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P99-100 例1
二、教材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 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讲解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想了解一下哪些同学是城镇人口?那些同学是乡村人口? 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投影出示统计表。学生观察统计表
1、老师:请大家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图中的?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那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两幅有联系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讨论一下画法,再完成(同桌讨论——合作完成统计图——展示作品)师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来展示(缺少图例的,用不同颜色的,用线纹的)
4、讨论交流:
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今天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是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不同:单式条形统计图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数据,而复式的要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图例说明,而单式的则不需要。)
5、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纹来表示,这就需要图例的说明,同学们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好图例。看完这几幅统计图,我们找到了好的地方也发现了不足,那现在你们把刚才画的统计图再完善一下。
6、分析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否知道:(1)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101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课外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女生最多?(2)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少?(3)你现在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完成本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知道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还能根据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八、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同:都是用条形表示数量。
不同:单式统计图:只能统计一种量,不需要图例说明。•
复式统计图:可以表达出多种量,需要图例说明。
第二篇:复式纵向统计图教案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陈英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统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出示课件:例1)
2、如果让你统计某地区的城乡人口情况,你会用什么方式来统计?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有什么好处?(生口答,师板书)
3.老师也用这种方式把它制作成了条形统计图。
3、(出示课件)
请看,这幅统计图中的名称谁能大声读出来?它统计了哪些项目?还发现了哪些信息?
4、再看这一幅,它统计的是?你又了解了哪些信息?
二、探究新知
1.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师:看来,这两幅统计图真能清楚的看出城乡人口情况,可是,我只想比一比某一年的城乡人口情况,比如:1995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情况,只看这一幅能解决吗?那?哦,要先看这一幅,再看这一幅,这样对照着看才行,是不是觉得有点麻烦?那你有什么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口答师总结)(2)动手制作(制作要求)
师:接下来,就在你们的图纸上实践一下,注意:请想办法,要让别人看明白你的画的图的意思。(生动手制作)
2.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1)作品展示(选几张代表性的)师:你这幅统计图是什么意思?(分别说)(2)教学图标
师: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生口答)
师:真了不起。同学们,在统计图中右上角标出图标,图标是用来说明直条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制作出统计图,那黑板上的这四幅统计图,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喜欢?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相信大家对这种统计图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像这样的统计图,在数学上把它叫做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4)解决问题
师:请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两种统计图的区别
师:刚才我们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了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巩固拓展
师:城乡人口情况可以用统计来表示,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用到统计。
1.活动一 比如:(出示课件)
师:仔细观察,你从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活动二
师:刚才利用复式统计图了解其中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自己需要了解情况进行统计,制成统计图,进行分析。比如:(出示课件)
师:这是某超级市场甲乙两种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1)生制作(2)分析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超级市场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3)总结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复式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6页例3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做一做”绘制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第98~99页练习二十三的第2、4题。
【教学目标】
1.能看懂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知道怎样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领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2.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能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练习纸、彩色笔。
【情景导入】
1.复习:怎样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回顾交流。2.导入:
我们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 学生讨论、猜测。
师: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新课讲授】
探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师:这里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师:那应该画几个统计图? 生:两个。
师:好,那现在你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单式统计图。
师:绘制好了吗?你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吧。生:展示。
师: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纵轴和横轴;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写类别,画直条。
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讨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能不能把两个横向的单式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呢?学生讨论交流。
(2)实验
小组合作操作,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大家想想,该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和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一样的。
小结:①画纵轴和横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定图例;④写类别,画直条;⑤涂颜色;⑥标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时间。(3)分析
师:从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 生:哪年的城镇人口最多?哪年的乡村人口最多? 生:哪年的城镇与乡村总人口最多? 师:那分别是多少呢?生回答。师: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这个地区这几年的城镇与乡村人数差距。生:这个地区城镇人口在逐年增加。……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两种,纵向和横向,制作步骤一样。【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学生完成后交流: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小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②在纵轴上分配直条的位置,宽度和间隔;③在横轴上确定单位长度;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直条,并注明数量。
【课后作业】
1.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4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2)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两种,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制作步骤一样。
优点:清楚直观、便于比较。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第四篇: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邹莎莎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在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难重点: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每个学生一张画有折线统计图的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分钟)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师:条形图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生: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师:那么在折线统计图中你又学了哪些?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把相关知识写成这样的图表,那么这个位置可能是什么? 生: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也有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他能把迁移的思想用到这里推测出可能有复式折线统计图,会是这样吗?如果有复式折线统计图那么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会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这节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点
(一)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引出和绘制(分钟)
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作出了这样的统计图,你们认识这两幅统计图吗?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师:回答得很完整。师: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
生:横轴表示的都是时间,纵轴表示的都是人口数。
师:你能很快的读懂图上的内容吗?老师考考你们,知道的就直接起立回答。
第一个问题:2001年——2010年中上海市哪一年的出生人口数最多? 生:2007年 师:不错
第二个问题:2001年——2010年中上海市哪一年的死亡人口数最多? 生:2010年 师:嗯很快
第三个问题:哪一年中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少? 生:2007年
师:这次好像有点慢呀,老师问你一下你是? 生:一下看上面一下看下面不容易观察比较 师:老师再采访一下你,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麻烦
师: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变得容易一点,不这么麻烦?
