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守法的公民[样例5]

时间:2019-05-12 22:3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守法的公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篇: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守法的公民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2.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

认清一般违法行为危害。【教学难点】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他,结果丢了大面子。

为什么要强的小勤会丢了大面子? 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学生回答。

师:违法无小事。法律规定不应当做的,我们就不要做,法不可违,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4.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它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违法无小事

活动(一)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7探究与分享的三个场景,探讨: 上述行为分别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小结:(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违法行为当受到刑事处罚。探究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活动(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学生看教材P49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探讨:(1)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

小结: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活动(三)民事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探讨: 查阅合同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分析上述行为的危害。小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这些民事活动,都是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板书

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的类别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课后反思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1.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的作用;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犯罪的含义;了解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和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提高辨别能力,警惕违法和犯罪;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法律意识;警惕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重点:

法律的作用;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2.难点:

法律的作用;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在交通事故现场哄抢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侵害他人财产权益,败坏社会风气,亟须加以规制。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现场发生的哄抢案件,如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应当以聚众哄抢罪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社会需要规范,而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二、探究新课

活动一:对比分析案例,领悟知识

案例一:在这个道路交通高度发达的时代,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显著加快,而乱停乱放也给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若城市为心脏,道路为血管,那么违章停车就是引起血管阻塞甚至心脏猝死的诱因,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不会因几条道路的拥堵而完全崩溃,但有些违章停车所带来的危害是你意想不到的,同时也是受害者始料未及的„„

思考:你看到过这种情景没有?违章停车有何危害?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机动车随意乱停乱放的影响及危害:(1)将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入口和非机动车道中间,迫使通行的非机动车只能很无奈地在机动车道上如履薄冰冒险行驶。(2)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和违章停车有时还会影响到消防车的救援,也许大家觉得这只是巧合,但在人口密度和机动车饱和度双高的大中型城市里,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会大幅度提高,一旦真的发生了,将会导致数十人甚至更多的人无辜殒命。(3)违章停车还会使通行道路变相变窄,使其单位时间内机动车通行数量大幅下降,导致道路拥堵不堪。

案例二:2013年4月,小徐向老聂借款23万元,并出具借条,承诺分期还款,2014年年底付清。不过,小徐仅还了3.1万元就不还了。

老聂屡屡催债未果,于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小徐还款。当时小徐拒绝到庭,也没有向法庭作任何答辩。2015年4月,海沧区人民法院判决小徐偿还余款19.9万元以及逾期还款的利息。判决生效之后,小徐还是没有还钱,老聂申请强制执行。小徐有所畏惧,向老聂支付了13.5万元,而剩余的6.4万元本金及利息,小徐又玩起了拖延战术。老聂暗中调查发现,小徐偷偷把财产转移给家人了,而且他还有其他进账,属于有能力履行还款义务而不履行的那种。

2017年3月28日,老聂再次把小徐起诉至海沧区法院。不过这回,老聂提起的是刑事自诉,要求法院追究小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后,海沧区法院刑庭和执行局的法官多次找小徐做工作,明确告知其法律后果。(即,根据《刑法》规定,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小徐一听就慌了,他当即表示要与老聂和解,把剩下的钱都还清。拿到钱后,老聂申请撤回了对小徐的刑事诉讼。

思考:(1)从上述材料中,你看到了哪些违法行为?请指出来。(2)你怎么看待小徐的违法行为?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1)欠债不还的民事违法行为。(2)小徐没有根据法院判决的时间按期偿还所欠债务,侵犯了他人的财产利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例三:2017年3月25日下午16时许,禅城公安也接到一起报警。有一位女失主称自己在某酒店门前被人当场抢走了小汽车,需要民警处理。接报后,禅城公安迅速组织多组警力到场调查。到了案发现场后,报警人张某见这么多位民警到场竟然紧张了起来。民警马上向她询问案发经过,报警人张某开始支支吾吾言辞闪烁。在民警的一再追问下,报警人终于承认自己跟老公发生感情纠纷,老公把车开走,自己一时气不过,就谎称被人抢劫,希望民警能帮她一起找车。民警听罢,当场将其带回公安机关处理。

目前,涉嫌谎报案情的黄某、张某均已被禅城公安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思考:这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对报警取乐、谎报警情、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等行为,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严肃查处,对当事人严肃追责;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追问】以上三则案例分别是什么违法行为?从以上三则案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案例一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案例二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案例三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同时,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轻微,而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但无论是哪种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活动二:了解身边的违法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若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活动三:风采展示,一比高下

为了我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法律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法律的作用,明确了违法行为的类型,知道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认识到要遵章守法,并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板书设计

