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根据冀教版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文字处理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技能。第一册安排的第二个模块就是以Word文字处理软件为例,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字编排、图文混排的作用,学会根据主题选择适当的信息表达方式。《古诗配画》是本模块的第二个学习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文字效果的修饰。难点:设置文本框格式。教学准备:
微机室、教学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秉着“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探究, 自主尝试——集中答疑, 演示转播——交流评价,全课小结”四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在你学过的古诗中把你最喜欢一首背诵给大家听好不好?
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老师对你们真要刮目相看了。老师也有几首喜欢的古诗,你们想知道吗?幻灯片《古诗欣赏》。
同学们刚才看得非常投入,听得也非常认真。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同学们,你们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做出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制作古诗配画。
(二)引导探究, 自主尝试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学习小助手,她会帮助你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师打开学习小助手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们就按小组开始制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开桌面的学习小助手,点击提示按钮,他会告诉你怎样去做。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去帮你。现在同学们开始操作吧。师巡视答疑,个别辅导。(三)集中答疑, 演示转播
看来许多同学在操作过程中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谁来说说你的困难? 也有一些同学很顺利的完成了操作,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那么刚才都是谁遇到这样的困难了,现在你会了吗?给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作品吧。(四)交流评价,全课小结
同学们们差不多都做完了,接下来我们相互交流一下,把你手中的小星星放到你最喜欢的作品旁边,谁得到几颗星就是几星级设计师,五星级以上的设计师
老师会颁给他一个优秀设计奖。请星级最多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谁还想对他的作品说说你的感受呢?说说你喜欢哪些地方,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师:其实同学们的作品都很不错,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将来成为真正的设计师。板书设计:
十七 古诗配画
输入古诗 挑选图片 插入图片 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第二篇: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的特点,并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配画。
能力:
2、在为古诗配画中,让学生把文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
情感:
3、在教师讲授与学生创作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 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一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内容。
2、教学难点 : 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及构图安排。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学生画画用作业纸。黑色水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2、老师今天给大家猜两个与众不同的谜语,谜面是两幅画,大家看,请说出符合画面意思的诗名。(出示咏鹅和画)
3、同学们真聪明,中国的古诗精彩绝伦,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漂亮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配画》。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老师还搜集了几幅古诗配画作品,请大家看一下(点击课件,逐一介绍)
2、你认为这几幅配画与古诗所描写的内容相符吗?
生:相符。因此,图文相符就是古诗配画的第一个特点。(板书:图文相符)
3、每首诗一般都有四句。那么,这几幅配画是选择一两句作为画面还是把全部诗句都表现在了画面上?生:选择一两句表现画面。
师小结:以诗中的名句表现画面是古诗配画的第二个特点。
三、探究总结
1、出示《春晓》诗句。
2、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为古诗配画的方法、步骤:
(1)选择古诗,理解诗意。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那些景物?逐句分析: 春眠不觉晓——春天夜晚睡得很熟,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闻啼鸟——一觉醒来,到处可以听到鸟的叫声。夜来风雨声——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花落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2)根据名句构思、构图。
①确定画面的主题。想一想该画什么?②思考画面内容与诗句是否吻合。
(3)绘画、涂色。
(4)选择合适的位置署名、写诗。
四、创作实践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线描、彩铅画、水彩笔画、油画棒画),为喜欢的古诗画一幅配画。
五、巡视辅导
指导要点:
1、先画主题,后画背景。
2、图画要符合诗句描写的情景。
3、涂色分层次,对比要突出。
六、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的《诗情画意作品展》中。
2、老师设立了几个奖项: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大家来做小评委,看 看应该评给谁。
七、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绘画作品更棒。今天我们把古诗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创作出了漂亮的诗配画。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自己喜欢的文章、古诗配画。
第三篇: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在WORD中编辑图文并茂的文档,本课是十九课重点学习文本框的使用方法。
由于插入文本框比较枯燥,故我将语文课中祖国山河的古诗与之整合,设计了古诗配画教学网,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让插入文本框成为一种工具方法,学生在信息技术课读古诗、写古诗,充分感受古诗的美,进一步理解古诗,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前面的课时里学生已经学会编辑文字、插入图片、设置图片格式的操作,因此,这节课学生插入图片及对图片进行操作都是旧知识,对窗口也非常熟悉,新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探索掌握简单的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并对文字效果进行修饰的操作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还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语文学科知识,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内容:
1、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
2、在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并对文字效果进行修饰。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文字效果的修饰。难点:设置文本框格式。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古诗配画教学网、教学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
一、看图吟诗,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首古诗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看图吟诗的游戏好吗? 生:好!师出示图片;
生涌跃举手,一生快速背诵《望天门山》古诗。
师:看着这么美的画面,老师再给你配上音乐能不能有感情的为大家朗读一遍? 生有感情的为大家吟诵。师:看着这么美的画面,听着动人的古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把这美丽的画面与动人的古诗组合在一起,那就更能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古诗配画课好吗?
