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三框教学设计(精选)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三框教学设计
第三框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一、课标透析
1、“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2、“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人们总是通过评价标准的选择来获得较高的自我尊重水平,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看重自己那些非常优秀的特点,而认为自己的那些缺点是无关紧要的。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出现对自身弱点的有意回避.这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研究证明,具有高自尊的学生比低自尊的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倾向于为自己树立较高的标准。具有高自尊的学生均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更能影响别人,更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而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尊严,维护人格。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2)懂得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3)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2)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教学难点: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五、导入:演一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把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他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问:晏子为什么坚持从大门进?
说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决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维护人格对自己的意义,维护人格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集体也有着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名言展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
思考: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二:
想一想:P13页,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在你身边有类似的事例发生吗?
说明:要维护自己的人格,提高对自尊的理解。
活动三:
议一议:遇到这些情况会让我感到自尊受伤害吗?
1、有些人说话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抒胸臆,直指问题。
2、有些人爱说笑话,活跃气氛,虽然并不针对谁,但有时使人感到尴尬。
3、有人认为,在对待自己的有可能引起他人耻笑的缺陷上,敢于并善于自嘲,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它帮助我们轻松化解流言蜚语。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说明:自尊要适度,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态度和议论,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事不对人。我们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活动四:
阅读P14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妇女衣裙的典故 分析:我们应该向司马懿学习什么?
活动五:讨论课本15页事例,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
思考:陶校长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说明:陶行知给糖的教育活动告诉学生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一是要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二是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三是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在相处时发生碰撞、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不同的个体,要想做到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对他人的优势、长处是诚心赞美还是嫉妒挖苦,对他人的缺点错误是以宽容之心对待。活动六:
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一演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真实事例。
总结:尊重他人的原则:民主、平等、合作、宽容。只有尊重他人才能的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真正赢得自尊。我们应掌握更多与人相处的技巧。七:课后反思
我在讲过一课之后,感觉本课的设计还有些地方不够好,对道理的讲解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所以在此后上课时,在活动一的后面又接着讨论:“我国还有个成语是‘委曲求全’,还有句古训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些和前面我们说过的明言是否是矛盾的?你认为什么情况下可以委曲求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使学生明白,有些东西可以舍弃,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尊严。
另外在讲完司马懿的典故之后,我又引入了一则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他大声叫到:“我们还缺少一个犹太人和一条狗。”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以此告诉学生,在我们遇到尴尬的情况时,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巧妙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并有力地予以回击。
大连第六中学 殷红艳
第二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培养主人翁意识;
2、调整心态,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3、自觉融入新的集体,结交新朋友,初步锻炼交往能力,珍惜新友谊。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懂得如何珍惜新起点,从而体验初中生的快乐;
3、懂得如何结交新朋友,与新同学在班级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4、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建立新的友谊;
5、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对小组成员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掌握评价他人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
三、教法及教具
教法:图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设计
Ⅰ.引入新课:前言(板书)
教师: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在此我先作自我介绍。(教师向学生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介绍力求生动活泼,调动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约3分钟。花些时间进行自我介绍是值得的。因为这是第一节课,师生之间首次见面,互不熟悉,学生有了解老师的强烈愿望。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受沟通是今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对自我介绍必须精心设计。然后过渡并设问)Ⅱ.讲授新课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板书)
第一框 新学校、新同学(板书)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活动1:校园里的新鲜事
①设计目的: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
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
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②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
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可相应作以下准备:
1、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
2、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3、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4、中小学的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校园里的新鲜事”竟猜活动。
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
发言。
第三步: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
问和回答;教师选择问题向同学提问,并引导和补充同学的回答。
第四步:教师小结。
第五步: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第六步: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
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过渡:
教师:大家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已经有几天时间了,现在一起来说说你对新学校、新班级的印象如何?和以前的班级、学校相比,新环境对大家有没有新的吸引力呢?
(学生回答,每个同学进入新学校、新班级后都有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教师:到现在为止,全班同学已经相处了几天,有的是小学时的同学,彼此间比较熟悉,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又能坐在同一班级,实在是很荣幸的事,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但大多数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之间还不熟悉。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怎么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
活动2:“认识你,记住我!”
