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极限的四则运算教案
2.4 极限的四则运算
(一)古浪五中---姚祺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函数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2.会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求较复杂函数的极限;
3.提高问题的转化能力,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转化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并能使用它求一些复杂数列的极限.2.从函数极限联想到数列极限,从“一般”到“特殊”.(三)情态与价值观
1.培养学习进行类比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习总结、归纳的能力,学会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转化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四)高考阐释:
高考对极限的考察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考察基本运算,此类题目的特点在于需要进行巧妙的恒等变形,立足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难点:难点是运算法则的应用(会分析已知函数由哪些基本函数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的). 【教学过程】
1.提问复习,引入新课 对简单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图象或通过分析函数值的变化趋势直接写出它们的极限.如. 让学生求下列极限:(1);(2);(3);(4)对于复杂一点的函数,如何求极限呢?例如计算即,显然通过画图或分析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它的极限值是不方便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有关极限的运算法则,通过法则,把求复杂函数的极限问题转化为求简单函数的极限. 板书课题:极限的四则运算.
2.特殊探路,发现规律 考察完成下表:
0.9 0.99
0.999 1
1.001 1.01 1.1
根据计算(用计算器)和极限概念,得出,与对比发现:. 由此得出一般结论: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如果,那么
特别地:(1)(C为常数)(2)
(3)这些法则对的情况仍然成立.(4)两个常用极限,3.应用举例,熟悉法则 例1 求 问:已知函数中含有哪些简单函数?它是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的?是否适用法则?适用哪一条法则?师生共同分析,边问边答规范写出解答过程. 解:
(1)讲解时注意提问每一步的依据,做到“言必有据”,培养严谨的思维.
(2)书写时,由于极限符号“”有运算意义,因此在未求出极限值时,丢掉符号是错误的. 点评:例1说明,求某些函数(到底是哪些函数,学了2.6节就知道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讲连续函数埋下伏笔)在某一点处的极限值时,只要把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就可得到极限值,此种求极限值的方法不妨叫代入法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第1题. 例2 求.
问:本题还能用代入法求其极限值吗?为什么?引导分析:如果把直接代入中,那么分子、分母都为零.虽然分子、分母的极限都存在,但不适合用商的法则(为什么?),不能简单用代入法求这个极限.根据极限概念和思想,所求极限只取决于点处附近的点(即可认为),故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后约去公因式,从而转化为可用代入法求极限的情形.通过本例,不仅对法则的适用条件加深了理解,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极限概念和思想本质的认识. 解:原式
点评: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考察的是函数值的变化趋势,与函数在这一点是否有定义、是否等于在这一点的函数值无关,故本例可约去公因式.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练习第2题 4.归纳小结,掌握通法
(1)函数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2)一般地,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函数,若要求其在某一点处的极限值,通常可直接用代入法,或者是先变形(主要是约去公因式),转化为可用代入法求极限的情形. 5.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5第1题.
思考题:已知,求常数a、b的值. 6.板书设计
第二篇: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极限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2.理解和掌握三个常用极限及其使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化归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列极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极限思想和方法是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3个常用极限时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师:高中数学中的求极限问题,主要是通过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把所求极限转化成三个常用极限:lim1=0,limC=C,limqn=0(|q|<1)来解决。
nnnn例1:求下列极限:
7n33n2n(1)lim 3n4n1
师:(1)中的式子如何转化才能求出极限.
生:可以分子、分母同除以n3,就能够求出极限.
师:(2)中含有幂型数,应该怎样转化?
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n-1结果如何? 生:结果应该一样.
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或2,能否求出极限?
n
n-
1(二)先求和再求极限 例2 求下列极限:
由学生自己先做,教师巡视.
判断正误.
生:因为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加、减、乘、除的情况.此题当n→∞,和式成了无限项的和,不能使用运算法则,所以解法1是错的.
师:解法2先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分子的和,满足了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条件,从而求出了极限.第(2)题应该怎样做?
