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概要

时间:2019-05-12 22: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概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概要》。

第一篇: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概要

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论文

目的: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教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结合省教研室的论文评比要求,规定以下要求:

论文选题:可围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重点是以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次论文的主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的内容。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学科性、实践性。

论文格式:教师论文字数控制在6000字以内,并在文章标题下面标注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及邮政编码。论文的正文前附论文摘要、关键词,文后附参考文献,须采用电脑打印稿(WORD文档,16K、正文以5号宋体、38*38字数的)格式。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评送要求:每篇一式10份,电子稿一份,送市教研室。各县(市区)按县名+教师名的文件名方式统一发送。同时要求送审论文的老师填写《教研系统论文评比承诺书》,没有填写承诺书的将不具备送评参加市级及以上级别的论文评比的资格。

新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根据今年省里的要求,高中教学案例以“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形式进行,并对各地市的教学设计作了统一规定的分工,为此我市根据这一要求作出相应的布置:

宁波市教学设计范围: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这两个专题内,请广大历史老师选择一课时或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评送要求:每篇一式10份的文字稿要求,电子稿一份,送市教研室。具体的格式体例要求见下列内容:

“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写作体例 【标题】

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署名】

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正文】

一、设计思想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

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八、教学过程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一般应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不要采用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问题研讨】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参考资料】

具体列出本课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格式举例如下: 著作类

盛群力:《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文章类

马媛:《构建中的高中综合课程》,《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2期。网络文章类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网http://202.112.88.32/lunzhu/

翻译著作类

[德]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0页。【字数要求】

每课教学设计字数以2000—6000字为宜。

第二篇:2008年宁波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论文评比

附件

2008年宁波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论文评比

获 奖 名 单

一 等 奖

高中组:

品味细节,领略小说世界的精彩

让“情采、文采、智采”照亮诗意化作文的成功之路 关注“生长”让数学课堂涌动生命灵性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困惑与对策 高中英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处理策略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标准 思中求学,做中求进

——聚焦新理念下的课堂实践

浅探高中地理“活动”的类型与教学实施对策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培养 让化学史焕发出“青春活力” “水分跨膜运输”的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初中组:

教研活动的三“度”空间

在细读中找回语文,在课堂中追求实效 此时无声胜有声

——给语文课堂留些静默

创设问题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初探 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提高英语认知水平

由赴澳语言培训而引发的Go For It!教学反思 开展意义聊天,萌发课堂教学生长点

科学教材中附加材料的功能及其利用初探 心临其境 润物无声

——真实性评价在社会学科中的应用与探索

小学组:

绿色评价,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1—

余姚八中 镇海龙赛中学 宁海县知恩中学 鄞州区同济中学 宁海县知恩中学

北仑中学慈溪周巷中学 北仑区明港中学 宁海县柔石中学

镇海中学 镇海中学

镇海区教育局教研室

鄞州中学

宁波市李兴贵中学宁波市兴宁中学 象山县新港中学 鄞州区宋诏桥中学 慈溪市逍林初中 宁波市洪塘中学 余姚市阳明中学 余姚市实验学校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宁波市第十九中学 奉化奉港初级中学

镇海区中心学校 夏雪丽 徐格丽 娄希明 车能耀 葛巧霞 吕吉尔 王增盛 司庆明 周银宁 张兵荣 周益波 魏志刚 李海红

邬晓凌

徐赛儿 陈双燕 陈齐龙 岑松立 王宁 诸复帼 何秀凤郑世专 程思傲 孙义坤

周建娜

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

——对略读课文教学规范的思考与探索 对话,“从心所欲不逾矩”

——刍议优化阅读教学“对话”规范的策略 认知发展,概念同化不可偏失的本源 变“能问”为“提问”

——谈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 改进五种教学行为,减少学生英语分化 让细节演绎精彩课堂 为孩子作品“锦上添花” 区角活动中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家长助教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探索

综合组:

五步相融打造精彩

——高中音乐鉴赏之我见 唱念做打

——论现代音乐课堂教学艺术 宁波江东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工程

——对提高初中生情绪稳定性的报告 优化体育中考方案催生体育锻炼热情 谈高中美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中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布置的优化对策

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的设计思路与技术实现 课堂调控,令教学起死回生 以人为本,活用教材

——六年级地方课程《人 自然 社会》教学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 遗貌取神法为我用

——浅谈名家、名帖、临摹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二 等 奖高中组:

“言”“文”结合方法举隅 让学生在经典选修中探究

关于新课程必修模块不同顺序教学安排的几点思考 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预测技能与有效阅读

—2—

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江东区外国语学校 奉化市东方外国语学校 江北区红梅小学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江北区育才小学 北仑区新蕾幼儿园 宁波市绿梅幼儿园

象山县机关幼儿园

奉化东方外国语学校 鄞州区高桥中心小学 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 奉化市锦屏中学体育组 宁波二中 余姚市舜水小学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奉化中学

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北仑区小港蔚斗小学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宁波市慈湖中学 慈溪市云龙中学 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镇海中学 宁波四中 张小巧 张瑶华 宋煜阳 丁裕 杨安芬 赵德成 钟春燕 钱麟 丁志玲 桑述虹 谢莹

印滢斐 张艳娜 翁智波 沈舜尧 赵尔 费霞 许黎剑 张重欣 王丰 费海明

倪海芬 郑良华 严文军

周保华 曾宪明 苗孟义 杨一丽 胡智星

“设问有方”方能“教之有效” 宁波市效实中学

政治课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学生观 余姚中学 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新视野——学生自我评价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让历史课堂在“主题”引领下前行 宁波东方外国语学校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学生主体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宁波市四明中学 小灯泡,大学问

宁波联合实验中学

浅谈生成性地理课堂教学的“四化” 奉化中学 试论整合地理课程教学资源实施环保教育 余姚市第七中学

整合实验资源培养学生获取数据的能力 镇海中学 把握生成性问题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思维价值 慈湖中学 发挥实验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

宁海中学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统整的研究与实践

北仑区柴桥中学

“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与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宁海中学

初中组:

赋予课堂教学设计以“灵魂”

鄞州区蓝青学校 浅谈提高思想品德课堂讨论有效性的途径 奉化市奉港初级中学

追求课堂教学方式与文本风格的一致 余姚市子陵中学 让诗意语文激扬生命

宁海县风华书院 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鄞州区李关弟中学让和谐数学教学绽放生命活力 余姚市历山中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宁海县前童中学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与感悟

象山县东陈中学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策略 象山县新港中学 对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的探究

宁波外国语学校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有效话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北仑区长江中学 在品味教学“意外”中成长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科学教学中色光合成的研究

宁波联合实验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宁海县深圳中学 《历史与社会》命制开放性试题的探究与思考 鄞州区古林镇中学 社会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分析理解与开发利用

象山县丹城二中

小学组:

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的目标定位及教学策略 宁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讲究策略,让小学品德课的对话行之有效 鄞州区陈婆渡小学 让朗读教学也能有章可循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规范 海曙区偃月街小学 莫让“词语盘点”教学走过场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3—

周蓉 马莉 肖贵达 陈优芳 贺建华 刘晓燕 李军杰 周和枫 戴满国 张爱辉 孙国华 胡惠芳 王同鼎 刘宗科 谢群英

何锋 江萌燕 陈少乐 何雅珍 刘曦 景祝君 季爱凤 黄忠梁 李新华 陆敏丽 鲍金芬 殷志女 胡红云 吴莎莎 陈洪平冯晴红

冯静亚 周依林 董立敏 丁建军

张扬语文意识,彰显学科特点

——低年级学生语文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奉化市实验小学 在继承中发展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例谈 慈溪胜山镇中心小学

从“有用”走向“有效”——例谈教学资源的多用 海曙区爱菊艺校 点点滴滴总关情

——浅谈磨砺课堂细节 镇海区蟹浦中心学校 凸显层次优化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层次性 鄞州区华泰小学