①设计目的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②准备工作
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下位互赠名片,并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交往,教师一旁观察,对参与性较差的学生进
行及时辅导。
第三步: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认识的伙伴。
第四步:请学生谈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受,大家分享。
④评价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没有思想顾虑的情况下交流。
(三)“与新朋友结伴同行”(板书)活动3:欣赏歌曲《朋友》
第一步:学生思考朋友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第二步:学生回答并总结。
Ⅲ.课堂小结:
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与新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一起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
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在《朋友》的歌声中结束。
Ⅳ.迁移应用
来到新学校,感到一切都很新鲜,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我们要做到
(ABCD)
A、尽快熟悉新校园的一切
B、跟新同学友好相处
C、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与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D、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新的学习环境
进入一个新班级,面对那么多新面孔,我渴望更多的了解新同学,结识新伙伴。为此,我的做法应该是(C)
A、不理睬新同学
B、不向新同学介绍自己,不让新同学了解自己
C、主动和新同学交流,尽量了解新同学D、不与新同学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
V,布置作业:
结合教材谈谈进入新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V.教学反思:
1.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学习,首先应该让他们了解自己学习的环境,即了解学校,同学,老师。其次,还应该了解学校的基础设施,学校的关系模式,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再次,学习学校的纪律以及规章制度等等。
2.学会介绍自我,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在新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顺利地学习。
第三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培养主人翁意识;
2、调整心态,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3、自觉融入新的集体,结交新朋友,初步锻炼交往能力,珍惜新友谊。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懂得如何珍惜新起点,从而体验初中生的快乐;
3、懂得如何结交新朋友,与新同学在班级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4、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建立新的友谊;
5、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对小组成员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掌握评价他人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
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
三、教法及教具
教法:图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设计
Ⅰ.引入新课:前言(板书)
教师: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在此我先作自我介绍。(教师向学生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介绍力求生动活泼,调动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约3分钟。花些时间进行自我介绍是值得的。因为这是第一节课,师生之间首次见面,互不熟悉,学生有了解老师的强烈愿望。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受沟通是今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对自我介绍必须精心设计。然后过渡并设问)
Ⅱ.讲授新课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板书)第一框 新学校、新同学(板书)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活动1:校园里的新鲜事
①设计目的: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②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可相应作以下准备:
1、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
2、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3、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4、中小学的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校园里的新鲜事”竟猜活动。
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
第三步: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问和回答;教师选择问题向同学提问,并引导和补充同学的回答。第四步:教师小结。
第五步: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第六步: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过渡:
教师:大家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已经有几天时间了,现在一起来说说你对新学校、新班级的印象如何?和以前的班级、学校相比,新环境对大家有没有新的吸引力呢?
(学生回答,每个同学进入新学校、新班级后都有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教师:到现在为止,全班同学已经相处了几天,有的是小学时的同学,彼此间比较熟悉,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又能坐在同一班级,实在是很荣幸的事,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但大多数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之间还不熟悉。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怎么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
活动2:“认识你,记住我!”
①设计目的
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②准备工作
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下位互赠名片,并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交往,教师一旁观察,对参与性较差的学生进
行及时辅导。
第三步: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认识的伙伴。第四步:请学生谈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受,大家分享。
④评价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没有思想顾虑的情况下交流。
(三)“与新朋友结伴同行”(板书)
活动3:欣赏歌曲《朋友》
第一步:学生思考朋友与自己成长的关系。第二步:学生回答并总结。Ⅲ.课堂小结:
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认识新
进入一个新班级,面对那么多新面孔,我渴望更多的了解新同学,结识新伙伴。为此,我的做法应该是(C)
A、不理睬新同学
B、不向新同学介绍自己,不让新同学了解自己 C、主动和新同学交流,尽量了解新同学
D、不与新同学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 V,布置作业:
结合教材谈谈进入新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V.教学反思:
1.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学习,首先应该让他们了解自己学习的环境,即了解学校,同学,老师。其次,还应该了解学校的基础设施,学校的关系模式,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再次,学习学校的纪律以及规章制度等等。
2.学会介绍自我,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在新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顺利地学习。
第四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的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第三
框的教学设计
资源作者:梁慧贞
作者单位:从化中学学科名称:
政治
年级(模块)名称:七年级上册(模块)章节:第二单元(填单元名称)
认识新自我第三(填题名称)
珍爱生命
第三框题(填框题名称)
让生命之花绽放
关键词(3~个):生命、价值、无限延伸、尊重、善待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2.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尊重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标要求】“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中“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的目标要求。【资源分析】【学生分析】
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副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教学重点】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教学难点】
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讨论、调查等【教具准备】
多媒体【时安排】