生:好!
二、作品欣赏,引学新知:
1、欣赏古诗配画作品
师:现在请同学们登陆我们的古诗配画教学网站,进入赏心园,来欣赏一些古诗配画作品。
生欣赏。
师:同学们欣赏完这些作品感觉如何? 生1:美!生2:太美了!生3:好!生4:美极了!„„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用WORD也做一幅这样艺术型的古诗配画作品呢? 生:想!
师:那你知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出这些不同效果的作品吗? 生:不知道!
生1:老师我知道望庐山瀑布那幅诗配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师:太好了,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输入到WORD中,然后插入一幅这样的图片,再把图片的版式设成衬于文字下方就可以了。
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知道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在WORD中输入文字时都是一排排横着显示的,这种文字竖排的效果怎么处理呢?
生:不知道。
师:同学们别着急,其实WORD里就藏着一个工具能帮我们做出各种效果的古诗配画来,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呢?
生:想!
师:它的名字就叫文本框,不仅能输入文字、添加图片,还可以将其放置于页面上的任意位置,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2、讲解示范文本框的操作
师:执行“插入”→“文本框”,根据需要选择“横排”或“竖排”;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按钮,移至工作区,鼠标指针将变为十字形,可用鼠标左键拖动绘制文本框;在文本框中单击,其周围将出现斜线边框,内部出现插入点,可进行文字的输入和格式设置,这是文本框的编辑状态;将鼠标指针移至文本框边框处,形状变为十字形箭头时单击,其周围出现网状边框,这是文本框的选中状态,此时可删除文本框,也可以设置其格式。执行“格式”→“文本框”,或利用快捷菜单中的“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也可以直接在其边框上双击,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前三个选项卡可分别设置文本框的颜色与线条、大小、版式。在“文本框”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文字距离边界的距离。操作时同学们可自己体验其不同效果。
3、介绍网站结构:
师:现在我们有了文本框的帮助,在古诗配画教学网上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古诗配画的资源,如:古诗园中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古诗,图片库中存有大量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供同学们选择,老师相信有了这些同学们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区中的五项任务,做出优秀的古诗配画作品来,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还可以点击帮助按钮,获取帮助信息。最后还可以进入高手加油站接受新的挑战。好,现在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出一幅漂亮的古诗配画作品呢?
生:有!
师:好,现在同学们万事俱备,就快点开始自己的创作吧!
三、学生探究,教师辅导: 教师强调:
1、选择的画要与诗的意境相辅相称。
2、提示注意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的选择,要和画面和谐统一,符合诗的意境。
四、交流作品,资源共享:
1、学生自告奋勇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针对其作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对学生作品给予鼓励性评价
第四篇:古诗配画教学设计(新)(模版)
河北省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竞赛教学设计
编号:
课题:《古诗配画》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
参赛单位: 承德市平泉县营子中小学
参赛教师: 孟 幻 时 间:2013.6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平泉县杨树岭学区营子中心小学 孟幻 【教材分析】 《古诗配画》是冀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三年级第十七课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最佳范例之一,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利用Word来设计艺术字和编辑电子报纸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关联了之前所学的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修饰等知识。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品诗赏画的艺术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对计算机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了好奇。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刚接触新鲜事物,有兴趣学习本课,从知识储备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了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文字的修饰等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
【设计思路】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课教学的设计重点是以学生为主,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初步培养学生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问题为辅助手段,以任务驱动法,结合操作游戏,让学生在乐学、好学中完成教学重难点的操作,加上老师适时点拨与指导及鼓励性评价,让三维目标在本课得到一个完美呈现。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教学难点是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教学策略】 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利用课件激情导入新课,然后设置具体的操作任务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体验成功(实践导向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法),对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采用演示转播的方法(演示转播法)。
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法的选择上我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学”。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学生又在交流中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本课我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同学们播放一段关于古诗配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诗文的博大精深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看着这么美的画面,听着动人的古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把这美丽的画面与动人的古诗组合在一起,那就更能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古诗配画课好吗?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古诗配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的欲望,也想动手创造自己的作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此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1.准备阶段 2.明确任务 3.探究实践 4.教师解疑
1.准备阶段
这个环节我是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我问:那同学们想
不想当一个小艺术家、小设计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计算机一起来完成古诗配画。(揭示课题,进入新课)
学生自主完成以下操作:
(1)进入“古诗配画”教学文件夹。
(2)上网搜索图片。
(3)小组合作或请教老师完成操作。
设计意图: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当小艺术家,小设计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激发的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作。
2.明确任务
上述准备完成后,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面操作:
(1)输入古诗
(2)搜索图片
(3)插入图片(来自文件)(4)设置图片大小和位置
(5)设置环绕方式
在出示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温馨提示:在每一个任务中,可以打开相应的操作步骤提示,但鼓励学生先尝试,当遇到困难时再浏览操作提示。为了任务顺利进行,我制作了学习卡,发放到小组中去。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自学任务。
设计意图: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探究实践
学生利用学习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操作。
(1)出示学习卡让学生根据学习卡上的内容自主学习。(2)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者请教老师帮助。(3)将自己的作品作细致的修饰与调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步尝试,初步完成“古诗配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能力。
4.教师解疑
学生的初步作品,图片位置会不合适,需要通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环绕方式选项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教师演示讲解清楚,在此部分我演示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操作过程,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再次动手操作弥补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交流展示、互动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全班评价。
3.教师选择较好的作品进行全班口头点评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并对古诗配画的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这样的评价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学习操作,学生的第一份作品已完成,为了加强学生对操作过程的熟悉与掌握,我又及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进行练习巩固。
快速完成以下操作:
1、根据所学内容为你喜欢的古诗配画。
2、把《我的好朋友福娃》插到自己喜欢的位置,设置环绕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获得的新知,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
五、总结方法、浅谈收获
引导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如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2.你发现了那些好的操作方法?
