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关节》教学设计
《关节》教学设计
南充市江东初级中学
薛俊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名称、类型。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
(二)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看、摸、运动等方法观察感知关节的形状和结构。
2、能提出与关节有关的科学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关节的连接方式进行猜想与假设并通过探究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探究关节的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乐于用所获得的关节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并做好宣传。
2、积极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关节的类型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认识关节的类型和作用。
四、教学准备
胶带、木棍、纸筒、关节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运动导入
师生一起做热身运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白己身体上哪些部位发生了弯曲、伸展和旋转。
2、发现关节,揭示课题
请生说一说刚才活动身体的时候,哪些部位发生了弯曲、伸展和旋转? 摸一摸、看一看他们的位置,说一说的这些部位什么共同? 师:这些部位都是骨与骨相连并且可以活动的地方,我们称为关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节。(板书课题)
3、认识六大关节
(1)认识六大关节
师: 人体有206块骨头,那人体内的关节肯定也很多,赶紧找一找身体上能活动的关节吧。
生边活动边找,再在P5人体图上圈出来。汇报、展示发现(2)记忆六大关节
师: 同学们找到的关节真多。人的身体上有这么多的关节。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几个人体主要关节,请同学们一起看白板,和老师一起说(边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边在人体图上标注六大关节的名称)。
做游戏巩固对六大关节的掌握。
4、研究关节的运动方式和类型
师:现在请大家活动一下这些关节,看看我们身体上哪些关节的运动方式是相似的?(注意:当你在研究一个关节运动方式时,就尽量使其它关节保持不动,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准确。)
生:我发现腕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方式很相似。师:你觉得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呢?
师:你觉得这些关节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中的那种物品的运动方式相似呢? 生:我觉得……
(生汇报一组关节,教师就用PPT展示相应关节结构图,介绍关节运动方式和关节类型)
5、研究关节的作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活动关节,那么这些关节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这些关节不能运动,我们的身体又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关节的作用。(1)研究关节的运动作用 出示P5实验操作图。
请各小组学生推选一名自愿者,用竹片、胶带,将指定关节固定起来,再按要求做各种动作,体验关节的作用。(注意:当你在研究一个关节运动方式时,就尽量使其它关节保持不动,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准确。)
分组汇报
板书:关节的作用:运动。(2)研究关节的缓冲作用 出示P6实验操作图。
请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完成两次下落实验。抽学生汇报实验感受。师小结、板书。
6、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六、板书设计
关 节
关节的含义:骨与骨连接并且可以活动的地方叫关节
人体主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关节的类型:肘关节、膝关节:屈伸——铰链关节
桡尺关节:旋转——旋转关节
肩关节:屈伸、旋转——球状关节 关节的作用:运动、缓冲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下册关节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关节》教学设计 《关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教学重点
认识关节的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具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学案
了解关节的概念,查阅资料了解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关节,大概明白关节的类型。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按活动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2.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转动你的胳膊;推开门;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大幅度甩手;转动你的头;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四、总结拓展
除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1.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小问答”。(提问教学参考书上相关本节课的习题)板书
关节
关节的类型:铰链关节 旋转关节 球状关节 反思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科学《关节》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关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名称、类型。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
们的活动形式。
(二)能力目标 :
1、能够通过看、摸、运动等方法观察感知关节的形状和结构。
2、能提出与关节有关的科学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关节的连接方式进行猜想与假设并通过探究活动验证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探究关节的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乐于用所获得的关节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并做好宣传。
2、积极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教学准备
绳子、木棍、夹板、骨架模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解释课题
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骨骼,知道了人体所有的骨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那么,这些骨架是不是一个闭合的整体呢?人是怎样使这些骨骼运动起来的呢?
2、学生交流、猜测。教师演示:(骨架)骨骼的运动。
学生观察:骨骼运动位置的变化过程。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演示:(骨架)骨骼的运动特点。
2、学生:解释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3、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不是闭合的,而是由许多骨头组成的,骨与骨之间有关节相连。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书上人身图上圈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各种关节名称。
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请同学们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这些动作与原来相比有什么不一样?(1)用夹板绑住食指与拇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里;(2)用夹板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用木棍和夹板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验。
9、学生小结:关节的作用——帮助骨骼运动,使人体活动自如。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变得僵硬。
过渡语:关节的活动方式怎样呢?我们继续探究。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关节所能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样连接的?
4、你的预测正确吗?观察书中第六页的三种活动关节的图片介绍,说出名称,看有什么特点?做几个动作感觉一下它的作用。
5、出示骨架模型,指导学生认识骨是如何连接的。
6、活动:完成下列活动,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1)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
(3)从桌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跪下。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那些部位的关节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8、学生小结:关节类型。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使我们身体活动自如。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的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学生小结:关节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六、课堂总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教师: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调重点引入下节内容。
板书设计:
1、名称: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
关节
2、作用:运动、缓冲
3、运动方式:旋转、屈伸
4、类型: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等
第四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骨 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的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 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 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 做好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2.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配套实验用具。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砂瓶、自制上臂骨头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做过广播体操吗?现在放一节广播体操,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放松放松,好不好。
音乐放《小学生广播体操》,师生一起做一两节。
2、同学们,在我们刚刚完成的这个体操动作中,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动起来了?”