生:把两幅图合在一起。
师:合在一起?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以前有过这样的学习经验吗?在哪学过?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学过
师:他能回忆旧知来探索新知找出类似的方法叫类推,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师:把两幅图合起来,这倒是个好办法,但它们具备合并的条件吗? 生:它们的横轴和纵轴是一样的可以合并在一起。师:下面就把你们刚才的想法画在作业单上吧!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收集资源。
收集一幅没写标题但画了图例的作业单以此说明要将标题补充完整,收集一副写了标题但没标图例的作业单的以此强调要标图例,收集一副图例用线的颜色来区分的正确的作业单进行展示,如果有用线的虚实或对应点的形状来区分的也进行展示
3、演示学生的作业单
师: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位同学是这样画的,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展示没写标题的)你有什么建议和补充吗?
生:他没有将标题补充完整 师: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生:标题应该是2001年—2010年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师:这样你又能看懂吗?(展示写了标题的但没标图例的)生:看不懂,没标图例,无法区分哪条表示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哪条表示上海的死亡人口数
师:的确如果没有图例的话我们无法区分哪条折线表示上海的出生人口数量哪条折线表示死亡人口的数量,为了让每个看图的人都能读懂图的内容我们应该标明图例,区分两组不同的数据。所以我们在画图
时一定不要忘记标图例。
师:这样行吗?看得懂吗?(展示正确的作业单)生:可以,看得懂
师:我们在画图时图例是不唯一的,既可以用线的颜色来区分也可以用线的虚实来区分还可以用对应点的形状来区分等不管哪种我们只要能区分两组数据就行。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画法。师和生一起回顾:先将标题补充完整,再标图例,描点,标数据,顺次连线。
师:像这样,一个统计图中有两条不同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之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钟)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问题,哪一年中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少?现在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方便观察比较 生:感觉很快……
师:哪一年中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少? 生:
师:的确,像现在这样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很方便比较,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今天学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与之前学的单式折线图有什么最直观的不同? 生1:单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一条折线,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折线 生2:单式折线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折线图有图例。
生3: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得到一组信息,而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得到两组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总结的很到位,我们刚才是因为什么才把两幅统计图合并为一幅的呀? 生:是为了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
师:也就是说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同意吗?(板书:优点: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生:同意
师:既然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那么你能很快比较出哪一年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多吗?你是怎么比的?为什么?
生:2003年上海市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多。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我是竖着比的(引导得出:竖着的两个数据之间的线段越长说明那一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数量差距越大,线段越短说明那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数量差距越小)师:除了可以竖着比,还可以怎么比? 生:横着比,比它们的变化趋势
(三)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分析统计图)(分钟)
师:下面你们就自己比比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同桌讨论一下
① 根据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
吗??
师:谁来说说?(逐年分析)答案不唯一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比死亡人口数少。
师: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负增长。(齐读小精灵的话)
结合全国2001年~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
答:全国2001年~2010年出生人口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数整体呈上升趋势。预测:如果照此下去,全国人口也可能出现负增长。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比较、分析可以推测得出一些结论,进而作出一些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进而达到未雨绸缪,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吧!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两道题时间充裕就做完,做不完就留作课后作业。)
四、课末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不错,有这么多的收获,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下节课我们接着来解决一些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问题。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标题
图例
描点
标数据
顺次连线 优点: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
2.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3.提问:这幅折线统计图给我们呈现了哪些信息呢?四人为一小组,请仔细观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与组里同学交流一下。4.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5.学生汇报:谁愿意把你们组获得的信息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名标题是什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年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等。)6.出示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这是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7.提问: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8.交流:谁能把你获得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监控:每一年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和出生人口数据进行比较。)
9.追问:他说的是什么?是不是这样呢?一起回顾。
10.评价:他不仅关注了死亡人口的数据,还把它和出生人口数据 对比进行分析,这种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值得大家学习。
11.引发认知冲突凸现必要性。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的比较更方便更清晰?(预设: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若学生不会和出生人口数进行比较由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刚才获取了很多有关上海市近十年来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信息,但是现在老师想知道上海市哪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大?怎样比较更加方便?