引领孩子体验成就精彩课堂

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途径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以抵抗弯曲一课为例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概念 宁海县梅林小学 “情境化”幼儿绘画教学策略初探 宁海县中心幼儿园玩出来的科学

宁海县实验幼儿园班级QQ群,家园互动E线牵 宁波东方外国语学校幼儿部

综合组:

优化音乐课堂提问5对5策略 宁波市三江中学 水以载舟,舟将畅行

——从“水舟原理”看音乐知识技能观 北仑区华山小学

每天活动一小时,让全体学生享受阳光体育

鄞州区鄞州中学

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研究 宁波七中 让科研之路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生命质量 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 从题画诗说起

——谈美术课堂人文性的挖掘 奉化一中 有效引导展现个性

——引导发现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慈溪市周巷小学 信息技术课中无效或低效教学现象探析 奉化市萧王庙初中

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余姚市实验小学

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

让“流动的花朵”灿烂绽放

——“新镇海人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初探 镇海区庄市学校 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 北仑东海实验学校 悠悠汉字情从小扎我心

——浅谈汉字学在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宁波市福明中心学校

—4—

杨雨

陈叶波 张莉 金俊 叶欢之 梅妙聪 凌彬

李玲玲 崔瑞女奉陈海俏

蓝燕燕

姚放 王珊珍 俞培明 胡海青 章彭敏 钟声 毛姗姗 蒋新成 王海平劳亚炯 李珊君 许文军 许红飞 施春芳 梅叶盛 谢静薇

主题词:教育教学论文表彰通知 抄送:省教育厅、省教研室、省教育厅基教处。

宁波市教育局办公室2008年6月6日印发

—5—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

——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作者:韩志华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新课改 激发兴趣 学生主体 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 我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已有两届毕业生完全是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并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他们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与前几届学生相比,从整体上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充分证明:新课改后的教学对学生的个体成长是有利的。笔者十几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历史教学,对新课改也经历了一个由不熟悉、有些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胆尝试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转变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这个过程有艰难曲折,更充满乐趣与激情。下面就结合我这几年的课改实践,谈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我认为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放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历史课堂就显得特别的琐屑、沉闷。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十分死板的历史知识,但付出的是孩子的生机与灵气的泯灭,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乏。而这恰恰违背了学史最基本的功能:“学史使人明智”。教育活动是要求师生双方互相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大动力,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呢?每节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研究课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自主学习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怎么设计。学生学会,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这是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学会多少内容,就设计多少内容,不要过多过滥。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我在给学生设计导学案时,一般包括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交流展示、能力提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几个环节,在每段基础知识梳理后面还设置了“学习中生成的疑问”这个环节,以便学生随时记录学习中的疑惑,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与之相呼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设置“答疑解惑”环节,把学生收集的疑问在课堂解决。同时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思维,大胆发表见解。只有教师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而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我经常用到、效果较好的有:联系实际,引起共鸣。比如我在讲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就用了这一方法。因我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都有帮家里干农活的经历,对各种农具比较熟悉,我在讲这一课时,就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自己使用过或看到的农具,学生立马来了兴趣,争先恐后的发言,当学生探究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这一环节时,我也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情况,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在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作为农民的辛苦,学习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特意去学校食堂拍了一些学生扔掉的剩菜剩饭,引导学生就农业与民生问题发表见解,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我还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历史情境短剧。每个短剧的人物、剧情都是我和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由学生在班内亲自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探究、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激发起来,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比什么都重要。我在讲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时,请学生和我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和查阅的历史资料设计了历史情境短剧《天京事变》,并在班内挑选了六位同学扮演其中的历史人物,不管是编剧的还是表演的甚至连观剧的同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有同学课下和我交流时还说:这样学历史太有意思了,课上知识根本不用背书全掌握了。再比如借助典故,以奇引趣。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利用的典故很多,像罄竹难书,指鹿为马,破釜沉舟等,引导学生探究典故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有精读诗词,以诗牵趣。例如在讲到红军长征时,可以通过读毛泽东的词《长征》,引出红军长征路线,感受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除此之外借助视频、图片也是我们常用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因为图片或视频,能增强直观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我在讲必修二《自由放任的美国》时给学生播放了经济危机的视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高效课堂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作探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去探究与交流,教会学生去互相学习互相解疑,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实现“会学”。我校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几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根据历史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些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课改之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以新的课程观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但实施新课程以来不少教学行为的改革只是流于形式。为此,结合本人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

