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述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简述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是在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若教师只为上一节课而进行备课,因其缺乏系统性,而不能算真正意义的教学设计。需要设计出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方法、媒体、环境、时间等的具体安排。它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概念图)、教学重点、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策略操作程序和措施、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板书计划、教学时间分配等内容。
一、设计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1)认知发展程序 第一阶段:创造学生的认知冲突,提供与学生水平相吻合的令人困惑的情境; 第二阶段:教师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诱发学生回答并要求验证,从而确定学生的推理水平。
第三阶段:呈现有关的教学任务或给予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增强认知能力,并进行教学诊断。
(2)探究训练程序
第一阶段: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多种问题中提炼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第二阶段:教师解释探究的程序并阐述研究该问题相关的概念; 第三阶段:思考能做什么的假设和预测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第四阶段: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鉴别哪些些信息有用;
第五阶段:力图证实结论、解释、辩解、反思,修改探究中运用的策略。
二、确定教学措施
确定相关的教学措施的目的就是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每节课具体的教学事件来设计。教学措施的设计应该是动态设计,是多种措施的准备。
三、安排教学时间
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规划好一学期教学时间的总体分配,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时,对整个教学活动中具体每个知识点分配时间的分配。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效益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板书要反映出一堂课的中心内容,用语应是提纲挈领,逻辑性强。(1)板书的要求
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字迹工整,书写正确,字体大小适中,字间隔均匀; 板书分量适中,布局合理。板书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2)板书与讲解的顺序
先写后讲;有利于学生听课前有全面了解。
写一个讲一个;能很好控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思维按老师讲课顺序发展。讲一个写一个;总结时引导学生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全部讲完后再写;师生共同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的收获、不足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二篇:实践内容简述
一、实践内容简述:
针对恩施地区留守儿童多的情况,我们在假期建立爱心辅导班,免费招收那些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开设基础课、艺术课、实践课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同时,我们还将与这些孩子建立长期的帮扶,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实践活动意义:
据调查,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而恩施作为西部崛起城市之一,此现象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恩施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前往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务工,将子女留给家中老人看管,或者托付给亲戚好友。另一方面,恩施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吸纳了大批周边农民工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无力提供给孩子足够的关照,尤其是周末或假期,孩子多处于无人监护状态,孩子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虽然父母外出打工,使得子女的生活在经济上有些许改善,但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是教育上的缺陷。“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又由于基础教育师资薄弱,教师大多身兼数职,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
利用假期时间我们组成留守儿童爱心辅导班,一方面帮助留守辅导功课,使其学习成绩能够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与村委会合作,将孩子集中起来,避免孩子受到意外伤害,使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促进其健康的心理品格。
三、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
1、将耿家坪周边的留守儿童都集中到爱心学校,开设基础课,提高其学习
成绩;
2、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课,使孩子受到艺术熏陶,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
3、多于孩子谈心,使其不再有孤独感,促进其健康心理品格;
4、建立与孩子及家长的长期联系,在以后的时间里对孩子进行长期帮扶;
5、将实践经验和成果整理,向妇联、民政等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四、实践活动的保障:
(一)可行性
1、本团队由我校各个学院的热爱公益事业的同学组成,大多数同学具有半年以上支教经历,且很多同学是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团队人员组成合理,有艺术学院的美术、音乐专业学生,文传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学生,也有业余的书法爱好者。使团队能够全面为留守儿童服务。
3、恩施公益网的大力支持。恩施公益网是恩施地区较大的一个公益性网站,该网站长期关注恩施地区的留守儿童,并长期帮扶了一批留守儿童。网站的提供教室等一系列资源,使我们团队在具体活动的开展,取得社会信任,与新闻媒体联系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4、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使我们能够准确联系到需要帮助的孩子,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5、爱心辅导班距离我校不远,爱心老师可以在学校食宿,实践活动时间更长,效果更好。
(二)团队文化建设
1、制度建设。本团队设立了职位责任制度、财务制度、学生守则、老师行为规范、学生及老师安全责任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团队工作有序运行。
2、团队原则:做实事,热心为孩子成长引路。
3、宣传口号:传递爱心,播撒良善。
4、工作理念:热情、专业、爱心、耐心。
五、实践活动的现有条件:
1、本团队有一批具有爱心、热爱公益、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
2、与恩施公益网、耿家坪居委会合作,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工作场地有了保障,能很好联系到需要帮扶的孩子;
3、爱心辅导班距离我校不远,爱心老师假期可以在我校解决食宿问题。
六、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一)准备期(6月30日——7月3日)
购买文体用具、布置教室、联系留守儿童、制定课表、老师备课等准备工作。
(二)教学时期(7月4日——8月4日)
严格按照正常的教学秩序进行教学
第三篇:述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王宁 125834 2.简述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是在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若教师只为上一节课而进行备课, 因其缺乏系统性, 而不能算真正意义的教学设计。需要设计出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方法.媒体.环境.时 间等的具体安排。它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结构(概念图.教学重点.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 策略操作程序和措施.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板书计划.教学时间分配等内容。
1.设计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1认知发展程序
第一阶段:创造学生的认知冲突,提供与学生水平相吻合的令人困惑的情境;第二阶段:教师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诱发学生回答并要求验证,从而确定学生的推理水平。
第三阶段:呈现有关的教学任务或给予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增强认知能力,并进行教学诊断。
(2探究训练程序
第一阶段: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多种问题中提炼出可以探究的问题;第二阶段:教师解释探究的程序并阐述研究该问题相关的概念;第三阶段:思考能做什么的假设和预测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第四阶段: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鉴别哪些些信息有用;第五阶段:力图证实结论;解释.辩解.反思.修改探究中运用的策略。2.确定教学措施
确定相关的教学措施的目的就是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每节课具体的教学事件来设计。教学措施的设计 应该是动态设计,是多种措施的准备。
3.安排教学时间
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规划好一学期教学时间的总体分配,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时,对 整个教学活动中具体每个知识点分配时间的分配。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效益不可缺少的内容。4.板书设计
板书要反映出一堂课的中心内容,用语应是提纲挈领,逻辑性强。(1板书的要求
✍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迹工整,书写正确,字体大小适中,字间隔均匀;✍板书分量适中,布局合理。板书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2板书与讲解的顺序
✍先写后讲;有利于学生听课前有全面了解。
✍写一个讲一个;能很好控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思维按老师讲课顺序发展。✍讲一个写一个;总结时引导学生得出一个共同结论。④全部讲完后再写;师生共同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四篇: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发展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具体表现在入下三方面。
一.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二.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三.扩大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主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教育公司和学校的事情,各类资源使用者、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是资源建设者,各级教学资源中心要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科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等人员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第五篇: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强调以学为中心、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学习内容。
二、交叉学科专题主要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以单元为单位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评价、结构化评价的方式。
作品集评价、集体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哲学理念,“以人为本”,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
三、以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哲学作为行动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异质协同作业、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学习内容。
二、交叉学科专题主要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以单元为单位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评价、结构化评价的方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哲学理念,“以人为本”,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
三、以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哲学作为行动的基础。
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开阔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