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有探究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成;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基本史实,总结其经验教训;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运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立场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和个人经历让学生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伟大人格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由《共产党宣言》看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情景创设、小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的课外书是什么?我这里也有两本在中学生中很有市场的书——
出示《三重门》和《梦里花落知多少》,显示其发行量。
我今天向大家介绍是不是这些书,而是一本经历了160年的时间考验,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就是
出示《共产党宣言》,显示其发行量和再版次数。
这本书为什么能经历160年的时间考验,为什么能流传到那么多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它的作者,走进这个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出示课题。
今年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今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也就是说马克思在他30岁时写出了这本传世之作,那么30岁的马克思到底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穷尽一生之力为之奋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
片断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探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出示视频——反映19世纪中期工人生活状况的视频。
19世纪中期的欧洲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历史转折,这就是——工业革命,而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机器的使用。机器给资本家带来了什么?——财富;那给工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超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求,也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童年,面对如此的现实,怎么办?
——反抗。哪些反抗?
——探寻。哪些探寻?
但这些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所以迫切地需要科学的理论。
需要科学的理论,理论就会从天而降吗?——还需要有人为之而奋斗和努力。杰出的代表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出示材料。马克思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志向、坚持、牺牲、创新……
片断二: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继承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哪些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时的工人们尊称年仅29岁的马克思为“老爹”,把这一伟大理论称之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而这“阳光“升起的时刻就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这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到底有些什么内容让全世界工人如此欣喜和充满希望。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五,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以上五点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以后的30多年中,马克思共撰写了近2000多部著作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但《共产党宣言》为其奠定了基础。从发表至今,《共产党宣言》经历了160年的时间考验,流传到70多个国家,在不同的时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穿越时空解读这本《共产党宣言》吧!
片断三:穿越时空看《共产党宣言》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1871年的巴黎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一位历史的亲历者这样描述这件事。……………………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巴黎人民这样激动?——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做了些什么让人民如此激动?请看86页,归纳巴黎公社的措施。
——新型的工人政权,并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可是好景不长,72天后,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
巴黎公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并且败得如此惨烈。虽然巴黎公社距《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20余年,但参加过巴黎公社的人可能并未真正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久,作为巴黎公社的幸存者,当他真正读到《共产党宣言》后,他又该怎样总结那轰轰烈烈的72天的经验与教训呢?
材料一: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后总结出的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观点居然如此一致,大家很有做思想家的潜质。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共产党宣言》能不能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时空——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到21世纪的世界。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有没有像《共产党宣言》所预料的那样灭亡?没有,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可是有趣是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看《共产党宣言》。、出示材料。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六至材料十,用21世纪的眼光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解读。
材料三:
(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二)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
(三)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四)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当麻烦没有了,这本书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麻烦再次出现,那些忘记它的人们就又想起了它。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教材建议
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第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第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 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解释:“百家”指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中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完整理论系统,故不能称其一家。其他九家被称为“九流”即我们常说“三教九流”中“九流”的来历。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说完,放羊娃便赶着羊走了。望着孩子那瘦小的身影,记者沉默了„„
教师提问::?等同学们笑过后?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放牛娃为何如此幼稚甚至可悲的想法呢?
