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圆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叶长生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动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面积的公式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唐僧取经回来后,想把一块土地奖给三个徒弟,唐僧拿出三条一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一块地。猪八戒说,我要围成长方形的,沙僧说,我要围成正方形的,孙悟空说,我要围成圆形的。同学们猜一猜,三个徒弟围的地谁围的面积最大?
如果要知道它们占地各多少,需要运用哪些知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圆,教师板书
二、回忆整理 交流探索
1、学生和老师一起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操作,教师提问如何画圆。
2、分类整理本单元内容
教师:本单元的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现在大家分组进行整理,你认为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掌握哪些重点。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四个人一组,进行整理,一人执笔。学生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3、分组汇报
教师板书,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汇报给予补充。
4、联系巩固。
前两个部分汇报完后,教师出示课件,进行判断和填空联系。加深印象。
5、汇报第三部分,圆的周长。
教师板书,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汇报给予补充。
6、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找个别学生板演。
7、汇报第四部分,圆的面积
教师板书,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给予部分讲解
8、回顾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出示课件)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9、进行圆的面积练习。出示课件内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做重点讲解。
10、综合联系,拓展提高。出示综合练习题,加深难度。
三、总结全课。
教师:本节课我们对圆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复习,圆的知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练习牢固掌握它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1: 圆的认识2: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圆的复习课说课:
叶长生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针对于此,本课在教学时设计了较为充实、丰满的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使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说教材:圆的认识是北师大教材十一册第一单元内容,涉及到圆的认识,周长,面积等知识,是平面图形的最后一部分,本单元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要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说学生: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对基本内容都已经很了解,而且掌握的也比较好。所以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整理和归纳,更利于他们学习和加深印象。
说设计意图:
1、在兴趣中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设计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这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感受到数学美,老师又及时地激疑:孙悟空、沙僧、猪八戒谁围的土地面积大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2、在点拨中梳理。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圆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3、在合作中建构。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梳理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由于是自己动手进行梳理,学生对内容必须有一个理解选择的过程,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更好。
4、在实际中应用。复习不是简单重复,它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解决问题。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提高能力,促进发展。本节课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从基本的计算周长与面积的口答题、比较周长与面积的大小到辨析选择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运用,遵循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让学生在动口答、动手算、动脑想中扎实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圆的复习课教学反思
叶长生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时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小学数学的改革方向,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1、注重网络构建,体现自主探索。教学设计中教师很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教师尽可能为学生的说、想、做营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注重合作交流,体现群体协作。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安排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意义、公式。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3、注重电化教学,体现信息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的程度越来越高,本课在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同时,很好地引入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活泼,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无可争辩的优势。
4、注重生活应用,体现实践创新。数学教学中应强化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课后的延伸题,是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巧妙结合,融创新意识和实践的培养于其中,又使数学教学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科学、多功能的综合。
“复习是学习的母亲”。依据了《新课程》精神,充分考虑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实际应用”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这将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篇:《圆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复习课 圆
一、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77页的整理和复习和练习十七。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和圆相关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巩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扇形的认识。
2.通过回顾梳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自主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应该怎么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先将学过的知识呈现出来,再不断地补充完善,进而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复习: ①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难点是什么? ②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二)课堂设计
1.汇报课前任务,梳理基础知识(1)整理基本知识点
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汇报课前整理的本单元的知识点,汇报时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①圆的认识
师:本单元我们先认识了圆,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思考1:圆有哪些特征?
先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小结: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
②圆的周长
师:我们认识了圆的特征之后,学习了圆的周长,知道了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明白了C=πd或C=2πr 思考2:π的意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得出来? 讨论交流。
归纳小结:π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任意圆的周长都是其直径的π倍,不会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它是经过多次实验和计算得出的结论。
典型题目: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6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周,照这样的速度,李老师从家到单位的路程是9000米,50分钟能骑到单位吗?