一时【设计思想】中国的计划生育使我们形成一个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结构,而这种家庭结构使学生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的反省太少的习惯。这种观念与我们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现代伦理存在冲突,非常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本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我国不久前曾发生过汶川大地震,给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也带来更大的震动,抓紧这一时事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体会。【型】
新授【教学流程】
导入: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许多思考——面对大灾难与脆弱的生命,我们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活动一:提供有关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北川中学搜救幸存者的救援人员脱下手套,拉住被压在水泥板下的高中女生,鼓励她继续坚持。母亲用身体庇护的小孩),让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命的重要,体会生命的珍贵。提供求生的知识,并交流一些自我保护的求生知识(如地震时如何自救与救助他人)。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在交流中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求生知识。总结:生命是可贵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活动二:提供有关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抵达四川灾区慰问地震灾民;灾后的紧急抢险;志愿者的故事),探讨每个人的生命都对他人、社会有价值,进一步感受生命值得尊重;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是不幸的生命也需要肯定、尊重。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给他人、社会带来益处的事或他人给你帮助的事;了解我们人类对其他生命的态度,反思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做。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的回顾,帮助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感受幸福,认识到第个人都在为这幸福的生活增色。总结:人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着,而且为周围的其他人而活着。如果你能够为他人威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为社会作出贡献,自己生命就更有价值。活动三:提供汶川大地震中老师的故事,让学生从自己的榜样或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他们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让学生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与同学交流。学生前收集一位名人、一位平凡者是如何生活,思考他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并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互相交流,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及自己生命箴言的撰写,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总结: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受到人们的崇敬。即使他们的生命结束,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得到了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板书】
三、让生命之花绽放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延伸生命的价值
第五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的教学设计1
学科名称: 思想品德 年级(模块)名称: 七年级 年级(模块)章节:第 二 单元(填单元名称)认识新自我 第 四 课(填课题名称)欢快的青春节拍 第 三 框题(填框题名称)祝福青春 关键词(3~5个):青春、青春的幸福、寄语青春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具体学习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进一步加深对青春涵义的理解,感受青春的幸福、青春的美好。
通过学习从容面对青春的变化,珍惜青春。
感受青春的幸福,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愿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
㈠学生分析
广州初一的学生可能比较早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升上初中开始有种长大的感觉,有初步辨别分析事物的能力。
②广州地区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受到特殊的关爱甚至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太过优越,导致学生生活毫无目的,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没有深刻的认识,不明白拥有青春其实是一种幸福,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
③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烦恼,忧愁,挫折或失败,甚至少数学生在遇到家庭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下岗、患重病时,无法正确面对产生自弃心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不懂得青春是不怕失败,拥有青春,一切就可以重头再来。㈡教材分析:
“祝福青春” 一框在学生学习了“走进青春”和“感悟青春”,对青春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三框题包括“青春的幸福”和“寄语青春”两目。在前面已经对青春的内涵全面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青春的幸福,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彼此祝福,突出欢乐的主题,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本框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本框重点不在于对知识点的把握,而是学生产生拥有青春就是拥有幸福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本课的过程中适应运用各种活动让学生去体会,去感觉,教材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开展,并留足时间给学生谈体会。只有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感受,自己去对比幸福,才能达到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青春的幸福才能去珍惜拥有的青春,所以本框题第一目“青春的幸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策略】
1、教学理念
指导本课教学的是教育心理学的现代认知学习观和人本主义学习观。本课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发现、“顿悟”,强调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2、教学准备
② 学生分小组安排好座位
③ 让学生搜集能表达青春幸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④ 如果条件允许,邀请几名家长一起参与课堂;如果条件不允许,提前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访谈,了解父母的青春年华是如何度过的?了解父母对青春的遗憾
3、教学媒体
多媒体平台课室,实物投影
4、教学方法
访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
5、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二 ②
(面向适合本市部分学习比较优秀学生学习需求,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方法和拓展学科能力的教学设计方案)
活动课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
1、邀请3~5名学生家长参加课堂
2、没有邀请到家长的学生提前对父母进行有关青春的访谈
让学生在访谈和聆听中得到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的成长树典型
要求每位学生完成,教师要落实好家长的参与,可挑选个别优秀学生上台展示
导入课堂
阅读《出售青春》一文,引入大家对青春是什么的思考
活动—家长谈
1、让家长谈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如何度过的?
2、让学生现场就某些青春的疑问采访家长
活动二学生谈
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父母的青春遗憾,说说父母给自己的青春赠言是什么 提前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互动小游戏——祝福青春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命、人生、青春的认识,提炼自己的青春箴言
2、将自己对其他同学对青春的祝福写在纸条上(不写名字),然后放在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小纸箱内,随即抽出在班上读出来分享。
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寄语青春,并且以不记名的方式随机读出,让学生写出真实感受
1、老师要给时间学生提炼寄语
2、老师要提醒学生应给出善意的寄语才是祝福,否则可能变成挖苦。
3、老师可以控制游戏的对象,让游戏更有趣。
总结提升
教师寄语: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祝在坐的各位同学在青春的道路上一路走好!情感升华,呼应“祝福青春”的主题。同时给学生一些勇气、祝福,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做出总结,可以说说本课堂的收获,然后老师再作出点评。
【板书设计】
青春解读: 青春的幸福: 勤奋 精 记忆力最强 好奇心 神 纯真的友情 求知欲 状 享受快乐 热情 态 知识的积累
朝气蓬勃 实现梦想的机会 梦想 学习的黄金阶段 不懈努力 „„
注释:
① 教学设计一的“教学环节”、“教学设想”以及“设想意图”的部分参考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中关键词为“祝福青春教学设计”的搜索结果。
② 教学设计二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部分参考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中关键词为“祝福青春教学课件”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