学生回答:他没有读过书。
教师提问::最大的可能是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太穷了,太落后了,或者思想落后。
教师提问::这放牛娃的想法归根到底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学生回答:经济因素
教师分析:他的想法最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反映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社会意思决定社会存在??或者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反映。
教师提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并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甲: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 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学生乙: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士大夫崛起且被重用 学生丙: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腐败,私学兴起。又“学在官府”下移到“学在民间” 教师总结: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不断,为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奠定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上“士”阶层的活跃,私学兴起。造就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为其提供可能。以上三方面哪一方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学生回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主张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出示课件】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仁”民本思想(儒家)
万物虚无、福祸相依——“无为”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家)
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治、中央集权、政治变革(法家)
教师引导:分组学习,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默读课本指出各家主要观点,并且对其简要评价。(出示课件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后每组选举代表回答,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可以在回答结束后进行指正,批判。让我们的课堂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二:各派思想观点
教师讲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出示课件】(展示孔子诞辰2556周年图片、孔庙、)
并提问: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山东孔庙参观,如果派你去当向导,你怎么介绍孔子呢? 学生回答: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主要思想核心为“仁”学 板书:孔子生平
教师启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
教师提问::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20页)学生回答:“仁者爱人”
教师总结: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篇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高中历史)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对象——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⑴总体定位:
高中历史课程为高中必修科目,面向对象主要是高一全体学生与高二高三文科生。⑵起始能力分析: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具有架构整体中国近代史框架,融合二战前后时代大变化的理解。
②学生初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内容,但是初中内容较高中过于浅显,大多数学生已不具备清晰记忆初中课本的知识点的能力或有学生记得相关内容但是涉及内容较多不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需要将初中与高中知识点合并并且进一步深化知识结构,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和细节上理解。⑶学习者特征分析:
①高中生一般特征分析: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性,可以辩证的掌握所学课程。
②特定群体特征:本课程为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学生对于学好此门课程渴望较强,只要老师能够抓住考试的重点难点,带着学生从整体脉络和细节上掌握,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就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以取得好的成绩,否则会导致他们的兴趣转移,甚至失去对学好该课程的信心。⑷分析方法:
采用教师教学预估,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的形式。
2、为何而教——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分析,制定了认知—情感—能力三级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⑴认知目标:
①了解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日本侵华的内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过程(知道)
②理解日本侵华的原因,抗日战争的结果与对于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理解)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及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分析)④评价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抗日行动(评价)⑵情感目标:
①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接受)
②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分析产生自己对战争正义非正义的认识(价值观)③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形成)⑶能力目标:
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
举一反三在脑中链接知识的能力(应用)客观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应用)自己查阅历史资料的能力(评价)
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出现在高中历史课本全日制教科书《中国近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本册书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讲授时间为1学时。对教学内容分析安排如下:
历史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原因与条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没有统一
日本:大陆政策成熟、经济危机打击
制造惨案,屠杀中国人抗
日日本侵华: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战 争
政治上扶植伪政权、文化上实行同化政策
国民党抗日
共产党抗日
战争评价;4.如何取——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本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教授法要求教师要清晰的教授课本史实,使学生可以理清课本要点,对课本史实进行记忆和理解。
演示法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马上看到老师的提问内容和课本的教学内容。
讨论法由教师线设计讨论议题并引导,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失败原因进行交流意见,利用总结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
提问法贯穿始终,对重点问题加以引导。5.教学过程简介: 6.教得如何—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通过教师前测,课堂提问等方式掌握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准备情况与掌握程度。
2.形成性评价:通过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师有意识的设计不同侧面的问题,通过学生作业分析和其对学习内容的应用程度对其做出总结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期末闭卷考试。在设计试题时,要考虑到认知学习目标的考察与情感、能力学习目标考察的兼顾。并且在上提问时多加引导,是学生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理解力。11历史梁若愚
篇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点”滴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改的启动促使高中教材版本与体例发生变化。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新教材编写从原先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表述上不尽相同,下面本人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中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它是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的第二课时,这节课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下启《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讲清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能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变迁和历史命运。
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本节课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内容比较多,在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把握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与表现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贮备,最好以小切口、慢步走的方式来实现重点的突破。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精选)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
郑宏磊
【说明】