3.14×0.6×100×50=9420(米)9420米>9000米 可以到。
学生完成汇报时,重在引导注意易错的地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求周长。③圆的面积
师: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又一起探索了圆的面积,明白了“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探索出的圆的面积公式S=πr2。
思考3: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长方形后,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自主画图并交流。
归纳小结: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原来圆的半径。所以圆的面积公式才是S=πr2。怎样运用圆的面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典型题目A:公园草地上一种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2米,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圆面积公式的一般练习)
典型题目B:一块环形铁片,外圆半径是0.5m,内圆半径是0.3m,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归纳:圆环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差。
典型题目C:课本77页整理复习第1题,增加一问,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这类题目有什么特点?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是怎样来分析题意的?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④扇形
师: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图形——扇形。什么是扇形?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组交流。
归纳小结: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在不同圆中,圆心角相等,半径越长,扇形越大。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沟通知识的联系
师: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可以看出本单元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扇形,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你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一单元整理一下么?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师引导形成思维导图:
3.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1)先在空白处画出图A。
1cm2cm1cm2cm图A
(2)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是()cm2,空白部分面积是()cm2。【知识点】画圆、扇形、圆的面积 【答案】(2)3.14 cm2,0.86 cm2。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画图中感知解决组合图形的方法,用转化的方法求阴影部分及空白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实际就是一个圆的面积,空白部分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差。
2.一个圆形餐桌,桌面的半径为2m。(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在这张餐桌的中央放一个半径为1m的圆形转盘,剩下的桌面面积是多少?(3)如果一个人需要0.6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知识点】圆的面积、圆的周长、圆环的面积 【答案】①3.14×22=12.56(㎡)
②3.14×(22-12)=9.42(㎡)
③3.14×2×2=12.56(m)12.56÷0.6≈20(人)
【解析】题中呈现的信息灵活多变,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通过解决圆形餐桌面的大小、可坐人数、转盘外空余面积等问题,实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哥哥和弟弟分别利用圆和正方形设计出了图A与图B(如下图所示),图A与图B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1dm,请你计算一下,图A与图B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否相等?
【知识点】圆的认识 【答案】不相等。
【解析】根据圆与外切正方形、内接正方形的关系,分别求出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再进行比较,也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比较推理出来。
第三篇:圆的周长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圆的周长与面积复习课
执教者 毕立芳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第二节圆的面积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练习十五中的习题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分散练习。把一部分放在前面的新授课中作为课堂练习,一部分作为课下作业独立完成。本节课主要练习学生掌握不好、理解有困难的题目。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但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解决圆的实际问题时不够灵活,有必要通过本节课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解决日常生活和圆有关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独立练习、交流讨论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实际问题可以借助圆的知识来解决,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练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圆有关的问题
难点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教学时,先复习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法方法,再进行练习。在解决问题时,重点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在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练习时,要牢记公式,并运用计算公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巩固引入(约6分钟)教师活动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17= 3.14×8= 3.14×9=
3.14×10= 2.口答
前几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公式,包括变形公式 ?
r=d÷2
c=πd
c=2πr
r=c÷(2π)
s=πR2
s(环)=πR2-πr2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利用这节课一起来解决和圆有关的问题。
学生活动 一1.学生口算并熟记
2.回忆所学公式。3.了解课堂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1.口算这个练习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2.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记忆,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联系做准备。
二、探索新知(约30分钟)1.出示教材71页第2题。
这道题分别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两者的概念、计算方法、单位名称进行辨析。为了提高做题正确率。要求学生先写公式再写算式。2.出示教材71页第3、4题.这两道题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要使学生理解自动喷灌的位置就是圆心,最远的射程就是半径。
(2)第4题是个重点题型 就是知道道周长,如何求面积。需要先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半径,再求面积。要用到两个公式,r=c÷2 s=p 3.出示教材72-73页“练习十五”5--7题.这几题是关于圆环及其变式的巩固练习。第5题,给出生活中的实例—玉璧,让学生计算面积。需要注意的是这儿给出的都是直径,需要先求出半径。
第6题是圆环的变式。只要是大圆中挖去一个小圆,求剩下的面积、计算方法都和求圆环面积相同。
第7题左图是求周长,右图是求面积。左图是一个半圆环,他的周长是由大圆周长的一半、小圆周长的一半与两个还款相加得到的,其中圆环宽度需要学生根据图中的尺寸 计算得到。4.出示教材72页“练习十五”第9题.铜钱也是一个典型的外圆内方的素材。可以先分别求出外圆的面积和内正方形的面积,再将两个面积相减就是铜钱的面积。