法律的作用:不违法是底线,要具有法律意识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无小事违法类型民事违法行为法不可违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遵章守法

本节课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违法的危害,从而能够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1.知识目标:

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知道犯罪的危害和后果。2.能力目标:

学会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帮助,矫正不良行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1.重点:

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2.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少年犯》主题歌——心声)师:同学们,这首歌是那些来自高墙内的少年犯发自肺腑的血泪之声,唱出了他们的忏悔之情。为了我们的母亲不用“泪水染白发”,为了我们不至于“跌入激流”而“不能自拔”,我们要牢记:违法犯罪,必受惩罚。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能够营造犯罪后悔恨当初的氛围,从而引出“犯罪必然受到惩罚”这一主题。

二、探究新课

活动一:读案例,想问题

2016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导向,相继组织开展了打击地下钱庄、证券期货、新型网络传销,以及假币、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虚开和骗税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6.8万起,挽回经济损失356亿元,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积极贡献。

思考:为什么要打击违法犯罪?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坚决打击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尊重和保护人权,在法治框架下行使司法权力,是创造以法治文明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打击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扰乱国家税收秩序;假冒伪劣犯罪多发,妨碍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出示投影】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并讲解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活动二:析案例,理知识

案例一:甘肃针对高科技作弊特点 打击“助考”高考犯罪

近年来,有个别考生、家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铤而走险违规舞弊,不仅离弦走板、欺世罔俗、声誉俱毁,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生态,特别是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进行高科技作弊的行为对考试安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将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和其他帮助、提供出售试题或答案、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行为入刑。

自《刑九》实施以来,甘肃已有7名考生因携带手机作弊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表示,凡在国家考试中胆敢以身试法者,必将受到法律惩罚。

思考:(1)高考作弊有何危害?

(2)高考作弊违反了什么法律?法官根据什么来裁定犯罪?

(3)甘肃已有7名考生因携带手机作弊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1)作弊造成的影响:有违诚信原则,不利于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影响国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属于犯罪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危害国家教育质量,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影响他人接受高等教育。

(2)违反刑法。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犯罪要承担责任。

【出示投影】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犯罪的特征。

案例二:村支书截留住房困难户近半危改资金 被判刑一年

“去年突然有几个检察官来找我,我才知道自己的危房改造款被人吞了将近一半。”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鳌江镇鸟坑村村民高乃闸回忆说,2014年,他领到8000元危房改造补助,而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可以拿到15000元。

检察机关查明,2013年至2014年期间,该村村支书高朝胜违规收取住房困难户的银行存折后到信用社领取现金,以现金方式不足额发放危房改造扶持资金,截留13户住房困难户80000元,相当于一半危房改造资金落入了他的腰包。2016年,高朝胜被判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思考:(1)请指出材料中哪个是主刑?哪个是附加刑?(2)在我国刑法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1)“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是主刑,“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是附加刑。(2)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出示投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

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刑罚,知道主刑和附加刑的内容。活动三:读案例,悟行为 案例三:一封写给还在少管所改造的刘海的信

刘海:你好!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共同学习,你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然而,不良诱惑使我们分道扬镳。自从结识了那些新“朋友”后,你就经常上网、旷课、出入营业性歌舞厅、多次敲诈勒索同学。你也曾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你竟然为了筹集毒资而去抢劫、杀人。亲爱的同学啊,你真糊涂!

思考:(1)刘海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分析刘海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并谈谈怎样才能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1)一般违法行为有:经常上网、旷课、出入营业性歌舞厅、多次敲诈勒索同学。犯罪行为有:抢劫、杀人。

(2)原因:交友不慎,沾染了不良习气;自制力差,禁不住诱惑;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等等。要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应该:加强道德修养,防微杜渐,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等等。

【出示投影】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分辨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知道不良行为容易引发犯罪,应做到加强自我防范。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掌握了犯罪的特征,了解了刑罚的分类,懂得了不良行为可能导致违法犯罪。因此,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抵制违法犯罪。

四、板书设计

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特征刑事违法性

了解罪与罚应受刑罚处罚性预防犯罪

刑罚主刑附加刑

认清犯罪,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



刑法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1.知识目标:

了解依法维权的有效途径;知道诉讼的三种类型;知道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能力目标:

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重点:

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

一、导入新课

2016年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事件再起波澜,十年寒窗却被冒名者“偷”走了进入大学学习、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这刺痛了社会公众的神经。

思考:王娜娜应该怎样解决她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出主意。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法律是我们维权的有力武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同时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王娜娜维权求助

抱着纠结的心情,王娜娜打通了“假王娜娜”的电话,没想到对方这样回复:“你这样折腾有啥用?你就算当年上了那个学校,你也不一定当得上老师!你折腾到联合国我们也不怕!”然后,“假王娜娜”换了手机号码。

思考:(1)王娜娜应该怎样维权?

