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以人为本
历史组
蓝庭锋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去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变革考试和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开始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预先筹划,精心构造,创设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设计。传统的高中教学设计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本位”,重结果而轻过程,教师以书本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为己任,学生以单纯记忆历史知识点为根本目的。这种重教轻学的做法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去确立教学方案。
一、以人为本,确立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换位”设计。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除了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已有的状态,去确定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目标。因此,要从服务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制定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和感兴趣的目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这个目标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实现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同时,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并与学生发展水平、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相匹配。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在集体授课时,应当将帮助个体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不同的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学习新知识要达到的目标 就应该不一样。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就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在指导高中历史会考,我的做法就是提优补差,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行制定学习目标。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变“双基”为“三基”。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为主,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没有明确的要求,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例如,我们的教学参考书把思想教育目标一律陈述为“通过„„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把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定位为“讲述”,忽视了“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其情感、态度与行为方面的自觉行为是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思考的。以认为本的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就是要变“双基”为“三基”,即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注重三者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任知与情感、知识与能力、自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如,设计《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双基”目标的同时,也应注重思想教育目标。要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说出当时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感受,并能根据当时世界趋势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对策,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和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教材并自主进行思考分析的能力。教师应该从明确的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有一定向导性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寻求依据、确定答案,并促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 到的问题引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教学进程,适时提出问题去触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完全处于师生交流、情意共鸣、相互促进的状态中。如,在《戊戌变法》一课的实际中,在学生获取戊戌政变信息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没有袁世凯告密,戊戌变法就不会失败。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学生还可能提出“英、日为何要掩护康有为、梁启超出逃?”等新的问题。
(2)引入讨论机制,活跃课堂气氛。旧的历史课堂往往是老师“一言堂”,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大胆引入讨论机制,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被发现的真理”,而不是老师奉送的“现成的真理”,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如,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设计:学生了解辛亥革命过程后,教师提出两种评价观点,按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成相应的两组。一组的论点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一组的论点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两组同学分别利用材料进行辩论,从中学习到“怎样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和渠道。
(3)鼓励“角色参与”,提高学史兴趣。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历史教学则要再现历史的生动,叙述人的历史活动,要让学生跟随老师穿越时空,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角色参与”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历史。如,《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课的设计,从漫画中感受经济危机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这一历史场景,可让学生排演历史话剧:指定几个学生扮演胡佛、罗斯福、希特勒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所作所为和言论。从而让学生通过“情境表演”使自己体验成功,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感受历史的真谛。
三、以人为本,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以人为本”的教学 内容设计,要打破“知识本位”和过于严密的“学科体系”,真正从“学习的需要”来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真正从“学习的规律”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去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加法”。所谓“加法”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新进展适当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如,设计《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课,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家九五科研攻关“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的考古成就。设计《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可联系当今社会热点,如巴以冲突、印巴矛盾、伊拉克问题,去追溯历史根源。设计《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可以利用福建地方史资源以拉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距离。总之,要把握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追逐知识的前沿,用“鼓舞人心”的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前瞻性;要把准学生的思想动态,联系时代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内容的实效性。
(2)“减法”。所谓“减法”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裁减教材内容,精选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庞杂,存在各种“偏、难、繁、旧”的知识点。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教材内容都灌输给学生。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实际需要,择其精者进行教学,而与教学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必须删除。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课,教材涉及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有的知识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要大胆裁减与初中教材重复的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时代背景。
四、以人为本,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认识、一个动态的认识发展过程。因为,它有人们一般所具有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有情感、意志、能力等各种特殊的因素。这个认识过程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包括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与学生主动地探索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矛盾;还有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矛盾,等等。新的时代、新的教材要求我们教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和矛盾去构想“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1)优化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如:高三历史总复习,我们要制定总体规划,大体定出基础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三个阶段,再定出各单元、各章节的计划,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师生都要心中有数,从而确立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加快信息反馈,充分调动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我们高中历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是一天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一段时间。一节课中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只能持续三十分钟左右。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时间设计,发挥主导作用和调控职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使教和学始终处于最佳结合的状态。
