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2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经历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老师给大家每人发了两张作业纸,请你按顺序放在课桌角。老师听说咱班的学生喜欢唱歌,请一位同学起头,大家一起唱吧!

【设计意图:做好课前准备,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缓解学生紧张气氛,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课前复习题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解决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吧!1.一班有4组同学去旅游,每组5人,一班一共来了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2.二班又来了15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吗?(1)问题1:-----------------,解答------------

(2)问题2--------------------,解答---------------------。

3.我发现:要解决第二题中的问题1和问题2,都必需先求出()的人数。

师:怎样列算式?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就是把二班的15人和三班的10人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二、探究新知,理清思路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乘加问题)(出示课件)

1.师:旅游团马上要出发了,他们先来到了停车场。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声读一读。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板书)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每组9人,分成4组,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板书)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们先解决第一题。谁能把信息(学生读到信息时,老师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和问题完整的读一遍? 生读

师:想一想,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写,师巡视

师:要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找生作业本展示)和他做的一样请举手。说说自己怎么想的?4×9=36 这一步是求得什么? 36+5=41 这一步是求得什么? 谁能像这样再说一说,学生说出先求,再求老师能及时表扬,并板书。两个同学再说

2.师:谁再来完整地说说,要求一共有几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说老师贴问题}

生:先求已经分组的人数,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贴两个问题,问:每一步怎样列算式?

板书算式:4×9=36 36+5=41

师:同意吗?你为什么会想到已经分组的人数? 生说想法

①师:原来这位同学是从信息入手的(贴:从信息出发)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能求出什么?(4组有多少人?)我们还知道什么?(剩下5人)根据先求的4组有多少人和剩下5人,能求出什么?

用这种思路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生)

生:根据两条信息,求4个组有多少人,再加上剩下5人,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从信息入手,根据两条信息,先求出求4个组有多少人,再加上剩下5人,就是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②师:除了从信息入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如果说不出,师贴:从问题入手。

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哪两个部分合起来?(已经分好4个组人数、剩下的人数)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找到两条有用的信息,师小结: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4个组人数和剩下的人数合起来,4个组人数不知道,所以找到有用的两条信息先求已经分好的人数。明白了吗?说给同位听。

3.师总结:思考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从信息入手,一种是从问题入手,无论怎么想,都是先求4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充分放手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教师适时引导、规范两种思考方法:分析法、综合法。理清思路,知道要求一共有几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以及明白为什么先求这个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初步了解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

4.小练习课件出示:

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辆?学生自己做说想法,课件演示

(二)由扶到放,迁移类推(乘减问题)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谁来完整的读一读这道题。

师: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不会做?(会)完成在1号作业纸的第二题上。板:做。

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再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师贴,板书:7×3=21(辆)21-9=12(辆)

师:同意吗?为什么会想到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

生1:从问题入手,要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用小汽车减去大汽车的辆数,小汽车不知道,所以先求小汽车的辆数,再求多几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从信息入手,根据两条信息能先求出小汽车有多少辆,再用小汽车减去大汽车的辆数就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师:无论怎么想,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再求大汽车比小汽车多几辆。做全对的请举手。画一面红旗。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了解解决两步问题的方法之后,类比迁移,从喜欢的思路方式入手,分析要求这个问题,就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三)对比两道题

师:大家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乘加乘减两张幻灯片对比}

预设:①信息相同;②问题不同;③都用两步解决;④第一步都是求小汽车有多少辆。

总结:都是用两步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求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还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像这样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再求最后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师:我们是按什么步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生:认真读题——理清解题思路——列式——检查结果是否准确。

师:在想的时候,用什么思考方法?

生:从信息入手、从问题入手。

小结:我们先读,理解题意;再想,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思考时可以从问题入手、也可以从信息入手;最后做。(按照一读、二想、三做的步骤解决问题,在想的什么可以从信息入手,也可以从问题入手)

【设计意图: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三、巩固练习

1.师:自主练习1 按照刚才的步骤先读一读、再想一想、完成在2号作业纸上。

(指明汇报或投影订正)你是怎么想的?要求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全对的画红旗。

【设计意图:这是乘加、乘减的基础题,让学生独立读、想、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连一连

智慧乐园的气球真好看,小明买气球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读题,出示问题和算式。怎么连?你怎么想的? 第一个问题和第2、3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生:第一个问题是后两个问题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分析要求的问题和第一步问题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小红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旅游时还不忘读书呢!

出示:小红每天看8页书,看了7天,还剩几页?

你能解决吗?(不能)为什么?要求剩下几页,得知道什么?(看过的页数、一共的页数。)看过的页数能求吗?一共的页数呢?

生:缺少一条信息。

师:缺少一共的页数,我们加上“一共有60页”。现在能做了吗?把信息加在作业纸的空白处,完成。

订正,你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错题?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四、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按什么步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想的时候有什么思考方法?