我校目前所用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就是通常所说的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及其影响。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节课从“一战”的背景、目的、性质、经过和影响等方面说明20世纪的战争发展到新阶段,它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本节内容主要透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背后的历史真谛,即为了全球市场和殖民地而大战。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弥漫于欧洲的狭隘民族主义的一次集中展示。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应不断敲响。通过探究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去理解 “一战”的目的、性质、过程和影响,而且这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和谐发展、关爱人类等正义感的前提基础。
【学生分析】
本节课位于《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是高二上学期所学内容。此时的学生对历史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初步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有相当的历史文本解读能力。但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就课标要求而言,还需教师在课堂上以典型的例题积极引导。同时教师应适当将知识面拓展,力求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使学生始终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在学习战争史的时候,学生普遍对战争中的某次战役或某个人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掌握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以及第一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大战的性质;整体把握战争过程和结果。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和解读文本,有效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证问题能力;启发诱导学生有效迁移前面学习的内容,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之下,理解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是全球化的产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累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利用相关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第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战争带来灾难,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生自主探究知识。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法: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教师巧妙设置情景与问题,学分析、阅读与图示相结合。【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图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提问一:你知道画面中的“项庄”和“沛公”指哪两个国家吗?(回答:“项庄”指德国,“沛公”指英国。)提问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的什么问题?(回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的时候就确立了世界霸权,那时德国还四分五裂,长期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向英国的霸主地位挑战,那统一后不久德国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和具有了怎样的力量从而敢公然挑衅?挑衅的结果怎样呢?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幻灯片打出本节课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说明):本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以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是连续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化。
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幻灯片展示出教学目标)
教师作简要说明后:“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与这样的目的来学习“一战”。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指出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并说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具体来由。
xxx
记忆和认识。
、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板书)(此时同学们已经回忆预习并准备回答)师:xxx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 师:回答的非常好,请坐。下面让我们再通过图示来对这个问题深化(幻灯片打出图示)
德国的“三b铁路”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内容。如巴尔干半岛复杂的问题和
师: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那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实质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忆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史实,分析作答。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板书)
师:再给大家一些资料
英、德、法、美比较
列宁说:“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倒挂现象,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的根源。这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有什么关系吗?
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技术的态度不同,各国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力量对比。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后起国家对到挂现象不能容忍。从而产生矛盾。
师:很好,那根据列宁的话总结一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吧? 生: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师:非常好。
师:我们到此知道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具体缘由以及其根源和实质,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些矛盾越来越严重产生的结果吧。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板书)
师:结合刚才的那个图给出说明。
生:德奥“同盟条约”具有反俄性质,表明欧洲开始出现军事集团;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具有反法性质,表明三国同盟的形成;法俄军事协定具有反德性质,表明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具有反德的性质,表明三国协约的最终形成,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也最终形成;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最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表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的扩军备战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用另一个图示直观地看一下。
(幻灯片显示)
师过渡: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笼罩战争阴云。可以说世界大战爆发如箭在弦,一触即发。那么,点燃战火的火星是什么事件?
生齐答:萨拉热窝事件
师:展示一些图片并创设情境。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刺杀的是()、文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文中“暴虐”是指()这段话对“他的子弹”事件()
生: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波斯尼亚的首府、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作
出了高度的赞扬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板书)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板书)
师:萨拉热窝事件正好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帝国主义大国还会找到其他借口发动战争,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对战争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战争不可避免。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一战爆发的原因吧?
2、原因:
生:(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师:除此之外,现在一些学者又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一战爆发的一个原因,我们来看一个材料。
(幻灯片显示材料)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师生共同探讨作答: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
背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实际上这个题是从狭隘民族主义产生背景角度设问,但我们从材料中明显感觉到狭隘民族主义在战前就已产生,而一战又使狭隘民族主义愈演愈烈。所以确切点说,狭隘民族主义应是一战爆发的一个原因。
还有,大家一定知道一战时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新式武器,如坦克、飞机等,说明了什么?
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
师:看下面一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师:下面几个问题比较容易作答。同学们根据预习自己归纳一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板书)
生:??
师:作战双方都是为了殖民地和霸权,因此都是非正义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一国丝毫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下面大家通过了解一战的经过,思考一下战争后期有利于结束战争的因素?
4、战争的经过(板书)
(幻灯片演示一些图片和战争经过示意图)
生:战争第三阶段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等因素,加速了一战结束。
师:战争带来灾难,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节进一步论述,这里不再展开说明了。那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如何呢?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板书)
生:??
师:从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和启发?