生:分别观察两幅图不太容易比较出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
生: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现统计图吧?
师: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复式折现统计图
(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1.怎样合并为一幅呢?把你的想法画在下图中。(学生独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收集资源。3.汇报交流:你能说一下你的绘制过程吗?
监控:①对比有图例的和没有图例的,讨论得出:要用图例区分开两组数据。②修改统计图的名称 4.课件演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先要明确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个表示什么数量,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再写标题和图例,最后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的绘制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做法是一样的,先描出一组数据的点标出对应的数据然后连线,再描出另一组数据的点标出对应的数据然后连线。板书:标题、图例、描点、标数据、连线(红色粉笔写)像上图那样,用两条不同折线表示两组不同数据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分析统计图)
② 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答:逐年分析。
③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比死亡人口数少,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负增长,齐读小精灵的话。
④ 结合全国2001年~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
答:全国2001年~2010年出生人口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数整体呈上升趋势。预测:如果照此下去,全国人口也可能出现负增长。5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图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得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一条折线,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折线单式折线统计图没有图例复式折线图有图例。这是最直观的不同
①从图上可以知道上海2001年~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例如,2001年出生5.76万人,死亡9.34万人。
②还可以知道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增减变化情况。如:2002年~2003年出生人口数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等。③还可以对比某一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如在2003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大,在2007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小。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刚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折线的高低,缓陡升降比较两个统计对象的数量差距,增减变化等,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吧!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两道题时间
充裕就做完,做不完就留作课后作业。
四、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只用一条折线表示的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一个统计图中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它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数学上我们往往用线的虚实、线的颜色对应点的形状等方法来区分各条折线,并把区分的方法用简单的图例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这节可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我们在接着研究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第五篇: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经历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并能根据具体分析能做出合理的预测,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悟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李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发现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城镇和农村两个地方学生患近视的情况,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信息图,询问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引导转换,感悟趋势。师:谁能根据统计表说一说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
生: 城镇和农村学生近视人数不断增加(横着看)。生:这五年城镇学生患近视的人数都比农村多(竖着看)。师:同学们,想要更直观地看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也就是说:我们怎样做就可一眼看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
生:画折线统计图
师:对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就是?
生:可以清楚的,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好!那下面就在老师发的作业卡上画出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三、探究新知,初步体会。
师:老师看同学们都画完了,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仔细观察你画出的两幅折线统计图,你发现哪个地方学生患近视人数增加的快?为什么?
生:城镇,城镇的折线更陡,生:农村,农村的折线也程上升趋势。生:城镇,城镇最后的患近视人数比农村多。师:这五年哪个地方学生患近视人数更多?
生:城镇,因为这五年城镇学生患近视的人数都比农村多。师:我看到刚才同学们刚才在比较时,一会看这幅,一会看那幅,挺费劲,那我们能不能相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个地方患近视人数变化大?
生:把两幅统计图合在一起
师:这位同学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想到了把两幅折线统计图合并到一起,想法很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行不行。(课件演示合并,合并后两条折线都是黑线。)
1.学生交流,完善统计图。
这样就能一眼看出哪个地方的学生患近视人数变化大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条折线都是黑色的,分布出哪条是城镇的,哪条是农村的。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一条画实线,一条画折线。生:还可以一条用红线,一条用黑线。
师:(课件演示,把折线变成一实一虚)这样就能看清楚了吗? 生:不能,因为不知道实线代表谁,虚线代表谁。生:我们可以在统计图的上方加上图例。
师:现在可以分清楚了吗?瞧!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绘制了一副新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2.分析比较,感悟优点。同学们,看了这副统计图,你能一下子看出哪个地方的学生患近视人数增加的快吗?为什么?
生:城镇,因为城镇的折线上升的趋势更明显。
师:你能一下子看出哪个地方的学生患近视人数更多吗?为什吗?
生:城镇,这五年城镇学生患近视的人数的折线都在农村上面。师:很好!请坐!确实从第一年到第五年,城镇学生患近视的人数都比农村多,你看只有通过我们细致严谨的点对点的分析比较(板书:分析比较)才能给我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推断(板书:推断)那就是城镇学生这5年患近视的人数增加的更快。
师:同学们,为了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创造出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那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刚才的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它有什么优点? 生: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看起来不方便,不利于我们观察比较,而“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
生:复式折线统计图更便于我们观察比较他们的变化趋势。(板书:便于比较)
四、多种层次,加深体验。
五、课堂总结,深化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