组内交流:

1.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都说。

2.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反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结合算式明确不同列式方法的道理。(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4.比较异同:理解各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5.总结方法:说说刚才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强化检查习惯。

五、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第二篇:《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经历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文具盒

教师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老师给大家每人发了两张作业纸,请你按顺序放在课桌角。老师听说咱班的学生喜欢唱歌,请一位同学起头,大家一起唱吧!

【设计意图:做好课前准备,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缓解学生紧张气氛,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一、课前复习题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解决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吧!

1.一班有4组同学去旅游,每组5人,一班一共来了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2.二班又来了15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吗?(1)问题1:-----------------,解答------------(2)问题2--------------------,解答---------------------。

3,我发现:要解决第二题中的 问题1和问题2,都必需先求出-----------的人数。

师:怎样列算式?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就是把二班的15人和三班的10人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二、探究新知,理清思路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乘加问题)

1.师:旅游团马上要出发了,他们先来到了停车场。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声读一读。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板书)

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每组9人,分成4组,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板书)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们先解决第一题。谁能把信息(学生读到信息时,老师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和问题完整的读一遍?

生读,师:想一想,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写,师巡视

2师:要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找生作业本展示)和他做的一样请举手。

3、说说自己怎么想的?4×9=36

这一步是求得什么?

36+5=41

这一步是求得什么?

谁能像这样再说一说,学生说出先求,再求老师能及时表扬,并板书。两个同位再说

4、谁再来完整地说说,要求一共有几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说老师贴问题}

生:先求已经分组的人数,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贴两个问题,问:每一步怎样列算式?

板书算式:4×9=36)

36+5=41

师:同意吗?你为什么会想到已经分组的人数?

生说想法,①师:原来这位同学是从信息入手的(贴:从信息出发)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能求出什么?(4组有多少人?)我们还知道什么?(剩下5人)根据先求的4组有多少人和剩下5人,能求出什么?

用这种思路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生)

生:根据两条信息,求4个组有多少人,再加上剩下5人,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从信息入手,根据两条信息,先求出求4个组有多少人,再加上剩下5人,就是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人。

②除了从信息入手,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如果说不出,师贴:从问题入手。

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哪两个部分合起来?(已经分好4个组人数、剩下的人数)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找到两条有用的信息,师小结: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4个组人数和剩下的人数合起来,4个组人数不知道,所以找到有用的两条信息先求已经分好的人数。

明白了吗?说给同位听。

3.师总结:思考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从信息入手,一种是从问题入手,无论怎么想,都是先求4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充分放手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教师适时引导、规范两种思考方法:分析法、综合法。理清思路,知道要求一共有几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以及明白为什么先求这个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初步了解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

4、小练习课件出示: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辆?学生自己做说想法,课件演示

(二)有扶到放,迁移类推(乘减问题)

1.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谁来完整的读一读这道题。

师: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不会做?(会)完成在1号作业纸的第二题上。板:做。

2.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再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师贴,板书:7×3=21(辆)

21-9=12(辆)

师:同意吗?为什么会想到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

生1:从问题入手,要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用小汽车减去大汽车的辆数,小汽车不知道,所以先求小汽车的辆数,再求多几辆。

你是怎么想的?

生2:从信息入手,根据两条信息能先求出小汽车有多少辆,再用小汽车减去大汽车的辆数就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师:无论怎么想,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再求大汽车比小汽车多几辆。做全对的请举手。画一面红旗。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了解解决两步问题的方法之后,类比迁移,从喜欢的思路方式入手,分析要求这个问题,就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三)对比两道题

师:大家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乘加乘减两张幻灯片对比}

预设:①信息相同;②问题不同;③都用两步解决;④第一步都是求小汽车有多少辆。

总结:都是用两步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求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还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像这样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再求最后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师:我们是按什么步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生:认真读题----------理清解题思路------列式------检查结果是否准确。

师:在想的时候,用什么思考方法?

生:从信息入手、从问题入手。

小结:我们先读,理解题意;再想,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思考时可以从问题入手、也可以从信息入手;最后做。(按照一读、二想、三做的步骤解决问题,在想的什么可以从信息入手,也可以从问题入手)

【设计意图: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三、巩固练习

1.师:自主练习1

按照刚才的步骤先读一读、再想一想、完成在2号作业纸上。

指明汇报或投影订正

你是怎么想的?要求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全对的画红旗。

【设计意图:这是乘加、乘减的基础题,让学生独立读、想、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连一连

智慧乐园的气球真好看,小明买气球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读题,出示问题和算式。怎么连?你怎么想的?

第一个问题和第2、3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生:第一个问题是后两个问题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分析要求的问题和第一步问题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小红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旅游时还不忘读书呢!