学生的不同答案: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泛滥;??(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更好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战的历史,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认识。下面我们做一个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军事集团——→一战——→一战影响
【课后作业】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是新课标课本的一道思考题,在这里引入并作为学生课下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整体上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
4、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成果
5、高考历史试题
【设计思路】
1、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3、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灵活把握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5、体现史论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课程观。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必修3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艺术。2)、了解著名的画家和画作,掌握中国传统绘画历史发展。
3)、了解中国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大概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2.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2)、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气韵和意境。
3)、透过中国传统戏剧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书法、绘画作品,理解其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的情趣和民族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2)、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含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3)、明确传统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其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2.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
2.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奥运会开幕式上,以神奇画卷引出独具魅力的中国书画、戏曲艺术,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魅力!观看视频,感受中国书画的神奇魅力!【学习新课】
(一)探寻魅力——文字
教师讲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传说的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么?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其实,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传说中的仓颉有可能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完成文字起源、演变,书法的发展和各种字体的特点。老师概括总结:
1、文字起源:六千年以前,图画文字
2、演变:脉络:通过观看图片,得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趋势:由繁到简3、3、书法:两个阶段:自发—自觉 书体:楷书、草书、行书
4、老师概括: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艺术殿堂,进行鉴宝比赛吧!
(二)现---现学现用,鉴宝比赛
5、准备两道题目,让学生抢答,累计分数,课后总结奖励。
(三)思—提升拓展
6、结合学思之窗,思考1,汉字为何具有如此的生命力?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回答:
7、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通畅无阻
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8、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思考2:唐朝书法步入盛世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①政治上:国家统一 ②经济上:经济繁荣
9、③文化上:文化繁荣,思想开放
10、老师概括:“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11、老师引入: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让我们一起探寻笔墨丹青的中国画的魅力吧!
(四)探寻魅力---笔墨丹青水墨画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完成:
12、中国书画各朝代的特点及地位以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远古起源彩陶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战国萌芽—成熟帛画
13、魏晋以形写神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4、隋唐吸收外来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壁画 两宋宫廷画、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5、元明清文人画元王冕《墨梅图》、明徐渭《牡丹图礁石图》、清郑板桥《墨兰图》
16、在学生回答的情况下,老师重点讲解两个时期的画:隋唐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中国的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隋唐时期,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
17、如: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其影响深远。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
18、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画(含宗教画)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他的人物画,尤其是宗教人物,被誉为“六法俱全”,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人称“吴带当风”,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孔子像》等,后人称他为“画圣”。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在宋代,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画的艺术殿堂,进行鉴宝比赛吧!
(五)现---现学现用,鉴宝比赛 准备三道图片鉴别题目,分别是:阎立本《步辇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郑板桥《竹》
(六)思—提升拓展
思考3:观察中西名画,寻找中西绘画的差异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 1.功能不同
西方画:写实、功利
中国画:魏晋之后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主导)2.技巧不同 西方画:注重定点透视、重视物象、着重刻画、敷色多重、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以墨代彩、表现手法灵活、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自我表现为创作原则。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电影《梅兰芳》在上映以来获得很高的赞誉,黎明把京剧大师梅兰芳演活了!京剧之所以被称谓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让我们一起探寻戏曲的魅力吧!
(七)探寻魅力---多姿多彩的戏曲
【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完成中国戏曲发展和京剧发展
1、戏曲发展情况:起源: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 成熟期:元代(元杂剧)
繁荣期:明清(明代昆曲,清朝京剧)
2、京剧发展情况: 形成---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 成熟---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传播---清末民初全国流行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3、地方戏种---川剧、黄梅戏、粤剧等。
(八)现---现学现用,鉴宝比赛 准备一道题目,用京剧的面具考察。
(九)思—提升拓展
思考4:繁花似锦,悠扬悦耳的戏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传统戏曲面临许多挑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的戏曲立足于现代?让独特的中国文化鹤立于世界之林? 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现状 了解传统戏曲与影视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变革 思考振兴传统戏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预测传统戏曲未来的发展趋势
【课堂小结】中国书法、绘画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中国的戏曲(特别是京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我们感受到它神奇魅力,也必将把这种魅力传承下去!