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永远重视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应是自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本文仅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1.反对借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又使历史教学重新回到旧课程教学的老路上。历史新课程已实行几年了,但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仍用旧的教学方法,他们主要舳理由是,旧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其实,他们错了,因为新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求与旧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模式化等等,肯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考试要求。在教学新课程时.应该采用“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该使“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多”,比如I探究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在网络上与别人探讨历史问题,还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辩论等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又能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如“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因此,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否则,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一纸空文。

2.反对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有不少历史教师,在高举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旗帜下,认为可以放弃历史的基本知识,而片面强调学生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这只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导致学生人文素养、民族意识的缺失。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时,假如连“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性”都一无所知,就不可能达到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所要的教学目标,不要说通过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专题,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使学生获得启发,更好地认清国情、熟悉世界,就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一般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也没有。不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民主”的概念,不了解它们发展的前因后果,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民主与专制”在中外历史上的影响等等。假如学生不把握历史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原则,越是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得出的结论可能就越背离教育的目标,这肯定不是实行新课程时所愿意看到的。因此,尽管新课程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甚至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但在把握历史基础知识上,与旧课程的要求有一致性,这是新课程对旧课程继续的一面,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的一面,假如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必 然失败。

3.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使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得以顺利进行。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 “假如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假如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工资,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这的确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要害。历史教学本来是一门有趣的教学,就是在旧课程的教学要求下,真正优秀的历史教师也会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充满理性的光辉、充满情感教育的温情。可是,在调研中却发现,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排在第三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课,这种结果的出现,要害是不少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不高所造成的。同样的道理,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假如历史教师仍然保持着旧有的专业素养,就是最好的高中历史教材、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历史改革与创新也是泡沫一般,看起来很美,实质上却是空的。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图画。德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他们不像英国人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带来的一大批旧工业,更因为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就是这些杰出的人才在德国的领土上“画上了漂亮的图画”。面对一穷二白,大多数民族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画上满意的画卷,这说明,图画能否画好,历史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绘画者本身。现在,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但愿历史教师也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这必须以提高专业素养为前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在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或材料的过程中,在评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辩论中,在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中,都能使学生带着信任的眼光,不时地点点头。无论是课堂上学生论辩的出色,还是老师面对学生的反驳,从网络上下载有效的信息,拥有高素养专业的历史教师都运用自如。尽管新课程的主要方法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主导者的专业素养差、职业道德低,主导者就会把主体者引入歧途。因此,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可引导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包含着人类从古到今传承下来的知识财富和宝贵经验,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发扬和借鉴的。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理顺教材思路,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找出历史教学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教材建议

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第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第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 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解释:“百家”指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中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完整理论系统,故不能称其一家。其他九家被称为“九流”即我们常说“三教九流”中“九流”的来历。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说完,放羊娃便赶着羊走了。望着孩子那瘦小的身影,记者沉默了„„

教师提问::?等同学们笑过后?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放牛娃为何如此幼稚甚至可悲的想法呢?