5.出示教材73页“练习十五”第10、11、题.10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其中长方形的宽和圆的直径相等。在计算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不要把差个方形的两条宽计算在内。
11题是一个花瓣状的门洞,他的边有4个直径相等的半圆组成。这个门洞周长相当于两个直径1米的圆的周长;这个门洞的面积,相当于直径1米的圆的面积加上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3题有两种解法 :一是先先分别计算出半径变化前后的周长,再相减;二是先计算直径增加了多少,再将讲增加的部分乘圆周率。
观察几何图形,掌握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读题、理解题意,交流解题思路,独立解答问题并交流解题方法。
了解生活中的环形计算环形的面积。
认真观察图形明确周长由哪些部分组成。求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了解铜钱的形状,计算铜钱的面积。
观察运动场平面图,明确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计算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同桌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进一步巩固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规范书写格式。
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环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这两题都是情况比较复杂的组合图形。通过引导学生读题,提高读图能力,学会根据问题选择相应的、合适的信息
三、课堂小结(约3分钟)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问题,还要学会把生活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
四、布置作业(1分钟)练习十七1、2、3、4、5题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第三课时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πd
c=2πr 其他公式:r=d÷2 r=c÷(2π)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 圆环的周长计算公式:s(环)=π(R2-r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圆周长和面积知识的一个复习和巩固。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做题正确率大大提高。习题设计由简到难,覆盖知识面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深刻的体会到圆的应用与生活紧密结合。本节课不足之处是课上没能检验学习效果,很多时候老师都会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学生回答的也很好,应该会了。要是有时间课上把习题全部独立再做一遍,就更好了,我觉得没有很好的照顾到班里的几个学困生,课下还需要再辅导他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发现学生公式有的记不住,所以要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态度和方法,同时老师也应严格要求学生。
第四篇: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荥阳市第六小学
杨淑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你们还有印象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
二、回顾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三、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转化思想)
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四、解决问题
小试牛刀: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然后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长相当于圆(),求圆的面积用公式表示()。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5倍,直径就扩大()倍,周长就扩大()倍,面积就扩大()倍。
我是小法官:
1、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14倍。()
2、半径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相等,则圆的面积比较大。()
4、如果一个圆沿直径对折,那么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2分之1,周长也缩小到原来的2分之1。()
生活中的圆:
1、小猴子骑独轮车走钢丝,轮子的直径2分米,走62.8分米长的铁丝,车轮要转多少周?
2、一根绳子长125、6米,绕一棵树干10周,树干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
3、刘大爷用15.7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动手操作:
1.以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 6厘米的圆 ,并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余部分图上阴影,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面是正方形,在它的内部画一个最大的圆,其余部分涂上阴影,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吗?
学生总结回答:
周长和面积
1.意义不同: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周长; 圆所占的平面的大小是面积。
2.计算公式不同:
C=πd或C=2πr
S=πr2
3.单位不同: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结束语:我们在生活中还会接触到很多圆的知识,那时,你们一定会进一步感受到圆是多么神奇。
四、作业练习
五、板书(略)
第五篇: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你们还有印象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
二、回顾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三、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转化思想)
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四、解决问题
1、基础题:
(一)判断:
(1)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2)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3)π=3.14。()
(二)填空:
(1)一个圆的直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
(2)在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直径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2、实际应用题:
(1)有一个直径为12米的圆形蓄水池,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镜片上切割下一个最大的圆镜后,余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环形花坛,外圆半径是8米,内圆半径是6米,它的环形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提高题:
(1)一根长12.56分米的绳子,把它分别围成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圆的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2)一个圆的半径若由5厘米变成8厘米,则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4、拓展题:
(1)一块长方形木板,长3.2米,宽0.8米,把它锯成半径是20厘米的圆,最多能锯多少个?
(2)一个圆形餐桌的直径是2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米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3)刘大爷用15.7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行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吗?
学生总结回答:
周长和面积
1.意义不同: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周长; 圆所占的平面的大小是面积。
2.计算公式不同:
C=πd或C=2πr
S=πr2
3.单位不同: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结束语:我们在生活中还会接触到很多圆的知识,那时,你们一定会进一步感受到圆是多么神奇。
四、作业练习
五、板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