生: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先求出分母的和.
=12. 师:例2告诉我们不能把处理有限项和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随意地搬到无限项和的问题中去,要特别注意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适用条件.
例3求下列极限:
师:本例也应该先求出数列的解析式,然后再求极限,请同学观察所给数列的特点,想出对策.
生:(1)题是连乘积的形式,可以进行约分变形.
生:(2)题是分数和的形式,可以用“裂项法”变形.
例4设首项为1,公比为q(q>0)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怎样表示?
师:看来此题要分情况讨论了.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讨论结果,解法如下:
师:本例重点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能够使复杂问题条理化.同
(三)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 师:利用无穷等比数列所有各项和的概念以及求极限的知识,我们已经得到了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公式:
例5计算:
题目不难,可由学生自己做. 师:(1)中的数列有什么特点?
师:(2)中求所有奇数项的和实质是求什么?
(1)所给数列是等比数列;(2)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
(四)利用极限的概念求数的取值范围
师:(1)中a在一个等式中,如何求出它的值. 生:只要得到一个含有a的方程就可以求出来了.
师:同学能够想到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非常好,怎样得到这个方程? 生:先求极限.
师:(2)中要求m的取值范围,如何利用所给的等式?
|q|<1,正好能得到一个含有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就能求出m的范围.
解得0<m<4.
师:请同学归纳一下本课中求极限有哪些类型? 生:主要有三种类型:
(1)利用极限运算法则和三个常用极限,求数列的极限;(2)先求数列的前n项和,再求数列的极限;(3)求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 师:求数列极限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要注意公式使用的条件.
生乙:要注意有限项和与无限项和的区别与联系.
上述问答,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必要的补充.
(五)布置作业 1.填空题:
2.选择题:
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的值是[ ].
A.2 B.-2 C.1 D.-1 作业答案或提示
(7)a. 2.选择题:
(2)由于所给两个极限存在,所以an与bn的极限必存在,得方程
以上习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酌情选用.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掌握常用方法,深化学生思维. 数学中对解题的要求,首先是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寻找最常见的解题思路,当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即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常用方法只停留在会用是不够的,应该对常用方法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然后把这种思维方式加以运用.例1的设计就是以此为目的的.
2.展示典型错误,培养严谨思维. 第二课时
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会利用这些性质计算数列的极限
2、掌握重要的极限计算公式:lim(1+1/n)n=e 教学过程:
一、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如果liman=A,limbn=B,那么
(1)lim(an+bn)= liman+ limbn =A+B(2)lim(an-bn)= liman-limbn =A-B(3)lim(anbn)= liman limbn =AB(4)lim(an/bn)= liman/ limbn =A/B(B0,bn0)注意:运用这些性质时,每个数列必须要有极限,在数列商的极限中,作为分母的数列的项及其极限都不为零。
数列的和的极限的运算性质可推广为:如果有限个数列都有极限,那么这有限个数列对应各项的和所组成的数列也有极限,且极限值等于这有限个数列的极限的和。类似地,对数列的积的极限的运算性质也可作这样的推广。注意:上述性质只能推广为有限个数列的和与积的运算,不能推广为无限个数列的和与积。
二、求数列极限
1、lim(5+1/n)=5
2、lim(n2-4)/n2=lim(1-4/n2)=1
3、lim(2+3/n)2=4
4、lim[(2-1/n)(3+2/n)+(1-3/n)(4-5/n)]=10