学生回答:他没有读过书。

教师提问::最大的可能是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太穷了,太落后了,或者思想落后。

教师提问::这放牛娃的想法归根到底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学生回答:经济因素

教师分析:他的想法最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反映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社会意思决定社会存在??或者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反映。

教师提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并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甲: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 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学生乙: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士大夫崛起且被重用 学生丙: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腐败,私学兴起。又“学在官府”下移到“学在民间” 教师总结: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不断,为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奠定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上“士”阶层的活跃,私学兴起。造就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为其提供可能。以上三方面哪一方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学生回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主张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出示课件】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仁”民本思想(儒家)

万物虚无、福祸相依——“无为”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家)

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治、中央集权、政治变革(法家)

教师引导:分组学习,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默读课本指出各家主要观点,并且对其简要评价。(出示课件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后每组选举代表回答,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可以在回答结束后进行指正,批判。让我们的课堂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二:各派思想观点

教师讲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出示课件】(展示孔子诞辰2556周年图片、孔庙、)

并提问: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山东孔庙参观,如果派你去当向导,你怎么介绍孔子呢? 学生回答: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主要思想核心为“仁”学 板书:孔子生平

教师启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

教师提问::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20页)学生回答:“仁者爱人”

教师总结: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篇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高中历史)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对象——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⑴总体定位:

高中历史课程为高中必修科目,面向对象主要是高一全体学生与高二高三文科生。⑵起始能力分析: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具有架构整体中国近代史框架,融合二战前后时代大变化的理解。

②学生初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内容,但是初中内容较高中过于浅显,大多数学生已不具备清晰记忆初中课本的知识点的能力或有学生记得相关内容但是涉及内容较多不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需要将初中与高中知识点合并并且进一步深化知识结构,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和细节上理解。⑶学习者特征分析:

①高中生一般特征分析: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性,可以辩证的掌握所学课程。

②特定群体特征:本课程为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学生对于学好此门课程渴望较强,只要老师能够抓住考试的重点难点,带着学生从整体脉络和细节上掌握,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就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以取得好的成绩,否则会导致他们的兴趣转移,甚至失去对学好该课程的信心。⑷分析方法:

采用教师教学预估,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的形式。

2、为何而教——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分析,制定了认知—情感—能力三级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⑴认知目标:

①了解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日本侵华的内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过程(知道)

②理解日本侵华的原因,抗日战争的结果与对于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理解)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及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分析)④评价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抗日行动(评价)⑵情感目标:

①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接受)

②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分析产生自己对战争正义非正义的认识(价值观)③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形成)⑶能力目标:

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

举一反三在脑中链接知识的能力(应用)客观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应用)自己查阅历史资料的能力(评价)

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出现在高中历史课本全日制教科书《中国近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本册书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讲授时间为1学时。对教学内容分析安排如下:

历史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原因与条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没有统一

日本:大陆政策成熟、经济危机打击

制造惨案,屠杀中国人抗

日日本侵华: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战 争

政治上扶植伪政权、文化上实行同化政策

国民党抗日

共产党抗日

战争评价;4.如何取——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本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教授法要求教师要清晰的教授课本史实,使学生可以理清课本要点,对课本史实进行记忆和理解。

演示法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马上看到老师的提问内容和课本的教学内容。

讨论法由教师线设计讨论议题并引导,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失败原因进行交流意见,利用总结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

提问法贯穿始终,对重点问题加以引导。5.教学过程简介: 6.教得如何—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通过教师前测,课堂提问等方式掌握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准备情况与掌握程度。

2.形成性评价:通过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师有意识的设计不同侧面的问题,通过学生作业分析和其对学习内容的应用程度对其做出总结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期末闭卷考试。在设计试题时,要考虑到认知学习目标的考察与情感、能力学习目标考察的兼顾。并且在上提问时多加引导,是学生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理解力。11历史梁若愚

篇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点”滴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改的启动促使高中教材版本与体例发生变化。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新教材编写从原先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表述上不尽相同,下面本人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中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它是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的第二课时,这节课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下启《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讲清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能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变迁和历史命运。

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本节课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内容比较多,在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把握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与表现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贮备,最好以小切口、慢步走的方式来实现重点的突破。

下载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精选)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 郑宏磊 【说明】 我校目前所用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就是通常所说的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有......

    教学设计概要

    第四讲教学设计概要 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管是课堂革命还是课程改革,不管是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都离两个环节:备课和上课。 在建筑行业,建筑设计师比现场施工经理的地位要......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最终定稿)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材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

    2017年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2017年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

    10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10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课程-21世纪新人的训练 场 2009-01-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