第五篇: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徐辉
【单元内容分析】
第四分册第一单元主要介绍15、16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交 流方面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和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其中,经济的变化,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是本单元的基本线索。资本原始积累是第一单元和第1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深刻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特点和典型途径等,才能正确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根本区别,以及15、16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演变。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前提。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5世纪末,西欧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暴力手段是其基本特征。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商业者内部的分化加剧推动了手工工场的形成,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工业革命前始终同时共存,互为补充。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政治演变的主要表现。相对于古代国家,民族国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君主专制是15、16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变化的必然结果,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始于15世纪末的开辟新航路运动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而且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步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正因为如此,西方学界一般将开辟新航路视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历史分水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15、16世纪西欧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思想控制的产物,是人类思想觉醒的重大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及其辉煌的篇章。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对工业时代到来以前的世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形成总体概念。
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如文艺复兴的巨匠、新航路开辟中的探险家)的事迹,重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君主专制形成)的始末,以及与重要历史现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民族国家形成、近代殖民主义产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的由来发展相关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进行从各种材料(文献资料、地图、历史画面、艺术品……)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
加强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时间或历史概念;学会用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学会从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学习用历史的思维分析历史现象;学习甄别历史资料的方法等。
有选择地进行表达历史信息,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训练,培养历史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从中世纪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期的史实中,深刻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的观点,认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辨证关系的解释。认同欧美主要国家在这一时期在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各领域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先进的,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这一时期各类杰出人物身上学习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敢于斗争、坚强不屈等高尚品格。另一方面,初步体会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谴责殖民主义的罪恶。
【单元每课时教学目标及主要学习活动、作业】 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理解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联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解读“探索与争鸣”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程,学习辩证、历史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对历史现象(事物等)理智分析、辩证看待、注重看其主流作用的价值倾向。能对资本主义萌芽等资本原始积累等历史事件(现象)的主导面给予充分肯定。
二、主要活动 阅读教材2到5页,(1)资本的原始积累:
手段:
途径:内部: 外部:(2)手工工场:
类型:
特征:
探究1:阅读分析“探索与争鸣”,总结概括公共工场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三、作业
(1)选择题
1、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 ①圈地运动 ②商业战争 ③贩卖奴隶 ④殖民掠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④
2、在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手工工场发展最典型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3、马克思指出,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在封建的和行会等的传统关系解体的条件下,劳动者大众被迫同自己的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这里的“劳动的客观条件”指的是: A 生产工具 B 政治权利 C 雇佣工资 D 生产资料(2)材料分析题:
约翰温契康博是英国16世纪初年的一个规模庞大的毛纺织手工工场的主人。这个暴发户发财致富的事迹被当时资产阶级所羡慕。16世纪末,有人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发表于1597年。教材的“探索与争鸣”中引用了该传记中的一首赞颂手工工场的诗。
1、仔细阅读这首诗,概括该手工工场中的雇工的具体工作与生活状况。(可从雇工的组成、基本待遇等方面展开)
2、从这首诗中,你能够发现早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具体生产状况是怎样的?(可从分工情况、生产规模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15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二、主要学习活动
(一)、阅读教材6-9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1)百年战争的影响◆:
1、时间:
2、目的:
3、起源:
4、结果:
5、影响:
(2)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1、概念: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
2、要素:
①
②
③
④
(3)君主专制★:
思考1:君主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探究1:结合教材以及第8页恩格斯的话,如何理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君主专制出现的必然原因”? 如何理解恩格斯话中的“王权是进步的因素”?
思考2:君主专制在当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探究2:结合“探索与争鸣”部分,思考英法两国形成君主专制有何区别?为什么?
三、作业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理解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双重影响。
绘制双向细目表,梳理历史信息;阅读地图,了解地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必要性(主观需要)和可能性(客观条件)等不同层面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的方法。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习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价值评判,学会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主要活动
阅读教材10-13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1)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原因◆: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客观条件:
探究1: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何能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2)新开路开辟简况★: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3)新开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4)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主要国家与其活动:
探究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双面性?