5、lim(3n2-2n-5)/(2n2+n-1)=lim(3-2/n-5/n2)/(2+1/n-1/n2)=3/2 分析:由于lim(3n2-2n-5)及lim(2n2+n-1)都不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应用商的极限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为了能应用极限的运算性质,可利用分式的性质先进行变形。在变形时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中含n的最高次数项。
4、一个重要的数列极限
我们曾经学过自然对数的底e2.718,它是一个无理数,它是数列(1+1/n)n的极限。lim(1+1/n)n =e(证明将在高等数学中研究)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lim(1+1/n)2n+1 =lim(1+1/n)n (1+1/n)n (1+1/n)=ee1=e2 lim(1+3/n)n =lim[(1+1/(n/3))n/3] 3=e3
分析:在底数的两项中,一项为1,另一项为3/n,其中分子不是1,与关于e的重要极限的形式不相符合,为此需要作变形。其变形的目标是将分子中的3变为1,而不改变分式的值。为此可在3/n的分子、分母中同时除以3,但这样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即分母中的n/3与指数上的n以及取极限时n不相一致,为此再将指数上的n改成n/33,又因为n与n/3是等价的。
lim(1+1/(n+1))n=lim(1+1/(n+1))(n+1)-1=lim(1+1/(n+1))n+1/lim(1+1/(n+1))=e
练习:计算下列数列的极限
lim(3-1/2n)=3
lim(1/n2+1/n-2)(3/n-5/2)=5
lim(-3n2-1)/(4n2+1)=-3/4 lim(n+3)(n-4)/(n+1)(2n-3)=1/2
lim(1+3/2n)2=1
lim(1+1/3n)2(2-1/(n+1)3=18=8 lim(1+1/n)3n+2=lim[(1+1/n)n] 3(1+1/n)2=e3
lim(1+4/n)n=e4
lim(1+1/(n+2))n+1=e lim[(n+5)/(n+4)]n=lim(1+1/(n+4))n=e
lim(1+2/(n+1))n=e2
lim[(n+5)/(n+2)] n=lim[(1+3/(n+2))(n+2)/3] 3/(1+3/(n+2))2=e3
第三篇:数列极限教案
数列的极限教案
授课人:###
一、教材分析
极限思想是高等数学的重要思想。极限概念是从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过渡所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概念的理解及数列极限N语言的刻画。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概念的理解及数列极限N语言的刻画,简单数列的极限进行证明。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列以及数列极限的概念,明白极限的思想。
2、通过学习概念,发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从哲学的量变到质变的思想的角度来看待数列极限概念。
四、授课过程
1、概念引入
例子一:(割圆术)刘徽的割圆术来计算圆的面积。
.........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为A1,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A2......内接正62n1形的面积为An.A1,A2,A3......An......圆的面积S.用圆的内接正六n边形来趋近,随着n的不断增加,内接正六n边形的面积不断
1接近圆的面积。
例子二:庄子曰“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第一天的长度1第二天的剩余长度 第二天的剩余长度
第四天的剩余长度 8
.....第n天的剩余长度n1.......2
随着天数的增加,木杆剩余的长度越来越短,越来越接近0。
这里蕴含的就是极限的概念。
总结:极限是变量变化趋势结果的预测。例一中,内接正六n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多边形的面积无限接近圆面积;例二中,随着天数的不断增加,木杆的剩余长度无限接近0.在介绍概念之前看几个具体的数列:
1111(1): 1,,......; 23nn
1n1111:1,,,......;(2)n2345
(3)n2:1,4,9,16,......;
(4)1:1,1,1,1,......,1,......; nn
我们接下来讨论一种数列xn,在它的变化过程中,当n趋近于时,xn不断接近于某一个常数a。如随着n的增大,(1),(2)中的数列越来越接近0;(3)
(4)中的数列却没有这样的特征。
此处“n趋近于时”,“xn无限接近于数a”主要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和一种“接近”程度。
可是只凭定性的描述和观察很难做到准确无误,所以需要精确的,定量的数学语言来刻画数列的概念。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将数列的这样一个特征用数学语言刻画出来,并引入数列极限的概念。
2、内容讲授
(定义板书)设xn是一个数列,a是实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数0,总存在一个正整数N,当nN时,都有xna,我们称a是数列x
n的极限,或者说数列xn收敛且收敛于数a。
写作:limxna或xnan。
n
如果数列没有极限,就说数列是发散的。
注意:(1)理解定义中的“任意给定”:是代表某一个正数,但是这个数在选取时是任意的,选定以后就是固定的。不等式xna是表示xn与a的接近程度,所以可以任意的小。
(2)N的选取是与任意给定的有关的。11以数列为例,欲若取,则存在N100,当nNxna; 100n