3.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哪些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这三个问题,体现了对三维目标实施与掌握情况,并达到有机统一,关注了学生全面发展。【反思与感悟】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整节课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参与指导。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节课的优势体现在:
1.学生自学为主,学习兴趣高,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2.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水平自主学习,效率高。
3.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和解决重难点。
4.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的有机整合。
5.多角度的评价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然随着课堂的进行,预设与生成问题不能达到良好的统一,比如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我会灵活机智的处理好这些新生成的问题,来弥补我的不足之处。
第五篇: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小池》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情感。
2、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画(也可临摹自己喜欢的诗意画),要求能以绘画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画面表达诗意。
教学难点:通过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构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学具准备:纸、笔、颜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都猜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谁能根据图片的内容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内容!(出示课件图片《咏鹅》《游子吟》)
生:„„
师: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名及内容呢?
生: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师:正确!这种方法就叫“古诗配画”。今天我们学习这种方法,尝试完成这样一幅漂亮的作品,好吗?
生:好!
师: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古诗配画”。(粘贴课题)
三、新课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古诗短小精悍,简洁抒情,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胸怀志向及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耐心品读,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甘醇。
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的诗名,请同学们看一下。(出示“小池”两字课件。)
师:老师想知道,哪位同学能最先说出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
生:《小池》,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如果老师让你给《小池》这首古诗配上一幅画的话,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
生: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2、学习古诗大意: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小池》,并出示古诗大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泉的出水口。无声:没有声音。惜:爱惜。细流:细细的水流。句意:泉眼像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悄无声息地流出。
(2)树荫照水爱晴柔
树荫:树的影子。照水:倒影在水面上。爱晴柔:喜爱温柔的日光。句意:树的影子倒影在水面上爱恋着日光的温柔。
(3)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刚长出的荷叶。尖尖角:刚长出的荷叶卷曲成的尖角。句意:刚长出的荷叶露出了尖角。
(4)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很早。立:站立。句意:很早就有蜻蜓站立在上面。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池》这首古诗的诗意,(出示后两句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课件)如果现在老师要你给古诗的后两句配上一幅画的话,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关键?最重要?
生: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头。
(师出示提示课件)
3、精美图片欣赏: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完成作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欣赏图片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师出示欣赏图片并提出要求)
要求:(1)注意观察荷花各部分的形状;
(2)注意观察蜻蜓身体的各部分形状。(展示图片,师生一起欣赏图片)
4、传授荷花蜻蜓的绘画方法: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漂亮的荷花和蜻蜓图片。现在谁能说一说,荷花的各部分形状呢?
(1)师:近处、远处的荷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2)师:全开、半开、没有开的花骨朵分别是什么样子?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3)师:花茎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
(4)师:你了解蜻蜓吗?给大家介绍一下?蜻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颜色的?
生:„„(师讲解并绘画)(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讲解,最后在黑板上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5、教师范作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生欣赏教师古诗《小池》配画范作。
四、活动内容:
师: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也欣赏了精美漂亮的图片,还了解到了荷花各部分的形状和蜻蜓身体各部分的形状。下面我们看一下作业内容吧!
师出示课件“活动内容”指名学生读。
1、活动内容:为古诗《小池》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配一幅漂亮的画。
2、活动要求:
(1)把荷花和蜻蜓的形象画准确;
(2)注意物品形象的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
(3)构图要饱满,最好有颜色,达到最佳效果。
3、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诗境是基础,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并给予相应指导。
五、佳作讲评:
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
六、总结:
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画中有诗,画中有情”,它闪耀着美的光辉。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七、拓展:
介绍中国历史上几位在诗和画方面都很优秀的重要诗人,如苏轼、王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