三、作业(1)选择题:
1.由图1到图2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导致人们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 B 文化知识提高 C 文艺复兴兴起 D 新航路的开辟 2.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走在最前列的国家是()
A 葡萄牙与俄罗斯 B 英国和法国 C 西班牙和葡萄牙 D 美国和德国 3.15世纪时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A 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 《马可 波罗游记》对东方国家财富的夸大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 D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4.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却误以为已经到达“印度”的人物是()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伽马
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
A 红海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太平洋沿岸 D 大西洋沿岸
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开启全球统一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英国工业革命 D 美国独立战争
(2)简答题
7.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什么?
8.制作一张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概况的表格。时间
国家
人物
航线
9.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丰富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厪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西欧的资本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从海外贸易中,西班牙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财富,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朱孝远《近代欧洲兴起》 材料三:在哥伦布到达北美的时候,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有1000万之多,可是战争的结果,却使得这一数字目前不足100万了。还有许多印第安人死于欧洲人带来的疾病。——(美)霍华德 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4)历史阐释题
11.(高三模拟考)“纪念日之争”
据《环球时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1992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结果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自己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他们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与评价设立“两种纪念日”(“全球纪念日”和“种族日”)的想法?(12分)
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文艺复兴”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文艺复兴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
理解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历史原因。理解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
知道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热爱美好生活,敢于斗争,勇于改革创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主要学习活动
阅读教材14-17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1)文艺复兴★:
1、时间:
2、开始地区及波及范围:
3、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文学:
艺术:
社会学:
4、指导思想:
思考1:什么是人文主义?你如何理解的?试想该思想在当时将会起到怎样积极作用?
5、历史影响:
探究1:文艺复兴为何会首先爆发于意大利?
探究2:为什么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不公开亮出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目标? 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2)宗教改革★:
1、爆发原因:
2、时间:
3、地区:
探究3:宗教改革为何从德国首先爆发?
4、领导者(宗教领袖):
5、主要主张:
6、波及范围及影响:
7、历史影响:
思考2:有人说,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有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你如何理解此
话?
探究4:想一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将对西欧近代史起到什么重大影响?
请预言一下,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后,西欧近代历史上将会有什么重大影响
力的历史事件出现?这反映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你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三、作业(1)选择题
1.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杰出学者的思想武器是()
A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理性主义
C 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
D 人文主义
2.(2012学业考)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就必须了解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下列符合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是()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有()①
但丁
② 达芬奇
③ 伏尔泰
④ 米开朗基罗
⑤ 马基雅弗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4.在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鉴赏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错误的是()A 甲说是一种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B 乙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潮 C 丙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丁说是对“古典学术”的再现
5.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以下人物当称德国宗教改革先驱的是()A 马丁路德
B 孟德斯鸠
C 达芬奇
D 圣西门 6.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改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些“巨人”辈出于()中。
A 圈地运动
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运动
D 殖民扩张 7.(2012学业考)“重商主义”、“君主专制”“人文主义”这些概念反映了西欧哪一时期的特征?()
A 6-8世纪
B 11-12世纪
C 15-16世纪
D 17-18世纪
8.(2011学年考)表面上它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实际上它是欧洲文化的新生。它是指()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民族国家的形成(2)简答题
9.文艺复兴发生的时间及其实质是什么? 10.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编制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问题: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什么思潮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从材料二来看这一思潮的核心是什么?
【教学设计评价】
1、各自然课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单元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关注本单元15-16世纪时间段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逻辑联系。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的丰富史实反映社会转型期的特点——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英、法等国的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代表了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趋势,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法规,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对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有个完整的认知。
2、突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在西欧的萌动、发生和发展,强调经济生产活动及其变革对15—19世纪人类社会演进的作用和影响,由此来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突出重点、特点,用中心问题来安排叙述结构,在课文中适时作一些思辨层次的概括性叙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通观,以区别于初中阶段一般历史知识的介绍。
及时融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是一些已获得史学界公认的研究新观点、新评介。引导学生阅读一些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经典论述,提高理论素养。
3、单元课时教学设计过程中,须依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兼顾学生学习认知水平,以及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试题按难度系数渐次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