(2)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课堂上教师常常是“一讲到底”,倒也能讲到、讲全、讲透,浑然忘却学生的感受。根本谈不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节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绝少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获得学会的机会,至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微乎其微。学生将这种课称为“累死课”。当代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讲读法”、“图示法”、“话法”、“讨发现法”、“多媒体教学法”、“史情景创意法”、“历史研究教学法”等等。这些新的教学法开始变“以课本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教学”的实质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而不在教多少学识本身。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学定教,围绕“学法”去设计“教法”。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或学习偏差,再根据这些“学”的因素回头来设计教学方法。如,高中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头绪较多,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遗忘和张冠李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前后知识、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将分散在世界史中错综复杂互相交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按照纵向或横向串联起来,把历史知 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把历史知识学活。
(3)优化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为教学信息的便捷、高效传递提供了可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要使教学媒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来考虑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如,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技能,喜欢上网。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可以用“人机对话”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
五、以人为本,变革考试和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都有着积极作用。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和教师的教业评价。历史教学和学习是一个过程,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应该更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更重视参与程度和情感体验等。传统的以试题考试为主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也必须得到改变。适当引进开放型的考试方式,如史迹考察、撰写历史小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编制历史小报、文物收集和仿制、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课件和网页等等。
总之,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学蓝图的教学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真正做到:目标“明”、气氛“谐”、内容“新”、方法“活”、过程“优”、评价“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雄《现代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操作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3,(2)。
4、金娣《历史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历史教学问题》,2002,(6)
5、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作者个人简介:蓝庭锋,男,大学本科学历。福建古田五中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高中历史教师。负责本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历史组课题研究组组长。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CN刊物、省、地、县教育教学论文集发表或汇编。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教材建议
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第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第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 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最大特点为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出现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教师提问::“百家争鸣”中所谓“百家”真是一百家吗?“争鸣”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所谓“百家争鸣”指诸子百家,形容数量很多。“争鸣”为诸子百家之间相互争辩。
教师解释:“百家”指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中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完整理论系统,故不能称其一家。其他九家被称为“九流”即我们常说“三教九流”中“九流”的来历。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学生回答:思考中??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说完,放羊娃便赶着羊走了。望着孩子那瘦小的身影,记者沉默了„„
教师提问::?等同学们笑过后?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放牛娃为何如此幼稚甚至可悲的想法呢?
学生回答:他没有读过书。
教师提问::最大的可能是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太穷了,太落后了,或者思想落后。
教师提问::这放牛娃的想法归根到底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学生回答:经济因素
教师分析:他的想法最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反映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社会意思决定社会存在??或者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反映。
教师提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并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甲: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 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学生乙: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士大夫崛起且被重用 学生丙: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腐败,私学兴起。又“学在官府”下移到“学在民间” 教师总结: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不断,为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奠定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上“士”阶层的活跃,私学兴起。造就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为其提供可能。以上三方面哪一方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学生回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主张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出示课件】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仁”民本思想(儒家)
万物虚无、福祸相依——“无为”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家)
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兼爱、非攻、节约、尚贤(墨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治、中央集权、政治变革(法家)
教师引导:分组学习,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默读课本指出各家主要观点,并且对其简要评价。(出示课件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后每组选举代表回答,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可以在回答结束后进行指正,批判。让我们的课堂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板书:二:各派思想观点
教师讲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出示课件】(展示孔子诞辰2556周年图片、孔庙、)
并提问: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山东孔庙参观,如果派你去当向导,你怎么介绍孔子呢? 学生回答: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主要思想核心为“仁”学 板书:孔子生平
教师启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其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
教师提问::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含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20页)学生回答:“仁者爱人”
教师总结: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篇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高中历史)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对象——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⑴总体定位:
高中历史课程为高中必修科目,面向对象主要是高一全体学生与高二高三文科生。⑵起始能力分析: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具有架构整体中国近代史框架,融合二战前后时代大变化的理解。
②学生初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抗日战争”这一课的内容,但是初中内容较高中过于浅显,大多数学生已不具备清晰记忆初中课本的知识点的能力或有学生记得相关内容但是涉及内容较多不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需要将初中与高中知识点合并并且进一步深化知识结构,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和细节上理解。⑶学习者特征分析:
①高中生一般特征分析: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并且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性,可以辩证的掌握所学课程。
②特定群体特征:本课程为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学生对于学好此门课程渴望较强,只要老师能够抓住考试的重点难点,带着学生从整体脉络和细节上掌握,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就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以取得好的成绩,否则会导致他们的兴趣转移,甚至失去对学好该课程的信心。⑷分析方法:
采用教师教学预估,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的形式。
2、为何而教——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分析,制定了认知—情感—能力三级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⑴认知目标:
①了解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日本侵华的内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过程(知道)
②理解日本侵华的原因,抗日战争的结果与对于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理解)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原因及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分析)④评价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抗日行动(评价)⑵情感目标:
①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接受)
②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分析产生自己对战争正义非正义的认识(价值观)③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形成)⑶能力目标:
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
举一反三在脑中链接知识的能力(应用)客观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应用)自己查阅历史资料的能力(评价)
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出现在高中历史课本全日制教科书《中国近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本册书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讲授时间为1学时。对教学内容分析安排如下:
历史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原因与条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没有统一
日本:大陆政策成熟、经济危机打击
制造惨案,屠杀中国人抗
日日本侵华: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战 争
政治上扶植伪政权、文化上实行同化政策
国民党抗日
共产党抗日
战争评价;4.如何取——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本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教授法要求教师要清晰的教授课本史实,使学生可以理清课本要点,对课本史实进行记忆和理解。
演示法主要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马上看到老师的提问内容和课本的教学内容。
讨论法由教师线设计讨论议题并引导,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失败原因进行交流意见,利用总结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
提问法贯穿始终,对重点问题加以引导。5.教学过程简介: 6.教得如何—教学评价: 1.诊断性评价:通过教师前测,课堂提问等方式掌握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准备情况与掌握程度。
2.形成性评价:通过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师有意识的设计不同侧面的问题,通过学生作业分析和其对学习内容的应用程度对其做出总结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期末闭卷考试。在设计试题时,要考虑到认知学习目标的考察与情感、能力学习目标考察的兼顾。并且在上提问时多加引导,是学生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理解力。11历史梁若愚
篇三: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点”滴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改的启动促使高中教材版本与体例发生变化。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新教材编写从原先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表述上不尽相同,下面本人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中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点”滴实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它是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的第二课时,这节课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下启《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讲清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能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变迁和历史命运。
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本节课时间跨度比较长,涉及内容比较多,在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把握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与表现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贮备,最好以小切口、慢步走的方式来实现重点的突破。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精选)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
郑宏磊
【说明】
我校目前所用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就是通常所说的旧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及其影响。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节课从“一战”的背景、目的、性质、经过和影响等方面说明20世纪的战争发展到新阶段,它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本节内容主要透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背后的历史真谛,即为了全球市场和殖民地而大战。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弥漫于欧洲的狭隘民族主义的一次集中展示。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警钟应不断敲响。通过探究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去理解 “一战”的目的、性质、过程和影响,而且这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和谐发展、关爱人类等正义感的前提基础。
【学生分析】
本节课位于《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是高二上学期所学内容。此时的学生对历史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初步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有相当的历史文本解读能力。但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就课标要求而言,还需教师在课堂上以典型的例题积极引导。同时教师应适当将知识面拓展,力求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使学生始终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在学习战争史的时候,学生普遍对战争中的某次战役或某个人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掌握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以及第一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大战的性质;整体把握战争过程和结果。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和解读文本,有效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史论结合、论证问题能力;启发诱导学生有效迁移前面学习的内容,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之下,理解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是全球化的产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累寻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可利用相关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第一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战争带来灾难,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生自主探究知识。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法: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教师巧妙设置情景与问题,学分析、阅读与图示相结合。【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图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提问一:你知道画面中的“项庄”和“沛公”指哪两个国家吗?(回答:“项庄”指德国,“沛公”指英国。)提问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的什么问题?(回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的时候就确立了世界霸权,那时德国还四分五裂,长期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向英国的霸主地位挑战,那统一后不久德国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和具有了怎样的力量从而敢公然挑衅?挑衅的结果怎样呢?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幻灯片打出本节课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设计说明):本课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新课,以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是连续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化。
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幻灯片展示出教学目标)
教师作简要说明后:“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与这样的目的来学习“一战”。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指出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并说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具体来由。
xxx
记忆和认识。
、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板书)(此时同学们已经回忆预习并准备回答)师:xxx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 师:回答的非常好,请坐。下面让我们再通过图示来对这个问题深化(幻灯片打出图示)
德国的“三b铁路”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内容。如巴尔干半岛复杂的问题和
师: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那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实质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忆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史实,分析作答。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板书)
师:再给大家一些资料
英、德、法、美比较
列宁说:“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倒挂现象,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的根源。这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有什么关系吗?
