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第五单元 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教学建议: 【教学指导】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的图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里教材内容包括面积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7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1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1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1课时 练习课 1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1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1课时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
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出示多媒体:射靶)这个游戏同学们喜欢玩吗?今天咱们来比比赛。老师选择大靶,你们选小靶,同意我的安排吗?为什么?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靶的什么?
师:是指面积。它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新课讲授】
1、面积。(1)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老师现在摸的是课本的什么?你能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吗?你们发现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出示多媒体)你能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吗?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国旗面比较小。我们就说国旗面的面积比较小。(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用图形表示出来吗?(动态演示把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称作封闭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3)概括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名回答。
(师总结,出示多媒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4)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课本封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指哪里?你能指一指吗?(电脑演示)
师: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同学们注意区分。
2、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说说谁的面积大。(出示多媒体)
师:妈妈的手、宝宝的手,谁的手掌的面积大?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观察法)
师:这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看不出来呀,有别的方法吗?(重叠法)师:这两个长方形观察和重叠都比较不出大小,这下可怎么办?(方格法:经历方格法的优化选择)
(2)猜猜看。师:你认为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3)统一面积单位。教学教材第61页例2。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大?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较。
(4)应该用哪种单位表示图形的面积更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统一意见:用正方形表示更合适,因为正方形表示最标准。师:看来,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注意:第二、三个图形有的不够一个正方形可以用三角形来拼成一个正方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自己打个分吧!(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学会反思)【课后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板书: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3页例3及“做一做”,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5~8题)。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
1、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3、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准备:
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知识回顾。
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顾、交流。
(表示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
2、导入。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2)【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63页例3:面积单位的探究认识。(1)1平方厘米。
① 在白纸上剪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板书:1平方厘米)
② 用手比画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③ 说一说1平方厘米的大小。④ 举例。
⑤ 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量桌面的面积,怎么样?
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2)1平方分米。
① 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板书:1平方分米)
② 大家猜一猜它的边长。③ 动手量一量,验证。④ 说一说1平方分米的大小。⑤ 举例。
⑥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分米去量地面的面积,怎么样?(3)1平方米。
① 你们还能想到什么面积单位?
② 同桌讨论1平方米的大小。(板书:1平方米)③ 黑板上的正方形就是1平方米,请四人围一围。④ 说一说1平方米的大小。⑤ 举例。
⑥估计1平方米的地面可以站多少学生?(多媒体影像展示)(4)巩固。
判断大小,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还是1平方米?(5)表示物体的面积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学生相互讨论后交流,然后集体订正。【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课后作业】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5~8题。教学板书:
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67页中的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题要求)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
(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教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积极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的做法。
(1)提问:要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面积去测量)要想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 使学生感到:用单位面积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2)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单位面积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新课讲授】
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2.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①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别发给每个同学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学生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②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
③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学生摆小正方形的图,得出面积是15cm2。④思考讨论:
a.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摆一排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b.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
c.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总结: 每排摆的个数×排数=面积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课堂作业】 1.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A.32平方分米 B.32分米 C.24平方分米
(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10厘米,面积是()A.100厘米 B.40平方分米 C.100平方厘米(3)长方形长1米,宽3分米,面积是()A.30平方分米 B.3平方米 C.3平方分米 2.计算操场的面积。操场长50米,宽30米,面积是多少?
