4.整体表演
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完整表演一遍。
师: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学生回答: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拓展
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师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是
2、探讨舞蹈特点。师: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师: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
弦子:柔美开朗、舒展连绵。锅庄: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二、总结
师: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中华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钱庄子完全小学
王丽艳
第四篇:中华民族民俗——藏族教案
惠州市中职学校教师说课比赛
教学设计(教案)封面
所 属 学 校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所 属 专 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课 程 名 称导游基础知识课题(主题)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授课人温碧静报送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藏族的基本概况
2、了解藏族的建筑、饮食、礼节、禁忌等风俗文化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藏族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在今后的带团过程中能正确地向游客介绍藏族的文化特点,把藏族的民族风情传递给游客。
2、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语言沟通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藏族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识记藏族的概况、礼俗、服饰、饮食、礼仪禁忌等风俗文化
难点: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汇报交流,使学生对藏族基本概况及习俗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并
能运用到今后的带团工作中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发任务提前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感受藏族
1、上课时用藏语问候学生,设置悬念
2、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展示藏族图片
3、教师提问:
(1)请问刚才歌曲唱的是哪个地方?(2)请问刚才展示的图片来自哪个民族?
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藏族风情和西藏美丽的自然风光举世无双,深深吸引无数人前往探秘。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西藏,感受来自异域的藏族风情。
4、给出任务:今天,旅行社给你一个任务,带一个旅游团到西藏七天游,作为导游你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西藏介绍藏族?
(学生讨论:地理位置、人口情况、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民族禁忌……)
过度:下面我们就对藏族的概况、礼俗、饮食、服饰、礼仪禁忌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揭开那里的神秘面纱,以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确定任务:把藏族民俗文化分成概况、礼俗、饮食、服饰、礼仪禁忌五个部分,分别由小组负责收集资料,进行导游词解说。
导游员的任务:收集资料,编写导游词;制作相应的幻灯片。模拟游客的任务:设计问题向导游发问。
教师的任务:组织、引导学生的整个过程;扮演成总部质量监督员对导游服务进行点评。
二、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小组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主要时间放在课前准备)根据任务的分解,提前准备,搜集资料,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向学生提供帮助,如需要哪一类资料,从哪里搜集,如何制作幻灯片等。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成果展示,导游解说
过度:看到大家谈论的如此激烈,那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旅行吧。
1、按小组分工进行导游词解说,幻灯片展示
2、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四、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在任务中扮演总部质量监督员对导游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在课堂的最后,有一张综合评分表,对各项要求进行量化细分,以打分的形式对每位同学进行测评。
五、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导游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西藏,领略了独特而神秘藏族风情,更加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淳朴、热情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同学们下课后也可以继续搜集藏族的有关资料,以便以后带团时能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六、作业
1、搜集资料,找出西藏有哪些名胜古迹
2、写一篇藏族导游词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以导游的身份为西藏七天团游客服务
概况:藏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约542万,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多信藏传佛教,使用藏语和藏族文字
礼俗: 藏族的礼俗主要有敬献哈达,敬献青稞酒、酥油茶,一鞠躬作为见面致礼的方式。节日方面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沐浴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
服饰: 藏族男女都喜欢戴藏式金花帽,藏民男子穿右襟长袍,喜欢袒露右臂,女子则穿无袖长袍
饮食:
藏族人民的饮食习惯特点,藏民的主要食物和饮料是糌粑、牛羊肉、奶制品、青稞酒和酥油茶
禁忌:
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藏族聚居区旅游时,导游要提醒游客尊重藏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
第五篇:中华民族民俗藏族教案
中职学校教师说课比赛
教学设计(教案)封面
所
属
学
校
县职业技术学校
所
属
专
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
课
程
名
称
导游基础知识
课题(主题)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授课人
报送日期
2011年X月X日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藏族的基本概况
2、了解藏族的建筑、饮食、礼节、禁忌等风俗文化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藏族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在今后的带团过程中能正确地向游客介绍藏族的文化特点,把藏族的民族风情传递给游客。
2、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语言沟通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藏族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识记藏族的概况、礼俗、服饰、饮食、礼仪禁忌等风俗文化
难点: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汇报交流,使学生对藏族基本概况及习俗礼仪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带团工作中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发任务提前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感受藏族
1、上课时用藏语问候学生,设置悬念
2、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展示藏族图片
3、教师提问:
(1)请问刚才歌曲唱的是哪个地方?
(2)请问刚才展示的图片来自哪个民族?
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藏族风情和西藏美丽的自然风光举世无双,深深吸引无数人前往探秘。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西藏,感受来自异域的藏族风情。
4、给出任务:今天,旅行社给你一个任务,带一个旅游团到西藏七天游,作为导游你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西藏介绍藏族?
(学生讨论:地理位置、人口情况、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民族禁忌……)
过度:下面我们就对藏族的概况、礼俗、饮食、服饰、礼仪禁忌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揭开那里的神秘面纱,以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确定任务:把藏族民俗文化分成概况、礼俗、饮食、服饰、礼仪禁忌五个部分,分别由小组负责收集资料,进行导游词解说。
导游员的任务:收集资料,编写导游词;制作相应的幻灯片。
模拟游客的任务:设计问题向导游发问。
教师的任务:组织、引导学生的整个过程;扮演成总部质量监督员对导游服务进行点评。
二、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小组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主要时间放在课前准备)
根据任务的分解,提前准备,搜集资料,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向学生提供帮助,如需要哪一类资料,从哪里搜集,如何制作幻灯片等。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成果展示,导游解说
过度:看到大家谈论的如此激烈,那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旅行吧。
1、按小组分工进行导游词解说,幻灯片展示
2、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四、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在任务中扮演总部质量监督员对导游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在课堂的最后,有一张综合评分表,对各项要求进行量化细分,以打分的形式对每位同学进行测评。
五、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导游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西藏,领略了独特而神秘藏族风情,更加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淳朴、热情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同学们下课后也可以继续搜集藏族的有关资料,以便以后带团时能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六、作业
1、搜集资料,找出西藏有哪些名胜古迹
2、写一篇藏族导游词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概况: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约542万,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多信藏传佛教,使用藏语和藏族文字
以导游的身份为西藏七天团游客服务
礼俗:
藏族的礼俗主要有敬献哈达,敬献青稞酒、酥油茶,一鞠躬作为见面致礼的方式。节日方面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沐浴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
服饰:
藏族男女都喜欢戴藏式金花帽,藏民男子穿右襟长袍,喜欢袒露右臂,女子则穿无袖长袍
饮食:
藏族人民的饮食习惯特点,藏民的主要食物和饮料是糌粑、牛羊肉、奶制品、青稞酒和酥油茶
禁忌:
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藏族聚居区旅游时,导游要提醒游客尊重藏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