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技术的态度不同,各国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力量对比。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后起国家对到挂现象不能容忍。从而产生矛盾。
师:很好,那根据列宁的话总结一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吧? 生: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师:非常好。
师:我们到此知道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具体缘由以及其根源和实质,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些矛盾越来越严重产生的结果吧。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板书)
师:结合刚才的那个图给出说明。
生:德奥“同盟条约”具有反俄性质,表明欧洲开始出现军事集团;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具有反法性质,表明三国同盟的形成;法俄军事协定具有反德性质,表明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具有反德的性质,表明三国协约的最终形成,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也最终形成;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最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表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的扩军备战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用另一个图示直观地看一下。
(幻灯片显示)
师过渡: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笼罩战争阴云。可以说世界大战爆发如箭在弦,一触即发。那么,点燃战火的火星是什么事件?
生齐答:萨拉热窝事件
师:展示一些图片并创设情境。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刺杀的是()、文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文中“暴虐”是指()这段话对“他的子弹”事件()
生: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波斯尼亚的首府、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作
出了高度的赞扬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板书)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板书)
师:萨拉热窝事件正好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帝国主义大国还会找到其他借口发动战争,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对战争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战争不可避免。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一战爆发的原因吧?
2、原因:
生:(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师:除此之外,现在一些学者又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一战爆发的一个原因,我们来看一个材料。
(幻灯片显示材料)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问题:概括材料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师生共同探讨作答: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
背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实际上这个题是从狭隘民族主义产生背景角度设问,但我们从材料中明显感觉到狭隘民族主义在战前就已产生,而一战又使狭隘民族主义愈演愈烈。所以确切点说,狭隘民族主义应是一战爆发的一个原因。
还有,大家一定知道一战时战场上出现了一些新式武器,如坦克、飞机等,说明了什么?
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
师:看下面一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师:下面几个问题比较容易作答。同学们根据预习自己归纳一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板书)
生:??
师:作战双方都是为了殖民地和霸权,因此都是非正义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一国丝毫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下面大家通过了解一战的经过,思考一下战争后期有利于结束战争的因素?
4、战争的经过(板书)
(幻灯片演示一些图片和战争经过示意图)
生:战争第三阶段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等因素,加速了一战结束。
师:战争带来灾难,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俄国十月革命一节进一步论述,这里不再展开说明了。那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如何呢?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板书)
生:??
师:从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和启发?
学生的不同答案: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泛滥;??(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更好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战的历史,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认识。下面我们做一个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军事集团——→一战——→一战影响
【课后作业】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是新课标课本的一道思考题,在这里引入并作为学生课下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整体上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
4、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成果
5、高考历史试题
【设计思路】
1、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3、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灵活把握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5、体现史论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课程观。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有探究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成;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基本史实,总结其经验教训;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运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立场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和个人经历让学生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伟大人格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由《共产党宣言》看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情景创设、小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上课之前先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的课外书是什么?我这里也有两本在中学生中很有市场的书——
出示《三重门》和《梦里花落知多少》,显示其发行量。
我今天向大家介绍是不是这些书,而是一本经历了160年的时间考验,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就是
出示《共产党宣言》,显示其发行量和再版次数。
这本书为什么能经历160年的时间考验,为什么能流传到那么多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它的作者,走进这个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出示课题。
今年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今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也就是说马克思在他30岁时写出了这本传世之作,那么30岁的马克思到底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穷尽一生之力为之奋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
片断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探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出示视频——反映19世纪中期工人生活状况的视频。
19世纪中期的欧洲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历史转折,这就是——工业革命,而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机器的使用。机器给资本家带来了什么?——财富;那给工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超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求,也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童年,面对如此的现实,怎么办?