3.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
要求:计算数学书本封面的面积。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
师问:你首先做了什么?(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数学书本长约()厘米,宽约()厘米,面积约是()平方厘米。
【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感受是什么?(发现的感受、失败的感受、成功的感受、探究的感受)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教学板书: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7页例5,第68页练习十五第1~5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2.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2.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
让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了什么条件,求什么?(给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1)学生尝试完成。(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3)教师板书:
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26×18=468(平方厘米)答:这本数学书封面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老师提示学生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2.练习。
(1)摸摸课桌面的表面,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2)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课堂作业】
1.完成第6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面积。2.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1)小组议一议:要求面积先做什么?怎样求面积?(2)学生先测量,再计算交流。
(3)说一说: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公式长×宽求解。【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2、3、5题。教学板书:
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6~10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操作的实用性。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锻炼学生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练习课 【练习讲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第6题。锻炼学生估算能力。(1)让学生读题。
(2)学生先估算,然后测量计算。(3)交流评价。
2.完成教材第69页第7题。出示第7题。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①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②怎样求花坛的占地面积?围栏的长度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呢? ③学生思考、讨论。④交流、汇报。
解析:花坛的占地面积就是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花坛的占地面积:50×25=1250(平方米);
围栏的长度指的是围栏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50+25)×2=150(米)。答:花坛的占地面积是1250平方米,围栏的长度是150米。
a)完成教材第69页第8题。出示第8题情景图。
李小林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只能是长方形的宽,最大为6厘米。(3)剩下部分是什么形状?怎样求剩下部分的面积?(4)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操作,讨论、交流。
(5)通过剪下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6=4(厘米)宽还是6厘米,所以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剩余的面积:4×6=24(平方厘米)。(6)引导归纳小结: 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大为长方形的最小边,剩余的部分依旧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面积=(长-宽)×宽。4.完成教材第69页第10题。(1)出示第10题情景图。
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2)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3)学生按照图示剪下相应的长方形。
(4)思考讨论:正方形原来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5)引导分析:这个正方形原来的面积都是10×10=100(平方厘米),剪下一个长方形后面积就减少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所以剩下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100-24=76(平方厘米)。正方形原来的周长是10×4=40(厘米)
按图示1剪下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后,它现在的周长与原来相同还是10厘米;图2增加了长方形的两条宽,也就是4×2=8(厘米),那么就是40+8=48(厘米);图3增加长方形的两条长,也就是6×2=12(厘米),即为40+12=52(厘米)。归纳小结:
比较三种不同剪法,发现问题: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相应的长或宽。教学板书: 图一:
剩下部分的面积:10×10-6×4=76(平方厘米)周长:10×4=40(厘米)图二:
剩下部分的面积:10×10-6×4=76(平方厘米)周长:10×4+4×2=48(厘米)图三:
剩下部分的面积:10×10-6×4=76(平方厘米)周长:10×4+6×2=52(厘米)【课堂作业】
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9题。教学反思:
第6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0~71页例
6、例
7、“做一做”及第73页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组准备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猜一猜: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认为是100„„)
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新课讲授】
1、引导探究,发现新知。教学教材第70页例6。
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投影出示: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②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方法
(一):用摆的方法。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方法
(二):用直尺量后再求。我们用直尺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方法
(三):推导法。
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妙!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启发: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提出两个问题:
①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③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面积单位: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教学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情景图。
(1)下图是一块正方形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含多少平方分米?
(2)思考:这个面积是多少呢?(3)学生讨论、交流。
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可知,这个标志牌的面积是:80×80=64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那么6400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 学生交流。
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课堂作业】
1、练习填空:(出示投影片)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教材第71页“做一做”。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评价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
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4、完成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2题。【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第73页“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板书:
第6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教学反思:
第7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2页例
8、“做一做”及第73~75页练习十六第4~1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填空。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平方米=()平方分米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情景引入】
小明家装修,要贴地面砖,你会根据这个情景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72页例8。
1、出示例8情景图。
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客厅是一个长方形及长6米和宽3米,而地砖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分米。要求用多少块地砖?
3、分析与解答。(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
先求出客厅的面积,列式为:6×3=18(平方米),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再求出每块地砖的面积,列式为:3×3=9(平方分米); 最后求出要用地砖的块数:1800÷9=200(块)。
答:要用200块地砖。方法二:
先分别求出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地砖:
长6米=60分米,铺地砖块数:60÷3=20(块)宽3米=30分米,铺地砖块数:30÷3=10(块)
再求一共铺的地砖数:20×10=200(块)
答:要用200块地砖。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2)学生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9×200=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结果与客厅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小结:要求数量,可以用总面积除以每一块的面积。在计算时,注意要将单位统一。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的解题思路,进行验算。
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73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的解题思路,进行验算。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六”第5~11题。
教学反思: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第五单元 面积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
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多媒体:射靶)这个游戏同学们喜欢玩吗?今天咱们来比比赛。老师选择大靶,你们选小靶,同意我的安排吗?为什么?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靶的什么?