若取1,则存在N1000,当nN时,xna。1000
数列极限的N语言:
limx
nna0,N,nNxna.数列极限的几何解释:
3、例题讲解
n211。例题1用数列极限的定义证明limnnn
n21证明:设xn,因为 nn
n21212xn1nnnnn
0,欲使xn,只要22即n,n
2我们取N1,当nN时,
n2122.nnNn
n21所以lim1.nnn
2注:N的取法不是唯一的,在此题中,也可取N10等。
例题2 设xnC(C为常数),证明limxnC。n
证明:任给的0,对于一切正整数n,xnCCC0,所以limxnC。n
小结:用定义证数列极限存在时,关键是任意给定寻找N,但不必要求最小的N.五、课后作业
第四篇:高三数学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2
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4月30日)
教学目标: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函数的极限
教学重点:运用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法则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些简单函数可从变化趋势找出它们的极限,如lim10,limxxo.若求极限的函数比xxxxo
较复杂,就要分析已知函数是由哪些简单函数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的,已知函数的极限与这些简单函数的极限有什么关系,这样就能把复杂函数的极限计算转化为简单函数的极限的计算.二、新课讲授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函数都有极限,那么这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组成的函数极限,分别等于这两个函数的极限的和、差、积、商(作为除数的函数的极限不能为0).说明:当C是常数,n是正整数时,lim[Cf(x)]Climf(x)xxoxxo
xxolim[f(x)]n[limf(x)]n xxo
这些法则对于x的情况仍然适用.三 典例剖析
例1 求lim(x3x)x2
22x3x21例2 求lim x1x
1x216
例3 求lim
x4x
4x216
分析:当x4时,分母的极限是0,不能直接运用上面的极限运用法则.注意函数y
x4
在定义域x4内,可以将分子、分母约去公因式x4后变成x4,由此即可求出函数的极
限.3x2x
3例4 求lim 2xx
1分析:当x时,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不能直接运用上面的商的极限运算法则.如果分子、分母都除以x,所得到的分子、分母都有极限,就可以用商的极限运用法则计算。
总结:limCC,limxxo(kN),xxo
xxo
k
k
*
limCC,lim
x
0(kN*)kxx
2x2x
4例5 求lim
3x3xx2
1分析:同例4一样,不能直接用法则求极限.如果分子、分母都除以x,就可以运用法则计算了。
四 课堂练习(利用函数的极限法则求下列函数极限)
(1)lim(2x3);(2)lim(2x3x1)
x
2x2
2x2
1(3)lim[(2x1)(x3)];(4)lim2
x4x13x4x1
x21x25x6
(5)lim(6)lim 2x3x1x1x9
2x2x22y2y
(7)lim3(8)lim
3x3x3x21yy
5五 小结有限个函数的和(或积)的极限等于这些函数的和(或积);函数的运算法则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函数f(x),g(x)的极限存在,在进行极限运算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3 两个(或几个)函数的极限至少有一个不存在时,他们的和、差、积、商的极限不一定不存在.在求几个函数的和(或积)的极限时,一般要化简,再求极限.六 作业(求下列极限)
2xx25
(1)lim(2x3x4)(2)lim2(3)lim2
x1x1xx1x2x3
x23x1x233x3x2
1)(5)4(4)lim((6)lim5 242x0x0x3x4xx1x3x2x
x2x1x33x22x
(7)lim2(8)lim2(9)lim
x2x4x1x1x2x2x6
11(xm)2m2x21
(10)lim(11)lim(22)(12)lim2
xx0x2x2x1xxx
x3x2x3123x211x6)(15)lim2(13)lim4(14)lim(3
2xx3x1
(16)lim3x211x6x2x25x3x23x217)limxx26x3x02x5x23x3
x12x5x3
xx26x3
18)limx2x5x23x3((
第五篇:极限的四则运算教案
极限的四则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2.理解和掌握三个常用极限及其使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化归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列极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极限思想和方法是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3个常用极限时的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师:高中数学中的求极限问题,主要是通过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把所求极限转化成三个常用极限:
例1 求下列极限:
师:(1)中的式子如何转化才能求出极限. 生:可以分子、分母同除以n3,就能够求出极限.