——反抗。哪些反抗?
——探寻。哪些探寻?
但这些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所以迫切地需要科学的理论。
需要科学的理论,理论就会从天而降吗?——还需要有人为之而奋斗和努力。杰出的代表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出示材料。马克思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志向、坚持、牺牲、创新……
片断二: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继承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哪些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时的工人们尊称年仅29岁的马克思为“老爹”,把这一伟大理论称之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而这“阳光“升起的时刻就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这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到底有些什么内容让全世界工人如此欣喜和充满希望。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五,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以上五点内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以后的30多年中,马克思共撰写了近2000多部著作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但《共产党宣言》为其奠定了基础。从发表至今,《共产党宣言》经历了160年的时间考验,流传到70多个国家,在不同的时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穿越时空解读这本《共产党宣言》吧!
片断三:穿越时空看《共产党宣言》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1871年的巴黎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一位历史的亲历者这样描述这件事。……………………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巴黎人民这样激动?——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做了些什么让人民如此激动?请看86页,归纳巴黎公社的措施。
——新型的工人政权,并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可是好景不长,72天后,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
巴黎公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并且败得如此惨烈。虽然巴黎公社距《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20余年,但参加过巴黎公社的人可能并未真正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久,作为巴黎公社的幸存者,当他真正读到《共产党宣言》后,他又该怎样总结那轰轰烈烈的72天的经验与教训呢?
材料一: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
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后总结出的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观点居然如此一致,大家很有做思想家的潜质。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共产党宣言》能不能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时空——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到21世纪的世界。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有没有像《共产党宣言》所预料的那样灭亡?没有,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可是有趣是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看《共产党宣言》。、出示材料。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六至材料十,用21世纪的眼光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解读。
材料三:
(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二)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
(三)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四)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当麻烦没有了,这本书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麻烦再次出现,那些忘记它的人们就又想起了它。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
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江油中学党娅娟
高考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调整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高考改革的稳步前行,史料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这是《课标》不同于过去历史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特点。现行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与过去教材用比,最大的待点是增加了很多史料,随着高考命题改革逐步深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几年高考的文科综合测试卷的命题,在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设计出新的设问情境,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题型特点逐渐淡化,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界限已基本消失,材料式选择题已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如2011年四川高考就有5道材料式选择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分类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中认真分析史料和思考题,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认真回答思考,或者增添史料,对解决教材重点、难点内容具有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利用史料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一、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充分重视史料的作用,在现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世界近代现代史》中都引用了很多史料。这些历史资源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应用好这部分史料。尤其是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的回答思考题,但是这些思考题都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推敲,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比如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四则史料,认清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并找出根本原因,这就为学生以后认识蒋介石在抗日时期政策的整体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1
利用教材引用的史料也可以把不同章节的重新组合。例如,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
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构
框架,从而形成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整体认识。同样,也可把蒋介石在“九•
一八”事变后的讲话、“七•七”事变后的庐山讲话与“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
言组合在一起,分析不同时期蒋介石态度的转变,并进行分析,总结其变化的原因。学生在这些史料的辨析中很容易理解当时历史的状况。这种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
野,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精选史料,恰当应用
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必须
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加以编辑和整理,有时甚至需
要提供一些特定的答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和研究动态,这里面的材料与教材
内容的联系比较紧密,我们可以适当的选用。另外教材上也有许多相关的史料,教材作为最
主要的教学资源,它所引用的史料一般是为了说明书本阐述的某个观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是比较贴切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比如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中“十二铜表法”是本节的一重点内容,又比较抽象。在此,教师就可直接选用“资料卡片”有关“十二铜表法”的法
律条文的材料进行设问,让学生认识法律条文所涉及的内容,并直接对其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历史现象面前不难得到认识:法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打击贵族的专横,又