师:是指面积。它就是我们这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
二、新课讲授
1、面积。(1)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老师现在摸的是课本的什么?你能摸一摸你周围物体的表面吗?你们发现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出示多媒体)你能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吗?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国旗面比较小。我们就说国旗面的面积比较小。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的表面用图形表示出来吗?(动态演示把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称作封闭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
师: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3)概括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名回答。
(师总结,出示多媒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4)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课本封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指哪里?你能指一指吗?(电脑演示)
师: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同学们注意区分。
2、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说说谁的面积大。(出示多媒体)
师:妈妈的手、宝宝的手,谁的手掌的面积大?你们怎么知道的呢?(观察法)师:这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看不出来呀,有别的方法吗?(重叠法)
师:这两个长方形观察和重叠都比较不出大小,这下可怎么办?(方格法:经历方格法的优化选择)
(2)猜猜看。师:你认为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3)统一面积单位。教学教材第61页例2。
问题:下面两个图形哪个的面积大?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选择一种图形来比较。
(4)应该用哪种单位表示图形的面积更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统一意见:用正方形表示更合适,因为正方形表示最标准。
师:看来,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注意:第二、三个图形有的不够一个正方形可以用三角形来拼成一个正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自己打个分吧!(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学会反思)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板书: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比较面积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衡量面积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
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3页例3及“做一做”,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5~8题)。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
1、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3、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教学准备:
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知识回顾。
表示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单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顾、交流。
(表示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
2、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
3、你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吗?
4、导入。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2)
二、新课讲授
1.教学教材第63页例3:面积单位的探究认识。(1)1平方厘米。① 在白纸上剪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
② 用手比画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③ 说一说1平方厘米的大小。
④ 举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它的大小?如:手指甲的面积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 ⑤ 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厘米去量桌面的面积,怎么样?
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2)1平方分米。
① 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板书:1平方分米)② 大家猜一猜它的边长。③ 动手量一量,验证。④ 说一说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 举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它的大小? 如:双手拇指、食指围起来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分米? ⑥请你们用这个1平方分米去量地面的面积,怎么样?(3)1平方米。
① 你们还能想到什么面积单位?
② 同桌讨论1平方米的大小。(板书:1平方米)③ 黑板上的正方形就是1平方米,请四人围一围。④ 说一说1平方米的大小。
⑤ 举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它的大小?
如:四个小朋友战成正方形手牵手围起来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米?
⑥ 我们教室里四块地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猜猜看这1平方米能站下多少名同学呢?
请几个同学来试一试。(4)巩固。
判断大小,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还是1平方米?(5)表示物体的面积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练习设计
1、P64 3 数小方格的数量来求每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大小。
2、P64 4 说说你用什么面积单位来表示的,为什么?
3、P65 5 填一填面积单位,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明。
4、P65 6 读题后观察四幅图,你认为它们的面积是不是相等的?那它们的周长也相等吗?
5、P65 7 用铅笔直尺画图前先设计好周长,根据周长来画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如画周长是16格的。
6、P65 8 可以把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或者移动拼接成正方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教学板书:
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67页中的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题要求)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教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积极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的做法。(1)提问:要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
(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面积去测量)要想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
使学生感到:用单位面积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2)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用单位面积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二、新课讲授
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2.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①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别发给每个同学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学生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②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
③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学生摆小正方形的图,得出面积是15cm2。④思考讨论: a.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摆一排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b.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
c.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总结: 每排摆的个数×排数=面积(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三、课堂作业 1.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A.32平方分米 B.32分米 C.24平方分米
(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10厘米,面积是()A.100厘米 B.40平方分米 C.100平方厘米(3)长方形长1米,宽3分米,面积是()A.30平方分米 B.3平方米 C.3平方分米
2.计算操场的面积。操场长50米,宽30米,面积是多少?