(2)如果不清楚如何维权,可以向谁求助或咨询?

学生回答:(1)王娜娜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应该依靠法律维权。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教师补充】“我国刑法对于替考有‘代替考试罪’,但是对越过考试直接冒名顶替上大学,却无相应罪名。”韩骁律师说,“刑法并非对此行为没有规制,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韩骁律师指出,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该行为也构成民事侵权。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等,冒名者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应予以撤销。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想办法向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求助,找到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王娜娜将对冒名顶替者起诉追责 2016年3月19日,河南省周口市调查组公布了对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的调查结果,“假王娜娜”的学籍被注销,工作被商水县教体局解聘,9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昨日,王娜娜返回周口,与学校进行交涉,拿到了“假王娜娜”的致歉信,并正式委托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谦代理其所有的法律诉求。

思考:王娜娜采取了什么方式维权?具体可以怎么做? 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教师补充】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诉讼的含义、类型。

环节三:维权也疯狂

据媒体报道,河南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以找不到法律法规依据、无权恢复学籍为由,拒绝了王娜娜的学籍恢复申请。2016年11月8日,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向媒体表示,未接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申请恢复王娜娜学籍的报告,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同意王娜娜入学,可按有关规定为其恢复学籍。

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你建议王娜娜采用何种方式来维权?

学生回答:使用诉讼手段。

【教师补充】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玉军表示,王娜娜事件的确并无先例,关键看教育部。从法学的角度,其实我们非常期待教育部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往前走一步。行政其实是一个主动行政,教育部应该积极主动地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做决策,行使自由裁量权。如果教育部做不出一个积极的、对王娜娜有利的决定或者答复,那么王娜娜可以起诉。在没有特别明确的法律时,教育部应该应诉,教育部和相应的机关要来证明自己没有错。

【师生共同总结】在这个案子中,很大程度上在于媒体的推动作用。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环节四:七嘴八舌话维权

王娜娜被冒名顶替的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网民的关心。有网民说:真王娜娜应该起诉假王娜娜,让其赔偿一切损失,具体别的纠纷,让假王娜娜去协助追查处理、起诉。这件事情肯定犯法了,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思考:如果此事件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 生表演或回答,教师同时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总结】①当本人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激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三、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法律帮助和服务的知识,知道了诉讼手段分为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明确了要培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遇到侵害

法律救济

依法求助

诉讼手段

善用法律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的义务有勇有谋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高尚的品质应对违法犯罪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方面,本节课利用案例教学法,环环相扣、趣味性浓,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法律帮助和服务机构,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了法律救济和诉讼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受案例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对“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高尚品质”展开教学。

第三篇: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负责任的人

做负责任的人

【教学目标】

1.知道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2.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3.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

4.崇敬那些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负责任的人。

【教学重点】

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教学难点】

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2016“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支月英的颁奖词: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像支月英那样把青春的热情撒播在偏远山村的支教者,在他们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承担责任的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4.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不言代价与回报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70“班委改选”的事例,探讨下列问题:

(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

小结:①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承担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③我们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探究二 我承担我无悔

活动(二)阅读教材P71下面探究与分享“小青当舞蹈队队长”的事例以及教材P72“樊锦诗的故事”,探讨下列问题:

(1)小青为什么这么做?她这样做值得吗?

(2)有人说:“责任就是对自己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结合小青的选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樊锦诗保护敦煌遗产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结:①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②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

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板书

做负责任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正确评估,合理选择

我承担 我无悔自觉承担责任,全身心投入 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和回报 课后反思

第四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做守法公民》第三节随堂演练

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第三课时 善用法律随堂演练

1.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A.法律 B.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诉讼 D.到律师事务所投诉

2初中生小红的父母离异了,妈妈由于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她找爸爸给生活费,可爸爸却以各种理由不给,能够给她提供法律服务和帮肋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妇女联合会 ④学校 ⑤公证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3.八年级学生洋洋的母亲早逝,去年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父亲留下遗产10万元,房子一套。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割遗产。无奈之下,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经过法院判决,洋洋继承父亲的全部遗产。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①属于民事诉讼 ②是采取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③是为了获得财产而采取正当的做法 ④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了自己合法的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李老师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打官司的认识和看法,在课前对同学们进行了调查,下面是八年级(1)班学生对打官司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打官司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常用手段 B.打官司就是“民告官”