出示:小红每天看8页书,看了7天,还剩几页?

你能解决吗?(不能)

为什么?要求剩下几页,得知道什么?(看过的页数、一共的页数。)

看过的页数能求吗?一共的页数呢?

生:缺少一条信息。

师:缺少一共的页数,我们加上“一共有60页”。现在能做了吗?把信息加在作业纸的空白处,完成。

订正,你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错题?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四、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按什么步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想的时候有什么思考方法?

3.组内交流:

(1)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都说。(2)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全班反馈: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结合算式明确不同列式方法的道理。(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5.比较异同:理解各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总结方法:说说刚才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强化检查习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第三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56页。【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出示主题图)请大家认真看图,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回答)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针对问题,你能列出式子吗?

生:(列式):3×4=? 4×3=? 3+3+3+3=?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小熊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个玉米棒子,高兴地往回走。(同时动画显示1棵玉米少了1个玉米棒子,小熊抱着1个玉米棒子。)你能结合这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解决的方法:(教师板书)

3+3+3+2= 3×3+2= 3+3+3+3-1= 4×3-1=

根据生列式的先后顺序,随机探讨以下三种想法: 想法一:把每一棵玉米上的玉米棒加起来。

想法二: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3+2。思考: 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想法三:小熊没有掰玉米时,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1个,所以列式为4×3-1=。

思考: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 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真棒,没学之前就能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谁来说自己是怎样想出来的?

师: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你们说说看。

请小朋友们先动笔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得最快,最准确。(学生小组活动。)小组汇报:

遇到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生演算并和实际玉米比较,看应该先算什么。

三、活动体验,寓练于乐

1、只说运算顺序(大屏幕出示)4+3×2 3×3+4 5×1-2 2×4-3

练习一:摘玉米棒

小熊扛着1个玉米棒,迈着轻快的步伐,高兴地往回走。咦,前面来了很多好朋友,有小鸟、小恐龙、小青蛙等小动物,这些好朋友看到小熊种的玉米这么结实又好吃,都希望小熊能送给自己。小熊想了想,说:“谁要是能答对我的问题,我就把玉米棒送给谁。”同学们,你们想试试吗?

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子呢?谁能用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帮小熊算一算?

练习二:海绵宝宝剧场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海绵宝宝请大家来举行联欢会,看!它们带来了什么?它们不光带来了水果,还为大家带来了问题,看谁要帮助他答对这些问题?

1、书本5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提问)

2、书本59页第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

练习三:参观森林果园

瞧,这是果园的一角这里不仅有美味的水果,而且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看,把燕子和小鹿都吸引来了。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好吗?

游戏规则: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大组(海绵宝宝组和章鱼哥组),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作解答。每提出一个问题得一个卡片,每用一种方法解答均得一个卡片;两组交换进行,到最后,哪一组得到的卡片最多,则哪一组获胜。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小小设计家:刚才小动物们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会设计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图画的方法,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板书设计】

3+3+3+2 3

3+3+3+3-1 4

乘加乘减 还剩几个 ?

×3+2=11(个)

×3-1=11(个)

第四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柳林小学

胡娟

教学内容:乘加乘减例5及做一做的习题和练习十二的第3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利用图片复习有关乘法意义的知识,课中运用联系紧密的情境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画一画、讲一讲,以及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的乘法知识学得怎么样?现在来考考大家吧!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猴也有一道算式4+4+4+5请大家帮忙改写,它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指名说)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

2、看图列式。选其中一题问:为什么可以列乘法算式?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看大家这么聪明,老师想带你们去游乐园里玩一玩,想去吗?

1、你们瞧!这些小朋友们玩木马玩的可开心了,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跟刚才的图片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想好了跟同桌悄悄地说一说)

2、有一个木马上的人数跟其他的木马不一样,那怎样计算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呢?(出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2、你会列式解决吗?想好的同学请举手,请同学们赶紧打开课堂练习本把你想得算式写出来,完成之后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列式的?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3、展示:

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说说他列的算式。其他同学认真听,同意的话就点点头,不同意的话可以举手向他提问,你们谁先来?(1)3+3+3+2=11(人)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算式,有谁和他一样?对这个算式大家

有疑问吗?

(2)3×3+2=11(人)

11这个得数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3×3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加2呢?有谁听明白了?好,你来复述一遍吧!再请几位同学说清图意。

为什么先算3×3呢?(因为要先求3个同样的木马上有多少人)(3)2+3×3=11(人)

11这个得数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3×3在后面为什么也先算3×3呢?

(4)3×4-1=11(人)

11这个得数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3×4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减1呢?有谁听明白了?好,你来复述一遍吧!再请几位同学说清图意。

4、课件展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的做法。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综合算式,里面都有什么运算?(乘法)

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数学上叫做乘加。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数学上叫做乘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加乘减(板书课题:乘加乘减)。

6、通过刚才的理解和学习,我们知道在乘加算式里,不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7、在乘减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乘法)

也就是说,在乘加乘减算式里,我们都要先算?(先算乘法)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接下来有没有信心表现的更棒呢?