3.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
要求:计算数学书本封面的面积。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
师问:你首先做了什么?(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数学书本长约()厘米,宽约()厘米,面积约是()平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感受是什么?(发现的感受、失败的感受、成功的感受、探究的感受)
五、教学板书: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7页例5,第68页练习十五第1~5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2.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图片
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2.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67页例5。
1)找出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了什么条件,求什么?(给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我们身边的很多常见物品,比如我们都有的数学书,它的封面也是一个长方形,你如何知道它的面积呢?同位互相说说。
3)先不用任何工具,请你估计一下,数学书的封面面积有多大? 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怎样估计?
(辅导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或借助熟悉的物品,如手指一扎大约10厘米来估计)4)面积大约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长和宽的积)5)下面我们就动手实际测量一下,注意测量时要认真、方法要规范。测量完毕后学生汇报测量结果。A.学生尝试完成。B.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C.教师板书:
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26×18=468(平方厘米)答:这本数学书封面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老师提示学生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2.练习。
给大家出个难题,现在假设没有尺给你测量,你怎么估计课桌的面积?(提示:和刚才一样还是要借助我们熟悉的东西)学生说说想法后进行操作,汇报结果
(1)摸摸课桌面的表面,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2)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
三、练习设计
1.完成第6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面积。2.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3题。
(1)小组议一议:读题理解题意,说说玻璃的面积和桌面的大小是什么关系。(2)要求面积先做什么?怎样求面积?(3)学生先测量,再计算交流。(4)说一说: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公式长×宽求解。
4、P68 4 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和宽再计算面积。
5、P68 5 学生没有正方形手帕,可以用纸手帕来代替并测量,可先让学生说说手帕的形状,再试着测量需要的条件。
6、P69 6 先用已有经验估计长和宽,再用尺测量后计算面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应该是468平方厘米。
第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6~10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操作的实用性。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锻炼学生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练习课
二、练习讲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第6题。锻炼学生估算能力。(1)让学生读题。
(2)学生先估算,然后测量计算。(3)交流评价。
2.完成教材第69页第7题。出示第7题。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①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②怎样求花坛的占地面积?围栏的长度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呢? ③学生思考、讨论。④交流、汇报。
解析:花坛的占地面积就是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花坛的占地面积:50×25=1250(平方米);
围栏的长度指的是围栏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50+25)×2=150(米)。答:花坛的占地面积是1250平方米,围栏的长度是150米。
a)完成教材第69页第8题。出示第8题情景图。
李小林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只能是长方形的宽,最大为6厘米。(3)剩下部分是什么形状?怎样求剩下部分的面积?(4)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操作,讨论、交流。
(5)通过剪下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后,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6=4(厘米)宽还是6厘米,所以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剩余的面积:4×6=24(平方厘米)。(6)引导归纳小结:
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大为长方形的最小边,剩余的部分依旧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面积=(长-宽)×宽。
4.完成教材第69页第10题。(1)出示第10题情景图。
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课件展示)。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2)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3)学生按照图示剪下相应的长方形。
(4)思考讨论:正方形原来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5)引导分析:这个正方形原来的面积都是10×10=100(平方厘米),剪下一个长方形后面积就减少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所以剩下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100-24=76(平方厘米)。正方形原来的周长是10×4=40(厘米)
按图示1剪下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后,它现在的周长与原来相同还是10厘米;图2增加了长方形的两条宽,也就是4×2=8(厘米),那么就是40+8=48(厘米);图3增加长方形的两条长,也就是6×2=12(厘米),即为40+12=52(厘米)。归纳小结:
比较三种不同剪法,发现问题: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长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相应的长或宽。
三、练习设计
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0厘米,宽都是10厘米。(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面积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面积的初步认识
(共5题;共21分)
1.(5分)在下面的两条平行线之间分别画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使它们的面积相等.
2.(5分)估算枫叶的面积.(每个方格表示1cm2。)
3.(5分)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两个面积都是12cm2的图形。(图中每个方格代表1
cm2)
4.(1分)如图若以长方形的一条宽为轴旋转一周后,甲乙两部分所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_______.
5.(5分)下面六个图形中,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
(共4题;共15分)
6.(3分)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图(1)美丽的杭州西湖的面积是5.6_______.图(2)机场跑道占地面积大约是20
_______.图(3)这台电脑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_______.7.(5分)在横线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是6300_______;
橡皮擦一个面的面积是4_______;
电视机的屏幕的面积大约是25_______;
墨水瓶高5_______;
课桌的周长大约是100_______.