同时表现了法律落后的一面。又如《世界近现代史》的第六章,说明苏东剧变的因素之一是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和平演变”,并且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进一步侵入原
苏联和东欧地区,以促成这些国家内部的演变,但教材中仅是几行文字和一段小字,不能充
分理解这些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补充史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
不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
谨、贫穷和混乱。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
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启动了被战争
搞的疲惫不堪的西欧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
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帝国几乎精疲力尽,同情心和
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向前苏联提供援助,但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
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现欧洲复苏而拿出那么多钱。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2月)
这样史料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并设计思考题和答案,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方
和平演变的目的,以及二战后的美国两次对欧洲进行大规模援助的异同点,拓展了教材深度
并使教学显得更生动精彩,促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随之得以锻炼提高。
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规
律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在高一、二的上册历史教材中,没有带思
考题的史料达118处之多。教师或许对有思考题的史料比较重视,把它作为解答思考题的重要依据.但是对这些没有带思考题的史料只是简单地读一下。或者是轻易放过.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一则史料都是编者精心选择,有意放入教材中,教师应该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或者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揭示其本质,或者新设置富有创造性的思考题,使学生思维向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3页有一段史料是马克思评述中国三大发明的世界意义,进一步地说明和扩展教材内容.如果教师放过或只是叫学生读一下.是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要内容,所以可以设计这洋的思考题以及答案:(1)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火药、罗盘针分别在元朝和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印刷术15世纪经非洲传人欧洲。)(2)你怎样理解“火药把乌骑士阶层冻得粉碎”这句话?(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3)“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指的是什么?(罗盘针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扩张,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印刷术的欧传又有何作用?(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5)马克思这段话从总体上论证了什么?(中国三大发明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史料和课文内容,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一起,对教材内容有了更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要更多思考推敲,对没有思考题史料也是十分重视,不轻易放过,分析史料,设计出精彩而又是切实的思考题,促进对历史教学和教学内容的丰富。
引入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近几年高考综合科目的历史试题,大量引入教材外的新材料、新信息,以此来考查学生新情境下提取信息、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重新整理新情境下历史线索、运用知识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试题涉及的知识运用层次逐年提高,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过长期积累的过程,只依靠考前的集中培训、突击,势必事倍功半,无法适应。为此,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例如,《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佛教盛行”一节,可以利用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创设新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分析“此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
四、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针对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
4、难度要适宜教材所提供的史料由于经过编者的筛选,一般来说难度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相适应。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较多的引入课外史料,尤其需要注
意所引入课外史料难度的适宜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课外史料的难度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史料本身的理解,即是否能读懂史料;其二是所给史料与自己已有历史知识的联系,即是否能理解史料。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但并非所有文字史料学生都能读懂。例如涉及到世界史内容的史料,往往一些西方史家的文字史料学生比较难以读懂;如果学生古文功底不够扎实,涉及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文字史料学生也难以读懂。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所选择的文字史料加以适当的提示或解释,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利用这些文字史料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
5.形式要多样一般而言,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其中非文字史料又包括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由于查找和使用的方便,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所提供的史料以及大多数教师所选择的课外史料多以文字史料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文字史料在课堂史料教学中可有可无。
选择史料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要合理结合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外,对于文字史料,也可以选择其不同种类。正规历史著作是我们文字史料选择的主要来源,此外,很多非正规历史著作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选择的来源,例如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古代文学家作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毛泽东诗词和鲁迅小说,涉及近现代史的新闻时政等等,甚至是历史歌谣和对联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选择的来源。
6.数量要合理在进行课堂史料教学时,还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史料的数量越多越好:越多越能体现教师的水平,越多越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为应用,使课堂教学中选择更多的史料成为了可能。那么一节课中史料是否真的越多越好?实则不然。由于课堂时间、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的史料数量不能过多。过多的史料只能起到每则史料学生都读到但不能真正理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反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选择史料数量的多少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要注意教学的需要;而是要注意学生的掌握能力;三是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安排。
史料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去大量阅读史料和大量做材料解析题。通过分析一条条史料,使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重视史料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程度,提升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领悟历史学习方法,增强历史学科素养,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