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军鼓》导入环节教学设计
《有趣的军鼓》导入环节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有趣的军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军鼓,了解军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能用正确的军鼓敲击方法演奏出“xxx xx”节奏型,并体验用军鼓为《共产儿童团歌》歌曲伴奏。
2、有目的地听辨和感知音乐,通过发现、探究,进一步感受军鼓的音色和音乐效果。
3、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提醒学生左右手协调合作,尝试随着歌曲旋律,由慢及快地用军鼓为歌曲伴奏。体验感受军鼓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准确持鼓槌,左右手协调合作,用节奏型xxx xx为歌曲完整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认识军鼓:
本环节通过小军鼓实物图片画面呈现和讲解,介绍军鼓的结构、外形、音色,军鼓的持拿方法和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军鼓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方法。
(二)、探究发现,体验感知:
本环节通过聆听小军鼓的精彩演奏片段,提出问题: 听!小军鼓的声音是怎样的? A 明快 热烈 B 优美 柔和
由此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辨和感知音乐,进一步感受军鼓明快热烈的音色和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三)、听辨模唱,实物演奏:
本环节按照“听辨-模唱-模拟拍击-实物演奏”的顺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军鼓的典型节奏型“xxx xx”,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左右手协调合作,准确持拿鼓槌,控制好歌曲速度,由慢及快,尝试随着歌曲旋律,用军鼓伴奏,体验感受军鼓的风格特点。
第二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
小学音乐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
大峪一小 赵丹
课堂导入是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有效的导入环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导入为一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及不同的音乐体验和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等。小学音乐应是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获得初步审美体验。
简单谈一谈音乐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语言交流是人类沟通的最基本手段,是直接、明确的。比如,《布谷》,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从学生喜爱的小鸟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及生活中对小鸟的认识来导入新课。同时借助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谷鸟,并观察其形象特征获得鲜明的印象,并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引出新课《布谷》,并进行教唱、赏析。
(二)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法是传统教学的常规方法。通过复习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为新授课题做好铺垫。
(三)提问导入法
提问是课堂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宜、准确的提问导入,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
(四)谜语导入法
猜谜语是小学生都非常喜爱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歌曲内容或者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的导入。例如,《小燕子》一课可以设计成这样的谜语:“一条飞鱼空中飘,脑袋圆圆向上翘,翅膀弯弯尖又长,尾马分开像剪刀。”再如歌曲《小青蛙找家》这一课,可以设计成:“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由此,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引出新课,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五)情境导入法
所谓情境导入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预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直观,极易调动小学生的兴趣。
(六)故事导入法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新课。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导入,这样学生就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七)肢体表演导入
古人常说:“言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肢体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最佳方式。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常常高兴起来就手舞足蹈,且越是年龄小的同学肢体语言越是丰富。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广泛,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导入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感受的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等。
第三篇:有趣的循环节教学设计
有趣的循环节
磐安县实验小学
吴卫军 教学目标:
1、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2、是让学生感受数字中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边计算边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请看屏幕
教学过程: 揭题:
师:有点意思吧?其实,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的现象你们也能发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去观察循环节中有哪些有趣的现象。(板书)
一、除数是7 1.出示:1÷7 2÷7 3÷7 4÷7 5÷7 6÷7 2.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一生板演(课前了解下,叫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
3.反馈答案
4.请仔细观察三个循环节,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把这几个数字写成一个圆圈,又有什么发现?(手指,生读)
7.师:猜想一下,如果第一个数是5呢?循环节是多少?第一个数是8呢?7呢?
8.师:真是这样吗?我们去验证一下。
9.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分题验证,第一大组验证456第四大组自由选择一题。
10.师:怎么样?我们的猜想正确吗?既然是正确的,那我们就应用刚才的发现直接写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开始。
对答案——幻灯演示。1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多观察多思考,会让计算更加容易。11.总结
师:现在,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都经过了哪些环节?
板书:计算-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应用
二、除数是9
师:下面就用这样的方法去完成除数是9的算式。
1、出示题目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2.出示要求 3.学生练习
4.反馈:你是怎么完成的? 可以简单地说说:你先算了几题?发现了什么?验证用了几题? 应用:
这样的话: 4÷9 5÷9 6÷9 7÷9 8÷9 5.快速连着问9÷9 师:老师刚才听到了两个答案,——出示
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等式——出示 我猜:现在你们很多人在想,不会吧?有没有搞错?——出示 师:看到没有?多观察,多思考,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6.师:其实对这个等式,同学们是能够证明的,这个任务留给大家课后去交流。板书等式
三、除数是3的循环小数的奥秘
1.师:好了,刚才我们观察到了除数是7和9的循环节,下面,老师告诉你,除数是3和6的循环节也很有意思,他们的循环节相同,都是3或6,你信吗?举些算式验证一下,可以用老师给的算式,也可以自己写算式。
2.学生完成 3.反馈: 有没有不是的?