师:(2)中含有幂型数,应该怎样转化?
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n-1结果如何? 生:结果应该一样.
师: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n或2n-1,能否求出极限?
(二)先求和再求极限 例2 求下列极限:
由学生自己先做,教师巡视.
判断正误.
生:因为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加、减、乘、除的情况.此题当n→∞,和式成了无限项的和,不能使用运算法则,所以解法1是错的. 师:解法2先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分子的和,满足了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条件,从而求出了极限.第(2)题应该怎样做?
生: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先求出分母的和.
=12. 师:例2告诉我们不能把处理有限项和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随意地搬到无限项和的问题中去,要特别注意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适用条件.
例3求下列极限:
师:本例也应该先求出数列的解析式,然后再求极限,请同学观察所给数列的特点,想出对策.
生:(1)题是连乘积的形式,可以进行约分变形.
生:(2)题是分数和的形式,可以用“裂项法”变形.
例4设首项为1,公比为q(q>0)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怎样表示?
师:看来此题要分情况讨论了.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讨论结果,解法如下:
师:本例重点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能够使复杂问题条理化.同
(三)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
师:利用无穷等比数列所有各项和的概念以及求极限的知识,我们已经得到了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公式:
例5计算:
题目不难,可由学生自己做. 师:(1)中的数列有什么特点?
师:(2)中求所有奇数项的和实质是求什么?
(1)所给数列是等比数列;(2)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
(四)利用极限的概念求数的取值范围
师:(1)中a在一个等式中,如何求出它的值. 生:只要得到一个含有a的方程就可以求出来了.
师:同学能够想到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非常好,怎样得到这个方程? 生:先求极限.
师:(2)中要求m的取值范围,如何利用所给的等式?
|q|<1,正好能得到一个含有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就能求出m的范围.
解得0<m<4.
师:请同学归纳一下本课中求极限有哪些类型? 生:主要有三种类型:
(1)利用极限运算法则和三个常用极限,求数列的极限;(2)先求数列的前n项和,再求数列的极限;(3)求公比绝对值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 师:求数列极限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生甲:要注意公式使用的条件.
生乙:要注意有限项和与无限项和的区别与联系.
上述问答,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必要的补充.
(五)布置作业 1.填空题:
2.选择题:
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的值是[
].
A.2
B.-2
C.1
D.-1 作业答案或提示
(7)a. 2.选择题:
(2)由于所给两个极限存在,所以an与bn的极限必存在,得方程
以上习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酌情选用.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掌握常用方法,深化学生思维.
数学中对解题的要求,首先是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寻找最常见的解题思路,当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即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常用方法只停留在会用是不够的,应该对常用方法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然后把这种思维方式加以运用.例1的设计就是以此为目的的.
2.展示典型错误,培养严谨思维.
求数列极限的基本方法,学生并不难掌握,因此,例2采取让学生自己做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展示出此类题目在解题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让学生从正确与谬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正误,强化求极限时应注意的条件,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这种做法,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贯穿数学思想,提高解题能力.
本课从始至终贯穿着转化的思想.而例4中的分类讨论思想,例6中的方程思想的应用,都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复杂问题条理化,隐藏的问题明朗化.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和深化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达到系统概括知识内容,沟通各类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解题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