生自由回答
3、提问:大家摸摸自己的胳膊,说说你都摸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骨头、关节、肌肉)
4、揭示课题:骨头、关节、肌肉,在刚才的体操当中,这三者都参与了运动。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就来探究骨头、关节、肌肉有些什么作用以及这三者在身体肢体活动当中又是怎样相互协调运动的。
(设计意图:通过做熟悉的广播操这一项运动,让学生放松课堂上紧张的气氛,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有效问题的产生创设良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来自生活。)
二、合作探究 有效体验
(一)探究骨骼的作用
1、提问:谁能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关于骨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说说自己的认识。
小结:在我们人的身体里有206块骨头,(师板书:206块)当这些骨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成了骨骼。(师修订板书:骨头——骨骼)
2、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师:同学们往前看!这就是人体骨骼模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发现骨骼还有什么特点?”(一节一节的,有些地方是空的……)
3、提问:你能说一说身体中一些骨头的名称吗?”
4、猜测:骨骼有什么作用呢?
师:骨骼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大家摸到骨头硬、有些骨头围成一些腔体,你能根据这些特点猜测出骨骼有什么作用吗?
引导学生说出骨骼有支撑与保护身体的作用。
5、交流验证自己猜测的方法。
师:大家对骨骼的作用做出了合理猜测,怎样验证呢?哪位同学说一下?
6、引导学生做模拟实验来验证猜想。(1)验证骨骼有支撑的作用
师: 我们不能把骨骼拿出来进行研究,但是我们可以另寻思路,假设我们没有骨头会怎样来进行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进行研究。下面我们利用橡皮泥 来做一个模拟实验。你们瞧!这是两根同样的橡皮泥(出示两根同样的橡皮泥),我要把这两根橡皮泥立起来,请大家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一根立起来,一 根倒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打开它,同学们想一想这根橡皮泥跟我们身体有相似的地方吗?谁能说说吗?
小结:骨骼有支撑的作用。(板书:支撑)(2)验证骨骼有保护的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说骨骼还有保护的作用,是不是这样的呢? 用豆腐模拟大脑,用玻璃器皿模拟头骨做一个模拟实验,证明头骨有保护大脑的作用。
课件演示骨骼有保护人体各项器官的作用。小结:骨骼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7、总结探究骨骼作用的过程。
师:我们用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体验活动来验证猜测,达成共识,得出结论:骨骼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师副板书:事实——猜测——验证——共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猜测,并验证得到骨骼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的共识。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尝试。锻炼自主、合作的基本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探究关节的作用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来研究一下关节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
A、关于关节你都知道些什么? B、关节有什么特点?
C、你能猜测出关节有什么作用吗? D、你想怎样验证?
2、指名学生汇报第A、B两个问题。
3、提问:我们在摸的时候已经知道关节是可以活动的,在我们人的身体中有很多关节,你能找到哪些关节?
师:我们把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在我们身上有很多骨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有的是不能活动,比如是胸骨、肋骨,我们把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比如肘关节、腕关节。
4、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研究一下关节的作用,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实验方案。
6、小组体验:将食指与拇指用布缠住,让手的关节不能动。受限制的关节运动,可以是写一行字、系扣、系鞋带等动作。
现在我们开始汇报:你完成的是哪项动作?从中体验到什么? 生:我们没有了关节后很困难,但有了关节之后就可以很灵活地去做事情。
小结:我们知道了关节可以使我们肢体活动灵活。
过渡语: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体有了关节、骨骼就可以运动起来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并从个体体验到人人体验来探究关节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既巩固了学习方法,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探究、体验肌肉的作用
1、师: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肌肉有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
A、关于肌肉你都知道些什么? B、肌肉有什么特点?
C、你能猜测出肌肉有什么作用吗? D、你想怎样验证?
2、指名学生汇报第A、B两个问题。
3、学生活动:请你完成伸臂、曲臂运动,用手摸一摸并观察上臂骨肌肉的变化。
4、谈谈感受,并猜测为什么会这样?
5、用海绵来模拟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实验。(师演示实验)
6、提问:你在观察的时候发现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我们的手臂有什么变化?这说明肌肉有什么作用?
生:牵动骨头运动(师板书:牵动骨头运动)
师:同学们,请你猜测一下:那肌肉是怎样长的才能牵动骨头运动呢?在每个小组的桌堂内都有一张上臂骨的骨骼图,请你拿出来画出它的肌肉图来。
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并评价
师: 究竟肌肉是怎样长的才能牵动骨头运动呢?
7、课件出示这个运动的过程及肌肉变化图(师一边讲解)
8、小结: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和分析,我们知道了肌肉能牵动(它所附着的)骨头运动起来。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的教具,采取体验活动之外结合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臂骨附着肌肉的模拟方法,让学生感知到肌肉的作用及运动时发生的变化。)
三、体验“三者”协调运动
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思考一下:在我们刚才进行的这些活动当中这三者都参与了吗?
2、做一做,想一想:在曲臂、伸臂动作中这三者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
师小结:(肌肉收缩牵动骨骼带动关节运动的。)
3、体验活动:试着做一个动作比如下蹲或者提脚后跟的动作,用手摸一摸,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的。并请你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三者是怎样相互配合的?
4、汇报交流。
5、总结:在我们身体每一个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者都是相互协调配合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想一想,体验活动,让学生边动边思考骨骼、关节和肌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协调运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1、课件出示第68页,说说它们和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设计意图: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实际中蕴含着科学知识,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科学探究再次回到生活中来。)
五、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2、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以及这三者在运动中是怎样协调运动的。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还会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真诚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我们的肌肉才会越来越发达!骨骼越来越粗壮!关节越来越灵活!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关节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
2.关节
通过活动身体和对运动动作的分析,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探究活动的起点和基础,认识关节在哪里,并指出关节的位置,在身体上标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研究关节的能动性。放手让学生们去想、去做、去说、去自我评价,体验关节的作用,不但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
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在体验中发现,在思考中获知不同关节的类型及它们的活动方式,并懂得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1.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不同的探究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分组人数上有时会很不均衡。
2.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