8.(6分)一个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0.08公顷,果树的株距是4米,行距是5米,如果平均每棵果树收果实400千克。
(1)果树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A
.20
B
.0.32
C
.0.4
(2)有()株果树。
A
.40
B
.400
C
.4000
(3)可以收果实()吨。
A
.16000
B
.16
C
.160
9.(1分)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减少3厘米,高不变,面积_______。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共5题;共17分)
10.(1分)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三条边长分别为10分米、6分米和8分米的三角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分米。
11.(1分)下图长方形的面积是896cm2,它的周长_______
12.(5分)一个长方形,长15米,比宽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3.(5分)小玲用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量课桌的面积,沿着长边一排摆了10张,沿着宽边一排摆了5张,这张课桌面积是多少?
14.(5分)爸爸打算给小亮的书房铺上以方砖,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要128块,如果改用边长2分米方砖需要多少块?小亮的书房有多少平方米?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1)
(共4题;共13分)
15.(1分)某市建设一条步行街,长3500米,宽100米,这条步行街占地_______公顷.16.(2分)“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00米,宽800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160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
A
.平方千米
B
.公顷
C
.平方米
D
.平方分米
17.(5分)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是8米.现在要把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18.(5分)图书馆长65米、宽48米,图书馆占地多少平方米?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2)
(共4题;共12分)
19.(1分)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12厘米,宽10厘米,深2厘米,这个游泳池实际占地_______平方米.
20.(1分)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与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厘米。
21.(5分)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比宽长10米,在它的底面贴上瓷砖,需要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瓷砖多少块?
22.(5分)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六、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共6题;共21分)
23.(2分)257平方分米=_______平方米_______平方分米.
24.(2分)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_。
25.(2分)完成下表。
国家
人口(亿)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日本
1.27
37.8
_______
中国
12.95
960
_______
26.(5分)一张书桌面长12分米,宽5分米.这张书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27.(5分)一块相框长48厘米,宽32厘米,这块相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四周镶上花边,至少需要多长的花边?
28.(5分)一个长方形花圃长是20米,宽是8米,这个花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
七、解决问题
(共3题;共22分)
29.(5分)一个长方形,长15米,比宽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30.(5分)要给教室的课程表安装铝合金边框,课程表长20厘米,宽18厘米,需要安装多长的边框?课程表的面积有多大?
31.(12分)下面的小学校园平面图是长方形,请根据这个平面图完成以下各题
(1)量一量,算一算.(测量图上距离时取整厘米.)
校园平面图的长是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厘米.
校园实际长_______米,宽_______米,占地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
(2)根据上面校园平面图填一填并动手操作.
①教学楼在花坛的_______面,校门在跑道的面;校园的西北角有_______.
②如果在校园的东北角建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食堂,请在校园平面图上按比例画出食堂的位置.
(3)校园的林地里一共有李子树、杏树和桃树64棵,它们的棵数之比依次是1:3:4校园里有李子树、杏树和桃树各多少棵?
参考答案
一、面积的初步认识
(共5题;共21分)
1-1、2-1、3-1、4-1、5-1、二、面积单位的初步认识
(共4题;共15分)
6-1、7-1、8-1、8-2、8-3、9-1、三、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共5题;共17分)
10-1、11-1、12-1、13-1、14-1、四、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1)
(共4题;共13分)
15-1、16-1、17-1、18-1、五、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应用(2)
(共4题;共12分)
19-1、20-1、21-1、22-1、六、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共6题;共21分)
23-1、24-1、25-1、26-1、27-1、28-1、七、解决问题
(共3题;共22分)
29-1、30-1、31-1、31-2、31-3、
第四篇: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2、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3、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集合的有关思想(课本第教学目标: 108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l、2题)。
1。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2、使学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被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今天老师将把同学们带人“数学广角”,让同学们去认识体会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读懂统计表。
教师用电脑课件出示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的学生名单。
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议一议: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兴趣小组?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圈来表示:
(2)认识集合圈。
①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两个集合圈。
②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出集合圈,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然后再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多媒体显示填写内容。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图中所表示的意义。
③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姓名在两个集合中都有,应该如何来表示才能更直观、更形象、更简单呢?