C.打官司的人都是违法的人 D.打官司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5.八年级学生小强上完晚自习,在回家的途中被2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这时小强正确的做法有()①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勇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②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特征,便于事后报警 ③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 ④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抓住歹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晓红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晓红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子俩生活陷入困境。晓红面临辍学。为此,晓红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①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过向居委会或父母双方单位反映情况,寻求调解 ④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合作探究:未成年人面对歹徒行凶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二是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三是与歹徒斗智斗勇,利用社会力量将其抓获。(1)请说说这三种情况分别可能导致怎样的结果。

(2)如果我们遭遇歹徒行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救助方法?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第三课时随堂演练

参考答案: 1—6 :CDCDBA

7、(1)“忍气吞声”:只能助长歹徒的嚣张气焰害人害己。“与歹徒殊死搏斗”: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有可能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与歹徒斗智斗勇”: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常见的方法包括: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账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等。

第五篇:增强法制意识,做守法公民主题班会教案

增强法制意识,做守法公民

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时间:2016年4月18日 活动地点:

活动主题:健康上网,拒绝沉迷 活动人数49人 活动目的 :

1.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认清了网络给他们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坚定了他们拒绝沉迷网络的决心。

2.珍惜在校的时光,正确利用网络,提高专业技能。

班会内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针对少数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习,不利健康成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帮助学生远离网吧,健康上网。在学校学生中形成了勤奋学习光荣,迷恋上网可耻的良好氛围。班会中,同学们畅所欲言,许多同学认为进网络有一定的益处,如通过玩网络游戏可以松弛神经,获得乐趣;通过上网可以查询资料,开拓视野等,但沉迷网络游戏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弊端更多。活动过程:

小品:(控制在10分钟左右){星期天晚找同学排练}

(一)小品主要内容:三位男同学因上网费的问题敲诈勒索女学生,女学生报警,警察批评教育,三男同学痛哭流涕写下保证书,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坚决告别网络游戏。

(二)主持人:谢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下面就让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提问:(控制在15分钟左右)

(1)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有哪一些?(请同学举手回答)

基本答案:青少年的自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学习压力过大,学生课余生活缺少乐趣,社会教育内容贫乏,一些颓废、低俗的文化流行等。(2)如果有同学或朋友邀你去网吧,你会怎么办?

基本答案:我坚决不去,并劝说同学不要去,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3)面对网络的诱惑,我们该怎么办?

基本答案:定时限量,请人监督,定时检查;注意力转移,可以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目标成就激励法;座右铭法。

(三)主持人:大家都发表了对网络及健康上网的见解。确实,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应该铭记身边这些惨痛的教训,远离网络游戏,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一起宣誓: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班会讨论:(控制在10分钟左右)请同学们举身边的正面的例子来说明适当利用网络对我们的帮助,同时,举反面的例子来说明沉迷网络的危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性的认识。

班会总结:(控制在10分钟左右)(另找一人)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决不亚于邪教,是腐蚀青少年的“电子毒品”。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且新奇等特点,加之大量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及色情影片反动等信息,甚至还有网吧经营者提供的免费食、住、行等优惠手段,使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网吧。这种沉迷往往无法自拔,同毒品的成瘾性是很相似的。这种迷恋网吧对青少年群体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显著的危害:

1、影响青少年性格的完善。长时间的上网使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处在于一种虚拟的世界中,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混淆。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那些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和同学不能正常沟通等等,这些性格特征除了极易引发不良后果外,更会使学生将来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2、影响青少年诚信品质的形成。大多数青少年上网的内容都是网络聊天,由于这种交流方式具有匿名性,因此学生在聊天时通常无所不说、无所顾忌,久而久之的后果便是做事为人的不负责任,缺乏诚信。

3、影响青少的情感世界。青少年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向往与异性的交往,网络便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但在网上“你、我、他”通常都是虚假的,这种虚无的情感只会导致青少年走向情感误区,无法自拔。

4、影响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过多的受反动、暴力、色情的腐蚀,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我院曾有一名学生,因为上网在网吧与外人抢网友,便采取暴力极端的方式实施了持刀打架行为,结果呢?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害人害已。

(总结)同学们,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正确利用网络,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很多的帮助。如果沉迷网络,终究会被网络毁了我们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去利用网络。切记,不能请把握自己的青春,拒绝沉迷网络。班会作业:(课后)

联系青少年成长的特点,结合本次班会的内容,写一篇班会后感。

下载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守法的公民[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做守法的公民[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