三、巩固拓展

1、同学们看,游乐园里有一处小朋友们都爱玩的游戏——智慧转盘。

要想通过智慧转盘,必须先读出算式,再说出计算过程。祝贺你们顺利通过了智慧转盘。

2、俗话说,“阳春三月赏花,金秋十月品桃”。下面我们就去精挑细选,看看哪些桃子最甜,哪些桃子生病了。

看来,如果把运算顺序弄错了,结果就完全错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那就是,在乘加乘减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我们都要先算?

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挑选出了香甜的桃子。

3、桃子喜获丰收。看,老爷爷都摘了好几盘了。

现在就请你帮老爷爷算一算,他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课件)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集体交流:①3×4+1=13(个)同意吗? ②还有其他方法吗?(同桌快速商量商量。)

3×5-2=13(个):你的方法很棒,能谈谈你是怎么想的吗? 课件演示:意思是说,假如这里还有两个桃子,那就是5个3了,但实际上这里有没有?所以还要再把这2个减去,就是3×5-2=13。

同学们真棒,竟然想到了乘加、乘减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来,像老师一样伸出大拇指,大声告诉自己:“我真棒!”

4、同学们,到游乐场玩,桃木工艺品是游客们最喜欢的纪念品了。看,桃木工艺品展厅里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老师在购买纪念品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快点去帮帮我吧。

①注意:首先要读清要求,弄清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再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比一比哪边同学完成得最快、最好? ②集体交流:我们一起来看老师遇到的问题,谁来读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老师把你的答案记下来:2×8+10=26元: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数学问题,你高兴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选点纪念品回家呢?请你根据这些信息再编一道乘加或乘减的数学问题并解答?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完成。

四、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它是怎样计算的?

其实,在这个展厅里,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智慧的大脑去解决问题,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3+2=11(人)

3×3+2=11(人)

2+3×3=11(人)

3×4-1=11(人)

先算乘法

第五篇: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5分钟)

1、开火车。

4×2=

2×3=

3×4=

5×2=

1×3=

2×2=

3×3=

5×1=

3×5=

5×4=

5×5=

4×4=

2、看口诀说算式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5分钟)

1、出示例5,让生仔细观察。师: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导生回答如下问题:第一株、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玉米树上分别有几个玉米棒?这四株玉米树结的玉米个数都相同吗?哪几株玉米树上结的玉米个数是相同的?这三株玉米树每株都结了多少个玉米棒?那一株玉米树与这三株玉米树结的玉米个数不相同?第四株玉米树上有几个玉米棒?为什么第四株玉米树上不是3个玉米棒?)

师:同学们能看出这么多的信息,你们真是太棒了。再看看题目要我们求什么问题?(还有几个玉米棒。)

师:那该怎样列式呢?(只要求列式,不用算出结果)

(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写在你的算术本上。

(老师巡堂去看学生做的情况)

2、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①3+3+3+2

②3x3+2

③3x4-1

3、全班交流解决为何可以这样列式

师:一个问题可以列出这么多种算式,那这些算式列出有没有理由呢?我们现在一起来讨论。

(让列②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x3是哪里的玉米,2呢?

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同意的话,说明这个算式是列得有道理的。掌声表扬!

(像3x3+2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加算式。)

(让列③式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3x4是哪里的玉米,为什么要减1呢?

师:这样说,大家同意这个算式的列法吗?同意的话,说明这个算式也是列得有道理的。同样掌声表扬!

(像4x3-1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减算式。)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都看懂了吗?同学们真棒,像②、③这样的式子,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你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它们写出来,你们肯定能成为将来的数学家。

4、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像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同学们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5、重点分析②、③的意义:3×3+2就是求比3个3多2的数,3×4—1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

6、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对同桌说一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 2、4×3+4=

2×3-3=

3、做课本58页4、5、6题

(五)课堂总结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乘加乘减时,应注意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① 3+3+3+2=11(个)(连加)

3x3+2=11(个)(乘加)

③ 3x4-1=11(个)(乘减)

下载《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加 乘减 教学设计

    上课之前先一起来背1~5的乘法口诀师:同学们,乘法口诀是我们刚接触的一种计算方法。 师:这棵智慧树上结着许多智慧果,每个智慧果上都有一些乘法算式。如果你计算对了,就可以把智慧......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 城关第四小学 何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三河小学 黄正相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第31~32页。 设计思路: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图......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赣县城关三小 刘冬梅 【教学内容】新人教2013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程光平【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会解决乘加乘减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章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信息窗1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信息窗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