教师利用电脑课件再出来二个空白集合,并填上学生姓名再合并。
问:你们知道这个图的意思吗?(让学生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完成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将集合圈和统计表进行比较。
(3)列式计算。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学生已经明白杨明、李芳、刘红这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所以是重复的,在计算点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运用
1、课内外作业: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不同属性“"会游泳的”和“会飞的”把它们进行分类。然后再要说一说中间位置“表示什么”。
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两天进的货中重复的部分找出来,然后再计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学生计算的时候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点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等量代换的思想(课本第教学目标: 109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相应的物体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认识天平
1、取出天平,让学生认识天平及法码。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称其重量。
理解只有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一样重,右边法码是多少克(或千克〉,左边物体的重量也是多少克(或千克〉。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2第一幅图,学生观摩天平,教师提问:
(1)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
(2)1个西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2、出示第2个图:
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是否平衡,这说明了什么?4个苹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3、这时让学生观察第1、2两个图:从这两个图例中,你们还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
4、出示第3个图:
(1)学生观察天平,领会图示的意义,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2)小组讨论:①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答案想法。②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3)汇报结果,思想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基本懂得思想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明确:16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1、观察图例,领会题目意图。
2、明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
3、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测试A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2分)
(2018三下·云南月考)
8米和8平方米相比较()。
A
.一样大
B
.8平方米大
C
.无法比较
2.(2分)
1平方厘米和1m²
比较,()比较大。
A
.1平方厘米
B
.无法确定
C
.1m²
3.(2分)
()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A
.手指甲面
B
.手机面
C
.房间地砖面
D
.电视屏幕面
4.(2分)
7平方米3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A
.73
B
.703
C
.7003
D
.7030
5.(2分)
用40厘米长铁丝分别围成三角形、长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
A
.三角形
B
.长方形
C
.圆
6.(2分)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D
.周长变了、面积变了
二、填空题
(共7题;共31分)
7.(2分)
物体________和________,叫做它的面积。
8.(3分)
先回答问题,再计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组合图形的面积=________面积+________面积=________
9.(19分)
填一填
(1)
读作________,二十三分之五写作________。
(2)
一块肥皂定价5.73元,读作________。
(3)
3029是__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其中“3”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2”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
(4)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楼高约为30________ 大桥的载重约为40________
铅笔的长约为l5________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为5________
(5)
2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3元7角5分=________元
4千克60克=________克 2吨=________千克
10.(3分)
(2020六上·景县期末)
时=________分 35dm2=________m2
kg=________g
11.(1分)
一幢楼房的占地面积是200________。
12.(1分)
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600米,如果每公顷施肥305千克,这块稻田共施肥________千克.
13.(2分)
星海小学校园是一个长102米、宽78米的长方形.
(1)
星海小学的校园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2)
为了扩建操场,要将校园的宽增加20米.扩建后的校园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4.(2分)
2个4平方米的正方形拼起来,面积是8平方米。
15.(2分)
边长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分米。
16.(2分)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15平方厘米。
17.(2分)
1平方米>1米
18.(2分)
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9.(5分)
有一个停车场原来的形状是梯形,为扩大停车面积,将它扩建为一个长方形的停车场(如图).扩建后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五、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20.(5分)
一张写字台的长是12分米,宽是7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21.(5分)
小芳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在地面铺方砖,如果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
22.(5分)
一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6公顷,如果它的长是600米,在这块地上划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地做试验田,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
23.(5分)
如图,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成篱笆,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4.(5分)
学校运动场的面积是1250平方米,宽是50米,如果把宽增加到150米,长不变.那么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2-1、3-1、4-1、5-1、6-1、二、填空题
(共7题;共31分)
7-1、8-1、9-1、9-2、9-3、9-4、9-5、10-1、11-1、12-1、13-1、13-2、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4-1、15-1、16-1、17-1、18-1、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9-1、五、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20-1、21-1、22-1、2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