4.师:那请你思考:为什么他们的循环节会相同呢? 存在什么关系的两个数循环节会相同? 这些留给同学们课后自己去思考。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请同学们把题目补充完整,作为课堂结尾。最后,老师想说:多观察 多思考 会让计算更加容易 有趣
下课!
第四篇:教学过程之导入环节
教学过程之导入环节
教学设计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在历年考试中所占分值高比例大,常常成为考生难以掌握易丢分的一项,海南教师资格考试网向各位考生提供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模板。
一、教学基本思路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巩固小结 4.拓展延伸 5.布置作业
二、导入设计(一)含义
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二)作用
1.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 2.引起动机,引发求知欲 3.建立联系,旧知引新知(三)原则
1.“实”:讲求实效 2.“精”:简明扼要 3.“活”:方法多样 4.“美”:给人美感享受(四)常用方法 1.创设情境法(1)图片
《地震中的父与子》:展示汶川地震场景
同学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描述下场景吗?能说说现场的人的心里在想什么吗?
(2)视频
《观潮》:放映钱塘江大潮录象,学生尽情地观赏。
同学们,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3)音频
《鸟的天堂》:利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音频。
请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一下:“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配得上这个名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欣赏这“鸟的天堂”!
2.设置悬念法
《苏州园林》:可从设问一些城市的美称入手,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美称,例如上海可叫不夜城,广州可叫羊城,南昌可叫英雄城 ……那么苏州叫什么城?同学们猜猜?(老师在正板书位置上写“苏州”二字)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响亮回答:“园林城!”于是老师顺势在“苏州”二字后面写上“园林”二字。
你知道苏州园林有什么样的特点吗?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3.名句引用法 《梅花魂》:
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中国有很多咏梅的诗句,也是“岁寒三友”之一。从中你可以发现梅花的精神是什么吗? 4.联系实际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实生活中你听到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吗?你的爸爸妈妈对你做过的事评价过吗?是怎样评价的?他们的态度一样吗?你听了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5.猜谜法、温故法、故事法等 《和时间赛跑》: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条谜语。有样东西真奇妙,看不到、摸不着,买不到、留不住。没错,这样奇妙的东西就是“时间”!
第五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开启高效课堂宝库
————关于课堂导入环节的阶段总结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投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之中,激起他们活跃的思维,提高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努力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也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近期上课和外出听课的过程中,仔细分析研究了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方法,试与同行们探讨。
一、实物、图片导入法
图片,包括教材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多媒体图片、照片及教师自制简笔画等。实物和图片更形象、更直观,能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
案例1:在教授牛津英语7B Unit6 Integrated skills时,我校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给学生看以下的图片:①五颜六色的金鱼 ②金鱼在水中静止不动。然后提问题:① Have you seen the colorful goldfish? ② What is the goldfish doing in Picture 2 ? Do goldfish sleep with their eyes closed? Why not? 由于金鱼色彩斑斓,鲜红的、深蓝的、雪白的„„学生一下子就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热情高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案例2:一位教师在执教牛津英语8B Unit3 Vocabulary时,从办公室搬来了电脑的各个部件keyboard, printer, mouse, screen, mouse, U-disk------,邀请学生去看看、摸摸、再问问其他同学。这样,学生们对于电脑部件的单词和用途就熟记于胸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且,也使学生们明白了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二、多媒体视听导入法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物尤其感兴趣。多媒体视听或VCD短片能从多个感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
案例3:一位教师在上牛津英语 8A Unit6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时,选取了一段地震的录像导入新课,那高楼大厦瞬间倒塌时的恐怖,那伴随着建筑物倒塌的轰鸣声、人们的尖叫恐惧声,令从没经历过地震的学生们震惊了,脑海中留下了地震情景的深刻印象。随之,老师通过几个问题:“what did you see?”“what did you hear in the earthquake?” “How did people feel at that time?” 顺理成章地学习了本课的一系列新单词。利用多媒体视听导入新课的教学,不仅形象直观,使人印象深刻,而且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歌曲导入法
指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音乐是一种艺术,是心灵的直接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尽情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深深体味与本节课相关内容的情感。
案例4:我校某教师在教学牛津英语8A Unit5 Main task时,选取了《我是一只小小鸟》这首Flash动画歌曲导入新课,当那旋律悲伤优美,同学们所耳熟能详的歌曲悠扬地响彻教室的每个角落;当屏幕上出现小鸟被猎枪打中而缓缓坠地、或成为某些人的盘中餐,试想,有谁会不动容,不在心中大骂某些人的残忍和冷酷,进而更加坚定自己信念,也即是本节课的中心——保护野生动物。
这首歌曲的导入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导出了氛围,导出了情感。
四、猜谜导入法
英语老师经常把它称为‘Guessing-game’或‘Brain-storm’。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所决定,他们活泼好动,生性好强,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强。因此,我们的课堂,特别是语言教学的课堂,应当活泼生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